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春風得意典故

春風得意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2-13 07:58:15

1. 六甲番人原創對聯:春風得意閨夢,鴻雁飛來家書

六甲番人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琴棋書畫詩酒茶,均有涉獵,希望大家關注。

當代人受限於文字能力,尤其是詞性和平仄辨別,對聯是對格律有一定要求的韻文,而且也要求對立意要較高的要求。六甲番人近期在自媒體平台經常和文友粉絲一起對聯,曾經整理了十一期原創對聯,這期是第十二期,其中的對聯曾經閱讀量比較高,敬請大家留言點評。

五、對聯怎樣才有氣勢:

上聯:五湖四海都是客; 下聯:萬水千山總關情。

解釋:一三五字不拘,但二四六字、每詞和每句末字要平仄相對。上聯立意開闊,下聯自然不能弱了氣勢。

2. 《易經》告訴你:春風得意時要注意什麼

《易經》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呢?我們又如何才能夠讀懂古老而神秘的《易經》?而懂了《易經》的道理,對於我們的人生會有什麼意義呢? 六十四卦代表了什麼?是我們的祖先把宇宙所有的事情歸納起來,概括成的六十四種代表情境。六十四卦對我們的人生究竟有什麼作用?是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能夠按圖索驥,明白自己的處境,知道自己應把握的基本原則,清楚怎麼應對。 《周易》中運用八卦預測信息的方法的發明,正是我國人民具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真實寫照,他們在實踐很好地認識社會、改造社會、推動社會不斷地向前發展。所以,易卦及《周易》,是個儲存量很大的信息庫。其實,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裡,每個人的卦也都是由自己畫的。 我們就從成語典故入手為您通解《易經》的符號,探求《易經》的生存智慧在生活中的應用法則。 【易理應用】把握方向飛得更高 「飛龍」也好,「亢龍」也好,說的都是「龍」,好像和普通人關系不大,畢竟能當上皇帝的人就那麼幾個。不過,也可以透過字面,看深層的意思。那麼,這兩個成語,對任何一個取得階段性成功的人,都會有同樣的警示和啟發意義。 任何一個取得一定成功的人,在「位高權重」時,應與之良性相配的就是同時增高加重的責任意識。一個人終於成功了,獲得了相應的名位與權力。正是「飛龍在天」、人生得意之時。 更高的權位也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在更高的權位上如果出現差錯,損失和破壞程度自然也會隨之增大。 歷史的發展是前後相續的。我們每個人都處在歷史發展的某一個鏈條中,同時,我們也在書寫我們這一代的歷史。我們接過了前任或好或壞的「饋贈」,我們只能盡我們所能,把「接力棒」很好地向下傳承,這是我們的責任。 經過艱苦奮斗,許多人獲得了成功,擁有了支配很多社會資源的權力。但是,有的人剛開始使用權力時還會為百姓做些實事,時間長了,覺得自己有功勞了,就滋長了官僚作風。開始利用手中權力謀取私利,更有甚者,在公開場合霸氣十足、口出狂言。 乾卦的「亢龍有悔」啟示我們,擁有權力的當權者們,應該知道權力來自於下層人民的授權,如果只知高高在上,就會脫離群眾,就會失敗,最後流下悔恨的淚水。 不得不說的還有「盛極而衰」的憂患意識。如果一個人進入了某種事業、權力的巔峰,隨之而來的就應該是居安思危、以身作則。 古往今來,盛極而衰的例子不勝枚舉。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一夜之間淪為階下囚的例子比比皆是。古聖先賢也就此做了大量論述。乾卦的「飛龍在天」、「亢龍有悔」再次啟示我們:呼風喚雨的「飛龍」再前進一步就會變成「有悔」的「亢龍」。孟子說:只有以憂患開始,才能以安樂而結束。在我們「春風得意」的時候,更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切忌得意忘形,悔恨終生。 飛龍在天 【卦圖】乾之九五 【卦名通解】 「飛龍在天」這個成語大家很熟悉,也很好理解。飛龍:高飛的龍。「飛龍在天」的意思就是龍從深淵、地面、地上終於高飛至天空,騰雲駕霧,高飛九天,自己的能量得到充分的發揮。 它出自《周易·乾卦》的九五爻辭,原文為「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意思是龍飛在天上,有利於大人物出現。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由六個爻組成,從下而上排列,分別稱為:初、二、三、四、五、上,在周易的文化語境中,六個爻可以分成三部分:初爻和二爻代表大地;三爻和四爻代表人間;五爻和上爻代表天上。爻分陽爻和陰爻,其中陽爻稱為「九」,陰爻稱為「六」。乾卦六個爻都是陽爻,從下往上數的第五個爻就稱為「九五」。陽爻可以用龍來代表,那麼在五爻位置上的龍自然就是天上的飛龍。 就人事而論,九五爻代表人間享有至尊地位的皇帝,我們常說的「九五至尊」就是從這里來的。這個九五爻怎麼樣呢?九五爻代表陽爻居於陽位(初、三、五為陽位),在周易的文化語境中代表「得正」,五爻又處於上卦三個爻的中位,即「得中」,既中又正,又處於尊位。 這可以解釋為:哪怕是飛龍,也要求利。要順天而行,不能逆天而動。這個爻是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中最好的爻。就人事而論,寓意人間有明君在位,勵精圖治,國泰民安。正是「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之象。 