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靈典故
⑴ 召忽的軼事典故
齊召忽從主死節,管夷吾條陳伯策
襄公車駕回至東門,管至甫伏兵一起,刺襄公死於車中。連稱亦歸國,奉無知而立之,群臣不朝。有一人挺劍而入,數無知之罪曰:「汝弒君之賊,焉能主社稷,吾奉內宮之旨斬汝逆弒,別立新君!」無知正欲奔走,其頭隨劍落於殿下。眾視之,斬無知者,乃中軍大夫雍廩也!至甫、連稱見事發,出走於外。魯庄公聞齊國大亂無君,謂公子糾曰:「汝兄既死,無知亦亡,公子盍往正大位!」糾曰:「無一旅之師,何能興國?」 庄公曰:「孤助公子精兵五千,命召忽管仲送汝歸國!」糾遂謝而奔出魯國,走至中途,吶喊振天,旌旗遮日。忽人報:「莒人與鮑叔牙奉公子小白歸也!」管仲告糾曰:「小白將先入齊,仲請分兵,從間道以阻之。」糾許仲從山陰後抄出,以精兵遮道,謂小白曰:「我主兄也,汝弟也,焉得爭先奪位?」
遂拈弓搭箭,直射小白。小白馬上翻身一閃,其箭正中玉帶之鉤,白遂收其箭以囊之。時莒人奄至,管仲不能抵阻,大夫雍廩開城門,接小白入城,群臣奉其即位,是為齊桓公。公子糾與管仲攻城不下,乃回魯請益兵來爭位。 桓公即位,賞功罰罪,升雍廩為上大夫。問群臣曰:「公子糾在魯,孤寢食不安,此事如何?」鮑叔牙曰:「臣請精兵五千於魯,說魯以殺糾,如其不然,臣願生擒糾於魯中。」桓公聽其言,遂與精兵五千,即日奔魯,屯於長勺。牙使人遞書於魯庄公曰:「寡君以諸侯咸服,百姓戴己,故敢奉先君之祀,踐其大位。但念國無二君,公子糾與寡君手足,不忍加戮,願明公為我討之!管仲、召忽請囚歸以戮,否則齊魯將為仇敵矣!」庄公得書,問於大夫施伯,施伯曰:「若小白為君,叔牙為臣,必強齊伯國,不如以糾和鄰國也!」庄公遂召糾入朝,謂曰:「齊侯有詔殺汝!」糾曰:「魯侯何懼小白,成我而不終乎?」左右遂擁糾斬之,將囚召忽、管仲,召忽仰天慟曰:「忽為人臣,不能為主討賊,反事仇敵,非吾志也!」遂以頭觸殿而死。管仲甘心受囚。潛淵讀史詩雲:召忽平膺子糾恩,主已何忍苟偷生。
莫言小諒非臣守,曾有何人追仲能。 至堂阜,叔牙聞管仲生還,親至堂阜解其縛而禮之。管仲曰:「吾該死賤俘,子何待我?」正欲觸道而死,叔牙忙救之曰:「賢友抱經濟大略,不遇明主,是猶明珠藏土。今主上親賢納士,大度寬仁,子能舍怨而事,則可展子之志矣!仲泣曰:」吾食公子糾之祿,糾死不能殉節而亡,今又棄怨事仇,有何顏立於世哉?「叔牙曰:」吾聞大丈夫貞而不諒,子能舍怨事仇,展經綸之才,致太平之治,垂功名於竹帛,揚聲譽於後世,豈不為美,又何必區區效小信乎?「仲乃與叔牙入齊。
叔牙先見桓公曰:「管仲既至,主公舍其舊日之怨,效明王而尊禮之,庶幾賢才方為我用。」公悅,親自迎之入朝賜坐。 仲稽首拜曰:「臣乃該死賤俘,得蒙君宥不死,已為萬幸,何敢預坐!」桓公乃赦其罪,仲謝恩。
公問曰:「齊乃千乘之國,列於諸侯。自因先君政令無常,以致國勢不振。寡人慾修國政,立綱陳紀,其道何如?」仲對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今明公欲立國之綱紀,必以禮義廉恥而使其民則,綱紀立而國勢振矣!」 公曰:「國既富足,兵既強盛,吾欲操練將士,以征天下諸侯何如?」管仲對曰:「未可!鄰國本吾親也,君欲從事於天下諸侯,則親鄰國。」公曰:「若何?」仲曰:「審吾疆場而返其侵地;正其封疆,無受其資,而重為之皮幣,聘頫於諸侯,以安四鄰,則四鄰之國,皆親我矣!請以游士八十人,奉之以車馬衣裘,多其資幣,使周遊於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士,皮幣玩好使人鬻之四方,以監其上下之所好,擇其淫亂篡弒者而先征之,則天下諸侯,皆信吾不為並吞,相率而朝於齊矣!」
桓公大悅,齋戒三日,欲拜管仲為相,仲辭而不受。公曰:「吾納子之伯策,欲成吾志,故拜子為相,何如不受?」仲曰:「臣乃有罪之人,何敢居此大位?明公必欲成其大志,若能用五傑,伯業成矣!」公曰:「五傑為誰?」仲曰:「昭權度之嫻雅,辨言辭之剛柔,臣不如隰朋,請立為大司行;墾草闢土,聚粟多眾,盡地之利,臣不如寧越,請立為大司田;平原對敵車不結轍,士不旋踵,鼓之而三軍之士視死如歸,臣不如王子成父,請立為司馬;決獄折中,不殺無辜,不誣無罪,臣不如賓須無,請立為大司理;犯君顏色,進諫必忠,不避死亡,不撓富貴,臣不如東郭牙,請立以為大諫之官。君若政治國強,然則五子者存矣!若欲伯王,臣雖不才,強承君命以效區區。」桓公拜管仲為相,隰朋以下五人皆如管仲所請。遂出榜於朝門外,管仲所奏之政,盡舉而行之。百姓奉法,齊國大治。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東屏先生有詩雲:莒道彎弓射帶鉤,納言鮑子竟忘仇。
強齊定霸安夷夏,小諒何防召忽求。 潛淵居士五言一絕,贊美管仲有的叔牙知人,而桓公納士雲:
夷吾負大器,鮑子早相知。
初釋堂阜縛,便為齊國基。
鋪張政就日,羽翼霸成時。
一舉三賢萃,桓公大可奇。 又有古風一篇:
世降春秋離亂極,君臣迭起相篡弒。
士抱尺寸文武材,投秦齊楚爭售藝。
夷吾瑩瑩經綸才,明王不遇甘塵埃。
叔牙一釋堂阜縛,桓公便築迎賓台。
君臣既合如魚水,謨謀霸策條陳開。
揚眉吐氣通世務,兵能強盛國能富。
先定四民正紀綱,再制十軌排軍伍。
軍伍既多兵甲強,便出遊騎監四方。
內安王室尊天子,外攘胡夷固夏強。
諸侯有亂隨征討,扶傾濟弱義堂堂。
堂堂霸策條陳畢,君臣協力相扶弼。
內修文德綏諸侯,外耀兵威制夷狄。
以致生靈溺左袵,千古功名在周室。
⑵ 南懷瑾的軼事典故
1947年,南懷瑾去了上海。期間,杭州靈隱寺的巨贊法師被國民黨特務列入黑名單並計劃暗專殺,罪名是巨贊法師、陳屬銘樞、虛雲大師等人向共產黨靠攏,同共產黨有關系。巨贊法師得到這個消息後,便來找南懷瑾求救,南懷瑾問到底巨贊和共產黨是什麼關系。巨贊說已經與共產黨聯繫上了,目的是留下來和共產黨合作,共同保護佛教。南懷瑾聽說巨贊要保護佛教,認為這個想法很好,這個忙一定要幫,一定要救巨贊一命。
南懷瑾立即奔赴南京,找到當時的保密局任負責人的鄭介民。南懷瑾同鄭介民是屬於私底下還是能說上話的。當時南懷瑾就說:「靈隱寺住持巨贊法師不能殺,請手下留情,放他一命,巨贊是要留下來和共產黨共同保護佛教,最好和共產黨聯系下。」待到鄭介民口頭應允不殺巨贊後,南懷瑾不放心,要求寫下一張手令,拿回去,交給保密局杭州站站長,最終救下巨贊一命。
⑶ 求關於孔孟的典故
孔子的: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3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與人為善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毋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則。
孟老聖人的未能找全
熟悉的有 孟母斷織 孟母三遷 詳細故事搜索易得
另附一篇網路答案以作參考:
與孔子有關的成語故事
(1)至聖先師 (2)有教無類 (3)見賢思齊 (4)慎終追遠 (5)舉一反三 (6)溫故知新 (7)見義勇為 (8)怨天尤人
2
■盡善盡美:形容好到極點,毫無缺陷.
孔子在齊國,有機會欣賞到他認為最美妙的音樂[[韶]]. 謂其"盡善矣,又盡美也!"而後大受感動,一連好多天老是想著它,吃肉也沒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對於音樂入迷的情況.後人卻借它來形容貧窮,真是怪哉.
