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十春寓意
A. 龍門是啥意思
是門檻的意思.
一般指遇到了一個可以改變人生的轉折點.瓶頸的意思和龍門差不多.
B. 要春聯,越多越好,十個以上,簡潔要寓意,最好是有橫批
龍騰來虎躍
春到人間源爭虎躍
喜傳域外慶龍飛
事業興旺
春光明媚江山上
龍虎騰飛事業中
龍年吉祥
春節迎來春氣象
龍年抖擻龍精神
春風送福
玉兔交班辭歲去
金龍報喜迎春來
壯志凌雲
龍躍龍門歌盛世
時逢時運展鴻圖
春回大地
春滿人間臻百福
龍騰盛世納千祥
龍騰華夏
龍的傳人迎盛世
春之使者潤豐年
龍騰華夏
龍吟改革和諧曲
歲唱騰飛發展歌
龍歲吉祥
兔年景色依然艷
龍歲春光格外明
春暖神州
爆竹迎春年順暢
金龍還世業騰飛
春回大地
春日春風春浩盪
龍年龍歲龍騰飛
福滿人間
丹鳳呈祥龍獻瑞
紅桃賀歲杏迎春
龍年吉祥
玉兔辭歲回月殿
金龍飛舞到人間
龍呈吉祥
看兔歲百般順意
望龍年萬事大吉
新春大吉
辰年迪吉千重瑞
龍歲呈祥四季寧
龍年大吉
財乘春風進宅院
福帶平安到家門
金龍新年
爆竹聲聲送白兔
春風陣陣迎金龍
普天同慶
出海神龍開世紀
揮毫妙筆頌春秋
龍騰虎躍
春到人間爭虎躍
喜傳域外慶龍飛
事業興旺
春光明媚江山上
龍虎騰飛事業中
C. 龍門的意思
一般所說的「鯉魚跳龍門」的「龍門」指的是黃河從壺口咆哮而下的晉陝大峽谷的最窄處,也即「禹鑿龍門」的「龍門」。
如今的幾處龍門:
●海南省定安縣龍門鎮
●山西省河津市城西北12公里的黃河峽谷中的龍門,今稱禹門口,也是「鯉魚跳龍門」的典出處(參見詞條禹門口)。
●河南省洛陽市南10公里的龍門,古稱伊闕,隋煬帝都洛陽,因伊闕正對皇宮正大門,故而改稱「龍門」,
延用至今,以龍門石窟聞名於世。(詳見網路洛陽龍門)
●廣東省中部龍門縣(參見詞條龍門縣)。
●浙江省富陽縣南部龍門鎮(參見詞條龍門鎮)。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西北部龍門鎮(參見詞條龍門鎮)。
●遼寧省大連北部瓦房店市許屯鎮龍門湯村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龍門鎮
[編輯本段]【詞義】
①比喻聲望卓著的人的府第: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 ②古代科舉試場的正門,後喻指科舉中式為登龍門:桂樹曾爭折,龍門幾共登。 ③堤壩合龍前的缺口。
[編輯本段]【史籍中的龍門】
禹鑿龍關之山,亦謂之龍門,至一空岩,深數十里,幽暗不可復行,禹乃負火1而進。有獸狀如豕,銜夜明之珠,其光如燭。又有青色犬,行吠於前。禹計可十里,迷於晝夜。既覺漸明,見向來豕犬,變為人形,皆著玄衣。又見一神,蛇身人面,禹因與語。神即示禹八卦之圖,列於金板之上。又有八神侍側。禹曰:「華胥2生聖子,是汝耶?」答曰:「華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簡以授禹,長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時之數,使度量天地。禹即執持此簡,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3之身也。[東晉王嘉《拾遺記》卷二]
1.負火,抱著火把。
2.華胥,華胥氏,傳說中伏羲和女媧之母,華夏繁衍之根。
3.羲皇,伏羲。
龍門山,在河東1界。禹鑿山斷門一里余,黃河自中流下,兩岸不通車馬。每歲季春2,有黃鯉魚,自海及諸川,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矣。[《太平廣記》卷四六六引《三秦記》]
