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典故
自知之明
典故出自:《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成語解釋: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老死不相往來
典故出自:《老子》:「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成語解釋:指彼此不聯系,不交流情況。
欲取姑與
典故出自:春秋·楚·李耳《老子》第36章:「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成語解釋:姑:暫且;與:給與。要想奪取他,得暫且先給他。指先付出代價以誘使對方放鬆警惕,然後找機會奪取
暴風驟雨
典故出自:《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成語解釋:暴、驟: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風雨。比喻聲勢浩大,發展急速而猛烈。
無中生有
典故出自:《老子》:「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成語解釋:道家認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把沒有的說成有。比喻毫無事實,憑空捏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典故出自:《老子》三十六章:「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成語解釋:要想奪取些什麼,得暫且先給些什麼。指先付出代價以誘使對方放忪警惕,然後找機會奪取。
安居樂業
典故出自:《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漢書·貨殖列傳》「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其食而美其服。」
成語解釋:安:安定;樂:喜愛,愉快;業:職業。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典故出自:《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魏書·任城王傳》:「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成語解釋: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天網恢恢
典故出自:《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成語解釋:天網:天道之網;恢恢:寬廣的樣子。指天道如大網,壞人是逃不過這個網的,作惡必受到懲罰。
大巧若拙
典故出自:《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
成語解釋:拙:笨。指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象笨拙。
『貳』 與老子有關的成語典故
自知之明
典故出自:《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成語解釋:自內知:自己了解容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老死不相往來
典故出自:《老子》:「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成語解釋:指彼此不聯系,不交流情況。
欲取姑與
典故出自:春秋·楚·李耳《老子》第36章:「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成語解釋:姑:暫且;與:給與。要想奪取他,得暫且先給他。指先付出代價以誘使對方放鬆警惕,然後找機會奪取
『叄』 老子生平介紹、故事
老子名耳,字伯陽、外字聃,世人尊稱為「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生於東周的苦縣厲鄉曲仁里(原屬陳國,後並入楚國,今河南省鹿邑縣),據《史記》記載,老子是婚生子。
老子師從殷商末臣之商容,於東周春秋末之周守藏室任吏(柱下史)、春秋時代思想家,隱居邢台廣陽山。此人有著作被人們廣泛奉為《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李聃的學說後被莊周、楊朱、列禦寇等人發展,後人奉為道家學派之開教宗師。《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曾記載孔子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
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天人合一、清靜無為的統治理念,和莊子同樣是道家的重要人物,合稱「老莊」,或與太史儋並列,存世約有九十餘歲或一百歲。李聃被尊為道家與道教始祖、東方三大聖人之首,唐朝追認李聃為李姓始祖。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3)老子典故擴展閱讀
1、老子道家思想:
道家是中國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學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傳說中,軒轅黃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般來說,公認第一個確立道家學說的是春秋時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經》)中作了詳細的闡述。
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還有戰國時期的莊周、列禦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導自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尊黃帝、老子為創始人,並稱黃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
西漢初年,漢文帝、漢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國,使人民從秦朝苛政中得以休養生息。歷史稱之為文景之治。
其後,儒家學者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並被後世帝王採納。道家從此成為非主流思想。 雖然道家並未被官方採納,但繼續在中國古代思想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學更是揉合了道學的思想發展而成。
道家思想後來被張魯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並演變成中國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晉風流在清談玄學時更著重煉丹。因此,道家與道教常被人混淆。
2、老子主要著作《道德經》:
現在道家所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由道家寶典《道德經》而來,道就是自然客觀規律,《道德經》就是一部用「道」來解釋萬物演化的規律的道家哲學典籍。
《道德經》洋洋灑灑共5000餘字,又被稱為《老子》或者《道德真經》。
《道德經》有上下兩冊,上冊37篇主要是道經,下冊44篇則是德經,《道德經》的思想要義為「道是德之本,德是道之術」。《道德經》被譽為影響中國社會思想的三大思想著作之一。
《道德經》中闡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用「道」來描述宇宙的變化,「道」就是「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所以道就是自然之中存在的客觀規律,比如天象的四季更替。
『肆』 老子的故事(簡短)
1、傳說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在函谷府衙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經》時,一年逾百歲、鶴發童顏的老翁招招搖搖到府衙找他。 老子在府衙前遇見老翁。
老翁對老子略略施了個 禮說:聽說先生博學多才,老朽願向您討教個明白。老翁得意地說:我今年已經一百零六歲了。說實在話,我從年少時直到現在,一直是游手好閑地輕松度日。
與我同齡的人都紛紛作古,他們開墾百畝沃田卻沒有一席之地,修了萬里長城而未享轔轔華蓋,建了4舍屋宇卻落身於荒野郊外的孤墳。
而我呢,雖一生不稼不穡,卻還吃著五穀;雖沒置過片磚只瓦,卻仍然居住在避風擋雨的房舍中。先生,是不是我現在可以嘲笑他們忙忙碌碌勞作一生,只是給自己換來一個早逝呢?
