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晉朝典故

晉朝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19 16:32:07

❶ 我想了解下中國歷史交接轉換的典故··比如三國是怎麼轉換為晉朝的·謝謝新手·

滅蜀之戰是三國後期的吞並戰。263年,曹魏實際領袖司馬昭決定向蜀漢專發動戰爭,派遣鍾會、鄧艾屬、諸葛緒等分東、中、西三路進攻漢中。蜀漢則以姜維為首組成抵抗軍,據劍閣天險與魏軍相持,魏軍不能前進。鄧艾遂率精兵偷度陰平攻佔涪城,進逼成都。蜀漢後主劉禪出降,姜維聞訊後帶部投降鍾會,自刎而死,蜀漢滅亡,開始了三國時代統一的序幕。

265年,曹魏皇帝曹奐禪位於晉武帝司馬炎,改元泰始,曹魏滅亡,建立晉朝。

❷ 聲律啟蒙裡面的典故為什麼多以晉朝為例子

這個典故說明了在人們生活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的情這個典故說明了在人們生活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的情

❸ 晉朝王愷的八百里之後的字讀什麼

「八百里」指牛肉
這個典故出自《世說新語·汰侈第三十》是介紹三國魏晉時期的遺聞軼事,反映這個時期士族風流放誕的生活和風氣。
原文如下:
王君夫有牛名「八百里駁」,常瑩其蹄角。王武子語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賭卿牛,以千萬對之。」君夫既恃手快,且謂駿物無有殺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武子一起便破的,卻據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來!」須臾,炙至,一臠便去。
大意是王愷養了一頭牛名叫「八百里駁」,這個叫八百里的牛能日行八百里,這個王愷是西晉大家族王氏中人,是當時晉武帝司馬炎的舅父。歷史上和另一個大富豪石崇鬥富的便是此公。王濟也是王氏族人還是晉武帝的女婿,王濟字武子,愛好弓馬,勇力超人,他以錢千萬數與王愷打賭進行射牛。王愷自以為比王濟箭法好,讓王濟先射,結果王濟一箭將牛射死,並立即命人把這頭叫八百里的牛心挖出炙烤吃掉,揚長而去。
後人便用此典故把牛肉成為「八百里」

南宋詩人辛棄疾曾作詞借用了這個典故
《破陣子 為陳同父賦壯語以寄》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其中的「八百里分麾下炙」意思就是將士們分食烤熟的牛肉。

是說的上面的「八百里駁」么?


(駁)

說出自己的理由來,否定旁人的意見:批駁。駁斥。駁倒(dǎo )。反駁。駁論。駁議。
顏色不純夾雜著別的顏色:斑駁。駁雜。
大批貨物用船分載轉運:駁運。駁船(轉運用的小船。亦作「撥船」)。

總結:估計這是一頭能日行八百里毛色斑駁的牛

❹ 洗硯池源於晉朝大書法家什麼,王冕稱他家有洗硯池,是寓指自己的什麼

洗硯池源於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王冕稱他家有洗硯池,,化用王羲之「臨池學書,專池水盡黑」屬的典故,是寓指自己情趣高雅,勤作書畫。
洗硯池,又名「硯池」、「墨池」、「鵝池」,位於山東省臨沂市硯池街王羲之故居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傳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幼年刻苦練字,經常到池中洗刷硯台,天長日久池水呈墨色,於是人們名之為「洗硯池」,古代文人也稱之為「墨池」「鵝池」。
元代詩人畫家王冕曾作詩道:「吾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墨梅》)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贊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洗硯池」,化用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