【經典案例】唐玄宗與「開元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先後起用姚崇、宋璟、張九齡為相。他們各有所長,盡忠職守,朝政充滿朝氣。唐玄宗不僅慧眼識賢相,還對吏治進行了整治,他採取了很多的有效措施,第一,精簡機構,裁減多餘官員,把武則天以來的許多無用的官員一律裁撤,不但提高了效率,也節省了政府支出。第二,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加強對地方官吏的管理。在每年的十月,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糾舉違法官吏,嚴懲不貸。第三,重新將唐太宗時期諫官和史官參加宰相會議的制度予以恢復。讓諫官和史官參與討論國家大事,監督朝政。第四,重視縣令的任免。唐玄宗認為郡縣的官員是國家治理的最前沿,和百姓直接打交道,代表了國家形象。所以,玄宗經常對縣官親自考核,優秀者提拔;名不副實者罷黜。 生活方面玄宗甚為節儉,規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不得配戴金玉製作的飾物,並且遣散宮女,以節省開支。他又下令全國各地均不得開採珠玉及製造錦綉,一改武則天以來後宮的奢靡之風。他下令清查全國的逃亡戶口及籍外田地,共查得八十多萬戶,大幅增加唐朝的稅收及兵力來源。因為這些措施,唐朝的財政變得豐裕,全國糧倉充實,物價廉宜。玄宗還改革科舉制度,大力提倡文教,對儒生十分優厚,唐朝的文化事業邁向頂峰。唐玄宗統治前期的年號為「開元」,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的穩定繁榮局面稱為「開元盛世」。 【易理啟示】 掃平了韋姓的殘黨,又除去了伺機奪位的太平公主,意氣風發的李隆基重整河山,改年號為開元。他取得權力斗爭的勝利、如願登上九五之尊的寶座之後,決心中興李氏的基業。他知人善任,賞罰分明,夜以繼日為國事操勞,整頓吏治,清除冗員;同時身體力行,帶頭崇尚節儉,一改後宮的奢靡之風。在他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國庫充實、邊境捷報頻傳。此時的唐玄宗順天而行,登上人生的巔峰,把唐朝帶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唐朝大詩人杜甫寫詩贊譽道:「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亢龍有悔 【卦圖】乾之上九 【卦名通解】 「亢龍有悔」這個成語大家很熟悉,但不好理解。亢:至高的;悔:災禍。亢龍:飛得過高的龍。「亢龍有悔」的意思就是龍飛的過高,會失敗,有後悔之事。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禍。 它出自《周易·乾卦》的上九爻辭,原文即為「亢龍有悔」。前面已經提到,上爻代表天上。上爻位置上的龍自然也是天上的飛龍。就人事而論,上九爻也代表人間享有至尊地位的皇帝。這個上九爻怎麼樣呢?上九爻代表陽爻居於陰位(二、四、上為陰位),在周易的文化語境中代表「不得正」,上爻又處於上卦三個爻的上位,即「不得中」,既不中又不正,當然不好啊。孔子進一步分析說:「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翻譯過來就是說:「亢,就是只知前進不知後退,只知生存不知滅亡,只知得到不知失去」。 這可以解釋為:飛得過高的龍,偏離了「中正」的軌道,逆天而動,招致失敗。就人事而論,寓意人間久享太平的皇帝驕奢淫逸,不再勤政愛民,高高在上,重用小人、遠離賢臣,偏聽偏信,最終失敗、後悔。 【經典案例】唐玄宗與「安史之亂」 同樣是唐玄宗,在開創了盛世之後,他逐漸開始滿足了,沉溺於享樂之中,喪失了勵精圖治、積極進取的精神。正直的宰相張九齡等人先後被罷官,小人李林甫爬上了相位。李林甫最善於揣測唐玄宗的意思,有一次,唐玄宗想從洛陽回長安,當時秋收還沒有結束,如果皇帝出行自然會影響到百姓生產,有人建議皇帝暫緩出行。李林甫卻對唐玄宗說:「長安和洛陽是陛下的東宮和西宮,陛下願意什麼時候來往就什麼時候來往,不必再等以後,至於妨礙了農民秋收,免了他們的稅收也就行了」。玄宗很高興,照計而行。李林甫把持朝政後,專橫跋扈,凡是不聽從他、不和他站在一起的人都要想方設法地陷害。李林甫嫉妒賢能,嘴裡說的話很好聽,但心裡卻陰險毒辣。「口蜜腹劍」正由此而來。 公元736年,唐玄宗奪兒子李瑁所愛,招其妃子楊氏進宮,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楊貴妃。貴妃的地位僅次於皇後。玄宗對她恩寵備至。愛屋及烏,楊氏一族開始飛黃騰達。哥哥楊國忠更是平步青雲,一步登天,做上了唐朝宰相。楊國忠沒有政治才能,不懂治國理政,但對接受賄賂、拉幫結派、欺上瞞下等卻很是在行。有一次,暴雨成災,玄宗詢問災情,楊國忠卻拿著大個的粟穗子給玄宗看,說雨雖大但沒有影響收成。結果自然是朝政混亂。玄宗和楊貴妃的奢侈生活,導致國庫入不敷出。唐朝兵力多集中在邊境地區,導致中原兵力空虛。以上種種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玄宗被迫出逃,出逃途中,楊貴妃被賜死,玄宗的一個兒子被擁立為皇帝。美人死、皇位失,玄宗在無盡的悔恨中度過了凄涼的晚年。 【易理啟示】 在唐玄宗的勵精圖治之下,唐王朝曾國力強盛,進入到如日中天的開元盛世。盛世的局面,佞臣們粉飾太平的讒言給了他高枕無憂的理由。於是縱酒千杯、擁美人高卧成了他晚年的寫照。坐擁萬里河山的唐玄宗在贊揚聲中喪失了清醒的頭腦和開拓進取的精神,只看到繁花似錦的盛世表象,不知盛世之下潛藏著涌動的暗流。只知道歌舞昇平,不知道繁榮的背後潛藏著政變的陰影。昔日的有為帝王沉湎於溫香軟玉之中,把朝政交給只會唱贊歌的小人。於是,逆天而動之下,盛極而衰的道理再一次得到驗證。

