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目成仇的寓言故事
『壹』 現代小故事
上帝從不為難頭腦簡單的人
才智平平的人往往成就更大。金庸小說中的郭靖就是一個例子。郭靖憨厚質朴,但懂得用功不輟,也把握得住善惡界限,有這兩條,就有了後來的郭大俠。像楊過這樣飛揚跳脫、聰明外溢的,如果不是受盡挫折、性情大變,估計最終一定是泯然眾人矣。
玩過一個電腦游戲《金庸群俠傳》,游戲的情節是一個金庸迷突然掉進了虛擬世界,他必須親自經歷江湖險凶,最後才能回到現實世界。游戲一開頭,那個「小蝦米」撓撓頭說,我除了「野球拳」,什麼武功也不會呀。這個「野球拳」,估計是台灣話里「瞎胡亂打」的意思。游戲中有意思的設計是,如果你選擇練這個「野球拳」,練得最辛苦,而且攻擊力很久也沒法提高,但到了最高的第十級,這個「野球拳」的威力會超過「九陽真經」和「降龍十八掌」。這個小小的富有哲學意味的設計讓我對這個小游戲一直念念不忘。
在現實世界的學術圈中,我所看到的也都是這樣,聰明者未必最後勝出,知道堅持的才是最後的贏家。聰明人往往淺嘗輒止,而且對聰明人來說,誘惑常常更多,他們在起跑的時候會把別人都甩在後面,但卻經常是最早退出比賽的人。
比學問更復雜的是人生和社會。在社會中生存的最優法則是什麼?我相信,這些法則仍然是那些最古老、最簡單的道理。比如誠實、勤勞、寬恕、合作。我把電影《阿甘正傳》看做是一則寓言。阿甘的智商只有75,幾乎屬於傻子。他最喜歡說的話是「我媽媽說……」阿甘的媽媽告訴他遇到危險的時候要跑,跑得越快越好。阿甘就這樣從越南戰場上撿回一條命,還成了英雄。從常人所理解的成功角度來看,阿甘是成功的。他有錢、受人尊敬、生活經歷豐富多彩。盡管當所有這些來到的時候,阿甘是渾然不覺的。阿甘的女朋友走的是另外一條道路。她這一代人認為自己聰明到足以對抗社會、顛覆傳統,她所做的一切都似乎是在尋找極端的邊界:她被大學開除、上《花花公子》雜志、跳脫衣舞、流浪、吸毒、反戰。但最後,她被碰得頭破血流,悄悄地回到阿甘身邊,又悄悄地逝去。阿甘和女友的這兩條路再次證明:上帝從不為難頭腦簡單的人。
成功的訣竅必須符合兩個條件:第一,它必須對每個人都適用。哪怕是像阿甘和郭靖這樣頭腦不太靈光的人,只要遵照某一規則,就能最終成功,這才能算作好的訣竅。第二,它必須是顛撲不滅的。朝代的變遷、歲月的流逝、制度的更迭,應該都不會對這些基本的規則帶來顛覆性的沖擊。
曾經有一個著名的試驗,邀請了很多學者,將每個人心目中最優的在競爭中制勝的規則寫下來,並翻譯成計算機程序,讓計算機模擬不同規則的競爭。最終勝出的規則是所謂的「針鋒相對」。這一策略包括:如果別人不欺騙,自己永遠不欺騙;如果別人欺騙,馬上對欺騙者進行懲罰;如果欺騙者悔改,馬上寬恕它,返回合作的軌道。這一策略之所以成功,一是因為它是善良的;二是因為它是簡單的。被淘汰的很多規則是因為過於復雜。說謊就是一個復雜的規則,為了圓謊,你必須再撒新的謊,到最後謊言會變得無比復雜。
告訴年輕人成功的秘訣在於勤奮和誠實,很多自以為聰明的年輕人會瞪著狐疑的大眼睛:如果成功的秘訣這樣容易,那不是人人都能成功嗎?因此,他們斷定:成功的秘訣一定是一些更加詭秘的東西,比如厚黑學。具有諷刺意義的是,走這條路的人還非常非常之多,這就是為什麼成功的人會非常非常之少。阿甘的媽媽說得最精彩的話就是:「只有做傻事的才是傻人。」
樸素的20條人生哲理
1、庸人敗於惰,能人敗於傲
世上兩種人必定慘敗,一種是懶惰之人,另一種是驕傲之人。前者什麼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結果總是一事無成;後者瞧不起天下所有人,自認為自己最聰明,常常招來他人的不滿和怨恨,於是往往受人詆毀、咒罵,最後被惡意的誹謗所吞沒。
2、不必一味討好別人
討好每一個人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討好每一個人,等於得罪每一個人。刻意去討好別人,只會使別人產生厭惡。親近別人要自然,「投機」心態要改變。有時間討好,不如踏踏實實做事,討好別人總是靠不住,自己努力才實實在在。