■侃侃而談:不慌不忙地談著
在周代的等級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當於下大夫. 孔子是個一舉一動都力求合乎周禮的人.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家鄉,他顯得溫和恭順,好像不會說話;在朝見場合,卻長於談論,有些謹慎罷了;在朝廷上,國君不在之時,他與同級官員說話,侃侃而談,理直氣壯;同上級說話,和顏悅色;君主來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晝夜: 表示時間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時間觀念強,曾對著河流嘆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意思是:光陰一去不復返啊!就如河水這樣晝夜不停地奔流吧!
時間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為他懂得:時間就是財富啊!
■道不拾遺:形容社會風氣道德良好.
孔子在魯國當了幾任官,他在任之時,魯國政治有了極大改良:賣東西不討價還價;掉了東西不必驚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達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師專授指點.
孔子的弟子子路,為人剛勇,一日在孔家彈瑟,瑟聲中帶有殺氣,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歡,又不便發作,就不滿道:"子路彈瑟的本領已經登上廳堂,但尚未能進入內室.他為何要在我家彈瑟啊? 無聊!" 孔子的眾弟子一聽老夫子對子路不滿,馬上就改變對子路的看法和態度,越來越鄙視他.
兩個啟示:在別人家裡最好安份些;
對於頭兒,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聽途說: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塗同途)
意為:從道路上聽來一些沒有根據的話,就在道路上不負責任地傳播,這種道德作風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類似的玩藝,被人一本正經地轉來轉去,實際上這些謠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認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夠看出其中的謊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卻信以為真,樂此不疲。是我們自己太脆弱太輕信還是網路里情緒的煽動太容易?要警惕啊!
■發憤忘食:形容學習努力,工作勤奮.
楚國某縣尹問孔子弟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為什麼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弟子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 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吹一把,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啊!
■鳴鼓而攻:形容聲討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幹活,准備試行新法,向孔子請教,孔子剛好是站在保守一邊,於是氣憤無比,把冉求罵個狗血淋頭,冉求一再堅持自已的改革,於是孔子對眾徒發出追殺令: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你們一起向他攻擊吧!"[[ 論語.先進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勝人少,以強凌弱的風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會關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後台嗎?你的朋友多嗎? 如果沒有,可得小心行事,潔身自好呀!
■以強凌弱:憑借強力欺負弱小.
跖,一奴隸起義首領,士大夫蔑稱起義者為盜.孔子想游說盜跖走入正途,於是斗膽找了他,不料惹來盜跖一陣亂罵,罵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臉色如土,滿懷感羞啊! 來,那些看著孔夫子就煩的人們有機會了,跟著盜跖英雄一起罵:
"你這死夫子,你不勞動卻吃得香,不紡織卻穿得好,整日搖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舉,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貴,你就天下最大的盜.堯,舜興起後,設立百臣,商流放國君,周武王殺死商紂,從此社會都是以強凌弱.你所說的那一套,是我所唾棄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鑽營,虛偽巧詐的東西.
天下人為啥不叫你盜丘,而叫我盜跖!你這個罪大惡極的人,趕快滾回去,不然,我將用你的肝拿來加菜配酒吃了哈!"
■東家之丘:比喻不認識身邊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東,幾千年來幾乎無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時,並沒有如此名氣.[[孔子家語]]說:孔子的西鄰住著一老頭,卻不是鄰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會直呼其小名,說是俺東家之丘如何如何.
孟子 成語
1、安富尊榮:謂身安國富,而保其尊榮。語出《孟子·盡心上》:「君子居是國也,其君用之則安富尊榮。」註:君子能使人化其道德,移其習俗,身安國富而保其尊榮。
2、抱關擊柝:謂守門者及警夜者。皆位卑祿薄之吏。語出《孟子·萬章下》:「辭尊居卑,辭富居寡,惡乎宜乎,抱關擊柝。」註:辭尊富者,安所宜乎,宜居抱關擊柝監門之職也。柝,門關之也。本擊椎之也,或曰,柝,行夜所擊木也。疏:抱關擊柝之職,乃監門之木以警寇也。《荀子·榮辱》:「抱關擊柝,而不自以為寡。」集辭:抱關,門卒也。擊柝,擊木所以警夜者。
3、杯水車薪:謂一杯水,救一車燃燒的柴,喻無濟於事。語出《孟子·告子》:「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容齋三筆》卷第十五:「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如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也。』予讀文子,其書有雲:『水之勢勝火,一勺不能救一車之薪,金之勢勝木,一刃不能殘一林,土之勢勝水,一塊不能塞一河。』文子,周平王時人,孟氏之言,蓋本於此。」
4、彼一時此一時:謂時雖有彼此之異,皆為聖賢出而名世之時,語出《孟子·公孫丑下》:「孟子去齊,充虞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註:彼前聖賢之出,是有時也,今此時亦是其一時也,五百年有王者興,有興王道者也,名世,次聖之才,物來能名正一世者,生於聖人之間也,七百有餘歲,謂周家王跡始興,大王文王以來,考驗其時,則可有也。集疏:正義趙氏以彼一時,為前聖賢興,王道之時,此即今也。此一時,為孟子之時。《漢書·東方朔傳》:「彼一時也,此一時也,豈可同哉。」今言時間空間之不同。
5、不愧不怍:謂人光明磊落,心無愧疚。怍,慚愧。語出《孟子·盡心上》:「仰不愧於無,俯不怍於地。」清·薛雪《一瓢詩話》三四:「詩道之不幸也如此,尚欲不愧不怍,侈言於人曰:『近體我薄為之,作詩庶幾擬古。』」
6、不為已甚:謂不做過分的事。為,做。已甚,過分。語出《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宋·邵雍《寒夜吟》:「不出既往言,不為已甚事。」
7、不違農時:謂不違背農作物耕作的時間。語出《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8、不屑教誨:謂不願意去教導。語出《孟子·告子下》:「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9、不言而喻:謂意在言外的譬喻,已明白之意,事的淺顯者,不待言釋已可曉悟。語出《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晬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不言而喻。」《晉書·應貞傳》:「貽宴好會,不常厥數。神心所授,不言而喻。」
10、不虞之譽:謂所得名譽初非意料所及。語出《孟子·離婁》:「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註:不度其將有名譽而得者,若尾生本與婦人期於梁下,不度水之卒至,遂至沒溺,而獲守信之譽。
11、曾經滄海:謂曾經見過大海的人,別的水便難於吸引他。曾,曾經。經,經歷。語出《孟子·盡心上》:「故觀於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唐·元稹《離思五首》:「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後以此喻見識廣博、經驗豐富的人很難看得上一般的人或事物。
12、成仁取義:指為正義事業而犧牲。仁,仁愛。義,正義。《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宋史·文天祥傳》:「天祥臨刑殊從容……其衣帶中有贊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13、赤子之心:指像剛出生的嬰兒那樣純潔善良的心。赤子,初生的嬰兒。語出《孟子·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唐·柳宗元《亡姊前京兆府參軍裴君夫人墓誌》:「移其孝於裴氏之門,而以睦於冢婦介婦,必敬必親,下以不失其赤子之心,姻族歸厚,率由是也。」
14、出爾反爾:指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待你。爾,你。語出《孟子·梁惠王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宋·范仲淹《竇諫議錄》:「陰陽之理,大抵不異,為善為惡,出爾反爾,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現指言論和行動前後自相矛盾,反復無常。
15、春風化雨:指宜於萬物生長的和風及適時的雨。語出《孟子·盡心上》:「有如時雨化之者。」漢·劉向《說苑·貴德》:「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後喻良好的教育。多用來稱頌師長對學生及晚輩潛移默化的教育。
16、寸木岑樓:指差別很大。岑樓,高而尖的樓。語出《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意為如果不考慮基礎是否一樣平,只讓頂端齊一,那麼一寸見方的木頭也可高出高而尖的樓。明·胡應麟《詩藪·唐下》:「況以甲所獨工,形乙所不經意,何異寸木岑樓,鉤金與羽哉!」
17、大而化之:語出《孟子·盡心下》:「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原指光大道德並能融會貫通。後用來形容做事不細致,不謹慎。
18、大旱之望雲霓:雲霓,天將降雨的徵兆。語出《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指大旱之時盼望下雨。比喻盼望殷切。
19、簞食壺漿:用簞裝著飯食,用壺盛著漿湯。《孟子·梁惠王下》:「以 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後用為犒師擁軍的典故。用簞裝著飯食,用壺盛著漿湯。《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高子執簞食與四脡脯,國子執壺漿,曰:『吾寡君聞君在外,餕饔未就,敢致糗於從者。』」後用為餉饋食飲的典故。
20、簞豆見色:謂計較小利。語出《孟子·盡心下》:「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苟非其人,簞食豆羹見於色。」
2008-01-17 23:07:27 未央♥我很好~ (北京) 21、當務之急:語出《孟子·盡心上》:「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後指以當前的重要任務當作緊要的事。《禮記·大學六章》宋·朱熹集註:「在初學尤為當務之急,讀者不可以其近而恕之也。」也指當前任務中最急需要辦的事情。
2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道義;寡:少。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正義,必陷於孤立。語出《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元·陳草庵《山坡羊》曲:「勸漁家,共樵家,從今莫講賢愚話,得道多助失道寡,賢,也在他,愚,也在他。」
23、地利人和:地利:地理的優勢;人和:得人心。表示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群眾基礎。語出《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國志·吳書·董襲傳》:「討虜承基,大小用命,張昭秉眾事,襲等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時也,萬無所憂。」《晉書·孫楚傳》:「莫不借地利人和以建功業,貴能以義平暴,因而撫之。」
24、獨善其身:獨:唯獨;善:好,維護。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養好自身。現指只顧自己,不管別人。語出《孟子·盡心上》:「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舊唐書·牛仙客傳》:「仙客既居相位,獨善其身,唯諾而已。」
25、阿其所好:阿:曲從;其:他的;好:愛好。指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愛好。語出《孟子·公孫丑上》:「宰我、子貢、有若,智足以知聖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26、翻然改進:翻然:變動的樣子。形容很快轉變,有所進步。語出《孟子·萬章下》:「湯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與我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
27、反求諸己:求:追究,尋求;諸:「之於」的合成詞。反過來追究自己。指從自己方面找原因。語出《孟子·公孫丑上》:「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孟子·離婁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二程全書·伊川易品三》:「君子之遇艱阻,必反求諸己,而益自修。」
28、飯糗茹草:飯、茹,吃。糗,干糧。草,野菜。吃干糧和野菜,形容生活非常清苦。語出《孟子·盡心上》:「舜之飯糗茹草也,若將終身焉。」清·顧炎武《日知錄·飯糗茹草》:「大舜之聖也,而飯糗茹草;禹之聖也,而手足胼胝,面目黧黑,此其所以道濟天下,而為萬世帝王之祖也。」
29、孤臣孽子: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無援的遠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艱難困苦的人。語出《孟子·盡心上》:「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30、寡不敵眾:寡:少;敵:抵擋;眾:多。人少的抵擋不住人多的。語出《孟子·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敵眾。」《韓非子·難三》:「夫物眾而智窮,寡不勝眾。」
2、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麼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接著說:「現在大王的廚房裡有的是肥肉,馬廄里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飢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麼當權者帶著野獸來吃人,怎麼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3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時代,諸侯王國都採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
戰爭連年不斷,可苦了各國的老百姓。孟子看了,決定周遊列國,去勸說那些好戰的君主。孟子來到梁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一場廝殺。廝殺結果,打敗的一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一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當然不對!」孟子說:「你雖然愛百姓,可你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
成語比喻那些以小敗嘲笑大敗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質相同的做法。
一暴十寒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游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游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裡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麼辦呢?"按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准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麼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麼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quot;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對於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裡能學到什麼東西呢?
