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功典故
⑴ 汗馬功勞的典故
【成語】:汗馬功來勞
【拼音】自:hàn mǎ gōng láo
【zdic.net 漢 典 網】
【解釋】:汗馬:將士騎的馬賓士出汗,比喻征戰勞苦。指在戰場上建立戰功。現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貢獻。
【出處】:《韓非子·五蠹》:「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
【示例】:將俺丞相~一旦忘了,貶在濟南府閑住。 ◎元·王實甫《麗堂春》第四折
【近義詞】:豐功偉績、勞苦功高
【反義詞】:一事無成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形容戰功
http://www.zdic.net/images/logo.gif
⑵ 廉頗雖老屢建戰功的典故由來
唐太宗是個勵精圖治的有作為的皇帝,對於不斷擾邊的東突厥他決定給予狠狠地打擊。貞觀三年,他任命兵部尚書李靖為行軍總管,代州都督張公道為總管,征討東突厥。李靖率驍騎三千從馬邑直取惡陽嶺,夜襲頡利可汗牙帳所在地定襄,頡利可汗大驚失色,往北逃遁鐵山。
李靖不戰而下定襄,唐太宗聽到捷報,封李靖為代國公,贊揚李靖說:「漢李陵以步兵五千抵禦匈奴,然終歸降於匈奴,尚青史留名;今李靖以三千輕騎攻佔定襄,威振北方,古今未有,足報往年渭水之盟之恥。」頡利敗竄鐵山,派遣使者入朝謝罪,太宗知道突厥反復無常,出爾反爾,於是決定剿滅。他一面派鴻腫卿慰撫,又一面令李靖引兵打擊。李靖遂定計偷襲。頡利見唐使者唐儉,心中自安,而李靖軍先頭部隊乘霧而行,至離其總部七里,頡利始覺察,乘馬先逃。靖率大軍趕到,此役斬首萬余,俘男女十八萬,獲牲畜數十萬。貞觀四年(630)三月,頡利可汗被俘,強大的東突厥汗國滅亡。在與東突厥的戰爭中,李靖功居第一,凱旋而回。
太宗聽說李靖大破頡利,喜出望外,對侍臣說:「朕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往年國家草創之際,太上皇不得已向突厥稱臣,朕未嘗不痛心疾首,志滅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現在李靖將一偏師,無往不捷,單於附款,往年大恥,一朝而雪!」於是大赦天下。當時唐高祖李淵還活著,聞訊忙命人大擺酒席,席間命被俘的頡利可汗起舞,入貢的林邑王上酒賦詩,真正享受到了大唐天子之父太上皇的尊榮,縱觀整個古代歷史,多是中原之主被馬上民族俘獲「青衣侑酒」的恥辱,堂堂「天之驕子」被抓入漢庭,起舞獻壽,「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李靖雖建此殊勛,仍為文吏御史大夫溫彥博彈劾,彈劾李靖「破頡利牙帳,御軍無法,突厥珍寶,擄掠俱盡。」李靖入宮進見,唐太宗對他大加斥責,李靖也不予置辯,唯頓首叩謝,後來,唐太宗知道上了讒言的當,就對他說:「以前有人說你壞話,現在我明白自己上了當,請不要將這件事放在心裡。」貞觀四年八月,任命李靖為尚書右僕射,李靖擔任宰相後,身居富貴,功名顯赫,他為人沉穩厚道,態度恭順,從不盛氣凌人,唐太宗譽為「一代楷模」。貞觀八年(634)正月,太宗命李靖等十三人分行天下,巡察各地,李靖為畿內道大使。
十一月,李靖以足疾辭去宰相職務,唐太宗准許了他,但給了他特殊的禮遇,病情好轉時,每兩三日去政事堂參加宰相會議一不久,吐谷渾犯邊,唐太宗謂侍從說:「李靖能復起為帥乎?」李靖聞知後,說:「臣雖年老,尚可一征。」唐太宗任命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率兵部尚書侯君集、刑部尚書李道宗等五總管出征吐谷渾。李靖採納侯君集建議,分兵兩路,不顧缺水缺糧,窮追不舍,終於擊潰吐谷渾王伏允,其子慕容順舉國投降,唐軍大獲全勝,凱旋而返。在這次征討吐谷渾的戰爭中,鹽澤道部管高甑生延誤軍期,李靖以軍法給予懲罰,回京後,高甑生為報私仇,誣告李靖密反此事不辯自明,唐太宗以誣告罪將高甑生流放邊疆,但官場的險惡卻給李靖的心裡投下了陰影。從此,閉門不出,貞觀二十三年(649)初,李靖病重,太宗曾親往探視,五月,病死於家中,時年七十九歲,陪葬昭陵。
⑶ 一生應該知道的100個成語典故故事
1、卧薪嘗膽
【釋義】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經常嘗一嘗苦膽。比喻刻苦激勵自身;堅定報仇雪恥的意志。
【語出】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仆受遣以來;卧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
【人物】越王勾踐(大禹子孫,姓姒si,名文命,今浙江紹興人)回國以後,立志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掛著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於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後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韓信是西漢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劉邦能夠最後奪得天下,文依蕭何,武靠韓信。韓信是一個軍事天才,但他對為臣之道很不精通,恃才放曠,功成身死。
2.暗渡陳倉
【釋義】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戰略;也比喻男女私通。多比喻暗中進行活動;常跟「明修棧道」連用。
【人物】《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臣已算定今番諸葛亮必效韓信暗渡陳倉之計。」
張良送劉邦到褒中(今陝西褒城)。此處群山環抱,沿途都是懸崖峭壁,只有棧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別無他途。張良觀察地勢,建議劉邦待漢軍過後,全部燒毀入蜀的棧道,表示無東顧之意,以消除項羽的猜忌,同時也可防備他人的襲擊。劉邦入漢中後,勵精圖治,積極休整。同年八月,劉邦用大將韓信之謀,避開雍王章邯的正面防禦,乘機從故道「暗渡陳倉」(今陝西寶雞),從側面出其不意地打敗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一舉平定三秦,奪取了關中寶地。一個「明修」,一個「暗渡」,張、韓攜手,珠聯璧合,成為歷史上的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3.一字之師
【釋義】糾正一個錯別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處的老師。
【語出】《宋·魏慶之·詩人玉屑》:「鄭谷在袁州,齊己攜詩詣之。有《早梅》詩雲:'前村深雪裡,昨夜開數枝。』谷曰:'數枝』非早也,不若'一枝』。齊己不覺下拜。自是士林以谷為'一字師』。」
【人物】唐朝末年,詩人鄭谷回到故鄉江西宜春。僧人齊己性喜賦詩。一日,齊己作一首《早梅》詩,中有兩句:「 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鄭谷以為梅花既已數枝開,則非早梅矣。於是將後句中「數」改為「一」。齊己深感佩服,後諸學者稱鄭谷為「一字之師」 。
4.一飯千金
【釋義】比喻重重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語出】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於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人物】韓信(江蘇淮安人)在未得志時,時常往城下釣魚,時常卻餓著肚子。有一個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的救濟他,給他飯吃。後來,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齊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惠,便命從人送酒菜給她吃,更送給她黃金一千兩來答謝她。
5.東山再起
【釋義】隱退後再度任職或失勢後又重新得勢。
【語出】唐?杜甫《暮秋……呈蘇渙侍御》:「無數將軍西第成;早作丞相東山起。」
【人物】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時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經常在會稽東山游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有才乾的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做官。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後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6.圖窮匕見
