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台寓意
『壹』 明鏡亦非台是什麼意思
意思:你說你的心如明鏡台一般,要經常擦拭,不讓它沾上灰塵,但是明鏡本來就內不是台,如何會沾容上灰塵呢?
此偈出自《六祖壇經》。
乃六祖慧能的禪悟之言,《六祖壇經》是後人根據禪宗六祖惠能的話編著而成。
因為其師兄神秀的偈: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六祖感覺禪悟不徹底,於是吟出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從字面上講:菩提樹是空的,明鏡台也是空的,身與心俱是空的,本來無一物的空,又怎麼可能惹塵埃呢?
拓展資料
原文是「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意思是說人的身心就像菩提樹,明凈台那樣聖潔干凈,一定要從自身做起,時時反省自我,不要讓自己的身心被世俗污染。
這也是修身養性的基礎,所以叫漸進,意思是要循序漸進,要一點一點進步。這樣,對照你問的這首頓悟,也就是說當你進步到一個新的高度以後,就會對此有更高一步的領悟。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說本來就沒有菩提樹這種樹,明鏡也不是台案,身心本來就是一種虛無的東西,是一種人們想像出來的東西,這樣虛無的東西到哪去惹塵埃呢?
『貳』 菩提樹,明鏡台,是指的什麼東西又是什麼意思
菩提樹,在古代的印度,叫畢婆羅樹,是印度一種極普通的樹,普通得猶如我們的楊、柳、桐、槐。當年,年輕的悉達多王子在結束了六年的苦行之後,就坐在一棵普通的畢婆羅樹下悟道成佛,終於成為一代偉大的教主,成為釋迦族的聖人,被後世尊為釋迦牟尼。人們為了感念佛祖證悟人生真理的不朽功德,把他悟道時給予他遮護的畢婆羅樹,稱為菩提樹,也就是覺悟之樹。
菩提本無樹
其實,山川草木,皆有佛性,真理就隱含在普通的自然事物中。「菩提」不「菩提」,不在於樹,更不在於什麼樹,而在於你自己有沒有一顆菩提之心。若菩提心在,豈不樹樹皆菩提之樹!反之,若只迷信於外在的物相,縱然是坐於菩提樹下,也是無用的。
對於現實生活,當你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就不應該在乎外在的"干擾"因素,堅信自己的追求,倘若總是在乎別人的看法,終不能所願!
明鏡亦非台
鏡子是用來看清面目的,然而在鏡子裡面的只是一個幻影,是根本不存在的。簡單的說,看清一個人不能看錶面。倘若總是被表面困惑,實難深入。
"明鏡"很多,並不只局限於台前,不管是看自己還是看別人,都不應該以一點下結論,物是人非,事實多變。應該從多方面了解自己、了解對方。才能看到真正的優缺點,人的本性!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人生來世,本無煩惱和羈絆,塵在內,心在外,然而總是在乎哪些煩惱,則力不從心,實際煩惱並不存在,何必在乎一個虛無的東西。當把煩惱看得很淡薄以後。就感覺不到煩惱了。
煩惱總是別人的意願和自己的意願發生沖突時產生的一種虛物。既然要看淡虛物,則做回原來的自己,又有什麼煩惱!