⑷ 求典故·······
錦衣夜行是項羽說的,意思是穿了錦綉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
當時項羽率兵西進,屠戮咸陽城,殺了秦降王子嬰,燒了秦朝的宮室,大火三個月都不熄滅;劫掠了秦朝的財寶、婦女,往東走了。有人勸項王說:「關中這塊地方,有山河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業。」但項王看到秦朝宮室都被火燒得殘破不堪,又思念家鄉想回去,就說:「富貴不回故鄉,就象穿了錦綉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別人誰知道呢?」
楚河漢界:項羽和劉邦定約,平分天下,鴻溝以西的地方劃歸漢,鴻溝以東的地方劃歸楚。
明修棧道 暗渡陳倉
秦朝末年 群雄並起紛紛反秦。劉邦的部隊首先沖入關中,攻進咸陽。項羽入關後逼迫劉邦退出關中。鴻門宴上劉邦險些喪命。劉邦脫險後率部退駐漢中。為了麻痹項羽,把通往關中的棧道全部燒毀,表示不再返回。
公元206年,逐步強大起來的劉邦派韓信出兵東征。出征之前,韓信派人去修燒毀的棧道,擺出要從原路殺回的架勢。關中守軍聞訊密切注視棧道的進展情況,並派出主力隊伍在這條路的要塞關口加緊防範,阻止漢軍進攻。韓信明修棧道的行動果然奏效。由於它吸引敵人的注意力。敵軍主力調至棧道一線後,韓信立即派大軍繞道到陳倉。發動突然襲擊,一舉打敗章邯,平定三秦,為劉邦統一中原邁出決定性的一步
圍魏救趙 孫臏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年輕時曾和龐涓一起從師學習兵法。後來,龐涓當上了魏國的將軍,忌妒孫臏的才能,就把孫臏騙到魏國,割掉孫臏的膝蓋骨,使之成了殘廢。孫臏在齊國使臣的幫助下,逃往齊國,當上了齊威王的軍師。圍魏救趙就是孫臏指揮齊軍打敗龐涓率領的魏軍,援救趙國的著名戰役。
公元前354年,勢力強大的魏國進攻趙國,魏國將軍龐涓指揮大軍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第二年,趙國向齊國求援,齊國任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軍八萬前往救援。
田忌本來打算帶領軍隊直接去趙國與魏軍作戰,孫臏認為,魏國的精兵都在攻打趙國,國內空虛,主張採取避實擊虛的靈活戰術,向魏國的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進軍,造成兵臨城下,大軍壓境之勢。田忌採納了孫臏的計謀,率軍進攻魏國。
龐涓得知消息,非常著急,丟掉糧草輜重,星夜從趙國撤軍回國。孫臏預先在魏軍回國的必經之地掛陵(今河南長垣西北)設下埋伏,當龐誤用率領長途跋涉、疲憊不堪的魏軍經過時,齊軍突然出擊,大敗魏軍。這場戰役又稱為「桂陵之戰」。在戰史上,把這種作戰方法叫做「圍魏救趙」。從此,孫臏名揚天下一步,世間爭相傳誦他的兵法。
舌 存 齒 亡:李耳小的時候很少說話,但他善於思考,凡事非要想出個道道才行。
一天,李耳和幾個小夥伴在村外玩。這里有一棵大槐樹,幾個人合抱也摟不住。他們覺得這樹太強大了,遮住好大一片蔭,幾個人爬上去搖晃也搖晃不動。在樹的下面長著一片細長的小草,由於常年曬不上太陽,又黃又瘦,隨著微風搖來搖去,非常細弱。
突然,狂風大作,小草被吹得貼伏在地面上,大樹在狂風中悠悠地晃動身軀,似乎在說:「我是多麼強大呀!什麼也不怕。」不一會兒,隨著一道刺眼的閃電,一陣震耳欲聾的雷聲,大槐樹斷了,露出白白的斷茬。躲在一邊的孩子們嚇得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雷雨過後,李耳他們來到大槐樹倒下的地方,看見那些小草迎著陽光,頂著露珠挺立著,似乎更加神氣了。
李耳陷入了沉思。
李耳回到家裡,將看到的情景給老師商容敘說了一遍。年邁的商容張開嘴問道:「我的牙齒還在嗎?」李耳搖了搖頭。商容又問:「我的舌頭還在嗎?」李耳點了點頭。「牙齒是剛強的,舌頭是柔弱的,為什麼到老的時候,舌存而齒亡呢?」李耳似乎一下子明白了,大聲回答:「舌正因為柔軟才長期存在,齒正因為剛強而先落,老師,是這樣的嗎?」商容笑了。「你算是悟出這個道理了。不僅舌齒是如此,天下萬事萬物都是如此,你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是我把最根本的東西交給了你,再也沒有什麼可告訴你了。」李耳聽著老師的教誨,聯想到屋檐下又硬又滑的青石板卻被水滴鑿出了一個個洞;想到許多爭強好勝的人家破人亡,而謙卑有禮的人則得以保存;一些本來體魄強健的人,因忽視了調養,反而早逝了。他又想到人死後變得四肢僵硬,人們給他穿壽衣都比較困難。然而新生的嬰兒,那手臂和小腿看上去多麼柔軟,多麼弱小,但是卻一天天長大起來。
李耳後來把這個道理總結為這么幾句話:「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東床快婿:王羲之出身名門望族,少年時就失去了父親,由母親和兄長撫育成人的。相傳他七歲時學習書法,這是當時士族子弟的必修課之一。他的父親王曠長年在外為官,曾任丹陽太守、准南內史等職,又早早離去,少年王羲之不善言辭,平日里大家都不怎麼看重他。可是他十三歲時所發生的一件事,立即引起了眾人的刮目相看。
有次,他隨眾人一起去見史部尚書周凱,周凱一見之下,問答之間便對這位清雋少年大加贊嘗,認為非同一般,故在同坐的幾位客人中對他另眼看待。當時的風俗,以」牛心炙」為待客食物中的上品。當下人奉上」牛心炙」,別人都還未動,周凱先親手割下一塊來給王羲之品嘗,這是格外的禮遇。在高官家中的客坐上所得的寵遇,使這位一直默默無聞不為人重的少年立刻知名。他的族伯、重權在握的顯赫人物王敦也對他說:」你是我們王家子弟中的佼佼者,將來聲望不會在名士阮裕之下。」阮裕也把羲之看作是」王氏三少」,即王家最優秀的三個子弟之一。
兩晉時期,名門之間的關系盤根錯節,相互聯姻是一個重要的聯結方式,琅琊王氏與宗室司馬氏也有聯姻關系。一次,太尉郗鑒派人向王導要求在王氏諸少中挑選一個做女婿,王導自度族中的少年子侄個個眉目清秀,體態風流,舉止瀟灑,都是不錯的人選,便命他們集中到東廂讓來人自已去物色。說親的人看後回報郗鑒說:」王家的各位少爺都是雋秀的人物,衣著華美,舉止大方,但知道有人去提親,總不免有點故作姿態。只有一位全然不顧,象沒有這回事一樣,獨自躺在東床之上坦腹而食。」不料,郗太尉聽後立即決斷:」就是這個人。他就是我選中的好女婿!」再細細查問,這位東床坦腹的正是王羲之。羲之因此便娶了郗氏夫人,成了太尉家的嬌客。這個故事《晉書》王羲之傳和《世說新語.雅量》都有詳細記載,在民間也廣為流傳,以至後來,」東床」成了女婿的代詞。郗夫人的名容,字子房,也是一位善於書法的才女,夫妻有同好,對子女的書法教育也是十分盡心。郗夫人生有七子一女,先羲之而卒。羲之七子中」知名者五人」。獻之最出名,玄之、凝之、操之都精通草書。他們的少子獻之,後來也成了大書法家,與父親並稱」二王」,父子二人同享盛譽。
胸有成竹 北宋畫家文同,字與可。他畫的竹子遠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文同畫竹的妙訣在哪裡呢?