1.河東,黃河以東。
2.季春,暮春,陰歷三月。
禹鑿龍門的傳說最早見於《墨子·兼愛中》。龍門是黃河從壺口咆哮而下的晉陝大峽谷的最窄處,在那陡峭的崖壁上,赫然地刻有兩個遒勁有力的紅色大字:龍門。峽谷以東河津境內的這座山,也就叫做龍門山。這里流傳有「桃花三月魚躍龍門」的美麗傳說。
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龍門為禹所鑿,廣80步,岩際鐫跡尚存。」傳說是大禹治水時開鑿的,後人因為懷念大禹治水的功德,便稱之為禹門,並延傳後世。由於禹門是秦晉兩省交通要沖的古渡口,禹門便稱之為禹門口了。
黃河水流經禹門口時,被約束在高山峽谷之間,愈近龍門,河床越寬。咆哮的黃河,受到峽谷的約束,便暴怒了,驟然發作,橫沖直撞,雷霆萬鈞,但卻被鎮靜的高山峽谷擠壓在河床中。快到峽谷的盡頭龍門口,一個急轉彎,狂濤激浪頃刻之間撞在峭壁上,怒吼著,呼嘯著,飛出一層層凌空雪浪,被迫掉過頭來,闖上對岸的巨石,又在狂怒中咆哮著沖起一堆堆直射天空的雪浪。渾黃的河水,在碰壁以後,退了回去,隨即和矗立在河床中的一座巨大的礁石相遇,再次狂怒地咆哮起來。河水沖向天空,在一陣喧囂之後,從空中顫抖著摔下來,落入谷底,這才算跳出了龍門。
[編輯本段]【傳說中的龍門】
漢成帝的傳說
公元前11年,漢成帝曾到龍門一次,感嘆這里的形勢險要。公元 396年,後秦的姚興攻取河東,西燕河東太守柳恭在黃河邊上把守,使姚興無法渡河。後來,姚興的部將薛疆引兵偷偷渡過龍門,進入蒲坂,終於迫使柳恭投降。北魏孝文帝元宏,於公元 479年路過龍門,派人祭祀大禹,並在這里設置了龍門鎮。公元 615年,李淵擔任隋朝河東撫尉使期間,曾在龍門擊破毋端兒。兩年後,李淵從太原起兵反隋,攻克絳縣,來到龍門。他的謀士任(王襄)建議從龍門以南的梁山渡黃河,李淵聽了任(王襄)的話,渡河之後直指陝西韓城。公元 619年,劉武周逼近絳州,攻陷龍門,李世民奉命去討伐劉武周,從龍門踏著堅冰過黃河,把劉武周的軍隊殲滅在這里。
龍門三激浪,是黃河上千百年來的奇觀,激起了古今多少文人的詩情。
鯉魚跳龍門神話傳說
很早很早以前,龍門還未鑿開,伊水流到這里被子龍門山擋住了,就在山南積聚了一個大湖。
居住在黃河裡的鯉魚聽說龍門風光好,都想去觀光。它們從孟津的黃河裡出發,通過洛河,又順伊河來到龍門水濺口的地方,但龍門山上無水路,上不去,它們只好聚在龍門的北山腳下。「我有個主意,咱們跳過這龍門山怎樣?」一條大紅鯉魚對大家說。「那麼高,怎麼跳啊?」「跳不好會摔死的!」,夥伴們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線鯉魚便自告奮勇地說:「我先跳,試一試。」只見它從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離弦的箭,縱身一躍,一下子跳到半天雲里,帶動著空中的雲和雨往前走。一團天火從身後追來,燒掉了它的尾巴。它忍著疼痛,繼續朝前飛躍,終於越過龍門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變成了一條巨龍。山北的鯉魚們見此情景,一個個被嚇得縮在一塊,不敢再去冒這個險了。這時,忽見天上降下一條巨龍說:「不要怕,我就是你們的夥伴大紅鯉魚,因為我跳過了龍門,就變成了龍,你們也要勇敢地跳呀!」鯉魚們聽了這些話,受到鼓舞,開始一個個挨著跳龍門山。可是除了個別的跳過去化為龍以外,大多數都過不去。凡是跳不過去,從空中摔下來的,額頭上就落一個黑疤。直到今天,這個黑疤還長在黃河鯉魚的客頭上呢。