3. 「走馬觀花」是一個成語,它的歷史典故是什麼

孟郊曾《登科後》一詩中寫道: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表達了高中進士後激動專的心屬情。據歷史記載,孟郊是唐代中期一位著名詩人,家庭出身不好,但從小就很聰明,展露出來極高的文學天分,但此人性情放浪,也不願意趨炎附勢,雖參加多次科舉考試,依然沒有被錄取,他在人到中年的時候,卻碌碌無為,一家人經常沒米下鍋餓肚子。公元797年,這一年的孟郊已46歲,他又一次進京趕考,終於高中。金榜題名,他中了進士就可騎上高頭大馬,戴上紅花,走在京城的大街上,他看著下面圍觀祝賀的人群,想起自己過去的窘迫場景,心裡百感交集,於是寫了一首詩,「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曠盪恩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也就是說:過去的潦倒生活不值再提,今天皇恩浩盪,讓我非常的開心,我恨不得一天就能把長安的風光盡收眼底,表達了作者非常得意的心情,這就是走馬觀花的歷史來歷,有1000多年的歷史。

4. 春風得意指什麼歷史人物

登科後 孟郊

昔日抄齷齪不足誇,襲
今朝放盪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46歲那年進士及第,他按捺不住自己得意喜悅的心情,寫了這首別具一格的小詩。詩人兩次落第,這次竟然高中,就彷彿一下子從苦海中超度出來,登上了歡樂的頂峰。

5. 誰能給我關於春的5條典故,比如成語和詩句之類的。採納了加100,謝了

白雪來陽春(白雪陽春)

【出處】源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

【解釋】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筆下春風
【出處】當時妙手貌不成,君王筆下春風生。 宋·王庭珪《盧溪集·題宣和御畫》

