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經典故事
Ⅰ 關於人間情懷的小故事
1:一朵玫瑰花
有位紳士在花店門口停了車,他打算向花店訂一束花,請他們送去給遠在故鄉的母親。
紳士正要走進店門時,發現有個小女孩坐在路上哭,紳士走到小女孩面前問她說:
「孩子,為什麼坐在這里哭?」
「我想買一朵玫瑰花送給媽媽,可是我的錢不夠。」孩子說。紳士聽了感到心疼。
「這樣啊......」於是紳士牽著小女孩的手走進花店,先訂了要送給母親的花束,然後給小女孩買了一朵玫瑰花。走出花店時紳士向小女孩提議,要開車送她回家。
「真的要送我回家嗎?」
「當然啊!」
「那你送我去媽媽那裡好了。可是叔叔,我媽媽住的地方,離這里很遠。」
「早知道就不載你了。」紳士開玩笑地說。
紳士照小女孩說的一直開了過去,沒想到走出市區大馬路之後,隨著蜿蜒山路前行,竟然來到了墓園。小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墳旁邊,她為了給一個月前剛過世的母 親,獻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遠路。紳士將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後再度折返花店。他取消了要寄給母親的花束,而改買了一大束鮮花,直奔離這里有五小時車程的母親家中,他要親自將花獻給媽媽。
一朵玫瑰花
為逝者舉行盛大喪禮,
不如在他在世時,
善盡孝心。
2:沒有上鎖的門
鄉下小村莊的偏僻小屋裡住著一對母女,母親深怕遭竊總是一到晚上便在門把上連鎖三道鎖;女兒則厭惡了像風景畫般枯燥而一成不變的鄉村生活,她嚮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過收音機所想像的那個華麗世界。某天清晨,女兒為了追求那虛幻的夢離開了母親身邊。她趁母親睡覺時偷偷離家出走了。
「媽,你就當作沒我這個女兒吧。」可惜這世界不如她想像的美麗動人,她在不知不覺中,走向墮落之途,深陷無法自拔的泥濘中,這時她才領悟到自己的過錯。
「媽!」 經過十年後,已經長大成*的女兒拖著受傷的心與狼狽的身軀,回到了故鄉。
她回到家時已是深夜,微弱的燈光透過門縫滲透出來。她輕輕敲了敲門,卻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女兒扭開門時把她嚇了一跳。「好奇怪,母親之前從來不曾忘記把門鎖上的。」母親瘦弱的身軀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樣睡著了。
「媽......媽......」聽到女兒的哭泣聲,母親睜開了眼睛,一語不發地摟住女兒疲憊的肩膀。在母親懷里哭了很久之後,女兒突然好奇問道:「媽,今天你怎麼沒有鎖門, 有人闖進來怎麼辦?」
母親回答說:「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來進不了家門,所以十年來門從沒鎖過。」
母親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兒回來,女兒房間里的擺設一如當年。這天晚上,母女回復到十年前的樣子,緊緊鎖上房門睡著了。
家人的愛是希望的搖籃,
感謝家的溫暖,
給予不斷成長的動力。
3:便當里的頭發
在那個貧困的年代裡,很多同學往往連帶個象樣的便當到學校上課的能力都沒有, 我鄰座的同學就是如此。 他的飯菜永遠是黑黑的豆豉,我的便當卻經常裝著火腿和荷包蛋,兩者有著天淵之別。
而且這個同學,每次都會先從便當里撿出頭發之後,再若無其事地吃他的便當。這個令人渾身不舒服的發現一直持續著。
「可見他媽媽有多邋遢,竟然每天飯里都有頭發。」同學們私底下議論著。為了顧及同學自尊,又不能表現出來,總覺得好骯臟,因此對這同學的印象,也開始大打折扣。 有一天學校放學之後,那同學叫住了我:「如果沒什麼事就去我家玩吧。」雖然心中不太願意,不過自從同班以來,他第一次開口邀請我到家裡玩,所以我不好意思拒絕他。
