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新寓言派小說家追求的

新寓言派小說家追求的

發布時間: 2021-02-20 14:27:44

『壹』 請問從03年以後的諾貝爾文學獎著作都是哪些

2003年庫切(1940~)南非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等待野蠻人》、《昏暗的國度》、《來自國家的心臟》、《恥》(2003年獲獎作品)、《鋼鐵時代》、《凶年紀事》等。 200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精準地刻畫了眾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質。」

*2004年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1943~)奧地利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鋼琴教師》(2004年獲獎作品)、《女情人們》、《我們是騙子,寶貝》及《情慾》等小說。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她由此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奧地利人。獲獎理由:「因為她的小說和戲劇具有音樂般的韻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滿激情的語言揭示了社會上的陳腐現象及其禁錮力的荒誕不經。」

*2005年哈羅德·品特(1930~2008),猶太人。英國劇作家,被評論界譽為蕭伯納之後英國最重要的劇作家。獲得200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 《生日派對*看門人*回鄉》(2005年獲獎作品)、《看門人》(The Caretaker,1960)、《生日派對》(TheBirthdayParty,1958)、《回鄉》(TheHome coming,1965)等。授予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他的戲劇發現了在日常廢話掩蓋下的驚心動魄之處,並強行打開了壓抑者關閉的房間。」

*2006年奧爾罕·帕慕克(1952~),土耳其作家,獲得200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鄉憂郁的靈魂時發現了文明之間的沖突和交錯的新象徵。」主要作品有《白色城堡》、 《我的名字叫紅》(2006年獲獎作品)、《伊斯坦布爾》等。

*2007年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1919— ),英國女作家,獲得200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她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女性經驗的史詩作者,以其懷疑的態度、激情和遠見,清楚地剖析了一個分裂的文化」。代表作品《金色筆記》(2007年獲獎作品)、《野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們》、《簡述下地獄》、《第三、四、五區域間的聯姻》、《簡·薩默斯日記》等。

*2008年勒·克萊齊奧(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1940— ),法國「新寓言派」代表作家。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新起點、詩歌冒險和感官迷幻類文學的作家,是在現代文明之外對於人性的探索者」。主要作品有《訴訟筆錄》、《金魚》、《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 《戰爭》(2008年獲獎作品)、《烏拉尼亞》等。

*2009年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953-),羅馬尼亞裔的德國女性小說家、詩人、散文家。授予她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專注於詩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寫了失業人群的生活圖景」。代表作品:《心獸》、《狐狸那時已是獵人》、《低地》、《今天我不願面對自己》、《呼吸鞦韆》(2009年獲獎作品)等。

*2010年10月7日,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秘魯作家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以表彰略薩對權力結構進行了細致的描繪,對個人的抵抗、反抗和失敗給予了犀利的敘述。《城市與狗》是略薩的成名作,也是標志著拉丁美洲「文學爆炸」展開的四部里程碑小說之一。他的主要代表作品還有,《綠房子》、《世界末日之戰》《城市與狗》《酒吧長談》(獲獎作品)、《誰是殺人犯》、《敘事人》、《謊言中的真實》、《天堂在另外那個街角》等。

*2011年,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瑞典有世界影響的詩人。1931年出生,1954年發表詩集《17首詩》,先後共出版《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看見黑暗》《小路》《為生者和死者》《悲哀貢多拉》等10部詩集。1990年患腦溢血致半身癱瘓後,仍堅持寫作純詩。

