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陝西的典故

陝西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2-13 03:14:13

A. 陝西境內的歷史故事(200字)

史料記載的與不記載的歷史人物,凡在陝西生活,或未生活過但對歷史有影響的人物,都有各種傳說。如:姜子牙、周文王、周武王、司馬遷、漢武帝、曹操、諸葛亮、劉備、孫思邈、黃巢、趙匡胤、包拯、李白成等,民間都有極豐富的各種各樣傳說。如彬縣的《劉邦斬蛇》,敘述劉邦發跡前是個轉貨郎擔的。一天,看見三個娃娃趕一條長蛇,等他趕到,蛇已被娃娃打死,但用身子蜷護著一顆蛇蛋。劉邦救出蛇蛋,放在箱子里保護,後來蛇蛋孕出一條小蛇,數月之後,成了碗口粗的大蛇,劉邦把它放到樹林里求生去了。等劉邦造反時,人馬被一個山口的黃風沙石颳走。後來打聽,始知是大蛇口吐毒火作祟。萬不得已,劉邦才約蛇到平地比武,蛇如約到平地,猛見劉邦是他的恩人,還未回思就被劉邦腰斬三截。可劉邦這一斬,斬出事故來,到漢平帝時,王莽就是蛇頭托生的。因為劉邦曾約蛇到「平地」比武,人家就到平帝時把江山奪了。
其他人物,如諸葛亮、包公、孫思邈等,在民間傳說更多更廣。傳說故事成為教育後代、人際問互相激勵的活教材。

陝西各地流傳的土特產、名優食品傳說較多,在食品方面如「牛肉泡」、「羊肉泡」、「葫蘆頭」、「樊家臘汁肉」、「黃桂柿子餅」、「岐山臊子面」、「秦鎮米麵皮子」、「氽雙脆」、「三皮絲」等方面的傳說;名品有「西鳳酒」、「謝村黃酒」、「黑米」、「手兒參」、「三原蓼花糖」、「咸陽琥珀糖」等方面的傳說。這些傳說,從各個角度反映了秦地民間生活習俗和民風。如有一則華陰市搜集的《杜康賣酒》傳說,述說陝西白水縣有個集賢村,有個杜康老頭,用村頭的甘泉水,釀造一種」千日醉」的瓊漿玉液,他在酒館題詩一首:「一壺黃酒三百兩,一壺燒酒換江山,君子但飲三杯酒,不醉三年不要錢。」一天出門,叮嚀老伴不可讓生人飲酒。結果,劉伶來了,老伴給飲三杯,劉伶回家就醉死了。劉伶老伴哭得死去活來。後來,杜康知道了,就去解酒。到家後,知劉伶已埋,杜康讓挖開墓子,用解酒葯一解,劉伶頓時活了,到杜康家千謝萬謝。從此,「杜康釀酒、劉伶醉酒」之事傳遍鄉里,杜康酒因而馳名各地。又如西安市搜集的一則《葫蘆雞》的傳說,述說唐玄宗時禮部尚書韋陟,有幾個家廚,他讓家廚烹制酥嫩雞。第一個家廚用先煮後炸的方法做雞,韋陟認為肉質太老。將家廚鞭打五十致死;第二個家廚採用先煮後蒸再炸的辦法,雞非常酥嫩,但由於經過三道工序,雞肉脫骨,成為碎塊,韋陟說家廚把肉吃了,也被活活打死;第三個家廚吸取前兩位的教訓,把雞捆紮起來而後烹制。這樣,雞成形,又香醇酥嫩,形似葫蘆,且以此命名。這就是流傳今日的烹制的傳說食品「葫蘆雞」。
很高興為你解答有用請採納

B. 尋找關於西安的歷史典故

西安半坡遺址
發現元謀人的兩顆牙齒

C. 西安有哪些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

1、指鹿為馬

秦二世的時候,趙高駕著一頭鹿隨從二世出行,二世問他說:「丞相為什麼駕著一頭鹿呢?」趙高說:「這是一匹馬啊!」二世說:「丞相錯了,把鹿當做馬了。」

趙高說:「這確實是一匹馬啊!(如果)陛下認為我的話不對,希望(陛下允許我)問一問群臣。」群臣之中一半說是鹿,一半說是馬。在這種情況下,秦王不能再堅持自己的看法,只好順從趙高的說法。

2、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政變。

在起兵反隋的過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唐高祖李淵即位後,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為文官集團代表。

李世民為秦王,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功勞也最大。太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

同時李世民集團亦不服太子,雙方持續明爭暗鬥。經過長期的斗爭,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逐步占上風,控制了局面,為了挽回局面,最終李世民搏命一擊。

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並繼承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

3、鴻門宴

秦末暴政,叛兵四起,天下大亂。項羽、劉邦雙雄爭霸。雙雄背後,原來另有一人操控全局,是在秦末復國的楚懷王,他暗施奸計誘項羽、劉邦相爭,自己想從中取利。

不料項羽、劉邦雙雄比他強橫,反客為主。楚懷王用計令項羽、劉邦相爭。項羽過於自信,先揮軍直搗秦軍主力,往戰秦最強大將章邯,然後計劃進攻咸陽。

劉邦暗把兵馬西轉,直趨咸陽,秦皇子嬰出降。項羽破秦軍主力後,聞劉邦使詐,乘他不備,搶先入京。

劉邦急謀對策,他的第一謀士張良獻計,但項羽的首席謀士范增悉破其計。於是除項羽、劉邦兩大梟 雄爭霸外,當世兩大謀士亦轟然對決。

項羽預備擺設鴻門宴,計劃必要時在宴上擊殺劉邦。鴻門宴中,項羽、劉邦雙雄對決,這場盛宴決定了日後誰是最終的王者。

4、華清池

相傳西周的周幽王曾在這里修建離宮。秦、漢、隋各代先後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數次增建。名曰湯泉宮,後改名溫泉宮。