後來,唐朝大詩人李白,專門為這件事寫了一道詩:「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原位於平原縣城東南角。建於1573年(明萬曆元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拆除。唯洞楣上刻有狂草「龍門」二字的石碑(屬省級保護文物)尚存於平原縣圖書館。
龍門山在河東界,禹鑿山斷門,闊(「闊」字據明抄本補。)一里余,黃河自中流下。兩岸不通車馬。每暮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者便化為龍。又林登雲,龍門之下,每歲季春有黃鯉魚,自海及諸川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矣。(出《三秦記》)
翻譯:
龍門在河東的界內。大禹鑿平龍門山,又開辟龍門,有一里多長,黃河從中間流下去,兩岸不能通車馬。每到晚春時,就有黃色鯉魚逆流而上,過了龍門的就變成龍。又有一次林登說,龍門之下,每年的晚春有黃色鯉魚,從大海及各條大河爭著來到龍門。一年之中,登上龍門的鯉魚,不超過七十二條。剛一登上龍門,就有雲雨跟隨著它,天降大火從後面燒它的尾巴,就變化成龍了。
龍門
①解剖部位名。出《脈經》卷九。指已婚婦女而未經分娩的陰道外口。參玉門條。
②經外穴名。《千金要方》:「婦人胞落頹,灸龍門二十壯,三極。在玉泉下,女人入陰內外之際。」《經外奇穴圖譜》定位在陰唇前聯合部。
③泉門穴別名。見《經穴圖考》。參見泉門條。
《史記》中記載:「遷生於龍門,耕牧河山之陽。」龍門即韓城龍門山,後因以龍門為司馬遷的別稱。
D. 龍門什麼意思
一般所說的「鯉魚跳龍門」的「龍門」指的是黃河從壺口咆哮而下的晉陝大峽谷的最窄處,也即「禹鑿龍門」的「龍門」。
如今的幾處龍門:
●海南省定安縣龍門鎮
●山西省河津市城西北12公里的黃河峽谷中的龍門,今稱禹門口,也是「鯉魚跳龍門」的典出處(參見詞條禹門口)。
●河南省洛陽市南10公里的龍門,古稱伊闕,隋煬帝都洛陽,因伊闕正對皇宮正大門,故而改稱「龍門」,
延用至今,以龍門石窟聞名於世。(詳見網路洛陽龍門)
●廣東省中部龍門縣(參見詞條龍門縣)。
●浙江省富陽縣南部龍門鎮(參見詞條龍門鎮)。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西北部龍門鎮(參見詞條龍門鎮)。
●遼寧省大連北部瓦房店市許屯鎮龍門湯村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龍門鎮
[編輯本段]【詞義】
①比喻聲望卓著的人的府第: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 ②古代科舉試場的正門,後喻指科舉中式為登龍門:桂樹曾爭折,龍門幾共登。 ③堤壩合龍前的缺口。
[編輯本段]【史籍中的龍門】
禹鑿龍關之山,亦謂之龍門,至一空岩,深數十里,幽暗不可復行,禹乃負火1而進。有獸狀如豕,銜夜明之珠,其光如燭。又有青色犬,行吠於前。禹計可十里,迷於晝夜。既覺漸明,見向來豕犬,變為人形,皆著玄衣。又見一神,蛇身人面,禹因與語。神即示禹八卦之圖,列於金板之上。又有八神侍側。禹曰:「華胥2生聖子,是汝耶?」答曰:「華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簡以授禹,長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時之數,使度量天地。禹即執持此簡,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3之身也。[東晉王嘉《拾遺記》卷二]