『貳』 近十年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

*2001年 維·蘇·奈保爾(1932~)印度裔英國作家。1990年被英國女王授封為騎士。《抵達之謎》(2001年獲獎作品)獲獎理由: 「其著作將極具洞察力的敘述與不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為一體,是驅策我們從扭曲的歷史中探尋真實的動力。」
*2002年 凱爾泰斯·伊姆雷(1929~)匈牙利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無命運的人生》(2002年獲獎作品)獲獎理由:「表彰他對脆弱的個人在對抗強大的野蠻強權時痛苦經歷的深刻刻畫以及他獨特的自傳體文學風格。」
*2003年 庫切(1940~)南非作家。《恥》(2003年獲獎作品)獲獎理由:「精準地刻畫了眾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質。」
*2004年 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1943~)奧地利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鋼琴教師》(2004年獲獎作品)獲獎理由:「因為她的小說和戲劇具有音樂般的韻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滿激情的語言揭示了社會上的陳腐現象及其禁錮力的荒誕不經。」
*2005年 哈羅德·品特(1930~2008),猶太人。英國劇作家,被評論界譽為蕭伯納之後英國最重要的劇作家。 《生日派對*看門人*回鄉》(2005年獲獎作品)
*2006年 奧爾罕·帕慕克(1952~),土耳其作家,獲得200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鄉憂郁的靈魂時發現了文明之間的沖突和交錯的新象徵。《我的名字叫紅》(2006年獲獎作品)
*2007年 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1919— ),英國女作家,獲得200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品《金色筆記》(2007年獲獎作品)
*2008年 勒·克萊齊奧(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1940— ),法國「新寓言派」代表作家。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新起點、詩歌冒險和感官迷幻類文學的作家,是在現代文明之外對於人性的探索者」。《戰爭》(2008年獲獎作品)
*2009年 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953-),羅馬尼亞裔的德國女性小說家、詩人、散文家。授予她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專注於詩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寫了失業人群的生活圖景」。《呼吸鞦韆》(2009年獲獎作品)等。
*2010年10月7日,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秘魯作家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以表彰略薩對權力結構進行了細致的描繪,對個人的抵抗、反抗和失敗給予了犀利的敘述。《城市與狗》是略薩的成名作,也是標志著拉丁美洲「文學爆炸」展開的四部里程碑小說之一。《世界末日之戰》(2010年獲獎作品)。

『叄』 「新寓言派」用法語怎麼說

應該是:Le
«
nouveau
roman
»,中文引申為新寓言派
新寓言派作家就是Les
«
nouveaux
romanciers
»
樓主可以用nouveau
roman
google
一下,有很多資版料,俺不給你列舉權了^^

『肆』 新感覺派小說的創作特色

新感覺派的這三位代表性作家的創作都起始於現實主義,後來才接受了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但他們的價值取向卻不完全一樣。劉吶鷗、穆時英更多地受到了日本的早期新感覺派的熏染,而且在汲取現代派的技巧的同時,也接受了現代派的文藝觀,成了徹頭徹尾的現代派。施蟄存則從日本新感覺派後期的新心理主義那裡擷取了更多的精華。他是立足於現實主義的創作精神,並吸收現代派的技巧來豐富自己。因此,在他脫手《現代》之後,就以一種新的姿態回歸到現實主義。盡管他們在創作道路和創作的價值取向上有所不同,但作為一個流派。也構成了一些共同的創作特色。
首先,新感覺派的創作題材多取材於半殖民地大都市的病態生活,並通過描寫大都市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日常現象和世相世態,暴露出剝削階級男女的墮落與荒淫、寂寞與空虛,為開拓中國現代的「都市文學」建樹了篳路藍縷之功。劉吶鷗的小說集《都市風景線》不僅是我國最早出版的新感覺派小說集,也是最早出現的反映都市生活的小說集。作者以他對都市生活的敏感,描繪了都市的賽馬場、夜總會、影院、茶館、富家別墅、海濱浴場等色彩斑斕的場景,也刻畫了舞女、少爺、小姐、交際花、姘頭、資本家、小職員等各式各樣的人物,並以急驟的節奏,跳盪的結構,活靈活現地顯現出剝削階級糜爛生活的剪影。他的《禮儀和衛生》依據弗洛依德的學說描寫了一夥在「唯樂原則」支配下的青年男女放盪縱欲的生活。穆時英的《上海狐步舞》所展示的生活領域更為廣泛,也更進一步揭露了「上海,造在地獄上的天堂」的半殖民地大都市生活的本質。其他代表作還有施蟄存的《鷗》和《薄暮的舞女》。
其次,新感覺派十分注重心理分析。他們提倡作家要「純客觀」地挖掘與表現人物的潛意識、隱意識活動,以及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由某種客觀事物引起的微妙心理和變態心理。相比之下,施蟄存的小說創作則高於劉吶鷗和穆時英。施蟄存的病態小說,題材更為廣闊,內容也更為豐富。他不僅以上海為主要場景反映大都市的病態生活,而且還對上海市郊小城鎮的生活作了形象的掃描。最初的新感覺派小說把追求新奇的感覺當作創作的關鍵。到30年代初期,他們又接受新心理主義的影響,創作了一批以表現心理分析為主要內容的小說。如劉吶鷗的《殘留》採用主人公霞玲獨白的形式來進行人物的心理剖析,在當時是別開生面的。穆時英的《南北極》、《白金的女體塑像》等小說都是將心理分析作為構成作品藝術形象體系的重要環節,豐富了刻畫心理小說的表現手段。但真正把心理分析推上一個新的高度的還是施蟄存。他的《梅雨之夕》、《春陽》、《葯羹》等小說代表了心理分析小說的最高水平。
再次,新感覺派十分注重小說技巧的創新。新感覺派作家的創作都是起步於現實主義手法的。但是他們基於「在創作上獨自去走一條新的路徑」的想法,刻意移植和實驗現代派的「新興」技巧,有意識地把各種非現實主義的技巧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之中。