3、好心境是自己創造的
我們常常無法去改變別人的看法,能改變的恰恰只有我們自己。壞的生活不在於別人的罪惡,而在於我們的心情變得惡劣。讓生活變好的金鑰匙不在別人手裡,放棄我們的怨恨和嘆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們主觀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觀上卻沒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總想等待別人來改善生活。不要指望改變別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4、用心做自己該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暫,哪有心思去浪費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經說過:「大街上有人罵我,我是連頭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這個無聊之人!」我們既不要去傷害人家,也不要被別人的批評左右,還是按照自己的願望,先踏踏實實學好本領再說。特別在少年時要全力以赴學本領,不要分心。
5、別總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學會自己欣賞自己,等於擁有了獲取快樂的金鑰匙.欣賞自己不是孤芳自賞,欣賞自己不是唯我獨尊,欣賞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賞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自己給自己一些自信,自己給自己一點愉快,自己給自己一臉微笑,何愁沒有人生的快樂呢?!經常要自己給自己過節,學會尋找愉悅的心情。
6、不要追逐世俗的榮譽
終生尋找所謂別人認可的東西,會永遠痛失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庸俗的評論會湮滅自己的個性,世俗的指點會讓自己不知所措。為錢而錢會使自己六親不認,為權而權會使自己膽大妄為,為名而名會使自己巧取強奪。真實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會變成一張張碎片隨風飄揚,世俗的我已變得面目可憎。
7、極端不可取
有些人常常因為憂慮過度,而導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卻因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對任何事情都無動於衷。前者常為尋找理性而痛苦,因聰明過頭而衰亡,愚蠢的根源在於什麼都懊悔。後者不知悔恨為何物,整天稀里糊塗地生活,活著與死去沒有什麼區別.
8、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自己的傷痛自己清楚, 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 自己的快樂自己感受。也許自己眼中的地獄,卻是別人眼中的在堂;也許自己眼中的天堂,卻是別人眼中的地獄。生活就是這般的滑稽。不要總疑春色在人家,關鍵在於自己心態的調整。
9、喜歡自己才會擁抱生活
盲目自大自尊,是驕傲無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棄,是消極悲觀的人生。了解自己比了解別人更困難,喜歡自己比喜歡別人更不容易。擁有健康的恰當的自尊心理,面對挫折會表現得格外堅強。不為外界的誘惑而丟失自我,不為一時的挫折否定自己。時時客觀冷靜地評價自己,每每樂觀中肯地贊賞自己。若連自己都不愛,還能愛別人嗎?喜歡自己吧!