老子聽了,微然一笑,吩咐府尹說:請找一塊磚頭和一塊石頭來。老子將磚頭和石頭放在老翁面前說:如果只能擇其一,仙翁您是要磚頭還是願取石頭?老翁得意地將磚頭取來放在自己的面前說:我當然擇取磚頭。
老子撫須笑著問老翁:為什麼呢?老翁指著石頭說:這石頭沒楞沒角,取它何用?而磚頭卻用得著呢。老子又招呼圍觀的眾人問:大家要石頭還是要磚頭? 眾人都紛紛說要磚而不取石。老子又回過頭來問老翁:是石頭壽命長呢,還是磚頭壽命長? 老翁說:當然石頭了。
老子釋然而笑說:石頭壽命長人們卻不擇它,磚頭壽命短,人們卻擇它,不過是有用和沒用罷了。天地萬物莫不如此。壽雖短,於人於天有益,天人皆擇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壽雖長,於人於天無用,天人皆摒棄,倏忽忘之,長亦是短啊。老翁頓然大慚。
2、老子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無不具有教學的風范。當時,有一位自認「廣聞博學」的士成錡,因經常聽人贊嘆老子,心想:「難道還有人比我聰明,比我更有智慧?為何大家對老子的評價那麼高?」因此,他就登門拜訪老子。
當他來到老子的住處,一見老子便說:「我經常聽人稱贊你是大智慧的人,所以特來拜訪。但是我見到的和聽到的卻不一樣。走進你的住處,好像進入鼠洞,滿地丟棄的菜蔬,一片雜亂,你根本不懂得調理生活環境,枉費我迢迢來此,而你竟然是這么糟的人!」
老子聽了毫無反應。來訪者罵完轉身就走。但當天,士成錡一直回想,心裡覺得很奇怪——我對人人稱為聖人的老子破口大罵,把他比成老鼠,他一句話也答不出來,我應有勝利之感才對,但為何心裡反而失落,這是什麼道理?
當晚,他一夜失眠。隔天一早又去拜訪老子,老子的表情和昨天一樣,並無溫怒之色,也無排斥他的表情。來訪者坐在老子面前,問道:「昨天我說了很多無禮的話,但是你一點兒也不生氣。我自以為勝利了,可是心裡卻若有所失,這是什麼道理?」
老子這時才開口說:「真正體會人生真理的人平等看待一切生物,不管是牛、馬、狗、貓或是老鼠,和人有多大差異呢?所以,不論你把我比成什麼,我都不覺得是侮辱,因為生命之體是平等的呀!」
士成錡聽了頓有所悟,趕緊把座椅移到一旁,不敢和老子對坐,他覺得老子太偉大了,而自己忽然變得卑小幼稚。
他又繼續請教:「要如何才能真正體悟真理?」老子回答:「你昨天來時擺著架勢,目露凶光,由此可知你的心氣浮動。要知道自以為是、傲視他人、喜好辯論之人,其心念必然不得自在。」
人人都有純真的本性,但習性一起,處處要向人挑戰,其實心中已有自性之賊,若能恢復純真的本性,所謂的馬、牛、猴、狗、貓……都是平等的,一切渾然忘我,則能和大自然融合成一體。
(4)老子典故擴展閱讀
老子的著作、思想已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老子思想影響不僅在道家內無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響深遠。
其影響不僅包括哲學、宗教、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美學、倫理學、文藝學、心理學、教育學、邏輯性、修辭學諸學科,而且涉及醫葯、養生、氣功、軍事、管理、建築、園藝等眾多領域。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
早在十八世紀,西方一些國家就有了《老子》的多種文字版本。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老子》一書是當今除《聖經》外,在全世界出版發行數量最多的一本書,單是日本就有三百多種版本。
到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歐洲共有60多種《道德經》譯文,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尼采,俄羅斯大作家托爾斯泰等世界著名學者對《道德經》都有深入的研究,並都有專著或專論問世。
老子是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大聖人之一。美國《紐約時報》曾把老子列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倫敦的大英圖書館廣場有世界十大思想家塑像,老子為其中之一。老子思想早已突破國界,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伍』 關於老子的歷史故事
關於老子出生的傳說,據傳被道教奉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後裔,在商朝陽甲年,公神化氣,老子寄胎於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一天,理氏在村頭的河邊洗衣服,忽見上游飄下一個黃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樹枝將這個拳頭大小的黃李子撈了上來。到了中午,理氏又熱又渴,便將這個李子吃了下去。從此,理氏懷了身孕。
理氏懷了81年的胎,生下一個男孩。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發,白白的大絡腮鬍子。因此,理氏給他取的名子叫「老子」。老子生下來就會說話,他指著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樹,說:「李就是我的姓。」