『伍』 有關近幾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成就和故事

1、多麗絲·萊辛

多麗絲·萊辛生於1919年10月22日,英國女作家,代表作有《青草在歌唱》《金色筆記》《特別的貓》等,被譽為繼伍爾芙之後最偉大的女性作家,屢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以及多個世界級文學獎項,並在2007年終獲諾貝爾文學獎。

她是迄今為止獲獎時最年長的女性諾貝爾獲獎者。此外她是歷來第三十四位女性諾貝爾獎得主。據英國《衛報》、BBC消息,英國女作家、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於2013年11月17日去世,終年94歲。她先後從事過保姆、電話接線員、辦公室工作人員、速記員和記者等職業。

但她始終沒有停止過閱讀。多麗絲的童年幾乎在孤寂中度過,孤獨之中,她與19世紀的文學大師們結下了不解之緣。一開始她並沒有想過要成為一名小說家。第一次婚姻失敗後,多麗絲開始涉足反種族歧視的激進的政治生活。1945年她再婚,但緊接著就是又一次婚變。

二戰後的歲月是艱辛的,萊辛說她幾乎生活在夢魘里,經濟狀況一度陷入窘迫。1950年,萊辛的第一部小說《青草在歌唱》在倫敦出版,為她贏得了聲譽,登上了英國文壇。

2、勒·克萊齊奧

法國「新寓言派」代表作家。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新起點、詩歌冒險和感官迷幻類文學的作家,是在現代文明之外對於人性的探索者」。主要作品有《訴訟筆錄》、《金魚》、《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 《戰爭》(2008年獲獎作品)、《烏拉尼亞》等。

勒·克萊齊奧從小就顯示出文學方面的天賦,他年僅7歲,在隨母親去與父親團聚的輪船上,寫成小說《漫長的旅程》和《黑色的奧拉迪》在為期一月的行程期間,開始了自己的文學生涯,他在尼斯文科大學學習之後,繼續在倫敦大學、布里斯托爾大學學習文學。

23歲的勒·克萊齊奧進修碩士學位期間,在克洛德·伽利瑪的幫助下出版了第一部小說《訴訟筆錄》,當年即入圍法國文學最高獎「龔古爾」獎,並成功獲得法國重要文學獎「勒諾多」獎,從而一舉成名。

3、赫塔·米勒

羅馬尼亞裔的德國女性小說家、詩人、散文家。授予她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專注於詩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寫了失業人群的生活圖景」。代表作品:《心獸》、《狐狸那時已是獵人》、《低地》、《今天我不願面對自己》、《呼吸鞦韆》(2009年獲獎作品)等。

作為赫塔·米勒的處女作,短篇小說集《低地》帶有明顯的自傳成分。本書講述了巴納特施瓦本地區艱苦的農村生活。作者運用一種獨白的聲音,訴說她在這片灰暗鄉間成長的經歷,以孩子的視角反映了人們精神的狹隘和日常生活的殘酷。

長篇小說《今天我不願面對自己》講述了發生在一名年輕的制衣廠女工身上的故事。與書名截然相反,主人公一直在赴一個審問自己的「約」。於步步緊逼的質問中,主人公越發清晰的思路慢慢堆砌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時代對小人物的迫害於質問間躍然紙上。

4、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表彰略薩對權力結構進行了細致的描繪,對個人的抵抗、反抗和失敗給予了犀利的敘述。《城市與狗》是略薩的成名作,也是標志著拉丁美洲「文學爆炸」展開的四部里程碑小說之一。他的主要代表作品還有,《綠房子》、《世界末日之戰》《城市與狗》《酒吧長談》(獲獎作品)。

1937年1歲多時跟媽媽1家人移居玻利維亞的科恰邦巴,1946年回到祖國秘魯的皮烏拉省,省政府所在地皮烏拉市,在薩萊西諾學校讀書,1950年到1952年就讀位於利馬的萊昂西奧·普拉多軍事學校,後來在秘魯皮烏拉市的皮烏拉省國立聖米蓋爾中學完成中學學業。