❺ 晉代孫康是什麼典故的

孫康映雪的故事
孫康自幼聰敏好學,但是家中一貧如洗,既沒有上學就讀的機會,甚至連在家裡擠點時間學習都不可能。因為他白天要幫家裡幹活,從早晨一直到太陽落山,都沒有空閑時間。
孫康並不甘心就這樣服服貼貼當時間的奴隸,他覺得自己年紀輕,精力旺盛,只要有了學習的決心,總會擠出時間來的,於是,他開始利用夜間讀書,可是晚上讀書必須得點油燈,往往讀一個晚上的書,就要用去一燈油,而家裡那樣困難的經濟條件,一個月怎能買得起這么多燈油呢?孫康完全懂得這種困難,每當燈油燒干以後,他便靜靜躺在床上,在床上背書和默記書中的要領。
一年冬天,天氣格外寒冷,三天兩頭下一場大雪。冬夜,孫康蓋著薄被正蜷縮在床上,面對著北風呼嘯的窗口又在背書。背著背著,突然發現窗口越來越明亮起來,他甚至懷疑是到了快要出太陽的時候了,等他披衣出門一看,原來是下了大雪,是白雪把窗口映亮了。孫康心裡想:既然白雪能映亮窗口,那一定也可以用積雪照著讀書吧。想到這里,他便捧起書跑到門外,一個人蹲在雪地里,借著積雪映出的微弱亮光來讀。孫康蹲在雪地里讀書,雖然身上衣衫單薄,但由於他專心致志,注意力完全進入書裡面去了,對於刺骨的寒風他全然不覺得,一直到了深更半夜,還在聚精會神地讀著。從這以後,只要有積雪,他就天天夜間去映雪讀書。雖然說:「窮人怕過三九天」,可是孫康卻盼望每年的冬天早點到來,盼望下大雪。

❻ 晉朝有趣的歷史故事資料

一、千古江山

公元280年,晉朝名將王浚的水軍攻近建業城,東吳主孫皓在進行一番幾乎是徒勞的抵抗後出城投降,這標志著輝煌的三國時代終於告一段落,大晉一統天下,後人稱之為「三國歸晉」。

完成一統天下這一偉業的是司馬炎,司馬懿之孫,司馬昭長子,司馬一家三代,都是精明強干之輩,祖父司馬懿,與諸葛亮周旋多年,終於拖死這一千古名相,並奪取魏國大權,而他父親司馬昭,不單掌控魏國大權,還南征滅了蜀漢,劉姓江山傳了這么多年,終於徹底斷了。到了司馬炎這代,他終於取魏而代之,並一統天下。

中國幾千年歷史,分而合之,合而分之,但是這一統天下的君主實在沒幾個,而司馬炎和其他幾位相比,唯一值得一說的也就是他的「仁」了,司馬炎取曹魏代之,但是卻沒有殺魏帝曹奐,而是封其為陳留王,而且准許他用皇帝儀仗,上書時不必稱臣,這種事也就晉朝出現,而原來蜀漢後主劉禪投降被封為安樂公,現在東吳主孫皓投降被封為歸命侯,都得善終。或許是因為司馬家出身士族的關系,司馬炎和身邊大臣關系不錯,大臣說話也是很隨便,即便說他壞話也是一笑了之,仔細看。晉朝一代都是如此,君弱臣強。大臣比皇帝橫多了。

司馬炎不能稱之為明君,全因他只打下了江山,卻沒有為這個江山打好基礎,正所謂「打江山易,守江山難!」而他選的白痴皇帝和藩王領兵在外的制度為西晉的覆滅埋下了禍根。

假如他的皇帝兒子不是白痴一般,而藩王即便想作亂也沒機會,假如沒有藩王領兵這樣的制度,那朝政再亂也不會象八王之亂這樣。

八王之亂象一個攪肉機,中原的力量全部耗盡於此,中原形成了真空,原本臣服於中原的游牧民族便以各種借口進入中原,這便是後世常稱的五胡亂華。

中原亂成一片,先是匈奴,後是羯,鮮卑,一窩蜂的進來,先是對晉朝,後來是自己內部也打,亂糟糟一片,司馬睿,這個和司馬炎已經算是很遠很遠的遠親慌慌張張跑到當年被司馬炎打下的東吳都城建康,在王導的鼎力支持下,過起了小朝廷的日子。

或許是一下子成了皇帝,要享享清福,或許是江南的風光太好,捨不得離去,司馬睿不想回到那個兵荒馬亂的北方去了。

南方還算穩定,但是北方就苦了,能走的都走的,留下來的老百姓只能受胡族的欺壓,即便不欺壓,這兵荒馬亂的,日子也不好過。人每到痛苦的時刻,最大的希望便是從天邊降下一個神靈,至少是英雄來拯救自己。

祖逖嘗試過,他以中流擊楫的英雄氣概北伐,在無比艱難的情況下與後趙作戰,收復了黃河以南的領土,而且毫無私心,實在是一位大英雄,但是他沒有完成北伐的使命便去了。

於是人們把希望寄託在號稱項羽轉世的冉閔身上,但是這希望被慕容恪的連環馬扼殺了。

然後大家又把希望轉到南方,一個叫桓溫的將軍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可是當這個將軍來到長安城下,大家才發覺這位將軍更重視的是南方的權力,所以他轉了一圈便回去了。

