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就是歇後語嗎
❶ 歇後語算不算俗語
不算
歇後語是中國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回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它答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語,後一部分起「後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後語。
俗語:是漢語語匯里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
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反映人民生活經驗和願望。俗語,也稱常言,俗話,這三者應該是同義詞。俗語一詞,已經普遍用作語言學的術語;常言一詞,帶有文言的色彩;俗話一詞,則有口語的氣息。
❷ 俗語是歇後語嗎
不一樣!
從語言學角度看,都是屬於熟語的一種。熟語包括成語、諺語、慣用語和歇後語四種。
一、歇後語:
歇後語形式上是半截話,採用這種手法製作的聯語就是「歇後語」。歇後語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濃郁的生活氣息。歇後語幽默風趣,耐人尋味,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古代的歇後語雖然很少見於文字記載,但在民間流傳肯定是不少的,如錢大昕《恆言錄》所載:「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復齋所載宋時諺也。」這類歇後語,直到今天還繼續為人們所使用
歇後語可以分成兩種類型:
1、一種是邏輯推理式的,說明部分是從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結果。例如
百川歸海——大勢所趨
水仙不開花——裝蒜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2、還有一種是諧音的歇後語,它在前面一種類型的基礎上加入了諧音的要素。例如:
揍雞毛—— 壯膽(裝撣)子
冬瓜皮做甑子—— 不爭(蒸)氣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
火燒旗桿——長嘆(炭)
豆芽炒蝦米(小蝦)—— 兩不值(直)
糞坑關刀──文(聞)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二、諺語:
諺語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流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性的藝術語句,是民眾的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恰當地運用諺語可使語言活潑風趣,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如「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諺語反映的內容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來分,大體有以下幾種:
學習諺語
多是學習經驗的總結,激勵人們發奮學習。如:
1.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2.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後。
3.蜂采百花釀甜蜜,人讀群書明真理。
氣象諺語
這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觀察氣象的經驗總結。如,
1.久雨刮南風,天氣將轉晴。
2.日落胭脂紅,無雨也有風。
3.螞蟻搬家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
4.燕子外遷,地旱天干。
5.天上鉤鉤雲,地下水淋淋。
6.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農業諺語
它是農民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農事經驗。如:
1、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2、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
3、棗芽發,種棉花。
4、春雷響,萬物長。
5、重陽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晴一冬(閩)
6、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干(贛)
7、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北方)
衛生諺語
衛生諺語是人們根據衛生保健知識概括而成的。如:
1.要想人長壽,多吃豆腐少吃肉
2.冬吃蘿卜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葯方。
3.食能以時,身必無疾。
4.傷筋動骨一百天
5.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社會諺語
社會諺語泛指為人處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國等方面應注意的事。如:
1.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
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4.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5.狹路相逢勇者勝。
6.女人嫁漢,穿衣吃飯。
7.擒賊先擒王。
8.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9.良葯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滿意望採納
❸ 俗語,成語,歇後語,諺語的區別
1、諺語是人民群眾口頭流傳的慣用的固定語句,用簡單通俗的話來反映深刻的道理。 諺語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口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型的藝術語句,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恰當地運用諺語可使語言活潑風趣,增強文章的表現力。諺語多半在民間口語中廣泛流傳,表達人們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閃耀著人民智慧的光芒。諺語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結晶,同時在外國也收到廣泛應用。諺語反映的內容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2、 俗語是漢語語匯里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反映人民生活經驗和願望。俗語,也稱常言,俗話,這三者應該是同義詞。俗語一詞,已經普遍用作語言學的術語;常言一詞,帶有文言的色彩;俗話一詞,則有口語的氣息。。從廣義來看,俗語包括諺語、歇後語(引注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但不包括方言詞、俗語詞、書面語中的成語,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從狹義來看,俗語是具有自己特點的語類之一,不同於諺語、歇後語,但一些俗語介乎幾者之間。俗語來源很廣,既來自人民群眾的口頭創作,也和詩文名句、格言警語、歷史典故等有關連。
3、所謂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是比詞大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
4 歇後語是我國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特殊語言形式。一般由兩個部分構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謎面,後半截是解釋、說明,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稱為歇後語。
有心栽花花不放,無心插柳柳成蔭 應該是俗語
❹ 諺語就是歇後語嗎
不是啊,不一樣的吧。。。諺語是熟語的一種,是流傳於民間的比較簡練而且言簡意專賅的話語。比如:有屬福同享,有難同當;鄰居好,賽金寶;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抵對門
歇後語是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有兩部分構成,一般是前半部分引出後半部分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白娘子喝了雄黃酒——現了原形
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
❺ 歇後語、諺語、俗語三者有何區別
歇後語是由前後兩部抄分構成的固定性襲口語。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隱語『後一部分是對前一部分的說明解釋。 前一部分說完後,停頓後讓人猜想它的含義,所以叫作歇後語。
因此下面幾局均為歇後語:
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
鼻子里插大蔥——裝象(相)
爹死娘嫁人——各人顧各人
諺語是人民群眾口頭流傳的通俗而含義深刻的固定語句。一般都能揭示客觀規律和道理的句子。
因此下面這句應是諺語: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我再給你舉幾個諺語和歇後語的例子。
諺語:
矮字面前莫說短。
愛叫的母雞不下蛋。
白日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打人一拳,防人一腳。
誰養孩子誰當娘,誰種土地誰收糧。
歇後語:
愛克斯光照人——看透你了。
吃了木炭——黑了心。
光頭打傘——無發無天
口傳家書——言而無信
米店賣鹽——多管閑(咸)事
❻ 歇後語和俗語是一回事嗎
不一樣啊!歇後語是中國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版短小、風趣權、形象的語句。它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語,後一部分起「後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後語。 而俗語就是很大眾的,廣泛被人知曉的話語!
❼ 歇後語屬於俗語嗎
你好,是屬於的。樓上講的不明了。
俗語是熟語之一,指約定俗成,廣泛流行,且形象精練專的語句。從廣屬義來看,俗語包括諺語、歇後語(引注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但不包括方言詞、俗語詞、書面語中的成語,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從狹義來看,俗語是具有自己特點的語類之一,不同於諺語、歇後語,但一些俗語介乎幾者之間。俗語來源很廣,既來自人民群眾的口頭創作,也和詩文名句、格言警語、歷史典故等有關連。
❽ 歇後語、俗語、諺語有什麼區別
諺語一般是用復得很多,制流傳時間較長,因而文字會文學化、或者更精煉一點。
相比而言俗語和慣用語就沒那麼正式,通常用於口頭(書面語很少用俗語的,但用諺語沒關系)。但俗語通常是指有一定道理,表述一種觀點的話,歇後語就算一種吧。而慣用語是指對某一詞的習慣叫法,比如說現在叫中國南海叫南中國海,是習慣性的用法,並不是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