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的典故
① ____的故事
周敦頤《愛蓮說》
寫作背景:
《愛蓮說》是我國古代散文之精品。全文116字,結構嚴謹,筆意超越,言簡意賅,情景交融,其採用「借影」筆法,以蓮自喻,有著深邃的思想內容。值得知道的是,這篇選入教材的佳作是宋代哲人周敦頤於1063年(嘉佑八年)5月在虔州(今贛州)道判署內寫作的。
正如《愛蓮說》抒意,周敦頤雖身居官場,卻始終未曾放棄讀書治學,著書立說,教育青年提攜後進。宋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二程——程頤、程顥,便是他在贛州一手培養出來的弟子。他做官也和別人不同,「為政精密,務盡道理」,他在1045年任南安(今大余)司理參軍(一種小官)時,為了一個法不當死的囚犯,和頂頭上司 轉運使王逵據理力爭,並遞上辭呈,不願為官,終於使剛愎自用的王逵有所感悟,承認自己的錯誤,囚不得死。周敦頤在贛州為官多年,清廉勤勉。《愛蓮說》據傳系他一次游覽於都羅漢岩之後所作。
從《愛蓮說》一文來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蓮,花之君子者也。」以蓮喻道德高尚的人。且正是文如其人,周敦頤一生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黃庭堅稱贊他「人品甚高」,如「光風霽月」。後來,贛州人為紀念他,立了專祠,並在祠後建「濂溪書院」,書院內還鑿有「愛蓮池」。由於幾經兵燹,原來書院、祠和池均已無存。
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任南康(今星子縣)郡守,曾在廬山的濂溪書院中立了濂溪祠,刻周敦頤的圖像及一些文章於石壁。此時,周敦頤的曾孫周直卿來到九江,把他曾祖寫的《愛蓮說》墨本送贈,於是就在書院蓮池旁壁上摹刻了此文,流傳千古。
周頓頤資料: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實,避英宗舊諱而改名。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謚元,稱元公,學者稱濂溪先生。宋代著名思想家,理學的奠基人。
其在中國儒學史上有承前啟後的歷史地位,黃百家曾評價:「孔孟而後,漢儒止有經傳之學,性道微言之絕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復橫渠諸大儒輩出,聖學大昌。故安定、組徠卓乎有儒者之規范,然僅可謂有開之必先。若論闡發心性義理之精微,端數公元之破暗也」(《宋元學案·濂溪學案》)。此評甚為公允。
據史書記載,其哲學著作有「數十篇」,流傳下來的只有《太極圖說》和《通書》兩篇。《太極圖說》一圖一文,闡述其宇宙生成論、人與自然關系、修養方法等,並提出了一系列理學的要領范疇,在中國哲學史上有深遠影響。有《周元公集》。
《陋室銘》劉禹錫
劉禹錫因參加過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里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可和州縣看人下菜碟,見劉禹錫是從上面貶下來的軟柿子,就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里差役把劉禹錫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劉禹錫仍不計較,並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閑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想想這位勢利眼的狗官,實在欺人太甚,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陋室銘》家喻戶曉名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劉禹錫的《陋室銘》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戶曉的「名文」,但其實這篇名文卻是被"氣"出來的。據說當時劉禹錫被貶至安徽和州當刺史。和州知縣見他被貶而來,便橫加刁難。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門,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沒有埋怨,反而還撰寫了一幅對聯貼於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這個舉動可氣壞了知縣,於是他將劉禹錫的住所由城南調到城北,並把房屋從三間縮小到一間半。新宅臨河,楊柳依依,劉禹錫觸景生情,又寫了一幅對聯:"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知縣見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調到城中,而且只給他一間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時間,劉禹錫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想想這縣官實在是欺人太甚,於是便憤然提筆寫下了《陋室銘》。
《陋室銘》流傳千古,陋室亦因之而名聞天下。如今,劉禹錫當年的陋室位於安徽和縣城中,3幢9間呈品字狀的房屋,斗拱飛檐,白牆黑瓦,典雅古樸,靜謐靈秀。石鋪小院綠茵遍地,松竹迎人,含英蘊秀,令人似乎嗅到濃郁的翰墨馨香。院內東側小巧精緻的亭內,立有「《陋室銘》碑石」,上刻流傳千年的《陋室銘》全文,字為書法家孟繁青所書,風骨端凝,清秀悅目。主室正中,有劉禹錫立像一尊,瀟灑莊重,上懸「政擢賢良」匾額。陋室佔地不廣,踱步其間,似覺人與自然在此得到凈化。
② 有哪些關於古建築的文化故事
西安鍾樓
鍾樓位於西安市中心,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檐,四角攢頂的形式,總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邊長35.5米,面積約1377.4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在檐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頂部有鎏金寶頂,金碧輝煌。以它為中心輻射出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並分別與明城牆東、南、西、北四門相接,這就是西安人引以為自豪的鍾樓。它是我國古代遺留下來許多鍾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它的鍾樓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築之冠。
特點:鍾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樓上懸掛鐵鍾一口而得名。初建時,地址在今廣濟街口,與鼓樓對峙。明神宗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龔賢主持,將鍾樓整體遷移於今址。鍾樓呈典型明代建築藝術風格,重檐斗拱,攢頂高聳,屋檐微翹,華麗庄嚴。這座正方形磚木結構建築物,自地面至樓頂高36米,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基座每邊長35.5米,高8.6米,全部用青磚砌成,四面正中各有高競均為6米的十字交*券洞,過去是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交會的通道,人流車輛從券洞通過,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券洞無法適應交通流量需要,現在券洞早已封閉;在鍾樓周圍另闢圓形環道。鍾樓的設計構造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外部的重檐三滴水歇山頂式不只是增加建築形制的美觀,而且緩和了雨水順檐下落時對建築的沖擊力.描梁之端的斗拱巧妙地運用了力學原理形成均勻負荷。四角攢尖的樓頂按對角線構築四條垂脊,從檐角到樓頂逐漸收分,使得金頂穩重庄嚴。樓上琉璃瓦的板瓦之間扣以筒瓦,以銅質瓦河固定,更使建築穩固結實,成為渾然一體的建築藝術珍品。整體拆遷:鍾樓的二樓西牆上,嵌有一方《鍾樓碑》,記述了這座巨大建築經歷過一次令人難以置信的整體拆遷。鍾樓初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當時它的位置在西大街以北廣濟街口的迎樣觀,距目前所在位置約1000米。這一位置正在唐長安城的中軸線上,也是五代、宋、元時長安城的中心。雖然明代初年擴建了長安城,但那時人們大概圃於習慣心理,初建 鍾樓時沒有與擴建後的城市格局相適應。過了兩個世紀後,隨著城市中心東移,城門改建,新的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形成,位於迎祥觀的鍾樓便日益顯得偏離城市中心。到了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年),在陝西巡撫龔俄賢的主持下,鍾樓來了個整體拆遷。據碑文記載,移建工程除重新建造基座外,本質結構的樓體全是原樣原件,所以耗資不多,工程迅速。完成這樣一座龐大建築的拆 遷裝建,即使在現代也不是輕而易舉的。它既需要高超的建築安裝技術,又需要嚴密精細的工程組織,這項完成於16世紀的特殊工程,實在是我國建築史上值得自豪的創舉。
