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南風歌的典故

南風歌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2-13 22:16:46

A. 」馳來北馬多驕氣,歌到南風盡死聲「 啥意思

意思:漢人的兵馬太嬌弱,來自北方的蒙古人和金人的兵馬兩度征服了漢人。

出處:明末清初江蘇太倉人的吳殳(一名吳喬,字修齡)的詩集《手臂錄》里的《雪夜感懷》。

此句運用典故南風不競:春秋時期,音樂家師曠勸晉悼公姬周施行仁政,晉悼公十分喜歡他的音樂。晉平公姬彪時,師曠的演奏技藝可以呼風喚雨。齊靈公呂環侵略魯國,晉平公應魯國的請求援救,齊國向楚軍求救。師曠隨軍奏樂,使得楚軍南風不競,落荒而逃。

原文:

酒盡燈殘夜二更,打窗風雪映空明。

馳來北馬多驕氣,歌到南風盡死聲。

海外更無奇事報,國中惟有旅葵生。

不知冰冱何時了,一見梅花眼便清。

(1)南風歌的典故擴展閱讀:

《手臂錄》評價:

《手臂錄》內容豐富,結構清晰,圖貌並存,以不同的形式闡述了吳殳對武藝的獨特見解,並對後世武術著作的編纂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作為一部槍法巨著,它匯總了歷代槍法成就,輯錄了相當豐富的槍法資料,對中國武術發展有較大的影響,對學界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史料價值。

《手臂錄》素稱經典,極負盛名。展卷觀之,但見自視不二,旁若無人,大有「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之意。先生唯道是爭,讀書以鞭辟入裡見長,願聞先生高見。答:「陽春白雪,和者蓋寡:盛名之下,其實難符。」

詩人:

吳殳(wúshū)是明末清初的詩人和史學家,又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武藝家和武學學者。對吳殳其人,史學界並不熟悉,很少有人專門研究他的生平和事跡。但他的名字在武術界很響亮,他的《手臂錄》更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部武學名著。

吳殳是明朝滅亡後堅守志節的遺民,雖然年壽很高,又「高才博學」,但一生設有任何功名仕履可述,經常過著寄人籬下的清苦生活。他學術上沒有什麼家學傳承,學識主要得自「於書無所不窺」。

吳殳之「奇」,一是他孤介傲岸的性格,這一點特別表現在他點評古今近於肆無忌憚的文風上。這使他遭受了很多非議和責難。然則,終其一生並無多少改悟,直至晚年,辭氣紛紜,口無遮攔,依然故我!其次,是他的行蹤和社會交遊頗有點神秘。

B. 請問:四月南風人麥黃,東門沾酒飲娥曹、典故出自哪裡什麼意思

十二生肖在土木,打一生肖
羊來豬蛇馬猴雞,打一生肖
上期生肖開白兔,打一生肖
今期特碼小單牛,打一生肖
主紅防藍一三門,打一生肖
四月南風人麥黃,打一生肖
東門沾酒飲娥曹.打一生肖

C. 南風北巷這首歌到底是什麼含義,表達什麼故事

是的兩人錯失的愛情,如今女的在南方已有了家庭,而北方還一直牽掛著第一次遇見她版就深深愛上的她權,他不會再有家因為他不會再愛上任何人,這是愛之深的體現,現在他心裡已成荒島,屬於他的那份愛已經死去,所以叫北方有墓碑。
「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谷堆」
南山代表了一種以生存為主,夢想為輔的生活狀態。雖然會有不得志的壓抑,但起碼還有座靠山,能有谷堆填飽肚子,養活自己可以汲汲營營的生存下去。
山南為陽,代表按照世俗觀念生活,所呈獻給社會的那一面;而山北為陰,代表了只能深藏於心中,並且可能永遠無法實現的夢。

D. 《詠史赤壁》李商隱的翻譯李商隱

詠史和赤壁是兩首詩,第一首是李商隱所做,第二首雖有爭議,卻被公認為是杜牧所做。
1、《詠史》,作者:唐·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熏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白話譯文】:
縱觀歷史上賢明的國家,勤儉能使國家昌盛而奢侈腐敗會使國家滅亡;
枕頭是為了睡覺用,何必非要琥珀做的才行,車輦用來載人豈能非珍珠裝飾不可;
奢侈太盛招不來擔當軍國大事的將軍,財力揮霍干凈好比當年亡國的蜀山蛇;
噯,再聽不到舜帝的《南風歌》了,國家頹敗了,堯舜之風不再來。
【解釋】第二句是兩個典故,第一個是琥珀枕,南朝一個皇帝在四處征戰的時候得到一個非常名貴的琥珀枕,但他將琥珀枕搗碎了給戰士敷。第二個是齊桓公,當年齊桓公和另一個君主相遇,那個君主有很多車,每一輛車都有一顆非常大的珍珠,那個君主為此非常自豪視之為奇珍,但齊桓公說他有人才,那才是他的寶物。這一聯是說明人才的重要性。