【解釋】形容繪畫、作文栩栩如生,如同春風來到筆底下。也比喻能使人受惠的文字。
春風得意
【出處】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孟郊《登科後》詩
【解釋】得意:揚揚自得的樣子。舊時形容考中進士後的興奮心情。後形容職位升遷順利。
春風滿面
【典故】滿面春風,一團和氣,發露胸中書與詩。 宋·程節齋《沁園春》詞
【釋義】春風:指笑容。比喻人喜悅舒暢的表情。形容和靄愉快的面容。
春風一度
【出處】老夫為官,不如在此閑居也……到今日身無所如,想天公也有安排我處,可不道呂望嚴陵自千古,這便算的我春風一度。 元·王實甫《四丞相高會麗春堂》第三折
【解釋】度:次,回。比喻領略一番美妙的生活情趣。亦借指男女合歡。

6. 為下列成語查找出處、典故、比喻意。

【成語】春風得意
【注音】chū fēng dé yì
【解釋】用來形容趨炎附勢的舊肉朋友
【出處】武俠小說,是作者的即興之作。古詩中只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句出處是孟郊《登第》也叫〈登科後〉。是描寫秀才及第的喜悅心情,只是引用了春風得意這個詞來描寫人物的精神狀態。

【成語】 春風化雨
【注音】 chūn fēng huà yǔ
【解釋】 指適宜於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處】 《孟子·盡心上》:「有如時春風雨化之者。」
【舉例】 滿想在這~的環境里,多受一些教益,哪知道剛入黨後的一點鍾內,就要離開這塊令人陶醉的土地。(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十二

【成語】 春花秋月
【注音】 chūn huā qiū yuè
【解釋】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出處】 南唐·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舉例】 冬天去了,春天又回來了。吟誦這些詩句,~,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詩的意境里。(於漪《我與〈千家詩〉》)

【成語】 秋高氣爽
【注音】 qiū gāo qì shuǎng
【解釋】 形容秋季晴空萬里,天氣清爽。
【出處】 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
【舉例】方擬~,遣將西征。(清·梁晉竹《兩般秋雨盦隨筆·史閣部書》)

【成語】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注音】chūn shēng xià zhǎng, qiū shōu dōng cáng
【解釋】 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指農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出處】 《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

【成語】春花秋月
【注音】chūn huā qiū yuè
【解釋】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出處】南唐·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示例:冬天去了,春天又回來了。吟誦這些詩句,~,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詩的意境里。 ★於漪《我與〈千家詩〉》

詞語】秋風落葉
【注音】qiū fēng luò yè
【解釋】秋天的大風把落葉一掃而光。比喻一掃而光,不復存在。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論功》:「夫以智謀愚,以義伐不義,若因秋霜而振落葉。」《三國志·魏志·辛毗傳》:「以明公之威,應困窮之敵,擊疲弊之寇,無異迅風之振秋葉矣。」

【詞語】秋高氣爽
【注音】qiū gāo qì shuǎng
【釋義】形容秋季晴空萬里,天氣清爽。
【出處】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

【詞語】秋收冬藏
【注音】qiū shōu dōng cáng
【釋義】秋季為農作物收獲季節,冬季則貯藏果實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農事。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

7. 典故春風得意是由誰考進中進士所寫的詩句而來

答案是:孟郊唐朝詩人孟郊出身貧寒,多次參加科舉考試,終於在46歲時金榜題名。他不禁寫下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的詩句

8. 走馬觀花的典故

成語典故:

唐朝詩人孟郊年輕時隱居嵩山,過著清貧閑淡的生活,在回母親的鼓勵下,他答多次進京趕考沒有考中,直到46歲時才考取進士,他用寫詩「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盪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來抒發自己的喜悅心情。

也就是說:過去的潦倒生活不值再提,今天皇恩浩盪,讓我非常的開心,我恨不得一天就能把長安的風光盡收眼底,表達了作者非常得意的心情,這就是走馬觀花的歷史來歷,有1000多年的歷史。

(8)春風得意典故擴展閱讀:

孟郊四十六歲那年進士及第,他滿以為從此可以別開生面,風雲際會,龍騰虎躍一番了。於是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寫下了這首別具一格的小詩。

孟郊兩次落第,這次竟然高中鵠的,頗出意料。這就如同一下子從苦海中被超渡出來,登上了快樂的峰巔;眼前天宇高遠,大道空闊,似乎只待他四蹄生風了。

將策馬賓士於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繪得生動鮮明。按唐制,進士考試在秋季舉行,發榜則在下一年春天。可知所寫春風駘盪、馬上看花是實際情形。