巨鍾軼聞 :鍾樓的西北角上陳列著一口明代鐵鍾,重5噸,鍾邊鑄有八卦圖案,建造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但它比鍾樓早先懸掛的銅鍾卻小得多了。鍾樓原先懸掛的巨鍾是唐代景雲年間鑄造的「景雲鍾」(現藏於碑林博物館)。據說,遷到今址之後,雖然樓的式樣大小並沒有改變,景雲鍾卻怎麼也敲不響了。無可奈何,只有另換。
浮雕故事:鍾樓的門扇槁窗雕樓精美繁復,表現出明清盛行的裝飾藝術。仔細欣賞門扇上一幅幅浮雕,它們會告訴你古代許多饒有趣味的典故軼聞。第一層北門,自西向東依次為;虯髯客;木蘭從軍;文姬歸漢;吹簫引鳳;紅葉題詩;班昭讀書;博浪沙椎秦;唱籌量沙。第一層東門,自北向南依次為:長生殿盟誓;連環計;黠鼠 夜擾;掛角讀書;卞莊刺虎;嫦娥奔月;東坡題壁;李白邀月。第一層南門,自東向西依次為;文王訪賢;伯牙鼓琴;畫龍 點睛;斬蛇起兵;伯樂相馬;柳毅傳書;舜耕歷山;把橋授書。第一層西門,自南向北依次為;枕戈待旦;李陵兵困;由基射猿;龍友頌雞;黃耳傳書;孫期放豚;陶侃運磚。第二層樓南門,自東向西共八幅「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畫面,依次為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曹國舅、鐵拐李、藍采和、韓湘子和何仙姑。第二層北門,自西向東共八幅勺「仙醉酒」畫面,依次仍為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曹國舅、鐵拐李、藍采和、韓湘子和何仙姑。第二層東門,自北向南依次為;單刀赴會;擊鼓金山;岳母刺字;孟母擇鄰;子路負米;畫獲教子;溫嬌絕裙;聞雞起舞。第二層西門;自南向北依次是:寫經換鵝;茂叔愛蓮;灞橋折柳 ;踏雪尋梅;陶潛愛菊;尋隱不遇;孤山放鶴
③ 跪求~~~~~~~~~中國古建築的文化故事
背景:
武昌城裡有一座聞名古今的黃鶴樓。黃鶴樓飛檐斗拱、富麗堂皇,位於長江之濱的黃鶴磯頭。凡是來到武昌的人,都要登臨此樓,放眼眺望煙波浩渺的長江,同時,還要聽一聽有關黃鶴的故事呢。
古時候,蛇山一直伸到江水裡,臨江的石壁象刀削斧砍的一樣,被稱為黃鶴磯。人們都喜歡登上黃鶴磯觀賞長江的風光,每天遊人如織,十分熱鬧。
有個姓辛的寡婦,見這里好作生意,就東拼西湊借了些錢,在黃鶴磯頭開了一家酒店。盡管酒店的陳設簡單,但是坐在店裡可以一邊飲酒,一邊觀賞江上風光,遊人到了這里,誰不想來飲上幾杯呢。辛氏的生意日漸興隆,她常常暗中感謝神仙保佑了她。
有一天,一個老道走進酒店向她討酒喝。辛氏見他衣衫破爛,骨瘦如柴,很是可憐,就笑臉相迎,以禮相待,給他端來了好酒好菜。誰知道老道吃飽喝足以後,連個招呼都不打就揚長而去了。
第二天,老道又找上門來,辛氏仍然用好酒好菜招待他。以後每天如此,辛氏從來不要他一文錢。
不知不覺過了一個多月,一天,老道喝完酒對辛氏說:「我要到遠方去雲遊了。蒙你一向照料,不能不謝。」說著,拿起一塊桔皮,在牆壁上畫了一隻黃鶴,他說:「這黃鶴送給你了,以後有客人來喝酒,你只要招招手,黃鶴就會下來跳舞。」他又指指店後的水井說:「那水也會變成酒,怎麼都打不完的。」辛氏正要拜謝,那老道卻忽然不見了。
自從出了這樣奇怪的事,誰都想到酒店來看黃鶴跳舞,嘗嘗仙酒的滋味,黃鶴磯上整日里人山人海。辛氏賺的錢像潮水般涌來,簡直成了一步登天的活財神。
天長日久,辛氏變得越來越貪心,再也不把窮苦人放在心裡,甚至把老道也忘記了。
誰知,有一天老道突然回來了。辛氏見到老道,始終沒提黃鶴和酒井給她帶來的好處,還要求老道再給她變出些好東西來。老道沉思片刻,掏出一隻笛子,用笛聲喚下牆上的黃鶴說:「這里不宜久留,我們走吧。」黃鶴展開雙翅,馱著老道,飛向了遙遠的天邊。
黃鶴飛走了,酒井裡的酒也還原成了水。辛氏後悔不迭,決心痛改前非,就用全部家產在黃鶴磯頭建了一座高樓,供遊人登臨觀賞,也以此紀念老道和黃鶴。這樓就是著名的黃鶴樓。
關於2首詩:
黃鶴樓被中國歷代許多著名詩人吟詩頌贊,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歷代名士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陸游、楊慎、張居正等,都先後到這里吟詩作賦,其中崔顥的《黃鶴樓》詩更使黃鶴樓名揚天下。
崔顥《黃鶴樓》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傳說天寶三年,李白也到黃鶴樓漫遊,看到崔顥這首題詩,越看越愛,贊嘆不已。望著長江上下如畫的風景。李白也想再寫一首題黃鶴樓的詩,但想來想上,總是跳不出崔顥詩的意境。於是丟筆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隨後,他便獨自乘船到江南一帶漫遊去了。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84%E9%B9%A4%E6%A5%BC
④ 晴川閣的歷史故事
關於晴川閣歷史典故:晴川閣,又名晴川樓,是明代嘉靖26年至28年公元1547—漢陽知府范之箴為勒記大禹治水之功德而修建的,其名取自唐朝大詩人崔灝的「晴川歷歷漢陽樹」詩句之意。
整個樓閣分上下兩層,沿檐迴廊,原汁原味地再現了楚人依山就勢築台,台上建樓閣的雄奇風貌。晴川閣的歷史雖然沒有黃鶴樓、岳陽樓那樣悠久,但由於其所居獨特的地理環境、獨具一格的優美造型以及諸多文人名士的贊詠,使它贏得了重要的歷史地位。
因此,「楚國晴川第一樓」冠譽於晴川閣是不為過的。
復建後的晴川閣佔地386平方米,高17.5米,麻石台基,紅牆朱柱,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閣樓為重檐歇山頂式,屋頂前方仍設一水騎樓,匾書「晴川閣」三字。其規制略有擴大,整個樓閣分上下兩層,沿檐迴廊。其底層面闊五間,通長20.8米;進深四間,通寬16米。
台明從檐柱中心外擴0.7米,台地面積為386.28平方米。晴川閣原汁原味地再現了楚人依山就勢築台,台上建樓閣的雄奇風貌,並富有濃郁的楚文化氣息。
兩層飛檐四角銅鈴,臨風作響;大脊兩端龍形飾件,凌空捲曲,神采飛動;素潔粉牆,灰色筒瓦;兩層迴廊,圓柱朱漆;斗拱梁架,通體彩繪;對聯匾額,字字貼金。
總體上晴川閣的裝修構件以木石為主,在門窗上採用了玻璃及少量金屬部件。
晴川閣佔地約一萬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閣、禹稷行宮、鐵門關三大主體建築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荊楚雄風碑、禹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樓、臨江駁岸、曲徑迴廊等十幾處附屬建築組成。
晴川閣景區的整體建設從1984年開始,分前後二期(1984年—1986年;1990年—1993年),歷時5年多時間完成。
復建後的晴川閣,以南方建築風格為主,融合南北建築風格之長,使樓閣的雄奇、行宮的古樸、園林的秀美渾為一體,成為武漢市著名的文物旅遊景觀。
(4)斗拱的典故擴展閱讀
晴川閣最早為明嘉靖年間漢陽知府范之箴在修葺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的禹稷行宮(原為禹王廟)時所增建,取崔顥《黃鶴樓》中的「晴川歷歷漢陽樹」句意命名。現為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晴川閣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其名取自唐代詩人崔顥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有"楚四名樓"之譽。因與對岸黃鶴樓隔江對峙,相映生輝,被稱為"三楚勝境"。
曾多次被毀,現閣系按清光緒年間式樣於1985年重建,佔地386平方米,高17.5米。其底層面闊5間,進深4間;頂層面闊3間,進深2間。麻石台基,紅牆朱柱,重檐歇山頂黑筒瓦屋面,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門窗欄桿為木質,朱漆彩繪。
屋面四角向外伸出,深出檐,高起翹。正面牌樓懸掛"晴川閣"金字巨匾。其北側為"園中園",園中青草如茵,竹木蔥蘢,瘦石嶙峋,幽靜雅緻。
禹稷行宮並立於晴川閣西南側,原名禹王廟,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也曾數度毀壞。
現存建築為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佔地350平方米。其建築為硬山式磚木結構,帶墀頭布瓦屋頂,屋脊微呈凹形曲線。
中軸線兩側卷棚吊頂廊廡與宮室連通,形成長方形天井。其西側有一個院落,院外建有一座四角攢尖頂禹碑亭。
亭內立有荊南觀察史李振義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所刻禹碑殘片及摹刻的毛會建禹碑石刻。禹稷行宮與重修的鐵門關和晴川閣組成古建築群,為武漢名勝之一。
晴川閣於1986年 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開放27年以來,先後接待了方毅、郝建秀、蕭克、胡克實等黨政軍領導人和中外遊客350餘萬人次。
1992年禹稷行宮、晴川閣被湖北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命名為武漢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9年榮獲「湖北省十佳文博單位」。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008年3月對外免費開放。
⑤ 有關橋的故事和傳說
1、關於趙州橋還有一段搞笑的神話故事。相傳趙州橋是魯班所造。這座大橋建成後,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倒騎著毛驢,帶著柴榮,也興沖沖地去趕熱鬧。他們來到橋頭,問魯班這座大橋是否經得起他倆走。
魯班心想:這座橋,騾馬大車都能過,兩個人算什麼,於是就請他倆上橋。誰知,張果老帶著裝有太陽、月亮的布袋,柴榮推著載有「五嶽名山」的小車,上橋後,橋竟被壓得搖晃起來。魯班一見不好,急忙跳進水中,用手使勁撐住大橋東側。
