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蟬的寓言故事道理

蟬的寓言故事道理

發布時間: 2021-02-16 10:18:07

⑴ 螳螂捕蟬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告訴我們在考慮問題、處理事情時,要深思熟慮,考慮後果,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後患的道理。

螳螂捕蟬:螳螂想捕捉蟬,卻不知潛在危險。比喻目光短淺,沒有遠見。等待時機從後面襲擊。也比喻有後顧之憂。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出自《莊子 山木》。諷刺了那些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後禍患的人;對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顧後患的這類人提出警告。

(1)蟬的寓言故事道理擴展閱讀:

近義詞:

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等。

成語典故

原文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游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

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旁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翻譯:

吳王想要討伐楚國,告訴左右大臣說:「我會殺死所有敢勸諫我不出兵的人!」吳王的侍從中有個年輕人想要勸諫吳王卻不敢,就懷里藏著彈丸,手裡拿著彈弓,在後院游盪,露水沾濕了他的衣服,這樣做了幾天。吳王說:「你,為什麼要這樣辛苦地沾濕衣服?」

年輕人回答說:「園子里有一棵樹,樹上有一隻蟬,蟬處在高處一邊放聲叫著一邊吮吸著露水,卻不知道螳螂在它的後面;螳螂彎曲身子貼緊前肢想要取蟬,卻不知道黃雀在它的旁邊。

黃雀伸長脖子想要啄螳螂,卻不知道彈弓和彈丸在它的下面。這三者都必定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卻不考慮身後的隱患。」吳王說:「好啊!」於是吳王便打消了出兵的念頭。

⑵ 蟬與狐狸從這則寓言中,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 百度

蟬不僅聰明還發現它善於觀察,能從同伴的災難中吸取教訓。

啟示回
一個聰明的人,總答能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

蟬和狐狸
一隻蟬在大樹上唱歌。狐狸想吃蟬,便設下了一個圈套。
他故意站在蟬的對面,贊嘆道:「您的歌聲多麼美妙!您真是個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來讓我見識一下您那動聽的歌喉嗎?」
蟬察覺其中有詐,就摘下一片樹葉扔下來,狐狸以為是蟬,猛地撲了過去。
蟬對狐狸說:「朋友,要是你以為我會下來,那就大錯而特錯了。自從看到你的糞便里摻雜著蟬的翅膀,我對你就懷有戒心了。」
一個聰明的人,總能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

⑶ 狐狸和蟬這則寓言說明了什麼道理

《狐狸和蟬》選自《伊索寓言》,蟬和狐狸這則寓言所講述的內容是:狐狸想吃蟬,便引誘蟬從樹上下來,可是蟬曾經看到狐狸的糞便里摻雜著蟬的翅膀,並沒有上當,反而把狐狸給騙了。
通過這則寓言故事,我們明白了一個聰明的人,能從別人的災難中吸教訓的道理,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或者虛榮所誘惑,時刻保持警惕。
故事原文為:
故事:
秋天,一些樹葉變得紅紅的,真美!一隻蟬高興地站在一棵大樹上唱著歌頌秋天的歌。
一隻狐狸來到這紅紅的樹下,看到了正在唱歌的蟬。狐狸餓了,可惜它不會爬樹。它站在樹下,眨眨眼睛想出了個壞主意。狐狸抬起頭,高聲地說:「乖乖,這是誰在唱歌?多麼委婉動聽,我從來就沒聽到過這么美妙的歌聲!」
蟬聽到了狐狸的誇獎,回答道:「我叫蟬,就喜歡唱歌,你不認識蟬嗎?」狐狸假惺惺地說:「別拿我開心了。沒聽說過蟬有這么能幹。你下來,讓我瞧瞧你是什麼模樣吧。」
但蟬識破了狐狸的詭計,它摘了一片大樹葉扔下樹來。狐狸還真以為是蟬飛下來了,便撲了過去,跌倒了。蟬在樹上大笑起來,說:「你這壞傢伙,我不會上你的當,自打我看見狐狸的糞里有蟬的翅膀,我就時刻提防著狐狸了!」狐狸只好爬起來,灰溜溜地跑了。

在該故事中,貪婪狐狸想用花言巧語誘捕到蟬,作為自己飯後的美味小吃。而聰明的蟬不為所動,聯想到狐狸的洞外有堆蟬翅膀,可能是狐狸吃剩下的遺物。於是,蟬摘下一片小樹葉探試狐狸的反應,狐狸果然上當,貪婪地向葉子撲去,把貪婪的本性暴露無遺。
蟬之所以能識破狐狸的詭計,是因為蟬狐狸的糞便里有蟬的翅膀之後,就時刻警惕狐狸。同時也要告訴我們的是從他人那裡吸取災難的教訓,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小朋友在看待一件事情時不能只看錶面,用心靈去看得清事物的本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
以上就是對這則寓言的具體理解,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⑷ 從狐狸和蟬這個寓言故事中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凡事不能光聽別人的花言巧語,要善於觀察,善於思考。

