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岱典故
A. 孫權有什麼經典故事(急)!
1、外貌奇偉
孫權的外貌不凡,有帝王之相,其臣下則多以「至尊」稱呼他。據《江表傳》記載,孫權出生時方頤大口,目光頗有神采。東漢朝廷使者劉琬奉命授予孫策官爵時,曾一一為孫權諸兄弟相面。劉琬形容孫權相貌最為高大挺拔,認為他有大貴之表且會是孫氏兄弟中最長壽的。
裴松之注《獻帝春秋》記載孫權為「紫髯(紫髯象徵武官威風凜凜,非指顏色)將軍,長上短下,便馬善射」《世說新語》中記載,孫權相貌威武,司馬懿與東晉權臣桓溫都頗為神似他。
2、不記前仇
孫策掌理江東時,曾讓呂范管理財計。當時孫權年少,私下向呂范借錢索物,呂范定要稟告,不敢專斷許可,當時被孫權怨恨。後來,孫權代理陽羨長,有私下開支,孫策有時進行核計審查,功曹周谷就為孫權製造假賬,使他不受責問,孫權那時十分滿意他。
但等到孫權開始統管國事後,認為呂范忠誠,深為信任,周谷善於欺騙,偽造簿冊文書,不再錄用。呂范去世後,孫權路過呂范墓,忍不住呼喊他的字:「子衡!」言畢淚流不止。
3、提拔囚虜
孫權攻下荊州後,荊州眾將紛紛歸附,只有潘濬稱疾不見。孫權派人抬床將他接來。潘濬還是掩面於床,不肯起來,悲哭哽咽而不能自止。孫權叫著他的字說:「承明啊,過去的丁父是鄀的俘虜,楚武王任用為將帥。彭仲爽是申的俘虜,楚文王以之為令尹。
二人都是你們楚地的賢人,雖為俘虜仍受提拔。你不肯投降,難道是認為我與古人有異嗎?」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巾擦乾他的淚水。潘濬打動於是下地拜謝。孫權任用他為治中,對關於荊州的事務一並向他咨詢。
4、孫權射虎
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公元218年10月),孫權親自騎著馬去庱亭這個地方射虎,他所騎乘的馬被老虎抓傷,孫權把雙戟(古代兵器)投向老虎,老虎卻停了下來,孫權用戈(古代兵器)攻擊老虎,才把老虎抓獲了。 孫權每次打獵,常乘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馬鞍。
張昭變色而前曰:「你用什麼抵擋它?為人君者,應該能駕御英雄,驅使群賢,豈能馳逐於原野,驍勇於猛獸?如一旦有所危險,恐天下恥笑?」孫權謝張昭曰:「年少慮事不遠,以此慚君。」
但是仍然不能控制自已,於是做射虎車,間不置蓋,一人駕駛,自己在裡面射之。時有脫群之獸,犯其車,而權每手擊之以為樂。昭雖苦諫,孫權常笑而不答。
5、奪取荊州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孫權與和呂蒙商議,准備伺機收回荊州,於是積極備戰。又命都尉徐詳拜訪曹操,請求歸降,曹操同意修好,立誓重結為姻親。
三國鼎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荊州守將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孫權趁勢進討關羽,命呂蒙為前部,襲取荊州。呂蒙兵不血刃,得到劉備統治下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
潘璋、朱然也將關羽擒殺。同年,曹操上表任命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兼荊州牧,封南昌侯。孫權派校尉梁寓向朝廷進貢,又將原先俘虜的朱光等人送歸北方,作出示好舉動。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襲位。同年秋,曹丕將領梅敷派張儉請求孫權安撫接納,南陽郡中五縣的五千多戶百姓也前來歸附。
十月,曹丕代漢稱帝,建國號「魏」,史稱曹魏。延康二年(221年)四月,劉備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同年,孫權自公安遷都鄂州,改鄂州為武昌,並隨即修築武昌城。
曹丕稱帝後,孫權便遣使請求成為魏的藩屬,並將降將於禁等送回北方。十一月,曹丕賜給孫權九錫,冊封其為吳王、大將軍、領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
同年,劉備興兵問罪,討伐孫權。孫權果斷任命陸遜為大都督,迎擊劉備,於次年的彝陵之戰中大破蜀軍。穩固了東吳統治下的荊州疆土。
B. 哪位有司馬光的《與王介甫書》(急!)
與王介甫書 熙寧三年二月二十六日
光居嘗無事不敢涉兩府之門,以是久不得通名於將命者。春暖,伏惟機政餘裕,台候萬福。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光不材,不足以辱介甫為友,然自接侍以來十有餘年,屢嘗同僚,亦不可謂之無一日之雅也。雖愧多聞,至於直諒,不敢不勉。若乃便辟、善柔、便佞,則固不敢為也。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之道,出處語默,安可同也,然其志則皆欲立身行道,輔世養民,此其所以和也。向者與介甫議論朝廷事,數相違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於光,向慕之心未始變移也。竊見介甫獨負天下大名三十餘年,才髙而學富,難進而易退,逺近之士,識與不識,咸謂介甫不起而巳,起則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澤矣。天子用此起介甫於不可起之中,引參大政,豈非亦慾望眾人之所望於介甫邪?今介甫從政始期年,而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來者,莫不非議介甫,如出一口;下至閭閻細民,小吏走卒,亦竊竊怨嘆,人人歸咎於介甫,不知介甫亦嘗聞其言而知其故乎?光竊意門下之士方曰譽盛徳而贊功業,未始有一人敢以此聞達於左右者也。非門下之士,則皆曰:彼方得君而專政,無為觸之以取禍,不若坐而待之,不過二三年,彼將自敗。若是者,不唯不忠於介甫,亦不忠於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則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如光則不然,忝備交遊之末,不敢苟避譴怒,不為介甫一一陳之。今天下之人惡介甫之甚者,其詆毀無所不至,光獨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賢,其失在於用心太過,自信太厚而已。
何以言之,自古聖賢所以治國者,不過使百官各稱其職,委任而責成功也。其所以養民者,不過輕租稅、薄賦斂、已逋責也。介甫以為此皆腐儒之常談不足為,思得古人所未嘗為者而為之,於是財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條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曉財利之人,使之講利。孔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樊湏請學稼,孔子猶鄙之,以為不如禮義信,況講商賈之本利乎?使彼誠君子邪,則固不能言利;彼誠小人邪,則惟民是虐,以飫上之欲,又可從乎?是知條例一司已不當置而置之,又於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於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視,炫鬻爭進,各鬥智巧以變更祖宗舊法。大抵所利不能補其所傷,所得不能償其所亡,徒欲別出新意,以自為功名耳。此其為害巳甚矣,又置提舉常平廣惠倉,使者四十餘人使行新法於四方,先散青苖錢,次欲使比戶出助役錢,次又欲更捜求農田水利而行之。所遣者雖皆選擇才俊,然其中亦有輕佻狂躁之人,陵轢州縣,騷擾百姓者,於是士大夫不服,農商喪業,謗議沸騰,怨嗟盈路,跡其本原,咸以此也。書曰:「民不靜,亦惟在王宮邦君室。」伊尹為阿衡,有一夫不獲其所,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孔子曰:「君子求諸巳。」介甫亦當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專罪天下之人也。夫侵官,亂政也,介甫更以為治術而先施之;貸息錢,鄙事也,介甫更以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從民出,介甫更欲斂民錢顧市佣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獨以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夫皇極之道,施之於天地人,皆不可須臾離。故孔子曰:「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介甫之智與賢皆過人,及其失也,乃與不及之患均。此光所謂用心太過者也。
自古人臣之聖者,無過周公與孔子。周公孔子亦未嘗無過,未嘗無師。介甫雖大賢,於周公孔子則有間矣。今乃自以為我之所見天下莫能及,人之議論與我合,則喜之;與我不合,則惡之,如此,方正之士何由進?諂諛之士何由遠?方正日疏,諂諛日親,而望萬事之得其宜,令名之施四遠,難矣。夫從諫納善,不獨人君為美也,於人臣亦然。昔鄭人游於鄉校以議執政之善否。或謂子產毀鄉校,子產曰:「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薳子馮為楚令尹,有寵於薳子者八人,皆無祿而多馬。申叔豫以子南觀起之事警之,薳子懼辭八人者,而後王安之。趙簡子有臣曰周舍,好直諫,日有記,月有成,歲有效。周舍死,簡子臨朝而嘆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諸大夫朝,徒聞唯唯,不聞周舍之鄂鄂,吾是以憂也。」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鄼文終侯相漢,有書過之史。諸葛孔明相蜀,發教與群下曰:「違覆而得中,猶棄弊蹻而獲珠玉,然人心苦不能盡,惟董幼宰參書七年,事有不至,至於十反。」孔明嘗自校簿書,主簿楊顒諫曰:「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請為公明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執耕稼,婢典炊爨,雞主司晨,犬主吠盜,私業無曠,所求皆足。忽一旦盡欲以身親其役不復付,任形疲神困,終無一成。豈其智之不如奴婢雞狗哉?失為家主之法也。」孔明謝之。及顒卒,孔明垂泣三日。呂定公有親近曰徐原,有才志,定公薦拔至侍御史。原性忠壯,好直言,定公時有得失,原輒諫爭。又公論之人或以告定公,定公嘆曰:「是我所以貴徳淵者也。」及原卒,定公哭之盡哀,曰:「徳淵,呂岱之益友,今不幸,岱復於何聞過哉?」此數君子者所以能功名成立,皆由樂聞直諫,不諱過失故也。若其餘驕亢自用,不受忠諫而亡者,不可勝數,介甫多識前世之載,固不俟光言而知之矣。孔子稱「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其恕乎。」詩雲:「執柯伐柯,其則不遠。」言以其所願乎。上交乎下,以其所願乎;下事乎上,不遠求也。介甫素剛直,每議事於人主前,如與朋友爭辯於私室,不少降辭氣,視斧鉞鼎鑊無如也,及賓客僚屬謁見論事,則唯希意迎合,曲從如流者,親而禮之,或所見小異,微言新令之不便者,介甫輒艴然加怒,或詬詈以辱之,或言於上而逐之,不待其辭之畢也。明主寬容如此,而介甫拒諫乃爾,無乃不足於恕乎?昔王子雍方於事上,而好下佞巳,介甫不幸亦近是乎?此光所謂自信太厚者也。