1.負火,抱著火把。
2.華胥,華胥氏,傳說中伏羲和女媧之母,華夏繁衍之根。
3.羲皇,伏羲。
龍門山,在河東1界。禹鑿山斷門一里余,黃河自中流下,兩岸不通車馬。每歲季春2,有黃鯉魚,自海及諸川,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矣。[《太平廣記》卷四六六引《三秦記》]
1.河東,黃河以東。
2.季春,暮春,陰歷三月。
禹鑿龍門的傳說最早見於《墨子·兼愛中》。龍門是黃河從壺口咆哮而下的晉陝大峽谷的最窄處,在那陡峭的崖壁上,赫然地刻有兩個遒勁有力的紅色大字:龍門。峽谷以東河津境內的這座山,也就叫做龍門山。這里流傳有「桃花三月魚躍龍門」的美麗傳說。
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龍門為禹所鑿,廣80步,岩際鐫跡尚存。」傳說是大禹治水時開鑿的,後人因為懷念大禹治水的功德,便稱之為禹門,並延傳後世。由於禹門是秦晉兩省交通要沖的古渡口,禹門便稱之為禹門口了。
黃河水流經禹門口時,被約束在高山峽谷之間,愈近龍門,河床越寬。咆哮的黃河,受到峽谷的約束,便暴怒了,驟然發作,橫沖直撞,雷霆萬鈞,但卻被鎮靜的高山峽谷擠壓在河床中。快到峽谷的盡頭龍門口,一個急轉彎,狂濤激浪頃刻之間撞在峭壁上,怒吼著,呼嘯著,飛出一層層凌空雪浪,被迫掉過頭來,闖上對岸的巨石,又在狂怒中咆哮著沖起一堆堆直射天空的雪浪。渾黃的河水,在碰壁以後,退了回去,隨即和矗立在河床中的一座巨大的礁石相遇,再次狂怒地咆哮起來。河水沖向天空,在一陣喧囂之後,從空中顫抖著摔下來,落入谷底,這才算跳出了龍門。
[編輯本段]【傳說中的龍門】
漢成帝的傳說
公元前11年,漢成帝曾到龍門一次,感嘆這里的形勢險要。公元 396年,後秦的姚興攻取河東,西燕河東太守柳恭在黃河邊上把守,使姚興無法渡河。後來,姚興的部將薛疆引兵偷偷渡過龍門,進入蒲坂,終於迫使柳恭投降。北魏孝文帝元宏,於公元 479年路過龍門,派人祭祀大禹,並在這里設置了龍門鎮。公元 615年,李淵擔任隋朝河東撫尉使期間,曾在龍門擊破毋端兒。兩年後,李淵從太原起兵反隋,攻克絳縣,來到龍門。他的謀士任(王襄)建議從龍門以南的梁山渡黃河,李淵聽了任(王襄)的話,渡河之後直指陝西韓城。公元 619年,劉武周逼近絳州,攻陷龍門,李世民奉命去討伐劉武周,從龍門踏著堅冰過黃河,把劉武周的軍隊殲滅在這里。
龍門三激浪,是黃河上千百年來的奇觀,激起了古今多少文人的詩情。
鯉魚跳龍門神話傳說
很早很早以前,龍門還未鑿開,伊水流到這里被子龍門山擋住了,就在山南積聚了一個大湖。
居住在黃河裡的鯉魚聽說龍門風光好,都想去觀光。它們從孟津的黃河裡出發,通過洛河,又順伊河來到龍門水濺口的地方,但龍門山上無水路,上不去,它們只好聚在龍門的北山腳下。「我有個主意,咱們跳過這龍門山怎樣?」一條大紅鯉魚對大家說。「那麼高,怎麼跳啊?」「跳不好會摔死的!」,夥伴們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線鯉魚便自告奮勇地說:「我先跳,試一試。」只見它從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離弦的箭,縱身一躍,一下子跳到半天雲里,帶動著空中的雲和雨往前走。一團天火從身後追來,燒掉了它的尾巴。它忍著疼痛,繼續朝前飛躍,終於越過龍門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變成了一條巨龍。山北的鯉魚們見此情景,一個個被嚇得縮在一塊,不敢再去冒這個險了。這時,忽見天上降下一條巨龍說:「不要怕,我就是你們的夥伴大紅鯉魚,因為我跳過了龍門,就變成了龍,你們也要勇敢地跳呀!」鯉魚們聽了這些話,受到鼓舞,開始一個個挨著跳龍門山。可是除了個別的跳過去化為龍以外,大多數都過不去。凡是跳不過去,從空中摔下來的,額頭上就落一個黑疤。直到今天,這個黑疤還長在黃河鯉魚的客頭上呢。