因為魯班使勁太大,大橋東拱圈下便留下了他的手印;橋上也因此留下驢蹄印,車道溝,柴榮跌倒時留下的一個膝印,和張果老斗笠掉在橋上時打出的圓坑。
2、奉城高橋鎮有座石拱橋,建於明永樂六年。相傳當地有個鄉紳外出,有人問他出生何處?他說高橋。那人又問高橋有多高?他誇耀說:「初一跌下去,月半咚聲響。」此事傳到乾隆皇帝那裡,引起游興,欲下江南看高橋。
船從澱山湖進黃浦江直駛奉賢,途徑得勝港。乾隆問:「此處何地?」侍從答道:「此乃得勝港。」乾隆一聽「得勝」兩字,大悅,即令回朝。乾隆中途回朝可樂煞高橋鄉紳,慶倖免卻一場欺君殺身大禍。
3、虎溪———吉水縣城東恩江末梢的一條支流。虎溪發源於青原區富灘鎮古富村北面。早在南宋末年,這條小江上就建有一座石拱橋,名為相公橋。這座橋古時候是吉水縣城通往水南、白沙、沙溪、東固,甚至上興國、贛州的必經之路。
關於相公橋,當地有一個真實的傳說:古富北面有一官道,過往人都得經過。南宋年間,一位才華橫溢的相公騎馬走在官道上進京趕考。
該相公躊躇滿志,趕路心急,凌晨一早便來到這虎溪的簡易橋邊,策馬上橋,由於原橋年久失修,破爛不堪,馬行至中段,一腳踏在松動的石塊上,失腳連人帶馬跌下丈許深的橋下溪水中。
溪底怪石嶙峋,相公重重的撞在亂石上便一命嗚呼了。村民們聞訊很是悲痛。為了不讓這樣的悲劇重演,村民們下決心要在此建一座石橋。可那個時候,建一座石橋是需要大筆資金的,村民們實在窮哇,盡管傾其所有,仍然遠遠不夠。
然而血的教訓,讓古富村民眾耿耿於懷,造橋的初衷不改。人心齊,泰山移,古富村民硬是勒緊褲帶積攢了好幾年,才把這座石橋建成。
為了紀念這位前途無量的趕考生,人們便將橋命名為相公橋。不久,大家又在橋西面建了「相公廟」,以紀念這位命不該絕的相公,這才了卻村人的一樁心願。
4、在漢水的支流——清河上游,竹林橋鎮的西頭,有一座一孔兩墩,青石鋪底的小平橋。這座橋,有個神話傳說。
話說清河小龍,常常到清河上遊玩耍,每次出遊,清河泛濫,一河兩岸百姓遭災,人們在岸邊修建龍王廟,給清河小龍燒香上供,但泛濫照常。當地有一個叫朱林的小後生,憑著一腔血氣,要跟小龍子算帳。
這年秋天,小龍子又來,洪水沖岸。朱林駕船搏浪尋找小龍子。他看到小龍子身子像合抱的老槐,眼睛像燈籠,小船還沒湊近,就被小龍子的尾巴掀翻。
他落入洪水,仍緊握刀,連連向小龍子砍去。小龍子回頭張開大嘴,眼看就要把小朱林吞掉。突然,一聲巨響,從烏雲里掉下一根大木頭,不偏不倚,正砸在小龍子身上。小龍子朝水裡一鑽,順水溜掉了。
岸上早有一位白鬍子老頭等在那裡。老頭兒伸手一指,抓在小朱林手中的大木頭,變成拐杖回到手裡。小朱林知道他不是凡人,趕緊跪下求教。老頭兒扶起小夥子道:「要想兩岸平安無事,必須依靠大家的力量,修一座聚心橋,鎮住龍子。
架橋的時候,你就拿著寶劍守在岸邊,千萬不要和小龍子拚命,不然為你就要變成大石頭,再也回不到人間。」說完,老頭兒把一對寒光閃閃的雌雄遞給小朱林,便飄然而去。
小朱林拿著雌雄寶劍,動員兩岸百姓,選定九月初九開始修建聚心橋。清河小龍子聽到了消息,初九這天也趕到了。他看兩岸人山人海,架木磊石,吆喝連天,就在水中發威,攪得河水旋轉,河岸倒塌,磨盤大的石頭滾進旋窩,立刻無影無蹤。
小朱林舉起雙劍向天空一劃,小龍子逃進水中,小朱林不顧老頭兒忠告,也縱身跳進河水,只見兩道閃電劃破烏雲,轟地一聲,小朱林變成山一樣巨石,壓在小龍子身上,雌雄寶劍變成了兩堵石墩,矗起水面。
小龍子被鎮住了,小朱林再也沒有回到人間。後來,在兩堵石墩上建起了聚心橋,為了紀念小朱林,人們把聚心橋改名為朱林橋,年長日久,朱林橋也就傳成了現在的竹林橋。
5、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
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
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
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
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
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
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⑥ 五爺廟的傳說故事
五爺廟的傳說故事:
據說很古以前,五台山地區並不是清涼勝境,而是酷熱難熬,當地百姓深受其苦,專門為人排憂解難的大智文殊菩薩便從東海龍王那裡巧妙地借來一塊清涼石,從此五台山變得涼爽宜人風調雨順,成為避暑勝地。
而這清涼寶石原本是龍王的五個兒子播雲布雨回來驅暑歇涼之物,當他們發現歇涼寶石被文殊菩薩帶到五台山後,便尾隨而來大鬧五台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劍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討回清涼石。但文殊菩薩畢竟法力無邊,很快就降服了五位小龍王,讓他們分別住在五座台頂。
這五龍王(相傳五爺是東海老龍王第五子,名字叫聖衍。)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專管五台山的耕雲播雨。五龍王居於殿內正中,左側為大龍王、二龍王、龍母,右側為雨司、三龍王、四龍王。
據說,五龍王以前是黑臉,但為什麼我們所見卻是金臉呢?這是因為佛教傳言,說王爺性子暴烈,伺奉稍有不周,就要發脾氣動恐。臉由黑色變為金色,就使五爺的脾氣變溫和多了。
(6)斗拱的典故擴展閱讀:
據民間傳說,龍王弟兄五人,這是其中的老五,故稱五爺。按一般慣例,龍王不居佛寺,當地傳說五台山龍王神靈顯赫,不安其位,寺廟不安寧,故在閣西建殿祀之。
據說,佛、菩薩本來是不看戲的,可是五爺喜歡看戲,故在龍王殿對面修建一座戲台,這是五台山一座唯的戲台,專門給五爺唱戲。
傳說,這座龍王殿建於清代,到了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五爺既嫌殿小又嫌殿舊,於是在同一天的夜裡,給塔院寺方丈和尚和當地甲長託了一個內容完全一至和的夢,夢中要求:「重建殿宇,重鍍 金身。否則,五爺震怒,降災四方」。
現今這座龍王殿,是五爺托夢後重建的,由原來的卷棚頂 (我國傳統建築雙坡屋頂形式之一種,即前後坡相接處不用脊而砌弧形曲面),改建為重檐歇山頂;殿三楹,由於地盤較小無法擴建五檐,但為了滿足五爺要求,只好在殿前加建一個套殿,算是擴大殿宇 。
為了討好五爺,並在柱礎、雀頂、欄額、斗拱、拱眼等地方,均用龍、鳳、獅、麒麟、花卉、人物等 圖案剔透鏤刻而成,富麗堂煌,大放異彩。
由於五龍王特別愛看戲,所以每年六月大會,都要大開殿門,讓五爺居高觀賞,以取悅於五爺,使他及時賜雨,保證歲歲給百姓喜降豐年。
五爺廟在五台山名氣最大,香火最旺。每逢初一、十五朝拜的善男信女便絡繹不絕,久之形成了祈雨、唱戲、趕集等一系列活動。據說五爺廟許願很靈,因而這里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的地方。
⑦ 故宮的 典故
暢音閣,為清宮內廷演戲樓,全稱故宮寧壽宮暢音閣大戲樓,位於故宮博物院內養性殿東側,寧壽宮後區東路南端,座南面北,建築宏麗。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始建,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成。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曾維修,二十二年於閣後(南)接蓋卷棚頂扮戲樓。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維修。現存建築為嘉慶年間改建後的規制。暢音閣為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戲台,與京西頤和園內的德和園大戲樓(為仿暢音閣規制建造)、承德避暑山莊的清音閣大戲樓並稱清代三大戲樓。
在中國古代,看戲是皇宮中的主要娛樂。每逢各種節日,如元旦、立春、上元、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除夕以及皇帝登極、帝後的生日等重大慶典,都要在宮中看戲。清代宮廷內演戲的地方有多處:太極殿與長春宮之間有一座;西六宮北部重華宮一帶有漱芳齋戲台。而規模宏大的暢音閣,則專為重大節慶演戲時所用,在此演出的戲曲大多是歌舞昇平的吉祥神仙戲。據資料記載,清末西太後當政時期,凡遇節日,她總是要到暢音閣看戲,並由皇帝、皇後、妃、嬪、命婦以及王公大臣等陪同。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西太後五十歲生日時,為在暢音閣演戲給西太後看,僅購置戲服和道具的支出,就耗費白銀十一萬兩之多。
其中,壽檯面積210㎡,台內不設立柱,採用抹角梁。檯面後部設有4座樓梯,接平台,上樓梯可抵達祿台。壽台北、東、西三面明間的兩柱上方裝飾鬼臉卷草紋木雕彩繪匾,惟正(北)面掛聯:「動靜葉清音,知水仁山隨所會;春秋富佳日,鳳歌鸞舞適其機。」取自左思《招隱詩》:「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另外,陶淵明《移居》中也有「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檯面中部下方設地井,地井內安裝有絞盤,平時用木版蓋著,蓋板可開合,可以根據戲劇的內容,把布景和人物從地下托出檯面,造成從地下或水中鑽出來的戲劇效果,例如表演「地涌金蓮」一場戲,就是從台底下慢慢鑽出四朵大蓮花來,一朵蓮花上坐著一尊菩薩。台下地面四角各有窨井一眼,南邊中間有一眼水井,可為戲中表演噴水提供水源。
祿台、福台則均將前沿(北側)做為檯面,使觀戲者抬頭便可看到。三層台設天井上下貫通,祿台、福台井口安設轆轤,下邊直對壽台地井,根據劇情需要,天井、地井可升降演員、道具等,例如上演仙女、神仙下凡的戲目時,用轆轤把幕景和演員從上面送下來,造成從天而降的戲劇效果。使用三層台的劇目不多,絕大多數只在壽台上表演,福台和祿台則只在一些神怪戲中才用。