與王介甫第二書 熙寧三年三月三日作
光以荷眷之久,誠不忍視天下之議論洶洶,是敢獻盡言於左右,意謂縱未棄絕,其取詬辱必矣。不謂介甫乃賜之誨筆,存慰溫厚,雖未肯信用其言,亦不辱而絕之,足見君子寬大之德過人遠甚也。光雖未盡曉孟子,至於義利之說,殊為明白,介甫或更有他解,亦恐似用心太過也。傳曰:「作法於涼,其弊猶貪;作法於貪,弊將若何?」今四方豐稔,縣官復散錢與之,安有父子不相見,兄弟離散之事。光所言者,乃在數年之後,常平法既壞,內藏庫又空,百姓家家於常賦之外,更增息錢、役錢。又言利者見前人以聚斂得好官,後來者必競生新意,以朘民之膏澤。日甚一日,民產既竭,小值水旱,則光所言者,介甫且親見之,知其不為過論也。當是之時,願毋罪歲而已。感發而言,重有喋喋,負罪益深。
C. 我想了解一些蘇州的歷史及人文典故,能推薦幾本小說題材的書看看就行
文物考古與泰州歷史 - 人文典故
引子:泰州的歷史以前主要依靠文獻記載,但文獻記載有限,有的沒有記載,有的過於簡略,特別是距今時代較遠的漢唐部分,更顯得不足,這就需要運用考古資料作補充。本講座以較多的考古材料結合少量文獻來談談泰州歷史。因為是第一次嘗試,錯誤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泰州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江淮大地上的文化名城,在實行郡縣制的歷史時期,素有「漢唐古郡」的美稱。在介紹漢唐古郡前,先簡要說一下泰州成陸的經過及古泰州的情況:
泰州這里在很早很早以前是一片大海。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曾有過多次海陸變遷,在全新世以後,最大的一次海侵發生在距今8000年前。距今6500--7000年間,長江每年攜帶約4億噸泥沙入海,在江流與海浪的激盪下,南北兩側各形成一條砂嘴,北岸沙嘴從揚州向東經泰州海安逐漸延伸到如皋、如東一帶,有人稱為古揚泰崗地,古泰州就位於揚泰崗地的東端,也就是說古泰州在距今6500--7000間開始從海中出現,正式成陸。泰州的南邊古為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長江三角洲大致北起鎮江、揚州以東,泰州城北郊的新通揚運河至串場河,南抵杭州灣。泰州的北邊為里下河大平原。這一平原是長江北岸沙嘴邊與江淮平原東側的岸外沙堤會合,封閉長江與淮河間的淺海,長江、淮河以及1194年後黃河奪淮大量泥沙逐漸填平浩瀚的淺海,成為江淮大平原。古泰州位於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與里下河沉積平原的交匯處。
熱電站孢粉 1986年5月,泰州西北郊熱電站工地挖地基時,在距地表4。2米的地下出土了4處麋鹿角的化石,與化石同一地層中出土了的碳化樹木,經對碳化的樹木標本進行碳14測定,距今為6930±95年.,這是我市第一次以考古實物證明,約在距今7000年左右泰州已經成陸。我們將靠近碳化樹木的2公斤泥土送上海同濟大學地質系孢粉分析室分析,發現其中有197粒24種植物的孢粉,其中有喜溫喜濕的龍骨科蕨類植物,有喜光的松屬,有暖溫帶、亞熱帶生長較多的麻櫟,有生長於熱帶、亞熱帶的青岡,還有長綠的木蘭屬等,反映了泰州成陸之初曾長有熱帶、亞熱帶的參天大樹,又有四季常青的樹木。但孢粉內沒有稻穀,估計當時尚未有人類種植活動。
麋鹿化石 在講到泰州成陸之初時,順帶將泰州特產麋鹿多說幾句。剛才說的是泰州北郊熱電站出土的4處麋鹿角化石,在泰州南郊西謝村也曾出土了一批麋鹿化石,1976年冬西謝村在挖河時,挖到了包括頭骨、下頜骨、頸椎骨、肩胛骨、前肢骨、後肢骨、肋骨、胸骨、脊椎骨、尾骨等74件麋鹿化石。化石出土後,泰州博物館的李汝家館長趕到現場,盡管認不得是什麼東西,但因是地下挖到的,還是全部運到了館內,後來,經上海自然博物館古生物研究員,泰州人曹克清先生的的鑒定與幫助,這些麋鹿化石經過上海自然博物館專家進行修復,成為一具完整的雄麋鹿骨架,這是世界上唯一的雄性麋鹿化石,極為珍貴。因為化石的形成要有一定的條件,單體的麋鹿角化石並不很稀罕,完整的一具化石太不容易發現。
麋鹿化石出土的地層是青灰色淤沙土,是一種海相沉積,說明泰州南面原為大海。以前我們曾對泰州出土的麋鹿化石點做過統計,在東到東台,南至泰興,北到高郵、興化,西至江都范圍內,曾有過80多處出土,是當時見諸報導的全國出土麋鹿化石的一半左右,其中泰州與泰縣就有68處。麋鹿化石大多為亞化石,年代距今2000--7000年。後漢書郡國志注中就記有:(海陵)「縣多麋」.在麋鹿生長的時代水草茂盛,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位史家說過:「海陵縣多麋,千萬為群,掘食草根,其處成泥,名曰麋 (音軟,水田邊)民隨而種,不耕而獲,其利所收百倍」海陵多麋,這也是形成海陵倉的原因之一,早期開發海陵時,麋鹿也曾作出過貢獻。(晉張華博物志)
青墩遺址 最早泰州人生活的地方是在泰州東約50公里的今海安青墩。青墩位於海安縣西北沙崗鄉青墩新村,東距海安28公里,西距姜堰約24公里,在姜堰白米的直北方向,地面海拔高度為3。。1973年在村中開挖了一條青墩新河時,,發現了大量陶、石、骨器,1978年和1979年南京博物院對這里進行了2次發掘,發現這里是一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經遺址內的碳14測定與樹輪校正(5645±110),距今5600年左右。青墩遺址的發掘,不僅證明了早在5000多年前泰州東邊的已經成陸,而且已成為迄今所知最早的泰州先人聚居之處。孢粉分析:最下層的原生青灰色淤沙土中鹽生藜科植物達12.1%,反映了人類居住前海水進退頻繁,土壤含鹽,向上文化層中鹽生藜拉科植物急劇減少,說明海水已向東退走。遺址中出土了大量魚獵、農業、手工業工具。有穿孔石斧,石錛,石鏟,石鑿;有骨角製作的骨鏃、魚鏢、骨錐、耜。植物有水稻、菱角、芡實、桃核;動物方面有麋鹿、豬、狗、等,告訴我們當時人已從事原始農業,但狩獵、捕撈和家畜飼養為主要食物來源。從遺址墓葬中發現:開始時生產力低下,隨葬品少,可能處於母系氏族階段,後來慢慢發展,隨葬品漸漸多起來,而且有多少不均、貧富不均的現象,已進入父系氏族階段。青墩遺址出土了987件麋角與骨的標本,有419件有人工加工的痕跡,有的麋鹿角上還刻有最原始的「八卦」符號。
南盪遺址 接青墩遺址發現後,距今4000年前後,興化東邊林湖南盪也發現有人類活動。南盪遺址文化堆積比較特殊,呈零星分布,文化層有深有淺,就是說有時間較長的也有時間較短的,時代大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代。
溱潼石斧 前些年姜堰溱潼十八號圩姓戚的農民,在挖魚塘時,挖到1件青黑色的石斧,根據當時姜堰博物館竇館長調查,認為溱潼附近也是一處新石器文化遺址,石斧是新石器時代的石器,估計泰州北郊將業也會發現同類新石器時代的遺址.
天目古城 就在南盪遺址之後,又一處重要的古文化遺址在泰州東邊被發現,這就是在距今2700---3100年先秦時代,在泰州境東的天目山築起了江淮間第一座城池。經考古發掘,此城東西較長南北較短,有外城和內城兩道。外城東西,南北,周圍有護城河。內城城牆底寬近,推算高度在之內,面積。內城規模,與萬曆《泰州志》所載「天目山」周二百三十步較為相近,在明朝編寫《泰州志》時,仍較為完好地保存在地面上,只是因為志書編修者缺乏考古知識,未曾進一步深究。從採集的碳14標本測定,築城年代在我國的商周至春秋早期。人們很少有人知道,在那遠古洪荒的年代,今泰州地區,就曾是長江與淮河之間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天目山古城是泰州人的自豪,作為我國早期城池的實例,具有很高的歷史地位,以國之瑰寶的身分,2005年登上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名錄。在歷史的星空里,天目山古城劃過了一道燦爛星光。其後,當海水西進時,這座古城被茫茫海水所淹沒,與大海融為一體;在海水降低時,不時又從海里露出水面。
海陽面世 滄海桑田,又過了大幾百年,海平面漸趨穩定,泰州地區成陸面積更大了,只是東面與南面仍為海水所包圍,古人以「水之北為陽」,泰州最早的地名——海陽,伴隨著黃海的朝陽,從祖國東方冉冉升起。海陽,海陽,海水之北,面海向陽。在中國歷史上,此時為戰國前夕。史書記載,蘇秦說楚魏王:楚東有海陽。即是指此。
海陵出現 秦、漢之際,智慧的泰州先民也從當初的天目山附近西退,來到今泰州海陵境地。這里臨近大海,能以捕撈為生,加之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適合農耕,人丁越來越旺,西漢初年,被納入了吳國的版圖。漢高祖劉邦的侄子劉濞時為吳國的國王。劉濞在國內推行與民同富的國策,鑄錢富國,煮海為鹽,舉國繁榮。有人描述吳國「夫吳有諸侯之位,而實富於天子;有隱匿之名,而居過於中國,……轉粟西向,陸行不絕,水行滿河,不如海陵之倉」。值得注意的是,劉濞的煮海為鹽,就在古泰州境內,而海陵之倉,也在這里。劉濞在泰州這快寶地,煮鹽,建糧倉,接著又開鑿從揚州至海陵海邊鹽場的運鹽河,引出了海陵倉與海陵許多古老鮮活的故事,(圖8-1 8-2古代煮鹽用的鐵盤)海陵之名也從此時響起,海是大海,陵字從阜,意為高地。海陵者,海邊的高地也,一個多麼朴實而又形象的地名。
「七國之亂」 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建立了西漢王朝。劉邦奪取政權之後,在國內大封同姓王。他的胞兄劉仲被立為代王。代王劉仲的兒子名劉濞。劉濞生於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他20歲時曾隨劉邦出征討伐淮南王英布,戰爭中劉濞表現出眾,屢立戰功受到劉邦的賞識。戰後劉濞就被封為吳王,管轄3郡53城。據《史記》與《漢書》記載,劉濞受印被召見時,劉邦仔細端祥了他一番,發現劉濞面相中有謀反的預兆,當時就很後悔,但受封儀式已進行,不便更改。劉邦只好當面囑咐劉濞「天下同姓為一家也,慎無反!」劉濞一聽此言,心中一驚,表示決不違命。
吳國的都城定在廣陵(今揚州),經過秦朝末年農民戰爭,當時廣陵人煙稀少,一片凋零。劉濞立國後,採取富民強國的國策,利用吳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召集各地流民來吳國給田就食,煮海為鹽,形成了鑄錢、煮鹽、造船三大產業。劉濞聚萬人之眾,在今南京附近的丹陽煉銅鑄錢;將國內大量生活沒有著落的人召到古泰州東邊的沿海灘塗煮鹽;在以「伐山」為業的山地發展造船業,同時實行「無賦」政策,(所謂無賦是指免除口賦,國王官僚機構依靠鑄錢與煮鹽的收入)又招賢納士,接近知識分子如庄忌、鄒陽、枚乘等文學之士,請他們輔佐國家,經過42年的努力,吳國成為「錢布天下,富埒天子(埒,音列,意等同)」的一大強國。