原來,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後種上各種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睛風雨,他經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顏色,每當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鋪紙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目積月累,竹子在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筆,在畫紙前一站,平日觀察到的各種形態的竹子立刻浮現在眼前。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傳神。當人們誇獎他的畫時,他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有位青年想學畫竹,得知詩人晁補之對文同的畫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晁補之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其中有兩句:「與可畫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蘇軾《文與可谷偃竹記》。「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著。
邯鄲學步
這個故事說的是戰國時代,燕國壽陵有個少年到趙國都城邯鄲去,看到邯鄲人走路的姿態很美,就跟著學起來,結果不但沒有學好,反而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記了,只好爬著回到家鄉。後來這個故事演化為成語——邯鄲學步,比喻模仿別人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領也丟掉了。
這是一個流傳的很廣的故事。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去邯鄲,同事們見到我都開玩笑說,看你又不會走路了,是不是又去邯鄲了呀?看來這已經是一個婦孺皆知的故事了。流傳的廣泛固然是好事,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夠忽視這個故事在今天的啟示意義。如今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人們生活,照抄照搬西方的傾向嚴重,忽視了自身的特點,結果學得不倫不類。
在邯鄲市區中心地帶有一座學步橋,傳說燕國少年就是在這里學邯鄲人走路的。現存的石橋建於明代,已不再通車,圍繞石橋修建成了一個市民休閑娛樂廣場,把學步的故事刻成雕塑教育後代,廣場還刻立了許多碑文,講述著邯鄲的歷史,還有一個不規則雕塑上面刻了與邯鄲有關的成語條目,寓教於樂,很有意思。
負荊請罪 在邯鄲老市區距離火車站不遠的街道里,有一處非常短小的巷子——回車巷,這里就是藺相如迴避廉頗的窄巷。如今這里新修起了很多仿古建築,巷子也名存實亡,古風盡失,但是還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記述負荊請罪的故事。
這是一個曾經入選中學課本的故事。戰國時,趙國文官藺相如出使秦國御敵有策,使得價值連城的和氏美玉完璧歸趙,又赴澠池會舌戰秦王,維護國體尊嚴,被封為上卿,位於大將廉頗之上。屢立戰功的老將廉頗心中不服,揚言如見到藺相如就要羞辱他。一次兩人乘坐馬車相遇與窄巷之中,藺相如顧全大局,讓自己的馬車退出窄巷避讓廉頗,致使廉頗深受感動,於是廉頗便光著上身,身背荊條到藺相如家請罪,從此兩人結為生死之交,趙國將相和睦,國勢大振。這個故事也很快演變成成語,表示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真心實意地接受對方懲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了錯誤勇於承認,勇於接受處罰,就能夠獲得他人的原諒,徵得別人的尊敬。現在,這是個應用得非常廣泛的成語。
回車巷一帶是邯鄲的老城區,那裡有很多老房子,有幾處深宅大院,是民國時期邯鄲市政府機構的院落,今天住在那裡的都是普通百姓。房子雖然老舊了,民風依然俠義猶存。那一日我背著相機在老街閑逛,一位工人模樣的中年人自告奮勇地領著到處轉,在他的帶領下,我看到了邯鄲古城牆遺跡,民國邯鄲政府的稅務局和機械局的大院,還有一座簡易的土地廟。老街上的人們閑適自在,放學的學生們嬉笑打鬧,沒有呼嘯的汽車,偶爾響起一聲小販的叫賣聲,深處其中恍如隔世。不過拆遷改造的推土機的轟鳴聲已經隱約地聽到了,不知道這份寧靜還能守護多久。
黃粱美夢 這個故事跟戰國沒什麼關系,但是故事發生在邯鄲。說古時候有個姓盧的書生進京趕考,路過邯鄲投宿店家,窮困潦倒,失意落魄,獨自慨嘆,恰遇呂洞賓也路過此地,見此情形打算開導開導他,就給了他一個瓷枕頭,盧生枕著枕頭入睡後開始做夢,夢到自己娶了一個出身富庶人家的美若天仙的女子為妻,又進京考中了進士,繼而到處建功立業,當了宰相,後被妒賢嫉能的奸人陷害險受牢獄之災,後來轉危為安,子孫滿堂,終老而死。夢到了死,盧生就驚醒了,一看店主做的黃米飯還沒熟呢。
這個故事最早出自唐代沈既濟的傳奇小說《枕中記》,後來湯顯祖和蒲松齡都對這個故事進行過演繹,故事中呂仙後來被演繹成呂洞賓。現在人們利用這個成語比喻不可能實現的虛幻夢想。但依我看,作者原意是打算通過一個夢描述人的一生所可能經歷的榮華富貴和坎坷曲折,表達人生如夢的消極厭世的觀點,故事的結尾說盧生夢醒之後對人生大徹大悟,跟隨呂洞賓雲游佈道去了。
後人在盧生做夢的小店修建了呂仙祠,現存最早遺跡是門前照壁上的明代石刻,據說石刻「蓬萊仙境」這四個大字是呂洞賓手書,蒼勁灑脫,有一股子仙風道骨之氣。其他殿堂如鍾離殿、呂祖殿、盧生殿都是近來重修的。
在呂仙祠的東跨院,有一個以夢為題材的博物館,把古籍、傳說中比較著名的「夢」,如莊子夢蝶、紅樓夢、南柯一夢等等,用繪畫和說明形式展出,生動有趣,彷彿進入了夢的世界,尤其是用中國畫技法繪制的繪畫很有水準,如果用展出的內容出版一本連環畫,一定受歡迎。
胡服騎射 「胡服騎射」這個故事我認為它算不得成語,充其量只能是個典故。這個典故告誡人們不要固步自封,而要學習別人的長處,勇於改革。對處在社會變革當中的我們,還是具有比較重要的警示作用的。
趙武靈王是趙國的一位奮發有為的國君,在與周邊胡人的軍事摩擦中,他發現胡人的短衣長褲、騎馬作戰非常靈活,於是主張穿胡人的服裝,學習胡人騎馬射箭的作戰方法。為此,他力排眾議,帶頭穿胡服,學騎馬,練射箭,親自訓練士兵,使趙國軍事力量日益強大,得以擊退胡人,消滅中山,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邯鄲市西的插箭嶺相傳是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訓練士卒的場所,邯鄲市區的叢台公園中的武靈叢台則是趙武靈王檢閱軍隊是使用的。如今從台已經成為邯鄲市的地標建築,許多商品都以叢台命名,當地人還送過我一瓶「叢台」酒呢。
「滏流東漸,紫氣西來」的叢台,除了檢閱練兵之外,還是王侯休息娛樂的地方,頗負盛名,歷史上屢建屢廢,現在的主體建築是清朝同治年間留下來的。歷史上許多大文豪,如李白、杜甫、郭沫若等,帝王如乾隆等都曾慕名登台,是一處文化古跡。如今,這里建成了叢台公園,成了普通百姓休息娛樂的場所。
⑸ 問幾個典故(求高手)
高樓平地起,雅士見雲集
1、東海沙明,西華黍壘,此恨糾纏,寧有盡邪!