台對面的閱是樓分為上下兩層,是皇帝和後妃看戲的地方。東西北三面都用兩層圈樓圍繞,宮女和大臣可以在兩側樓的廊下看戲。樓後則是慶壽堂。
儲秀宮是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地方。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慈禧剛進宮被封為蘭貴人時,曾在這里居住。咸豐六年三月升為懿嬪的慈禧,在這里生下同治皇帝。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已居長春宮的慈禧太後,為慶祝五十歲生日,移居此宮,並重修宮室,耗費白銀六十三萬兩。院內游廊牆壁上的題詞,即當時大臣為慈禧祝壽的萬壽無疆賦。
儲秀宮是西六宮之一,也是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宮室。前殿懸掛有乾隆皇帝御筆匾為「茂修內治」。西太後曾在這里居住。繼而被封為懿嬪,於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生了載淳(即同治皇帝)。光緒十年(1884年),西太後在慶賀她五十歲生日時,從長春宮又移到儲秀宮居住,一連又住了十年。現在儲秀宮內外的陳設,還是慶賀西太後五十壽辰時的原狀。
當時,為慶賀西太後五十歲生日,把儲秀宮、翊坤宮等處修繕一新,耗費白銀六十三萬兩,使儲秀宮成為西六宮中最考究的一座宮殿。儲秀宮庭院中,有兩棵蒼勁的古柏;台基下東西分設一對銅龍和一對銅鹿。儲秀宮外檐油飾採用色澤淡雅的「蘇式彩畫」,題材有花鳥魚蟲、山水人物和神仙故事等;門窗都是以質地優良的楠木雕刻的「萬福萬壽」和「五福捧壽」花紋。
儲秀宮為單檐歇山頂,面闊5間,前出廊。檐下施斗栱,梁枋飾以淡雅的蘇式彩畫。門為楠木雕萬字錦底、五蝠捧壽、萬福萬壽裙板隔扇門;窗飾萬字團壽紋步步錦支摘窗。內檐裝修精巧華麗。明間正中設地屏寶座,後置5扇紫檀嵌壽字鏡心屏風,上懸「大圓寶鏡」匾。東側有花梨木雕竹紋裙板玻璃隔扇,西側有花梨木雕玉蘭紋裙板玻璃隔扇,分別將東西次間與明間隔開。東次、梢間以花梨木透雕纏枝葡萄紋落地罩相隔;西次、梢間以一道花梨木雕萬福萬壽紋為邊框內鑲大玻璃的隔扇相隔,內設避風隔,西梢間作為暖閣,是居住的寢室。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古華軒 為北京寧壽宮花園第一進院落的主體建築。建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軒為座北面南的敞軒,面闊3間帶迴廊,正面懸掛乾隆帝御筆「古華軒」木匾。卷棚歇山式頂,黃琉璃瓦綠剪邊。檐柱間置倒掛楣子與坐凳,金柱間安裝透空燈籠錦落地罩,用以界分內外,形成內外空間的貫通。
軒明間內檐和後檐4間懸掛木雕龍匾4塊,明間楹聯一副,均是乾隆帝為古楸而題。軒前檐下有古楸一株,構軒時樹齡已逾百年,倚樹建軒,故名「古華軒」。
交泰殿
北京故宮內廷後三宮之一,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殿名取自《易經》,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滿"之意。約為明嘉靖年間建,順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
殿內頂部為盤龍銜珠藻井,地面鋪墁金磚。殿中明間設寶座,上懸康熙帝御書「無為」匾,寶座後有板屏一面,上書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銘》。東次間設銅壺滴漏,乾隆年後不再使用。在交泰殿內西次間一側,設有一座自鳴鍾,這是嘉慶三年製造的。皇宮里的時間都以此為准。自鳴鍾高約6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座鍾。
交泰殿為皇後千秋節受慶賀禮的地方,是皇後生日時接受慶賀禮的地方。清朝,於此殿貯清二十五寶璽,每方玉璽都有專門的用途。每年正月,由欽天監選擇吉日吉時,設案開封陳寶,皇帝來此拈香行禮。清世祖鑒於明代宦官專權的教訓,規定宦官不得干預朝政,所立「內宮不許干預政事」的鐵牌曾立於此殿。皇帝大婚時,皇後的冊立、寶安設殿內左右案上。交泰殿每年春季祀先蠶,皇後先一日在此查閱採桑的用具。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麗景軒為儲秀宮後殿,面闊5間,單檐硬山頂。明間開風門,其餘4間為檻窗,楠木門窗雕刻萬字錦地,上飾五福捧壽、萬福萬壽紋飾,轉角處包飾龍鳳雲紋銅角葉。明間台階兩側各有四漢白玉石台座,用來擺放香爐、神獸等。
據文獻載,慈禧初入宮時即居於儲秀宮,並於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在後殿生下載淳,即後來的同治皇帝。
同治十一年(1872年)皇帝大婚後,嘉順皇後阿魯特氏居住儲秀宮,直到光緒元年(1875年)二月去世。
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太後50大壽,以聖母皇太後的身份再次居住儲秀宮,時將後殿思順齋改名為麗景軒。
清晚期在麗景軒內建有小戲台。清遜帝溥儀曾在此舉辦西餐宴會。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式陳列,並有「溥儀生活展
欽安殿位於御花園正中,南北中軸線上。始建於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牆垣後自成格局。清乾隆年間曾在前檐接蓋抱廈3間,後拆除。
月台前出丹陛,東西兩側各出台階。院內東南設焚帛爐,西南置夾桿石,以北各有香亭1座。殿前院牆正中辟門,曰「天一門」,東西牆有隨牆小門,連通花園。
欽安殿內供奉玄天上帝。清朝每年元旦於天一門內設斗壇,皇帝在此拈香行禮。每遇年節,欽安殿設道場,道官設醮進表。欽安殿事務由太監道士管理
壽安宮
壽安宮位於內廷外西路壽康宮以北,英華殿以南。始建於明代,初名咸熙宮,嘉靖四年(1525年)改稱咸安宮。清初沿明制,雍正年間在此興辦咸安宮官學,乾隆十六年(1751年)咸安宮官學移出。同年,乾隆皇帝為慶賀皇太後六十壽誕,將此宮修葺一新後改稱壽安宮。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為皇太後七十聖壽慶典,在院中添建一座3層大戲台。嘉慶四年(1799年)將戲台拆除,扮戲樓改建為春禧殿後卷殿。
壽安宮後為第三進院,院中疊石為山,東西各有3開間小殿,名為福宜齋、萱壽堂。
壽安宮是皇太後及太妃、嬪等人的居所。明代仁聖太後、天啟年間乳媼客氏曾在此居住。乾隆年間,孝聖憲皇太後六十及七十歲聖壽節,乾隆帝都親率皇後、皇子、皇孫等人至此跪問起居,進茶侍膳,於堂前跳「喜起舞」賀壽,並於宮中設宴,王公、大臣及王妃、公主分坐於東西兩側延樓中,陪同賞戲。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暢音閣戲台修建完畢,次年皇太後逝世,壽安宮戲台便逐漸荒廢。嘉慶四年(1799年)奏准,拆去壽安宮戲台,在扮戲樓位置建春禧殿後卷殿,用以收貯南府昇平署之行頭、切末。
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後,壽安宮被辟為故宮圖書館,沿用至今。
文淵閣位於故宮東華門內文華殿後,原明代聖濟殿舊址。明朝的內閣就設在這里。清朝 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公元1774—1776年)建成,是皇家收藏《四庫全書》的圖書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帝下詔開設「四庫全書館」,編纂《四庫全書》。三十九年下詔興建藏書樓,命於文華殿後規度適宜方位,創建文淵閣,用於專貯《四庫全書》。 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
內立石碑一通,正面鐫刻有乾隆皇帝撰寫的《文淵閣記》,背面刻有文淵閣賜宴御制詩。
在承載藏書、編書功能並用作「天子講讀之所」的同時,文淵閣還是閣臣入直辦事之所,並隨著明代政治的發展,逐漸演變成為事實上的秘閣禁地。明初,朱元璋為強化皇權,詔罷中書省,廢臣相。為處理紛繁國事,又不至妨礙專制集權,乃仿宋制置殿閣大學士,定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文淵閣、東閣大學士各一人,於翰林及六部官員內擇取。朱棣繼位,以「初定內難,四方之事方殷」,特「命侍講解縉、編修黃淮入直文淵閣。尋命侍讀胡廣,修撰楊榮,編修楊士奇,檢討金幼孜、胡儼同入直,並預機務」。時成祖「每退朝還宮,遇有幾務須計議者,必親御翰墨,書榮等姓名,識以御寶,或用御押封出,使之規畫。榮等條對,用文淵閣印封入,人不得聞」。文淵閣因此而有內閣之稱,楊榮等人也先後升遷至大學士之職。至英宗正統七年(1442)建造翰林院之後,文淵閣作為大學士等官員專門的入直辦事之所,遂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秘閣禁地,「凡入內閣,曰直文淵閣」。世宗嘉靖年間,文淵閣制進一步完善,據載:「嘉靖十六年命工匠相度,以文淵閣中一間恭設孔聖暨四配像,旁四間各相間隔,而開戶於南,以為閣臣辦事之所。閣東誥敕房裝為小樓,以貯書籍。閣西制敕房南面隙地添造卷棚三間,以處各官書辦,而閣制始備。其職掌入內閣,預機務,出納帝命,率遵祖憲,奉陳規誨,獻告謨猷,點簡題奏,擬議批答,以備顧問,平庶政。」閣門還高懸聖諭,嚴申規制:「機密重地,一應官員閑雜人等,不許擅入,違者治罪不饒。」可見,文淵閣已成為事實上的內閣,其地位和作用非同一般。
正統十四年(1449),南京明故宮發生火災,文淵閣及其所余書籍皆付之一炬。北京皇宮的文淵閣也隨著明王朝的滅亡,在明末戰火中被毀。