第三句也是兩個典故。青海馬是指能擔當軍國大事的人才,蜀山蛇指亡國的禍胎(當年蜀國因為五壯士拔蛇而蜀路開,導致了蜀國滅亡),這兩句話其實有種國家滅亡也隱隱有天意的意思。詩人其實很矛盾,他雖然知道「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但當時是唐文宗很有雄心壯志的,可惜被家奴所制,抑鬱而亡,所以他也無法解釋為何國家會走向衰敗,所以他只能將其解釋為天意。
最後一句的南薰曲是當年舜唱的《南風歌》,一唱而天下太平,幾人曾預南薰曲的意思就是沒人再聽到舜的《南風歌》了,意思便是天下將大亂。蒼梧是舜埋葬的地方,翠華是皇帝儀仗中頂上的華蓋,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是,國家如此衰敗,不復當年堯舜之風了。

2、《赤壁》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即物感興,托物詠史,點明赤壁之戰關繫到國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時暗指自己胸懷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見大。

原文: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白話譯文:
一支折斷了的鐵戟沉沒在水底沙中還沒有銷蝕掉,經過自己又磨又洗發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物。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進銅雀台了。

E. 李商隱《詠史》

一、李商隱《詠史》譯文:
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成功源於勤儉,衰敗起於奢華。
為什麼非要琥珀才能作枕頭,為什麼鑲有珍珠才是好坐車?
想要遠行,卻沒遇見千里馬,力單勢孤,難以拔動蜀山的猛蛇。
有幾人曾經親耳聽過舜帝的《南風歌》?天長地久,只有在蒼梧對著翠綠的華蓋哭泣份兒。

二、附原文如下:
詠史
唐·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熏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三、賞析
李商隱以其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藝術上的創新精神,創作了占他全部詩篇七分之一強的史詩,它們擴展了傳統詠史詩的涵義,豐富了詠史詩的題材,探索了詠史詩新的手法,將其獨特的思想性藝術性臻於和諧統—,在詠史詩的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他的詠史詩不僅詠古況今,充分反映了他進步的歷史觀,而且借古諷今,含蓄地表達了他的現實主義傾向。同時還借題寄慨,委婉地抒發了他懷才不遇的苦悶。相對於一般詩人對時政的深沉感慨,李商隱的詩作擴大了詠史詩的表現容量。
這首詩的第一句是說,回顧以往的朝代,勤儉能使國家昌盛而奢侈腐敗會使國家滅亡,提出了一切政權成敗的關鍵。
第二句是兩個典故,第一個是琥珀枕,南朝一個皇帝在四處征戰的時候得到一個非常名貴的琥珀枕,但他將琥珀枕搗碎了給戰士敷。第二個是齊桓公,當年齊桓公和另一個君主相遇,那個君主有很多車,每一倆車都有一顆非常大的珍珠,那個君主為此非常自豪視之為奇珍,但齊桓公說他有人才,那才是他的寶物。這一聯是說明人才的重要性。
第三句也是兩個典故。青海馬是指能擔當軍國大事的人才,蜀山蛇指亡國的禍胎(當年蜀國因為五壯士拔蛇而蜀路開,導致了蜀國滅亡),這兩句話其實有種國家滅亡也隱隱有天意的意思。義山其實很矛盾,他雖然知道「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但當時是唐文宗很有雄心壯志的,可惜被家奴所制,抑鬱而亡,所以義山也無法解釋為何國家會走向衰敗,所以他只能將其解釋為天意。
最後一句的南薰曲是當年舜唱的《南風歌》,一唱而天下太平,幾人曾預南薰曲的意思就是沒人再聽到舜的《南風歌》了,意思便是天下將打亂。蒼梧是舜埋葬的地方,翠華是皇帝儀仗中頂上的華蓋,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是,國家如此衰敗,不復當年堯舜之風了。
這首詩,詩人根據歷史興亡的史實,概括為「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這些明確的以古鑒今的態度,包含著深刻的用意,比前人的認識更自覺完整。在興亡系於何人的問題上,盡管李商隱受時代的局限,還只能將理亂的命脈系於帝王,但在他的詩中,大都是指責他們敗亂國家的。因此這種揭露更有進步意義。

四、作者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F. 中國歷史歌中三黃五帝的姓名及他們的典故故事