隨朋友來到了位於漢城最陡峭地形的某個貧民村。
「媽,我帶朋友來了。」聽到同學興奮的聲音之後,房門打開了。他年邁的母親出現在門口。
「我兒子的朋友來啦,讓我看看。」 但是走出房門的同學母親,只是用手摸著房門外的樑柱。 原來她是雙眼失明的盲人。
我感覺到一陣鼻酸,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同學的便當菜雖然每天如常都是豆豉,卻是眼睛看不到的母親,小心翼翼幫他裝的便當,那不只是一頓午餐,更是母親滿滿的愛心,甚至連摻雜在裡面的頭發,也一樣是母親的愛。
先入為主的觀念,
往往影響人一生的格局,
多觀察、多探討,
會有更多意外的發現。
4:種花的郵差
有個小村莊里有位中年郵差,他從剛滿二十歲起便開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復一日將憂歡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這樣二十年一晃而過,人事物幾番變遷, 唯獨從郵局到村莊的這條道路,從過去到現在,始終沒有一枝半葉,觸目所及,唯有飛揚的塵土罷了。
「這樣荒涼的路還要走多久呢?」
他一想到必須在這無花無樹充滿塵土的路上,踩著腳踏車度過他的人生時,心中總是有些遺憾。
有一天當他送完信,心事重重准備回去時,剛好經過了一家花店。 「對了,就是這個!」 他走進花店,買了一把野花的種籽,並且從第二天開始,帶著這些種籽撒在往來的路上。就這樣,經過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他始終持續散播著野花種籽。
沒多久,那條已經來回走了二十年的荒涼道路,竟開起了許多紅、黃各色的小花;夏天開夏天的花,秋天開秋天的花,四季盛開,永不停歇。
種籽和花香對村莊里的人來說,比郵差一輩子送達的任何一封郵件,更令他們開心。
在不是充滿塵土而是充滿花瓣的道路上吹著口哨,踩著腳踏車的郵差,不再是孤獨的郵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郵差了。
人生如白駒過隙,
時光飛逝,
何妨留下善行,
提供後人乘涼?
5:第一百個客人
中午尖峰時間過去了,原本擁擠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闆正要喘口氣翻閱報紙的時候,有人走了進來。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個小男孩。
「牛肉湯飯一碗要多少錢呢?」奶奶坐下來拿出錢袋數了數錢,叫了一碗湯飯,熱氣騰騰的湯飯。奶奶將碗推向孫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著奶奶說:
「奶奶,您真的吃過午飯了嗎?」 「當然了。」奶奶含著一塊蘿卜泡菜慢慢咀嚼。一晃眼功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飯吃個精光。
老闆看到這幅景象,走到兩個人面前說:「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運氣真好,是我們的第一百個客人,所以免費。」 之後過了一個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對面像在數著什麼東西,使得無意間望向窗外的老闆嚇了一大跳。
原來小男孩每看到一個客人走進店裡,就把小石子放進他畫的圈圈裡,但是午餐時間都快過去了,小石子卻連五十個都不到。
心急如焚的老闆打電話給所有的老顧客 :「 很忙嗎?沒什麼事,我要你來吃碗湯飯,今天我請客。」 像這樣打電話給很多人之後,客人開始一個接一個到來。 「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小男孩數得越來越快了。終於當第九十九個小石子被放進圈圈的?
