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桃園的來源典故

桃園的來源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2-20 10:50:13

㈠ 桃園三結義的由來

事實上,劉關張三人沒有桃園三結義。理由是:(1)正史沒有記述,《三國志》、《資治通鑒》從未提及此事;(2)三人年齡大小,順序排列應是關劉張,而不是劉關張。
《三國志·先主傳》中無劉備生年,僅說他死於章武三年(223),時年六十三。先人計算年齡都算虛歲,照此逆推,劉備當生於漢桓帝延熹四年(161)。因此,劉備的生卒年代應是161~223年。
據錢靜方著《小說叢考》:康熙年間關羽家鄉出土的關侯祖墓碑記知,關羽生於漢桓帝延熹三年(160)六月。所以,柯汝霖《關公年譜》認為,關羽實長劉備一歲。關羽的生卒年代應是160~219年。

張飛的生卒年代,《辭海》介紹:?~221年,根據《關公年譜》「張飛小劉備四歲」之說,應是165~221年。《三國志劉曄傳》也說:「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

歷史上,劉、關、張三人關系確是非同一般。《三國志·關羽傳》說,關羽亡命奔涿郡,劉備正在鄉里聚合徒眾,關羽、張飛便投其門下。後來劉備為平原相,又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劉備和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關羽經常於稠人廣坐,侍立終日,後來徐州失守,關羽被擒,曹操派人勸降,關羽也說:「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張飛傳》也記載:「張飛……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


關羽和張飛都以勇略著稱當世。魏國謀臣程顯贊譽關張「萬人之敵」,周瑜稱贊關張為「熊虎之將」。所以,劉備特別寵信關張,視他倆為心腹之臣。以致於後世論史者,如明末清初王夫之就認為:「劉備待關張之信,勝於對諸葛亮之誠。」

以上幾段史料足以說明兩個問題:一則劉關張三人關系親密的「恩若兄弟」;二則是「恩若兄弟」而非結拜兄弟,史料也無結義之說。所以說,歷史上並沒有真實的「桃園三結義」這個典故

㈡ 桃園的來歷

結義

㈢ 「桃園」來源典故

台灣桃園縣 在清朝時,此地就有漢人入墾,當時在此地遍植桃樹,所以就稱此地為「桃園」內。
桃園結義容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願與劉備共同干一番事業。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庄後一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准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這便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桃園結義」。
世外桃源
比喻理想中環境幽靜,不受外界影響,生活安逸的地方。現用來比喻一種虛幻的超脫社會現實的安樂美好的境界。是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沒有遭到禍亂的美好地方。

㈣ 知音、汗青、桃李、古稀、孩提、桃園的典故來源

1、知音一詞來源於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相傳俞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琴,伯牙每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能從琴聲中領會到伯牙所想,子期死後伯牙再不彈琴因為再沒有知音的人。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直至今天,人們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2、汗青是指古時在竹簡上記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滲出,再颳去青皮,便於書寫,避免蟲蛀,故稱汗青,也叫殺青。

3、桃李,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áo lǐ,就是教師百年「樹人」所得的碩果,往往比喻老師辛勤栽培的學生。桃李滿天下就是說老師教育出來的優秀學生遍布全世界,贊美教師辛勤育人。

4、古稀,原有古來稀少,而今也不多含義;但是解作古來稀少,與過去不同了。醫學保健昌明,閱報見過百歲老人還侍奉著高堂老母的事,將來這有可能就不再是新聞了。

5、孩提: 2~3歲的兒童。幼兒時期· 孩提之童。——《孟子·盡心》 是古代對人年齡的稱呼 指幼兒始知發笑尚在襁褓中。

6、桃園是《三國演義》第一回《桃園結義》中的一個場景。張飛庄後花開正盛的桃園。桃園亦為後人仿效他們結拜的地方。

(4)桃園的來源典故擴展閱讀:

據漢朝《韓詩外傳》記載:「魏文侯之時,子質仕而獲罪焉,去而北游。簡主曰:『……夫春樹桃李,夏得蔭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得采其葉,秋得刺焉。由此觀之,在所樹也。今子所樹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擇而後種也』。」

這段話的大意是:春秋時,魏國有個叫子質的大臣,他得勢時曾保薦過很多的人。後丟官隻身跑到北京,見到一個叫簡子的人,向他發牢騷,埋怨自己過去培養的人在他危難時不肯幫助他。簡子聽後笑著對子質說:春天種了桃樹和李樹,到夏天可在樹下納涼休息,秋天還可吃到可口的果實。

可是,如果你春天種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葉子,而秋天它長出來的刺反倒要扎傷人。你過去培養、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薦的人。所以君子培養人才,就像種樹一樣,應先選好對象,然後再培植啊!