10、福中有禍,禍中有福
莫被一時之得失沖昏頭腦,一味陶醉於暫時的勝利。自己一定要居安思危,切莫居功自傲,洋洋得意。陶醉勝利,意味著駐足停頓,陶醉勝利,意味著失去警惕。人生路上要永不鬆懈,勝利僅僅是一個小小的路標。要想取得最後的勝利,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莫為一時之得所迷惑,誰笑得最晚,誰笑得最開心。
11、重要的是活得充實
把每一天過好是最大的幸福,快樂源於每天的感覺良好。總憂慮明天的風險,總抹不去昨天的陰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總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總幻想那些不能實現的,今天的心靈怎能安靜?任何不切實際的東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殺手是憂愁和焦慮。痛苦源於不充實,生活充實就不會胡思亂想。
12、愉悅的根基在自己身上
一般人總是將人生的愉悅,寄託在外界的事務上,依附於世俗的認同上。百般看重地位、財產,以及待遇、名譽等東西,自己一旦失去這些,便是沉重的打擊,常會痛不欲生,其幸福和快樂的根基也隨之毀滅。假如自己真是這樣過生活,那麼快樂離我們是相當遙遠的。為什麼要讓別人來評價自己的快樂程度,把握好自己。
13、感覺幸福就是幸福
許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謂的幸福;有的雖然得到了,其代價卻巨大無比。許多哲人都說,幸福是種感覺,就如同「佛」就在你我心中。幸福的感覺隨滿足程度而遞減,與人的心境、心態密切相關。先哲們說:得之愈艱、愛之愈深,擁有幸福,常思艱難。一個人總是感覺不到幸福,是自己的最大悲哀。幸福是種感覺,不知足,永不會幸福
14、別人的恩澤要牢記
目光短淺的人總是「忘恩負義」,危機時到處求助,事成之後再不露面。求人時信誓旦旦,得逞後胡作非為。這種人最被人鄙視。「忘恩負義」讓朋友傷心,「忘恩負義」是急功近利的表現。「忘恩負義」只得益於一時,卻會永遠失信於人。切忌過河拆橋過河拆橋,會斷了自己的後路。
15、凡事要留有餘地
每一個人都會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遭遇到完全不同的「三種人」。第一種是能夠理解、欣賞和器重自己的人;第二種是曲解、中傷甚至排斥自己的人;第三種人是與自己毫無關系、無關痛癢的人。第一種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應當尊為師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第二種人對自己造成深深的傷害,需要智慧地遠離,而不是煩惱和計較。對於第三種人要以禮相待、和平共處。了解不同的人,區別對待,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16、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把自己的主觀意志強加於人,於己於人均是件痛苦的事情。以自己的威嚴強加自己的意志,別人只是口服而心不服,而且日久必生反抗之習。以自己的固執強加自己的意志,別人僅是默忍或是隱怒,但是日久也可能反目成仇。檢討自己的言行是否與社會和諧,才能真正得到別人的認同。人與人是不可能一致的,不要以我為中心。
17、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態
身處順境必須格外謹慎,否則容易樂極生悲。人生得意的時候容易忘形,一忘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於是惡念和惡行就會趁隙而入。身處逆境必須格外忍耐,否則容易早早夭折。人生失意的時候容易失態,一失態就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於是消極和絕望就會趁隙而入。笑看人生潮起潮落,守住自己的心。
18、人生應當歡樂有度
適當的娛樂活動能調節情緒,無休無止的歡樂卻易轉益為害。物極則反,數窮則變。「大凡快意處,即是多病處。」「棋可遣閑,易動心火。…」一味狂歡盡興是膚淺的人生,換來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盡興有度是達觀的人生。樂極生悲不局限於娛樂方面,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歡樂與悲哀是伴生的,歡樂有度會使歡樂常伴。
19、一味忍讓不可取
一味忍讓,意味著喪失原則;一味忍讓,意味著沒有人格;一味忍讓,意味著軟弱可欺;一味忍讓,意味著面臨步步進逼的危險;一味忍讓,意味著將走入絕路。有時候挺身而起、奮力反抗效果更好,得寸進尺是愚人常採用的計策,一再忍讓反而助長其囂張氣焰。該出手時就出手,給點厲害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對得寸進尺者該迎頭痛擊,忍讓不一定是好事。
20、多理性行事少意氣用事
做事不能只憑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憑自己的感覺,意氣用事必有麻煩。有時自己的知覺是錯的,事情並不是想像的這般簡單,表象總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於反復折騰,理性做事不會出現大的差錯,理性做事才不會使自己後悔莫及。切記:凡事都不能太沖動!不能只跟著感覺走,多思考才能不後悔。
被炒魷魚的女孩
一個女孩毫無道理地被老闆炒了魷魚。中午,她坐在單位噴泉旁邊的一條長椅上黯然神傷,她感到她的生活失去了顏色,變得暗淡無光。這時她發現不遠處一個小男孩站在她的身後咯咯地笑,她就好奇地問小男孩,你笑什麼呢?"這條長椅的椅背是早晨剛剛漆過的,我想看看你站起來時背是什麼樣子。"小男孩說話時一臉得意的神情。
女孩一怔,猛地想到:昔日那些刻薄的同事不正和這小傢伙一樣躲在我的身後想窺探我的失敗和落魄嗎?我決不能讓他們的用心得逞,我決不能丟掉我的志氣和尊嚴!