那一刻,小男孩匆忙拉著奶奶的手進了小吃店。
「奶奶,這一次換我請客了。」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說。 真正成為第一百個客人的奶奶,讓孫子招待了一碗熱騰騰的牛肉湯飯。而小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樣,含了塊蘿卜泡菜在口中咀嚼著。
「也送一碗給那男孩吧。」老闆娘不忍心地說。
「那小男孩現在正在學習不吃東西也會飽的道理哩!」老闆回答。
呼嚕......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問小孫子:「要不要留一些給你?」
沒想到小男孩卻拍拍他的小肚子,對奶奶說:「不用了,我很飽,奶奶您看......。」
一念善心助長一棵幼苗,
棵棵幼苗可以成林,
人人有愛、社會有情。
6:世上最美味的泡麵
他是個單親爸爸,獨自撫養一個七歲的小男孩。每當孩子和朋友玩耍受傷回來,他對過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傳來陣陣悲涼的低鳴。 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當天發生的事。因為要趕火車,沒時間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離開了家門。一路上擔心著孩子有沒有吃飯,會不會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達了出差地點,也不時打電話回家。 可孩子總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擔心。然而因為心裡牽掛不安,便草草處理完事情,踏上歸途。回到家時孩子已經熟睡了,他這才鬆了一口氣。旅途上的疲憊,讓他全身無力。正准備就寢時,突然大吃一驚: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麵!
「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兒子的屁股,一陣狠打。
「為什麼這么不乖,惹爸爸生氣?你這樣調皮,把棉被弄?要給誰洗?」 這是妻子過世之後,他第一次體罰孩子。
「我沒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辯解著:「我沒有調皮,這......這是給爸爸吃的晚餐。」
原來孩子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時間,特地泡了兩碗泡麵,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給爸爸。可是因為怕爸爸那碗面涼掉,所以放進了棉被底下保溫。
爸爸聽了,不發一語地緊緊抱住孩子。看著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經泡漲的泡麵: 「啊 !孩子,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麵啊!」
孩子即使再年幼,
也有他們的尊嚴,
如果父母發現錯怪了孩子,
要勇敢向他們說:
「對不起!」。
Ⅱ 你聽過或寫過或看過最有情懷的一個故事是什麼
03年的時候我出車禍,坐在副駕駛上當時正在說話,被突然彈出的安全氣囊砸到咬版斷了舌頭,當時大概權只有六歲的樣子吧,聽我媽說當時前面衣服全是血,觸目驚心的。當時一個老爺爺不知道是收廢品的還是拉三輪的,騎著三輪車載著我和我媽送我們去了醫院。到了醫院我爸媽趕緊去辦入院的事,等回頭發現那個老爺爺已經走了。醫生說要是再晚一點大概我這條狗命就保不住了吧。現在想起來還是很感動,想像當時老爺爺蹬著三輪在交通完全堵塞的路上把我從死送往了生。
Ⅲ 鄉情的經典小故事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彩蝶紛飛百鳥唱,一彎碧水映晚霞。駿馬好似彩雲朵,牛羊好似珍珠撒……」每當德德瑪這首優美、豪邁的歌聲響起時,我就會熱血沸騰,心潮澎湃,思緒就會飛到那個遙遠而陌生故鄉。
故鄉對在外的遊子來說總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雖然我生在南方,長在海邊。但對大草原卻始終充滿著無限的嚮往和深深的眷戀。這可能受父輩影響較深的緣故,亦或是這里就是我的根,這里有著血濃於水的鄉情和親情!聽布仁巴雅爾唱「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我的淚便會盈了目。歌詞里:「父親曾經形容草原的清香,讓他在天涯海角也從不相忘。母親總愛描摹那大河浩盪,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遙遠的家鄉……」這是台灣女詩人席慕容的詩。當聽著這首鄉愁四溢深情的曲子時,就彷彿這詞曲是專為我而譜寫,父母的形象會立刻聳立在我的面前,使我的心久久難以平息……