清入關建立全國政權之後,在政治制度上多沿襲明制,在文化思想方面也逐漸接受以儒學為主體的封建文化。順治十五年(1658),清廷改內三院為內閣,分設翰林院,「以大學士分兼殿閣,稱中和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凡四殿二閣。順治十八年(1661)復設內三院,撤翰林院。至康熙九年(1670),再撤內三院,復內閣、翰林院,其殿閣職銜仍沿順治十五年之制。乾隆十三年(1748),以「中和、保和、文華、武英四殿,文淵、東閣二閣未為劃一,其中和殿名從未有用者」,因裁中和殿而增體仁閣。自此而後,三殿三閣大學士成為定製。但是,其中的文淵閣卻始終有其名而無其實,即清廷雖設有文淵閣大學士之名,卻並無文淵閣之實,所謂「本朝定製,以文淵閣為大學士兼銜,第仍其名而未議建設之地」。
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四庫全書》開館。考慮到書成之後將來的貯藏問題,乾隆帝在編書活動大規模開展的次年即未雨綢繆,決定為《四庫全書》建造專門的庋藏之所。他聽說浙江寧波范懋柱的藏書樓天一閣「純用磚甃,不畏火燭,自前明相傳至今,並無損壞,其法甚精」,便特諭杭州織造寅著「親往該處,看其房間製造之法若何,是否專用磚石,不用木植,並其書架款式若何,詳細詢問,燙成准樣,開明丈尺呈覽」。在了解到天一閣的建築規制及藏書特色之後,乾隆帝欣然下令,「取其閣式,以構庋貯之所」。最初乾隆帝計劃將《四庫全書》抄寫四部,「一以貯紫禁之文淵閣,一以貯盛京興王之地,一以貯御園之文源閣,一以貯避暑山莊,則此文津閣之所以作也」。其後考慮到江南士子讀書治學的需要,又特別諭令在江浙地區增建文匯、文宗和文瀾三閣。此即著名的用於貯藏《四庫全書》的七座藏書樓。其中紫禁城中的文淵閣建於文華殿之後,乾隆帝說:「凡事豫則立。書之成雖尚需時日,而貯書之所,則不可不宿構。宮禁之中,不得其地,爰於文華殿後建文淵閣以待之。文淵閣之名,始於勝朝,今則無其處,而內閣大學士之兼殿閣銜者尚存其名。茲以貯書所為,名實適相副。」可見,由於《四庫全書》的纂修特別是將來貯藏的需要,自清初以來一直有其名而無其實的文淵閣,終於得以動工興建,並因此而成為名副其實的中秘藏書勝地。
武英殿 北京故宮武英殿始建於明初,位於外朝熙和門以西。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須彌座圍以漢白玉石欄,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門。後殿敬思殿與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後殿間以穿廊相連。東西配殿分別是凝道殿、煥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間。院落東北有恆壽齋,西北為浴德堂。
明初帝王齋居、召見大臣皆於武英殿,後移至文華殿。崇禎年間皇後千秋、命婦朝賀儀也在此舉行。明代於武英殿設待詔,擇能畫者居之。
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攻入北京,成立大順政權。但很快就因軍心懈怠,無力抵抗入關的清兵,只在四月二十九日於武英殿草草舉行了即位儀式,翌日便撤離北京。
清兵入關之初,攝政王多爾袞先行抵京,以武英殿作為理事之所。清初武英殿用作皇帝便殿,舉行小型朝賀、賞賜、祭祀等儀典。康熙八年(1669年)因太和殿、乾清宮等處維修,康熙皇帝曾一度移居武英殿。
康熙年間,首開武英殿書局。康熙十九年(1680年)將左右廊房設為修書處,掌管刊印裝潢書籍之事,由親王大臣總理,下設監造、主事、筆帖式、總裁、總纂、纂修、協修等30餘人,由皇帝和翰林院派充。康熙四十年(1701年)以後,武英殿大量刊刻書籍,使用銅版雕刻活字及特製的開化紙印刷,字體秀麗工整,繪圖完善精美,書品甚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命將《永樂大典》中摘出的珍本138種排字付印,御賜名《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世稱「殿本」。道光二十年(1755年)後刊書甚少,僅存其名。武英殿之書凡存而不發者一向貯於敬思殿中。嘉慶十九年(1814年)夏清查存書,將完好者移貯武英殿,殘缺之書變價出售,此後敬思殿實際作為存儲版片之處。
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被火焚,燒毀正殿、後殿、殿門、東配殿、浴德堂等建築共37間,書籍版片焚燒殆盡。同年重建。
延暉閣位於御花園內西北,北倚宮牆。明代初建時稱清望閣,清代改今名。
閣坐北面南,三開間,外觀為上下兩層,其內部兩層之間有一暗層,黃琉璃瓦歇山頂。前檐明間開門,燈籠框隔扇門6扇,兩次間為燈籠框檻窗。閣之上層迴廊環繞,玲瓏輕盈。
延暉閣高居於宮牆之內,與東部的堆秀山形成了左右均衡的格局。這是一處供登臨遠眺的建築,登閣俯視,園中古柏成行,風光綺麗,北望景山,峻挺蔥郁。在冬季天氣晴朗的日子,這里還可以看到西山的積雪。清代乾隆、道光、咸豐等皇帝常登此閣吟詩賞景,留有吟詠此閣的詩句。
延禧宮
延禧宮為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東二長街東側。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稱延祺宮。清代又改名為延禧宮,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清兩朝均為妃嬪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嬪、成貴人曾在此居住。
延禧宮原與東六宮其它五宮格局相同,為前後兩進院,前院正殿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室內懸乾隆皇帝御筆匾曰「慎贊徽音」,東壁懸乾隆《聖制曹後重農贊》,西壁懸《曹後重農圖》。殿前有東西配殿各3間。後院正殿5間,亦有東西配殿各3間,均為黃琉璃瓦硬山頂。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延禧宮起火,燒毀正殿、後殿及東西配殿等建築共25間,僅余宮門。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提議復建,但未能實現。宣統元年(1909年)在延禧宮原址興工修建一座3層西洋式建築--水殿。水殿四周浚池,引玉泉山水環繞。主樓每層9間,底層四面當中各開一門,四周環以圍廊。樓之四角各接3層六角亭1座,底層各開兩門,分別與主樓和迴廊相通。據《清宮詞》、《清稗史》記載,水殿以銅作棟,玻璃為牆,牆之夾層中置水蓄魚,底層地板亦為玻璃製成,池中游魚一一可數,荷藻參差,青翠如畫。隆裕太後題匾額曰「靈沼軒」,俗稱「水晶宮」。
事實上,該殿所有構架均為鐵鑄,殿內4根蟠龍紋柱也系鑄鐵鍛造。整座建築大都以漢白玉砌成,很少用磚,外牆雕花,內牆貼有白色和花色瓷磚。因國庫空虛,水晶宮直至宣統三年(1911年)冬尚未完工,後被迫停建。宣統二年(1910年)六月,隆裕太後還曾下令西苑電燈公所給延禧宮安裝電暖爐、電風扇並添安電燈。延禧宮是故宮中第一座鋼筋水泥建築。
1917年張勛復辟時,延禧宮北部被直系部隊飛機投彈炸毀。
1931年,故宮博物院將其改建為文物庫房。
翊坤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是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地方。建於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建成。始稱萬安宮,明嘉靖時改稱翊坤宮,清沿用明朝舊稱。
清代曾多次修繕,原為二進院,清晚期將翊坤宮後殿改成穿堂殿曰體和殿,東西耳房各改一間為通道,使翊坤宮與儲秀宮相連,形成四進院的格局。正殿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後出廊。檐下施斗拱,梁枋飾以蘇式彩畫。門為萬字錦底、五蝠捧壽裙板隔扇門,窗為步步錦支摘窗,飾萬字團壽紋。明間正中設地平寶座、屏風、香幾、宮扇,上懸慈禧御筆「有容德大」匾。東側用花梨木透雕喜鵲登梅落地罩,西側用花梨木透雕藤蘿松纏枝落地罩,將正間與東、西次間隔開,東西次間與梢間用隔扇相隔。殿前設「光明盛昌」屏門,台基下陳設銅鳳、銅鶴、銅爐各一對。溥儀遜帝時曾在正殿前廊下安設鞦韆,現鞦韆已拆,鞦韆架尚在。東西有配殿曰延洪殿、元和殿,均為3間黃琉璃瓦硬山頂建築。後殿體和殿,清晚期連通儲秀宮與翊坤宮時,將其改為穿堂殿。面闊5間,前後開門,後檐出廊,黃琉璃瓦硬山頂。亦有東西配殿,前東南有井亭1座。
古代赫赫有名的雍正妃子年氏便是在這宮中度過她這可憐的一生......
康熙寵妃宜妃郭絡羅氏也曾長住此宮。
清代慈禧太後住儲秀宮時,每逢重大節日,都要在這里接受妃嬪們的朝拜。光緒十年慈禧五十壽辰時移居儲秀宮,曾在此接受朝賀。光緒帝選妃也在此舉行。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b ]頤和軒
頤和軒為紫禁城東北隅寧壽宮後區中路建築之一,南有樂壽堂,北為景祺閣,軒與閣之間有穿廊相連,形成工字殿。頤和軒建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慶七年(1802年)、光緒十七年(1891年)兩次重修。
頤和軒面闊7間,進深1間,單檐歇山式頂,覆黃琉璃瓦。前檐出抱廈5間,後檐出抱廈3間。除前檐抱廈外,余各間均出廊。前檐抱廈明間、東西次間開敞,形成較深遠的前出廊,東西稍間裝板牆,南面為檻牆、支摘窗。軒明間為五抹頭 扇門,次間為檻窗,上為步步錦支窗,下為方玻璃屜窗。稍間為步步錦支摘窗。後檐抱廈次間、山面軒稍間、盡間均為檻窗。明間有穿廊3間,北接景祺閣,穿廊明間東西向開門,可通軒北東西兩小院。軒東西山面廊南北封裝,設有小門,西廊外建有如亭及圍廊,形成小院。
頤和軒前月台左側設有日晷,月台接甬路與樂壽堂相通,甬路兩側各設琉璃花池。軒兩側有游廊連接樂壽堂,廊壁鑲嵌敬勝齋帖石刻。
符望閣位於寧壽宮花園第四進院落,為該院的主體建築。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嘉慶七年(1802年)修,光緒十七年(1891年)重修。
符望閣在形制上模仿建福宮花園的延春閣。平面呈方形,外觀兩層,內實三層,四角攢尖頂。藍色琉璃瓦件飾檐、脊,其餘鋪黃色琉璃瓦。