曾經一度,那個仁和的苻堅和摸虱子的王猛給大家帶來了希望,不過王猛早早便逝去了,而那個仁和的苻堅一下子好象失去了主心骨,一意孤行發動了南征。可惜,人心還是向著東晉,運氣還是在南方這邊,淝水一戰,東晉大勝,雖然沒有收復全部失地,但是前秦卻土崩瓦解了。

或許慕容家族才是希望所在?這個一家都英俊非凡的家族有慕容恪、慕容垂這樣不世出的名將,一統天下或許不是什麼難事吧。可惜世事難料,參合陂一戰,慕容家族從此衰落。

大家並不知道,這樣的痛苦還要過上幾百年,直到一個叫隋的朝代建立才會暫時結束,在這段時期里,所有的人只是匆匆過客,在歷史書上留下幾筆便走了,只是有些人留的多些,有些人留的少些。

我們總是崇拜那些留的多的人,即便那是虛名,但是至少能留給後人無盡的話題。而其中的一些人,我們稱之為英雄,像祖逖。而在英雄之中,有些人創造了一個時代,他們製造了歷史。

請先記住這位創造了一個時代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劉裕。

二、英雄出身自寒門

公元363年,東晉哀帝興寧元年,劉裕出身在京口(今江蘇鎮江)。他的祖籍是彭城(今江蘇徐州),即那位西楚霸王項羽的都城,當年傳說上天會讓西楚霸王項羽轉世,大家認為是冉閔,但是要說劉裕也未嘗不可。當然,劉裕和項羽的關系還不如和項羽的死對頭劉邦那樣密切。

或許是兩漢過於輝煌的關系,那時反正是姓劉的總能和劉邦這位老祖宗扯上關系,於是真正光復漢室的劉秀說自己是漢室宗親,三分天下的劉備也說自己是漢室宗親,這位日後成為一朝之主的劉裕也說自己是漢室宗親。

不過,他的漢室宗親可就比較遠了,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怎麼也能算是劉邦直系子孫,而劉裕的祖先是楚元王劉交,乃劉邦之弟,雖然也是漢室宗親,但是卻是旁系的旁系。而且此時已經不是漢朝末年了,而是東晉了,他這個漢室宗親的身份,卻不能為他得來半點好處,他的漢室宗親的身份,只能作為談資罷了。其實硬要說的話,那位匈奴人劉淵也稱自己是漢室宗親,還建立了漢國呢。或許也是因為這樣,劉裕沒有以重建漢室,而是取了一個曖昧的「宋」作為自己的朝代稱號吧。

那是後話了,公元363年,我們這位日後的帝王還剛出生,面臨隨時會夭折的危險。

大凡帝王出生,大家都會給什麼吉兆,比較夢見吞紅日啊,龍鳳下凡啦,總之是很特別的事,那劉裕出生有什麼吉兆呢?可惜,假如真有這個吉兆,我們也無從得知了,因為劉裕的娘親趙氏已經在劉裕出生後便已經死去了。

劉裕的家境並不是很好,生父劉翹只是做一個無油水的小吏,安葬妻子便要花去一大批錢,而撫養嬰兒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古代人還沒有象現代這樣用奶粉喂養的習慣和條件,只能用母乳喂養,而這樣就要請奶水足的女子做奶媽,可是這樣是要花錢的,古代小說里說到書生遇到這樣的情況,就要抱著孩子四處求人,吃百家奶,而且大都是飢一頓飽一頓的。劉翹估計也沒這樣的時間和臉皮,何況想到這孩子剋死了妻子就氣不打一處來,就准備拋棄劉裕。

要是按照古代演義的說法,這劉裕被拋棄後一定是被哪位達官貴人的下人揀到,帶回去,然後這達官貴人家裡又無小孩,便當做親生孩子養,長大之後繼承家業,日後與親生父親相認,那是喜劇,與親生父親反目成仇,那是悲劇,與親生妹妹相愛,那是雷雨了。要是按照西方歷史的寫法,劉裕會被狼收養,最後成為一個英雄,建立起一個叫羅馬的國度。要是按照武俠小說的寫法,那劉裕會被哪個和尚道士收養,或者是深山中的高人,長大學成一身武藝,日後發覺自己的身世撲朔迷離,原來自己是某個……