東海沙明,類似「恆河沙數」,東海里晶瑩的細沙;西華黍壘,壘的像華山那樣高的黃米粒,兩詞都是來形容無窮無盡的「恨」。誇張的說法。意思是: 恨比水深、比山高。
2.因為孟昶(後蜀末代皇帝)遇著月旦(月初),必用素食,且喜薯葯,花蕊夫人(中國古代有名的才女之一)便將薯葯切片,蓮粉拌勻,加用五味,清香撲鼻,味酥而脆,又潔白如銀,望之如月,宮中稱為「月一盤」。
3.「六郎」是指武則天的寵臣張昌宗,他貌美似蓮花,後人以六郎為蓮花的代稱。「六郎夫婦」就是投池的「蓮花夫婦」。
元好問《摸魚兒》的一首是寫當時一對相愛的男女,不被家庭認可。突然他們失蹤了,人們都以為他們肯定是私奔了,父母親戚竟皆蒙羞。可幾天後,采蓮人在荷塘中發現了他們,他們擁抱在一起,永遠地,沉在那裡。到了仲夏,那荷塘中開滿荷花,居然全是並蒂開放,而原先潔白的荷花這一年有了殷殷的紅色。
三生:佛家所說的三世轉生,即前生、今生和來生
4、被翻紅浪:出自李清照的《鳳凰台上憶吹簫》
意為被子沒有疊也懶得疊,紅色的被褥捲曲在床上,像波浪一樣。形容愁緒。
樓主的問題有內涵,我整理補充一下。
⑹ 求佛儒道三家典故
儒: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多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雲:經始靈台,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麋鹿攸伏,麋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於軔魚躍。文王以民力為台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台曰靈台,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鱉。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害喪,予及汝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台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兵曳甲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污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如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乘教。」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佣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與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孟子見梁惠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渤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是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而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聞之胡紇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鑫鍾。」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鑫鍾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偏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而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王說曰:「詩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曰:「挾大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大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詩雲: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王曰:「否。吾何快於是!將以求吾所大欲。」「可得聞與?」王笑而不言。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曰:「否。吾不為是也。」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王曰:「若是其甚與?」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曰:「可得聞與?」曰:「鄒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為孰勝?」曰:「楚人勝。」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於以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訴於王。其若是,孰能御之?」王曰:「吾昏,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子罕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道:
方今之時,僅免刑焉
一天,莊子偕弟子穿行在崇山峻嶺之中。時值秋冬之際,萬木凋零,枯草遍野,黃葉漫卷,烏鴉哀號。莊子破帽遮頭,舊衣裹身,腳穿爛麻草鞋,踩著崎嶇的山路,迎著蕭瑟的秋風,望著慘淡的夕陽,不禁仰天長嘯、放聲高歌道:
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
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聖人成焉;
天下無道;聖人生焉!
方今之時,僅免刑焉!
福輕干羽,莫之知載;
禍重於地,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臨人以德。
殆乎,殆乎!畫地而趨。
迷陽迷陽,無傷吾行。
吾行卻曲、無傷吾足。
至樂無樂,至譽無譽
弟子不解,問道:「先生一向樂觀大度,今日為何悲歌哀嘆?」莊子道:「天下有至樂的國土嗎?有可以養生全身的訣竅沒有?身處當今亂世,干什麼正當,不幹什麼無凶?住在哪兒為安,逃向哪兒無險?依就什麼可靠,舍棄什麼無憂?喜歡什麼合理,厭惡什麼無禍?」。弟子道:「天下人所尊崇的,是富貴、長壽、美麗;所喜好的,是身安、厚味、美色、美服、音樂;所鄙棄的,是貧賤、病夭、醜陋;所苦惱的,是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昧、身不得美服、眼不得好色,耳不得好音樂。以上不就是常人的好惡避就、養生全身的道理嗎?先生還有何高見?」
莊子道:「倘若不能如願,則大憂而懼,其對待生命的態度,豈不是很愚蠢?想那貪富者,辛苦勞作,積財很多而木能用盡,其養身之法是知外而不知內;想那求責者,夜以繼日,思慮好壞,其養身之法是知疏而不知密。人之生也,與憂俱生,壽者昏昏,久憂不死,何苦呢?其養生之法是知遠而不知近。」弟子道:「先生之意,是說富貴、長壽等都是外在的東西,都不足以真正地養生。對吧?」
莊子點點頭,又道:「烈士是為天下所稱贊的人,未足以保全己身。你說烈士是該稱善還是不該稱善?若以為善,不能保全自己;若不以為善,卻能保全他人。古人道:忠諫不聽,則閉口莫爭。伍子胥忠諫強爭,結果被吳王害了性命;如不爭,伍子胥又難成忠臣之名。你說怎樣作才算善行?」
弟子似有所悟:「先生是說:名可害生,追求美名並非養生之道?」
莊子未置可否,繼續說:「今世俗之所作與所樂者,我也不知其樂果真是樂,果真不樂?我看世俗之所樂,不過是舉世群起追趕時髦,蜂湧向前如被鞭之羊,洋洋自得而不知何求,都自以為樂,我也不知是否真樂。不過,我視無為恬淡方是真樂,而世俗卻不以為然,以為是大苦。」
弟子道:「我明白了。先生認為:至樂無樂,至譽無譽。」
莊子道:「對,對!無樂方為至樂,無為方可保命。天下是非果未定也,不過,無為可以定是非。至樂活身,唯有無為可以保命。為何這么說呢?你想:天無為而自清,地無為而自運。此兩無為相合,萬物皆化生。恍恍炮炮,不知所由;恍恍惚惚,不知所出;萬物紛紜,皆從無為而生。因此,天地無為而無不為,人誰能體會到無為的益處呢?」
佛:
有一天,慧能上街賣柴,有位顧客買了他的柴,令他把柴送到旋店。在旋店的門口,有位客人在誦經,慧能聽了,似有所悟,久久不肯離去。他上前向客人打聽讀誦的是什麼經。從客人的介紹中,他得知五祖弘忍禪師在蘄州黃梅馮茂山傳法,並經常勸告道俗信眾讀誦《金剛經》。慧能聽了,心中遂產生北上求法的念頭。但因為母親尚在,不能立即前往。
慧能三十三歲的時候,母親去世。安葬了母親之後,慧能便取道韶州曹溪(今韶關)北上求法(此說與《六祖壇經》所記不同)。在韶州,他結識了德行之士劉志略,因為情投意和,結拜為兄弟。劉志略有個姑姑,是位比丘尼,名無盡藏,住在當地的山澗寺,經常讀誦《涅盤經》。慧能白天與劉志略一起參加勞動,晚上則聽無盡藏比丘尼讀誦《涅盤經》。慧能雖然不識字,但他的悟性極好,經常在聽完經之後,給無盡藏比丘尼解說經文的大義。有一次無盡藏比丘尼手捧經卷,向慧能請教一個字的讀法和意義。慧能回答說:「字即不識,義即請問。」無盡藏比丘尼說道:「字尚不識,曷能會義?」慧能回答道:「諸佛妙理,非關文字。」無盡藏比丘尼聽了,非常驚異,知道慧能是個有道之人,心生敬意。這樣一來,慧能的名聲很快傳遍鄉里。雖然當時慧能還沒有出家,但是當地的信眾都爭相前來瞻禮和供養。並且在附近的寶林古寺舊址上,為慧能建了一座道場。慧能在這個地方一住就是三年。
有一天,慧能突然想起求法的事來,私知念言:「我求大法,豈可中道而止?!」於是第二天便離開了寶林寺,繼續向北行進。經過樂昌縣西山石室間的時候,慧能遇見了智遠禪師,並向智遠禪師請教有關坐禪的一些事情。智遠禪師告訴他說「觀子神姿爽拔,殆非常入。吾聞西域菩提達磨傳心印於黃梅,汝當往彼參決(我看你神姿清朗超拔,恐怕不是一般的人。我聽說菩提達磨從西域來到中土,傳佛心印,展轉至於黃梅五祖,你不要再耽誤時間了,速往忍和尚處參學,以決生死之疑)。」
於是慧能一路風塵僕僕,直造黃梅五祖道場。