符望閣的室內裝修頗具特色,以各種不同類型的裝修巧妙地分隔空間,穿門越檻之際,往往迷失方向,故俗有「迷樓」之稱。室內裝修製作精美,又以金、玉、琺琅等鑲嵌裝飾,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乾隆年間,每年臘月二十一日,皇帝在此地賞飯給王公大臣。嘉慶皇帝也曾登臨此閣,並有《詠符望閣》之詩詠。符望閣是寧壽宮花園中最高大的建築,登臨其上可一覽紫禁城內外的秀色
昭仁殿
始建於明代,為乾清宮東側小殿。
昭仁殿南向,單檐歇山頂,上覆黃琉璃瓦。面闊3間,正中明間辟門,兩次間檻窗。殿前接抱廈3間。明時,殿前有斜廊通乾清宮及東廡,清代改廊為磚牆,自成一院,有小門以通內外。殿後接室3間,均為藏書之處。殿之東設龍光門,明代已有,是正宮通向東路的安全出口。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出禁城自縊前在此砍殺其女昭仁公主。
清朝,昭仁殿成為皇帝讀書的地方。殿後西室匾曰「慎儉德」,再西有匾曰「五經萃室」。乾隆九年(1744年),皇帝下詔從宮中各處藏書中選出善本呈覽,列架於昭仁殿內收藏,並御筆書「天祿琳琅」匾掛於殿內。乾隆四十年(1775年),又命大臣重新整理,剔除贗刻,編成《天祿琳琅書目前編》十卷,記載了每一部藏書的刊印年代及流傳、收藏、鑒別等情況。當時昭仁殿共有宋、金、元、明版藏書429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皇帝認為南宋岳珂所校刻的《易》、《書》、《詩》、《禮記》、《春秋》五經十分重要,命諸臣在昭仁殿後室特辟一小室,賜名「五經萃室」,御題匾額,懸於室內,並設圍屏,上刻「五經萃室記」,旁有聯曰:「有秋歷覽登三輔,旰食惟期協九經」。後嘉慶皇帝亦常臨室閱覽,並作有《五經萃室觀書詩》。嘉慶二年(1797年)十月,乾清宮失火,延燒昭仁殿,《天祿琳琅》之珍貴藏書被焚為灰燼。同月,嘉慶皇帝命重輯《天祿琳琅續編》,於次年完成。嘉慶二年(1798年)昭仁殿重建,收貯《天祿琳琅續編》659部,12,258冊。「五經萃室」亦重新恢復,藏《相台五經》。昭仁殿的藏書中,宋金版本用錦函,元版本用青絹函,明版本用褐色絹函,分架排列,皇帝可以隨時到此覽閱,十分方便。
轉載
⑧ 傳說,故事
浙江湖州的民間傳說
飛英塔飛英塔位於湖州城內東北隅內塔下街。始建於唐中和4年(公元884年),因得高僧所贈的七粒舍利(釋迦牟尼遺骨)及阿育王銅虎面像,於是建石塔藏之,故名「上乘寺舍利石塔」,後取佛經中「舍利飛輪、英光普照」之意更名為「飛英塔」,上乘寺也易名為「飛英寺」。
北宋開寶年間(公元968-976年),於石塔外增建木塔以護之,從而形成了我國古塔中的一大奇觀——「塔里塔」。南宋末紹興二十年(1150),塔遭雷擊而焚,因「舍利無恙」,旋即重修,至今石塔中仍有「紹興二十四年」等題記。此後,幾經風雨,幾經修復,至解放前夕,內外塔身都破殘不堪。1929年,因年久失修,致塔頂倒塌。1961年4月,浙江省人民委員會公布飛英塔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省、市撥款重新維修,1986年竣工。1988年1月,經中央批准,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修復後的外塔為磚木混合樓閣式塔,7層8面,塔身高55米。副階寬敞明亮,塔體收分自然,塔剎高峻挺拔,雄渾古樸。其中最具宋代建築風格的是平伸舒展的翼角,簡潔朴實的檐面,碩大的斗拱和望柱式欄桿。實心白石內塔,8面5層,下設須彌座,塔頂已毀,殘高14.55米,石塔上雕刻著精美的佛像千餘尊以及獅、象、鰲、鶴、蓮花、瑞草等圖案,構思精巧,形態生動,刻工精細,線條流暢,形神兼備,是我國石雕藝術中的瑰寶。
因為是塔中有塔,故構造奇特,上3層統設樓面,4層以下中空,6層底架設十字交叉的千斤梁,懸挑27米高的塔心柱,各層平底座和樓梯則沿塔壁挑出,塔身各面均辟壺門狀佛龕,內雕大幅佛造像,第四層正北面為觀音像,整座石塔為—件唐代石雕藝術珍品。沿外塔扶梯拾級盤旋而上,俯視,可鑒賞石塔佛像精華,遠眺,可飽覽湖州風光,如遇萬里放晴,則還可看到太湖中的點點白帆。宋代蘇軾任湖州太守時,曾多次登臨飛英塔,並賦詩:「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卞峰照城廊,震澤浮雲天。」元代書畫家趙孟版《登飛英塔》詩雲:「梯飈直上幾百尺,俯視層空鳥背過。千里湖光秋色盡,萬家煙火夕陽多……」
還有很多呢http://www.zjol.com.cn/05gotrip/system/2005/06/10/006131944_03.shtml網址給你 自己看
⑨ 故宮各個宮殿的典故
暢音閣,為清宮內廷演戲樓,全稱故宮寧壽宮暢音閣大戲樓,位於故宮博物院內養性殿東側,寧壽宮後區東路南端,座南面北,建築宏麗。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始建,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成。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曾維修,二十二年於閣後(南)接蓋卷棚頂扮戲樓。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維修。現存建築為嘉慶年間改建後的規制。暢音閣為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戲台,與京西頤和園內的德和園大戲樓(為仿暢音閣規制建造)、承德避暑山莊的清音閣大戲樓並稱清代三大戲樓。
在中國古代,看戲是皇宮中的主要娛樂。每逢各種節日,如元旦、立春、上元、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除夕以及皇帝登極、帝後的生日等重大慶典,都要在宮中看戲。清代宮廷內演戲的地方有多處:太極殿與長春宮之間有一座;西六宮北部重華宮一帶有漱芳齋戲台。而規模宏大的暢音閣,則專為重大節慶演戲時所用,在此演出的戲曲大多是歌舞昇平的吉祥神仙戲。據資料記載,清末西太後當政時期,凡遇節日,她總是要到暢音閣看戲,並由皇帝、皇後、妃、嬪、命婦以及王公大臣等陪同。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西太後五十歲生日時,為在暢音閣演戲給西太後看,僅購置戲服和道具的支出,就耗費白銀十一萬兩之多。
其中,壽檯面積210㎡,台內不設立柱,採用抹角梁。檯面後部設有4座樓梯,接平台,上樓梯可抵達祿台。壽台北、東、西三面明間的兩柱上方裝飾鬼臉卷草紋木雕彩繪匾,惟正(北)面掛聯:「動靜葉清音,知水仁山隨所會;春秋富佳日,鳳歌鸞舞適其機。」取自左思《招隱詩》:「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另外,陶淵明《移居》中也有「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檯面中部下方設地井,地井內安裝有絞盤,平時用木版蓋著,蓋板可開合,可以根據戲劇的內容,把布景和人物從地下托出檯面,造成從地下或水中鑽出來的戲劇效果,例如表演「地涌金蓮」一場戲,就是從台底下慢慢鑽出四朵大蓮花來,一朵蓮花上坐著一尊菩薩。台下地面四角各有窨井一眼,南邊中間有一眼水井,可為戲中表演噴水提供水源。
祿台、福台則均將前沿(北側)做為檯面,使觀戲者抬頭便可看到。三層台設天井上下貫通,祿台、福台井口安設轆轤,下邊直對壽台地井,根據劇情需要,天井、地井可升降演員、道具等,例如上演仙女、神仙下凡的戲目時,用轆轤把幕景和演員從上面送下來,造成從天而降的戲劇效果。使用三層台的劇目不多,絕大多數只在壽台上表演,福台和祿台則只在一些神怪戲中才用。
台對面的閱是樓分為上下兩層,是皇帝和後妃看戲的地方。東西北三面都用兩層圈樓圍繞,宮女和大臣可以在兩側樓的廊下看戲。樓後則是慶壽堂。
儲秀宮是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地方。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慈禧剛進宮被封為蘭貴人時,曾在這里居住。咸豐六年三月升為懿嬪的慈禧,在這里生下同治皇帝。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已居長春宮的慈禧太後,為慶祝五十歲生日,移居此宮,並重修宮室,耗費白銀六十三萬兩。院內游廊牆壁上的題詞,即當時大臣為慈禧祝壽的萬壽無疆賦。
儲秀宮是西六宮之一,也是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宮室。前殿懸掛有乾隆皇帝御筆匾為「茂修內治」。西太後曾在這里居住。繼而被封為懿嬪,於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生了載淳(即同治皇帝)。光緒十年(1884年),西太後在慶賀她五十歲生日時,從長春宮又移到儲秀宮居住,一連又住了十年。現在儲秀宮內外的陳設,還是慶賀西太後五十壽辰時的原狀。
當時,為慶賀西太後五十歲生日,把儲秀宮、翊坤宮等處修繕一新,耗費白銀六十三萬兩,使儲秀宮成為西六宮中最考究的一座宮殿。儲秀宮庭院中,有兩棵蒼勁的古柏;台基下東西分設一對銅龍和一對銅鹿。儲秀宮外檐油飾採用色澤淡雅的「蘇式彩畫」,題材有花鳥魚蟲、山水人物和神仙故事等;門窗都是以質地優良的楠木雕刻的「萬福萬壽」和「五福捧壽」花紋。
儲秀宮為單檐歇山頂,面闊5間,前出廊。檐下施斗栱,梁枋飾以淡雅的蘇式彩畫。門為楠木雕萬字錦底、五蝠捧壽、萬福萬壽裙板隔扇門;窗飾萬字團壽紋步步錦支摘窗。內檐裝修精巧華麗。明間正中設地屏寶座,後置5扇紫檀嵌壽字鏡心屏風,上懸「大圓寶鏡」匾。東側有花梨木雕竹紋裙板玻璃隔扇,西側有花梨木雕玉蘭紋裙板玻璃隔扇,分別將東西次間與明間隔開。東次、梢間以花梨木透雕纏枝葡萄紋落地罩相隔;西次、梢間以一道花梨木雕萬福萬壽紋為邊框內鑲大玻璃的隔扇相隔,內設避風隔,西梢間作為暖閣,是居住的寢室。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古華軒 為北京寧壽宮花園第一進院落的主體建築。建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軒為座北面南的敞軒,面闊3間帶迴廊,正面懸掛乾隆帝御筆「古華軒」木匾。卷棚歇山式頂,黃琉璃瓦綠剪邊。檐柱間置倒掛楣子與坐凳,金柱間安裝透空燈籠錦落地罩,用以界分內外,形成內外空間的貫通。