到了唐玄宗時又大興土木,治湯井為池,環山列宮殿,此時才稱華清宮。因宮在溫泉上面,所以也稱華清池。

唐代華清池是帝王妃嬪游宴的行宮,每年十月到此,第二年春天才返回。唐天寶六年(747)擴建後,唐朝第七個皇帝唐玄宗每年攜帶楊貴妃到此過冬沐浴,在此賞景。

據記載,唐玄宗從開元二年(714年)到天寶十四年(755年)的41年時間里,先後來此達36次之多。飛霜殿原是唐玄宗(685一762)和楊貴妃的寢殿。

5、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12日,時任西北剿匪副總司令的東北軍領袖張學良和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總指揮的西北軍領袖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變。

扣留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和西北剿匪總司令的蔣中正,以逼蔣「停止剿共,改組政府,出兵抗日」。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秘密軟禁起來,由大陸到台灣,失去了自由;楊虎城被蔣介石長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慶慘遭殺害。東北軍被分拆瓦解,十七路軍被取消。

事變最終以蔣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張而告和平解決。促成第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准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二次國共合作。

D. 三分鍾請講一個陝西故事

您好
三分鍾的陝西故事很多,下面的請參考:
一、歷史人物傳說
史料記載的與不記載的歷史人物,凡在陝西生活,或未生活過但對歷史有影響的人物,都有各種傳說。如:姜子牙、周文王、周武王、司馬遷、漢武帝、曹操、諸葛亮、劉備、孫思邈、黃巢、趙匡胤、包拯、李白成等,民間都有極豐富的各種各樣傳說。如彬縣的《劉邦斬蛇》,敘述劉邦發跡前是個轉貨郎擔的。一天,看見三個娃娃趕一條長蛇,等他趕到,蛇已被娃娃打死,但用身子蜷護著一顆蛇蛋。劉邦救出蛇蛋,放在箱子里保護,後來蛇蛋孕出一條小蛇,數月之後,成了碗口粗的大蛇,劉邦把它放到樹林里求生去了。等劉邦造反時,人馬被一個山口的黃風沙石颳走。後來打聽,始知是大蛇口吐毒火作祟。萬不得已,劉邦才約蛇到平地比武,蛇如約到平地,猛見劉邦是他的恩人,還未回思就被劉邦腰斬三截。可劉邦這一斬,斬出事故來,到漢平帝時,王莽就是蛇頭托生的。因為劉邦曾約蛇到「平地」比武,人家就到平帝時把江山奪了。
其他人物,如諸葛亮、包公、孫思邈等,在民間傳說更多更廣。傳說故事成為教育後代、人際問互相激勵的活教材。
二、名山傳說
陝西地域內名山較多,如華山、太白山、驪山、翠華山、終南山等,都有各種傳說;各縣市的小山、平原,也同樣留有傳說。如華陰市郭守義整理的《華山仙掌》,述說遠古時代,王母娘娘舉辦蟠桃會,吃飽喝足的孫大聖,走到老壽星跟前把他頭頂一摸,老壽星不留心,把葯葫蘆里的半盞玉漿淹下天庭,竟造成人問洪水。鯀治水不成,舜殺了鯀,又命禹治水。這時,玉帝大驚,立即傳令曾參加過顓頊、共工在不周山下大戰時,立過奇功的巨靈神。巨靈神下山,跨過山嶺,走到華山危崖跟前,一腳踩上西峰,迅速跨過三峰,一縮身擠入兩山之間。只見他,左手托著華山石壁,右腳蹬著首陽的山根,使盡全身力氣,如迅雷劈空,頓時天昏地暗,巨石凌空,拋向九天。抬頭看,華山已被推進秦嶺之中,回首望首陽,已在波頭之北。巨靈神大笑一聲去了,可他的手印和足跡,卻留在華山之上,成為山河奇景。
三、江河傳說