9. 十個典故成語

1.呆若木雞

戰國時,斗雞是貴族們尋歡作樂的一項活動,齊王便是當時的一位斗雞迷。為了能在斗雞場上取勝,齊王特地請專家紀渻子幫他訓雞。
齊王求勝心切,沒過幾天,便派人來催問,紀渻子說:「雞沒訓好,它一見對手,就躍躍欲試,沉不住氣。」
過了幾天,齊王又派人來問,紀渻子說:「還不到火候,看樣子雞雖不亂動了,但還不夠沉穩。」
又過了幾天,紀渻子終於對來人說:「請你告訴齊王,我花工夫把雞訓好了。」待到斗雞時,對手的雞又叫又跳,而紀渻子訓好的雞卻像只木雞,一點反應也沒有,別的雞看到它那副呆樣竟然都被嚇跑了。因此,齊王用這只雞和別人斗,自然場場獲勝。他那高興的樣子就甭提了。
後來人們又把「呆若木雞」這個成語引申表示十分愚笨,也形容因為害怕或驚奇發呆的樣子。

2.對牛彈琴

戰國時代,有一個叫公明儀的音樂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彈得非常好,彈的曲子優美動聽,很多人都喜歡聽他彈琴,人們很敬重他。
公明儀不但在室內彈琴,遇上好天氣,還喜歡帶琴到郊外彈奏。有一天,他來到郊外,春風徐徐地吹著,垂柳輕輕地動著,一頭黃牛正在草地上低頭吃草。公明儀一時興致來了,擺上琴,撥動琴弦,就給這頭牛彈起了最高雅樂曲--"清角之操"來。老黃牛在那裡卻無動於衷,仍然低頭一個勁地吃草。
公明儀想,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該換個曲調,彈彈小曲。老黃牛仍然毫無反應,繼續悠閑地吃草。
公明儀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領,彈奏最拿手的曲子。這回呢,老黃牛偶爾甩甩尾巴,趕著牛虻,仍然低頭悶不吱聲地吃草。
最後,老黃牛慢悠悠地走了。換個地方去吃草了。
公明儀見老黃牛始終無動於衷,很是失望。人們對他說:"你不要生氣了!不是你彈的曲子不好聽,是你彈的曲子不對牛的耳朵啊!"最後,公明儀也只好嘆口氣,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沒趣。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對牛彈琴"這句成語,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是白費口舌;也常用來譏笑說話不看對象的人。

3.買櫝還珠

春秋時代,楚國有一個商人,專門賣珠寶的,有一次他到齊國去兜售珠寶,為了生意好,珠寶暢銷起見,特地用名貴的木料,造成許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裝飾得非常精緻美觀,使盒子會發出一種香味,然後把珠寶裝在盒子裡面。

有一個鄭國人,看見裝寶珠的盒子既精緻又美觀,問明了價錢後,就買了一個,打開盒子,把裡面的寶物拿出來,退還給珠寶商。

4.孟母三遷

孟子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據 《三字經》里說:「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說當年孟母為了教育小時候的孟子搬過三次家,還剪斷過織布機上的布。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孟子名軻,從小喪父,全靠母親倪氏一人日夜紡紗織布,挑起生活重擔。倪氏是個勤勞而有見識的婦女,她希望自己的兒子讀書上進,早日成才。但小時候的孟軻片天性頑皮好動,不想刻苦學習。他整天跟著左鄰右舍的孩子爬樹捉鳥,下河摸魚,田裡偷瓜。孟母開始又罵又打,什麼辦法都用盡了,還是不見效果。她後來一想:兒子不好好讀書,與附近的環境不好有關,於是,就找了一處鄰居家沒有貪玩的小孩的房子,第一次搬了家。

但搬家以後,孟軻還是坐不住。一天,孟母到河邊洗衣服,回來一看,孟軻又腳底板揩了油。孟母心想,這周圍又沒有小孩,他又會到哪裡去呢?找到鄰居院子里,見那兒支著個大爐子,幾個滿身油污的鐵匠師傅在「丁丁當當」地打鐵。孟軻呢,正在院子的角落裡,用磚塊做鐵砧,用木棍做鐵錘,模仿著鐵匠師傅的動作,玩得正起勁呢!孟母一想,這里環境還是不好,於是又搬了家。