舜的傳說
舜生於今永濟縣的諸馮村。他姓姚,因眼裡有雙瞳,故名叫重華。母親生下他不久就去世了,父親瞽叟娶了繼室,生一男一女,男的叫象,女的叫闊首,就是舜的異母弟妹了。
舜的父親、繼母和弟弟,對舜都很不好,所以舜從小就飽受著家庭的折磨。後來在家實在住不下去了,便到歷山(今中條山西南)腳下,搭了間茅屋獨自生活著。他勤勞朴實,樂於助人。他在歷山耕種,歷山的農夫讓給他田界;他到雷澤(今芮城縣北)捕魚,漁民們請他到家裡居住;他到陶城(今永濟縣蒲坂北)學制陶器,一學就會,而且製作十分美觀。現在在稷山、夏縣都有出土上古的陶器,它反映了新石器時代中國先民的勞動成果。他敬重別人,別人也都敬重他。因此,在他所居住的地方,第一年就成了村莊,第二年就成了城鎮,第三年就簡直象繁華熱鬧的都市了。可見群眾是怎樣擁護和愛戴他啊!
舜離家到歷山耕種,其原因就是他父母對他的虐待。盡管如此,他還是時刻不忘父母養育之恩,不計前嫌。有一天,他看見一隻母斑鳩帶著一隻小斑鳩在飛,那母斑鳩不時捕捉飛蟲來喂小斑鳩,十分勤勞。舜感動了。他想念著哺育自己的父母,便情不自禁地唱起《思親操》歌曲來:"陟彼舜山兮崔嵬,有鳥翔兮高飛。瞻彼鳩兮徘徊,-----沒張兮思我父母。力耕日與月住如馳,父母運兮吾將安歸。"意思是:
登上那崔嵬的歷山,
見兩只斑鳩在空中飛旋。
日與月啊如梭如箭,
思念父母啊有家難還!
舜確實是個大孝子,二十歲時就以孝名聞於天下。
那時,堯帝選拔賢才,四岳之長就向堯帝舉薦了舜。於是堯帝就選他作自己的繼承人,並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配給舜作妻子。堯帝賞賜給他一大批牛羊,還給他修了高大的倉庫。舜由一個窮人一下子富了起來。
他的父母和弟弟,一聽到舜富了,就頓起不良之心,設計陷害,要把舜的財產奪過來。一天,他們借修倉庫為名,想用一把火把舜燒死在倉庫里;沒想到舜穿的是娥皇、女英給他的風衣,舜從大火中飛走了。一天,他們又借掏井為名,想投石下井把舜淹死在深井裡;沒料到舜穿了娥皇、女英給他的龍衣,又從井底遊走了。一計不成,二計失敗,他們又借吃飯為名,酒中下毒,想要把舜毒死;然而舜有蛾皇、女英保護,事先讓他服了仙葯,毒酒下肚,也安然無事。
原來舜的異母妹妹生性善良,當她聽到父兄要陷害舜的消息時,便悄悄告訴給二位嫂嫂,這就使得娥皇、女英能夠從容對付惡人的詭計,幫助舜死裡逃生。而舜呢,寬宏大量,不計舊惡,他一如既往,對父母孝順,對弟弟友愛。不過,經歷過這番風波之後,舜更把二妃當作自己生死不渝的伴侶了。這些富有神話色彩的傳說,均見《列女傳有虞二妃》。
後來,舜為天子,巡視南方,死在蒼梧之野(今湖南九嶷山)。娥皇、女英聽到舜死南方的消息,便立即動身前往探視,她倆一路走,一路哭,淚水灑在竹子上,竹子就呈現出許多斑點,後人稱這種竹子為湘妃竹,也叫斑竹。她倆到了湘江,渡江時遇暴風,船被打翻,二妃被淹死。
出運城北門行三十里,有鳴條岡,岡上有座舜帝陵廟,河東群眾稱它為舜帝廟。據《蒲州府志》和《解州州志》載:這座廟始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8),明嘉靖年間因地震毀壞,萬曆年間依舊規模重建,經清代多次繕修,至今保存尚好。舜帝廟分外城、陵園、皇城三個部分。皇城內有戲樓、卷棚、獻殿、正殿、寢宮;東西兩翼有廊房和鍾、鼓二樓。正殿內有舜帝頭戴冕旒的塑像(今已毀)。寢宮為舜的二妃--娥皇、女英的住處。舜帝廟結構宏偉,布局合理,總共佔地面積一百五十畝,是我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用佔地一百五十畝的陵廟來祭祀一個上古時代的君王,而且千秋百代,永垂不衰,這除了舜都蒲坂位於河東這個原因之外,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就是舜有大功於民。
當堯帝把自己的女兒--蛾皇、女英許配給舜以後,在長期的考察中,知道舜不但寬厚仁慈,而且英明能幹,於是就讓他擔負重要職務,獨當一面。堯帝讓他做掌握天下土地和人民的司徒,他以美好的道德教育人民,使人民做到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上下都和睦相處。堯帝讓他做總管天下百事工役的司空,他把諸事辦得井井有條,絕無荒廢。堯帝讓他出使四面兄弟部落,他同兄弟部落的關系處得十分融洽。堯帝派他單獨到深山老林或邊遠地區去巡視,在狂風暴雨中他不迷路,碰到虎包、豹豺狼他不畏怯。
當舜五十歲時,堯帝把天下大事託付給他。他總攝大權,統領百官,作了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大事業。他向堯帝推薦了高陽氏蒼舒、叔達等才子八人,謂之"八愷";接著又舉薦了高辛氏伯奮、促堪等八位能人,謂之"八元"。這十六位賢人幫助他輔佐堯帝,把天下管理得很好;他在舉賢任能的同時,又把使勢倚強、橫暴不法的"四大凶神"作了懲處。把號"窮奇"的共工流放到幽州,把號"渾沌"的歡兜發配到崇山,把號"桃杌"的鯀囚貶到羽山,把號"饕餮"的三苗驅逐到三危(今甘肅敦煌),於是天下大治大安。堯帝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時間對他進行考察、培養和試用,直到完全可以放心了,這才把天下正式禪讓給他。
舜受堯禪,在蒲坂(今永濟)即帝位,就以蒲坂為都,為有虞氏。舜帝即位,因政績卓著,傳說天上有五星化為五老,游於蒲坂,舜以師道尊之。今永濟有"五老峰"和"五星湖",就是這個故事的遺跡。
那時洪水泛濫,舜帝命禹治理,禹治水有功,就拜禹為司空,總理百官。他又請懂得稼穡的後稷管理農業,契管理教育,皋掏管理司法,垂管理手工業,益管理出澤,伯夷負責天下的典禮,夔制譜作樂,龍傳達君主命令:謂之"九官"。
堯帝去世之後,舜帝辦事更加謹慎,他徵聘賢人輔政,立誹謗之木,設進諫之豉,讓人民提意見,以改正自己的過失。他又讓樂師制了九抬、九韶等古樂。因用簫笛演奏,故稱"簫韶"。這種古樂,雍容典雅,清揚婉轉,演奏起來,據說鳳凰也會飛來起舞的。舜帝本人也很愛音樂,他的古琴彈得好極了。有一次,他登上熏風樓,面對浩渺的百里鹽池,彈唱著自己譜寫的《南風歌》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譯成現代漢語是:
南風多麼和薰啊,
可以解除老百姓的痛苦。
南風多麼及時啊,
可以增加老百姓的財富。
舜帝到了晚年,因見自己的兒子不肖,便把天下禪讓給禹。