陝西境內或過境的江河,有名者如黃河、涇河、渭河、漢江、延河等,都有動人的各種傳說。現在流行較為普遍的,是《鯉魚跳龍門》、《老白龍與曲江池》、《灞河與石樑橋的來歷》等。如涇陽、高陵縣搜集的《魏徵斬涇河老龍王》的傳說,述說唐時,涇河無水,乾旱成災,魏徵扮老農在今陝、甘、寧一帶出訪時,和一龍王變成的青年打賭。魏徵說三日之後有和風細雨,讓農夫備好種子。青年故意作對,改了玉帝聖旨,下了一場惡風暴雨。玉帝查明,知其違旨,神往傳知魏徵親斬龍王。唐王也因此得夢,夢見龍王求救,就設計和魏徵對棋,豈知魏徵下棋身困,趁片刻休息之時,已夢斬涇河龍王。從此,涇河所留龍王後代,執掌水職不敢松怠。
四、寺廟傳說
陝西寺廟較多,除當時因政事、佛教等因果關系修建寺廟外,民間都有各種傳說。這些傳說包括「周至樓觀台」、「仙游寺」、「長安興教寺」、「香積寺」、「藍田水陸庵」、「西安清真大寺」等,小至一些「土地廟」、「菩薩廟」、「葯王洞」等,都有奇妙而有趣的傳說。如彬縣有一則《小佛見大佛》的傳說,述說甘肅涇川有個丈八佛,聽說彬縣有個大佛身高入雲,內心很是不服,就想趕去和他比個高低。誰知趕到大佛跟前一看,自己身高還沒有大佛手指長,羞得坐立不是,只得站著陪立,大佛讓他坐下,他表示願當侍從,從不打坐。從此,彬縣大佛旁總是站著一個丈八佛,直到現在。
五、宮殿傳說
宮殿是古代宮廷建築,民問不得其詳,只能用傳說來描繪、渲染。現今流傳的這類故事,如《阿房宮的傳說》、漢《長樂宮》、《建章宮》、唐《大明宮》、《興慶宮》、《華清官》等,都有傳說故事。有一則《興慶宮的傳說》,述說唐時,西安城南五里,一個隆慶坊南邊,有個民戶,家有一井,武則天時,井水四溢橫流,積成十幾個水池,武則天即頒旨,稱其為「隆慶池」,每年常在「隆慶池」中觀雲氣,常見黃龍出其中,隨之並令民眾修渠灌溉以分水勢,而皇家子弟常年在池上遊船取樂,修「隆慶宮」慶賀。後李隆基登位,避其名諱,才改為「興慶宮」。
六、陵墓傳說
陝西帝王陵墓較多,諸如黃帝陵、秦始皇陵、司馬遷墓、茂陵、武侯墓、昭陵、乾陵、楊貴妃墓等,述說陵墓的傳說風習,遍及城鄉僻壤。有一則《黃帝升天》的傳說,敘說黃帝本是天帝派往人間的神主,他生於山東壽丘,逝於河南荊山。他一生經過五十二次大戰,戰勝了蚩尤八十一弟兄,統一了中華,發明了指南車和文字,制定了樂律和干支紀年。有一次,他叫宮人用銅在荊山下鑄一隻大鼎,說天龍下界要迎他上天。一天,黃帝跨上龍背,還有七十多個臣子、宮女,也隨他爬上龍背,他才冉冉升天。從此,在板橋這個地方留下了他的衣冠冢。
七、土特產傳說
陝西各地流傳的土特產、名優食品傳說較多,在食品方面如「牛肉泡」、「羊肉泡」、「葫蘆頭」、「樊家臘汁肉」、「黃桂柿子餅」、「岐山臊子面」、「秦鎮米麵皮子」、「氽雙脆」、「三皮絲」等方面的傳說;名品有「西鳳酒」、「謝村黃酒」、「黑米」、「手兒參」、「三原蓼花糖」、「咸陽琥珀糖」等方面的傳說。這些傳說,從各個角度反映了秦地民間生活習俗和民風。如有一則華陰市搜集的《杜康賣酒》傳說,述說陝西白水縣有個集賢村,有個杜康老頭,用村頭的甘泉水,釀造一種」千日醉」的瓊漿玉液,他在酒館題詩一首:「一壺黃酒三百兩,一壺燒酒換江山,君子但飲三杯酒,不醉三年不要錢。」一天出門,叮嚀老伴不可讓生人飲酒。結果,劉伶來了,老伴給飲三杯,劉伶回家就醉死了。劉伶老伴哭得死去活來。後來,杜康知道了,就去解酒。到家後,知劉伶已埋,杜康讓挖開墓子,用解酒葯一解,劉伶頓時活了,到杜康家千謝萬謝。從此,「杜康釀酒、劉伶醉酒」之事傳遍鄉里,杜康酒因而馳名各地。又如西安市搜集的一則《葫蘆雞》的傳說,述說唐玄宗時禮部尚書韋陟,有幾個家廚,他讓家廚烹制酥嫩雞。第一個家廚用先煮後炸的方法做雞,韋陟認為肉質太老。將家廚鞭打五十致死;第二個家廚採用先煮後蒸再炸的辦法,雞非常酥嫩,但由於經過三道工序,雞肉脫骨,成為碎塊,韋陟說家廚把肉吃了,也被活活打死;第三個家廚吸取前兩位的教訓,把雞捆紮起來而後烹制。這樣,雞成形,又香醇酥嫩,形似葫蘆,且以此命名。這就是流傳今日的烹制的傳說食品「葫蘆雞」。