打住打住,劉裕的身世還沒這么戲劇性,在千鈞一發之際,他被自己的族中叔叔劉萬和叔母杜氏所救,杜氏做他的奶媽,並且寄住在他家中。作為一個叔母和奶媽,杜氏對他極好,甚至為了他,連自己的次子劉懷敬的奶也顧不得喂,據說之後劉懷敬智力有點問題,便是因為斷奶太早的關系,劉裕日後對劉懷敬一家也甚是照顧,恩寵有加,也是為了報這一恩情吧。不過假如要說是杜氏看出劉裕日後的成就,那也誇張了些,當年劉備被劉元起看重,那是因為劉備已經成年,顯出一定潛質。要說杜氏能看出嬰兒的劉裕有帝王之相,也不可思議了些。杜氏這樣做,完全是一種同情吧。

劉裕在叔母家兩年,才回到家,然後用一句比較通俗的話說,茁壯的成長著。成為一個「雄傑有大度,身長七尺六寸,風骨奇偉,不事廉隅小節」的奇男子了。

不過這位奇男子可沒什麼好風評,此時劉裕的生父劉翹已經病逝,他續娶的妻子,也便是劉裕的後母蕭氏獨自撫養劉裕和他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劉裕對待繼母很是孝敬,只是他的職業不是很好,以賣履為生,這和他的前輩,劉備到是很象。說起來也奇怪,當時劉家並不是沒有人才,劉備那時劉表劉璋的個人條件都比劉備要好得多,而劉裕時期也有劉牢之這位北府名將。但是卻總是劉備劉裕這樣出身貧寒成就一番偉業。

不過說起來,劉家最出名的四位君主,劉邦劉秀劉備劉裕,年輕時都沒什麼好習慣,劉邦被自己的父親看不起,認為他游手好閑,不務正業,劉秀年輕時喜歡包庇收留不法分子,顯然就是地方一霸,劉備雖然還求求學,也喜歡拉幫結伙,做個小混混,看他打督郵的那脾氣,火氣還挺旺,到了劉裕這代,也沒什麼改進,也是不愛讀書,游手好閑的緊,而且更進一步,還有愛賭博的超級壞習慣。甚至因為欠錢,還被人綁起來打,要不是好友王謐幫他還債,我們在史書上也只能見到一位姓劉名裕的賭徒因為欠錢不還而被活活打死,以此告誡世人的例子了。當然,這個例子只會出現在一些筆記中,不會出現在帝王本紀里了。

劉裕日後有沒有改掉這壞習慣,不得而知,不過看他日後作戰用兵,甚是行險大膽,而且每每成功,不知是不是賭博練出來的,不過他的將才可比他的賭才厲害的多了。

其實劉裕不但愛賭博,還喜歡吹牛,一次在竹林寺,眾僧說他有龍光在身,還有射箭傷蛇,傳為王者的傳說,這和他前輩劉邦那個斬白蛇的故事幾乎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估計是劉裕書讀的少,編故事也不圓,不過劉裕成事後,這些故事便堂而皇之的進入正史了。

我們還是把眼光再放到整個天下吧,此時的西方,羅馬帝國的首都已經遷移到君士坦丁堡,羅馬帝國很快就要分裂成東西兩邊,羅馬城不久將被蠻族攻克,東方的中國,北方前秦帝國就象那個傳說中的大秦帝國一樣蒸蒸日上,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王猛輔佐在仁和的蠻族君王苻堅身邊,一統北方後逝去,而此時的苻堅正在事業高峰期,中原、塞北、西域、遼東、巴蜀,漢晉原有的疆域已經大部在其手,只有南邊的東晉,還是守著漢人正統的名號,實在是他的眼中釘。

然而這個眼中釘又實在太難啃,東晉政權雖然偏安,但是還算得人心,而且也出了幾個將才,當時的漢人也極為善戰,苻堅按壓不住一統天下的野心,終於不顧勸阻,率領百萬大軍南下,然而,淝水一戰,東晉士族中那位白面書生一般的名將謝玄,大敗苻堅,前秦帝國內部的矛盾集體大爆發,轉眼間,那個一統北方的大帝國便土崩瓦解了。而東晉也無力北進,天才名將謝玄不久便染病逝去。

再回到劉裕那,淝水之戰時劉裕才21歲,歷史上沒有記載他參與了這次百年罕見的大戰役。事實上,此時的他還沒有參軍,或許是淝水之戰北府軍的驍勇引發了他的豪心吧,或許是想出頭,他准備參軍。