老子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是一個顯赫的人物。在《封神演義》中,洪均老祖親傳的三大弟子——原始天尊、老子、通天教主分別創立闡、道、截三教,老子為道教教主。當時三位教主共立封神榜,後來通天教主大擺誅仙陣,老子應邀闖陣,在陣中與通天教主一場大戰,酣戰中,老子把青牛一拍,跳出圈子來,把魚尾冠一推,只見頭頂上三道氣出,化為三清,少頃,從東、南、北方向來了上清、玉清、太清三個道人,俱各霞光萬道、鶴發童顏,將通天教主團團圍住,混戰中,通天教主中了老子幾扁拐,落荒而逃。這就是著名的「老子一氣化三清」的故事。後人有詩贊曰:
「函關初出至昆侖,一統華夷屬道門;我體本同天地老,須弭山倒性還存。」
『陸』 求老子的故事
老子的故事:
商老先生教授三年,來向老夫人辭行道:「老夫識淺,聃兒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學授??今來辭行,非老夫教授無終也,非聃兒學之不勤也。實乃老夫之學有盡。聃兒求之無窮,以有盡供無窮,不亦困乎?聃兒,志遠圖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閉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
周都,典籍如海,賢士如雲,天下之聖地也,非入其內而難以成大器。「老夫人聞聽此言,心中犯難:一乃聃兒年方十三,宋都尚且難返,去周都豈不如登九天?二乃老氏只留此根,怎放心他孤身獨行?正猶豫不知怎麼回答,不料先生已猜知其為難處。
忙說:「以實相告,老夫師兄為周太學博士,學識淵博,心胸曠達,愛才敬賢,以樹人為生,以助賢為樂,以薦賢為任。家養神童數位,皆由民間選來。不要衣食供給,待之如親生子女。博士聞老夫言,知聃兒好學善思,聰慧超常,久願一見。
近日有家僕數人路經此地,特致書老夫,意欲帶聃兒去周。此乃千載難逢之良機,務望珍惜!」老夫人聽後,不禁悲喜交集。喜先生保薦,使聃兒有緣入周,登龍門有路;悲母子分別,何日能見?思至此,好似聃兒已在千里之外,不覺心酸難抑,潸然淚下。
老聃撲人母親懷中,泣言道:「母親勿須傷心,聃兒決不負老師厚望,待我業成功就,定然早日來接母親!」說罷,母子二人相抱而泣。哭之良久,母子二人轉而為喜,拜謝先生舉薦之恩。三天後,全家與商老先生送老聃至五里之外。老聃一一跪拜,上馬隨博士家僕西行而去。
老夫人遙望聃兒身影遠去,方才鬱郁入車,悶悶返回。」老聃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三年而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
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老聃處其中,如蛟龍游入大海,海闊憑龍躍;如雄鷹展翅藍天,天高任鳥飛。老聃如飢似渴,博覽泛觀,漸臻佳境,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後又遷任守藏室史,名聞遐邇,聲播海內。
(6)老子典故擴展閱讀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並稱之為「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老子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老子》一書里。《老子》,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和《易經》《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此書共計五千字左右,分為上下兩冊,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
《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這本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其思想博大精深,以下分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相反相成、帝王之術和養生思想五個方面論述。
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疇是「道」,「道」字在《老子》書中出現了七十三次。道是一種混沌未分的初始態,無為自化,清靜自正,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為化生萬物的根源。
道常無名,無為而無而不為,它像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與萬物爭,以柔弱勝剛強,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說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持之不得。
『柒』 關於老子的故事!快!