後來,唐朝大詩人李白,專門為這件事寫了一道詩:「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原位於平原縣城東南角。建於1573年(明萬曆元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拆除。唯洞楣上刻有狂草「龍門」二字的石碑(屬省級保護文物)尚存於平原縣圖書館。
龍門山在河東界,禹鑿山斷門,闊(「闊」字據明抄本補。)一里余,黃河自中流下。兩岸不通車馬。每暮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者便化為龍。又林登雲,龍門之下,每歲季春有黃鯉魚,自海及諸川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矣。(出《三秦記》)
翻譯:
龍門在河東的界內。大禹鑿平龍門山,又開辟龍門,有一里多長,黃河從中間流下去,兩岸不能通車馬。每到晚春時,就有黃色鯉魚逆流而上,過了龍門的就變成龍。又有一次林登說,龍門之下,每年的晚春有黃色鯉魚,從大海及各條大河爭著來到龍門。一年之中,登上龍門的鯉魚,不超過七十二條。剛一登上龍門,就有雲雨跟隨著它,天降大火從後面燒它的尾巴,就變化成龍了。
龍門
①解剖部位名。出《脈經》卷九。指已婚婦女而未經分娩的陰道外口。參玉門條。
②經外穴名。《千金要方》:「婦人胞落頹,灸龍門二十壯,三極。在玉泉下,女人入陰內外之際。」《經外奇穴圖譜》定位在陰唇前聯合部。
③泉門穴別名。見《經穴圖考》。參見泉門條。
《史記》中記載:「遷生於龍門,耕牧河山之陽。」龍門即韓城龍門山,後因以龍門為司馬遷的別稱。
[編輯本段]【龍門牌坊】
原為三世節孝牌坊,位於雲縣大朝山西鎮(原大石鄉)蒼蒲塘村,是清代嘉慶十七年(1812)皇帝為表揚楊氏門中節孝之德而賜建。牌坊造型氣勢雄偉,書法流暢,圖案栩栩如生,「文革」時被毀。1989年,大石鄉黨委、政府撥款在離原牌坊200米處修復這一歷史文物古跡,並改「三世節孝牌坊」為「龍門」牌坊。重修的牌坊規格式樣與原來的差不多,只是文字略有差異。
[編輯本段]【南充龍門】
龍門鎮位於南充市東北部,嘉陵江東岸,屬亞熱帶,溫暖濕潤低山丘陵地帶。宋時建鎮。距南充城區15公里,距南充火車東站1.5公里。為高坪十里工業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屬四川省五大集鎮之一。1995年被列為國家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鎮幅員33.94平方公里,場鎮面積3.8平方公里,大小街道32條,總長13000餘米,其中最長的街道1500米,寬36米。轄14個行政,129個社,7個居民段,42個居民小組,總人口5.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5萬人,耕地面積17063畝。2000年工農業總產值59101萬元,其中:農業產值8421萬元,鄉鎮企業產值50680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2578元。糧食總產量11980噸。勞務輸出4180人,勞務輸出收入2508萬元。財政收入503.39萬元。