E. 陝西傳說故事

一、歷史人物傳說
史料記載的與不記載的歷史人物,凡在陝西生活,或未生活過但對歷史有影響的人物,都有各種傳說。如:姜子牙、周文王、周武王、司馬遷、漢武帝、曹操、諸葛亮、劉備、孫思邈、黃巢、趙匡胤、包拯、李白成等,民間都有極豐富的各種各樣傳說。如彬縣的《劉邦斬蛇》,敘述劉邦發跡前是個轉貨郎擔的。一天,看見三個娃娃趕一條長蛇,等他趕到,蛇已被娃娃打死,但用身子蜷護著一顆蛇蛋。劉邦救出蛇蛋,放在箱子里保護,後來蛇蛋孕出一條小蛇,數月之後,成了碗口粗的大蛇,劉邦把它放到樹林里求生去了。等劉邦造反時,人馬被一個山口的黃風沙石颳走。後來打聽,始知是大蛇口吐毒火作祟。萬不得已,劉邦才約蛇到平地比武,蛇如約到平地,猛見劉邦是他的恩人,還未回思就被劉邦腰斬三截。可劉邦這一斬,斬出事故來,到漢平帝時,王莽就是蛇頭托生的。因為劉邦曾約蛇到「平地」比武,人家就到平帝時把江山奪了。
其他人物,如諸葛亮、包公、孫思邈等,在民間傳說更多更廣。傳說故事成為教育後代、人際問互相激勵的活教材。
二、名山傳說
陝西地域內名山較多,如華山、太白山、驪山、翠華山、終南山等,都有各種傳說;各縣市的小山、平原,也同樣留有傳說。如華陰市郭守義整理的《華山仙掌》,述說遠古時代,王母娘娘舉辦蟠桃會,吃飽喝足的孫大聖,走到老壽星跟前把他頭頂一摸,老壽星不留心,把葯葫蘆里的半盞玉漿淹下天庭,竟造成人問洪水。鯀治水不成,舜殺了鯀,又命禹治水。這時,玉帝大驚,立即傳令曾參加過顓頊、共工在不周山下大戰時,立過奇功的巨靈神。巨靈神下山,跨過山嶺,走到華山危崖跟前,一腳踩上西峰,迅速跨過三峰,一縮身擠入兩山之間。只見他,左手托著華山石壁,右腳蹬著首陽的山根,使盡全身力氣,如迅雷劈空,頓時天昏地暗,巨石凌空,拋向九天。抬頭看,華山已被推進秦嶺之中,回首望首陽,已在波頭之北。巨靈神大笑一聲去了,可他的手印和足跡,卻留在華山之上,成為山河奇景。
三、江河傳說
陝西境內或過境的江河,有名者如黃河、涇河、渭河、漢江、延河等,都有動人的各種傳說。現在流行較為普遍的,是《鯉魚跳龍門》、《老白龍與曲江池》、《灞河與石樑橋的來歷》等。如涇陽、高陵縣搜集的《魏徵斬涇河老龍王》的傳說,述說唐時,涇河無水,乾旱成災,魏徵扮老農在今陝、甘、寧一帶出訪時,和一龍王變成的青年打賭。魏徵說三日之後有和風細雨,讓農夫備好種子。青年故意作對,改了玉帝聖旨,下了一場惡風暴雨。玉帝查明,知其違旨,神往傳知魏徵親斬龍王。唐王也因此得夢,夢見龍王求救,就設計和魏徵對棋,豈知魏徵下棋身困,趁片刻休息之時,已夢斬涇河龍王。從此,涇河所留龍王後代,執掌水職不敢松怠。
四、寺廟傳說
陝西寺廟較多,除當時因政事、佛教等因果關系修建寺廟外,民間都有各種傳說。這些傳說包括「周至樓觀台」、「仙游寺」、「長安興教寺」、「香積寺」、「藍田水陸庵」、「西安清真大寺」等,小至一些「土地廟」、「菩薩廟」、「葯王洞」等,都有奇妙而有趣的傳說。如彬縣有一則《小佛見大佛》的傳說,述說甘肅涇川有個丈八佛,聽說彬縣有個大佛身高入雲,內心很是不服,就想趕去和他比個高低。誰知趕到大佛跟前一看,自己身高還沒有大佛手指長,羞得坐立不是,只得站著陪立,大佛讓他坐下,他表示願當侍從,從不打坐。從此,彬縣大佛旁總是站著一個丈八佛,直到現在。
五、宮殿傳說
宮殿是古代宮廷建築,民問不得其詳,只能用傳說來描繪、渲染。現今流傳的這類故事,如《阿房宮的傳說》、漢《長樂宮》、《建章宮》、唐《大明宮》、《興慶宮》、《華清官》等,都有傳說故事。有一則《興慶宮的傳說》,述說唐時,西安城南五里,一個隆慶坊南邊,有個民戶,家有一井,武則天時,井水四溢橫流,積成十幾個水池,武則天即頒旨,稱其為「隆慶池」,每年常在「隆慶池」中觀雲氣,常見黃龍出其中,隨之並令民眾修渠灌溉以分水勢,而皇家子弟常年在池上遊船取樂,修「隆慶宮」慶賀。後李隆基登位,避其名諱,才改為「興慶宮」。
六、陵墓傳說
陝西帝王陵墓較多,諸如黃帝陵、秦始皇陵、司馬遷墓、茂陵、武侯墓、昭陵、乾陵、楊貴妃墓等,述說陵墓的傳說風習,遍及城鄉僻壤。有一則《黃帝升天》的傳說,敘說黃帝本是天帝派往人間的神主,他生於山東壽丘,逝於河南荊山。他一生經過五十二次大戰,戰勝了蚩尤八十一弟兄,統一了中華,發明了指南車和文字,制定了樂律和干支紀年。有一次,他叫宮人用銅在荊山下鑄一隻大鼎,說天龍下界要迎他上天。一天,黃帝跨上龍背,還有七十多個臣子、宮女,也隨他爬上龍背,他才冉冉升天。從此,在板橋這個地方留下了他的衣冠冢。
七、土特產傳說
陝西各地流傳的土特產、名優食品傳說較多,在食品方面如「牛肉泡」、「羊肉泡」、「葫蘆頭」、「樊家臘汁肉」、「黃桂柿子餅」、「岐山臊子面」、「秦鎮米麵皮子」、「氽雙脆」、「三皮絲」等方面的傳說;名品有「西鳳酒」、「謝村黃酒」、「黑米」、「手兒參」、「三原蓼花糖」、「咸陽琥珀糖」等方面的傳說。這些傳說,從各個角度反映了秦地民間生活習俗和民風。如有一則華陰市搜集的《杜康賣酒》傳說,述說陝西白水縣有個集賢村,有個杜康老頭,用村頭的甘泉水,釀造一種」千日醉」的瓊漿玉液,他在酒館題詩一首:「一壺黃酒三百兩,一壺燒酒換江山,君子但飲三杯酒,不醉三年不要錢。」一天出門,叮嚀老伴不可讓生人飲酒。結果,劉伶來了,老伴給飲三杯,劉伶回家就醉死了。劉伶老伴哭得死去活來。後來,杜康知道了,就去解酒。到家後,知劉伶已埋,杜康讓挖開墓子,用解酒葯一解,劉伶頓時活了,到杜康家千謝萬謝。從此,「杜康釀酒、劉伶醉酒」之事傳遍鄉里,杜康酒因而馳名各地。又如西安市搜集的一則《葫蘆雞》的傳說,述說唐玄宗時禮部尚書韋陟,有幾個家廚,他讓家廚烹制酥嫩雞。第一個家廚用先煮後炸的方法做雞,韋陟認為肉質太老。將家廚鞭打五十致死;第二個家廚採用先煮後蒸再炸的辦法,雞非常酥嫩,但由於經過三道工序,雞肉脫骨,成為碎塊,韋陟說家廚把肉吃了,也被活活打死;第三個家廚吸取前兩位的教訓,把雞捆紮起來而後烹制。這樣,雞成形,又香醇酥嫩,形似葫蘆,且以此命名。這就是流傳今日的烹制的傳說食品「葫蘆雞」。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F. 什麼是陝西的民間傳說故事

民間傳說故事

·紀念屈原---端午節的傳說
·金江聖母三姊妹
·土皇公公管四季
·大禹治水
·後羿射日
·嫦娥奔月
·女媧補天
·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
·中華吉祥畫與傳說
·馬頭琴的來歷
·八仙橋
·黔東南龍舟節的傳說
·孔雀公主
·白蛇傳
·神筆馬良
·彭武、彭夷開辟武夷山
·「壓歲錢」的傳說
·雙拋橋傳說
·正月十五掛紅燈的傳說
·冰糖葫蘆傳奇
牛郎織女

·魚峰山與劉三姐的傳說

·三山不見、九橋不流

·呂洞賓與紹興香糕

·滄州鐵獅子的傳說

·十二生肖的來歷的傳說

·七夕的古老傳說

「壓歲錢」的傳說

除夕之夜,每個孩子都能夠得到壓歲錢。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於漢代,又叫壓勝錢,並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鑄成錢幣形式的玩賞物,有避邪的功能。錢幣正面一般鑄有「萬歲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話和龍鳳、龜蛇、雙魚等吉祥圖案。