【釋義】比喻到最後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窮:盡;匕:匕首;短劍。
【語出】《戰國策.燕策三》:「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人物】荊軻(衛國人,今河南省鶴壁、新鄉一帶)按秦王的要求,接過秦舞陽手裡裝有地圖的匣子,當場打開,取出地圖,雙手捧給秦王。秦王慢慢展開卷著的地圖,細細觀看。快展到盡頭時,突然露出一把匕首。荊軻見匕首露現,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舉起匕首便刺。
7.紙上談兵
【釋義】在紙上談論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決實際問題的空談。
【語出】 清.曹雪芹《紅樓夢》:「現有這樣詩人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
【人物】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河北邯鄲人)曾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他有一個兒子叫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愛談軍事,別人往往說不過他。公元前259年,秦軍又來犯,趙軍在長平(今山西高平縣附近)堅持抗敵。廉頗負責指揮全軍,使得秦軍無法取勝。秦國施行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散布「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將軍」的話。趙王上當受騙,派趙括替代了廉頗。趙括死搬兵書上的條文,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8.負荊請罪
【釋義】負:背著;荊:荊條;古時用來抽打犯人的刑具。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主動向人認錯賠罪;請求責罰。
【語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趙國大將廉頗與上卿藺相如不和;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處處表示退讓。「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人物】戰國時期,藺相如(今河北曲陽人,一說山西臨汾人)「完璧歸」有功,又在澠池秦王與趙王相會維護了趙王的尊嚴,被提升為上卿,位在廉頗(山西太原人,一說山西平遙人)之上。廉頗對此不服。藺相如知道後,就有意不與廉頗會面。別人以為藺相如害怕廉頗,廉頗為此很得意。「我哪裡會怕廉將軍?不過,現在秦國倒是有點怕我們趙國,這主要是因為有廉將軍和我兩個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擊,那隻能對秦國有益。我之所以避開廉將軍,是以國事為重,把私人的恩怨丟一邊兒了!」藺相如這話傳到了廉頗耳朵里,廉頗十分感動,便光著上身,背負荊杖,來到藺相如家請罪。他羞愧地對商相如說:「我真是一個糊塗人,想不到你能這樣地寬宏大量!」兩個人終於結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9.一鼓作氣
【釋義】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語出】《左傳?庄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人物】曹劌(guì)(又作曹沬,音mèi),一作曹翙(huì)。生卒年不詳,春秋時魯國大夫(今山東省東平縣人),著名的軍事理論家。魯庄公十年,齊攻魯,劌求見請取信於民後戰,作戰時隨從指揮,大敗齊師,一鼓作氣之典出於此。
戰後,庄公問曹劌為何直到齊軍第三次擊鼓進軍時才要下令出擊,曹劌說:「打仗主要靠士氣,而擊鼓就是為了鼓舞士氣。第一次擊鼓進攻,士氣旺盛;第二次再擊鼓進攻,士氣就已經衰落了;待到第三次擊鼓進攻,士氣已消失殆盡了。而我軍正是一鼓作氣,勇氣十足,當然就把對方打敗了。」
10.揭竿而起
【釋義】揭:舉;竿:竹竿,指旗幟。揭竿為旗,奮起反抗。泛指人民起義。
【語出】漢?賈誼《過秦論》:「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人物】幾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願豁出性命跟著陳勝(今河南省方城縣東孟窪村人)、吳廣(今河南太康人)一塊兒干。大夥砍伐樹木為兵器,高舉竹竿為旗幟,對天起誓,同心協力,推倒秦二世(嬴姓,名胡亥,也稱二世皇帝,秦始皇第十八子),替楚將項燕(項羽的祖父)報仇。大家還公推陳勝、吳廣做首領,一下子就把大澤鄉(今安徽省宿州市南蘄縣鎮小劉村)佔領了。大澤鄉的農民一聽陳勝、吳廣他們起來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紛紛拿著鋤頭、鐵耙、扁擔、木棍來營里投軍。
11.三顧茅廬
【釋義】劉備曾三次到諸葛亮的茅廬拜請諸葛亮出來輔佐自已打天下。比喻誠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語出】馬致遠《薦福碑》:「我信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三顧茅廬。」
【人物】漢末,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劉備(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聽說諸葛亮(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很有學識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陽城西,一說為湖北襄陽城西南)卧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他們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12.孺子可教
【釋義】指年輕人可培養。
【語出】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人物】張良,字子房。他原是韓國的公子,姓姬,潁川城父(今河南省寶豐縣李庄鄉古城村)人。因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今江蘇省睢寧縣)隱匿,才改名為張良。
有一天,張良在橋上散步遇到一個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黃石公,隱士)。那老人的一隻鞋掉在橋下,看到張良走來,便叫道:「你替我去把鞋揀起來!」張良便下橋把鞋撿了起來。那老人又對張良說:「來!給我穿上!」張良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謝的話也沒說,轉身走了。
張良愣愣地望著老人的背影,猜想這老人一定很有來歷。果然,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來,說:「你這小夥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後來老人交給張良一部《太公兵法》說:「你要下苦功鑽研這部書。鑽研透了,以後可以做帝王的老師。」後來,張良研讀《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漢高祖劉邦手下的重要謀士,為劉邦建立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13.四面楚歌
【釋義】四面都是楚人的歌聲。後用來比喻四面受敵;處於孤立無援的處境。
【語出】梁啟超《中國國會制度私議》:「殆陷於四面楚歌之中;反恃解釋條文以持其說。」
【人物】項羽(今江蘇宿遷人)和劉邦(今屬江蘇豐縣人)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兵少缺糧,夜裡又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難道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么多呢?」心裡已喪失了鬥志,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14.老當益壯
【釋義】雖然年紀很大了,但志氣和身體更壯。