農業堅持科學種田,調整產業結構。全鎮七個村廣柑高換改良50萬株,種植商品蔬菜5000畝,其中:膜覆蓋3000畝,建大小棚溫室150畝,形成了龍門蔬菜批發市場;全鎮有5個村制種玉米5100畝;1個村水稻制種602畝,均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齊全。全鎮實現社社通公路,公路總長達58公里,其中:三級公路5公里;水上運輸可上至廣元,下達重慶;318國道貫穿全境,達成鐵路過境18公里;開通程式控制電話2500門;實現了村村通直撥電話,縮短了與外界的距離。建成地面衛星電視接收塔3座,行動電話接收站1座,用戶達11000餘戶;有線廣播遍布全鎮各村社,電視覆蓋戶數佔92%,其中有彩電的戶佔20%。生活和工業用水來源於嘉陵江或地下取水,3個水廠的日供水量達15萬噸;天燃氣日供氣量1.2萬立方米。「鯉魚跳龍門」雕塑與「太陽燈」、「天鵝燈」等造型各異的街燈,交相輝映,寬闊繁華的街道綠樹成蔭。法庭、司法所、派出所、交警各隊、刑偵中隊、綜治辦等部門,為龍門人民安居樂業提供了可靠保證。人行、建行、工行、農行、信用社、工商聯商會儲金會等6家金融單位為支援企業發展作後盾。100多家茶園(館)清香四溢,生意興隆;10多家歌舞廳樂聲悠悠;國民大酒店以優良的環境,得到了市、區大型會議選址的垂青;佔地800餘畝的大岩山公園遊人如織,復興的雲霧寺,香客不斷。鎮上各行各業月經營成交額在1000萬元以上。逢場天,流動人口達15萬人次,不是逢場天也在2萬人次以上。
龍門鎮黨委、政府著重開發房地產業,一是出優惠政策;二是加速城鎮配套及功能完善,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三是政府部門為其提供一條龍服務。1997年至2000年,四年間,新建營業及住宅面積16萬平方米,公共建築3萬平方米,工業及生產性建築12萬平方米。房地產業創產值12500萬元。房地產業的發展,一方面帶動了本地沙、石、磚、瓦以及水泥製品等地方性建材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又促進和加快了城鎮建設的步伐。
E. 鯉魚躍龍門的故事寓意是什麼
有遠大志向的理想不停的向上翻越,為了跳躍龍門成為龍的故事。比喻中舉、陞官等飛黃騰達之事。
鯉魚也不是只跳了一次就成龍了,也告訴我們要有毅力和恆心,堅持不懈的努力,直到實現自己的目標。同時沒有跳過的鯉魚會從空中摔下來的,額頭上就落一個黑疤。也是告訴大家在成長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各種困難。
(5)龍門十春寓意擴展閱讀
「鯉魚躍龍門」故事,正式見諸文字記載的是漢代辛氏所著《三秦記》(書已失傳)。據《藝文類聚》《太平廣記》中引述的文字來看,《三秦記》中曾多次提到「魚躍龍門」的傳說。譬如:「河津一名龍門。水險不通,魚鱉之屬莫能上。江海大魚薄集龍門數千,不得上,上則為龍也。」「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者便化為龍。」
《竹書紀年》中有「龍門赤河」的記述。每年春季大批鱘魚回遊至龍門穴洞之處集結,並在臨產卵前兩三天內頻繁跳躍。躍出水面時,鱘魚充血發紅的魚鰭也露出水面,一時間成千上萬條大魚在河面翻動,遠望一片紅光,此即「龍門赤河」。因魚多,可達數里,亦可持續數日,所以古書中也有「赤河三日」「赤河三里」之說。
「鯉魚躍龍門」中所說的「鯉魚」實際上是「鮪魚」或稱「鱣魚」,幽冥「鯉魚」或者「鰉魚」,也就是鱘魚。鱘魚是江海回遊的魚類,體長約2米,最大可達5米。由於古代大鯉亦名「鱣」,故古人將「鮪鱣」 與大鯉相混,傳為「鯉魚躍龍門」。
F. 鯉魚跳龍門寓意是什麼/