『叄』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是什麼寓意
這是禪宗的神秀大師所說的修行偈頌。是對修行狀態的一種概括。「身是菩提樹回,心如明鏡台答」是一種比喻。因為修行是為了證菩提(覺悟真理之意),這個證是內心的證,人在覺悟之後,內心能亮如明鏡,照見一切萬法實相,不再有迷惑困擾,這是禪家修行開悟後的一種理想境界。因此 這里比喻修行的身體是「菩提樹」,是用來修證菩提的工具;比喻心是「明鏡台」,是可以照破迷暗的「明鏡」。心的自身有這樣的功能,只是在悟與迷、染與凈的區別之上。但是在真正的開悟明白之前,修行就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要把這個心看好,管好,象擦鏡子一樣,時時自省,覺察它的染污動靜,一旦遇境生染,便即時擦凈使它保持原來的明凈。
整個的偈子也是一種指導修禪者用心的方法,因為禪家的修持核心是修心以明心見性,所以心地的清靜與純度是整個修持當中非常關鍵的部分。這個偈子對於人們日常生活中自我觀照,提高內省與保持自身修養也有很實際的指導意義。
『肆』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
「身如菩抄提樹,心如明鏡台」出自襲神秀《神秀偈》
「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意思是:身如一棵菩提樹,人心像一塊明亮的鏡台,明凈純潔;要時時勤快地拂拭(注意修身的功夫)。
「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字面意思是: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鏡。
(4)明鏡台寓意擴展閱讀
神秀《神秀偈》: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①明鏡台:比喻心之本性明凈純潔。
②神秀:佛教禪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六祖慧能的師兄。
③偈:佛教徒的短詩警句。
這幾句的意思是,人身如一棵菩提樹,人心像一塊明亮的鏡台,明凈純潔;要時時勤快地拂拭(注意修身的功夫),不要讓明亮的鏡台,沾染上污垢塵埃(摒除各種貪欲雜念,使心性永遠保持潔亮光明)。以物喻理,說明佛教「空無」的觀點。
『伍』 身是菩提樹,心若明鏡台的含義是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這是和尚神秀和慧能一段對話。
神秀 (606?-706),俗姓李,汴州尉氏(今河南尉氏)人。隋末出家。唐高祖武德年間在洛陽受戒。五十歲時嗣禪宗五祖弘忍,歷六年,升為上座僧。弘忍卒後,移住江陵當陽山玉泉寺,開禪宗北宗一派。卒謚大通禪師。
身是覺悟的根本(菩提是覺悟的意思,以前釋迦牟尼在畢缽羅樹下覺悟成佛,後世便將此樹稱為菩提樹),心像明鏡一樣,能照萬物。物象來時,鏡不增加,物象去時,鏡不減少。這里的「身」和「心」,實是互文,意思相同,只是為了符合詩歌的句法而作的安排
「菩提」一詞為古印度語(即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等。在英語里,「菩提樹」一詞為peepul、Bo-Tree或Large-Tree等,均有寬宏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惡,覺悟真理之意。而在植物分類學中,菩提樹的拉丁學名為Ficus religosa,有神聖宗教之意。
慧能對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陸』 菩提樹 明鏡台 是什麼意思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鏡 這只是狹義的解釋 問者看到這里不能斷章取義 要往下繼續看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 與 神秀大師在寫佛偈時候 寫的 兩個人寫的不一樣 慧能大師寫的佛偈 境界要高於神秀大師的 更能體現其對「空」的理解
禪宗六祖 慧能大師 所作的一句佛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神秀大師佛偈 是: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佛教認為,一切法都是相上有,性上空,空有不二,當體即空,了無所得。
這兩首偈子,都是說一心的,
(抱歉 我說起來就沒完沒了 但是對你問的問題 讓我只做片面的解釋 是我無法容忍的 所以我要把整套理論說完為止)
相有性空 怎麼解釋呢,? 我試著給你解釋一下 就是 某種事物你通過感官能感覺到他的存在 其實本質上是「空」的
比如一座 「樓房」 什麼是樓房 是磚頭么? 是瓦片么? 是鋼筋水泥么? 還是造樓房的圖紙呢? 這些都不是 樓房 只不過是眾多「東西」因緣和合 組成的一個無常的「相」 也就是個「名字」而已 而眾多「東西」也是因緣和合的相 都只有個「名字」看到這里就要去深究組成萬事萬物的最基本單位了「原子」
原子是:由 「電子」 包圍著 中間的「原子核」
而這些最基本的單位 量子物理學家們認為只不過是一種能量的波動 他們認為宇宙是一體的 因為在能量波動的形勢下 宇宙整個是相連接的一個整體 時間空間只是一個框架而已
而人的思想可以干擾 能量波動 能量波動一改變 物質的結構就會產生變化
所以量子物理學家們說 萬事萬物的存在 並不是上帝創造的
而是我們人類的念頭思想 創造出來的~~,
(我非常清楚我在繼續跑題 你的問題我頭開始已經說明了 後面的知識是我免費贈送的 希望你能繼續看下去 你會發現你認識的世界不一樣了)
那麼你會問:「如果思想能改變外界物質結構 為什麼 磚頭 不能變成 黃金
廢紙不能變成鈔票 我不能變成帥哥 我老婆不能變成大S呢?"