當初劉邦打敗項羽後,曾分封一批將領為王,但統一全國後,劉邦借口異姓諸侯謀反,陸續剪除了異姓王,而封劉家子弟為王,以為同是劉姓一家,天下會太平。其實這些封國隨著他們勢力的增大,謀反不可避免。漢文帝時就開始有濟北王、淮南王謀反,到景漢帝時御史大夫晁錯看到了吳國這些諸侯王的強大所產生的危險,提出「削藩」之策。
早在漢景帝劉啟為太子時,吳王劉濞就曾與他結有怨恨。劉濞的長子劉賢與太子劉啟同在京中,兩人常在一起飲酒下棋。劉濞的兒子劉賢棋藝較高,不肯輸給太子劉啟,太子就用棋盤砸死了劉濞的兒子劉賢。明明是太子以勢欺人,朝廷當時反說吳王「於古法當誅」,由此劉濞長期稱病不再上朝,心中憤怒一隻未消,當晁錯提出「削藩」時,再也壓抑不住,出來造反。晁錯認為「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聽到削藩的消息後,劉濞就聯合了楚王等其他六個諸侯王共同起兵,理由是「請誅晁錯,以清君側」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清君側」。意思是皇帝身邊出了壞人,必須清除。時劉濞已62歲,他就將他所屬3郡53城中14至62歲男子計20萬人編成軍隊,親自帶兵從廣陵北上。在吳楚七國來勢兇猛之時,景帝動搖了,認為殺了晁錯,就可以換來平安,於是以犧牲晁錯為代價,殺了晁錯。晁錯被騸到長安,著朝服腰斬。接著他就派使者與吳王談判。劉濞拒絕和談,景帝這才下決心征討。戰爭結果七國之亂被瓦解,劉濞在丹徒走東越時被伏兵所殺。此後,漢朝將王國的行政、官吏任免、及鑄錢等權收回中央,諸侯王國成為中央直接管轄的郡。
當劉濞謀反時,他部下的郎中令枚乘曾二次向吳王進評諫,其文章中有「夫吳有諸侯之位,而實富於天子;有隱匿之名,而居過於中國。夫漢並二十四郡,十七諸侯,方輸錯出,運行數千里不絕於道,其珍怪不如東山之府。轉粟西鄉,陸行不絕,水行滿河,不如海陵之倉。修治上林,雜以離宮,積聚玩好,圈守禽獸,不如長洲之苑。游曲台,臨上路,不如朝夕之池。深壁高壘,副以關城,不如江淮之險。此臣之所為大王樂也。」這段諫文主要是勸劉濞不要造反,說吳國比天子還富,地大物博,海陵倉的糧食很多,居江淮之地,其樂無窮。
七國之亂對古泰州的影響 在吳楚七國之亂中,我們看到了有關劉濞「煮海為鹽」和海陵倉的記載。古泰州東邊黃海中海水鹽的含量,較其他海域要高,海邊不僅有廣闊的海灘,而且又有茂盛的蘆葦作煮鹽的燃料,是劉濞看中了這塊寶地,設灶煮鹽。隨著鹽場的擴大,大量人口湧向海邊,除了燒鹽之外,在離海邊較遠的地方由於土地肥沃,雨量充足,又是農作物生長的好地方,經過開墾種植,海陵糧倉也在這時出現了。鹽與糧的生產使早期的古泰州成為吳國富裕地區,吃不完用不盡的鹽與糧,劉濞想到要運出海陵,於是他又下令開挖一條從吳國國都廣陵通往海陵鹽場的運鹽河,這就是現今揚州灣頭(古稱茱萸灣)到泰州南門高橋向東經姜堰、曲塘、海安至如皋番溪的老通揚運河。因煮鹽而種糧,再開運鹽河,劉濞在古泰州這塊寶地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海陵從此走上歷史舞台。盡管劉濞晚期如何,泰州人當知道這位開發泰州的名人。但是,劉濞起兵時,將國內14歲至62歲的男子全都編成軍隊,戰敗後,兵卒多飢死叛散。剛剛在海邊興起的海陵元氣大傷,幾乎所有的男子漢們,都在戰爭中或死、或散,海陵之名隨之銷聲匿跡。戰爭給早期海陵造成的災難是極其深重的。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從今浙江溫州帶的古甌越移民來江淮,古海陵這才又一天天發展起來。
海陵縣 到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一個以海陵為名的建置縣正式成立了。史學家班固在他的名著《漢書·地理志》中,記述全國郡縣建置沿革時,在轄29個縣的臨淮郡下,出現了海陵縣,下注「有江海會祠」。估計這時黃海已從海陵南面漸漸東退,長江水已在這里開始與海水會合。從這時起,海陵縣登上中國歷史舞台,至今已越2100多年。
海陵縣的大致位置。由於史書記載不詳,我們無法從歷史文獻里找到當初的海陵縣位於何處。但藉助於文物與考古資料,我們仍能考證出海陵縣的大致位置。建國以後,泰州范圍內不斷進行基本建設,在向地下挖土時,一些古代的墓葬與遺物紛紛面世。漢代海陵人的墓葬分別從西郊的西夏、城西的江洲北路兩側、東郊328國道南北兩邊、姜堰官莊等處不斷發現。當時人們使用的銅錢、銅戟、銅鏡、銅帶鉤、鐵劍、鐵鼎、釉陶爐、釉陶罐、陶紡輪、黛板、骨針、鍋灶、石磨、以及釉陶狗、釉陶鴨等從地下經常出土。同時眾多的漢代水井在西郊九龍、城東鮑壩東南、城裡青年橋至關帝廟前的城河裡多次被挖到。漢代水井大多用陶井圈一圈一圈相接而成,井圈外徑,高,厚3。,夾砂灰陶,羼有大量碳化稻殼,講究的外壁還護有蘆葦編成的蘆席,井裡多出土五銖錢、圜底繩紋罐等 墓葬是古人死後安息的地方,而水井則是生前使用的建築物。放眼揚州宜陵向東,寶應、鹽城之南,再東到南通地區,在這塊廣大的蘇中平原上,能有如此多的漢墓與漢井分布,僅泰州1處,尤其是從海陵區青年橋到鼓樓大橋不到1公里的城河裡,集中發現了5口用陶井圈築成的漢井。據此,我們基本上可以推斷今海陵區與漢代海陵縣一脈相承,古海陵縣城可能就在今海陵區政府附近。
呂岱 漢代以後的三國二晉南北朝時期,海陵縣因世亂而時廢時置。在狼煙四起的三國時代,海陵縣內出現了一位官至吳國大司馬的名人--呂岱。呂屢戰沙場,功勛顯赫,既具文韜武略之謀,又有廉潔奉公之節。最為感人的是他身為封疆大吏,家裡的妻子兒女卻衣食不周。當孫權知道此事後責問朝中的大臣說,呂岱出身萬里,為國勤事,家門內困,而孤不早知,股肱耳目其責安在?於是賜錢米布絹。今天的泰州人可能並不知呂岱其人,但呂岱高尚清廉的品格,作為一分精神文化的遺產代代相傳,留給了我們的這座城市。(圖11東漢至三國時的鎏金銅鏡。
北人南遷 西晉永嘉之亂後,中原運盪,北方人民為逃避戰亂,大量舉族南遷,推動了淮南一帶經濟文化的發展,海陵地區人口也大量增加,促進了經濟繁榮。漢初七國之亂後的南方移民來到泰州,此時北方一些人民也來到了海陵,南北交融,對海陵的發展注入了更大的活力,南方人的精明強干與北方人的質朴無華,對後來泰州人性格有著重大影響。加上後明初蘇州移民湧入泰州地區,又使泰州人增加了更多的智慧與才能。
海陵郡 東晉義熙七年(411年)晉安帝分廣陵郡設海陵郡,轄建陵、臨江、如皋、寧海、蒲濤5縣。海陵的建置此時已從縣而郡,並開始轄縣。很少有人注意,早在南唐海陵縣升泰州的500多年前,海陵已曾經是郡級建置。清嘉慶時泰州州署前木牌坊上刻「漢唐古郡」匾,用漢唐古郡來贊美泰州城,實乃名不虛傳。
光孝寺 就在從海陵縣成為海陵郡的義熙年間,江淮大地上一座後來名為光孝寺的古剎創建起來了。此寺雖屢有興廢,至今仍香火興盛。這座寺廟不僅表明了泰州佛教歷史的輝煌,同時也見證了東晉時期海陵郡的歷史非凡。東晉梁武帝天監元年(502年),海陵郡轄海陵、建陵、寧海、如皋、臨江、蒲濤、臨澤7縣,比義熙年間的轄地多出2縣。此時郡縣較小,文獻記載也少,今天已難窺全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建國後出土的這一時期的青瓷文物,給我們提供了當時海陵郡的許多重要信息。
六朝青瓷 年泰州西郊魯庄,出土了1隻十系青瓷蓮瓣罐,接著一些青瓷碗、罐、水盂、雞首壺、盤口壺不斷從泰州地下出土。1984年台灣佳禾圖書公司在編印《中國陶瓷精品》時,特地到日本拍攝從泰州博物館選到國外去展出的這只青瓷十系罐,使之成為中國陶瓷精品六朝時期的代表作。(圖15南朝青瓷十系罐)此青瓷蓮瓣罐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評定為一級文物。過了幾年,在江洲路西側也出土了一隻完全相同的青瓷蓮瓣罐。1994年在江洲路東側,又一次出土了16件六朝青瓷,其中的青瓷蓮瓣蓋罐竟然是1件國寶。在迎接中共十五大的召開,國家文物局舉辦的《全國考古新發現精品匯報展》上,該青瓷蓮瓣蓋罐作為文物精品,陳列在顯著的位置。我國文物界權威雜志《文物》作為彩色封面重點刊發,(圖16六朝青瓷蓮瓣蓋罐)《中國文物報》收藏鑒賞周刊,以「品味國寶」的形式隆重推出。六朝青瓷成了泰州博物館的特色收藏之一,在我國陶瓷界泰州博物館的六朝青瓷享有較高聲譽。
六朝青瓷在我國陶瓷史上,屬於瓷器的初始階段,就當時說來是非常珍貴的高檔日用品。將這些寶貴的瓷器,作為隨葬品埋入距地表一米多的泥土之中,沉睡了1400多年後重見天日,殊為難得。這些精品中的國家一級文物與國寶級文物,便是貴上加貴,寶中之寶。這種在其他地方極為少見而在泰州不斷出土現象,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海陵郡的輝煌。因為能用得上這些精美瓷器死後又帶入墓中的定是土族豪門與庶族地主,絕非等閑之輩。並且一次又一次地多次從泰州出土,說明曾經擁有這些青瓷的人為數不少。這對於研究海陵郡的歷史具有很高的價值,如這類罐子上裝飾的具有佛教象徵的蓮瓣紋,就能讓人看到當時海陵郡有著眾多的佛教信徒。深入研究這些六朝青瓷的內涵,還原那時海陵郡的社會狀況,是很有意義的歷史課題。
隋代 隋代大運河的開挖,促進了揚州的繁華,緊靠揚州的海陵,繼六朝以來,仍然一派興旺。煬帝大業元年(605年),不知何故,朝廷將海陵的富商大賈統統遷去了洛陽。隋末唐初,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山東起義軍頭領李子通率2萬餘人又從淮南打到海陵,並在此自稱楚王。一時間海陵竟成了李的王都,跟著熱鬧了一陣子。幾年後,李子通從海陵向西攻佔江都,在江都正式稱帝,國號為吳,不久兵敗被殺。隋代青瓷四系罐、青瓷執壺等泰州常有出土,博物館就收藏有隋代青瓷精品,一些古董店與地灘上也常見有隋代青瓷。(
唐朝 唐朝是我封建社會的盛世,海陵在唐朝又有了長足的發展。唐初武德三年至武德七年海陵縣改稱為吳陵縣,並在吳陵縣設置了吳州,此後,歷史上曾有不少海陵人自稱吳州人,蓋源於此。
辦學 唐朝開國不久,張買臣來到海陵任吳州剌史。這位張姓州官崇尚文治,在海陵創辦州學,注重民眾教育,開海陵一代新風。從此,辦學崇教作為海陵特色,一以貫之,影響著我們的這座城市直至今天。接受過較多教育的市民,民風淳樸,傳統優良。文獻記載:「海陵幽邃而地肥美,故民惟事耕漁.性多樸野,恥以浮,薄相誇,鮮出機巧。雖無富強而家亦自給,不務爭奪,……茅茨陋巷,弦誦相聞,蔚然有文雅之風。」宋代泰州出現教育家胡安定,考取進士者百餘民;明代王艮創立泰州學派,子弟數百人;清代揚州府屬8縣考生雲集泰州,參加科舉考試的院試,泰州成為當時揚州府的文化中心。不難看出,自唐代以來,我們的這座城市連續演繹著文化昌盛的光輝。(圖18唐雙系白瓷罐 圖19唐彩繪執壺)
張懷瓘 開元年間,海陵曾出現了一位書法家與書法評論家——張懷瓘。張曾任鄂州司馬、翰林院供奉,右率府兵曹參軍,是唐代地方州級六品官員。他工書,善真、行、小篆、八分書。著有《書斷》、《評書葯石論》、《書詁》、《書論》、《六體書論》、《論用筆十法》等。《書斷》是張懷書論的代表作,主要闡述了文字的產生與發展歷程,以及書法的美學價值和社會功用,對後來書法評論影響極大。張懷瓘的父親也是一位書家,弟弟張懷瑰亦有文學才能,同樣也是書家,曾官至翰林、集賢兩院侍讀學士。張氏一家算是當時的書香門第,是唐代海陵文化見於史書記載的一個實例。