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周圍沒有鄰居,門外是一片墳地。孟母想,這里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吸引兒子了,他總會用心念書了吧!但轉眼間,清明節來了,墳地里熱鬧起來,孟軻又溜了出去。他看到一溜穿著孝服的送葬隊伍,哭哭啼啼地抬著棺材來到墳地,幾個精壯小夥子用鋤頭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覺得挺好玩,就模仿著他們的動作,也用樹枝挖開地面,認認真真地把一根小樹枝當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來,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學堂,有個鬍子花白的老師教著一群大大小小的學生。老師每天搖頭晃腦地領著學生念書,那拖腔拖調的聲氣就像唱歌,調皮的孟軻也跟著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孟母以為兒子喜歡念書了,高興得很,乾脆拿了兩條干肉做學費,把孟軻送去上學。

可是有一天,孟軻又逃學了。孟母知道後傷透了心。等孟軻玩夠了回來,孟母問他:「你最近書讀得怎麼樣?」孟軻說:「還不錯。」孟母一聽,氣極了,罵道:「你這不成器的東西,逃了學還有臉撒謊騙人!我一天到晚苦苦織布為了什麼!」說著,揪著他的耳朵拖到織布機房,抄起一把雪亮的剪刀,「嘩」的一聲,把織機上將要織好的布全剪斷了。

孟軻嚇得愣住了,不明白母親為什麼這樣做。孟母把剪刀一扔,厲聲說:「你貪玩逃學不讀書,就像剪斷了的布一樣,織不成布;織不成布,就沒有衣服穿;不好好讀書,你就永遠成不了人才。」

這一次,孟軻心裡真正震動了。他認真的思考了很久,終於明白了真理,從此專心讀起書來。由於他天資聰明,後來又專門跟孔子的孫兒子思學習,終於成了儒家學說的主要代表人物。

5.南轅北轍

源於《戰國策·魏策四》。
戰國時代,各諸侯國互相攻殺兼並,都爭著想當霸主。有一次,魏國的安厘王准備去進攻趙國都城邯鄲,魏王的大臣季梁正在旅行途中,聽到這個消息後匆匆趕了回去。他來不及弄平衣服上的皺痕,也來不及除掉頭上的灰沙,就去勸說魏王。他對魏王說:「我這次回來,在路上遇到一個人說他要去楚國,可是卻駕著車子飛快地向北方駛去。我聽了後非常奇怪,就問他到夢民國去為什麼不向南走而向北,因為楚國在南方而不在北方。誰知他卻說:'我的馬兒跑得快。'我說:'你的馬雖然路得快,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呀!'他卻說:'我的路費很多。'我又告訴他:'路費多,方向不對,也不能去楚國啊!'接著他又說:'我的車夫駕車技術很高明。'您看,方向錯了,馬跑得越快,路費越多,那樣走下去,離開楚國的是越遠嗎?」
接著他又對魏王說,現在大王想要成為一個有名的霸主,一舉一動都應該讓人信服,如果仗著自己國大兵多,用武力攻打邯鄲,藉以擴充土地,樹立威望,那就離你想做諸侯領袖的理想越來越遠了,這正像要到南方去的楚國人卻駕著車子,往北走一樣,那是多麼荒唐的事情啊!安厘王聽後,認為他說得有理,於是就取消了攻打趙國的計劃。後來,人們把那個要去楚國的人的行為稱為「南轅北轍」,用它來比喻背道而馳、目的同行動相反的行為和做法。

6.卧薪嘗膽

源於《史記專項王勾踐世家》。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常打仗,有次吳王領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了右腳,最後傷重而亡。吳王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位。三年以後,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以報殺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居到會稽。吳王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此時,勾踐聽從了大夫文種的計策,准備了一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給吳國太宰,並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吳王最後答應了越王勾踐的求和。但是吳國的伍子胥認為不能與越國講和,否則無異於放虎歸山,可是吳王不聽。
越王勾踐投降後,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吳國,他們夫妻倆住在夫差父親墓旁的石屋裡,做看守墳墓和養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遊,勾踐總是拿著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後面。後來吳王夫差有病,勾踐為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去嘗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來判斷夫差病癒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與勾踐預測的相合,夫差認為勾踐對他敬愛忠誠,於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越王勾踐他回國以後,立志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掛著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於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後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卧薪嘗膽」,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民奮圖強。