《史記•五帝本紀》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
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為多焉。獲寶鼎,迎日推筴。舉風後、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有士德之瑞,故號黃帝。
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黃帝居於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
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絜誠\以祭祀。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阯,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帝顓頊生子曰窮蟬。顓頊崩,而玄囂之孫高辛立,是為帝嚳
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高辛父曰蟜極,蟜極父曰玄囂,玄囂父曰黃帝。自玄囂與蟜極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於顓頊為族子。
高辛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用之,撫教萬民而利誨之,歷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鬱郁,其德嶷嶷。其動也時,其服也士。帝嚳溉執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
帝嚳娶陳鋒氏女,生放勛。娶娵訾氏女,生摯。帝嚳崩,而摯代立。帝摯立,不善(崩),而弟放勛立,是為帝堯。
帝堯者,放勛。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黃收純衣,彤車乘白馬。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
乃命羲、和,敬順昊天,數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暘谷。敬道日出,便程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中春。其民析,鳥獸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鳥獸希革。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虛,以正中秋。其民夷易,鳥獸毛毨。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日短,星昴,以正中冬。其民燠,鳥獸氄毛。歲三百六十六日,以閏月正四時。信飭百官,眾功皆興。
堯曰:「誰可順此事?」放齊曰:「嗣子丹朱開明。」堯曰:「吁!頑凶,不用。」堯又曰:「誰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堯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堯又曰:「嗟,四岳,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皆曰鯀可。堯曰:「鯀負命毀族,不可。」岳曰:「異哉,試不可用而已。」堯於是聽岳用鯀。九歲,功用不成。
堯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踐朕位?」岳應曰:「鄙德忝帝位。」堯曰:「悉舉貴戚及疏遠隱匿者。」眾皆言於堯曰:「有矜在民閑,曰虞舜。」堯曰:「然,朕聞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頑,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堯曰:「吾其試哉。」於是堯妻之二女,觀其德於二女。舜飭下二女於媯汭,如婦禮。堯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從。乃遍入百官,百官時序。賓於四門,四門穆穆,諸侯遠方賓客皆敬。堯使舜入山林川澤,暴風雷雨,舜行不迷。堯以為聖,召舜曰:「女謀事至而言可績,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讓於德不懌。正月上日,舜受終於文祖。文祖者,堯大祖也。
於是帝堯老,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舜乃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遂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於山川,辯於群神。揖五瑞,擇吉月日,見四岳諸牧,班瑞。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遂見東方君長,合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為摯,如五器,卒乃復。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歸,至於祖禰廟,用特牛禮。五歲一巡狩,群後四朝。遍告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肇十有二州,決川。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撲作教刑,金作贖刑。眚災過,赦;怙終賊,刑。欽哉,欽哉,惟刑之靜哉!
讙兜進言共工,堯曰不可而試之工師,共工果淫辟。四岳舉鯀治鴻水,堯以為不可,岳彊請試之,試之而無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讙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於天。堯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喪父母。三年,四方莫舉樂,以思堯。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權授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曰:「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堯崩,三年之喪畢,舜讓辟丹朱於南河之南。諸侯朝覲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獄訟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丹朱而謳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是為帝舜。
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橋牛,橋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窮蟬,窮蟬父曰帝顓頊,顓頊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從窮蟬以至帝舜,皆微為庶人。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愛後妻子,常欲殺舜,舜避逃;及有小過,則受罪。順事父及後母與弟,日以篤謹,匪有解。
舜,冀州之人也。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舜父瞽叟頑,母嚚,弟象傲,皆欲殺舜。舜順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在側。
舜年二十以孝聞。三十而帝堯問可用者,四岳咸薦虞舜,曰可。於是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舜居媯汭,內行彌謹。堯二女不敢以貴驕事舜親戚,甚有婦道。堯九男皆益篤。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堯乃賜舜絺衣,與琴,為築倉廩,予牛羊。瞽叟尚復欲殺之,使舜上塗廩,瞽叟從下縱火焚廩。舜乃以兩笠自捍而下,去,得不死。後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與象共下土實井,舜從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為已死。象曰:「本謀者象。」象與其父母分,於是曰:「舜妻堯二女,與琴,象取之。牛羊倉廩予父母。」象乃止舜宮居,鼓其琴。舜往見之。象鄂不懌,曰:「我思舜正鬱陶!」舜曰:「然,爾其庶矣!」舜復事瞽叟愛弟彌謹。於是堯乃試舜五典百官,皆治。
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至於堯,堯未能舉。舜舉八愷,使主後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
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凶慝,天下謂之渾沌。少暤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檮杌。此三族世憂之。至於堯,堯未能去。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天下惡之,比之三凶。舜賓於四門,乃流四凶族,遷於四裔,以御螭魅,於是四門辟,言毋凶人也。
舜入於大麓,烈風雷雨不迷,堯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堯老,使舜攝行天子政,巡狩。舜得舉用事二十年,而堯使攝政。攝政八年而堯崩。三年喪畢,讓丹朱,天下歸舜。而禹、皋陶、契、後稷、伯夷、夔、龍、倕、益、彭祖自堯時而皆舉用,未有分職。於是舜乃至於文祖,謀於四岳,辟四門,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論帝德,行厚德,遠佞人,則蠻夷率服。舜謂四岳曰:「有能奮庸美堯之事者,使居官相事?」皆曰:「伯禹為司空,可美帝功。」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維是勉哉。」禹拜稽首,讓於稷、契與皋陶。舜曰:「然,往矣。」舜曰:「棄,黎民始飢,汝後稷播時百穀。」舜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馴,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寬。」舜曰:「皋陶,蠻夷猾夏,寇賊\奸軌,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維明能信。」舜曰:「誰能馴予工?」皆曰垂可。於是以垂為共工。舜曰:「誰能馴予上下草木鳥獸?」皆曰益可。於是以益為朕虞。益拜稽首,讓於諸臣朱虎、熊羆。舜曰:「往矣,汝諧。」遂以朱虎、熊羆為佐。舜曰:「嗟!四岳,有能典朕三禮?」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為秩宗,夙夜維敬,直哉維靜絜。」伯夷讓夔、龍。舜曰:「然。以夔為典樂,教稚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毋虐,簡而毋傲;詩言意,歌長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能諧,毋相奪倫,神人以和。」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舜曰:「龍,朕畏忌讒說殄偽,振驚朕眾,命汝為納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舜曰:「嗟!女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時相天事。」三歲一考功,三考絀陟,遠近眾功咸興。分北三苗。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實;伯夷主禮,上下咸讓;垂主工師,百工緻功;益主虞,山澤辟;棄主稷,百穀時茂;契主司徒,百姓親和;龍主賓客,遠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違;唯禹之功為大,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職來貢,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於荒服。南撫交阯、北發,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發、息慎,東長、鳥夷,四海之內咸戴帝舜之功。於是禹乃興九招之樂,致異物,鳳皇來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舜年二十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堯崩,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舜之踐帝位,載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謹,如子道。封弟象為諸侯。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薦禹於天。十七年而崩。三年喪畢,禹亦乃讓舜子,如舜讓堯子。諸侯歸之,然後禹踐天子位。堯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服其服,禮樂如之。以客見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專也。
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帝禹為夏後而別氏,姓姒氏。契為商,姓子氏。棄為周,姓姬氏。
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閑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余並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