【語出】《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人物】東漢名將馬援,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市竇馬村)人。從小就胸懷大志,他打算到邊疆去發展畜牧業。馬援長大以後,當了扶風郡的督郵。有一次,郡太守派他送犯人到長安。半路上,他覺得犯人怪可憐的,不忍心把他送去受刑,就把他放走了,為此丟了官,逃亡到北朝郡搞起畜牧業和農業生產,成了一個大畜牧主和地主,把自己積攢的財產、牛羊,都分送給他的兄弟、朋友。他常說:「做個大丈夫,總要'窮當益堅,老當益壯』才行」。就是說,越窮困,志向越要堅定;越年老,志氣越要壯盛。後來,馬援成了東漢有名的將領,開國功臣之一,為光武帝立下了很多戰功。
15.投筆從戎
【釋義】指讀書人放棄文化工作參軍入伍。
【語出】《後漢書班超傳》。
【人物】班超是東漢一個很有名氣的將軍,他從小就很用功,對未來也充滿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寫文件的時候,突然覺得很悶便丟下筆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
後來,他當上一名軍官,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得到勝利。接著,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共同對付匈奴。朝廷採取他的建議,就派他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著智慧和膽量,度過各式各樣的危機。班超一生總共到過五十多個國家,和這些國家保持和平,也同時宣揚了漢朝的國威。
16.暴殄天物
【釋義】原指殘害滅絕各種生物。後指不知愛惜物品;隨意毀壞糟蹋。
【語出】《尚書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人物】三人(寶釵、李紈、探春)只是取笑之談,說了笑了一回,便仍談正事。探春因又接說道:「咱們這園子只算比他們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銀子的利息。若此時也出脫生發銀子,自然小器,不是咱們這樣人家的事。若派出兩個一定的人來,既有許多值錢之物,一味任人作踐,也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園子里所有的老媽媽中,揀出幾個本分老誠能知園圃的事,派准他們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們交租納稅,只問他們一年可以孝敬些什麼。」(《紅樓夢》第五十六回)
17.一字千金
【釋義】增損一字;賞以千金。形容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語出】南北朝?鍾嶸《詩品?古詩》:「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人物】戰國末期,秦國有一個生意人名叫呂不韋(衛國濮陽人,原籍陽翟,今河南禹州),有三千門客,作為他的智囊,想出各種辦法來鞏固他的政權。這些食客,各色各樣,應有盡有。他們把見解和心得,寫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書名提作《呂氏春秋》。呂不韋命令把全文抄出,貼在秦國首都咸陽城門上,並發出布告:「誰能把書中的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甚至改動一個,賞黃金千兩(合黃金一斤)」。
18.嗟來之食
【釋義】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
【語出】《禮記檀弓下》:「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
【人物】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發生了一次嚴重的飢荒。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貴族奴隸主在大路旁擺上一些食物,等著餓肚子的窮人經過,施捨給他們。一個餓得不成樣子的人用袖子遮著臉,拖著一雙破鞋子,搖搖晃晃地走過,黔敖看到後,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湯,傲慢地吆喝道:「喂!來吃吧!」那個餓漢抬起頭輕蔑地瞪了他一眼,說道:「我就是因為不吃這種'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個樣子的。」 黔敖也覺得自己做得有點過分,便向餓漢賠禮道歉,但那餓漢最終還是不肯吃而餓死於路旁。
19.怒發沖冠
【釋義】形容憤怒到極點。
【語出】《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人物】趙惠文王得到一塊稀世的壁玉。秦昭王企圖仗勢把和氏璧據為己有。於是他假意寫信給趙王,表示願用15座城來換這塊璧。趙王怕秦王有詐,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來犯。後派藺相如帶了和氏壁出使秦國。席上,藺相如見秦王如此輕蔑無禮,早已非常憤怒,便上前道:「這璧上還有點小的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
藺相如把璧拿到手後,馬上退後幾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極度憤怒,頭發直豎,頂起帽子,激昂地說:「趙王和大臣們商量後,都認為秦國貪得無厭,想用空話騙取和氏壁,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給秦國;聽了我的意見,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來。今天我到這里,大王沒有在朝廷上接見我,拿到壁後竟又遞給姬妾們傳觀,當面戲弄我,所以我把壁取了回來。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願把自已的頭與璧一起在柱子上撞個粉碎!」在這種情況下,秦王只得道歉,並答應齋戒五天後受璧。但藺相如預料秦王不會交城,私下讓人把壁送歸趙國。秦王得知後,無可奈何,只好按照禮儀送藺相如回國。
20.手不釋卷
【釋義】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語出】《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人物】三國時,呂蒙是吳國的大將。呂蒙作戰勇猛,平時卻不肯讀書。孫權勸道:「你讀點歷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孫權道:「漢先武帝從前行伍出身,卻'手不釋卷』。」從此,呂蒙勤勉自學,受益匪淺。
21.韋編三絕
【釋義】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語出】司馬遷《史記 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人物】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為宋國(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貴族。
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讀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內容。不久又讀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接著,他又讀第三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在這以後,為了深入研究這部書,又為了給弟子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謙虛地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與質了。」
22.墨守成規
【釋義】 原意是墨子捍衛自己的智慧和勞動果實,原為褒義詞,不過由於歷史原因,變為了貶義詞。比喻固執守舊,不思改革進取。
【語出】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鍾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朱嘗墨守以為準的也。」
【人物】墨子,名翟(dí),戰國初期宋國國都(今河南商丘)或魯國(今山東滕州)人,主張人與人平等相愛(兼愛),反對侵略戰爭(非攻)。;魯班,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漢族,東周魯國(都城山東曲阜,故里山東滕州)人。
魯班進攻,墨子守城,連攻了九次,墨子都贏了。