慧能自幼生活在嶺南,目不識丁,生得瘦小,一幅山野樵夫的模樣。所以五祖初見他的時候,便戲稱他為「獦獠(ge lao)」。《五燈會元》、《祖堂集》和《壇經》等書,都比較詳細地記載了這次見面的情景--
五祖問:「你從哪兒來?」
慧能道:「從嶺南來。」
五祖問:「你到這里想干什麼?」
慧能道:「不求別事,只求作佛。」
五祖道:「你這個獦獠,又是嶺南人,你怎麼能夠成佛呢?」
慧能道:「人雖然有南北之分,佛性卻沒有南北之別。我這個獦獠,形象上雖然與和尚不同,但佛性又有什麼差別?」
五祖聽了,知道慧能根機很好,不是常人,本想繼續跟他多交談幾句,但因為徒眾都在左右,擔心慧能日後會遭到眾人的嫉妒和排斥,於是便把他打發到碓坊舂米。
舂米是一件苦差事。慧能生得矮小,體重不夠,為了踏碓,他不得不在腰間拴上一塊石頭。就這樣,慧能晝夜不停,勤勤懇懇地舂了八個月的米。
有一天,五祖把大眾召集到一起,告訴大眾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我已經老了,當選一名接法人,以確保祖師的法脈不斷。佛法不可思議,貴在實證,你們萬千不要以為記住了我所說的法語,就算了事。你們且下去,各自根據自己的修行體會寫一首偈子給我看看,如果有人契悟了佛意,我就把法衣傳付給他,立他為六祖。」
當時,五祖會下,有七百多名僧人。其中,以神秀上座最為出色。秀上座是教授師,兼通內外之學,經常為大眾講經說法,並且得到了五祖的器重和眾人的敬仰。因此,大眾退下來之後,共相議論道:「六祖之稱號,除了秀上座之外還有誰能夠擔當得起呢?我們不用勞心費力寫什麼偈子了,等秀上座得了法衣成為六祖,我們都依止他就完事了。」
聽到大眾的議論,神秀想,大眾之所以不敢寫偈子,是因為我是他的們的教授師。我應該向大和尚呈上偈子。當然,我呈偈子是為了求法,而不是為了奪取祖位。如果我不向大和尚呈偈子,大和尚怎麼知道我心中見解的深淺呢?我又如何能得到五祖的傳法呢?翻來覆去,左思右想,折騰了兩三天,神秀終天作出了一首偈子,並趁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地寫在廊壁上,偈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第二天早晨,五祖經過的時候,忽然看見此偈,知道是神秀所作。這首偈子雖然沒有明心見性,但是,後人如果依此偈修行,還是可以得天大利益、免墮惡道的。因此,五祖還是當著眾人的面對這首偈子大加贊嘆,並且要求大眾焚香讀誦此偈,依偈而修。但是,私下裡,五祖還是告訴神秀說:「你的這首偈子,還沒有明心見性,見地還不到位,還在門外。如此見解,欲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於當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中薦取。」說完,五祖吩咐神秀再作一偈。但是,幾天過去了,神秀再沒有作出新的偈子來。
後來有一天,慧能在碓坊舂米,聽到外邊有位童子在誦神秀的偈子,便上前打聽,於是童子就把五祖吩咐大眾作偈以及讓大眾梵香禮拜神秀之偈的事一一告訴了慧能。慧能聽了,便央求童子道:「上人,我也要誦此偈,與秀上座結來生緣。自從我來到這里,我就一直舂米,八個多月,沒有到過堂前,請上人引我到寫有神秀偈子的廊壁前禮拜。」
於是,童子引慧能來到偈子前。慧能說:「我不識字,還請上人念給我聽。」當時,江州別駕張日用正好在旁,便高聲為慧能念誦那首偈子。
慧能聽了,就說:「我也有一首偈子,請別駕給我寫上。」別駕了聽了,非常驚訝「你這個舂米的,也能作偈子,真是希有!」慧能正色道:「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沒有意智。若經人,即有無量無邊罪。」別駕聽了,連忙謝罪道:「汝念偈子,我給你寫。如果你將來得法了,不要忘了要先度我。」於是慧能念偈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偈子剛寫完,大眾無不驚愕。五祖見眾人如此,擔心有人傷害慧能,於是用鞋掌把慧能的偈子抹掉了,並且說「亦未見性」。眾人見五祖這么說,也就不以為意。
第二天,五祖私下來到碓坊,見慧能腰間掛著石頭舂米,說道:「求道之人,為法忘軀,就應當象你這個樣子」。並問道:「米舂熟了嗎?」慧能回答道:「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五祖於是用拄杖在碓頭上敲了三下便離開了。慧能領會了五祖的意思,便於當天晚上三更的時候,偷偷地來到五祖的丈室。五祖用袈裟將慧能圍起來,以免他人發現,並且給他講解《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慧能豁然大悟。原來一切萬法不離自性!慧能一連說了五個何期,以表達自己悟道時的驚喜和見地:
「何期自性本自清凈!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五祖知道慧能已經大悟,便將頓教法門以及祖師衣缽傳付給慧能,說道:「諸佛出世為一大事,故隨機大小而引導之,遂有十地、三乘、頓漸等旨,以為教門。然以無上微妙、秘密圓明、真實正法眼藏,付於上首大迦葉尊者,展轉傳授二十八世。至達磨屆於此土,得可大師承襲,以至於今,今以法寶及所傳袈裟用付於汝。善自保護,無令斷絕。聽吾偈曰: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慧能禪師跪受衣法之後,問道:「法則既受,衣付何人(法我已經受了,將來這祖衣該交付給誰呢)?」
五祖回答說:「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若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
慧能禪師又問:「當隱何所?」
五祖答道:「逢懷即止,遇會且藏。」
說完,五祖便親自把慧能連夜送到九江驛。臨行前,五祖又囑咐慧能:「以後佛法將通過你而大興。你離開黃梅後三年,我將入寂。你趕快往南方走,好自為之。不要急於出來弘法。這當中你會有劫難。」
慧能禪師再一次頂禮五詛,然後發足南行,不到兩個月就到了大庾嶺。
五祖送走慧能後,連續好幾天沒有上堂。眾人都很疑惑,老和尚是不是生病了,於是紛紛前去問安。五祖告訴他們說:「我沒有病,祖師的衣缽和法脈已經傳到南方去了!」眾人大驚,問道:「誰得到了衣缽?」五祖回答說:「能者得之。」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此後便有了數百人前往南方追殺慧能禪師欲奪取衣缽的一連驚心動魄的故事。為了避免不測,慧能禪師一度在獵人隊混了長達十五年之久。此後,因緣成熟了,慧能禪師才來到廣州法性寺,在印宗法師的座下剃度,開始了他輝煌的弘法生涯。
在慧能禪師之前,禪宗一直是單傳。自慧能禪師以後,禪宗很快在大江南北盛傳開來,並形成了「一花五葉」的繁榮局面。慧能禪師的弟子很多,據《壇經》記載,有一千多人。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法海、法達、智常、志徹、神會等。禪宗史上非常有影響的青原行思、南嶽懷讓和南陽慧忠等大禪師,也都是慧能禪師的法嗣。
賢劫綿長世間宏廓。天與時而不盡。地受富以無疆。最靈之氣。牣於中。大聖之師居於上。偉哉。釋迦方隱彌勒未來。其間出命世之人。此際多分身之聖。肆為僧相喜示沙門。言與行而可觀。槧兼觚。而爭錄。是以王巾僧史。孫綽道賢摹列傳以周流。象世家而布濩。蓋欲顏之者慕藺之儔成飛錫之應真作曳山之上士。時則裴子野著眾僧傳。釋法濟撰高逸沙門傳。陸杲述沙門傳。釋寶唱立名僧傳。斯皆河圖作洪範之椎輪。土鼓為咸池之壞器。焉知來者靡曠其人。慧皎刊修用實行潛光之目。道宣緝綴續高而不名之風。令六百載行道之人弗墜於地者矣。爰自貞觀命章之後西明絕筆已還。此作蔑聞。斯文將缺。時有再至。肅殺過而繁華來。世無久虛。地天奏而聖明出。我應運統天睿文英武大聖至明廣孝皇帝陛下。陽龍挺德斗電均威。踐大道也。犧黃輸執御之勞。多天才也。周孔行弟子之職。講信修睦崇德報功。一統無遺百王有愧。四海若窺於掌內。萬機皆發於宸衷。然而玄牝留神。釋天淡慮。長生授術。時開太一之壇。續法延期。僧度倍千之戒。浮圖揭漢。梵夾翻華。將佛國之同風。與玉京而合制。慨茲釋侶代有其人。思景行之莫聞。實紀錄之彌曠。臣等謬膺良選。俱乏史才。空門不出於董狐。弱手難探於禹穴。而乃循十科之舊例。輯萬行之新名。或案誄銘。或徵志記。或問輶軒之使者。或詢耆舊之先民。研磨將經論。略同讎校。與史書懸合。
勒成三帙。上副九重列僧寶之瑰奇知佛家之富貴。昔者嘉祥筆削。盡美善於東南。澄照纂修。足英髦於關輔。蓋是拘於墟也。傳不習乎。豈若皇朝也。八極張羅。舉之則無物不至。四夷弭伏。求之則何事不供。臣等分面徵搜。各塗構集。
如見一家之好。且無諸國之殊。所以成十科者易同拾取。其正傳五百三十三人。
附見一百三十人。矧復逐科盡處。象史論以攄辭。因事言時。為傳家之系斷。厥號有宋高僧傳焉。庶幾乎銅馬為式選千里之駿駒。竹編見書實六和之年表。觀之者務進。悟之者思齊。皆登三藐之山。悉入薩雲之海。永資聖歷俱助皇明。齊愛日之炳光。應嵩山之呼壽雲爾。時端拱元年乾明節。
⑺ 范蠡的典故是什麼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公元前年,吳國打敗越國。越王勾踐採納大臣提出的「美人計」,選出越國美女獻給吳王夫差,麻痹夫差的鬥志。野史雜稗中如是說,越國大夫范蠡周遊全國,遍訪佳人。一日,在清清浣紗江畔,與家在古薴蘿村西邊的的西施(原名施夷光)相逢了。才子佳人,出演了一則一見鍾情的故事。然而,國難當頭,匹夫有責。范蠡以「愛國」的名義,背叛、出賣了愛情。他把絕代佳人西施選進宮里,與其他美麗的越女一起,進行歌舞禮儀等「培訓」。大約在公元前490年,把以西施為首的越女獻給吳王夫差。
幸運而不幸的夫差,對能歌善舞、風華絕代的西施深愛不疑。從此,歌舞宴平;從此,對西施甚至越國深信不疑。
而越王勾踐,在暗暗地做著復仇的各種准備。「卧薪嘗膽」、「養精蓄志」、「勵精圖治」、「發奮圖強」——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國富兵強了;吳國,卻在君王「從此不早朝」的鬆懈等現狀中,逐步走向衰弱。
公元前473年,越國滅掉吳國,被圍困在聖胥山的夫差走投無路,揮劍自刎。
無毒不丈夫。夫差在打敗勾踐後,給了勾踐一條生路。所以,他最終敗給夫差,是必然的。
何況,勾踐等人太能忍了,自己忍辱負重,甚乃忍心送出自己國家的女子。以這些女子的屈辱與悲涼,換取越國東山再起的生存與發展環境。這種手段不能不說是高明,然而,不免過於自私、卑鄙。在這些方面,夫差哪裡是勾踐的對手。
傳說中,越國勝利後,范蠡歸隱江湖,與西施浪跡天涯,做了神仙眷侶。善良的人們多麼期盼如此美好的結局,無錫蠡園就是一個明證。
但是,范蠡配么,他配擁有如此結局么?