關於壓歲錢,有一個故事。傳說古代有一個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裡出來,專門摸睡熟的小孩的腦門。小孩被摸過後就會發高燒說夢話,退燒後也就變成痴呆瘋癲的傻子了。人們怕祟來傷害孩子,整夜點燈不睡,就叫「守祟」。

據說嘉興府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愛。在年三十晚上,為防止「祟」來侵擾一直逗孩子玩,小孩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後,包著的八枚銅錢就放在枕邊。半夜裡,一陣陰風吹過,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頭,突然孩子枕邊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著逃跑了。於是這件事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大年夜用紅紙包上錢給孩子,祟就不敢再來侵擾了。因而人們把這種錢叫「壓祟錢」,「祟」與「歲」發音相同,日久天長,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女媧補天

有一天,大龍和精衛、小太極一起到遠古時代去玩,居然看到了傳說中能頂住上天、撐開天與地的「不周山」,也遇到了美麗的女媧娘娘,甚至看到女媧補天的過程…。

那真是一場驚天地而泣鬼神的經歷,講來都令人鼻酸!

天上的大神女媧,用泥土做成泥娃娃,再賦予它們生命。

從此女媧創造了人,人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過著幸福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長。

有一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來。

共工把撐天的柱子不周山撞倒了,天塌下半邊來,砸了很多窟窿,把地也砸裂了,地上的洪水及天河的水不停的漏下來,造成大地上水患、火海,真是悲慘啊!

女媧為了解救人類,決定採石補天,用五色石把天補起來,再用東海神龜的四隻腳頂住蒼天。

眼看著補天的大功就要告成,卻發現五色石不夠用,大洞還沒補好,這可怎麼辦呢?

慈悲的女媧只好犧牲自己的生命,用身體來補天上的大洞,親眼看到那場過程,大龍、精衛和小太極,以及所有的泥娃娃們都哭紅了眼睛!

經過幾次努力,女媧終於補好了天,天地間恢復了寧靜,還出現了五彩雲霞。

一切生物又都生機勃勃地活在大地上。

吳剛伐桂

炎帝之孫伯陵,趁吳剛離家三年學仙道,和吳剛的妻子私通,還生了三個兒子,還生了三個兒子,吳剛一怒之下殺了伯陵,因此惹怒太陽神炎帝,把吳剛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

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

而吳剛的妻子對丈夫的遭遇亦感到內疚,命她的三個兒子飛上月亮,陪伴吳剛,一個變成蟾蜍,一個變成兔,一個不詳。

鯉魚跳龍門
廟峽,又名妙峽。

兩座巍峨雄奇的鳳凰大山,拔水擎天,夾江而立,引人入勝的鯉魚跳龍門,活靈活現,雄奇壯觀。

進入峽谷,兩山雄峙,懸崖疊壘,峭壁崢嶸,壁峰刺天;

奇特的岩花,依壁競開,把峽谷裝綴成仙境一般。

這個神奇美妙的峽谷,流傳著一個優美動人的故事。
在很早以前,龍溪河畔的鄉民,男耕女織,過著安居樂業的美滿生活。

一年,不知從哪兒飛來一條大黃孽龍,作惡多端。

它不是呼風喚雨破壞莊稼,就是吞雲吐霧殘害生靈,把整個峽谷搞得烏煙瘴氣,不得安寧。

每年六月六日它的生日這天,更是強迫人們獻上一對童男童女和十頭大黃牛,一百頭豬、羊等物供它享用。

如若不然,它就發怒作惡,張開血盆大口,竄上村莊吞噬人畜,破壞田園,害得寧河黎民怨聲載道,叫苦連天。
峽口龍溪鎮上,有一位聰明俊美的小姑娘,名叫玉姑,她下決心,非除掉這條惡龍不可。

有幾次,她登上雲台觀去找雲台仙子求救,都未找著。

她仍不灰心,繼續去找。

這天清晨,她登上雲台觀,仙子被玉姑心誠志堅的精神感動了,就出現在她眼前,向她指點說:「離這兒千里之外有個鯉魚洞,你可前去會見一位鯉魚仙子,她定能相助於你。」
玉姑辭別雲台仙子,跋山涉水,歷盡千辛萬苦,來到鯉魚洞中,找到鯉魚仙子,說明來意。

鯉魚仙子對玉姑說:「你想為民除害,這是件大好事,可是必須犧牲你自己啊!你能這樣做嗎?」

玉姑毫不猶豫地說:「只要是為鄉親們除害,消滅那惡龍,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粉身碎骨我也心甘!」

鯉魚仙子見玉姑這樣誠懇堅決,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朝玉姑噴了三口白泉,她頓時變成了一條美麗剛勁的紅鯉魚。
小紅鯉逆江而上,經過七七四十九天,游回家鄉。

這天正是六月六日清晨,她搖身變還原貌,見鄉親們已准備就緒:一對童男童女,十頭大黃牛,一百頭肥羊肥豬。人們敲鑼打鼓,宛如一條長龍向祭黃龍的峽口走來,前面那一對身著紅衣紅裙的童男童女,早已哭成淚人了。
黃龍見百姓送到盛餐佳餚,早已垂涎三尺,得意地張開大口。

就在這千釣一發之時,玉姑搶先上前,攔住父老鄉親們說道:「大家在此暫停等著,讓我前去收拾這個害人精。」

話剛說完,只見玉姑縱身跳下水中,霎時變成一條大紅鯉魚,騰空飛躍,直朝惡龍口中沖去,一下竄進它的肚中,東刺西戳,把龍的五臟六腑搗得稀爛,惡龍拚命掙扎,渾身翻滾,但無濟於事,終於被玉姑殺死了。