G. 琥珀方為枕,豈得珍珠始是車」要怎麼理

一、李商隱《詠史》譯文:
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成功源於勤儉,衰敗起於奢華。
為什麼非要琥珀才能作枕頭,為什麼鑲有珍珠才是好坐車?
想要遠行,卻沒遇見千里馬,力單勢孤,難以拔動蜀山的猛蛇。
有幾人曾經親耳聽過舜帝的《南風歌》?天長地久,只有在蒼梧對著翠綠的華蓋哭泣份兒。

二、附原文如下:
詠史
唐·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熏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三、賞析:
李商隱以其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藝術上的創新精神,創作了占他全部詩篇七分之一強的史詩,它們擴展了傳統詠史詩的涵義,豐富了詠史詩的題材,探索了詠史詩新的手法,將其獨特的思想性藝術性臻於和諧統—,在詠史詩的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他的詠史詩不僅詠古況今,充分反映了他進步的歷史觀,而且借古諷今,含蓄地表達了他的現實主義傾向。同時還借題寄慨,委婉地抒發了他懷才不遇的苦悶。相對於一般詩人對時政的深沉感慨,李商隱的詩作擴大了詠史詩的表現容量。
這首詩的第一句是說,回顧以往的朝代,勤儉能使國家昌盛而奢侈腐敗會使國家滅亡,提出了一切政權成敗的關鍵。
第二句是兩個典故,第一個是琥珀枕,南朝一個皇帝在四處征戰的時候得到一個非常名貴的琥珀枕,但他將琥珀枕搗碎了給戰士敷。第二個是齊桓公,當年齊桓公和另一個君主相遇,那個君主有很多車,每一倆車都有一顆非常大的珍珠,那個君主為此非常自豪視之為奇珍,但齊桓公說他有人才,那才是他的寶物。這一聯是說明人才的重要性。
第三句也是兩個典故。青海馬是指能擔當軍國大事的人才,蜀山蛇指亡國的禍胎(當年蜀國因為五壯士拔蛇而蜀路開,導致了蜀國滅亡),這兩句話其實有種國家滅亡也隱隱有天意的意思。義山其實很矛盾,他雖然知道「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但當時是唐文宗很有雄心壯志的,可惜被家奴所制,抑鬱而亡,所以義山也無法解釋為何國家會走向衰敗,所以他只能將其解釋為天意。
最後一句的南薰曲是當年舜唱的《南風歌》,一唱而天下太平,幾人曾預南薰曲的意思就是沒人再聽到舜的《南風歌》了,意思便是天下將打亂。蒼梧是舜埋葬的地方,翠華是皇帝儀仗中頂上的華蓋,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是,國家如此衰敗,不復當年堯舜之風了。
這首詩,詩人根據歷史興亡的史實,概括為「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這些明確的以古鑒今的態度,包含著深刻的用意,比前人的認識更自覺完整。在興亡系於何人的問題上,盡管李商隱受時代的局限,還只能將理亂的命脈系於帝王,但在他的詩中,大都是指責他們敗亂國家的。因此這種揭露更有進步意義。