如果他愛西施,那麼——
若西施流淚,先濕的應是他的臉;
若西施悲傷,最苦的應是他的心。
如果他愛西施,必然是期望深情相依,廝守終生,直至地老天荒。
誰能想像,把自己心愛的人拱手讓出,送給他人,送給自己的敵人?
倒是夫差,愛了西施一生,疼了西施一生,寵了西施一生。雖然,這「一生」,只有大概的十七年。或許,他到死都還在念著這個是令他國破家亡原因之一的女子的名字。
無法想像,一個柔弱的女子,西施,在這十七年裡,怎樣的柔腸百轉,怎樣的萬劍穿心,怎樣的肝腸寸斷。愛人與仇人之間,祖國與敵國之間,她何從判斷,何從選擇?
也許,西施無從選擇,殘酷的世界也不許她選擇。
多少年來,有多少人認為,西施背負著「禍國」、令吳國滅亡的惡名。
只有極少數人,能公正地站出來說話: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羅隱《西施》
在越國,西施能夠得到「功臣」的榮譽嗎?不可能!關於西施歸宿的最有依據的說法,是被勾踐夫人沉水淹死。
擁有「沉魚」之美的西施,終究被沉入水中。
也好,還她一生流不盡的淚吧。
還她一顆冰清玉潔的女兒心吧。
⑻ 姜嫄的軼事典故
姜嫄生活的年代正是母系氏族社會的末期,人們還沒有充分認識大自然,對於許多不理解的現象都賦予神奇的傳說。而且奴隸社會即將崩潰,氏族林立、斗爭激烈、社會動盪不安。據史書載:姜嫄為有邰氏女,有邰氏屬炎帝姜姓部族的一個支派。其所以姓姜,是因為該族以羊為圖騰,即族徽的形象為羊,而且以女人養羊為姓志,以羊大為美,「斄」(邰)字的字面含義也是硬而彎曲的羊毛。總而言之,當時姜姓部族畜牧業很發達,到神農氏時就「砍木為耜,柔木為耜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隨著農業的發展,姜姓部族人口增加很快,地盤越來越大,其中一支也就是有邰氏,沿著渭水向東發展,剛好與黃帝姬姓部族相遇,在漆水一帶共同生活、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世代通婚,產生了新的一代民眾,使母系氏族會徹底崩潰,父系氏族社會逐步確立。這一劃時代的功績正是姜嫄所為,因此後人都尊稱她為「聖母」。
姜嫄為帝嚳元妃。據史書記載,帝嚳是黃帝曾孫,為「五帝」之第三。「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但是和炎帝部族相比,黃帝部落農業相對落後。姜嫄曾勸帝嚳學習有邰氏部族先進的農業技術,改變「遷徙往來無常處」的現象,遭到拒絕。當他說服不了丈夫時,就自己干,她每天到田野去教百姓識別穀物及栽培技術,使百姓從中受益,而逐漸擴大影響,改變原來的生活習俗及生產方式。她整天忙於耕作之中,把帝嚳另娶有娀氏女兒簡狄為妃,她備受冷落的事完全拋於腦後。
有一天,她出外於原野之上,偶見有一巨人足跡,甚覺好奇,便用自己的腳印踩著這一足跡往前挪,當踩到拇指的地方時,忽然感到一股暖流匯入身上,回家後不久便身懷有孕,到時生了個男孩子,姜嫄認為是不祥之物,便把這個孩子拋在狹隘的巷道上,讓牛羊踩死,沒想到牛羊竟然避而不踩,還給奶吃;她又叫人把這個孩子拋到荒山叢林之中,有誰知剛碰上許多人來林中伐木,把孩子又收養了起來;她知道這個情況後又派人把孩子要來扔在了冰河之上,讓其凍餓身亡,不曾想奇跡卻又發生了,只見一大群飛鳥有的卧在這個孩子身下,托著他身不著冰,有的展翅蓋在其身上遮擋著風寒,有的叨來水果讓其充飢。
姜嫄得知後,認為這個孩子是天上神仙下凡,遂收養了他,由於拋棄了三次,因此為其取名「棄」。棄在母親的熏陶下,自幼就喜歡種莊稼,而且又肯吃苦、好鑽研,親嘗各種穀物種子,並不斷總結栽培技術,從選種、播種、滅草、灌溉、收獲等,他都掌握得非常熟練,凡是經他指導或耕作的土地,作務的莊稼,如《詩經·生民》篇描述的:「實方實苞」、「實種實裒」「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實穎實粟」。並發現了「一桴二米」的優良品種,培植出「黍(黃米)、稷(高粱)、麥、菽(豆)、「稻」五穀良種。由於他指導群眾種莊稼功勛卓著,被堯帝舉為農師,天下得其利。堯帝封棄於邰,號曰:「後稷」,別姓姬氏。其他各部族看到姬姓部族日益強大,就爭先仿效,使人類從游獵走向農耕,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俗,社會向前大大地跨越了一步,領先世界一千多年。真可謂功蓋當世,德配天地。這些都是與姜嫄的勞苦是分不開的,正如《詩經》所詠:「赫赫姜嫄,其德不回。」 人們為了記住姜嫄的功德,還流傳著一段姜嫄聖母與「遠志」的故事。
在人們治病服用的中葯中有一味葯名叫「遠志」,原來叫做「嫄志」,傳說唐堯虞舜之際,天下洪水橫流、民不聊生,《史記》載:堯帝命鯀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於是堯帝乃求人,更得舜……於是舜舉鯀子禹,而使續鯀之業……禹乃遂與益後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從這里就可以看出當年後稷隨大禹去全國各地治水多年不歸的情形,後稷遠去的時間過長,姜嫄十分思念,每天出門站在高處遠望,天天盼望著兒子早日歸來。
終於有一天,兒子劃著木筏回來了,母子相見,悲喜交集,激動的話兒不知從何說起。當母子在家坐定時,姜嫄仔細端詳著兒子,才發現他雙眼紅腫、發亮,身上爛瘡往外流著黃水,面容憔悴、疲憊不堪。姜嫄見狀,十分心疼,立即想方設法給兒子治病,四處求醫、求神,多方施治,總不見輕。正在無奈之際,忽然想起:有一年她因勞累過度而得了病,只治不清,她見田間地頭長的一種草,柳葉細枝、墨綠發亮、莖紅根黃,用嘴細嚼,味甘、性溫,當她嚼了幾次以後,只覺得人輕鬆了,她就採集了許多,在鍋里熬湯喝,這樣喝了幾天後,病完全好了。想到這兒,她趕忙去地里把這草采來給兒子熬湯喝。喝了一段時間後,病徹底好了,姜嫄望著又恢復了當年健壯而又有力的兒子,不由自主的笑了起來。姜嫄為兒子治好病的消息很快的傳開了,人們在高興之餘又互相介紹,凡是得了這種病的人都來此診治,一治一個好,名氣越來越大。來此采葯、治病的人越來越多,姜嫄為了兒子和人們記住這個葯草,就給起了個名字叫「嫄志」,意思是姜嫄發現的,人們要永遠記住它。
後來到了明代,出了一個大醫學家,名叫李時珍,他在編《本草綱目》時,覺得「嫄志」被人們發現的最早,葯用年代最遠,就改名為「遠志」,以後就被醫葯界以「遠志」通用了。自從「遠志」被中醫普遍應用後,加上姜嫄為後稷治病的故事流傳久遠,人們普遍認為遠志這味葯唯有古有邰——武功縣所產最好,而且在姜嫄墓周圍生長的特別好。因此全國各地來此采葯的人越來越多,這味葯也就越來越少。後來北方人往南方販賣葯草時,編纂了一個神奇的故事,說要採得遠志十分不易,姜嫄墓在數十仞懸崖之上,而懸崖下大江滾滾、白浪滔天,劃著筏子,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到崖根底下,要攀上崖頂更是苦不堪言,冒著生命危險十有八九不能成功。一般人望而卻步,唯有練就一身絕頂功夫,經多次奮斗,方能採得一點,如此這般的一番話,說的眾人目瞪口呆,因此葯價倍增,販者大得其利。
⑼ 求幾個典故
以前有一隻飛蛾,它每天快樂的飛翔在黑夜裡,它看不見什麼東西。什麼事都是憑感覺,但它還是快樂!直到有一天,它遇上了一團火焰,它看見你。那紅紅的在眼前跳動,但它沒看清楚。就算看也看不清楚,只覺得那團火好美麗,好燦爛!那天以後,飛蛾天天都想起那團火焰。想起它發美麗,它的燦爛。。。。終於它忍不住想仔細看一看火焰,想真真擁抱它。在一個晚上,沒有星星和月亮的晚上,飛蛾從家裡出發去尋找火焰!它跌跌撞撞的飛,當它看見火焰的時候,它說不出的高興!它用盡全身力氣飛向了火焰,終於它清楚的看見了火焰的全貌,正當它想擁抱一下火焰的時候。它發現自己身上已經起火了。它沒力氣再向火焰邁進一步。就這樣帶著滿身的傷痕狠狠的跌在地上,它甚至沒看見火焰的任何錶情。火焰還是在那裡跳動,還是那樣的美麗和燦爛!就在飛蛾奄奄一息的時候,走過來一個老人。他看著飛蛾,搖頭問道:「蛾兒,蛾兒,你怎麼這樣的傻拉,你知道嗎?那是一團火啊!它會要你命的,你看你現在這樣,後悔了嗎??為什麼你要那樣的傻,值得嗎??」 飛蛾聽了,勉強的笑了笑,說出放在心裡的話:「我知道我的下場就是這樣!我就是忍不著想看看它的樣子,想抱抱它,對它說我愛你。但沒機會說出這3個字來了。不過我在和它近距離接觸的那一剎那,我真的看清楚了它的樣子拉,它真的好美麗。雖然就只有一下,我也滿足了,也許它會記得我來。它真的好美麗,好美麗。。。。」說完飛蛾慢慢的閉上了眼睛,永遠的閉上了,是帶著微笑的。。。。故事沒有開始,更沒有結局!我好想把故事的結局寫得更完美一點。但我做不到。有件事情飛蛾它到死都沒明白,它和火焰之間,有多大的差距。每天不知道有多少的飛蛾飛向那團火焰,火焰又怎麼會記得它來。飛蛾就是飛蛾,火焰就是火焰,根本就不會有在一起的可能。事情也許就像飛蛾說的那樣完美,這輩子它遇上的愛。
誇父逐日的故事
誇父逐日是一個神話故事。它講得是上古時期,神人誇父追趕太陽,最後被太陽烤死的事情。古籍《山海經》對此有詳盡描述:「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桃)林。」
這段記述是說:誇父追趕太陽,追至太陽身邊,因炎熱而口渴,喝乾了江河仍嫌不足,於是,欲飲沼澤之水,未等喝到,不幸渴死。手杖棄於路邊,競長成一片桃林。
誇父為何要去追趕太陽?