這個鏈接是中國老子網網站的鏈接,裡面有很多老子的傳說故事,你可以看一下
http://www.chinalaozi.cn/show.asp?id=77
http://www.chinalaozi.cn/index.asp
我下面之復制了一個紫氣東來。
紫氣東來
顧名思義,「紫氣東來」就是紫氣自東而來。比喻祥瑞降臨。正是由於它的美好含義,所以在中國民間,當每年的春節來臨之際,家家戶戶都喜歡把它作為春聯的橫批,貼在門框上。
漢朝人劉向在《列仙傳》中寫道:「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紫氣東來」這句成語就出典於此。此處所說的「關」是指函谷關,在河南省最西部的靈寶市北邊,是中國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與山海關、武勝關等齊名,並稱為中國八大雄關。春秋時期開始建立,三千多年來,一直都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要道,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關於「紫氣東來」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老子很有學問,在周王朝擔任主管圖書典籍的官職。大約在他七十多歲的時候,天下大亂,諸侯之間爭奪地盤和權位的戰爭經常發生,老子預料到,將來會發生更大的戰亂,所以就辭官不做,騎著一頭青牛,離開了洛陽向西走去,平平安安地度過晚年。一個清晨,函谷關善觀天象的關令尹喜突然看到東方紫氣氤氳,便出關相迎,果然見一長須如雪,道骨仙風的老者,騎著青牛悠悠而來,這就是老子。尹喜把老子留下來,請他做篇文章再走,老子就寫了一篇專門講「道」和「德」的文章,約五千字左右,後來人們把這篇文章印成書,書名就叫《老子》,又叫《道德經》。老子寫完文章後,騎著青牛繼續向西走,後來就不知道到哪裡去了。從此,在道教的眾多神仙中,老子成了至高無上的天神,叫「太清道德天尊」,在民間都尊他為「太上老君」。
老子的《道德經》雖只有五千字,但卻留下了許多成語,諸如「自知之明」、「善始善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等都出於此,被中華民族世代沿用。而今,一進入函谷關風景點,就能感受到「紫氣東來」的文化氣息,老子騎著青牛飄然而至的石頭塑像、老子撰寫《道德經》的書案「靈石」和「自知之明」等名句的石刻……都躍然眼前。由於函谷關散發出來的「紫氣東來」的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吸引著海外眾多的遊客慕名而來,領略這千古雄關的美麗風采。
『捌』 老子這詞來源典故
1、據說老子在從其母親腋下生出來已經是八十一歲了
所以才叫他老兒子——回——這是「老」的來答歷。
「子」,對成年男子的尊稱,在春秋戰國時期,任何成年男子都可以稱為「子」,而且都希望別人稱自己為「子」,因為「子」還是一種爵位,所謂「公侯伯子男」
也。但是,真正能獲得別人以「子」相稱的,一般是兩種人:要麼在社會上公信力較高的,如「老師」,要麼就是較有道德的貴族。像孔子,孟子,莊子,墨子,荀子,韓非子之類————這是「子」的來歷。
2、《史記正義》說:「李母懷胎八十一載,逍遙李樹下,乃割左腋而生。」他生出來已經有八十一年的孕育了,這就大約為什麼會有白鬍須,白眉毛了!人家自然也就稱他為「老子」了。
3、《史記正義》還有一說:老子是個號,「老」是「考」的意思,「子」就是「孳」的意思,也就是「考教眾理,達成聖孳,乃孳生萬物,善化濟物無遺也」。他是聖人,研究了許多的道理,善於育化別人,濟物又沒有遺留,神聖地孳生出萬物,因此就叫他老子了。
『玖』 關於老子生平典故
老子是中國古代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關於老子其人其地,最早的傳述者是司馬遷。司馬遷在《史記·老莊申韓列傳》里所述的老子,有名、有姓、有字、有謚號,曰:「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號聃」;他的籍貫有國、有縣、有鄉、又有里,曰:「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有官職,曰:「周守藏室之史也」;有跟同時代名人孔子的交往,曰:「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有老子清楚的世系,曰:「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事於漢孝文帝,假之於解為膠西珢太傅。」據高亨先生《老於注釋》考證,老子生於魯襄公二年,即公元前571年。老子父親李乾是周朝的下層官吏,使老子具有少年時期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也使得他成為周王室守藏室之史,徵集、保管進而飽覽了周王朝及諸侯國的典籍,為他創立學說奠定了基礎。春秋末年,周王朝內亂,老子棄官西去,經函谷關,關令尹喜慕其大名,強留著書,遂留下五千言《道德經》。
老子的《道德經》一書,是開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先河的哲理詩,是人類生命活力的頌歌,是中國這一智慧巨人對宇宙、人生、社會、政治、軍事認知的哲學格言,是中國文化的大寶藏,是中國思想史上一次燦爛的日出。五千精妙,博大精深,從宇宙到人生,從物質到精神,從社會到政治,無數個層面上的東西都囊括其中,布列得井井有序。他的思想似乎高懸太空,實則立足人世,他貌似虛靜,卻滿溢愛之情;他倡「無為」,結果是「無不為」;他言守靜,實則「制動」;他甘「居後」,反而「佔先」;無為清靜其外,有為積極其內。《道德經》充滿智慧之愛,閃爍智慧之美。魯迅說:「不讀《老子》一書,不知中國文化。」胡適說:「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