海陵紅粟 唐武則天年間,發生了一起徐敬業起兵反武的大事。初唐四傑的駱賓王為徐寫下了一篇譽滿天下、青史留名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在炫耀起義軍實力時,駱賓王寫道:「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意思是起義軍糧草豐盛,海陵的陳年粟米,倉糧儲存得無窮無盡。這就告訴我們唐代海陵是產糧大縣,是天下糧倉。
海陵鹽監 唐代海陵除了糧食聞名全國以外,更為著名的還有海鹽生產。海陵東邊面海,這里的海水含鹽量高,海邊地勢平坦,又有茂盛的蘆葦作煮鹽燃料,是天成地就的產鹽鹽場。漢初就開始煮鹽,到唐代時鹽場已很具規模。唐安史之亂時,財政困難,度支史第五琦作榷鹽法,凡產鹽地方,都設鹽院,亭戶鹽丁生產出來的鹽,統歸官賣,嚴禁私鹽,從此鹽稅成為國家一種重要收入。當時全國設有十大鹽監,海陵為十監之首。唐開成四年(839年)日本國僧人圓仁來中國求法取經,在海陵縣白湖鎮桑田鄉東梁豐村登陸,後沿漢吳王劉濞開挖的運鹽河西行,途中見到「鹽官船積鹽,或三四船,或四五船,雙結續編,不絕數十里,相隨而行。乍見難記,甚為大奇。」圓仁看到的場景,正是鹽商從各鹽場收鹽後從運鹽河外運的實況。運鹽船之多,竟使園仁為之目眩,可以想見當時海陵鹽場產鹽之多。
唐代寺廟 繼東晉南朝以後,唐代的海陵佛教更加發達,見諸記載的佛教寺廟,除光孝寺外,又有南山教寺、東山長樂教寺、北山開化禪寺、雨聲寺等相繼創建,這些寺廟雖屢有興廢,但香火不滅,僧徒代代相傳,至今大多保存。
唐代里坊 唐代大詩人王維,在送從弟惟祥任海陵縣宰時寫了一首詩。詩人筆下的海陵城「浮於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噴於乾坤,江城入於泱漭。」充滿浪漫色彩。實際上的唐代海陵城,我們可以在唐代的一些名人的墓誌上看到更多的資料。在泰州現知出土的10方唐代墓誌上,都記有墓主人生前居住與死後埋葬的里、坊等。初步統計有唐代海陵已發現有常樂坊,社父坊,大寧坊,禎實坊,靜肅里,常樂里,禎實里,白露里等。按唐代規定,城內設坊,墓誌上已看到唐代海陵城內有常樂坊和社父坊2個坊。當時的地方縣城,一般只有1個坊,海陵縣起碼有2個以上的坊,是一座較大的縣城。唐代隨著經濟發展,消除了按時開市、閉市的制度,打破了城鄉間的城防障礙,城鄉融為一體,而在郊外設坊,此時在海陵縣城外已有大寧坊和禎實坊2個坊,商業經濟發展也該相當繁榮。
中國歷史上的大唐帝國,經過安史之亂的折騰,關中地區從此凋敝,政治、經濟中心開始南移,因而促進了江淮地區的經濟發展。唐代海陵縣依靠著優越的地理優勢,特別是里下河地區肥沃廣袤的平原和海邊的鹽場,在全國大的歷史背景下,曾有過諸多輝煌,這是泰州作為「漢唐古郡」的關鍵所在,也是泰州人值得自豪的地方。
尾音:唐以後的五代海陵縣升格為泰州,宋、元、明、清的泰州發展更快,接下去的泰州歷史,文獻有較祥細的記載,有機會風城講壇將會以文獻記載結合考古資料再作介紹。
引子:上一講我們就泰州地區的海陸變遷、熱電站考古、麋鹿化石、青墩遺址、南盪遺址、溱潼石斧、天目古城、海陽面世、海陵出現、海陵縣、海陵郡、六朝青瓷、隋代海陵、唐代海陵等作了簡單介紹,講述了《文物考古與泰州歷史》的上篇「漢唐古郡」。今天,我們繼續《文物考古與泰州歷史》的下篇「淮海名區」。
目前江蘇全省有13個地級市,其中有5個地級市用古代州的名字,就是蘇州、常州、揚州、泰州、徐州。泰州是五州之一。泰州是怎麼產生的?先得介紹一下泰州產生的歷史背景。
D. 古人謙讓的事例
1、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們一起吃梨,孔融總是拿小的吃。有大人問他為什麼這么做。他回答說:"我年齡小,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由於孔融這么聰明早慧,很小就懂得這樣的道理,宗族親戚們認為他是個奇才。
2、呂岱哭徐厚
三國時的呂岱位高權重,名聲顯赫,但能虛心聽取批評意見。他的朋友徐厚為人忠厚耿直,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評呂岱的缺點。
呂岱的部屬對徐厚不滿,認為徐厚太狂妄,並將此告訴了呂岱。可呂岱反而更加尊重和親近徐厚。徐厚死後,呂岱失聲痛哭,邊哭邊訴:「徐厚啊!以後我從哪兒去聽到自己的過失啊!」
3、六尺巷的故事
清代康熙年間,桐城境內的一樁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大學士張英的府第與吳姓相鄰。吳姓蓋房欲占張家隙地,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高官望族,縣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難以定奪,連稱憑相爺作主。
相府家人遂馳書京都,張英閱罷,立即批詩寄回,詩曰:「一張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詩,旋即拆讓三尺,吳姓深為感動,也連讓出三尺。於是,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
4、春秋時期,晉國和齊國在鞍這個地方大戰,戰斗進行得異常激烈,最終晉軍大敗齊軍。晉軍凱旋時,上軍副帥士燮最後進入國都,他的父親說:「你不知道我盼望你嗎?為什麼不能早點回來?」
士燮說:「一般軍隊勝利歸來,國內的人們必然熱情歡迎。如果先回來,一定會特別引人注意,這豈不是要代替主帥領受殊榮嗎?因此,我不敢先回來。」父親對他的做法很贊賞。
論功行賞時,晉景公對統帥郤克說:「這次我軍大勝是你的功勞啊!」郤克回答:「這完全是君王的訓教和幾位將帥的功勞,我有什麼功勞呢?」
晉景公稱贊士燮的功勞與郤克同樣大。士燮說是聽從荀庚命令、接受郤克統帥的結果。景公稱贊欒書,欒書說:「這次勝利有賴於士燮的指揮和士兵的奮力作戰。」
晉軍將領互相謙讓,推功及人的美德反映了他們團結協作,共同戰斗的精神,這正是大敗齊軍的關鍵所在。
幾年以後,晉軍主帥戰死。晉侯檢閱軍隊,派遣士丐率領中軍,士丐辭謝了,他說:「荀偃比我強,請派荀偃吧。」於是,晉侯讓荀偃率領中軍,士丐輔佐。
晉侯又派韓起率領上軍,韓起要讓給趙武,晉侯就派遣欒黶,欒黶推辭說:「我不如韓起,韓起願意讓趙武在上,君王還是聽從他吧。」
於是趙武率領上軍,韓起輔佐。晉國的將帥在名利面前互相禮讓,晉國百姓因此而團結,幾世受益。
5、衛國大夫孔圉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是個非常謙虛的人。在孔圉死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好學的精神,因此特別賜給他一個"文公"的稱號。後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國人,但是他卻不認為孔圉配得上那樣高的評價。有一次,他問孔子說:「孔圉的學問及才華雖然很高,但是比他更傑出的人還很多,憑什麼賜給孔圉『文公』的稱號?」
孔子聽了微笑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腦筋聰明又靈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對方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他都會大方而謙虛的請教,一點都不因此感到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並不會不恰當」。經過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終於服氣了。
E. 嘉魚民間傳說
傳說古時候有一位皇帝,乘御舟路過嘉魚,船正在江心行駛時遇到風暴,忽然狂風大作,白浪滔天,蓬帆撕裂,桅桿折斷,舵失靈,船搖擺,御舟傾刻有翻沉的危險。這時,江底頓時騰起兩條黃龍,把這只即將沉沒的御舟穩穩地從江心駕到岸邊,保全皇帝一行人平安無事。
當地老百姓立刻傳開啦:「還是皇帝有福分呵,皇帝是龍體,當然有神龍保駕。」從此,皇帝欽定此地為「駕御口」的民間故事也流傳開了。
後來,唐明皇游江南,看夠了蘇杭的秀麗景色後,就沿長江向上游覽,領略江南各口岸的水鄉風光。御舟行到嘉魚一帶,發現這里江流、湖泊相連,一脈水天福地,默默自語道:「這里水多魚多,聯想此地鮮魚必然別有風味。」 話音剛落,只見一條銀光閃閃的魚跳到唐明皇面前,他便叫侍臣趕快撿起來看了又看,高興地說:「福承天應運,所想必至。」
侍臣們更是佳言相捧:「皇上洪福齊天,此魚自獻,必有吉祥。」馬上叫隨行廚師施出烹調巧技,獻給皇上下酒。唐明皇吃了兩口,覺得肉嫩味美,鮮甜可口,問道:「此魚何名?」那些讀死書的侍臣回奏:「臣未曾在書上見過。」
廚師也說:「自我當廚師以來,未曾見過這樣好的魚。」左右隨員站了半天也回答不了這魚的品名,好在唐明皇是個又開明又有學問的皇帝,說道:「凡魚必有名,既然你們都不知名書上又無記載,聯給它賜個名字吧!」
明皇想到古稱「駕御口」的吉樣故事;又看到這魚躍波浴浪、銀鱗耀日的可愛;又回顧詩經上有「南有嘉魚」的美稱。如是金口玉言暢開:「嘉者,美好也。就叫嘉魚吧。」因此,這個御封名詞就流傳至今。
(5)呂岱典故擴展閱讀:
嘉魚縣是湖北省咸寧市下轄縣,沉積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縣境內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點甚多,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境內有三國古戰場遺址——陸口,系三國東吳呂蒙、陸遜屯兵之地,現尚存有呂蒙城遺址、吳王行祠、孔明取箭所、魯肅夫人墓、丁奉墓、呂岱墓等三國古跡和古跡「煙墩台」。
有萬里長江第一灣——「簰洲灣」和層巒疊翠的牛頭山森林公園、幽深蜿蜓的仙人洞群、風景優美的三湖連江水庫風景區;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紅粘土型露天金礦。
有全國第一組(新農村建設的一面旗幟)——官橋八組;還有即將開發建設的集旅遊、溫泉、農業觀光園、水上游樂、狩獵、住宿於一體的山湖溫泉旅遊項目。
F. 靜海軍的典故
唐朝武德四年在越南設置了交州總管府,永徽二年(651)年改稱安南都督府,回679年又改為安南都護府。從此答交州便正式被稱作安南(早在三國時代,東吳的孫權就任命呂岱為安南將軍)。至德二年(757年)改名為鎮南都護府。永泰二年(766年)又改為安南都護府。轄境約北麵包括進雲南省紅河、文山兩自治州,南抵今越南河靜、廣平省界,東有廣西那坡、靖西、龍州、寧音、防城等縣市邊境。 咸通元年(861年)府治被南詔國攻陷,未幾收復。四年(863年)再陷,寄治海門鎮(今越南海防省安陽縣北)。咸通七年(866年)收復恢復舊治。
G. 神算吳范的典故
三國時期預測家吳范
吳范,善占候,知風氣。
他與善畫的曹不興、善相的菰城鄭嫗、善算的趙達、善弈的嚴武、善占夢的宋壽、善書的皇象、懂天文的劉敦八人,在三國之時,號稱吳之"八絕"。
吳范最著名的事情是三國時關於項羽敗麥城的一段。
關羽詐降,孫權問吳范:關羽是不是真的投降?