7.朝三暮四

典自《列子.黃帝篇》

宋國有一個人喜歡養猴子,人們把他叫做狙公。 狙公懂得他養的猴子的 心思;猴子也了解他的話語。狙公經常縮減家裡的人的口糧,滿足猴子的食 欲。不久,家裡越發窮下來了,勢必要減少猴子的食糧。但怕猴子們不滿意,就先和猴子們商議:「我每天早晨給你們三個芋頭,晚上再給四個,夠吃了嗎?「猴子們聽說它們的食糧要減少了,一齊都齜牙咧嘴地站立起來, 表現出很生 氣的樣子。狙公看見這情形,馬上改口說:「我每天早晨給你們四個芋頭,晚上再給三個,夠吃了吧?」猴子們聽說早上從三個芋頭變成了四個,以為是增加了;就沒有感覺到晚上已經 由四個減少到三個,實際上每天還是七個。便一齊爬山在地上,表現出很高興的樣子。

以後的人從此引伸,凡見有人主張不定,做事常有變更,就根據這個故事 ,說他 是「朝三暮四」。

8.走 馬 看 花

出處
唐·孟郊《登科後》
昔日齷齟不足誇,今朝曠盪恩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釋義
"走」,跑。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原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現在比喻匆忙地不深入細致地觀察事物;或比喻不深入細致地調查觀察;或比喻短時期地到基層體驗生活。

故事
唐朝中期,有位著名的詩人孟郊。他出身貧苦,從小勤奮好學,很有才華。但是,他的仕途卻一直很不順利,從青年到壯年,好幾次參加進士考試都落了第。他雖然窮困潦倒,甚至連自己的家屬都養不起,但他性情耿直,不肯走權貴之門。他決心刻苦攻讀,用自己的真才實學,叩開仕途的大門。唐德宗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孟郊又赴京參加了一次進士考試,這次,他進土及第了,孟郊高興極了。他穿上嶄新的衣服,紮上綵帶紅花,騎著高頭大馬,在長安城裡盡情地游覽。京城美麗的景色使他贊嘆,高中進士的喜悅又使他萬分得意,於是,他寫下了這首著名的《登科後》詩:
昔日齷齟不足誇,
今朝曠盪恩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這首詩把詩人中了進士後的喜悅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其中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成為千古名句

9.一毛不拔

源於《孟子·盡心上》。戰國時期的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對殘酷的戰爭,主張「兼愛」和「非攻」。當時的楊朱卻與墨子作對,竭力反對「兼愛」,主張「為我」。有一天,墨子的學生禽滑厘遇到楊朱,毫不客氣地問道:「拔你身上的一根汗毛而能使天下的人都得到好處,你願意不願意?」楊朱聽後搖搖頭說:「天下的問題,決不是一根汗毛可以救濟得了的。」禽滑厘反駁道:「這只是一種假設,如果拔你一根汗毛而能安定天下,你肯不肯?」楊朱聽後默然不語。孟子針對此事抨擊楊朱道:「楊朱主張'為我',假如拔他身上一汗毛而對天下有利,他是決不會乾的;墨子主張'兼愛',如果對天下有利,即使磨禿了頭頂,磨破了腳板,他也是願意乾的。」後來,人們用「一毛不拔」比喻非常自私慳吝的人。

10.完壁歸趙

典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戰國時代,秦昭王欺騙趙國說,願用15座城池換取趙國的和氏璧。趙惠文 王不敢拒絕,但又怕上秦國的當,這是趙國大臣藺相如自願請命帶保玉到秦國 完成換城任務。臨行時他對趙王說:「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完壁歸趙 」。隨後藺相如到秦國獻了璧,但見秦王沒有換城之意,就憑自己的機智和勇 敢,把和氏璧從秦王手裡要回,派人送往趙國,並入宮指責秦王不講信義,秦 王知璧已經回趙,便無可奈何,只好送藺相如回國。

現在,人們用「完壁歸趙」比喻把原物完整無損地歸還原主。

10. 請問以下四首詞的典故和背景材料~謝謝!