但是魯班並不認輸,他說:「我已經知道對付你的辦法了,只是我不想說出來。」墨子也說:「我也知道你會用什麼方法來對付我了,只是我不願意說罷了。」楚王故作不解地問墨子:「先生理解魯班的意思嗎?」墨子正氣凜然地說:「我當然理解——那就是把我殺掉!他以為這樣做宋國就沒人守城了,就可以一下子攻下宋國。不過,我早已經叫我的三百多個學生運載著我的守城器械到宋國去了,他們正等著你們呢!你就是把我殺了,也挽救不了你們的失敗。」接著,墨子又嚴肅而高聲地說:「你們到底打算怎麼辦?」楚王嘆了一口氣,無奈地說:「好吧,我們取消攻打宋國的計劃。」這時墨子才帶著勝利的微笑,告別楚王而去。
人們把墨子守城的規則稱為「墨守成規」,後來表示思想保守,堅持按老規矩辦事,不肯改變。
23.病入膏肓
【釋義】古代認為「膏肓」是葯力達不到的地方。後形容病情嚴重到無法治療的程度。也比喻事態嚴重;無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語出】《左傳 成公十年》:「醫生;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葯不至焉;不可為也。』」
【人物】春秋時期,晉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聽說秦國有一個醫術很高明的醫生,便專程派人去請來。醫生還沒到。晉景公恍惚中做了個夢。夢見了兩個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說話。一個說:「那個高明的醫生馬上就要來了,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我們躲到什麼地方去呢?」 另一個小孩說道:「這沒什麼可怕的,我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無論他怎樣用葯,都奈何我們不得。」不一會兒,秦國的名醫到了,立刻被請進了晉景公的卧室替晉景公治病。診斷後,那醫生對晉景公說:「這病已沒辦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針又達不到,吃湯葯,其效力也達不到。這病是實在沒法子治啦。」
晉景公聽了,心想醫生所說,果然驗證了自己夢見的兩個小孩的對話,便點了點頭說:「你的醫術真高明啊!」說畢,叫人送了一份厚禮給醫生,讓他回秦國去了。
24.雞犬升天
【釋義】比喻一個人做了大官,和他有關的人也跟著得勢。
【語出】東晉葛洪《神仙卷 卷四 劉安》記載;漢代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剩下的葯留在庭院里;雞狗吃了;也都升天。
【人物】西漢時期,有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名叫劉安。繼承了父親的封位為淮南王,偏偏對道教的書籍入了迷。產生了煉丹成仙的念頭。於是他四處去尋訪有仙方神術的道人仙翁八公,一心一意的尋訪,誠心感動了八公。一日,八公來到劉安家,把煉制仙丹的方法傳授給他,並告訴他,仙丹煉成,吃下後就可升天成仙了。
劉安每天都虔誠的靜心修煉,後來他「真的」煉出了仙丹。這時他覺得身體輕盈,飄飄欲仙。那些仙丹,晶瑩剔透。他知道升天成仙的時刻到了,他沐浴更衣,焚香禱告,然後把仙丹吃了下去……劉安覺的身體輕飄飄的,低頭一看,原來自己早已站在雲端了。
劉安成仙後,灑落在院子里的仙丹被雞和狗吃了,它們也都飄然升空,成了神仙。劉安在雞和狗簇擁之中,慢慢的就消失了。
25.高山流水
【釋義】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語出】戰國列禦寇《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人物】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於彈奏琴弦,鍾子期擅長於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游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滯留在岩石之下,彈奏琴曲。「好曲!真是好曲!」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鍾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聆聽多時,發出了由衷的贊賞。
俞伯牙聽到贊語,趕緊起身和鍾子期打過招呼,便又繼續彈了起來。伯牙凝神於高山,賦意在曲調之中,鍾子期在一旁聽後頻頻點頭:「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無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於流水,隱情在旋律之外,鍾子期聽後,又在一旁擊掌稱絕:「妙啊,浩浩盪盪,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樣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鍾子期就能完全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伯牙驚喜嘆息:「好呵!好呵!您的聽音、辨向、明義的功夫實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說的跟我心裡想的真是完全一樣,我的琴聲怎能逃過您的耳朵呢?」
二人於是結為知音,並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可是第二年伯牙來會鍾子期時,得知鍾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於是就摔破了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26.口蜜腹劍
【釋義】嘴裡說得動聽;心裡卻盤算著壞主意。形容嘴甜心狠。
【語出】司馬光《資治通鑒》:「李林甫為相……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人物】李林甫,唐玄宗時官居「兵部尚書」兼「中書令」,這是宰相的職位。此人若論才藝倒也不錯,能書善畫。但若論品德,那是壞透了。他忌才害人,凡才能比他強、聲望比他高的人,權勢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擇手段地想方設法給以排斥打擊。對唐玄宗,他有一套諂媚逢承的本領。他竭力遷就玄宗,並且採用種種手法,討好玄宗寵信的妃嬪以及心腹太監,取得他們的歡心和支持,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李林甫和人接觸時,外貌上總是露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嘴裡盡說些動聽的「善意」話。但實際上,他的性格非常陰險狡猾,常常暗中害人。
27.風聲鶴唳
【釋義】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語出】房玄齡等《晉書 謝玄傳》:「余眾甲宵遁;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人物】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組織90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東晉王朝派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帶領8萬精兵迎戰。苻堅認為自己兵多將廣,有足夠的把握戰勝晉軍。他把兵力集結在壽陽(今安徽壽縣)東的淝水邊,等後續大軍到齊,再向晉軍發動進攻。為了以少勝多,謝玄施出計謀,派使者到秦營,向秦軍的前鋒建議稍向後退,遭秦軍眾將領拒絕。
但是,苻堅求勝心切,決定後退。苻堅沒有料到,秦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指揮不統一,一接到後退的命令,以為前方打了敗仗,慌忙向後潰逃。謝玄見敵軍漬退,指揮部下快速渡河殺敵。那些僥幸逃脫晉軍追擊的士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晉軍又追來了,於是不顧白天黑夜,拚命地奔逃。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重大勝利。
28.泰山北斗
【釋義】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的人。
【語出】《新唐書 韓愈傳贊》:「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雲。」
【人物】唐朝的文學家韓愈(字退之,號昌黎,故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公,故世稱韓文公,唐朝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鄧州一說,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長寫古文,死後他的文章廣為流傳,當時的學者將其喻為泰山、北斗,非常敬仰他。