吳范說:他們有逃跑之相,說投降是假話。
吳范看破了關羽的花樣,讓孫權早有了防備,後來才有馬忠擒關羽的好戲。
--------------------------
吳范,字文則,會稽上虞人也。以治歷數知風氣聞於郡中。舉有道,詣京都,世亂不行。會孫權起於東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災祥,輒推數言狀。其術多效,遂以顯名。
初,權在吳,欲討黃祖。范曰:「今茲少利,不如明年。明年戊子,荊州劉表亦身死國亡。」權遂征祖,卒不能克。明年,軍出,行及尋陽,范見風氣,因詣船賀,催兵急行,至即破祖,祖得夜亡。權恐失之,范曰:「未遠,必生禽祖。」至五更中,果得之。劉表竟死,荊州分割。及壬辰歲,范又白言:「歲在甲午,劉備當得益州。」後呂岱從蜀還,遇之白帝,說備部眾離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權以難范,范曰:「臣所言者天道也,而岱所見者人事耳。」備卒得蜀。
權與呂蒙謀襲關羽,議之近臣,多曰不可。權以問范曰:「得之。」後羽在麥城,使使請降。權問范曰:「競當降否?」范曰:「彼有走氣,言降詐話耳。」權使潘璋邀其徑路,覘候者還,自羽已去。范曰:「雖去不免。」問其期,曰:「明日日中。」權立表下漏以待之。及中不至,權問其故,范曰:「時尚未正中也。」頃之,有風動帷,范拊手曰:「羽至矣。」須臾,外稱萬歲,傳言得羽。後權與魏為好,范曰:「以風氣言之,彼以貌來,其實有謀,宜為之備。」劉備盛兵西陵,范曰:「後當和親。」終皆如言。其占驗明審如此。權以范為騎都尉,領太史令,數從訪問,欲知其決。范秘惜其術,不以至要語權。權由是恨之。
初,權為將軍時,范嘗白言「江南有王氣,亥子之間有大福慶。」權曰:「若終如言,以君為候。」及立為吳王,范時侍宴。曰:「昔在吳中,嘗言此事,大王識之邪?」權曰:「有之。」因呼左右,以侯綬帶范。范權知權欲以厭當前言,輒手推不受。及後論功行封,以范為都亭侯,詔臨當出,權恚其愛道於己也,削除其名。
范為人剛直,頗好自稱,然與親故交接有終始。素與魏滕同邑相善。滕嘗有罪,權責怒甚嚴,敢有諫者死,范謂滕曰:「與汝偕死。」滕曰:「死而無益,何用死為?」范曰:「安能慮此坐觀汝邪?」乃髡頭自縛詣門下,使鈴下以聞。鈴下不敢,曰:「必死,不敢白。」范曰:「汝有子邪?」曰:「有」。曰:「使汝為吳范死,子以屬我。」鈴下曰:「諾。」乃排閣入。言未卒,權大怒,欲便投以戟。逡巡走出,范因突入,叩頭流血,言與涕並。良久,權釋,乃免滕。滕見范謝曰:「父母能生長我,不能免我於死。丈夫相知,如汝足矣,何用多為!」
黃武五年,范病卒。長子先死,少子尚幼,於是業絕。權追思之,募三州有能舉知術數如吳范、趙達者,封千戶侯,卒無所得。
H. 呂岱的軼事典故
起初,呂岱與吳郡人徐原親近友好,徐原慷慨且有才志,呂岱知道他能成大版器,便賞與他頭巾權、單衣,與他談論時事,後來便舉薦選拔徐原,官至侍御史。徐原秉性忠直慷慨,喜歡直言,呂岱有時有過失,他就當即諫勸,又在眾人面前公開議論這些事,有人將這些情況告訴呂岱。呂岱贊嘆地說:「這就是我看重德淵的原因。」等到徐原去世,呂岱極為痛苦悲哀,說:「德淵,是我呂岱的益友,如今不幸歸西,我再從何處聽到責備我過失的言語呢?」人們談到這件事都贊美他們的友情。
I. 三國演義的首領都有誰
109年
橋玄公祖(109-183)
124年
任安定祖(124-202)
126年
陸康季寧(126-195)
127年
鄭玄康成(127-200)
132年
蔡邕伯喈(132-192)陶謙恭祖(132-194)
137年
王允子師(137-192)趙溫子柔(137-208)士燮威彥(137-226)
141年
黃琬(141-192)程昱仲德(141-220)
142年
劉表景升(142-208)王烈彥方(142-219)楊彪文先(142-225)
147年
賈詡文和(147-223)
148年
荀悅仲豫(148-209)
149年
司馬防建公(149-219)
150年
鮑信(150-190)許靖文休(150-222)
151年
鍾繇元常(151-230)
153年
許劭子將(153-198)孔融文舉(153-208)張紘子綱(153-212)
155年
曹操孟德(155-220)
156年
劉宏(156-189)朱治君理(156-224)董昭公仁(156-236)張昭子布(156-236)
157年
孫堅公台(157-193)劉繇正禮(157-198)荀攸公達(157-214)華歆子魚(157-231)
158年
管寧幼安(158-241)
159年
崔琰季珪(159-216)韓暨公至(159-238)
160年
臧洪子源(160-195)
161年
呂岱定公(161-256)
162年
劉備玄德(162-223)胡昭孔明(162-250)
163年
嚴象文則(163-200)荀彧文若(163-212)杜畿伯侯(163-224)孫邵長緒(163-225)
164年
虞翻仲翔(164-233)
166年
太史慈子義(166-206)
167年
臧霸宣高(167-227)
168年
李通文達(168-209)曹仁子孝(168-223)徐宣寶堅(168-236)顧雍元嘆(168-243)向朗巨達(168-247)
169年
田疇子泰(169-214)
170年
郭嘉奉孝(170-207)
171年
曹純子和(171-210)司馬朗伯達(171-217)徐幹偉長(171-219)張遼文遠(171-221)趙儼伯然(171-245)田豫國讓(171-252)
172年
魯肅子敬(172-217)劉巴子初(172-222)徐邈景山(172-249)王凌彥雲(172-251)
173年
劉辯(173-190)彌衡正平(173-198)
174年
李典曼成(174-209)賈逵梁道(174-228)諸葛瑾子瑜(174-241)高柔文惠(174-263)
175年
孫策伯符(175-200)周瑜公瑾(175-210)楊修德祖(175-219)
176年
沉友子正(176-204)法正孝直(176-220)馬超孟起(176-222)
177年
孫瑜仲異(177-215)王粲仲宣(177-217)霍峻仲邈(177-217)吳質季重(177-230)朱桓休穆(177-239)
178年
張承仲嗣(178-244)陳武子烈(178-215)呂蒙子明(178-219)
179年
龐統士元(179-214)仲長統公理(179-219)司馬懿仲達(179-251)韋誕仲將(179-253)
180年
劉廙恭嗣(180-221)王祥休徵(180-268)司馬孚叔達(180-272)
181年
彭羕永年(181-217)劉協伯和(181-234)諸葛亮孔明(181-234)
182年
荀緯公高(182-223)朱然義封(182-249)孫權仲謀(182-252)
183年
胡綜偉則(183-243)陸遜伯言(183-245)留贊正明(183-255)盧毓子家(183-257)
184年
孫翊叔弼(184-204)
185年
劉基敬輿(185-233)
186年
繆襲熙伯(186-245)
187年
馬良季常(187-222)曹丕子桓(187-226)
188年
孫韶公禮(188-241)宗預德艷(188-264)
189年
孫皎叔朗(189-219)陸績公紀(189-220)凌統公績(189-237)鄭袤林叔(189-273)
190年
馬謖幼常(190-228)何晏平叔(190-249)應璩休璉(190-252)魯芝世英(190-273)
191年
辛憲英(191-269)
192年
曹植子建(192-232)
193年
駱統公緒(193-228)張溫惠恕(193-230)
195年
龔祿德緒(195-225)孫奐季明(195-234)曹彪朱虎(195-251)王肅子雍(195-256)
196年
曹沖倉舒(196-208)朱據子范(196-252)
197年
鄧艾士載(197-264)石苞仲容(197-273)
198年
杜恕務伯(198-252)陸凱敬風(198-269)丁固子賤(198-273)
199年
諸葛喬伯松(199-223)何曾穎考(199-278)
201年
陳表文奧(201-234)譙周允南(201-270)陳騫休淵(201-281)
202年
姜維伯約(202-264)范粲承明(202-285)
203年
諸葛恪元遜(203-253)
204年
韋昭仲嗣(204-273)華表偉容(204-275)劉寔子真(204-294)
205年
曹睿元仲(205-236)司馬望子初(205-271)山濤巨源(205-282)
206年
王覽玄通(206-278)王浚士治(206-285)
207年
劉禪公嗣(207-271)
208年
司馬師子元(208-255)管輅公明(208-255)石偉公操(208-290)
209年
孫登子高(209-241)全緒(209-252)夏侯玄太初(209-254)傅嘏蘭石(209-255)魏舒陽元(209-290)
210年
阮籍嗣宗(210-263)
211年
孫鄰公達(211-249)司馬昭子上(211-265)
212年
崔遊子相(212-304)
213年
孫慮子智(213-232)鄭默思玄(213-280)
217年
魯淑(217-274)傅玄休奕(217-278)賈充公閭(217-282)
219年
孫峻子遠(219-256)
220年
衛瓘伯玉(220-291)
221年
羊祜叔子(221-278)范喬伯孫(221-298)
222年
杜預元凱(222-284)
223年
嵇康叔夜(223-262)任愷元褒(223-283)王渾玄沖(223-297)