可是,玉姑自己也葬身在黃龍腹中。
從此,寧河人民又過著安居樂業的日子。

人們為了緬懷玉姑為民除害,在峽口半山腰修起了一座鯉魚廟。

至今在寧河一帶,還廣為流傳著鯉魚跳龍門的故事。

七夕的傳說

很久以前,有一個跟著哥嫂過活的孤兒,既聰明又勤快,可嫂嫂仍嫌棄他,鰵不亮就趕他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向年後,哥嫂和牛郎分了家,狼心的嫂嫂只給他一間破劃房,一頭老牛。從此,牛郎白天放牛,砍柴,晚上就和老牛同睡在那間破劃房內。

一天,牛郎趕牛走進了一片陌生的樹林,這里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牛郎見到九個仙女駕著祥雲落在河的草地上,然後脫去五彩霓裳,跳進清澈見底的河水裡,牛郎盯著一個最年輕是美麗的仙女。科看入了神,這時老牛突然說話了:「她是天上的織,只要拿走五彩霓裳,她就會做你的妻子。」牛郎悄悄地沿著樹從,悄悄拿走了織女的五彩霓裳。天近午時,其它仙女紛紛穿起五彩霓裳,駕著祥雲而去。唯獨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織女留下了。這時,牛郎從樹要後走出,請求織女做他的妻子織女見牛郎忠厚老實,勤勞健壯脈脈含羞的點點了頭。

牛郎織女喜結良緣後,男耕女織,互敬互愛。兩年後,織女生下一男一。然而天帝聞知織女下嫁人間,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帶著天兵天,捉了織女,悲痛欲絕的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用蘿筐挑著兒女追上天去。眼看追上了,王母撥下金簪一劃,牛郎腳下立刻出現一條波濤洶涌的天河。

肝腸寸斷的織女和挑兒女的牛郎,一個在河東一個在河西,遙望對泣哭聲感動了喜鵲,霎時無數的喜鵲飛向天河,搭起一座鵲橋,牛郎織女終於可以在鵲橋上相會了,王母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橋上相會一次。

G. 陝西各個景點的文化背景及其典故。

陝西簡稱陝或秦,位於我國內陸腹地,黃河中游,是中國毗鄰省市區最多的省份。陝西省旅遊景點眾多,周、秦、漢、唐這些中國古代的輝煌時期給陝西留下了豐厚的人文遺產,黃土高原、秦嶺巴山的自然風光也令人陶醉。

陝西全省南北長約870公里,東西寬200至500公里,土地面積20.5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1%。北山和秦嶺把陝西分為三大自然區:北部是陝北高原,南部是秦巴山區,中部是關中平原,。陝西境內主要河流有黃河、渭河、漢江、嘉陵江等。秦嶺是陝西境內最大的山脈,橫貫全省東西。境內最高峰為秦嶺主峰太白山,秦嶺的華山、終南山、驪山、五台山(南五台)、翠華山都久負盛名。境內第一大淡水湖為陝北榆林的紅鹼淖。

陝西交通發達,有中國第四大的機場,航班通達國內外60多個大中城市。「歐亞大陸橋」隴海鐵路橫貫西安,西延鐵路從古城西安向北「投奔」革命聖地延安,西康鐵路「橫斷」秦嶺可直達重慶。西安還是僅次於北京的全國第二大公路交通樞紐,共有9條國道呈放射狀通往全國各地,交通十分便捷。住宿的選擇餘地也很大,從家庭小旅館到全國連鎖店,從普通星級酒店到五星級豪華酒店都有。

陝西橫跨三個氣候帶,南北各地氣候差異較大。陝南具有北亞熱帶氣候特色,關中及陝北大部具有暖溫帶氣候特色,長城沿線以北具有溫帶氣候特色。

歷史
我國古書中早就有關於華山的記載。最早述及華山的古書,據說是《尚書·禹貢》篇,但最初華山叫"惇物山"。 華山被稱為西嶽與東岳泰山並稱,最早見於《爾雅·釋山》一書。西嶽這一稱呼據說是因周平王遷都洛陽,華山在東周京城之西,故稱"西嶽"。以後秦王朝建都咸陽,西漢王朝建都長安,都在華山之西,所以華山不再稱為"西嶽"。直到漢光武帝劉秀在洛陽建立了東漢政權,華山就又恢復了"西嶽"之稱,並一直沿用至今。

由於華山太險,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臨。歷代君王祭西嶽,都是在山下西嶽廟中舉行大典。《尚書》載,華山是"軒轅皇帝會群仙之所"。《史記》載,黃帝、虞舜都曾到華山巡狩。據記載,秦昭王時命工匠施鉤搭梯攀上華山。魏晉南北朝時,還沒有通向華山峰頂的道路。直到唐朝,隨著道教興盛,道徒開始居山建觀逐漸在北坡沿溪谷而上開鑿了一條險道,形成了"自古華山一條路"。
藝術
相傳 大禹治水時,將黃河引出龍門,來到漳關時,被兩座山擋住了去路。這兩座山南邊的叫華山,北邊的叫中條山。它們緊緊相連,河水不能通過。此時有位叫巨靈的大神來幫忙,將兩山掰開,但是華山卻被掰成一高一低兩山,高的叫太華山,低的叫少華山。「沉香劈山救母」、「吹簫引鳳」等故事也在華山廣為流傳。

華山留有了無數名人的足跡,自隋唐以來,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游記不下千餘篇,摩岩石刻多達上千處。華山還是道教勝地,是道教的「第四洞天」,陳摶、郝大通、賀元希等道教宗師都曾在此修行。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 20 余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環境
華山古稱「西嶽」,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 華山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岩體構成的,現在的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裡」,人稱「天外三峰」。還有雲台、玉女二峰相輔於側, 36 小峰羅列於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華山的著名景區多達 210 余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岳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此外華山還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華山觀日處位於華山東峰 ( 亦稱朝陽峰 ) ,朝陽台為最佳地點。
節日
每年農歷三月華山都會舉辦盛大的祭山廟會。在陽春三月,萬物皆生時節舉辦廟會,取意於華山之神拯救萬物,普降甘露之意。