對此 量子物理學家給出的解釋是 「不符合經驗習慣」所以你大腦就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過想法。
什麼是「不符合經驗習慣」呢? 這個我要給你講一下 我們大腦的工作方式 你就會理解了
我們人類的大腦科學家已經證實 大腦每秒鍾都正在處理400GB的信息(注意是:「正在」 這個詞很重要) 而我們人類所能感受到的只有2KB 前後差距極大 為什麼處理的那麼多信息我們感受不到呢 這是因為不符合以往你記憶中的經驗習慣所以被大腦給過濾掉了 也就是說 本來你能聽到的 看到的 感受到的 大腦不讓你聽到 看到 感受到 試想一下 如果把這些信息全開放了 你能看到什麼 感受到什麼。
『柒』 明鏡台里的台具體是指什麼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六祖慧能在修行的寺廟里作的偈語.後面還有兩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偈語是來反駁他師兄的偈語"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的.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明亮的鏡子也並非是台,本來就虛無一物,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首先說一下這首詩的出處
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弟子五百餘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弟子神秀大師。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弘忍漸漸的老去,於是他要在弟子中尋找一個繼承人,所以他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禪意的詩),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這時神秀很想繼承衣缽,但又怕因為出於繼承衣缽的目的而去做這個畿子,違法了佛家的無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在院牆上寫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種種邪魔。是一種入世的心態,強調修行的作用。而這種理解與禪宗大乘教派的頓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當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這個畿子的時候,都說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時候,弘忍看到了以後沒有做任何的評價。因為他知道神秀還沒有頓悟。
而這時,當廟里的和尚們都在談論這首畿子的時候,被廚房裡的一個火頭僧—慧能禪師聽到了。慧能當時就叫別人帶他去看這個畿子,這里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慧能是個文盲,他不識字。他聽別人說了這個畿子,當時就說這個人還沒有領悟到真諦啊。於是他自己又做了一個畿子,央求別人寫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後世有人說他是十世比丘轉世),他這個畿子很契合禪宗的頓悟的理念。是一種出世的態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
弘忍看到這個畿子以後,問身邊的人是誰寫的,邊上的人說是慧能寫的,於是他叫來了慧能,當著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說:寫得亂七八糟,胡言亂語,並親自擦掉了這個畿子。然後在慧能的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這時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於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時候去了弘忍的禪房,在那裡弘忍向他講解了《金剛經》這部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並傳了衣缽給他。然後為了防止神秀的人傷害慧能,讓慧能連夜逃走。於是慧能連夜遠走南方,隱居10年之後在莆田少林寺創立了禪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這件事以後,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沒有追到。後來神秀成為梁朝的護國法師,創立了禪宗的北宗。
『捌』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是何意思出自哪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的意思為: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鏡。出自唐代作者惠能的《菩提偈》
原文如下:
菩提偈
唐代:惠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
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譯文: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台。
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凈,哪裡會有什麼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鏡。
明亮的鏡子本來就很乾凈,哪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台。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哪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菩提只是向著內心尋找,何必勞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
以此進行修行自身,極樂世界也就在眼前!
(8)明鏡台寓意擴展閱讀
菩提偈:
「菩提」,梵文的音譯,意譯為「覺」或「智」,舊譯也作「道」。指對佛教教義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頌的歌詩稱為偈。菩提偈,即詮釋佛教教義的歌偈。
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的來歷,《壇經》第四節至第八節,有明白的記載:五祖弘忍「一日喚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惠能的偈語,即針對神秀的《無相偈》而發。
據《壇經》所載,惠能本不識字,他先「請人一讀」神秀的偈語,然後作此歌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
『玖』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是什麼寓意呢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是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內樹,眾生的心靈就像一座容明亮的台鏡,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拭,不讓它被塵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的意思。
原文: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出處:唐代神秀《壇經》
含義: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眾生的心靈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鏡。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拭,不讓它被塵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9)明鏡台寓意擴展閱讀: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是慧能與神秀作偈呈心時,神秀所作。六祖慧能所作的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原文: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出處:唐朝惠能《菩提偈》
含義:原本就沒有菩提樹,也並不是明亮的鏡台。只要性空,哪會有什麼塵埃!
『拾』 心如明鏡台是什麼意思
這是北派神秀所作,南禪六祖惠能大師作有「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具體見法海大師《六祖壇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