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清明的典故民俗

清明的典故民俗

發布時間: 2021-02-16 21:54:23

① 清明節的傳說故事(要簡短的)

清明節的傳說故事: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又累又餓專,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介子屬推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湯讓重耳喝了。十九年後,重耳做了晉文公,介子推卻背靠柳樹死在了山火中,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斗指乙(或太陽黃經達15°)為清明節氣,交節時間在公歷4月5日前後。

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清明祭祖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祭祖節期內。

② 清明的民俗

清明話民俗:我國傳統的祭掃節日

http://news.nen.com.cn

人們在清明節前後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清明之時,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游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摺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怡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郁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清明節還有插柳植樹的風習,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並曾"嘗百草"的神農氏;另一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為清明柳,並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後傳入民間。雖然有著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不離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

(一)忌日祭(周年祭掃)

是指為死者死亡這一天所舉行的祭祀活動。這一天,親朋匯集,至墓前祭奠掃墓,燃放鞭炮等。通常修墓立碑也在這一天。祭祀儀式在中國流傳至今多有變遷,但敬祖靈、寄哀思之心是一致的,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周年祭祀是在死者亡故一周的祭祀,在傳統禮俗中是比較重大的紀念日。這一天,死者的親屬和朋友聚在一起,或在家裡或在墓地或到殯儀館,給死者上祭品,燒香磕頭,訴說相思之情。

現在忌日祭的形式已是多種多樣,除了上述比較傳統的做法外,也有學習西方的祭奠方式,強調個性化的。比如在這一天,死者的親朋好友到墓地向死者獻上鮮花,寄託哀思;或開一個追思會,看看死者的遺照、錄像和遺物等等,追憶過去在一起愉快的日子。這樣的祭奠方式,現在已普遍被人們接受,尤其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二)春節祭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除夕夜,人們少不了祭祖,在祭祖的同時其他亡者也要沾點香火氣的。民間有舉家團聚,設供齋,點香燒燭,恭請祖宗或已故的親人回家過年的習俗。初一早晨,在外出拜年之前要先拜祖宗之靈位。祭奠活動時,堂屋中掛上祖宗或已故親人的遺像,擺放牌位,將點燃的香插入香爐,表明祖宗或親人已經回家了。為體現尊重,祭祖的牌位要坐北朝南。

(三)上元節,中元節祭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上元節,也叫「元宵節」。按習俗這一天民間在家裡或祠堂供奉祭品,焚香磕頭,祈福保佑。因此,「上元節」是祭祀鬼魂的重要節日。

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稱「鬼節」。此日專為祭祀,各家各戶皆備豐厚祭品,。中元日必燒紙衣,幫俗稱為「燒紙衣節」,出嫁女子必於是日送「紗箱」,獻祭於已故父母。祭祀時由戶長高呼其某某祖宗名號,然後各支子孫焚燒紙衣、紙錢。其次序必從高祖、曾祖以到祖考。

(四)清明、冬至祭掃

清明、冬至是民間祭奠亡者和骨灰落葬的重要時節。民間有清明、冬至前後三天落葬、祭掃為宜的說法。冬至日古稱「冬節」。家家戶戶必制粉丸,粉丸亦稱為「孝子丸」,粉丸先煮成丸湯,致祭於祖宗神前,合家拜祝。禮畢家人圍食丸湯,當為餐飯。

(五)端陽節、秋祭

五月五日為端陽節,俗稱「五月節」,乃新之外的最大節期。此節族人必制「粽子」,先以祭家內祖先並諸神明,然後家人分食之。在重陽節(九月九日),秋祭是中上之家的習俗,不象清明掃墓那麼普遍。

③ 清明的由來和習俗

清明節為每年公歷4月5日前後,節日的來歷和紀念介子推有關。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煉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綵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扎結起來,打球者頭戴襆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為節日的傳統風俗,於端午、重九擊球。《金史·禮志》也記金人於端午擊球。宋代有「打球樂」舞隊。至明代,馬球仍流行。
《續文獻通考·樂考》記載明成祖曾數次往東苑擊球、射柳。明《宣宗行樂圖》長卷中繪有宣宗賞馬球之場面。當時的官員王直寫的端午日觀打球的詩:「玉勒千金馬,雕文七寶球。鞚飛驚電掣,伏奮覺星流。炎頁過成三捷,歡傳第一籌。慶雲隨逸足,繚繞殿東頭。」北京白雲觀前也有群眾騎馬擊球之典。清代天壇一帶也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後,馬球才消失了。1965年開始西安市又出現了仿古馬球運動,使這一古老的體育運動在絕跡多年後重又出現在中華大地上。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植樹的習俗,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關於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說。最古老的傳說,是說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後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再晚點的傳說與介子推有關。據說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更晚點的傳說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 。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並相傳至今。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區號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簽,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關於包袱里的冥錢,種類很多。
插柳:
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專家介紹說,清明插柳習俗,其來源普遍存在三種說法。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據說,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蔭。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中國人將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節。清明節正是百鬼出沒頻頻、索討多多的時節。受佛教的影響,觀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眾生,許多人便認為柳條有驅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稱為「鬼怖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寫道:「取楊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便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另外一種說法是,此俗是為了紀念介子推。介子推為明志守節而焚身於大柳樹下,讓晉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晉文公親率群臣爬上山來祭拜介子推時,發現當年被燒毀的那棵老柳樹居然死而復生。晉文公當下便將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並且當場折下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從此以後,群臣百姓紛紛效仿,遂相沿成風。清明插柳戴柳成為紀念介子推的一種象徵。
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游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斗雞:
古代清明盛行斗雞游戲,斗雞由清明開始,斗到夏至為止。中國最早的斗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斗雞成風,不僅是民間斗雞,連皇上也參加斗雞。如唐玄宗最喜斗雞。
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④ 有關清明的典故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 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 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 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 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 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 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 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 (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 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 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 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 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 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 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 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 後,以示懷念。 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中國傳統習 俗中最重視的其一節日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就是現在的民族埽墓節。按主日說,約在四月五日前後,按農歷,則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以 這種歲時歷法來播種、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在春分後十五天,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所以,「清 明」本為節氣名,後來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習俗才形成清明節的。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拜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確的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此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並為一了! 在 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的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 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佣丐,皆得 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而 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 斗雞等戶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 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 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 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 上古沒有納入規范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於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日。 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10天或後10天。有些籍貫人士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aa