每年九月華山還會舉辦國際攀岩比賽。

H. 西安有沒有什麼典故

傳說
西安一名的由來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

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因而將新都命名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 (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並歷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咸寧兩縣的治所。在多數朝代,西安屬於郡、府級建制——京兆府(郡)轄區,元代改京兆為安西路(後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廢奉元路設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

西安,在《史記》中被譽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是中華民族的發祥之地,由周文王營建,建成於公元前12世紀,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13朝古都(一說17朝),中國歷史上的四個偉大時代周、秦、漢、唐均建都西安。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西安又稱為「西京」、「西都」、「鳳城」、「斗城」,簡稱「鎬」(與「皓」同義同音,寓意「光明之都」)。從古到今曾用名:酆京、鎬京、酆鎬、長安、常安、京兆、大興、永興、奉元,西京,以「長安」最為常見和著名。長安,意為「長治久安」,中華文明史及東方文明史上最負盛名的全球著名都城,是極少數可令外國人心懷景仰而來頂禮膜拜的偉大中國城市。

西安建城史已有 3100 多年,建都時間超過1200年,漢唐時期,西安是中國對外交流的中心,是當時最早超過百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在其發展的極盛階段,一直充當著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國使節與朝拜者的到來。「西方羅馬,東方長安」是其在世界歷史地位中的寫照,「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西安向世界展現了文明中國擁有的自信、開放、大氣、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鑄造了炎黃子孫永遠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著名的絲綢之路以西安為起點;「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則展示了這座城市雄渾、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西安,這座中國歷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傳承的雍容儒雅,滿腹經綸,博學智慧,大氣恢弘,成為中國歷史的底片,中國文化的名片和中國精神的晶元。

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I. 陝西的風土人情及神話故事

古代地名中蘊涵的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巨大的財富,要了解中國古代地名中的內涵,需要一翻細心研究。大千世界,萬象物類,無不有名。而養育一方物種和人的山水土地,亦各有其名。據資料介紹,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地名上千個。如此算來,我國見諸文字記錄的地名歷史迄今約有4000年了。一個古老地名,不啻是一本密碼手冊,打開查閱,久已湮沒的歷史文脈便會清晰「顯影」,從中可以解讀出當地的地理特徵、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民間傳說,以及先人對美好生活的企盼心願。

古人多以地理方位為地方命名,陝西的得名,據《國語》講,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陝原(今河南陝縣境內)為界,劃分召公和周公的封邑,陝原以東曰「陝東」,由召公管轄;陝原以西曰「陝西」,由周公管轄。「陝西」地名遂沿襲至今。而關中富平縣,夏商時期地屬雍州,西周時期則為京畿之地,春秋時期秦厲共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56年)始置縣治,屈指算來已有2460多年的歷史。富平古稱頻陽,就是緣於縣治設在縣境制高點頻山以南。地名命名,也與古人的美好心願相關。如西安古稱「長安」,即寓有「長治久安」之意。至於「富平」,當是寓含富庶太平之意了。其實「富平」這一地名是「外來戶」,史載,富平縣治西漢時期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西南,東漢時期遷至甘肅彭原界(今慶陽市西南),西晉時期方自彭原界遷至今天富平縣華朱鄉懷陽城處,與當時的頻陽縣並存。東漢末年(包括三國時期)及西晉時期,乃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亂世。從富平縣治的一遷再遷中,不難窺知當時非但民不聊生,甚至連「政」亦難安其所。有趣的是,這個「外來戶」後來竟取代了「頻陽」地名,沿用至今。個中奧秘,大概在於「富平」地名中所代表的人們的美好心願了。
地名作為中華文化的衍生品,自是保留著中華歷史文化的某些基因密碼。如受「龍文化」影響,我國不少地名與「龍」有著不解之緣。小時侯,常去富平老城南郊的龍橋溝、卧龍村遊玩,但對此地名的來歷卻懵懂不解。隨著年齡的增長,才弄清這地名是來自一個神奇的傳說故事:相傳古代某天,突然石破天驚、電閃雷鳴,村人待外邊平靜下來,方敢出去觀看,只見一條巨龍落於村南,原來是條病龍。枝枝杈杈狀若鹿角的龍角低垂著,不斷翕合的鱗甲顯得暗淡無光,身上落滿了黃豆大的綠頭蒼蠅。不過,一直伸出去三四里遠的龍尾卻高高翹起,扭擺之間,土翻泥浪,居然形成了一道深溝,可見龍雖有病,但其威勢還是驚人的!村人善良,見此龍病困這里,便全村出動,將一擔擔一桶桶一盆盆清水澆淋在龍身上,使其恢復精神,煥發生氣。得此救援,病龍吞雲吐霧,隨著一聲霹靂巨響,那龍昂首探爪,騰空而去。從此,這里便被稱為「卧龍村」,而把龍尾翹處呼為「龍翹溝 」,後演變為同音異字的龍橋溝。傳統文化中的神仙文化,也往往成為地方命名的緣由。位於富平頻山(亦稱明月山)與玉鏡山之間的趙老峪,相傳,元天順年間(一說明英宗天順年間),有位趙姓得道僧人(據說是前宋宗室成員)在此隱居。此老精通醫術,常以葯濟人。神奇的是,他出遊或出診,身邊總是伴隨著兩只斑斕猛虎,或供其騎坐,或遣以送葯。當地山民還時見此老和早已得道成仙的葯王孫思邈在山頂上對弈清談。此老圓寂後,其肉身尚存峪中。後人遂稱此峪為趙老峪。當地至今還流傳著此老的一首明月山偈:「明月清風如坐禪,休將意馬走山川。此生不修空歸去,再遇人身幾萬年。」趙老峪西鄰的金粟山腳下,有一鴻雁村(也叫紅眼村),關於這一村名的來歷,清代大學者、富平薛鎮韓家村人李因篤有首題為《金粟遺蹤》的詩可窺其端倪:「明月東遮金粟峰,青蓮趺坐有遺蹤。傳聞六月垂甘露,伏劍空崖制毒龍。」作者在詩的序言中雲:相傳(觀世音)大士降山下紅眼村,為女,年十五六,不言。適巨蟒肆害,大士乘之至山上,遂坐化。結合當地民間傳說,李詩的大意是,觀世音大士曾降臨於紅眼村,化身為一名叫鴻雁的女孩。鴻雁長到十五六歲,村人還不曾見她開口講話。這年,當地順陽河畔有條巨蟒肆虐,搞得天旱無雨,莊稼絕收,百姓苦不堪言。鴻雁姑娘遂持劍力斗巨蟒,將其制服,乃乘巨蟒升空至金粟山頂,而坐化成為一方司雨之神。從此,金粟山一帶風調雨順,百姓感激,遂在金粟山頂為鴻雁姑娘建廟立祀,尊為鴻雁姑姑,至今香火不絕。當年鴻雁出生的村子,也就被稱為鴻雁村了。
一些地名背後則與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息息相關。如富平賈村,據舊縣志載,唐代著名詩人賈島曾寄居村西的普照寺,且死後葬於斯地(據考證,賈島遺骨乃葬於四川安岳縣的安泉山),此村遂叫賈村了;戰國時期,在秦國幫助、護送下,多年流亡於外的晉國公子重耳(晉文公)返晉繼位,曾經過富平與蒲城交界的臨原村,為了紀念這位歷盡坎坷、不墜其志的賢明公子,此村更名為到賢村。明洪武三年,在此設鎮立集,這里遂稱為到賢鎮,並沿用至今。此類現象在關中其他地方亦不乏見,如戶縣地名中則隱藏著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上古年間流傳禪讓制度,大禹死後,其子啟利用禹的崇高威信,破壞了這一制度,將禹生前選定的接班人伯益趕走,自立為王。受封有扈(在今陝西戶縣)的有扈氏則認為這樣做不合常規,對啟不肯讓賢的執政合法性表示異議。啟為了壓服人心,遂親率大軍滅了有扈氏,從而肇始了我國數千年「家天下」的歷史(見陳樨常《中國上古史演義》)。此外,還有以當地大戶姓氏命名的地名,以地方特產或地形特點命名地名等等。
古老地名,是先人留下的一筆重要文化資源,且見證了中華民族文明的發展歷史。同時,打開地名密碼,走進地名背後的故事,對了解地方歷史,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豐富現代人的精神生活,乃至發掘當地的旅遊資源,皆不無裨益。誠如聯合國第六屆地名標准化會議指出:「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歷史意義,隨意改變地名將造成繼承文化和歷史傳統方面的損失。」1994年,湖北將荊州地區和沙市市合並,成立荊沙市,由於原有地名蘊含的豐富歷史文化橫遭割斷,不得不在兩年後恢復了「 荊州」原名。至於出於急功近利,甚或迎合迷信而隨意更改地名,則更不足為訓。據媒體報道,有關方面正緊鑼密鼓地制定中國地名的申遺方案,並得到了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積極回應與支持。而且,在有關部門和專家的有力推動下,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亦正式啟動,斯舉對增強政府及民眾對古老地名這一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當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J. 陝西的歷史故事不少於3個