起初,人們把韓愈比作泰山、北斗,是表示對這位文學家的推崇、敬仰之情。後來,人們就用泰斗一詞稱在某一方面成就卓越,在社會上有名望、有影響的人。
⑷ 春秋戰國關於戰爭的成語典故
1、紙上談兵——趙括(戰國趙):形容只會按照書本生搬硬套,不能聯系實際。
2、老馬識途——管仲(春秋):比喻做事很有經驗
3、圍魏救趙——孫臏
4、負荊請罪——廉頗(戰國趙):比喻誠心誠意地承認錯誤
5、完壁歸趙——藺相如
6、胡服騎射:戰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少數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展騎兵。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趙國成了當時有數的強國之一。
7、竊符救趙: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於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裡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8、三令五申——孫 武
9、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10、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11、卧薪嘗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12、暗箭傷人(春秋鄭):比喻在別人沒有防備的時候,用不正當的手段害人。
13、朝秦暮楚:戰國時代秦楚相爭頻繁,各諸侯國視利害所重,時而助秦,時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個形容在列強爭奪勢力范圍的條件下,各集團和人們的態度動搖多變,反復無常的成語。
14、圖窮匕見: 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前往秦國去刺殺秦王贏政,演出悲壯的一幕。荊軻告別太子丹時,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到了秦國,荊軻以重金收買秦王寵臣,得見秦王。荊軻假稱要向秦王贏政獻上督亢地區的地圖,當贏政打開地圖時,荊軻抓起卷在地圖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驚,猛地掙脫。荊軻被秦的武士所殺
⑸ 出自歷史典故的成語有哪些
出自歷史典故的成語:
1、聲名狼藉
釋義:
聲名:名譽。 狼藉:雜亂不堪。 形容聲望和名譽敗壞到極點,不可收拾。該成語出自《史記·蒙恬列傳》。
典故故事:
秦始皇在世時,十分信任大將蒙恬、蒙毅兄弟。朝中有一個大臣,名叫趙高,此人身體強壯,並對法律很有研究。秦始皇提拔他為中車府令,並命他當自己的小兒子胡亥的老師。
有一次,趙高因為受賄舞弊,犯了大罪,剛好蒙毅受理這個案件,蒙毅對趙高一向有不好的看法,就按照法律判處趙高死刑。可是,秦始皇卻念趙高是個人才,並且教子有功,就赦免了他的罪,還為他恢復了官職。
趙高因此對蒙毅及其兄蒙恬大將軍恨之入骨。後來秦始皇出宮巡遊,在途中染疾病死。此時本應由公子扶蘇即位,可趙高卻乘機串通丞相李斯,立胡亥為秦二世,並用陰謀手段將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害死。
趙高掌握了朝廷大權後,對胡亥說:「先帝在世時本打算立你為太子,蒙毅不贊成。於是立了扶蘇,我看定得除掉此人,否則會有後患。」胡亥聽了,就把蒙毅抓起來,逼蒙毅自殺。
蒙毅知道自己逃不過劫難,便大罵了趙高一通,說道:「從前秦穆公殺了三位良臣殉葬,秦昭襄王殺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這四個國君都因殺了良臣,他們的名聲在諸侯各國間非常壞。希望皇上要引以為戒,不要受奸臣的蒙蔽。」
說完,蒙毅自殺而亡。
2、撥雲見日
釋義:
撥開烏雲見到太陽。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裡頓時明白。「撥雲見日」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裡頓時明白。該成語出自《晉書·樂廣傳》。
典故故事:
晉代的樂廣為太尉賈充所賞識,被薦舉為河南尹。樂廣不願意出任外官,請好朋友、大文學家潘岳替自己寫一份辭呈。潘岳說:「你先將辭官的意思告訴我,方好動筆。」樂廣簡短地用一兩百個詞語表達意思,潘岳據之寫成洋洋灑灑的一篇名揚當時的《呈太尉辭河南尹表》。
大家都說:「樂廣不依靠潘岳的手筆,潘岳不依靠樂廣的設意,那麼就不會有這篇驚世之作。」
名士王衍,自視甚高,只佩服樂廣,他說:「我跟別人交談,總覺得對方話多,最近接觸樂廣,交談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話也多。真正言簡意賅的,天下只有樂廣一人。」
太子洗馬衛玠做了一個怪夢,日思夜想,得了心疾,茶飯無心,形憔神悴。樂廣去探病,問清底細,告訴衛玠說:「眼未見怪,怪從心生,心中無怪,病由何生?」衛玠頓時醒悟,病就好了。衛玠說:「樂廣胸中澄沏如水,疾病是上不了他的身的。」
衛玠的父親對樂廣的評價更高。他說:「樂廣是人中的水鏡,見到他,感到一片清明光潔,如同撥雲見天。」
後人將「撥雲見天」改為「撥雲見日」。
3、厲兵秣馬
釋義:
磨好兵器,喂飽戰馬。形容准備戰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備工作。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典故故事:
僖公三十二年冬天,杞子從鄭國派人來告訴秦穆公說:「鄭國讓我掌管他們北門的鑰匙,如果偷偷派軍隊來,保管成功。」大臣蹇叔對秦穆公說:「調動大軍偷襲這么遠的國家,我們趕得精疲力乏,對方早就有了准備,不會有什麼作為的。而且行軍路線上千里,誰會不知道呢?」穆公不聽,派大軍東行。
秦軍到了鄭國的邊境滑地,遇到鄭國人弦高趕著十二頭牛要到周朝集市去賣。弦高趕快讓人回國報信,自己將牛獻給秦軍作犒勞,說:「我們大王聽說你們要從這里路過,派我來犒勞你們,請不要嫌棄禮物輕薄。」
鄭穆公得到弦高的消息,派人去查看,見杞子一夥正在整頓盔甲、磨兵器、喂馬,便對他們說:「你們留在我們鄭國時間也長了,我們國小物乏,聽說你們就要離開,就請便吧!」杞子就逃了。秦軍只好退了。
4、望洋興嘆
釋義:
字面意思是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量不夠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出自《莊子秋水》
典故故事:
在古代,黃河之水滔滔不絕,灌溉著兩岸的土地,孕育了中華文明,因此黃河被稱為神河。
有一年,秋雨使所有的河流暴漲,百川都匯進了黃河,黃河變得更加洶涌而寬闊,兩岸與河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分辨不清。於是黃河河神洋洋自得,認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順流而下,一直來到北海。他向東望去,卻看不到北海的邊際。
於是河神收起了得意洋洋的表情,望著汪洋大海對北海海神感嘆道:「原先我自高自大,以為誰都比不上自己,今天我看到你這樣廣大,無邊無際,今天我要不來這里,我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的無知。」
北海海神說:「我在天地間也只是大山裡的一個小石頭,四海在天地間也就是糧倉中的一粒米,我又有什麼廣大的呢?」
5、出人頭地
釋義:
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眾或成就突出。出自《宋史•蘇軾傳》
典故故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他的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學家,被人們合稱為「三蘇」,而且都一起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蘇軾小時候,天資聰穎,由於書讀得多,字也認得多,再加上文章寫得好,因而受到人們的稱贊。在一片贊揚聲中,蘇軾不免有些飄飄然。
有一天,便在自己書房門上手書一聯,以顯示自己的才華,聯文是:讀盡人間書,識遍天下字。對聯貼出之後,有一位老者專程來到蘇家,向蘇軾「求教」,請蘇軾認一認他帶來的書,書上全是寫著周朝時史籀創制的字。
蘇軾開始滿不在乎,非常得意,可是接過書一看,書上的字一個也不認識,這對驕傲自滿的蘇軾是當頭一棒,他頓時面紅耳赤,只好向老者道歉。老者也沒說什麼,便含笑而去。
蘇軾這時才感到自己太驕傲了,於是將書房門前對聯的上下聯前各添了兩個字,使思想境界為之升華,一幅具有遠大抱負的對聯展現在人們的眼前:立志讀盡天下書,發憤識遍天下字。