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埤雅·釋 魚》:「俗說魚躍龍門,過內而為龍,唯鯉或然容。」清李元《蠕范·物體》:「鯉……黃者每歲季春逆流登龍門山,天火自後燒其尾,則化為龍。」後以「鯉魚跳龍門」比喻中舉、陞官等飛黃騰達之事。後來又用作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G. 龍門是什麼意思
龍門 :
①比喻聲望卓著的人的府第: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 ②古代科舉試場的正門,後喻指科舉中式為登龍門:桂樹曾爭折,龍門幾共登。 ③堤壩合龍前的缺口。
H. 鯉魚跳龍門的寓意是什麼
在古代,鯉魚跳龍門是寓意中舉、陞官等飛黃騰達的喜事,在現代,多用在屌絲逆襲,一飛沖天,成為人上人。我的理解又不一樣。
再來說說這個故事對我的寓意。
這個故事很小的時候就聽爸爸講給我聽,他說,他不是希望我一飛沖天,做什麼人上人,不是要我有多麼大的成就,只是希望我要努力,什麼事情都要努力去做,凡事只要自己盡力而為了,就沒有遺憾;要有面對失敗的准備和勇氣。就算是你努力了,但是也有可能還是失敗,那就坦然面對。
就象其它的鯉魚一樣,無數此的跳起,可能無數次的接近龍門的最高點,但最終還是被激流沖了下來。那我們也要做一條快樂的、健康的紅鯉魚,不報怨,不放棄,簡單快樂的生活,就是幸福。
I. 鯉魚躍龍門的寓意
鯉魚跳龍門
鯉魚跳龍門
1、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埤雅·釋 魚》:「俗說魚躍龍門,過而為龍,唯鯉或然。」清李元《蠕范·物體》:「鯉……黃者每歲季春逆流登龍門山,天火自後燒其尾,則化為龍。」後以「鯉魚跳龍門」比喻中舉、陞官等飛黃騰達之事。
2、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故事:
很早很早以前,龍門還未鑿開,伊河水流到這里被子龍門山擋住了,就在山南積聚了一個大湖。
居住在黃河裡的鯉魚聽說龍門風光好,都想去觀光。它們從孟津的黃河裡出發,通過洛河,又順伊河來到龍門水濺口的地方,但龍門山上無水路,上不去,它們只好聚在龍門的北山腳下。「我有個主意,咱們跳過這龍門山怎樣?」一條大紅鯉魚對大家說。「那麼高,怎麼跳啊?」「跳不好會摔死的!」,夥伴們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線鯉魚便自告奮勇地說:「我先跳,試一試。」只見它從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離弦的箭,縱身一躍,一下子跳到半天雲里,帶動著空中的雲和雨往前走。一團天火從身後追來,燒掉了它的尾巴。它忍著疼痛,繼續朝前飛躍,終於越過龍門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變成了一條巨龍。山北的鯉魚們見此情景,一個個被嚇得縮在一塊,不敢再去冒這個險了。這時,忽見天上降下一條巨龍說:「不要怕,我就是你們的夥伴大紅鯉魚,因為我跳過了龍門,就變成了龍,你們也要勇敢地跳呀!」鯉魚們聽了這些話,受到鼓舞,開始一個個挨著跳龍門山。可是除了個別的跳過去化為龍以外,大多數都過不去。凡是跳不過去,從空中摔下來的,額頭上就落一個黑疤。直到今天,這個黑疤還長在黃河鯉魚的額頭上呢。
後來,唐朝大詩人李白,專門為這件事寫了一道詩:「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名稱: 鯉魚跳龍門
分類: 雕塑
種類: 石雕
製作年代: 明