在老子生地河南省鹿邑縣這座文明古老的縣城裡至今仍留下了很多老子遺跡和歷代紀念老子的建築物。如老君台(升仙台)、太清宮、洞霄宮、隱陽山(羊角山)、九龍井、孔子問禮處、瀨鄉溝(厲鄉溝)、李母墳、老子牧牛場……等。史志也留下了歷代紀念老子的活動,留下了諸多皇帝、大臣、文人騷客拜謁游覽的記載。東漢桓帝幾次遣使祭祀老子,延熹九年(166)桓帝親自祭祀老子於濯龍宮,稱老子為老君,太上老君(袁宏《後漢記》十);大唐王朝建立後,由於唐帝室姓李,太宗李世民自認是老子李耳之後,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帝親至老子廟祭拜,追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舊唐書·高宗紀下》),天寶二年(743),追尊老子為大聖祖玄元皇帝,天寶八年(749),帝親謁太清宮,冊老子為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天寶十三年(754),帝親朝太清宮,又加冕老子為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寶大帝(《舊唐書·玄宗紀下》)。宋代建隆初,宋太祖遣使詣真源(時鹿邑稱真源)祠老子(李信《宋朝事實》卷七);宋徽宗政和年間,治升老子於列傳之首,別為一帙,禁以耳、聃、伯陽命名。宋真宗祥符七年(1014)謁老子於太清宮。太清宮始建於東漢延熹八年(165年),初為老子祠,再名老子廟,唐玄宗李隆基親改其名為「太清宮」,之後一千多年沒有改過。唐王朝時,太清宮已「如帝王者居,廟貌益侈」(《古今圖書集成》),有房600餘間,到元朝尚佔地37500畝,由於後來的風雨剝蝕,兵燹匪患,現存完好的太極殿一座,聖母殿一座,唐柏三株,老子「趕山鞭」一根,唐宋歷代碑刻十二通。中國有嶗山太清宮,沈陽太清宮等至少八座以上以紀念老子的古建築被冠以太清宮之名,但首推河南鹿邑老子家鄉太清宮歷史悠久,且史料記載最完備,並被當做唐皇族家廟而受到多位皇帝的拜謁。坐落在鹿邑縣城東北隅的老君台,始建於唐初,是一座平地而起灰磚砌成的八稜角高台,上有大殿,左右配殿各一間,四株唐柏蒼翠蔥蘢。全國解放前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張愛萍、胡耀邦、楊尚昆、楊得志等曾到太清宮、老君台參觀。
老子姓李,今天世界各地所有的李姓子孫都會為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祖先而驕傲。鹿邑不但是老子的故里,而且還是李姓的發源地。據《新唐書》和《元和姓纂》記載:李姓原為理姓,因世代為掌管司法的長官「大理官」,而因官得姓,至商紂王時,理徵以直道不容於紂,得罪而死。其妻與子理利貞逃難,食木子得以保全性命,為感謝木子救命之恩,遂改理為李。李利貞娶了陳國契和氏女,家於苦縣。因之鹿邑成了中國頭號大姓——李姓發源地。據《元和姓纂》稱:李利貞十一世孫是李耳,生於苦縣厲鄉曲仁里。老子故里成立了中國鹿邑老子學會,已經在開展和推進老子學術思想研究,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方面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連續三年召開了「老子誕辰紀念會」、「中國鹿邑老子學術研討暨經貿洽談會」和「中國鹿邑老子國際學術研討會」三次大型、高規格、高層次的會議。國內外先後有500餘名專家、學者、老學愛好者和新聞記者到鹿邑,開展學術研究和交流或參觀采訪,國內外各大報刊、電台、電視台都作了專題報導。中國鹿邑老子學會的影響已遠播海內外,同國內外20多個學術研究機構建立了經常性的聯系。學會出會刊35期,在國內外各學術權威報刊上發表論文16篇,拍攝了反映鹿邑歷史文化的電視連續劇《睡仙陳摶》、《李氏春秋》;編輯出版了《道德經刻譯》、《道德經補正》、《老子考索》、《老子故里話老子》一、二集、《老子故里簡介》、《鹿邑歷史名勝》等書籍。近幾年來,老子故里人民各方籌集資金四百多萬元,積極開展了對老子紀念遺跡的修復和重建工作。將老君台、太清宮這兩座古建築修葺一新。重建新建了老君台牌坊、太清宮山門、陳亭、紫氣園。設計為十九層84.3米高的老子紀念塔是一座容古典建築藝術風格與現代設備為一體的高塔,就其高度來說為全國之冠。已完成基礎灌注深22.2米,塔身已建五層高21.7米。已組建成老子博物館和老子圖書館。經過努力,將使鹿邑逐步形成老子學術研究中心。
老子故里在鹿邑,道家、道教文化的根在鹿邑,老子思想研究已經開始進入了一個新時期。海內外的一些老學專家已不滿足於在自己家裡研究老子思想,紛紛組團到老子生地尋根探秘。近幾年到鹿邑觀光、旅遊、朝拜、切磋學術的團體分別來自港、澳、台、日本、韓國、奧地利及東南亞各國和地區。目前,在全世界正在興起一股「老子熱」。
作家秦新成、劉升元兩同志是中國鹿邑老子學會的理事。他們歷千山萬水,閱古今典籍,矢志為故土先哲作傳。經過十年的艱苦深入的調查了解,搜集整理,一部37萬多字的《老子傳》終於脫稿,並於一九九二年八月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該書的出版轟動了中國文史界,也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好評。《人民日報》海外版指出:該傳記:「文筆新美,哲理幽深,李耳再生,情節感人,催人淚下,資料詳實,從生到死,真實生動,深刻全面地再現了老子的一生,不僅是一部好的文學作品,而且是一部好的哲學、科學和歷史書籍。」