一隻飢腸轆轆的狐狸專在森林屬里尋找食物,他聽見了一隻蟬在歌唱。

狐狸想:「雖然他還不夠俺塞牙縫兒,可也比沒有強。」

狐狸於是喊到:「是誰在唱歌呀?我從未聽到過如此美妙的聲音,嘿,您能從樹上下來一下么?」

蟬假裝沒聽到。

狐狸繼續喊道:「我只想見見你,不會傷害你的,請相信我吧。」

聽到這句話,聰明的蟬扔下了一片樹葉,狐狸把它誤當成了蟬,一躍而起,吞下了樹葉。

狐狸發現上當了,他氣急敗壞的朝蟬喊道:「騙子!」

蟬微笑著回答:「可是,狐狸先生,是你騙我在先的呀!」

(4)蟬的寓言故事道理擴展閱讀:

《狐狸和蟬》是《伊索寓言》里的故事。

蟬之所以能識破狐狸的詭計,是因為蟬狐狸的糞便里有蟬的翅膀之後,就時刻警惕狐狸。同時也要告訴我們的是從他人那裡吸取災難的教訓,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小朋友在看待一件事情時不能只看錶面,用心靈去看得清事物的本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

⑸ 《狐狸和蟬》的寓言說明了什麼道理

聰明的人懂得從別人的失敗中吸取教訓,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或者虛榮所誘惑,時刻保持警惕

⑹ 《螳螂捕蟬》這則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1、啟自示

說明有的時候人往往只抓住了事物的一面,造成對事物本質的錯誤認識。如果想正確地認識事物本質,就應該多角度分析問題。提醒人們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不考慮後果。

2、解釋

螳螂捕蟬:螳螂想捕捉蟬,卻不知潛在危險。比喻目光短淺,沒有遠見。

黃雀在後:比喻等待時機從後面襲擊。也比喻有後顧之憂。

3、出處

《劉向·說苑·第九卷·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顧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

《說苑·正諫》:「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yì)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雀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戰國·莊子·外篇山木第二十》「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槐西雜志十四》:「後數年,聞山東雷擊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殺過度,又伏天誅歟?『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挾彈者,又在其後,此之謂矣。」

⑺ 伊索寓言《螞蟻和蟬告訴我們》

《螞蟻和蟬》這篇小寓言通過螞蟻和蟬生動的對話,來告訴我們:人不應回該是懶惰的,我們不能答打沒有準備的仗,否則後果會很嚴重。就像農民伯伯,他們為了秋天的收獲,在春天耕耘,以便能夠在秋天得到美好的收獲,度過安逸的冬天。我們也要像寓言中的螞蟻那樣,而不能像那隻蟬一樣荒廢大好的學習時光。像螞蟻那樣做一個有遠見的人,做一個勤奮的人。

⑻ 讀了蟬這則寓言,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應該是《螞蟻和蟬》,這則寓言出自《伊索寓言》。
懂得的道理:這則故事是為了諷刺,嘲笑好逸惡勞的人。凡事都要預先有準備,才能防患於未然。

⑼ 讀了蟬越的寓言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一、這則寓言揭示了這樣的道理:一個聰明的人,總能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內
二、故事:
一隻蟬在大樹上唱歌容.狐狸想吃蟬,便設下了一個圈套。他故意站在蟬的對面,贊嘆道:「您的歌聲多麼美妙!您真是個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來讓我見識一下您那動聽的歌喉嗎?」蟬察覺其中有詐,就摘下一片樹葉扔下來,狐狸以為是蟬,猛地撲了過去。
蟬對狐狸說:「朋友,要是你以為我會下來,那就大錯而特錯了。自從看到你的糞便里摻雜著蟬的翅膀,我對你就懷有戒心了。」

⑽ 八哥和蟬的故事文中那句話概括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

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學別人始終是「擺不上檯面」的內。

原文
八哥鳥生長容在南方,南方人捉來經過調教,它就會「講話」。其實它只是在模仿人的聲音,翻來覆去,講的都是從人那裡學來的幾句現話,僅此而已。
有一次,庭前樹上的蟬正在高歌。八哥聽了,譏笑蟬發不出人的聲音。蟬便說道:「你學人的話雖然學得像,卻完全不是你自己的話,而是人的聲音;我所唱的,卻是我自己的歌呀!」八哥於是感到了慚愧,從此以後,它就再不學著人講話了。
如今學別人口吻跟腔調作文的人,大約是不知道慚愧的八哥鳥變成的吧。
適於八哥鳥生長繁殖的環境,很少聽到「自己的歌」,因此知慚愧的八哥鳥也就很少了。

出自庄元臣《叔苴子》。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