女孩想了想,指著前面對那個小男孩說,你看那裡,那裡有很多人在放風箏呢。等小男孩發覺到自己受騙而惱怒地轉過臉時,女孩已經把外套脫了拿在手裡,她身上穿的鵝黃的毛線衣讓她看起來青春漂亮。小男孩甩甩手,嘟著嘴,失望地走了。
生活中的失意隨處可見,真的就如那些油漆未乾的椅背在不經意間讓你苦惱不已。但是如果已經坐上了,也別沮喪,以一種"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心態面對,脫掉你脆弱的外套,你會發現,新的生活才剛剛開始!
花販的哲學
1.有一位花販告訴我, 幾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顏色艷麗的花愈是缺乏芬芳,他的結論是:人也一樣,愈樸素單純的人,愈有內在的芳香。
2.有一位花販告訴我,夜來香其實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聞得到,他的結論是:因為白天人的心太浮了,聞不到夜來香的香氣。如果一個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靜,就會發現夜來香、桂花、七 里香,連酷熱的中午也是香的。
3.有一位花販告訴我,清晨買蓮花一定要挑那些盛開的, 結論是:早上是蓮花開放最好的時間,如果一朵蓮花早上不開,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不開了。我們看人也是一樣,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志氣,中年或晚年就更難有志氣了。
4.有一位花販告訴我, 愈是昂貴的花愈容易凋謝,那是為了要向買花的人說明:要珍惜青春呀,因為青 春是最名貴的花,最容易凋謝。
5.每一株玫瑰都有刺,正如每一個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 能容忍的部份。
愛護一朵玫瑰,並不是得努力把它的刺根除,只能學習如何不被它的刺刺傷,還有,如何不 讓自己的刺刺傷心愛的人。
其實,生活就像洋蔥,一片一片地剝開, 總有一片會讓我們流淚。
我們最初的追尋,是為了什麼?要尋找多久?
能不能最終得到,是不是真的有那麼重要
『貳』 有哪些戀愛故事讓你跌掉三觀
不知道你想要的是哪種跌掉三觀,
歷史上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三觀正的很少,基本上都是窮酸文人的意淫,屬於古代種馬文。
《紅樓夢》中賈母就痛斥過(當然實際上是曹雪芹的想法)。
「編這樣書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貴,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編出來污穢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這些書看魔了,他也想一個佳人,所以編了出來取樂。何嘗他知道那世宦讀書家的道理!別說他那書上那些世宦書禮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們這中等人家說起,也沒有這樣的事,別說是那些大家子。可知是謅掉了下巴的話。所以我們從不許說這些書,丫頭們也不懂這些話。
『叄』 反目成仇打一生肖
老鼠,因為以前和貓的故事!
據說很久以前貓和老鼠是很好的朋友,但是在競選十二生肖的時候反目成仇,貓從此看見老鼠就抓
『肆』 您好,向您請教一個問題:寓言《林回棄壁》講的是一個什麼道理
因為財帛貸利相結合在一起的,碰上患難就會相互拋棄;因為骨肉情義相連系的,碰上患難卻會相互救援。相互救援和相互拋棄,兩者之間有著天壤之別啊!