巴爾加斯·略薩曾在英國劍橋大學擔任教職(1977年獲聘),也曾在英國倫敦大學(1967年和196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75年)、美國哈佛大學(1992年)等校客座教職。

5、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

1931年出生,1954年發表詩集《17首詩》,先後共出版《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看見黑暗》《小路》《為生者和死者》《悲哀貢多拉》等10部詩集。1990年患腦溢血致半身癱瘓後,仍堅持寫作純詩。

1966年獲貝爾曼詩歌獎,1979年獲瑞典文學獎,1982年獲文學促進大獎。1990年患腦溢血致半身癱瘓後,仍堅持寫作純詩。201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生活道路很簡單,直至退休,一直是少管所和社會福利機構的一名心理學家。旅行和寫作幾乎構成了他全部的業餘生活。

『陸』 「新寓言派」是個什麼派

何謂抄「新寓言派」?

根據翻譯家、《世界文學》主編余中先寫於約20年前的文章:20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文壇上幾位作家連獲各文學獎,「先有圖爾尼埃,然後是莫 迪亞諾和勒·克萊奇奧」,題材、形式、風格各不同,但全都著力於在形象描繪中蘊含深邃的寓意,「於是,他們在當代法國文壇上就有了『新寓言派』之美稱。」

『柒』 21世紀 諾貝爾文學作品有哪些

21世紀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2001年 維·蘇·奈保爾(1932~)印度裔英國作家。1990年被英國女王授封為騎士。主要作品有小說《神秘的按摩師》、《米格爾大街》、《大河彎》(2001年獲獎作品) 、《島上的旗幟》、《超越信仰》、《神秘的新來者》等。200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 「其著作將極具洞察力的敘述與不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為一體,是驅策我們從扭曲的歷史中探尋真實的動力。」

*2002年 凱爾泰斯·伊姆雷(1929~)匈牙利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苦役日記》(2002年獲獎作品)、《非劫數》、《慘敗》、《為一個未出生的孩子祈禱》等。200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表彰他對脆弱的個人在對抗強大的野蠻強權時痛苦經歷的深刻刻畫以及他獨特的自傳體文學風格。」
*2003年 庫切(1940~)南非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等待野蠻人》、《昏暗的國度》、《來自國家的心臟》、《恥》(2003年獲獎作品)、《鋼鐵時代》、《凶年紀事》等。 200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精準地刻畫了眾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質。」
*2004年 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1943~)奧地利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鋼琴教師》(2004年獲獎作品)、《女情人們》、《我們是騙子,寶貝》及《情慾》等小說。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她由此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奧地利人。獲獎理由:「因為她的小說和戲劇具有音樂般的韻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滿激情的語言揭示了社會上的陳腐現象及其禁錮力的荒誕不經。」
*2005年 哈羅德·品特(1930~2008),猶太人。英國劇作家,被評論界譽為蕭伯納之後英國最重要的劇作家。獲得200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生日派對*看門人*回鄉》(2005年獲獎作品)、《看門人》(The Caretaker,1960)、《生日派對》(TheBirthdayParty,1958)、《回鄉》(TheHome coming,1965)等。授予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他的戲劇發現了在日常廢話掩蓋下的驚心動魄之處,並強行打開了壓抑者關閉的房間。」
*2006年 奧爾罕·帕慕克(1952~),土耳其作家,獲得200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鄉憂郁的靈魂時發現了文明之間的沖突和交錯的新象徵。」主要作品有《白色城堡》、《我的名字叫紅》(2006年獲獎作品) 、《伊斯坦布爾》等。
*2007年 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1919— ),英國女作家,獲得200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品《金色筆記》(2007年獲獎作品)、《野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們》、《簡述下地獄》、《第三、四、五區域間的聯姻》、《簡·薩默斯日記》等。
*2008年 勒·克萊齊奧(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1940— ),法國「新寓言派」代表作家。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新起點、詩歌冒險和感官迷幻類文學的作家,是在現代文明之外對於人性的探索者」。主要作品有《訴訟筆錄》、《金魚》、《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戰爭》(2008年獲獎作品)、《烏拉尼亞》等。
*2009年 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953-),羅馬尼亞裔的德國女性小說家、詩人、散文家。授予她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專注於詩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寫了失業人群的生活圖景」。代表作品:《心獸》、《狐狸那時已是獵人》、《低地》、《今天我不願面對自己》、《呼吸鞦韆》(2009年獲獎作品)等。
*2010年10月7日,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秘魯作家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以表彰略薩對權力結構進行了細致的描繪,對個人的抵抗、反抗和失敗給予了犀利的敘述。《城市與狗》是略薩的成名作,也是標志著拉丁美洲「文學爆炸」展開的四部里程碑小說之一。他的主要代表作品還有,《綠房子》、《世界末日之戰》、《酒吧長談》、《誰是殺人犯》、《敘事人》、《謊言中的真實》、《天堂的另外那個街角》等。