224年
孫和子孝(224-253)劉璿文衡(224-264)裴秀季彥(224-271)李密令伯(224-287)
225年
鍾會士季(225-264)
226年
王弼輔嗣(226-249)陸抗幼節(226-274)皇甫謐士安(226-293)
227年
諸葛瞻思遠(227-263)賀邵興伯(227-275)司馬伷子將(227-283)
228年
王蕃永元(228-266)
231年
孫綝子通(231-258)
232年
曹芳蘭卿(232-274)司馬駿子臧(232-286)張華茂先(232-300)司馬乾子良(232-311)
233年
陳壽承祚(233-297)
234年
唐彬儒宗(234-294)王戎浚沖(234-305)
235年
孫休子烈(235-264)
236年
司馬炎安世(236-290)劉弘和季(236-306)
238年
文俶(鴦)(238-291)
239年
傅咸長虞(239-294)索靖幼安(239-303)
241年
曹髦彥士(241-260)司馬攸大猷(241-278)
242年
孫皓元宗(242-283)
243年
孫亮子明(243-260)夏侯湛孝若(243-291)
244年
胡淵世元(244-301)
245年
曹奐景明(245-302)
247年
潘岳安仁(247-300)
249年
石崇季倫(249-300)
250年
陸景士仁(250-280)
252年
王浚彭祖(252-314)
256年
王衍夷甫(256-311)
261年
陸機士衡(261-303)
262年
陸雲士龍(262-303)
曹昂 (?-197)
曹仁 (168-223)
曹洪 (?-232)
曹純 (?-210)
王雙 (?-228)
曹休 (?-228)
留贊 (183-255)
王戎 (234-305)
漢獻帝 (181-234)
曹操 (155-220)
朱儁 (?-195)
孫翊 (184-204)
孫綝 (231-258)
王粲 (177-217)
曹芳 (232-274)
孫登 (209-241)
孫桓 (197-?)
曹丕 (187-226)
孫休 (235-264)
孫堅 (155-191)
孫皓 (242-283)
孫和 (224-?)
孫亮 (243-260)
孫瑜 (177-215)
孫峻 (219-256)
耿紀 (?-218)
鄧忠 (?-264)
孫韶 (188-241)
孫權 (182-252)
張悌 (?-280)
太史慈 (166-206)
諸葛誕 (?-258)
公孫淵 (?-238)
毋丘儉 (?-255)
凌操 (?-203)
劉諶 (?-263)
管輅 (209-256)
張綉 (?-207)
荀攸 (157-214)
孫策 (175-200)
張濟 (?-196)
曹睿 (205-239)
費禕 (?-253)
王朗 (?-228)
黃祖 (?-208)
楊懷 (?-212)
典韋 (?-197)
董昭 (156-236)
李肅 (?-192)
劉虞 (?-193)
石苞 (?-273)
華歆 (157-231)
陳壽 (233-297)
潘浚 (?-239)
樊稠 (?-195)
伏完 (?-209)
陶謙 (132-194)
胡遵 (?-256)
羊祜 (221-278)
賈充 (217-282)
董卓 (?-192)
馬超 (176-222)
關羽 (?-219)
馬忠 (?-249)
馮習 (?-222)
楊彪 (142-225)
陳琳 (?-217)
傅僉 (?-263)
鄧艾 (197-264)
馬良 (187-222)
文丑 (?-200)
橋玄 (109-183)
文鴦 (238-?)
薛瑩 (?-282)
龐德 (?-219)
傅肜 (?-222)
雍?#93; (?-225)
楊修 (175-219)
朱桓 (177-238)
滿寵 (?-242)
徐榮 (?-192)
劉琦 (?-209)
劉璋 (?-219)
劉巴 (?-222)
劉岱 (?-192)
李嚴 (?-234)
張松 (?-212)
劉禪 (207-271)
劉表 (142-208)
高順 (?-198)
關平 (?-219)
張溫 (193-230)
濮陽興 (?-264)
夏侯敦 (?-220)
丁奉 (?-271)
橋瑁 (?-190)
胡奮 (?-288)
董允 (?-246)
樂進 (?-218)
郭圖 (?-205)
劉焉 (?-194)
許儀 (?-263)
孟達 (?-228)
樂綝 (?-257)
曹訓 (?-249)
韓遂 (?-215)
袁紹 (?-202)
張鈞 (?-184)
陸績 (187-219)
韓當 (?-226)
顏良 (?-200)
嚴綱 (?-191)
公孫越 (?-191)
漢靈帝 (156-189)
漢少帝 (173-190)
司馬徽 (?-208)
曹嵩 (?-194)
許劭 (150-195)
華佗 (?-208)
法正 (176-220)
王渾 (223-297)
張溫2 (?-191)
士孫瑞 (?-195)
鮑信 (152-192)
何晏 (?-249)
呂岱 (161-256)
眭固 (?-199)
張既 (?-223)
嚴輿 (?-195)
張楊 (?-198)
張南 (?-222)
橋蕤 (?-197)
牛輔 (?-192)
吳巨 (?-211)
呂據 (?-256)
邊章 (?-186)
北宮玉 (?-186)
楊任 (?-215)
張純 (?-189)
楊丑 (?-199)
馬日磾 (?-194)
李堪 (?-211)
劉封 (?-220)
魏延 (?-234)
楊奉 (?-197)
沙摩柯 (?-222)
車胄 (?-199)
金旋 (?-208)
王浚 (206-286)
陸遜 (183-245)
張寶 (?-184)
高幹 (?-206)
萬彧 (?-272)
黃權 (?-240)
姜維 (202-264)
禰衡 (173-198)
孔融 (153-208)
於禁 (?-221)
諸葛尚 (?-263)
陳震 (?-235)
公孫度 (?-204)
袁譚 (?-205)
袁尚 (?-207)
蹋頓 (?-207)
盧植 (?-192)
高定 (?-225)
譙周 (201-270)
崔琰 (?-216)
杜預 (222-284)
黃忠 (?-220)
朱治 (156-224)
公孫瓚 (?-199)
曹奐 (246-302)
袁術 (?-199)
吳質 (177-230)
皇甫嵩 (?-195)
袁熙 (?-207)
孫禮 (?-250)
顧雍 (168-243)
吳蘭 (?-218)
司馬師 (208-255)
陳泰 (?-260)
周瑜 (175-210)
成宜 (?-211)
鍾會 (225-264)
潘璋 (?-234)
劉備 (161-223)
凌統 (189-217)
廖化 (?-264)
霍峻 (180-219)
呂范 (?-228)
呂威璜 (?-200)
呂蒙 (178-219)
李恢 (?-231)
許靖 (?-222)
陳宮 (?-198)
高沛 (?-212)
駱統 (193-228)
軻比能 (?-235)
魯肅 (172-217)
徐邈 (172-249)
張華 (232-300)
滕胤 (?-256)
馬謖 (190-228)
呂布 (?-198)
朱異 (?-257)
州泰 (?-261)
呂乂 (?-251)
公孫續 (?-199)
李傕 (?-197)
陸凱 (198-269)
賀齊 (?-227)
桓范 (?-249)
曹植 (192-232)
於夫羅 (?-194)
田楷 (?-199)
士燮 (137-226)
曹彰 (?-223)
夏侯淵 (?-219)
何進 (?-189)
夏侯玄 (209-254)
夏侯尚 (?-226)
薛綜 (?-243)
王昶 (?-259)
趙弘 (?-184)
王平 (?-248)
張布 (?-264)
張角 (?-184)
趙雲 (?-229)
張嶷 (?-254)
張梁 (?-184)
張翼 (?-264)
陳矯 (?-237)
張昭 (156-236)
張邈 (?-195)
張讓 (?-189)
張飛 (?-221)
董承 (?-200)
張遼 (169-222)
張郃 (?-231)
蔡邕 (132-192)
陳群 (?-236)
陳騫 (201-281)
陳武 (?-215)
王甫 (?-222)
丁原 (?-189)
蒯越 (?-214)
郭淮 (?-255)
蔣欽 (?-219)
王允 (137-192)
岑昏 (?-280)
文欽 (?-258)
田疇 (169-214)
王基 (?-261)
淳於瓊 (?-200)
蔣琬 (?-246)
逢紀 (?-202)
向朗 (?-247)
蔣濟 (?-249)
諸葛瑾 (174-241)
朱然 (182-249)
吳懿 (?-237)
諸葛瞻 (227-263)
司馬炎 (236-290)
劉理 (?-244)
鍾繇 (151-230)
諸葛亮 (181-234)
司馬孚 (180-272)
司馬昭 (211-265)
沈瑩 (?-280)
闞澤 (?-243)
審配 (?-204)
曹爽 (?-249)
司馬懿 (179-251)
秦宓 (?-226)
步騭 (?-247)
司馬攸 (248-283)
王經 (?-260)
曹真 (?-231)
諸葛恪 (203-253)
曹髦 (241-260)
荀彧 (163-212)
郤正 (?-278)
曹羲 (?-249)
韓忠 (?-184)
徐晃 (?-227)
司馬望 (205-271)
全琮 (?-249)
向寵 (?-240)
賈詡 (147-223)