四、作者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H. 登尉佗樓賞析

頷聯的意思是,秦二世時,委託受南海尉任囂所託,行南海尉事。秦亡後,尉佗自立為南越王。公元前196年,漢高祖派大夫陸賈出使招撫尉佗,尉佗接受詔封。

I. 南風北巷這首歌,歌詞的含義是什麼求告知

是的抄兩人錯失的愛情,如今女襲的在南方已有了家庭,而北方還一直牽掛著第一次遇見她就深深愛上的她,他不會再有家因為他不會再愛上任何人,這是愛之深的體現,現在他心裡已成荒島,屬於他的那份愛已經死去,所以叫北方有墓碑。

「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谷堆」
南山代表了一種以生存為主,夢想為輔的生活狀態。雖然會有不得志的壓抑,但起碼還有座靠山,能有谷堆填飽肚子,養活自己可以汲汲營營的生存下去。

山南為陽,代表按照世俗觀念生活,所呈獻給社會的那一面;而山北為陰,代表了只能深藏於心中,並且可能永遠無法實現的夢。
「南風喃 ,北海北,北海有墓碑」
不過偏有一些固執己見,敢於打破常規做自己的人,離開了南山這座靠山,拋棄原本穩定的生活,選擇下到北海去過無依無靠的生活,甘願做一葉無根的浮萍,尋找那座不知在何方的孤島。

在海上漂泊的日子裡,還能不時感受到南面吹來的暖風,其中夾雜著熟悉安逸的味道和故人們,對於你這種不理智行為的喃喃低語。畢竟大多數的追夢人都是無果而終,夢想都死在了半途中。