東晉時期還沒有科舉制度,當官主要途徑是推薦,而且實權大官職大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象劉裕這樣沒有背景,家世背景貧寒的平民充其量象他父親那樣做個小吏,或許命運好還可以做一任地方官,但是要做大官是不可能的。

不過兩晉承襲漢制,軍功受封賞極多,一般平民要成就事業,最好的辦法也只有參軍一途。當時並沒有後世那樣「好男不當兵」的習慣,雖然一般平民大都以務農為生,但是對參軍也沒有什麼歧視,朝廷也不會在小兵臉上刻字,尤其晉朝兵制此時已經由府兵制度向募兵制度發展,赫赫有名的北府軍,也是以招募北方流民組成的。

但是,參軍易,要成就偉業難,晉朝士族勢力強大,掌握實權的大都是世家大族,象桓溫,謝玄,都是出自名門望族,才能掌握實權,象劉裕這樣的寒人,要成就偉業,掌握大權,並不容易。

不過,這也是唯一的路了,劉裕參軍,或許是自身條件不錯,他就任冠軍將軍孫無終司馬,開始了他的輝煌的軍旅生涯。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❼ 中國古代著名女性有哪些

中國古代著名女性有:

1、呂雉:

呂雉早年嫁給沛縣亭長劉邦,生下漢惠帝和魯元公主。漢高祖劉邦即位,參與誅殺韓信、彭越。漢惠帝即位,尊為皇太後,成為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後和皇太後。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統治期間,實行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的政策,支持漢惠帝廢除挾書律,鼓勵民間藏書、獻書,恢復舊典。實行無為而治,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統治後期,重用呂家兄弟姐妹,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2、武則天: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歲時進入後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封昭儀,永徽六年在「廢王立武」事件後成為皇後。上元元年加號天後,與高宗並稱二聖,參預朝政。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

3、孝庄皇後:

孝庄皇後天命十年嫁於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為側福晉,崇德元年,冊封為庄妃,崇德八年,皇太極駕崩,福臨即位,為順治帝,尊為聖母皇太後。

順治八年上徽號曰昭聖皇太後,康熙帝即位後尊為太皇太後,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崩逝,享年七十五歲;葬於昭西陵。

4、佘太君:

佘太君生長在一個愛國名將的家庭里,自幼受其父兄武略的影響,青年時候就成為一名性機敏、善騎射,文武雙全的女將。她少年時便與普通的大家閨秀不同,她研習兵法,頗通將略,把戍邊御侵、保衛疆域、守護中原民眾為己任,協助父兄練兵把關,已具備巾幗英雄的氣度。

折楊兩家結親後,佘太君隨夫楊業侍北漢,居住在太原北漢「楊府」。夫君邊關打仗,她在楊府內組織男女僕人丫環習武,僕人的武技和忠勇之氣個個都不亞於邊關的士兵。

5、鍾離春:

鍾無艷因其為無鹽人,故史稱無鹽女或無鹽,又因傳說其復姓鍾離,名春,故又稱鍾離春、鍾離無鹽,後簡稱鍾無鹽,在戲曲中則被寫作鍾無艷,隨戲劇流傳開來,而在簡化字中,鍾姓曾被簡化為鍾姓,故今多寫作鍾無艷。