⑤ 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來歷: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回季氣溫、降雨、物候等答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


《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清明節習俗: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


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⑥ 清明節的習俗故事

清明節最早是農耕節,當時還另外一個節日就是寒食節是紀念春秋時代的晉文公和賢臣介子推。當時在宮廷內發生了內亂,晉國太子的異母兄弟想除掉他,奪得皇帝之位。為了逃避被害,最後逃出宮中四處流浪,還帶著最忠誠的臣子介子推等人。
就在某一日,在大山中太子和介子推等人迷路了,出現斷食的程度,介子推毫無猶豫的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給大家煮湯喝,暫解飢餓,太子等各位臣子都十分感動。這件事一直被晉國太子放在心裡。19年後,重新回到晉國,成為了一國之君後。叫晉文公。當時很多幫助晉文公的臣子都進宮行賞了,可是卻不見介子推來。當時介子推並不想去,更沒想到介子推帶著老母親悄悄的回到了老家,隱居山中。晉文公心裡很不舒服,就去山中邀請介子推。可是介子推並不想回去受賞。最後晉文公想到一個辦法就是用火燒山把介子推逼出來,結果火勢太大把介子推其老母親都意外燒死了。
十分後悔的晉文公深表歉意,十分悲痛,決定把介子推其母親埋在柳樹下,稱為「介山」,就在死的那天不許百姓燒火吃飯,只能是生冷食物,表示紀念介子推,定為「寒食節」。從此以後再介山的介子推墳上每到這一天就會有人按時去掃墓祭拜介子推。於是這天寒食節又被定為掃墓,寒食節和清明節本來是屬於二個節日的。到唐代的時候,二個節日很相近,就定為清明節和寒食節為同一天,於是在清明節當天就出現了掃墓的習慣。
在秦漢時代就開始慢慢掃墓很隆重,在掃墓當天就去整理墳頭,燒紙錢,擺放貢品等,表示對已故之人哀悼之情。所以從那以後到現在家家都會出門掃墓,紀念去世的人。身在外地的人也會望鄉搖拜,對自己家鄉以及祖先的思念。
現在的人也開始多了一些活動,比如出門踏青、遊山玩水,隨著春光無限好,成為現在的春遊最旺的節日。
清明節最早是農耕節,當時還另外一個節日就是寒食節是紀念春秋時代的晉文公和賢臣介子推。當時在宮廷內發生了內亂,晉國太子的異母兄弟想除掉他,奪得皇帝之位。為了逃避被害,最後逃出宮中四處流浪,還帶著最忠誠的臣子介子推等人。
就在某一日,在大山中太子和介子推等人迷路了,出現斷食的程度,介子推毫無猶豫的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給大家煮湯喝,暫解飢餓,太子等各位臣子都十分感動。這件事一直被晉國太子放在心裡。19年後,重新回到晉國,成為了一國之君後。叫晉文公。當時很多幫助晉文公的臣子都進宮行賞了,可是卻不見介子推來。當時介子推並不想去,更沒想到介子推帶著老母親悄悄的回到了老家,隱居山中。晉文公心裡很不舒服,就去山中邀請介子推。可是介子推並不想回去受賞。最後晉文公想到一個辦法就是用火燒山把介子推逼出來,結果火勢太大把介子推其老母親都意外燒死了。
十分後悔的晉文公深表歉意,十分悲痛,決定把介子推其母親埋在柳樹下,稱為「介山」,就在死的那天不許百姓燒火吃飯,只能是生冷食物,表示紀念介子推,定為「寒食節」。從此以後再介山的介子推墳上每到這一天就會有人按時去掃墓祭拜介子推。於是這天寒食節又被定為掃墓,寒食節和清明節本來是屬於二個節日的。到唐代的時候,二個節日很相近,就定為清明節和寒食節為同一天,於是在清明節當天就出現了掃墓的習慣。
在秦漢時代就開始慢慢掃墓很隆重,在掃墓當天就去整理墳頭,燒紙錢,擺放貢品等,表示對已故之人哀悼之情。所以從那以後到現在家家都會出門掃墓,紀念去世的人。身在外地的人也會望鄉搖拜,對自己家鄉以及祖先的思念。
現在的人也開始多了一些活動,比如出門踏青、遊山玩水,隨著春光無限好,成為現在的春遊最旺的節日。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