鄧芝 (?-251)
郭嘉 (170-207)
馬騰 (?-211)
韋昭 (?-273)
龐統 (179-214)
陸抗 (226-274)
呂凱 (?-225)
梁興 (?-212)
烏延 (?-207)
148年,賈詡生。224年,賈詡卒,年76。查《魏書文帝紀》與《賈詡傳》,賈詡應生於147年,死於223年,年77。書誤。
173年,楊德祖修生。。217年,楊德祖卒。219年7月又雲曹操殺楊修。查《三國志武帝紀》,曹操殺楊修在219年,《後漢書楊修傳》稱楊修年45歲,故楊修應生於175年,卒於219年。
187年,李景則式生。查《三國志李通傳裴注》,李通玄孫李式字景則,不可生之於187年。另按《魏書李順傳》,李順次子李式亦字景則,但此已是北魏時。
188年,龐士元統生。223年,龐士元卒。查《三國志先主傳》與《龐統傳》,龐統應生於179年,卒於214年。書有誤。
191年,陸康卒。按《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孫堅死於193年,孫策則在194年投靠袁術。袁術與陸康有隙,遣孫策圍攻盧江,《後漢書陸康傳》稱陸康守城二年,城陷後數月卒,故陸康卒年約為195-196年間,其生年為126-127年。故書有誤。另《三國志陸績傳》載陸績見袁術懷橘之年6歲,袁術於194年3月攻佔九江,195年孫策開始圍攻廬江,故陸績應生於189-190年。而《陸績傳》言陸績32歲卒,應為220-221年。
195年,德緒生。225年,德緒卒。查《三國志》楊戲所撰《季漢輔臣贊》,中有龔德緒,生卒年也是195年至225年。應是吳榮光著書時一時不查所致。
199年,關靖生。查《三國志公孫瓚傳》,公孫瓚長史關靖字士起,與公孫瓚同死,故此年應做關靖死。
200年,何熲考曾生。查《三國志何顒傳裴注引干寶晉紀》,何曾穎考。《晉書何曾傳》,何曾字也作穎考。
206年,王玄通覽生。查《晉書王祥傳》,王覽字玄通,應是避玄燁之諱而改。另王士治浚生。《晉書王浚傳》稱浚字士治,而《晉書王沉傳》有王沉之子王浚字彭祖。王士治應是王浚為是。
212年,陳騫卒。查《晉書武帝紀》,陳騫應卒於281年,年81歲,但《陳騫傳》則稱陳騫卒於291年,此已是司馬衷當政時,依史傳陳騫應於司馬炎在位時已亡,故非291年,陳騫生年應為201年。另同年有崔子相游生,查《晉書崔游傳》,游應作游。
223年,王元沖惲生。查《晉書王渾傳》,王渾字玄沖。玄因避諱改為元,而渾則錯字為惲。
225年,楊彪卒年四十八。查《魏書文帝紀》,楊彪卒年應為八十四。
231年,孫琳卒。查《吳書孫綝傳》,孫綝生於本年,故應做孫綝生。
235年,魏中山王兗生。查《魏書武文世王公傳》,中山王曹袞卒於本年,應為卒。
243年,簡雍卒。考《三國志》各傳,未見簡雍卒年,而同年又有顧雍卒,「二雍」均年76歲,因是書中錯為一人,簡雍誤。
252年,據《三國志朱據傳》,朱據死於本年。書只載其生年,未言其卒。
274年,陸景生。303年,陸景卒。按《三國志陸遜傳》陸晏、陸景兄弟均在280年晉滅吳之役殉國,陸景年31歲,故應生於250年,書誤。考劉璿生卒年。《三國志二主妃子傳》載劉璿於238年被封太子,年15歲。故劉璿應生於224年。同傳又稱劉璿死於鍾會之亂,是年為264年,故劉璿享年為41歲。
考傅玄生卒年。《晉書傅玄傳》稱傅玄在司馬師正妻羊徽瑜喪禮後,被御史中丞庾純所奏而免官,尋卒,年62歲。考《晉書景獻羊皇後》傳,羊徽瑜死於278年,故傅玄應亦於同年或不久卒,故傅玄生年應於217年左右。
增補人物生卒年考。
考許劭生卒年。《後漢書許劭傳》稱許劭與劉繇同奔豫章後死,故應卒於197-198年之間,年46歲,故推其生年應是152-153年。
考劉繇、劉基父子生卒年。《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注引獻帝春秋》言197年正月諸葛玄死時劉繇仍在,故劉繇應卒於197-198年間,年42,故生年約為156-157年。劉繇死時,其子劉基年14,故應生於184-185年,而劉基卒年49,故卒年約於232-233年。
考彭羕生卒年。《三國志彭羕傳》言彭羕被殺年37歲,本年應在定蜀與劉備北攻漢中之前,因彭羕遺書未談及漢中,約於215-217年間。推測彭羕生年應在179-181年之間。
考盧毓生卒年。《後漢書盧植傳》載盧植卒於192年,而《三國志盧毓傳》稱盧毓十歲而孤,故盧毓應生於183年。又盧毓卒於257年,年應75歲。
考馬良生卒年。《三國志馬良傳》言馬良死於夷陵之敗,即是222年,年36歲,故馬良生於187年。
考孫韶生卒年。《三國志孫韶傳》稱孫韶父孫河被殺時孫韶17歲,又據《吳主權傳》載孫河死於204年,故孫韶應生於188年,卒於241年,年54歲。考考凌統生卒年。據《三國志吳主權傳》,孫權於203年幾乎破黃祖,凌統之父應死於本年,又本《凌統傳》,凌統此年15,代領父兵,故凌統應生於189年。凌統卒年49,應為237年。
考應璩生卒年。《三國志王粲傳裴注引文章敘錄》稱應璩死於252年,《朱建平傳》言應璩卒年63歲,故應生於190年。
考張溫生卒年。《三國志張溫傳》稱張溫使蜀年32,此為224年,故張溫生於193年。張溫亦同年被廢,後六年卒,為230年,年38。
考王肅生卒年。《三國志王朗傳》言王肅卒於256年,而《朱建平傳》傳載王肅卒年62,故王肅應生於195年。
考韋昭生卒年。273年,孫皓殺韋昭。按《三國志韋昭傳》,韋昭於獄中上書自稱年已七十,故生年應在204年。另《三國志三嗣主傳》稱丁固卒於273年2月,《虞翻傳裴注引會稽典錄》言丁固卒年76歲,故丁固應生於198年。
考魯肅遺腹子魯淑生卒年。魯肅卒於217年,魯淑應出生與本年或翌年,而魯淑卒於274年,年約55。
考文俶(鴦)生卒年。按《晉書景帝紀》載,司馬師親征淮南在255年初,文俶年18,故應生於238年。而《晉書東安王繇傳》又載,助賈南風殺楊駿的司馬繇因功進入權力中心,司馬繇與與文俶有先世之仇,因而藉故殺害文俶,本年為,故文俶卒年54歲。
考胡淵生卒年。《三國志鍾會傳裴注引晉諸公贊》言胡淵殺鍾會時年18,是年為264年,故胡淵生於244年,而同引文又稱司馬倫使胡淵拒齊王司馬冏,後戰敗伏法,查《晉書惠帝紀》,為301年,胡淵年58歲。
J. 南通有哪些歷史典故
人傑地靈,歷史悠久。據古文化遺址考證,遠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境內海安青墩地區就有原始氏族部落繁衍生息。今市區一帶,五代設郡,稱靜海。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築城,定名通州。宋天聖元年(1023年)改稱崇州,又名崇川。辛亥革命後,廢州設縣,稱南通縣,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1949年2月南通全境解放後,劃城區、狼山、天生港一帶建南通市,先後為蘇北行署、南通地區專署所轄,1962年改為省轄市。1983年南通地區與南通市合並,實行市管縣體制。
人文薈萃,名賢輩出。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祥等諸多名家在南通留下傳世之作和軼聞逸事。三國名臣呂岱、宋代傑出教育家胡瑗、明代名醫陳實功、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狀元張謇等名人為南通歷史增色添彩。在中國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以創辦第一所師范學校、第一座民間博物苑、第一所紡織學校、第一所刺綉學校、第一所戲劇學校、第一所中國人辦的盲啞學校和第一所氣象站等「七個第一」,而佔有重要地位。江海大地還孕育了當代表演藝術家趙丹、國畫大師王個簃、著名數學家楊樂及20多位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
江風海韻,風光綺麗。市中心的濠河風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30華里的濠河環抱古城,被國內外遊人譽為「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項鏈」,正在規劃、開發的沿濠河博物館群將賦予通城更深的文化內涵。位於市區南郊的狼山風景區同樣為國家4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是江蘇省六大自然風景區之一,狼山列全國佛教八小名山之首,自初唐擴建廣教寺以來,一直香火旺盛,聲名遠播。位於狼山兩側的劍山、軍山、馬鞍山、黃泥山經過近幾年的開發建設,新添了不少景點。百里縣區不乏尋幽探勝之地。海安的青墩文化遺址,如皋的水繪園和定慧寺,通州的文天祥南歸渡海亭,如東的「海上迪斯科」(踩文蛤)和「空中交響樂」(海濱放風箏),啟東的圓陀角觀日亭等名聞遐邇。
雖然南通只有一千多年的建城史,但鹽業厚利卻促進了城市繁榮,城市規模也日益擴大,至明代時已成為蘇北的重要城市,後因隨著海灘淤漲,海岸線東移,海鹽業才開始衰落,但代之而起的植棉業的發展和家庭手工土布業的興盛,又使此地很快成了大宗棉花土布的集散中心,逐步成為一個重要的商業城市。1895年,清末狀元張謇回家鄉興辦大生紡織廠和大生企業集團,南通又成為中國近代紡織工業的發祥地之一,成為聞名遐邇的紡織城。現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家紡城!