此後,蘇軾發奮讀書。二十歲的時候,已學得博古通今,便和弟弟蘇轍一起參加了京城的考試。當年的主考官是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對當時文壇崇尚詭怪奇澀的文風很是反感,一律不加錄取。當他看到一篇《刑賞忠厚論》時,十分高興,便准備取為第一。
由於試卷是密封的,歐陽修並不知道那文章是誰寫的。他想了想,覺得能寫出這樣的文章的人,除了他的弟子曾鞏之外,可能不會有別人了。為了避嫌,歐陽修就把蘇軾的卷子判為第二。等到發榜公布的時候,歐陽修才知道寫那篇好文章的人不是曾鞏,而是個叫蘇軾的年輕人,心裡便有些過意不去。
歐陽修得知《刑賞忠厚論》不是他的弟子曾鞏寫的,而是初出茅廬的蘇軾所寫,心裡覺得有點對不住蘇軾,竟讓他屈居第二。再看到蘇軾以後送來的文章,篇篇才學橫溢,更是贊嘆不已。
於是寫信給當時聲望頗高的梅堯臣說:「蘇軾的文章實在是好,我應當讓路,使他高出我一頭。」成語「出人頭地」就是由此而來的。當時聽說此事的人都不以為然,認為歐陽修誇大了蘇軾的才學,等以後他們看到了蘇軾的文章以後才信服。
後來,蘇軾得到歐陽修等文壇名流的指點,文章越來越好,後來果然出人頭地,和歐陽修等人被後人並稱為「唐宋八大家」。
⑹ 汗馬功勞的典故
汗馬功勞 ( hàn mǎ gōng láo )
解 釋 指在戰場上建立戰功。現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貢獻。
出 處 《韓非子·五蠹》:「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
用 法 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形容戰功
示 例 將俺丞相~一旦忘了,貶在濟南府閑住。(元·王實甫《麗堂春》第四折)。晉劇《打金枝》第二場:「父王的江山,是他郭家父子南征北戰,東盪西殺,十大汗馬功勞爭來的。」
近義詞 豐功偉績、勞苦功高
反義詞 一事無成
典 故
古時作戰多用馬。戰馬疾馳疆場,沖鋒陷陣,每戰都要出很多汗。戰斗次數越多,戰況越激烈,出汗當然也越多。因此,形容有戰功,就叫「汗馬」。
《韓非子·五蠹》就有「汗馬之勞」的說法。《戰國策·魏策》也有:「張儀說楚曰:『不費汗馬之勞,不費十日。而拒扞關』。」(扞,扞關,地名。)
《史記·晉世家》敘述春秋時晉文公的一段故事時,也說過「汗馬之勞」的話。晉文公,名重耳,是晉獻公的兒子,所以又稱公子重耳。他曾流亡國外達十九年之久,後來回國做了國君,而且稱霸一時。當他回國之初,即位為晉文公時,對於隨從他流亡的人員,一一論功行賞。有個小臣名叫介之推,沒有提出自己有什麼功勞,也不求賞賜,躲到深山裡隱居起來了。另一個小臣名叫壺敘,見三次行賞都沒有他的份兒,便對晉文公說:「君行三賞,賞不及臣,敢請罪!」晉文公當即把行賞的標准向他說明:「夫導我以仁義,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賞;輔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賞;矢石(箭矢炮石)之難,汗馬之勞,此復受次賞;若以力事我而無補我缺者,此復受次賞。三賞之後,故且及子。」
《史記·蕭相國世家》和《漢書·蕭何傳》也有一段有關「汗馬之勞」的故事。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同鄉,劉邦起兵反秦,蕭何始終幫著他,籌謀劃策,忠心耿耿,是劉邦最可靠的得力助手。秦亡以後,劉邦又打敗了項羽,建立漢朝,做了皇帝,蕭何便擔任相國。劉邦認為論功勞應以蕭何為第一,所以首先封他為「酇侯」(酇,縣名,今湖北光化縣),食邑八千戶。但是其餘功臣多不服,他們說:「我們拚死拚命,多的經過百餘戰,少的也打過幾十仗,而蕭何未有汗馬之勞,只會耍筆桿、發議論,根本沒上過戰場,封賞反在我們之上,這是什麼道理?」劉邦問道:「你們知道打獵的事嗎?」大家同聲回答:「知道。」再問道:「那麼你們知道獵狗嗎?」又是同聲回答:「知道。」劉邦於是接著說:「打獵的時候,追殺野獸的是狗,而指示野獸的住處、去向,讓狗去追殺的,卻是人(『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發蹤指示者人也』)。你們只會追殺,不過是『功狗』而已,至於蕭何,能『發蹤指示』,他才是『功人』。而且你們多數是單身跟隨我,有同族兩三人一起入伍的就算難得了,可是蕭何,他叫全家族的幾十個男子都參加了我們的軍隊,跟著我一同出力。他的大功勞是怎麼也不能忘記的!」大家聽了,便誰也不吭氣了。
「汗馬之勞」,現在一般都說作「汗馬功勞」,形容辛辛苦苦立下的功勞,已不限於軍事方面。
「發蹤指示」,也成為一句成語,比喻指揮沖擊。
⑺ 赤壁之戰中的典故哪幾個是真的
火燒赤壁,長坂坡。恩 你指的是電影赤壁嗎? 請追問。
⑻ 和歷史名將的典故
精忠報國震河山嶽飛的愛國故事
岳飛以「精忠報國」為人生信條,忠君報國,卻無奈被害,實乃遺憾。但他那種愛國精神千古流傳,是愛國主義的典範。成吉思汗西征的故事
1220年4月21日,術赤軍兵臨氈的(在今哈薩克克孜勒奧爾達東南)城下,氈的守將帶兵聞風而逃。
王翦不光會打仗,還懂為臣之道,如請求良田美宅一事,李斯那麼大功都被宰了,王翦卻太平無事,說明他對韜光養晦這四個字深有研究。無終奪軍 吳漢
吳漢回答:「臣愚無所知,唯願陛下慎無赦而已」。可嘆英雄生逢其時,又逢其主者,千古無幾人呀。戚繼光抗倭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很早以來,兩國人民就友好交往,但在明朝的時候,由於日本國內形勢的變化,釀成了倭寇侵擾中國沿海地區的倭患戚繼光斬子
浙江臨海市白水洋鎮有一條花樣石子街,花冠岩附近有一座太尉殿,相傳都是為紀念戚繼光的兒子戚小將軍而建的。戚繼光的故事
在中國福建的於山,有一座戚公祠,常有遊客前來瞻仰愛國英雄戚繼光的雕像,緬懷他抗擊倭寇的業績。督師禦寇秦良玉
提起歷史上的巾幗英雄,人人都會想到替父從軍的花木蘭﹔而中國歷史上,正式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實際上只有秦良玉一位。威平西域 年羹堯
此時的年羹堯威鎮西北,又可參與雲南政務,成為雍正在外省的主要心腹大臣。名將故事:金闕奏凱左宗棠
「論兵戰,吾不如左宗棠;為國盡忠,亦以季高為冠。國幸有左宗棠也」。──曾國藩免胄見酋 郭子儀
郭子儀率軍回到長安,唐肅宗親自帶領儀仗隊迎接他,高興地說:「朕有了將軍,如魚得水。大唐天下得以保住,多虧了將軍啊!」吮卒病疽 吳起
吳起(?~公元前381),衛國左氏(今山東定陶縣西)人,曾經拜魯國曾子為師,學習儒術。受檄擊郾 賈復
賈復打仗不要命是他一貫的作風,賈復在征戰五效農民軍時,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面,結果被冷箭射中腹部....荒亭進粥 馮異
劉秀打天下開初,穎川的馮異就投奔到他的部下,被封為主簿。馮異自投奔劉秀,就認定劉秀是位賢明的開國之君.高平斬使 寇恂
漢光武帝劉秀創業功臣有雲台二十八將,寇恂是其中之一,官執金吾,封雍奴侯。渡河受款 霍去病
霍去病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人,是大將軍衛青的外甥。他的母親衛少兒是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家裡的奴婢...鉗徒論相 衛青
公元前三世紀的戰國時期,在我國北方的大草原上興起了一個游牧民族——匈奴族。名將故事:冥山射虎 李廣
李廣,西漢名將,隴西成紀人。其先祖李信為秦國名將,曾率秦軍追逐燕太子丹直到遼東。白衣渡江 呂蒙
呂蒙中國三國形成時期名將。字子明,汝南富陂,為孫吳屢建戰功。官至左護軍、虎威將軍。見呂蒙襲江陵之戰。薛仁貴 三箭定天山
貞觀年間,唐太宗發兵征遼東。有一次兩軍對陣,一名遼將十分勇猛,李世民手下的幾個戰將都不是他的對手。細柳式車 周亞夫
襲父爵為絳侯。起初做河內郡守時,許負曾給他看相,說他三年後為侯,封侯八年為丞相,掌握國家大權,位尊任重...韓信--受辱胯下登壇拜將
韓信是秦末淮陰人(今江蘇省清江西南),父母早喪,家貧如洗。雖有滿腹韜略,但求充小吏,尚且不得,因此萬分....蕭何月下追韓信
項羽進了咸陽,把六國舊貴族和有功的將領一共封了18個異姓侯王,稱為西楚霸王。坑棄萬軍 白起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為左庶長,將而擊韓之新城。雁門縱牧 李牧
李牧,戰國時期趙國人。他的生平活動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前一段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樂毅報燕王書
樂毅,生卒年不詳,中山靈壽(今河北靈壽西北)人。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火牛破敵 田單
樂毅出兵半年,接連攻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最後只剩了莒城和即墨兩個地方。名將故事:馬陵伏弩 孫臏
孫臏是孫武的後世子孫,生於阿、鄄一帶,曾和魏國將軍寵涓一起學習兵法。太公望呂尚
神話中有共工怒而頭觸東方不周山,造成天崩地陷,苦了女媧煉石補天,但永遠留下了大地......