老子作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其著作《道德經》膾炙人口,早已風靡海內外,但真正為這位名人以小說體作傳,有史以來還是第一次。此書在國內已印刷多次,並已譯成英文向海外發行,但仍供不應求,近一個時期,信件紛紛寄來,希望得到此書。我們也不庫存。只有當空抱拳,謙言以對。應廣大讀者的要求,在兩位作者對該書作了修訂的基礎上,花山文藝出版社決定再版此書,以饗讀者。
老子是一位值得大書特書的偉大的歷史人物。我想傳記的作者寫作此書的初衷,並不是簡單地敘述老子的一生,更不是為「立傳」而立傳。兩位作者想通過老子一生的思想行動的記述,給今天的人們以鼓勵、督促、借鑒,使廣大讀者從老子身上吸取智慧和力量,從歷史感中增強我們的現實感和社會責任感。是為再版前言。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 間 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讀,聰穎勤快。晚年在故里陳國居住,後出關赴秦講 學,死於扶風 。
老子遺留下來的著作,僅有《五千文》即《道德經》,也叫《老子》。它是 老子用韻文寫成的一部哲理詩。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 學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五千文》被日、前蘇聯、德、英等國視為古代哲學 中的奇葩而譯出版。美周《紐約時報》列其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道德經》一書是一個唯物主義體系,並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它宣揚自然 無為的天道觀和無神論。其唯物主義體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對天道有 知,提出了天道無為的思想以及「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即道是構 成萬物的基礎,道並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構成世界萬物,道是世界萬物自身的 規律 。
老子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 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 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 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 間 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讀,聰穎勤快。晚年在故里陳國居住,後出關赴秦講 學,死於扶風 。
老子遺留下來的著作,僅有《五千文》即《道德經》,也叫《老子》。它是 老子用韻文寫成的一部哲理詩。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 學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五千文》被日、前蘇聯、德、英等國視為古代哲學 中的奇葩而譯出版。美周《紐約時報》列其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道德經》一書是一個唯物主義體系,並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它宣揚自然 無為的天道觀和無神論。其唯物主義體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對天道有 知,提出了天道無為的思想以及「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即道是構 成萬物的基礎,道並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構成世界萬物,道是世界萬物自身的 規律 。
老子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 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 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 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聃:老子(約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創始人。一說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 (亳州人,今河南鹿邑東太清宮鎮,古屬亳州譙城)厲鄉曲仁里人,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書的史官)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原文如下: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翻譯成白話就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所處的位置最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原來這句話是老子用水來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象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穀王。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