陝西省漢中市就是三國時候的漢中
漢中歷史悠久,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漢高祖劉邦以漢中為基地,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逐鹿中原,完成統一大業,特以「漢」為號,建立漢王朝;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說中,六齣祁山,成敗皆在漢中,歸葬在漢中的定軍山下,張良功成名退於紫柏山,韓信被拜將於漢江之濱,我國第一個走出國門的張騫故里和東漢造紙術發明家蔡倫的封地、葬地均在這里。曹操、杜甫、陸游等許多歷史名人都曾留下了詩詞墨寶。

褒斜道漂流

褒斜棧道號稱「中國第一棧道」,褒斜道漂流位於褒河上游。褒河由紅岩、太白二河匯流而成。褒斜道以其險、奇、雄而著稱於世,兩岸青峰如削、植被葳蕤;沿途可觀田園風光、可沙灘嬉戲,三十里漂流水路百折千回,給您「披閱棧道風雲,駕馭長河波浪,親歷英雄壯舉,感受激情召喚」的奇特難忘的人生體驗。
寒溪夜漲碑

距留壩縣城南33公里馬道鎮北的鳳凰山下有寒溪河,現存石碑兩通,記載著公元前206年「蕭何月夜追韓信」的典故。相傳韓信棄楚投漢,三次不遇,未及重用,一氣之下,單騎北上,行至馬道,是夜明月當空但寒溪暴漲,信不能過,蕭何星夜追至,力勸韓信回到漢中。劉邦築壇拜將,封韓信為大將軍,滅楚興漢,終成帝業。古人曾以:「不是寒溪一夜漲,焉得漢室四百年」之句,贊美「寒溪夜漲「之奇功。

紫柏山下張良廟

前往褒斜古道的留壩縣西北,遠遠就看到秦嶺,西漢名臣張良廟宇就坐落在紫柏山下。三國時期張良第十三代孫張魯始建,廟宇依山傍水,幽雅祥靜。

凈明寺塔

凈明寺塔位於漢中東門外,相傳是三國著名將領龐德養病的地方。塔頂保存有略殘的鐵獅一對。此塔呈方形,單層密檐式磚塔,高約15米,雄偉高大,秀麗無比。

張嶷墓

張嶷墓在陝西南鄭縣柏鄉街。張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國人。張嶷曾經上諫諸葛瞻,建議其不要急於伐魏,而應該重點發展農業,再聯合吳國攻打魏國。張嶷治理南方少數民族頗有成效。延熙十七年戰死沙場。張

樂城

距漢中35公里的城固縣是樂城。當諸葛亮前兩次北伐失敗,在沔陽築漢城,在城固築樂城,東西相距一百多公里,既可以休整部隊又可以防禦敵軍南下。至今,在慶山頂上還殘留著報警的烽火台。

西鄉張飛廟、飛鳳山

西鄉距城固60多公里,三國時期,西鄉是張飛的封地,現存有「桓侯廟」遺址。飛鳳山在西鄉城南五子山側,是西鄉勝景之一。據傳,張飛打敗曹軍後,路經此地,見山勢如鳳凌空飛翔,遂用丈八蛇矛在山崖上刻下了「飛鳳山」三個大字。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