⑼ 100個成語典故及其歷
成語典故
1、一鼓作氣
【釋義】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語出】《左傳?庄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人物】曹劌(guì)(又作曹沬,音mèi),一作曹翙(huì)。生卒年不詳,春秋時魯國大夫(今山東省東平縣人),著名的軍事理論家。魯庄公十年,齊攻魯,劌求見請取信於民後戰,作戰時隨從指揮,大敗齊師,一鼓作氣之典出於此。
戰後,庄公問曹劌為何直到齊軍第三次擊鼓進軍時才要下令出擊,曹劌說:「打仗主要靠士氣,而擊鼓就是為了鼓舞士氣。第一次擊鼓進攻,士氣旺盛;第二次再擊鼓進攻,士氣就已經衰落了;待到第三次擊鼓進攻,士氣已消失殆盡了。而我軍正是一鼓作氣,勇氣十足,當然就把對方打敗了。」
2、一字千金
【釋義】增損一字;賞以千金。形容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語出】南北朝?鍾嶸《詩品?古詩》:「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人物】戰國末期,秦國有一個生意人名叫呂不韋(衛國濮陽人,原籍陽翟,今河南禹州),有三千門客,作為他的智囊,想出各種辦法來鞏固他的政權。這些食客,各色各樣,應有盡有。他們把見解和心得,寫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書名提作《呂氏春秋》。呂不韋命令把全文抄出,貼在秦國首都咸陽城門上,並發出布告:「誰能把書中的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甚至改動一個,賞黃金千兩(合黃金一斤)」。
3、一字之師
【釋義】糾正一個錯別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處的老師。
【語出】《宋·魏慶之·詩人玉屑》:「鄭谷在袁州,齊己攜詩詣之。有《早梅》詩雲:'前村深雪裡,昨夜開數枝。』谷曰:'數枝』非早也,不若'一枝』。齊己不覺下拜。自是士林以谷為'一字師』。」
【人物】唐朝末年,詩人鄭谷回到故鄉江西宜春。僧人齊己性喜賦詩。 一日,齊己作一首《早梅》詩,中有兩句:「 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鄭谷以為梅花既已數枝開,則非早梅矣。於是將後句中「數」改為「一」。齊己深感佩服,後諸學者稱鄭谷為「一字之師」 。
4、一飯千金
【釋義】比喻重重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語出】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於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人物】韓信(江蘇淮安人)在未得志時,時常往城下釣魚,時常卻餓著肚子。有一個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的救濟他,給他飯吃。後來,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齊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惠,便命從人送酒菜給她吃,更送給她黃金一千兩來答謝她。
5、東山再起
【釋義】隱退後再度任職或失勢後又重新得勢。
【語出】唐?杜甫《暮秋……呈蘇渙侍御》:「無數將軍西第成;早作丞相東山起。」
【人物】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時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經常在會稽東山游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有才乾的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做官。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後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6、圖窮匕見
【釋義】比喻到最後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窮:盡;匕:匕首;短劍。
【語出】 《戰國策?燕策三》:「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人物】荊軻(衛國人,今河南省鶴壁、新鄉一帶)按秦王的要求,接過秦舞陽手裡裝有地圖的匣子,當場打開,取出地圖,雙手捧給秦王。秦王慢慢展開卷著的地圖,細細觀看。快展到盡頭時,突然露出一把匕首。荊軻見匕首露現,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舉起匕首便刺。
7、紙上談兵
【釋義】 在紙上談論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決實際問題的空談。
【語出】 清?曹雪芹《紅樓夢》:「現有這樣詩人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
【人物】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河北邯鄲人)曾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他有一個兒子叫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愛談軍事,別人往往說不過他。公元前259年,秦軍又來犯,趙軍在長平(今山西高平縣附近)堅持抗敵。廉頗負責指揮全軍,使得秦軍無法取勝。秦國施行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散布「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將軍」的話。趙王上當受騙,派趙括替代了廉頗。趙括死搬兵書上的條文,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8、負荊請罪
【釋義】負:背著;荊:荊條;古時用來抽打犯人的刑具。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主動向人認錯賠罪;請求責罰。
【語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趙國大將廉頗與上卿藺相如不和;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處處表示退讓。「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人物】戰國時期,藺相如(今河北曲陽人,一說山西臨汾人)「完璧歸」有功,又在澠池秦王與趙王相會維護了趙王的尊嚴,被提升為上卿,位在廉頗(山西太原人,一說山西平遙人)之上。廉頗對此不服。藺相如知道後,就有意不與廉頗會面。別人以為藺相如害怕廉頗,廉頗為此很得意。「我哪裡會怕廉將軍?不過,現在秦國倒是有點怕我們趙國,這主要是因為有廉將軍和我兩個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擊,那隻能對秦國有益。我之所以避開廉將軍,是以國事為重,把私人的恩怨丟一邊兒了!」藺相如這話傳到了廉頗耳朵里,廉頗十分感動,便光著上身,背負荊杖,來到藺相如家請罪。他羞愧地對商相如說:「我真是一個糊塗人,想不到你能這樣地寬宏大量!」兩個人終於結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9、卧薪嘗膽
【釋義】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經常嘗一嘗苦膽。比喻刻苦激勵自身;堅定報仇雪恥的意志。
【語出】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仆受遣以來;卧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
【人物】越王勾踐(大禹子孫,姓姒si,名文命,今浙江紹興人)回國以後,立志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掛著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於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後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10、揭竿而起
【釋義】揭:舉;竿:竹竿,指旗幟。揭竿為旗,奮起反抗。泛指人民起義。
【語出】 漢?賈誼《過秦論》:「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人物】幾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願豁出性命跟著陳勝(今河南省方城縣東孟窪村人)、吳廣(今河南太康人)一塊兒干。大夥砍伐樹木為兵器,高舉竹竿為旗幟,對天起誓,同心協力,推倒秦二世(嬴姓,名胡亥,也稱二世皇帝,秦始皇第十八子),替楚將項燕(項羽的祖父)報仇。大家還公推陳勝、吳廣做首領,一下子就把大澤鄉(今安徽省宿州市南蘄縣鎮小劉村)佔領了。大澤鄉的農民一聽陳勝、吳廣他們起來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紛紛拿著鋤頭、鐵耙、扁擔、木棍來營里投軍。
11、三顧茅廬
【釋義】劉備曾三次到諸葛亮的茅廬拜請諸葛亮出來輔佐自已打天下。比喻誠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語出】馬致遠《薦福碑》:「我信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三顧茅廬。」