正向詩人所敘說的那樣,從小,父親就給我講草原的壯麗,大漠的遼闊、奔騰的駿馬、蓊鬱的雲杉,茂盛的白樺林,飛禽走獸、草甸湖泊、西拉沐淪河、老哈河、漫山遍野的牛羊、賀蘭山的壯觀、淳厚的蒙古族風情、及那些流金歲月的戰斗故事。而母親則會給我講草原旖旎的風光:森林茂密,藍天如洗,白雲悠悠,小溪流水,大野綠茵、水草肥美,百鳥飛翔、炊煙縷縷、牧歌聲聲。還有那鳥飛魚躍的達里湖、花團錦簇的貢格爾草地、燈籠河,山花似錦,鷗鷺翔集。翁牛特,木葉山碧,水粼粼,楊柳成蔭。紅山湖,山光水色,錦鱗躍浪,還有浪漫的敖包相會……
父親是從草原大漠走出的老兵,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無論走到那裡,身在何方,他對故鄉那片赤子之心永遠沒有變,故鄉永遠裝在他的心裡,那片湛藍的天空是他永遠的牽掛。父親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故土難離,我想這里有他對故鄉那份難舍難分的眷戀之情。父親的童年是在馬背上渡過的,從小跟隨經商的爺爺賓士在大草原上,練就了一身高超的騎術,為他以後在槍林彈雨中多次化險為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父親是個軍人,從參加革命生涯的那天起,他就把個人情感,生死置之度外,把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了部隊的國防事業。在爺爺病逝時,我的父親因去執行特殊任務,沒能回家給老人送終,使爺爺死不瞑目。父親的一生都在忙碌工作,以至於在他離開人世時都沒有時間再回草原。父親是爺爺唯一的獨子,盡管自爺爺病逝後,草原已沒有了他的任何親人,但他會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紀念故鄉。父親身邊有三件東西是他永遠帶在身邊並珍藏的,那就是一條馬鞭,一把戰刀,一支駁克槍。
這三件寶是父親戎馬生涯的見證,是父親視為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在我們家堂屋的正牆上永遠掛著那條馬鞭和戰刀。我經常看到父親撫摸那條馬鞭和擦拭那把雪亮的戰刀,眼睛裡閃爍著深情和自豪的光芒。我知道這條馬鞭跟隨父親走過了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是他草原騎兵生涯留下的唯一紀念。這就是我父親一個草原老兵特殊的思鄉情懷。而母親每隔幾年就一定要回草原探望,母親這里有太多的親人。
父親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還惦念著能再嘗一次故鄉的奶皮子,嚼一口脆香的炒米,喝一口酸甜的奶茶,這是他生命中最後的心願,也是他對故土最後一次深情的眷戀。記得那時表哥千里迢迢背著奶製品趕來時,父親已不能進食了,他只能聞聞這家鄉的味道了。而母親在最後的時刻想念的則是家鄉的親人。這就是父母對故鄉至深的情懷,和深沉的愛……
Ⅳ 名人保留情懷的故事
赤子情懷——赤子,一般是指剛生的嬰兒,後比喻熱愛祖國,對祖國忠誠的人,也指內心純潔善良的人。赤子情懷一般是指擁有對祖國高度忠誠和熱愛的人內心對祖國的一種熱愛的情懷。望好評
Ⅳ 關於家國情懷的人物事例
杜甫在安史之亂中,心向朝廷,不變初心的故事。
岳母刺字,岳飛抗金,盡忠報國的故事。回
蘇武被答匈奴扣押19年,不背叛祖國(漢朝)的故事。
南宋文天祥被元朝俘獲,誓死不降,英勇就義的故事。
資料拓展:
"家國情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之一。所謂的"家國情懷",是主體對共同體的一種認同,並促使其發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內涵包括家國同構、共同體意識和仁愛之情;其實現路徑強調個人修身、重視親情、心懷天下;既與行孝盡忠、民族精神、愛國主義、鄉土觀念、天下為公等傳統文化有重要聯系,又是對這些傳統文化的超越。
家國情懷"在增強民族凝聚力、建設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識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Ⅵ 古典情懷
樓上的解釋不來錯,但還不夠全面源。
古典,分為很多側面和角度,樓主問的有些模糊,但總體來說,古典情懷,一般是指某人或者某種事物具備古代的一些風格,風范。或者主觀上,有模仿,效仿古典事物的慾望。這可稱為情懷。
Ⅶ 有人文情懷的故事