軒明間內檐和後檐4間懸掛木雕龍匾4塊,明間楹聯一副,均是乾隆帝為古楸而題。軒前檐下有古楸一株,構軒時樹齡已逾百年,倚樹建軒,故名「古華軒」。
交泰殿
北京故宮內廷後三宮之一,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殿名取自《易經》,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滿"之意。約為明嘉靖年間建,順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
殿內頂部為盤龍銜珠藻井,地面鋪墁金磚。殿中明間設寶座,上懸康熙帝御書「無為」匾,寶座後有板屏一面,上書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銘》。東次間設銅壺滴漏,乾隆年後不再使用。在交泰殿內西次間一側,設有一座自鳴鍾,這是嘉慶三年製造的。皇宮里的時間都以此為准。自鳴鍾高約6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座鍾。
交泰殿為皇後千秋節受慶賀禮的地方,是皇後生日時接受慶賀禮的地方。清朝,於此殿貯清二十五寶璽,每方玉璽都有專門的用途。每年正月,由欽天監選擇吉日吉時,設案開封陳寶,皇帝來此拈香行禮。清世祖鑒於明代宦官專權的教訓,規定宦官不得干預朝政,所立「內宮不許干預政事」的鐵牌曾立於此殿。皇帝大婚時,皇後的冊立、寶安設殿內左右案上。交泰殿每年春季祀先蠶,皇後先一日在此查閱採桑的用具。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麗景軒為儲秀宮後殿,面闊5間,單檐硬山頂。明間開風門,其餘4間為檻窗,楠木門窗雕刻萬字錦地,上飾五福捧壽、萬福萬壽紋飾,轉角處包飾龍鳳雲紋銅角葉。明間台階兩側各有四漢白玉石台座,用來擺放香爐、神獸等。
據文獻載,慈禧初入宮時即居於儲秀宮,並於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在後殿生下載淳,即後來的同治皇帝。
同治十一年(1872年)皇帝大婚後,嘉順皇後阿魯特氏居住儲秀宮,直到光緒元年(1875年)二月去世。
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太後50大壽,以聖母皇太後的身份再次居住儲秀宮,時將後殿思順齋改名為麗景軒。
清晚期在麗景軒內建有小戲台。清遜帝溥儀曾在此舉辦西餐宴會。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式陳列,並有「溥儀生活展
欽安殿位於御花園正中,南北中軸線上。始建於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牆垣後自成格局。清乾隆年間曾在前檐接蓋抱廈3間,後拆除。
月台前出丹陛,東西兩側各出台階。院內東南設焚帛爐,西南置夾桿石,以北各有香亭1座。殿前院牆正中辟門,曰「天一門」,東西牆有隨牆小門,連通花園。
欽安殿內供奉玄天上帝。清朝每年元旦於天一門內設斗壇,皇帝在此拈香行禮。每遇年節,欽安殿設道場,道官設醮進表。欽安殿事務由太監道士管理
壽安宮
壽安宮位於內廷外西路壽康宮以北,英華殿以南。始建於明代,初名咸熙宮,嘉靖四年(1525年)改稱咸安宮。清初沿明制,雍正年間在此興辦咸安宮官學,乾隆十六年(1751年)咸安宮官學移出。同年,乾隆皇帝為慶賀皇太後六十壽誕,將此宮修葺一新後改稱壽安宮。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為皇太後七十聖壽慶典,在院中添建一座3層大戲台。嘉慶四年(1799年)將戲台拆除,扮戲樓改建為春禧殿後卷殿。
壽安宮後為第三進院,院中疊石為山,東西各有3開間小殿,名為福宜齋、萱壽堂。
壽安宮是皇太後及太妃、嬪等人的居所。明代仁聖太後、天啟年間乳媼客氏曾在此居住。乾隆年間,孝聖憲皇太後六十及七十歲聖壽節,乾隆帝都親率皇後、皇子、皇孫等人至此跪問起居,進茶侍膳,於堂前跳「喜起舞」賀壽,並於宮中設宴,王公、大臣及王妃、公主分坐於東西兩側延樓中,陪同賞戲。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暢音閣戲台修建完畢,次年皇太後逝世,壽安宮戲台便逐漸荒廢。嘉慶四年(1799年)奏准,拆去壽安宮戲台,在扮戲樓位置建春禧殿後卷殿,用以收貯南府昇平署之行頭、切末。
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後,壽安宮被辟為故宮圖書館,沿用至今。
文淵閣位於故宮東華門內文華殿後,原明代聖濟殿舊址。明朝的內閣就設在這里。清朝 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公元1774—1776年)建成,是皇家收藏《四庫全書》的圖書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帝下詔開設「四庫全書館」,編纂《四庫全書》。三十九年下詔興建藏書樓,命於文華殿後規度適宜方位,創建文淵閣,用於專貯《四庫全書》。 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
內立石碑一通,正面鐫刻有乾隆皇帝撰寫的《文淵閣記》,背面刻有文淵閣賜宴御制詩。
在承載藏書、編書功能並用作「天子講讀之所」的同時,文淵閣還是閣臣入直辦事之所,並隨著明代政治的發展,逐漸演變成為事實上的秘閣禁地。明初,朱元璋為強化皇權,詔罷中書省,廢臣相。為處理紛繁國事,又不至妨礙專制集權,乃仿宋制置殿閣大學士,定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文淵閣、東閣大學士各一人,於翰林及六部官員內擇取。朱棣繼位,以「初定內難,四方之事方殷」,特「命侍講解縉、編修黃淮入直文淵閣。尋命侍讀胡廣,修撰楊榮,編修楊士奇,檢討金幼孜、胡儼同入直,並預機務」。時成祖「每退朝還宮,遇有幾務須計議者,必親御翰墨,書榮等姓名,識以御寶,或用御押封出,使之規畫。榮等條對,用文淵閣印封入,人不得聞」。文淵閣因此而有內閣之稱,楊榮等人也先後升遷至大學士之職。至英宗正統七年(1442)建造翰林院之後,文淵閣作為大學士等官員專門的入直辦事之所,遂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秘閣禁地,「凡入內閣,曰直文淵閣」。世宗嘉靖年間,文淵閣制進一步完善,據載:「嘉靖十六年命工匠相度,以文淵閣中一間恭設孔聖暨四配像,旁四間各相間隔,而開戶於南,以為閣臣辦事之所。閣東誥敕房裝為小樓,以貯書籍。閣西制敕房南面隙地添造卷棚三間,以處各官書辦,而閣制始備。其職掌入內閣,預機務,出納帝命,率遵祖憲,奉陳規誨,獻告謨猷,點簡題奏,擬議批答,以備顧問,平庶政。」閣門還高懸聖諭,嚴申規制:「機密重地,一應官員閑雜人等,不許擅入,違者治罪不饒。」可見,文淵閣已成為事實上的內閣,其地位和作用非同一般。
正統十四年(1449),南京明故宮發生火災,文淵閣及其所余書籍皆付之一炬。北京皇宮的文淵閣也隨著明王朝的滅亡,在明末戰火中被毀。
清入關建立全國政權之後,在政治制度上多沿襲明制,在文化思想方面也逐漸接受以儒學為主體的封建文化。順治十五年(1658),清廷改內三院為內閣,分設翰林院,「以大學士分兼殿閣,稱中和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凡四殿二閣。順治十八年(1661)復設內三院,撤翰林院。至康熙九年(1670),再撤內三院,復內閣、翰林院,其殿閣職銜仍沿順治十五年之制。乾隆十三年(1748),以「中和、保和、文華、武英四殿,文淵、東閣二閣未為劃一,其中和殿名從未有用者」,因裁中和殿而增體仁閣。自此而後,三殿三閣大學士成為定製。但是,其中的文淵閣卻始終有其名而無其實,即清廷雖設有文淵閣大學士之名,卻並無文淵閣之實,所謂「本朝定製,以文淵閣為大學士兼銜,第仍其名而未議建設之地」。
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四庫全書》開館。考慮到書成之後將來的貯藏問題,乾隆帝在編書活動大規模開展的次年即未雨綢繆,決定為《四庫全書》建造專門的庋藏之所。他聽說浙江寧波范懋柱的藏書樓天一閣「純用磚甃,不畏火燭,自前明相傳至今,並無損壞,其法甚精」,便特諭杭州織造寅著「親往該處,看其房間製造之法若何,是否專用磚石,不用木植,並其書架款式若何,詳細詢問,燙成准樣,開明丈尺呈覽」。在了解到天一閣的建築規制及藏書特色之後,乾隆帝欣然下令,「取其閣式,以構庋貯之所」。最初乾隆帝計劃將《四庫全書》抄寫四部,「一以貯紫禁之文淵閣,一以貯盛京興王之地,一以貯御園之文源閣,一以貯避暑山莊,則此文津閣之所以作也」。其後考慮到江南士子讀書治學的需要,又特別諭令在江浙地區增建文匯、文宗和文瀾三閣。此即著名的用於貯藏《四庫全書》的七座藏書樓。其中紫禁城中的文淵閣建於文華殿之後,乾隆帝說:「凡事豫則立。書之成雖尚需時日,而貯書之所,則不可不宿構。宮禁之中,不得其地,爰於文華殿後建文淵閣以待之。文淵閣之名,始於勝朝,今則無其處,而內閣大學士之兼殿閣銜者尚存其名。茲以貯書所為,名實適相副。」可見,由於《四庫全書》的纂修特別是將來貯藏的需要,自清初以來一直有其名而無其實的文淵閣,終於得以動工興建,並因此而成為名副其實的中秘藏書勝地。
武英殿 北京故宮武英殿始建於明初,位於外朝熙和門以西。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須彌座圍以漢白玉石欄,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門。後殿敬思殿與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後殿間以穿廊相連。東西配殿分別是凝道殿、煥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間。院落東北有恆壽齋,西北為浴德堂。