【人物】漢末,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劉備(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聽說諸葛亮(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很有學識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陽城西,一說為湖北襄陽城西南)卧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他們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12、孺子可教
【釋義】指年輕人可培養。
【語出】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人物】張良,字子房。他原是韓國的公子,姓姬,潁川城父(今河南省寶豐縣李庄鄉古城村)人。因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今江蘇省睢寧縣)隱匿,才改名為張良。
有一天,張良在橋上散步遇到一個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黃石公,隱士)。那老人的一隻鞋掉在橋下,看到張良走來,便叫道:「你替我去把鞋揀起來!」張良便下橋把鞋撿了起來。那老人又對張良說:「來!給我穿上!」張良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謝的話也沒說,轉身走了。
張良愣愣地望著老人的背影,猜想這老人一定很有來歷。果然,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來,說:「你這小夥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後來老人交給張良一部《太公兵法》說:「你要下苦功鑽研這部書。鑽研透了,以後可以做帝王的老師。」後來,張良研讀《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漢高祖劉邦手下的重要謀士,為劉邦建立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13、四面楚歌
【釋義】四面都是楚人的歌聲。後用來比喻四面受敵;處於孤立無援的處境。
【語出】梁啟超《中國國會制度私議》:「殆陷於四面楚歌之中;反恃解釋條文以持其說。」
【人物】項羽(今江蘇宿遷人)和劉邦(今屬江蘇豐縣人)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兵少缺糧,夜裡又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難道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么多呢?」心裡已喪失了鬥志,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14、老當益壯
【釋義】雖然年紀很大了,但志氣和身體更壯。
【語出】《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人物】東漢名將馬援,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市竇馬村)人。從小就胸懷大志,他打算到邊疆去發展畜牧業。馬援長大以後,當了扶風郡的督郵。有一次,郡太守派他送犯人到長安。半路上,他覺得犯人怪可憐的,不忍心把他送去受刑,就把他放走了,為此丟了官,逃亡到北朝郡搞起畜牧業和農業生產,成了一個大畜牧主和地主,把自己積攢的財產、牛羊,都分送給他的兄弟、朋友。他常說:「做個大丈夫,總要'窮當益堅,老當益壯』才行」。就是說,越窮困,志向越要堅定;越年老,志氣越要壯盛。後來,馬援成了東漢有名的將領,開國功臣之一,為光武帝立下了很多戰功。
15、投筆從戎
【釋義】指讀書人放棄文化工作參軍入伍。
【語出】《後漢書班超傳》。
【人物】班超是東漢一個很有名氣的將軍,他從小就很用功,對未來也充滿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寫文件的時候,突然覺得很悶便丟下筆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
後來,他當上一名軍官,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得到勝利。接著,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共同對付匈奴。朝廷採取他的建議,就派他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著智慧和膽量,度過各式各樣的危機。班超一生總共到過五十多個國家,和這些國家保持和平,也同時宣揚了漢朝的國威。
16、暴殄天物
【釋義】原指殘害滅絕各種生物。後指不知愛惜物品;隨意毀壞糟蹋。
【語出】《尚書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人物】三人(寶釵、李紈、探春)只是取笑之談,說了笑了一回,便仍談正事。探春因又接說道:「咱們這園子只算比他們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銀子的利息。若此時也出脫生發銀子,自然小器,不是咱們這樣人家的事。若派出兩個一定的人來,既有許多值錢之物,一味任人作踐,也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園子里所有的老媽媽中,揀出幾個本分老誠能知園圃的事,派准他們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們交租納稅,只問他們一年可以孝敬些什麼。」(《紅樓夢》第五十六回)
17、暗渡陳倉
【釋義】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戰略;也比喻男女私通。多比喻暗中進行活動;常跟「明修棧道」連用。
【人物】《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臣已算定今番諸葛亮必效韓信暗渡陳倉之計。」
張良送劉邦到褒中(今陝西褒城)。此處群山環抱,沿途都是懸崖峭壁,只有棧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別無他途。張良觀察地勢,建議劉邦待漢軍過後,全部燒毀入蜀的棧道,表示無東顧之意,以消除項羽的猜忌,同時也可防備他人的襲擊。劉邦入漢中後,勵精圖治,積極休整。同年八月,劉邦用大將韓信之謀,避開雍王章邯的正面防禦,乘機從故道「暗渡陳倉」(今陝西寶雞),從側面出其不意地打敗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一舉平定三秦,奪取了關中寶地。一個「明修」,一個「暗渡」,張、韓攜手,珠聯璧合,成為歷史上的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18、嗟來之食
【釋義】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
【語出】《禮記 檀弓下》:「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
【人物】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發生了一次嚴重的飢荒。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貴族奴隸主在大路旁擺上一些食物,等著餓肚子的窮人經過,施捨給他們。一個餓得不成樣子的人用袖子遮著臉,拖著一雙破鞋子,搖搖晃晃地走過,黔敖看到後,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湯,傲慢地吆喝道:「喂!來吃吧!」那個餓漢抬起頭輕蔑地瞪了他一眼,說道:「我就是因為不吃這種'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個樣子的。」 黔敖也覺得自己做得有點過分,便向餓漢賠禮道歉,但那餓漢最終還是不肯吃而餓死於路旁。
19、手不釋卷
【釋義】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語出】《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人物】三國時,呂蒙是吳國的大將。呂蒙作戰勇猛,平時卻不肯讀書。孫權勸道:「你讀點歷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孫權道:「漢先武帝從前行伍出身,卻'手不釋卷』。」從此,呂蒙勤勉自學,受益匪淺。
20、韋編三絕
【釋義】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語出】司馬遷《史記 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人物】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為宋國(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貴族。
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讀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內容。不久又讀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接著,他又讀第三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在這以後,為了深入研究這部書,又為了給弟子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謙虛地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與質了。」
⑽ 概述韓信之戰功
韓信帶兵,的確多多益善 四、恃功居傲,身死菜刀 由於韓信戰功赫赫,在軍中威望專極高,以至當時軍中兵屬器均刻上"不殺韓信"四字。韓信也自恃功高,劉邦不敢殺他。但劉邦得天下後,恐韓信造反,無人能敵,又見韓信十分狂傲,終於動了殺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