不見其形的東西,可以進入到沒有縫隙的東西中去,由此我們知道了「不言」的教導,「無為」的好處。
老子還說:「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
「道」是產生天地萬物的總根源,是先於具體事物而存在的東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規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知與理解的。
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於「道」的,「道」無處不在,因此,水無所不利。它避高趨下,因此不會受到任何阻礙。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養萬物,洗滌污淖。它處於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靜,但卻深不可測。它源源不斷的流淌,去造福於萬物卻不求回報。這樣的德行, 乃至仁至善……
所以老子認為人的品格像水那樣,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潤萬物而不與爭。最完善的人格也應該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不但做有利於眾人的事情而不與爭,而且還願意去眾人不願去的卑下的地方,願意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這就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上善若水」四字卻是和孔夫子有關的。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對弟子南宮敬叔說:「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願同去否?」南宮敬叔欣然同意,隨即報請魯君。魯君准行。遣一車二馬一童一御,由南宮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見孔丘(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魯國。)千里迢迢而來,非常高興,教授之後,又引孔丘訪大夫萇弘。萇弘善樂,授孔丘樂律、樂理;引孔丘觀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廟會禮儀,使孔丘感嘆不已,獲益不淺。逗留數日。孔丘向老子辭行。老子送至館舍之外,贈言道:「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孔丘頓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
行至黃河之濱,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虎吼雷鳴。孔丘佇立岸邊,不覺嘆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聞孔丘此語,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
孔丘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矣 」
老子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孔丘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
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捨地向魯國駛去。
回到魯國,眾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孔子道:「見之!」弟子問。「老子何樣?」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游;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游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不爭名利,關注自身;保持沉靜,不受影響;願意施與,不求目的;當斷就斷,順勢而為;自身發光,善於影響;認清優勢,善於應用;時不賦我,靜待時機。我等俗人,只能先參考水的品德修行自身,要達到自然的境界似乎還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