J. 鍾嶸詩品序原文與翻譯

氣候變動著景物,景物感動著人心,所以使人的性情搖盪,並表現於舞蹈歌唱上。它照耀著天、地、人,使萬物顯現著光輝美麗,上天之神依待它接受祭祀,幽冥之靈依待它昭明禱告。(能夠)感動天地鬼神的,沒有什麼是比詩歌更接近了。 從前《南風歌》的歌詞,《卿雲歌》的頌詞,它們的意義是深遠的。夏代的《五子之歌》說「憂郁啊我的心」,楚國的歌謠《離騷》說「給我取名叫正則」,雖然詩的體制還不全備,然而是五言詩的起頭啊。到了漢朝的李陵,開始創作五言詩的(這種)體式了。古詩的時代渺茫遙遠,詩人和時代的難以詳考,推究它的文體,本是西漢時的製作,不是周代衰弱時的首創啊。自王褒、揚雄、枚乘、司馬相如一班人,(都只以)辭賦競相取勝,而詩歌之作還沒有聽說過。從李陵到班婕妤,約百年之間,只有一位女作家(班婕妤),也只有(李陵)一位詩人罷了。詩人(創作詩歌)的風氣,頓時缺少喪失了。東漢二百年中,只有班固《詠史》詩,(但)質朴而無文采。
下來到了建安年代,曹操與曹丕父子,非常愛好文辭;曹植、曹彪兄弟,興起成為文壇棟梁;劉楨、王粲,成為他們的羽翼。次第有攀龍附鳳,自己來做附屬的,大約將要以百來計算。文質兼備的興盛,在當時是非常完備了。之以後逐漸頹唐衰落,直到晉代。太康中間,有張載、張協、張亢這「三張」,陸機、陸雲這「二陸」,潘岳、潘尼這「兩潘」,左思這「一左」,都突然復興(建安的興盛局面),繼承前代王者的足跡,(是建安文壇的)風流未盡,也是詩文的中興啊。永嘉年間,看重黃帝、老子的學說,稍稍崇尚清談,這時期的詩文,(述說)玄理超過它的文辭,平淡而缺少滋味。到了東晉渡江到江南後,清談(玄理風氣)的影響像微微的波浪還在流傳,孫綽、許詢、恆溫、庾亮諸位的詩,都平淡得像《道德論》,建安文學的風力喪盡了,在此之前,郭璞運用(他)俊逸的才華,變革創新詩歌的體載;劉琨依恃(他)清新剛健的氣勢,輔佐成就了詩歌的美感。然而,他們(按,指「孫綽、許詢、恆、庾諸公」)的人多,我們(按,指郭璞、劉琨)人少,沒有能夠改變世俗的文風。到了義熙中間,謝混文采熠熠地繼續創作。劉宋元嘉中間,有一位謝靈運,文才高峻,辭藻豐贍,作品富麗艷逸,難以追蹤,確實已經包含和超越劉琨、郭璞,壓倒潘岳、左思。所以知道陳思王曹植是建安文學的俊傑,劉楨、王粲是輔佐;陸機是太康文學的精英,潘岳,張協是輔佐;謝靈運是元嘉文學的雄才,顏延之是輔佐:這些都是五言詩首要的作者,文詞聞名於世的詩人。
四言詩字數少而意思多,效法《國風》、《離騷》,就可以摹仿其大概,(但詩人們)往往苦於文字(用得)多而意思(表達)少,所以世人很少學習它。五言詩在詩體中居重要地位,是眾多詩歌中最有滋味的,所以說合於世俗之人的口味。(這)難道不是因為(它)指陳事理,塑造形象,盡情抒情,描寫事物,最是詳盡切當的嗎?所以詩有三種表現方法:一叫「興」,二叫「比」,三叫「賦」。文辭已經完了意思還有餘,是「興」;借物來比喻情志,是「比」;直接描寫事實,寫物而寓意於言,是賦。擴大這三種表現手法,斟酌地採用它們,用風骨來強化它,用文采來潤飾它,使得體會它的人餘味無窮,聽到它的人動心不已,這是詩中的最高的境界啊。如果專用比興手法,弊病在用意太深,用意太深,文辭就滯澀。如果專用賦法,弊病在用意浮淺,用意浮淺,文辭就鬆散,(甚至於)嬉戲而造成(文意)流移不定,文辭就沒有歸宿,有蕪亂散漫的拖累了。
至於那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雲、暑雨,冬月、酷寒,這是四季的節令氣候給人的感觸表現在詩歌里的。好的集會寄詩來寓托親情,離開群體依託詩來表達怨恨。至於楚國臣子離開國都,漢朝的妾媵辭別宮廷,有的屍骨橫在北方的荒野,魂魄追逐著飛去的蓬蒿;有的扛著戈矛出外守衛,戰斗的氣氛雄起於邊地;在邊關的客子衣裳單薄,閨中寡居的婦女眼淚哭盡;有的士人解下配印辭官離朝,一離去就忘掉回來;女子有揚起娥眉,入宮受寵,再次顧盼(姿色動人),傾國傾城:所有這種種(情景),感動心靈,不作詩用什麼來舒展它的情義?不用長篇的歌詠用什麼來暢抒它的情懷?所以(孔子)說:「詩可以(使人)合群,可以(抒發)怨恨。」使得窮賤的人容易安心,隱居避世的人沒有苦悶的,(要想如此)沒有比詩更好的了。所以詩人作者,沒有不愛好(作詩)的。現在的士子俗人,(作詩)這種風氣是很熾烈了。剛剛才能禁得住穿大人的衣服,就開始學習文字,(並且)一定心甘情願地為寫詩奔忙。因此平庸的聲音,雜亂的體裁(的「詩」),(卻)人人自認為容貌可人。以至於使富家子弟,以(作詩)文采不如人為恥辱,夜以繼日地點綴文辭,吟哦詞句,獨自觀賞,自認為精妙絕倫,眾人觀看,終究淪落為駑鈍平常。其次有輕薄的人,嘲笑曹植、劉楨的詩古舊笨拙,說鮑照是伏羲時代以上的人(其詩格調高古),謝脁今古無人可比(其詩雄視千古)。可是效法鮑照,終於比不上「日中市朝滿」;學習謝脁,(只能)低劣地學到「黃鳥度青枝」。徒然自己被高明拋棄,與文人一流毫無關涉了。