齊宣王之妻,中國古代四大醜女之一,。但很有才華。相傳是戰國齊國無鹽邑之女,即無鹽娘娘,相關傳說很多。

❽ 晉代的經典歷史故事

祖逖中流擊楫
自從匈奴人佔領中原,北方有許多人避難到南方來。劉琨的好友祖逖也帶了幾百家鄉親來到淮河流域一帶。在逃難的行列中,祖逖主動出來指揮,把自己的車馬讓給老弱有病的坐,自己的糧食、衣服給大家一起吃用。大家都十分敬重他,推他做首領。
到了泗口(今江蘇清江市北),祖逖手下已經有一批壯士,他們都是背井離鄉的北方人,希望祖逖帶領他們早日恢復中原。
當時,司馬睿還沒有即皇帝位。祖逖渡江到建康,勸琅琊王司馬睿說:「晉朝大亂,主要是由於皇室內部自相殘殺,使胡人乘機會攻進了中原。現在中原的百姓遭到敵人殘酷迫害,人人想要起來反抗。只要大王下令出兵,派我們去收復失地。那麼北方各地的人民一定會群起響應。」
司馬睿並沒有恢復中原的打算,但是聽祖逖說得有道理,也不好推辭,勉強答應他的請求,派他做豫州(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北部)刺史,撥給一千個人吃的糧食和三千匹布,至於人馬和武器,叫他自己想辦法。
祖逖帶著隨同他一起來的幾百家鄉親,組成一支隊伍,橫渡長江。船到江心的時候,祖逖拿著船槳,在船舷邊拍打(文言是『中流擊楫」),向大家發誓說:「我祖逖如果不能掃平佔領中原的敵人,決不再過這條大江。」他的激昂的聲調和豪壯的氣概,使隨行的壯士個個感動,人人激奮。
到了淮陰,他們停下來一面製造兵器,一面招兵買馬,聚集了兩千多人馬,就向北進發了。
祖逖的軍隊一路上得到人民的支持,迅速收復了許多失地。當時,長江以北還有不少豪強地主,趁中原大亂的機會,占據堡塢,互相爭奪。祖逖說服他們停止內爭,跟隨他一起北伐,對不聽號令、依附敵人的,就堅決打擊。祖逖的威望就越來越高了。
劉琨在北方聽到老朋友祖逖起兵北伐,也很高興,說:「我夜間枕著兵器睡覺等天亮,就是一心要消滅敵人。現在祖逖跑到我前面去了。」
公元319年,陳留地方的豪強地主陳川投降後趙國主石勒,祖逖決定發兵進攻陳川。石勒派兵五萬援救,被祖逖打得大敗。接著,後趙的將領桃豹和祖逖的部下韓潛又爭奪蓬陂(在河南開封市附近)城。戰鬥了四十天,相持不下,雙方的軍糧都發生了困難。
有一天,祖逖用布袋裝滿了泥土,派一千多名兵士扛著,運到了晉營,裝作運糧的樣子。最後又派了幾個兵士扛著幾袋米,運到半路上,故意停下來休息。
桃豹在趙營內看到晉兵運來那麼多的米,自然眼紅,就趁晉兵休息的時候,派了大批兵士來搶。晉兵丟下米袋就逃。趙營里早已斷了糧,搶到了一點米,只能夠勉強維持幾天,但是大家看到晉營里軍糧那麼充足,軍心就動搖起來了。桃豹趕快派人向石勒求救。
過了幾天,石勒派了一千頭驢子裝運了糧食接濟桃豹。祖逖早就探得情報,在路上設下伏兵,把後趙的糧食全部截奪下來。這樣一來,桃豹再也支持不住,連夜放棄陣地逃跑了。
祖逖領導晉兵艱苦鬥爭,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全部領土,後趙的兵士陸續向祖逖投降的也很多。晉元帝即位後,因為祖逖功勞大,封他為鎮西將軍。
祖逖在戰斗的艱苦環境中,和將士們同甘共苦,自己的生活很節約,把省下的錢盡量幫助部下。他還獎勵耕作,招納新歸附的人。即使是跟自己關系疏遠和地位低下的人,他也同樣熱情地對待。生地的百姓都很擁護他。
有一次,祖逖舉行宴會招待當地父老。人們高興得又是唱歌,又是跳舞。有些老人流著眼淚說:「我們都老了,今天能夠在活著的日子裡看到親人,死了也可以閉上眼睛了。」
祖逖一面操練士兵,一面擴大兵馬,預備繼續北伐,收復黃河以北的國土。哪兒想到昏庸的晉元帝對祖逖竟放心不過,怕祖逖勢力太大了不好控制,派了一個戴淵來當征西將軍,統管北方六州的軍事,叫祖逖歸他指揮。祖逖辛辛苦苦收復失地,反而受到朝廷的牽制,心裡很不舒坦。
不久,祖逖聽說他的好友劉琨在幽州被王敦派人害死,又聽說晉元帝跟王敦正在明爭暗鬥,心裡又是憂慮,又是氣憤,終於得病死了。豫州的男女老少聽到祖逖去世的消息,像死了自己的親人一樣傷心。
祖逖雖然沒有完成恢復中原的事業,但他那中流擊楫的英雄氣概,一直被後代的人所傳誦。

❾ 找晉朝名人典故

王湛
世說新語故事

王渾之弟,王濟的叔叔。

http://guoxue..com/page/cac0cbb5d0c2d3ef/7.html 第17條
http://www.newsmth.net/bbsanc.php?path=%2Fgroups%2Fliteral.faq%2FPeople%2Fother%2Fshishuo%2FM.1137248849.C0 這里內有白話翻譯的容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