楊公驥先生認為,誇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極為深記得的寓意。
它說明「只有重視時間和太陽競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虛,這樣才能需要並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將水當作知識的象徵);也只有獲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時間競走,才能不致落後於時間」。楊先生這一觀點被編入《中國文學》一書,受到許多同志的贊同。
另外,文學家蕭兵先生在其《盜火英雄:誇父與普羅米修斯》一書中稱:誇你逐日是為了給人類采擷火種,使大地獲得光明與溫暖。誇父是「盜火英雄」,是中國的普羅米修斯。
蕭先生的看法,頗有幾分浪漫色彩。
還有人把誇父逐日看成是自然界的一種爭斗,誇父代表「水」,而太陽代表「火」。水神、火神相爭,水火不容。
誇父逐日的故事,給人以豐富的想像,也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如何理解這個故事,已不僅僅是學術界關注的問題,而它積極的意義在於,人們以各自不同的理解,去認識這個世界,去實現自已美好的追求。
嫦娥是帝嚳的女兒,也稱姮娥。美貌非凡。後羿的妻子,相傳後羿是堯帝手下的神射手。《淮南子.覽冥訓》中說,後羿從西王母處請來不死之葯,嫦娥偷吃了這顆靈葯,成仙了,身不由主飄飄然地飛往月宮之中,在那荒蕪的月宮之中度著無邊的寂寞歲月。
嫦娥飛升月宮後,住在凄清冷漠的廣寒宮內,思念著後羿,她的心境和生活令不少文人騷客感慨,遐想。其中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嫦娥》詩深刻表現了她的寂寞和悔恨:
雲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大意是:『雲母製成的屏風染上一層幽深黯淡的燭影,銀河逐漸低斜下落啟明星也已下沉。 廣寒宮的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葯,如今落得獨處於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嫦娥原來是一個美麗善良的村姑,她勤勞朴實活潑可愛,尤其有著一顆金子般閃亮的心,她總是千方百計地為百姓做好事。嫦娥有個戀人叫後羿,是個神箭手,也是個好後生。
有一天,嫦娥與幾個要好的女伴在村邊小河旁洗衣。不料,無所事事、心術不正的河神河伯正閑逛到此。他見到嫦娥的沉魚落雁之容,頓時驚為天人,便一抹臉變成一個英俊的小夥子,覥著臉走過去跟嫦娥搭話。嫦娥見他不懷好意便急忙躲開,可是河伯露出了猙獰的真面目,要強搶嫦娥入水。正在這危急關頭,後羿來到了,他一看,頓時氣得劍眉倒豎,怒發沖冠。他拈弓搭箭,「嗖」地一聲,射瞎了河伯的一隻眼睛。河伯疼痛難忍,大叫一聲,便跳下河去。
經過這件事,嫦娥和後羿恐怕夜長夢多,便提早成婚。婚後,二人過得非常幸福。當然,他們並沒完全沉浸在小家庭的美滿快樂之中,兩顆善良的心總想為鄉親們我做些好事。
有一年,天空出現了十個太陽,大地都快要著火了。人們無法耕種,無法生活,處於被滅絕的災難之中。後羿便決心要射掉那多餘的九個太陽,拯救百姓於火海之中。他天天揮汗如雨,苦苦練習射術。可是,河伯對他恨之入骨,不斷地前來騷擾,他發誓要報一箭之仇,更要搶到他一直貪戀著的美女嫦娥。為此,後羿十分煩躁分心。
有一天,一位大仙給了後羿一丸仙葯,好心告訴他,河伯報仇心切,他將要面臨一場大禍,如若吃了這丸葯,便可擺脫人間的一切磨難和煩惱,升入月宮中;可是,首先得能耐住孤獨寂寞的煎熬。後羿聽後,心緒不寧地回到家中,將仙的話如實地告知了嫦娥,便疲倦地睡著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嫦娥坐立不安了,她在房中走來走去,看著一天比一天消瘦的丈夫,她心裡非常痛苦。她深愛著後羿,絕不願他遭受任何磨難的折磨,可是,她又想到丈夫身上還肩負著射掉九個太陽的重任,正受著燒烤之災的鄉親們需要他去拯救。嫦娥心中十分明白,河伯對於丈夫的威脅,都源於自己。河伯對她仍沒有死心,為了得到她,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怎麼辦呢?嫦娥想著,想著,突然,她心中閃過一個念頭:為了讓河伯對她死了心,為了讓丈夫排除一切雜念和干擾,全心全意地去射掉九個太陽為民服務,她決心犧牲自己。主意打定,她就急忙找出仙葯,吞了下去。
過了一會兒,後羿醒了,他發現嫦娥心神不定,臉上泛著神奇的紅光,很是詫異,又覺不祥。嫦娥深情地望著丈夫,她知道與丈夫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了,便眼含淚水囑咐丈夫要好好珍重自己,請求丈夫原諒她不能再盡到做妻子的義務了。話猶未盡,嫦娥只覺得心中恍惚,身子突然變輕了,接著,雙腳離地竟飛了起來,她邊往天上飛邊回頭高聲叫著:「後羿,我的好夫君,永別了!要珍重!」
嫦娥冉冉上升,飛進了月亮中那寂寞、冷清的廣寒宮,做了月中仙女。然而,這里沒有親人,沒有歡笑,只有一隻惹人憐愛的玉兔相偎依,只有那總在砍著桂樹卻總也砍不倒的吳剛相陪伴。
自從嫦娥犧牲自己,飛上月宮後,後羿把痛苦、惆悵化作了力量。後羿明白妻子的作為是替自己和百姓著想的緣故,他深深地被感動和激勵著,日夜苦練著射箭的本領,終於戰勝了河伯的挑戰,射掉了九個危害生靈的太陽,拯救了人類。人間有了歡樂,鄉親們過上安寧祥和的日子。
天帝也被嫦娥和後羿這種為了鄉親們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精神感動了,後來,便封後羿為天將,於中秋佳節日使二人重逢團圓。從此,嫦娥和後羿在天上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同時,天帝還規定月亮每月十五一圓,以祝願花好月圓夜,天下有情人成眷屬。
傳說中後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神話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幹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乾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裡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
人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於封射箭的後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後羿帶著天帝賜給他的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還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
後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斗。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只因為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才攔阻了後羿的繼續射擊。這就是有名的後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後羿的豐功偉績,卻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們到天帝那裡去進讒言,使天帝終於疏遠了後羿,最後把他永遠貶斥到人間。受了委曲的後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隱居在人間,靠後羿打獵為生。
嫦娥又是怎樣奔月的呢?在古書上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根據《淮南子》的記載是,後羿覺得對不起受他連累而謫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裡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葯,好讓他們夫妻二人在世間永遠和諧地生活下去。嫦娥卻過不慣清苦的生活,乘後羿不在家的時候,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葯,奔逃到月亮里去了。另一種說法是屈原(約前340年)《天問》的記載,說後羿後來對嫦娥有不忠行為,和河伯的妻子發生暖昧關系,因而引起嫦娥極大的不滿,便離開後羿跑到天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後,很快就後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對她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溫情,對比月亮里的孤獨,倍覺凄涼。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
後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後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後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