『伍』 先秦散文中運用寓言最多的作品是那部《莊子》還是《韓非子》
《莊子》,它表述的是道家學派的思想,多有寓言比擬的手法,如《莊子》中的《消遙游》篇,《蝴蝶》篇等,都是有寓言的手法,而《韓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作,它多用嚴肅的手法對存在的事務進行辨解,比喻等。
『陸』 求小故事,比如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
1、農夫與蛇
一天,一條毒蛇爬到一戶農夫家,趁著家夫的妻子在廚房`做飯的時候,將農夫的孩子咬死了。農夫回到家,看到這種凄慘的景象,心裡很難受。他下定決心,為孩子報仇。
農夫終於找到了蛇洞,就耐心地在洞口等待,終於看到了這個自己尋覓已久的敵人,農夫恨不得馬上就劈死這條害人的毒蛇。
農夫卻又被毒蛇的氣勢所震懾,有些不敢下手,農夫主動提出和解,我們做好鄰居,毒蛇不同意。農夫和蛇糾纏在一起,打了起來,最後雙方都死在蛇洞口。
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毒蛇是一條劇毒無比的野獸,它會主動攻擊人類。所以人類和蛇是不可能成為鄰居的。故事裡的農夫很愚蠢,居然主動要求和蛇和解做好鄰居。
2、四面楚歌
公元前202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如今的世界文化遺產——中國陝西的秦始皇兵馬俑就是秦王朝留下的遺跡。另一處世界文化遺產——萬里長城,也是在秦王朝初具規模的。
由於秦朝統治者好大喜功,尤其是秦始皇為自己修建豪華的皇宮和陵墓,宮廷的花銷巨大,所以對百姓的剝削十分殘酷,全國各地接連不斷地爆發農民起義。
結果,秦王朝僅僅統治了15年,便滅亡了。秦朝滅亡後,主要有兩支勢力爭奪新的國家統治權,一支由項羽率領,一支是由劉邦率領。
項羽是來自楚地的一名將軍,性格剛烈、高傲,英勇善戰。劉邦在秦朝被消滅前是一名低級官僚,性格有些狡詐,但是知人善任。在反對秦王朝的戰爭中,兩人曾結拜為兄弟,互相聲援。秦朝滅亡後,兩人逐漸反目成仇了。
最初項羽占絕對優勢。他自封為「西楚霸王」,相當於皇帝的角兒,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只相當於諸侯王。劉邦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表面上承認項羽的統治地位,暗地裡卻招攬人才,發展軍事力量。漸漸地,劉邦與項羽勢均力敵了。
後來,項羽和劉邦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但胃口漸大的劉邦在張良和陳平的規勸下,改變了「分而治之」的思維,認為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
於是,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前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經過一番激烈的交戰,劉邦的軍隊把項羽和他的軍隊緊緊包圍在垓下(在今安徽境內)。此時,項羽雖已處於劣勢,但仍有十萬軍隊,劉邦也不能一下把項羽消滅。
一天夜裡,被包圍的項羽和他的士兵聽見四周響起熟悉的歌聲。仔細一聽,竟然是自己家鄉楚地的民歌。
歌聲是從劉邦的軍營里傳來的。項羽和他的士兵非常吃驚,以為劉邦早已攻下他們的家鄉,抓來了許多家鄉的親人當俘虜,而這熟悉的歌聲也引起了士兵們的思鄉之情。一時項羽軍中軍心大亂,士兵們紛紛趁夜色逃亡,十萬人逃得只剩下幾百人。
原來啊,這是劉邦使的計謀。劉邦組織自己軍隊的士兵唱那些感傷的楚地民歌,正是為了擾亂項羽軍隊的穩定。在這種處境下,項羽喪失了鬥志,便在營帳裡面喝酒,還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