南通現有我國最早創辦的師范學校(1902年)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通博物館(1905年),城周濠河環繞,狼山風景區主要由狼山、軍山、劍山等五山組成,沿江綿延近4公里,是中國八小佛教名山之一,是江蘇著名的旅遊觀光、休閑度假之地。名勝古跡有通州三塔、水繪園等。
南通風景名勝精選:
>>>狼山風景區<<<
在長江入海口的北岸邊,在一馬平川的江海平原上,狼山、劍山、軍山、馬鞍山、黃泥山濱江而立,五山秀麗多姿。站在五山之首的狼山上,舉目眺望,莽莽長江,霧靄茫茫,此為長江最寬處,北岸至南岸,江水寬約八九公里,宛如浩瀚大海,無邊無際。狼山,東西走向,北幽南暢,北麓沿邊懸崖峻壁,難以攀登;南坡平緩,易於上行。
古代,狼山原是長江入海口江水中的一個孤島,長年的泥沙淤積,便與江北岸連為一體。但山腳下依然留存下一條環山的清澈的「護山河」,並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玉帶河」,為狼山增添了一景。山上寺廟里有一副對聯:「江束四圍圓,潮平兩岸闊」。這有力地證實了此山原為「江心島」。古人巧喻此江心島之狼山為「美女梳頭」、「老衲坐禪」。真是詩韻優美,寓意深遠……
狼山景區有個迎客宗旨:先照遠,後照近。即先盛迎遠方貴客,爾後接待近處嘉賓。可見,狼山胸懷天下,先人後己,乃有聖賢之心。
寬大為懷的狼山,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古代,此山有一隻白狼精,佔山為王,無惡不作,把個風光優美的青山糟蹋成荒山野嶺。一天,一位遠方雲游的年輕和尚累了,想藉此地歇歇。「這有何難?」白狼精心想,一個座位之地能有多大,便輕狂地瞟了和尚一眼,「你要借多大地方?」「不大,不大。有個袈裟大小的地方就可以。」「無妨,無妨。」白狼精見那袈裟不過三五尺大小,便爽快答應了。「老衲這里有禮,謝謝施主。」只見那雲游和尚揮起袈裟,往天上一撒,不料,那袈裟頓時飄飄灑灑散擴開去。如同一張無邊無際的大網,從天而降,把整個山全都罩在網內……白狼精見,慌了手腳,知道遇到法力無邊的仙人了,立即拜倒在地:「聖賢在上,受小人一拜!」白狼精算是知趣,自個兒捲起鋪蓋,讓出狼山。臨走,白狼精跪求道:「能否將此山叫狼山,也算給小人留個思念?」「老衲答應你。」
這位慈悲為懷的和尚,便是後來讓狼山興盛起來的大聖菩薩。由此,當地便留下了一句幽默有趣的後話:「大聖菩薩借狼山,有借無還。」
狼山頂上的廣教寺,寺門兩邊粗大的黑色圓柱上,書寫了一副氣吞山河的對聯:「長嘯一聲山鳴谷應,舉頭四顧海闊天空」。可見狼山氣勢之非凡。
步入寺院,登上大聖寶殿。大聖菩薩端坐堂上。大殿黑亮的圓柱上,可讀到詩聯一對:開門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無所不容。大聖菩薩胸襟之大,如汪洋,似蒼穹……
千年古剎的廣教寺,殿宇雄麗,氣勢恢弘。環繞廣教寺的眾多景點,更是多姿多彩。北麓園內,山石奇絕,峰、岩、洞、石,頗負盛名。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墓、鑒真和尚遇難紀念塔、清康熙御書亭、摩崖石刻、平倭碑亭、軍山飛瀑、張謇銅像、三仙祠、關帝廟……風景萬千,令人心馳神往。怪不得,千百年來,文人墨客於狼山留連忘返。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王安石贊嘆道:「遨遊半是江湖裡,始覺今朝眼界開。」宋代大書法家米芾游罷狼山,心潮澎湃,欣然揮毫:第一山。
這個聞名於世的狼山,其實高度並不高,只有海拔106.94米。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中國有四座佛教聖山:五台山、九華山、峨眉山、普陀山;另有八座佛象小名山,狼山即為八大佛教小名山之首,可與四大佛教聖山比名……站在狼山峰巔,眺望南通市。陽光下,城池璀璨耀眼,熠熠閃光。南通市不僅擁有「江海第一山」,還擁有「中國近代第一城」的美譽。喪權辱國的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後,南通籍的清朝狀元張謇激於義憤,為挽救於危難中的中國,滿懷抱負,返回故里,興辦實業,創建學校;大搞文化、水利、交通建設,為今天的南通留下了近現代城市建設的科學格局。為此,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吳良鏞驚嘆南通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濠河風景區<<<
環繞南通城的濠河,被譽為「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項鏈」,是南通的驕傲。南通人民為有這一條歷史悠久、風景優美、國內現已罕見的濠河而自豪。
濠河 即古護城河、位於市區中心。濠河曲水回環,繞城而流,水面70萬平方米,景觀豐富,林木蔥郁。亭台橋榭掩映其間,畫舫遊艇盪漾水中。濠河周圍景緻薈萃。東南之濱有中國最早的博物館:南通博物苑,還有南通三塔之冠文峰塔,登其高眺遠,可俯瞰南通全城。文峰塔院是市文聯,書畫院,藝術館所在地。與塔院毗鄰有南通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專業研製刺綉等民間工藝品。與文峰塔一河之隔有我國第一座紡織專業博物館:紡織大觀園。三元橋畔新建的文峰公園,以自然風光與天然野趣倍受遊客青睞。西南濠河風景區,以原五公園為基礎興建,這里河面寬闊,碧波盪漾,是南通市的文化娛樂區。北首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寧寺、光孝塔。民謠"南通有三塔,角分四六八;兩塔平地起,一塔雲中插",所稱八角之塔即光孝塔。
>>>濱江公園風景區<<<
濱江公園總投入達1.8億元。南接龍爪園,緊靠長江,總佔地面積約375畝,是長江岸線上不可多得的天然景觀帶。根據規劃,整個公園由港口風情區、沿江風光區、休閑新天地、市井傳統文化區等四個區域組成。經過拋石護岸吹填土,將形成200畝腹地,向東南延伸至黃泥山、馬鞍山,與「山水間」體育公園接壤,形成壯闊的沿江新景觀。濱江公園是一處集觀光、游覽、休憩的臨江生態公園,遊客在此可以充分親近江水,體驗長江雄姿,觀賞山水田園風光。此處景點增強了五山風景區的整體性和連貫性,創造了景區中央核心廣場和綠色活動走廊,同時,還增強了「生態原貌」資源,使得這一景區地帶形成為一個整體的臨江生態公園保護區。該公園包括港口風情區、江岸風光區、碧水金灘區、休閑新天地、濕地生態區、龍爪礁石區等
>>>蠣岈山<<<
座落在東灶港東北側的蠣岈山是一個天然兩棲生物島,因盛產牡蠣而聞名,據中科院、南師大科學家考察後認為淤泥質海岸出現如此規模生物礁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實屬罕見,為研究近二萬年以來中緯度古海洋提供了難得的,甚至是地球上唯一的觀照體。地理專家對其體表牡蠣殼測定證實它已有1540—1946年的歷史,其固著基及造礁可達數千年,甚至上萬年。整個蠣岈山似山非山,似島非島,由黃泥灶、泓西堆、大馬鞍、扁擔頭、十八跳等大小不等的60餘個牡蠣堆坨積而成,方圓6600畝,沙丘起伏,島上資源豐富,別有天地,整個蠣岈山奇觀可謂世上一奇。蠣岈山真奇妙,可謂:是山非山潮落登山天下奇景撲面來,有島無島汐潮離島海上壯觀踏浪去。在島上你可盡情飽覽大海風光,和大海零距離對話,任你在金沙灘上奔跑;若你躺在沙灘上休閑觀海、悠然自得、盡享自然風光,漁港觀光、海上休閑、蠣山探密、快艇擊浪、海上日出、灘塗采蛤、騾馬彩車等無不令你心馳神往。
>>>水繪園<<<
繪園位於如皋城東北隅,是國內著名的古園林之一。其特色「南北東西皆水繪其中,秋巒葩卉,一一掩映,若繪畫然」。加之明末才子冒襄(字辟疆)與金陵名妓董小宛的愛情故事在海內外廣為流傳,水繪園亦名聲遠播。1981年,我國著名古園林專家陳從周教授來如皋水繪園游覽,即興填了《憶江南》詞一首「如皋好,信步冒家橋,流水幾灣縈客夢,樓台隔院似聞簫,往事溯前朝。」
>>>文峰公園<<<
三元橋東,文峰塔南,有一座以田園神韻取勝的公園,這就是1989年建成的文峰公園(原名長春園)。此園三面臨水,東邊與紡織博物館相連。佔地近10公頃,除園畔流過的濠河外,園內與濠河相通的河面就有3.3公頃,可謂「水包園,園包水」。文峰公園受人喜愛,不但是由於地理位置正處於「半村半廓」的濠河東南風景區,而且它本身造園藝術具有魅力,故而能吸引四方遊人,給人以美的享受。
>>>南通「園博園」<<<
「園博園」位於狼山與馬鞍山、黃泥山之間的長江邊,佔地達49公頃,總投資4.2億元,分江海風景區、靈山聖景區、西山懷古區、梅嶺攬勝區和園藝集萃區。第五屆省園博會於2007年9月20日在南通「園博園」開幕,本屆省園博會的主題為:「山水神韻江海風」,將展示13個省轄市經典景觀,包括南京的「梅林花雨」、南通的「映山澤鏡」、無錫的「泉月賞心」、常州的「聞香尋芳」、蘇州的「楓橋夜泊」、揚州的「三月煙花」、徐州的「西溪探源」、宿遷的「林靄秋雨」、淮安的「桑田村廬」、連雲港的「松石水灘」、鎮江的「西山徑幽」、鹽城的「澤地仙灘」和泰州的「翠園綠坡」,大多以各市知名景點為原型,結合「園博園」的地型地貌而構思建造的。
>>>體育會展中心<<<
南通體育會展中心工程是南通市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設計功能最全、建設標准最高的現代化體育會展設施,總佔地6000畝,建築面積達150萬平方米。建成後,它將成為一座集各類競技體育比賽、全民健身休閑、商貿旅遊會展、大型文藝演出於一體的多功能體育會展中心。
該中心工程位於南通市新城區中心軸線南端、工農南路與平嗇園路交接處,緊鄰狼山風景區與在建的南通大學城。工程包括國內第一個可開閉頂體育場、具備體育比賽與會展雙重功能的體育館以及現代化的游泳館。
據悉,由日本全日新設計公司和同濟大學共同設計的開閉頂體育場擁有3萬個座位,所開啟面積為105米×1900米,這比2108年北京奧運會主會場「鳥巢方案」所開啟面積還要大三分之一,堪稱全國第一。同時擁有60000個座位和10000個展位的體育館,採用具有飄逸感的多曲線屋面,更增添了體育中心的現代氣息。位於體育館東側的游泳館共800個座位,可承擔國內國際的各類大型比賽。
南通名人簡介:
歷代人文薈萃,名賢輩出。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等文學家在南通留下許多不朽詩篇和軼聞逸事。
三國名臣呂岱、明代名醫陳實功、揚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狀元張謇等歷史名人均為南通籍人士。
當代表演藝術家趙丹、國畫大師王個簃、蛇葯專家季德勝以及數學家楊樂等20多位兩院院士也出自南通。
體育事業備受矚目,先後為國家輸送了林莉、趙劍華、張潔雲、周天華、葛菲、李菊、黃旭等一批體育名將,被國家體育總局譽為"世界冠軍的搖籃"。
今天,在全國中型城市中,南通更有許許多多的「第一」:二十多位院士、好幾位聞名的大畫家(袁運生、袁運甫兄弟等等)、二十多個世界冠軍、主跨橋長達1088米的世界最大最長的鋼索斜拉橋――蘇通大橋……屈指一數,在全國地縣級市中,在各個行業里,南通居然擁有70多個全國第一,有的甚至是世界第一。真是奇跡的「故鄉」!尤其令人振奮的是「百歲老人之最」。據說,全國有4000多位百歲老人,南通居然擁有400多人。
南通為長江金三角的北角。南通大橋通車後,可與大上海連為一體,只需一個多小時便可到達。如今,上海與崇明島之間,已在長江江底開鑿江底隧道。而南通與崇明島之間也正在計劃架設長江大橋……明天,這個流金淌銀的南通市,將是座開掘不盡的金山……
南通江海交匯的壯觀,長壽健身的神奇,花園城市的幽雅,江海河鮮的美味,無不傳遞著春的信息;南通近期推出了「江海之旅、文博之旅、冠軍之旅、教育之旅、長壽之旅」五條特色旅遊線路,歡迎您來品味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