觀察王公和士大夫之流,每每在廣談博論之餘,何嘗不借詩作談話形式,隨著他們的愛好,商討不同意見。像淄水和澠水一起泛濫混合,像紫色和紅色互相混雜改變,各種意見競相喧嘩爭論,無法用正確的標准分清辨別。近來彭城人劉繪,是高明的(詩歌)鑒賞家,嫌恨詩界的混亂,要作當代的《詩品》,口裡說出了(許多對詩歌的)品評,(只是)他的著作沒有完成,(雖然如此)也是有感而作的呀。從前班固論人,分為九等,劉歆評論士人作者,分為《七略》,依循名稱以考究事實,確實有許多是不恰當的。至於寫詩的技巧(的高下),明顯是可以知曉的,按類來推求,大概同評論賭博下棋的勝負(那樣可以明白知曉)。當今皇上,稟賦有生而知之的上等才能,體驗有豐富深沉的文思,文辭與日月同輝,學識能探究自然和人世之間的關系。從前在與貴族子弟交遊時,已是稱職的首領。何況(現今)已經佔有宇內八方,天下響應者像從風而伏、雲氣騰涌,懷抱珠玉之才的,摩肩接踵而來。本來下視漢魏(之作)而不屑一顧,氣吞晉宋(篇什)於胸中,確實不是農民的歌謠、趕車人的議論,敢於加以品評的。我現在記錄的,近乎是在街閭里巷中交流談論,等於是談笑而已。
在一品之中,約略依照時代先後排列,不按照優劣次序來作評論解釋。再者那人已經去逝,他的詩能夠論定。現在的品評,不存錄在世的人。連綴詞句,排比事實,是只作通常的談論。至於像那籌劃國事的文書,應該憑借廣博引用古事(以成其典雅莊重);敘述德行的駁議奏疏,應該盡量稱引以往的功業。至於吟詠詩歌抒發性情,又何必看重運用典故?「思君如流水」,就是就眼前所見而想;「高台多悲風」,也只是即目所見的情景;「清晨登隴首」,沒有典故;「明月照積雪」,豈是出於經書史籍?觀察古今的佳句,多不是拼湊假借古人詞句,而都是由於直接抒寫。顏延之、謝庄的詩,用典更是繁多細密,在那時(詩風)受他們的影響。所以(劉宋)大明、泰始中間,詩文大幾同於抄書。近來任昉、王融等,不看重文辭(本身)的奇特,(只是)爭著運用無人用過的典故。從那時以來的作者,逐漸形成了一種習俗,遂使句子里沒有不用典故的話,話語中沒有不用典故的字,拘束補綴,損害詩文已經很厲害了。可是詩歌寫得天工自然沒有雕琢的,很少能碰到這樣的人。文辭既然失去高明,就只會增加典故,雖然失去天才,姑且表現學問,也是一種理由吧!
陸機的《文賦》,通達而沒有褒貶;李充的《翰林論》,疏略而不切實;王微的《鴻寶》,細密而沒有裁斷;顏延之的論文,精細而難以讀懂;摯虞的《文章志》,詳細而廣博豐富,很可以說是知音之言了。觀這幾家(的論著),都是就詩歌體裁來談,不顯示優劣。至於謝靈運收詩成集,碰到詩總是收錄;張隲《文士傳》,碰到文章就書寫下來。諸位英俊記錄的書,用意都在收錄作品,未曾品評高低分別等級。我現在所記錄的,只限於五言詩,雖是這樣,包括古今作者,(他們的)作品大都收集殆盡,輕率地要辨明清濁,指出優劣好壞,共計一百二十人。列入這個流派中的人(按,指列入《詩品》中的人),就稱為才子。至於這三品的升或降,大抵不是定論,將來要提出變置裁斷,請寄託給懂詩的人吧。
從前曹植、劉楨當是文章中的聖人,陸機、謝靈運體會效法前二人的才華,研究考慮得精細深遠,在千百年中,卻沒有聽說(詩歌)聲調的分辨,四聲的議論。有的說前人(只是)偶然沒有看見,難道是這樣的嗎?(我們)試著講講它:古時說的詩或頌,都配上音樂,所以不調節宮、商、角、徵、呂的五音就無從諧合。像「置酒高堂上」,「明月照高樓」,是最好的韻律。所以「三祖」(指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的歌詞,文辭有的還不工緻,但韻律可以歌唱,這是注重音韻的意思,與世人講的聲調不同。現在的詩既不配合音樂,又何必採用聲調呢?齊代有王融,曾經對我說:「聲調跟天地一起產生,從古以來的詩人不懂得它,只有顏延之才說到韻律聲調的諧和,而他的說法實際上是大錯;只見范曄、謝庄很懂得它罷了。曾經要作《知音論》,沒有寫完。」王融最先開創,謝脁、沈約推波助瀾,三位是貴族的子孫,年輕時就有作文辯論的才能。因此文士們仰慕(他們),務求(作詩運用韻律)精細嚴密,繁冗細微,專心一意,競相超越,所以使得文辭多所拘謹忌諱,傷害了它的真實和美麗。我說詩歌體制,本來應該吟誦,不可滯澀,只要音調清濁相間,貫通流暢,念起來諧調流利,這就夠了。至於分平上去入,那我苦於不會;(至於)蜂腰鶴膝的毛病,里巷(歌謠)就已經能夠避免了。
陳思王曹植有贈弟的《贈白馬王彪詩》,王粲有《七哀詩》,劉楨有「思友」的《贈徐幹詩》,阮籍有《詠懷詩》,蘇武有「雙鳧俱北飛」句的《別李陵詩》,嵇康有「雙鸞匿景曜」句的《贈秀才入軍詩》,張華有詠「寒夕」的《雜詩》,何晏有詠「衣單」的詩,潘岳在詠「倦暑」的詩,張協有詠「苦雨」的《雜詩》,謝靈運有《擬魏太子鄴中集詩》,陸機有《擬古詩》,劉琨有「感亂」的《扶風歌》,郭璞有「詠仙」的《遊仙詩》,王微有詠「風月」的詩,謝靈運有詠「山泉」的詩,謝混有詠「離宴」的詩,鮑照有詠「戍邊」的詩,左思有《詠史詩》,顏延之有《北使洛詩》,陶淵明有《詠貧士詩》,謝惠連有《搗衣詩》,這都是五言詩中的精警的。所以說是詩歌中的「珠澤」,文采中的「鄧林」啊。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