明初帝王齋居、召見大臣皆於武英殿,後移至文華殿。崇禎年間皇後千秋、命婦朝賀儀也在此舉行。明代於武英殿設待詔,擇能畫者居之。
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攻入北京,成立大順政權。但很快就因軍心懈怠,無力抵抗入關的清兵,只在四月二十九日於武英殿草草舉行了即位儀式,翌日便撤離北京。
清兵入關之初,攝政王多爾袞先行抵京,以武英殿作為理事之所。清初武英殿用作皇帝便殿,舉行小型朝賀、賞賜、祭祀等儀典。康熙八年(1669年)因太和殿、乾清宮等處維修,康熙皇帝曾一度移居武英殿。
康熙年間,首開武英殿書局。康熙十九年(1680年)將左右廊房設為修書處,掌管刊印裝潢書籍之事,由親王大臣總理,下設監造、主事、筆帖式、總裁、總纂、纂修、協修等30餘人,由皇帝和翰林院派充。康熙四十年(1701年)以後,武英殿大量刊刻書籍,使用銅版雕刻活字及特製的開化紙印刷,字體秀麗工整,繪圖完善精美,書品甚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命將《永樂大典》中摘出的珍本138種排字付印,御賜名《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世稱「殿本」。道光二十年(1755年)後刊書甚少,僅存其名。武英殿之書凡存而不發者一向貯於敬思殿中。嘉慶十九年(1814年)夏清查存書,將完好者移貯武英殿,殘缺之書變價出售,此後敬思殿實際作為存儲版片之處。
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被火焚,燒毀正殿、後殿、殿門、東配殿、浴德堂等建築共37間,書籍版片焚燒殆盡。同年重建。
延暉閣位於御花園內西北,北倚宮牆。明代初建時稱清望閣,清代改今名。
閣坐北面南,三開間,外觀為上下兩層,其內部兩層之間有一暗層,黃琉璃瓦歇山頂。前檐明間開門,燈籠框隔扇門6扇,兩次間為燈籠框檻窗。閣之上層迴廊環繞,玲瓏輕盈。
延暉閣高居於宮牆之內,與東部的堆秀山形成了左右均衡的格局。這是一處供登臨遠眺的建築,登閣俯視,園中古柏成行,風光綺麗,北望景山,峻挺蔥郁。在冬季天氣晴朗的日子,這里還可以看到西山的積雪。清代乾隆、道光、咸豐等皇帝常登此閣吟詩賞景,留有吟詠此閣的詩句。
延禧宮
延禧宮為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東二長街東側。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稱延祺宮。清代又改名為延禧宮,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清兩朝均為妃嬪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嬪、成貴人曾在此居住。
延禧宮原與東六宮其它五宮格局相同,為前後兩進院,前院正殿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室內懸乾隆皇帝御筆匾曰「慎贊徽音」,東壁懸乾隆《聖制曹後重農贊》,西壁懸《曹後重農圖》。殿前有東西配殿各3間。後院正殿5間,亦有東西配殿各3間,均為黃琉璃瓦硬山頂。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延禧宮起火,燒毀正殿、後殿及東西配殿等建築共25間,僅余宮門。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提議復建,但未能實現。宣統元年(1909年)在延禧宮原址興工修建一座3層西洋式建築--水殿。水殿四周浚池,引玉泉山水環繞。主樓每層9間,底層四面當中各開一門,四周環以圍廊。樓之四角各接3層六角亭1座,底層各開兩門,分別與主樓和迴廊相通。據《清宮詞》、《清稗史》記載,水殿以銅作棟,玻璃為牆,牆之夾層中置水蓄魚,底層地板亦為玻璃製成,池中游魚一一可數,荷藻參差,青翠如畫。隆裕太後題匾額曰「靈沼軒」,俗稱「水晶宮」。
事實上,該殿所有構架均為鐵鑄,殿內4根蟠龍紋柱也系鑄鐵鍛造。整座建築大都以漢白玉砌成,很少用磚,外牆雕花,內牆貼有白色和花色瓷磚。因國庫空虛,水晶宮直至宣統三年(1911年)冬尚未完工,後被迫停建。宣統二年(1910年)六月,隆裕太後還曾下令西苑電燈公所給延禧宮安裝電暖爐、電風扇並添安電燈。延禧宮是故宮中第一座鋼筋水泥建築。
1917年張勛復辟時,延禧宮北部被直系部隊飛機投彈炸毀。
1931年,故宮博物院將其改建為文物庫房。
翊坤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是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地方。建於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建成。始稱萬安宮,明嘉靖時改稱翊坤宮,清沿用明朝舊稱。
清代曾多次修繕,原為二進院,清晚期將翊坤宮後殿改成穿堂殿曰體和殿,東西耳房各改一間為通道,使翊坤宮與儲秀宮相連,形成四進院的格局。正殿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後出廊。檐下施斗拱,梁枋飾以蘇式彩畫。門為萬字錦底、五蝠捧壽裙板隔扇門,窗為步步錦支摘窗,飾萬字團壽紋。明間正中設地平寶座、屏風、香幾、宮扇,上懸慈禧御筆「有容德大」匾。東側用花梨木透雕喜鵲登梅落地罩,西側用花梨木透雕藤蘿松纏枝落地罩,將正間與東、西次間隔開,東西次間與梢間用隔扇相隔。殿前設「光明盛昌」屏門,台基下陳設銅鳳、銅鶴、銅爐各一對。溥儀遜帝時曾在正殿前廊下安設鞦韆,現鞦韆已拆,鞦韆架尚在。東西有配殿曰延洪殿、元和殿,均為3間黃琉璃瓦硬山頂建築。後殿體和殿,清晚期連通儲秀宮與翊坤宮時,將其改為穿堂殿。面闊5間,前後開門,後檐出廊,黃琉璃瓦硬山頂。亦有東西配殿,前東南有井亭1座。
古代赫赫有名的雍正妃子年氏便是在這宮中度過她這可憐的一生......
康熙寵妃宜妃郭絡羅氏也曾長住此宮。
清代慈禧太後住儲秀宮時,每逢重大節日,都要在這里接受妃嬪們的朝拜。光緒十年慈禧五十壽辰時移居儲秀宮,曾在此接受朝賀。光緒帝選妃也在此舉行。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b ]頤和軒
頤和軒為紫禁城東北隅寧壽宮後區中路建築之一,南有樂壽堂,北為景祺閣,軒與閣之間有穿廊相連,形成工字殿。頤和軒建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慶七年(1802年)、光緒十七年(1891年)兩次重修。
頤和軒面闊7間,進深1間,單檐歇山式頂,覆黃琉璃瓦。前檐出抱廈5間,後檐出抱廈3間。除前檐抱廈外,余各間均出廊。前檐抱廈明間、東西次間開敞,形成較深遠的前出廊,東西稍間裝板牆,南面為檻牆、支摘窗。軒明間為五抹頭 扇門,次間為檻窗,上為步步錦支窗,下為方玻璃屜窗。稍間為步步錦支摘窗。後檐抱廈次間、山面軒稍間、盡間均為檻窗。明間有穿廊3間,北接景祺閣,穿廊明間東西向開門,可通軒北東西兩小院。軒東西山面廊南北封裝,設有小門,西廊外建有如亭及圍廊,形成小院。
頤和軒前月台左側設有日晷,月台接甬路與樂壽堂相通,甬路兩側各設琉璃花池。軒兩側有游廊連接樂壽堂,廊壁鑲嵌敬勝齋帖石刻。
符望閣位於寧壽宮花園第四進院落,為該院的主體建築。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嘉慶七年(1802年)修,光緒十七年(1891年)重修。
符望閣在形制上模仿建福宮花園的延春閣。平面呈方形,外觀兩層,內實三層,四角攢尖頂。藍色琉璃瓦件飾檐、脊,其餘鋪黃色琉璃瓦。
符望閣的室內裝修頗具特色,以各種不同類型的裝修巧妙地分隔空間,穿門越檻之際,往往迷失方向,故俗有「迷樓」之稱。室內裝修製作精美,又以金、玉、琺琅等鑲嵌裝飾,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乾隆年間,每年臘月二十一日,皇帝在此地賞飯給王公大臣。嘉慶皇帝也曾登臨此閣,並有《詠符望閣》之詩詠。符望閣是寧壽宮花園中最高大的建築,登臨其上可一覽紫禁城內外的秀色
昭仁殿
始建於明代,為乾清宮東側小殿。
昭仁殿南向,單檐歇山頂,上覆黃琉璃瓦。面闊3間,正中明間辟門,兩次間檻窗。殿前接抱廈3間。明時,殿前有斜廊通乾清宮及東廡,清代改廊為磚牆,自成一院,有小門以通內外。殿後接室3間,均為藏書之處。殿之東設龍光門,明代已有,是正宮通向東路的安全出口。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出禁城自縊前在此砍殺其女昭仁公主。
清朝,昭仁殿成為皇帝讀書的地方。殿後西室匾曰「慎儉德」,再西有匾曰「五經萃室」。乾隆九年(1744年),皇帝下詔從宮中各處藏書中選出善本呈覽,列架於昭仁殿內收藏,並御筆書「天祿琳琅」匾掛於殿內。乾隆四十年(1775年),又命大臣重新整理,剔除贗刻,編成《天祿琳琅書目前編》十卷,記載了每一部藏書的刊印年代及流傳、收藏、鑒別等情況。當時昭仁殿共有宋、金、元、明版藏書429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皇帝認為南宋岳珂所校刻的《易》、《書》、《詩》、《禮記》、《春秋》五經十分重要,命諸臣在昭仁殿後室特辟一小室,賜名「五經萃室」,御題匾額,懸於室內,並設圍屏,上刻「五經萃室記」,旁有聯曰:「有秋歷覽登三輔,旰食惟期協九經」。後嘉慶皇帝亦常臨室閱覽,並作有《五經萃室觀書詩》。嘉慶二年(1797年)十月,乾清宮失火,延燒昭仁殿,《天祿琳琅》之珍貴藏書被焚為灰燼。同月,嘉慶皇帝命重輯《天祿琳琅續編》,於次年完成。嘉慶二年(1798年)昭仁殿重建,收貯《天祿琳琅續編》659部,12,258冊。「五經萃室」亦重新恢復,藏《相台五經》。昭仁殿的藏書中,宋金版本用錦函,元版本用青絹函,明版本用褐色絹函,分架排列,皇帝可以隨時到此覽閱,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