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過了一會兒,項羽騎上馬,帶著僅剩的八百名騎兵,決定從南突圍,邊逃邊打。項羽行到烏江畔,只餘下28人,他自感無顏見江東父老,便自刎而死。劉邦獨攬天下。
由於這個故事裡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著又兵敗自殺的情節,所以後來人們便用「四面楚歌」來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以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3、出人頭地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他的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學家,被人們合稱為「三蘇」,而且都一起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蘇軾小時候,天資聰穎,由於書讀得多,字也認得多,再加上文章寫得好,因而受到人們的稱贊。在一片贊揚聲中,蘇軾不免有些飄飄然。
有一天,便在自己書房門上手書一聯,以顯示自己的才華,聯文是:讀盡人間書,識遍天下字。對聯貼出之後,有一位老者專程來到蘇家,向蘇軾「求教」,請蘇軾認一認他帶來的書,書上全是寫著周朝時史籀創制的字。
蘇軾開始滿不在乎,非常得意,可是接過書一看,書上的字一個也不認識,這對驕傲自滿的蘇軾是當頭一棒,他頓時面紅耳赤,只好向老者道 歉。老者也沒說什麼,便含笑而去。
蘇軾這時才感到自己太驕傲了,於是將書房門前對聯的上下聯前各添了兩個字,使思想境界為之升華,一幅具有遠大抱負的對聯展現在人們的眼前:「立志讀盡天下書,發憤識遍天下字。」
此後,蘇軾發奮讀書。二十歲的時候,已學得博古通今,便和弟弟蘇轍一起參加了京城的考試。當年的主考官是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對當時文壇崇尚詭怪奇澀的文風很是反感,一律不加錄取。
當他看到一篇《刑賞忠厚論》時,十分高興,便准備取為第一。由於試卷是密封的,歐陽修並不知道那文章是誰寫的。
他想了想,覺得能寫出這樣的文章的人,除了他的弟子曾鞏之外,可能不會有別人了。為了避嫌,歐陽修就把蘇軾的卷子判為第二。等到發榜公布的時候,歐陽修才知道寫那篇好文章的人不是曾鞏,而是個叫蘇軾的年輕人,心裡便有些過意不去。
歐陽修得知《刑賞忠厚論》不是他的弟子曾鞏寫的,而是初出茅廬的蘇軾所寫,心裡覺得有點對不住蘇軾,竟讓他屈居第二。
再看到蘇軾以後送來的文章,篇篇才學橫溢,更是贊嘆不已。於是寫信給當時聲望頗高的梅堯臣說:「蘇軾的文章實在是好,我應當讓路,使他高出我一頭。」成語「出人頭地」就是由此而來的。
當時聽說此事的人都不以為然,認為歐陽修誇大了蘇軾的才學,等以後他們看到了蘇軾的文章以後才信服。
後來,蘇軾得到歐陽修等文壇名流的指點,文章越來越好,後來果然出人頭地,和歐陽修等人被後人並稱為「唐宋八大家」。
4、捕風捉影
谷永,字子雲,長安(今陝西西安市)人,漢成帝時擔任過光祿大夫、大司農等職。
漢成帝二十歲做皇帝,到四十多歲還沒有孩子。他聽信方士的話,熱衷於祭祀鬼神。許多向漢成帝上書談論祭祀鬼神或談論仙道的人,都輕易而舉地得到高官厚祿。
成帝聽信他們的話,在長安郊外的上林苑大搞祭祀,祈求上天賜福,花了很大的費用,但並沒有什麼效驗。
谷永向漢成帝上書說:我聽說對於明了天地本性的人,不可能用神怪去迷惑他;懂得世上萬物之理的人,不可能受行為不正的人蒙蔽。現在有些人大談神仙鬼怪,宣揚祭祀的方法,還說什麼世上有仙人,服不死的葯,壽高得像南山一樣。
聽他們的說話,滿耳都是美好的景象,好像馬上就能遇見神仙一樣;可是,你要尋找它,卻虛無縹緲,好像要縛著風、捉著影子一樣不可能得到。所以古代賢明的君王不聽這些話,聖人絕對不說這種話。