『捌』 新寓言派屬於後現代主義嗎

新寓言派作品風格屬於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的交融。

參考:「新寓言派」與諾貝爾文學獎

2014年,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法國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要知道,莫迪亞諾被認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這一流派在21世紀初竟先後有兩位代表作家獲諾貝爾文學獎。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1945-),法國小說家,是法國評論界一致公認的當今法國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莫迪亞諾的作品探索和研究當今人的存在及其與周圍環境、現實的關系。前期小說大都以神秘的父親和二次大戰的環境為主題,運用大量的回憶、想像,把現實和虛構結合起來,描寫並未經歷過的故事。

何謂「新寓言派」?根據翻譯家、《世界文學》主編余中先寫於約20年前的文章:20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文壇上幾位作家連獲各文學獎,「先有圖爾尼埃,然後是莫迪亞諾和勒·克萊奇奧」,題材、形式、風格各不同,但全都著力於在形象描繪中蘊含深邃的寓意,「於是,他們在當代法國文壇上就有了『新寓言派』之美稱。」
圖爾尼埃在談到所謂的新寓言派時表示:「我同意並很樂意把我們歸在一起,稱我們為『新寓言派』,我們這一流派為首的可以說是大瑟納爾,多米尼克·費爾南德斯,於連·格拉克也可算上,當然包括莫迪亞諾與勒·克萊齊奧。」按照圖爾尼埃的說法,正是這樣幾員當代文壇的驍將組成了新寓言派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強大陣容。
在「新寓言派」的小說作品中,從主題、人物到背景、插曲,各種藝術形象都好像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淺、或大或小的象徵寓意。其中主要人物的性格、言行和主要情節的寓意自不待言,就連色彩、人名、地名等也都蘊涵著某種含義。
「新寓言派」的小說通俗易懂。尤瑟納爾、圖爾尼埃、勒·克萊齊奧的短篇尤其如此,這些故事簡直像專門為小孩子寫的童話,誰都能讀懂內中的意思。比如勒·克萊齊奧的《哈扎汗王國》《夢多》以及《夢多和其他故事》中的許多篇,圖爾尼埃的《聖誕老太太》《皮埃羅或夜的秘密》等。關於這一特點,圖爾尼埃說得好:「我的作品愈寫愈短,愈寫愈簡練,很多批評家都以為我是在為兒童寫作,其實我不是專為兒童而寫,但如果兒童也能看懂我的作品,我以為自己就成功了。」也許,童話的形式更能表達他們希望在質朴的心靈中,在未受現代文明熏陶的原始人的自然屬性中看到人類本性的東西。
「新寓言派」三位大師:對於國內較普遍的提法:新寓言派一號大師:米·圖爾尼埃(1924-),二號大師:帕·莫迪亞諾(1945-),三號大師:勒·克萊齊奧(1940-)。……一二三號的排序,在法國有此認定。
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第二次頒給了「新寓言派」小說家——上次是勒·克萊齊奧(2008年),這次是帕·莫迪亞諾。

資料摘自《外國文學史話·西方20世紀後期卷》《西方20世紀後期文學(上)》《瀟湘晨報》等處

『玖』 哪位大蝦介紹幾本好書看看

給你推薦幾本:
《窗邊的小豆豆》
推薦系數:★★★★☆
具體內容:一個名叫小專豆豆的孩子在巴學園屬的事情,非常有趣,巴學園真是史上獨一無二的學校啊。
《皮皮魯系列》
推薦系數:★★★★★
具體內容:皮皮魯系列有很多,有魯西西系列,有橙紅系列,有蔚藍系列,還有皮皮魯大長篇系列等等,很好看,我95%的皮皮魯系列書全買來了。都看了3、4遍了。
《小虎隊系列》
推薦系數:★★★☆
具體內容:這是講破案的,把破案講成一個小故事,有3個主人公,因為是外國名,所以不介紹。小故事中會插入幾個問題,讓你自己在書上的圖片中找答案。書的後面還有幾個破案的,而且是叫你自己破案,給你一段故事,你自己想吧。喜歡破案的朋友極力推薦這系列的書。

這2個系列+1本書足夠你可以看3個月至少的了。如果你每天都要看的話~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