簡子用比喻批評子質培養人才不當,故後人就把培養人才叫做「樹人」,把提拔培養的優秀人才叫做「桃李」。因老師培養出來的學生很多,就被譽為:「桃李滿天下」了。

為了把學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質認真教學。在他的嚴格管教下,學生們都發奮讀書,學到了不少真本領。後來,這些學生先後成才,成了國家的棟梁。他們為了感念子質先生的教誨,都在自己住處親手栽種桃樹和李子樹。

子質到各國游歷時,碰到了在各國當官的學生,並看到了學生栽的這兩種樹,便自豪地說:「我的學生真是桃李滿天下啊!一個個都很有作為!」從此,當先生(老師)的就以「桃李」代指學生,並把學生多稱作「桃李滿天下」了。

㈤ 知音,汗青,桃李,古稀,孩提,桃園的來源典故的大體梗概

找度娘吧。。有點難。。

㈥ 桃園這詞什麼意思怎麼個來源典故大神們幫幫忙

本詞的基本意思是: 1.桃樹園。 2.春秋晉園名。 3.地名。即桃林。 4.指晉陶潛《桃花回源記》中之桃答源。 5.指桃園結義。 分詞解釋: 桃: 桃táo落葉小喬木,品種很多,果實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絨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葯:桃兒。桃李 園: 園(?)yuán種植果蔬花木的地方:園子。園丁。園藝。園圃。原指別墅游息之所,現指供人遊玩、?

㈦ 桃園的來源典故

台灣桃園縣 在清朝時,此地就有漢人入墾,當時在此地遍植桃樹,所以就稱此地為「桃園」。內
桃園結義
東漢末容年,朝政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願與劉備共同干一番事業。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庄後一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准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這便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桃園結義」。
世外桃源
比喻理想中環境幽靜,不受外界影響,生活安逸的地方。現用來比喻一種虛幻的超脫社會現實的安樂美好的境界。是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沒有遭到禍亂的美好地方。

㈧ 桃園的來源和典故

台灣桃園縣 在清朝時,此地就有漢人入墾,當時在此地遍植桃樹,所以就稱此地為「桃園回」。
桃園結義答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願與劉備共同干一番事業。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庄後一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准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這便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桃園結義」。
世外桃源
比喻理想中環境幽靜,不受外界影響,生活安逸的地方。現用來比喻一種虛幻的超脫社會現實的安樂美好的境界。是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沒有遭到禍亂的美好地方。

㈨ 桃園的本義和比喻義與典故由來

桃園,是多義詞:
桃樹園
春秋晉園名
地名,即桃林
指晉陶潛《桃花源記》之桃源
指桃園結義

㈩ 以下詞語的來源典故:替罪羊,桃李,古稀,孩提,桃園,三不知

「替罪羊」一詞是舶來品。英語里專門有「SCAPE-GOAT」(替罪羊)一詞。世界各地都慣於用「替罪羊」一詞比喻代人受過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獻祭上帝的犧牲,還承擔了一項任務,就是給人類「替罪」。 用羊替罪來自古猶太教。古猶太人把每年的七月十日定為「贖罪日」,並在這一天舉行贖罪祭。儀式是這樣的:先牽來一頭公羊和一頭公牛,用公羊和公牛的血作為贖罪祭品。再牽來一頭活山羊,由大祭司將雙手按在羊頭上宣稱,猶太民族在一年中所犯下的罪過已經轉嫁到這頭羊身上了。接著,便把這頭替罪羊放逐到曠野上去,即將人的罪過帶入無人之境。最後,再把那贖罪的羊和牛燒死。「替罪羊」一說由此傳開。 孩提: 孩提之童。——《孟子·盡心》指幼兒始知發笑尚在襁褓中。顏師古註:「嬰兒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兒笑也。」《老子》:「如嬰兒之未孩。」也作「孩抱」和「提孩」。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三不知」的典故出自《左傳》。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苟瑤率兵攻打鄭國,齊國為防止晉國強大,就派陳成子帶兵援鄭。有個名叫苟寅的部將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聽了,罵他說:「出發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一千輛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方才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 回國以後,我要把你的話報告國君。」苟寅自知失言,於是感慨說:「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此話意思是說: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現在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難怪拍馬屁拍到蹄子上。 桃李: 據漢朝《韓詩外傳》記載,春秋時,魏國有個叫子質的大臣,他得勢時曾保薦過很多的人。後丟官隻身跑到北京,見到一個叫簡子的人,向他發牢騷,埋怨自己過去培養的人在危難時不肯幫助他。簡子聽後笑著對子質說:春天種了桃樹和李樹,到夏天可在樹下納涼休息,秋天還可吃到可口的果實。可是,如果你春天種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葉子,而秋天它長出來的刺倒要扎傷人。你過去培養、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薦的人,所以君子培養人才,就象種樹一樣,應先選好對象,然後再培植啊! 簡子用比喻批評子質培養人才不當。故後人就把培養人才叫做「樹人」;把提拔培養的優秀人才叫做「桃李」。因老師培養出來的學生很多,就被譽為:「桃李滿天下」了。

麻煩採納,謝謝!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