谷永又舉例說:周代史官萇弘想要用祭祀鬼神的辦法幫助周靈王,讓天下諸侯來朝會,可是周王室更加衰敗,諸侯反叛的更多,楚懷王隆重祭祀鬼神,求神靈保佑打退秦國軍隊,結果仗打敗了,土地被秦削割,自己做了俘虜。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下海求仙葯,結果一去不回,遭到天下人的怨恨。
最後,他又說道:「從古到今,帝王們憑著尊貴的地位、眾多的財物,尋遍天下去求神靈、仙人,經過了多少歲月,卻沒有絲毫應驗。希望您不要再讓那些行為不正的人干預朝廷的事」。
漢成帝認為谷永說得很有道理,便聽從了他的意見。
後來,人們便根據史料記載的谷永所述:「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盪盪乎如系風捕影,終不可得。」引申出「捕風捉影」的成語。
5、胯下之辱
韓信是秦漢時期著名的軍事統帥。他出身貧賤,從小就失去了雙親。建立軍功之前的韓信,既不會經商,又不願種地,家裡也沒有什麼財產,過著窮困而備受歧視的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他與當地的一個小官有些交情,於是常到這位小官家中去蹭飯吃,可是時間一長,小官的妻子對他很反感,便有意提前吃飯的時間,等韓信來到時已經沒飯吃了。韓信一氣之下便與這位小官絕交了。
為了保住小命,弄點吃的,韓信只好到當地的淮水釣魚,有位洗衣服的老太太見他沒飯吃,便把自己帶的飯菜分給他吃,這樣一連幾十天,天天如此。韓信很受感動,便對老太太說:「總有一天我一定會好好報答你的」。
老太太聽後說:「你是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我看你可憐才給你飯吃,誰還希望你報答我」。
韓信聽了很慚愧,立志要做出一番豐功偉績來。
在韓信的家鄉淮陰城,有些年輕人也瞧不起韓信,有一天,一個少年看到韓信身材高大卻常佩帶寶劍,以為他是膽小,便在鬧市裡攔住韓信,說:「你要是有膽量,就拔劍刺我;如果是懦夫,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
圍觀的人都知道這是故意找茬羞辱韓信,不知道接下來形勢如何演變。只見韓信稍作思考,便默默地從那人的褲襠下鑽了過去了。當時在場的人都哄然大笑,認為韓信是膽小怕死、沒有勇氣的人。這就是後來流傳下來的「胯下之辱」的故事。
『柒』 有關「小人」寓言故事
有啊, 負荊請罪 (廉頗和藺相如的)
『捌』 十二生肖蛇的來歷是什麼呢,為什麼不是十三生肖呢
用十二生肖紀年,在我國至少南北朝就開始了。《北史·宇文護法》中,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信中說:「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表明當時民間已有12生肖的用法了。
『玖』 史記 中的故事 10個
一: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
出自《平津侯主父列傳》。
釋義:大丈夫活在世上應該追求富貴,只要能鍾鳴鼎食(王侯之家的生活),承受鼎煮之刑罰而死也無所謂,我好不容易獲得今天的地位,所以寧願倒行逆施。
主父偃早年雖飽學卻窮困,在齊地被眾儒生排擠,不容於齊,借錢借不到,去北方燕、趙、中山等地,還是不遇,入關希望衛將軍引薦給聖上,沒有消息,手中沒錢,諸賓客都討厭他,最後豁出去伏闕上書,竟然獲得重用。
大臣紛紛向他行賄,有人勸他說:「你這樣太過分了!」
主父偃說道:我從青年時就出外游學,達四十多年,弄得雙親不把我當兒子看,兄弟朋友不願收留我,投在將軍門下時其他賓客都厭棄我,我困厄的時間太久了。現在我有了權勢,為了榮華富貴,法場上吃一刀也是心甘情願!
這說法類似於後世的「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