製作地點: 安徽歙縣
尺寸: 高75厘米 長363厘米
收藏者: 陝西省群眾藝術館
攝影者: 曾憲陽
撰稿者: 曾憲陽
介紹
介紹
此作用於安徽歙縣縣城許國石坊上正面橫坊上的裝飾。許國石坊建於明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為國家級保護文物。石坊仿木構造建築,高11.5米,平面是長方形,正面三樓四柱,兩側亦為三樓,整個石坊所有立柱、橫梁、匾額、雀替、石礎遍飾雕刻,為徽州石雕工藝中的傑作。鯉魚跳龍門是傳統的吉祥圖案之一,三尾鯉魚已躍出水面,中間的一尾已長翼化龍,即將騰空而去,體現了民間匠師們的豐富想像。
此作用於安徽歙縣縣城許國石坊上正面橫坊上的裝飾。許國石坊建於明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為國家級保護文物。石坊仿木構造建築,高11.5米,平面是長方形,正面三樓四柱,兩側亦為三樓,整個石坊所有立柱、橫梁、匾額、雀替、石礎遍飾雕刻,為徽州石雕工藝中的傑作。鯉魚跳龍門是傳統的吉祥圖案之一,三尾鯉魚已躍出水面,中間的一尾已長翼化龍,即將騰空而去,體現了民間匠師們的豐富想像。
鯉魚跳龍門
〔主料輔料〕
活鯉魚1 條約750 克
白蘿卜1 個
紹酒10 克
香菜10 克
精鹽5 克
雞蛋皮1 張
味精1 克
雞湯1500 克
發菜5 克
粉絲15 克
雞爪4 個
〔烹制方法〕
1.用白蘿卜雕刻4 個龍頭,將粉絲紮成大拇指粗、13.2 厘米長的龍骨,
下油鍋炸膨脹,取出用雞蛋皮纏緊,作為龍身,龍的鱗甲用香菜葉擺成,龍
爪用雞爪代替,取兩個白蘿卜墩,上面插上竹簽備用。
2.將雞湯加紹酒、精鹽放在湯鍋內燒沸,加味精出鍋,倒人專用的魚鍋
內,上桌後點燃鍋架下的酒精。
3.將活鯉魚撈出,快速從背部開刀,順魚脊骨直剝,另一刀從魚皮下直
剝,取出兩塊鮮魚肉,切成蝴蝶花刀片,再裝回魚身原處,將魚頭、尾部各
插入竹簽上,放在兩條龍的中間,擺成鯉魚躍龍門的姿勢,即時上桌。
4.快速用筷子剝出活魚皮下的鮮魚片,放入已燒沸的雞湯鍋內,蓋上鍋
蓋,等鍋開時,用勺給每人盛一小碗鮮湯和魚片,然後將魚骨架和兩條龍全
部撤去,除去蘿卜墩和竹簽,隨即刮凈魚鱗,掏出內臟,洗凈血污,將魚架
仍放入原盤中。與此同時,給魚鍋內加雞湯,點燃酒精燒沸,將魚架、龍身
全部放入魚鍋,蓋上鍋蓋,燒開後,再次盛湯,飽嘗燒尾風味。
〔工藝關鍵〕
此菜工藝性較強,要求技術熟練,速度要快,保持魚活尤現,湯鮮肉嫩,
味道醇正。
〔風味特點〕
1.此菜取材於「魚龍變化」的典故。據《三秦記》載:「龍門山,在河
東界,禹鑿山斷門一里余,黃河自中流下,兩岸不通車馬,每見春季有黃鯉
魚,自海及諸川來赴之。一歲中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
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唐代詩人李白《贈崔侍卿》詩曰:「黃河三尺鯉,
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凡魚」能變成龍者寥寥可數,
跳不過龍門者則有「點額」、「暴鯉」之災。後世把在科場考試中名落孫山
的人說成是「點額而還」。
2.本菜工藝性強,形象逼真,鯉魚在條盤中間,兩邊有兩條金龍,鯉魚
頭抬起,似跳龍門之勢,湯鮮肉嫩,味道醇正,食法特別,有「燒尾宴」風
范,是古城西安仿唐名菜之一。
J. 喜托龍門的寓意
龍門代表更高一級的地位或人生更高的起點。喜托龍門也就是十分高興、十分樂意走向人生更高的平台,取得更大榮耀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