柳永《蝶戀花》
這首《蝶戀花》是一首懷人詞,把飄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戀意中人的纏綿情思結合起來。
上片寫登高望遠,離愁油然而生。「佇倚危樓風細細」,「危樓」,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遠。「佇倚」,則見出主人公憑欄之久與懷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佇倚」的結果卻是「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春愁」,即懷遠盼歸之離愁。不說「春愁」潛滋暗長於心田,反說它從遙遠的天際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試圖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象,增加畫面的視覺性與流動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其「春愁」是由天際景物所觸發。接著,「草色煙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斷天涯時所見之景。而「無言誰會」句既是徒自憑欄、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見伊人、心曲難訴的慨嘆。「無言」二字,若有萬千思緒。
下片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擬把疏狂圖一醉」。但強顏為歡,終覺「無味」。從「擬把」到「無味」,筆勢開闔動盪,頗具波瀾。結穴「衣帶漸寬」二句以健筆寫柔情,自誓甘願為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與憔悴。「終不悔」,即「之死無靡它」之意,表現了主人公的堅毅性格與執著的態度,詞境也因此得以升華。
晏殊《木蘭花》
本詞寫美景不長,春去難歸的無奈及人去難留, 只好借酒澆愁的心情。表面看很消極,骨子裡卻有深深的隱憂和熾熱的感情。上片寫浮生如夢,夢破雲散之悲。下片寫愛侶之逝,曠達自解。尤其「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兩句,既贊美愛侶似卓文君那樣知意,像江汜二女那樣多情,又表達了詞人願與愛侶永結「神仙侶」的美好期望,願像同乘鳳凰游而去的蕭史與弄玉一樣夫妻和諧美滿。這大約是詞人對往日夫妻和美的眷戀。「挽斷羅衣」句則寫出詞人與愛侶訣別的悲愴,出語激切,在晏殊詞中實為罕見,顯現其悲痛、絕望、難以自抑。這首詞的題旨在於感慨世間萬物皆有定數,而人生苦短,韶華易逝,莫如及時行樂。就人生觀而言,有其消極的一面,但同時也真誠、坦率地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深沉體驗。詞的上片,以「燕鴻過後鶯歸去」起興,寫歲月蹉跎,時光易逝。「長於」二句,以工整流暢的屬對表達了對人生苦短的主題。詞的下片,全是用典。時光易逝,人生易老,宛如仙女般的女友既然挽留不住,只有在花酒之間暫時排遣忘卻。「聞琴」暗指卓文君事。司馬相如貧賤時,飲於富豪卓王孫家,適卓王孫之女文君新寡,相如以琴挑之,文君夜奔相如。「解佩」之典出版在漢代劉向《列仙傳》:「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遊於江漢之湄,逢鄭交甫。見而悅之,不知其神人也,謂其仆曰:『我欲下請其佩』……遂手解佩與交甫。交甫悅,受佩而去數十步,空懷無佩,女亦不見。」這是一段人神相愛的故事。全詞用比興手法抒情達意,用典嫻熟貼切,藝術風格在晏詞中實不多見。
劉辰翁《摸魚兒》
這首詞,系與故人惜別之作。當年同榜題名,春風得意,有多少壯志豪情。然而今天相逢,又如何呢?卻已兩鬢蒼蒼,尤其是飽經憂患,家破國亡,故人相逢,忽又言別,情何以堪。

詞一起劈空而來,以問發端,「春歸何處」是一篇主旨所在,從此生發開來,引起下文。「相逢且盡尊酒」,是聊以自解、互慰。回答不了春歸何處,只得借酒澆愁。這一「春」字,是實指?是虛擬?耐人尋味。但象徵美好事物、美好情景,當無異義。從劉辰翁的許多詞中,我們看他的送春、惜春等詞,提到春字,大多是和國家興衰聯系在一起的。這樣,故國雲亡,故人相逢,該有多少情意要抒發。「少年」兩句,道出對舊日情景的傷懷。「休回首」三句,再進一層,於迷離景色中寫出人的憔悴歸來。「東風」下,用劉禹錫詩句「前度劉郎今又來」意,但卻以「花復認郎否」發問而結束上片。意境更深一層,辭出意外,顯得其奇。

下片一起,似答上片末句,但又不盡然。更將主人留賓之誠意一瀉下來。韭雖菲薄,情卻深厚。把酒聽歌,簌然淚下。「空眉皺」三句,深一層嘆息,但又自我解脫。「臨分把手」以下,一「嘆」字直貫下來,回顧往昔論文、顧曲之興,難免今日之別,更不知把晤何時。而以問句結尾,使人不知如何解答。其起、結均用發問,尤為本詞的一大特色。

納蘭性德《南鄉子》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檐夜雨鈴。」在這首簡約的《南鄉子》的小令里,納蘭性德把他的感情細膩地融化在特定的場域-----夢與畫當中。這一交織的語境被很多帶有強烈的情感語詞所勾連:夢與塵世`夢醒與死亡以及那不斷被敲打的兼聲「更更」與「盈盈」。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