推薦來《額爾古納河右岸》,由源遲子建所著,是第一部描述我國東北少數民族鄂溫克人生存現狀及百年滄桑的長篇小說,以一位年屆九旬,這一弱小民族最後一個酋長女人的自述,向我們娓娓道來—— 在中俄邊界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居住著一支數百年前自貝加爾湖畔遷徙而至,與馴鹿相依為命的鄂溫克人。他們信奉薩滿,逐馴鹿喜食物而搬遷、游獵,在享受大自然恩賜的同時也艱辛備嘗,人口式微。他們在嚴寒、猛獸、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鐵蹄、「文革」的陰雲……乃至種種現代文明的擠壓下求生存。他們有大愛,有大痛,有在命運面前的殊死抗爭,也有眼睜睜看著整個民族日漸衰落的萬般無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愛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獨特民風,一代又一代的生死傳奇,顯示了弱小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Ⅷ 十則名人的友誼故事
1、范仲淹和王質
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張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貶去穎州。當范仲淹捲起鋪蓋離京時,一些平日與他過從甚室的官員,生怕被說成是朋黨,紛紛避而遠之。
有個叫王質的官員則不然,他正生病在家,聞訊後,立即抱病前去,大搖大擺地將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門外。在那一人犯罪株連九族的封建社會里,王質能做到不計個人利害得失,真誠待友,和那些見利忘義之徒相比較,實在是難能可貴的。對范仲淹來說,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朋友,此時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2、生死之交的故事
詩人鄭少谷與王子衡相距千里,素未謀面,卻彼此傾慕,忽悠贈答。鄭少谷曾有詩贊王子衡:「海內談詩王子衡,春風坐遍魯諸生。」意思是:當王子衡講評詩歌時,就是魯國孔子的弟子聽了,也會如春風。
後來鄭少谷死了,王子衡驚聞噩耗,哀傷至極,他不顧千里奔波,特地趕到福建,為他辦理喪事,寬慰親屬。
3、「元白」情深的故事
俗話說「文人相輕」,但在唐代文壇上,卻有兩個文人給後人留下了文人相親的佳話。他們是白居易和元稹。兩人的友誼,是在共患難中建立起來的。
元和十年正月,白居易與元稹在長安久別重逢,兩人經常暢談達旦,吟詩酬和。但事隔不久,元稹因為直言勸諫,觸怒了宦官顯貴,在那年三月被貶為通州司馬。
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鎮軍閥李師道勾結宦官暗殺身亡一案,被權臣嫉恨,憲宗聽信讒言,把他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
休戚相關的命運,把白居易與元稹緊緊聯系在一起,他們一生交誼很深,世人稱為「元白」。
4、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
「管鮑」指春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和他的朋友鮑步牙兩個人。管仲年輕時和鮑叔牙一起做生意,賺了錢之後,鮑步牙知道管仲家裡十分貧困,總是多分給管仲一些,絕不認為管仲貪心;管仲幫助鮑叔牙做事時,不一定件件做得很好,鮑叔牙不認為管仲愚蠢,而理解那是受客觀條件所限。
管仲做官,曾三次被逐,鮑叔牙深知並非管仲人品不好,或是幹得不出色,而是時機和運氣問題……管仲深情感嘆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鮑叔牙後來推薦管仲做了齊國之卿,幫助君大力推行改革,使齊國成了春秋的第一霸主。現在,人們常以「管鮑之交」形容友誼篤厚。
5、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
青年的馬克思就有著改造社會的強烈願望並付諸行動,因而他受到反動政府的迫害,長期流亡在外。1844年,馬克思在巴黎認識了恩格斯,共同的信仰使彼此把對方看得比自己都重要,馬克思長期的流亡,生活很苦,常常靠典當,有時竟然連買郵票的錢都沒有,但他仍然頑強地進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動。
恩格斯為了維持馬克思的生活,他寧願經營自己十分厭惡的商業,把掙來的錢源源不斷地寄給馬克思,他不但在生活上幫助馬克思,在事業上,他們更是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地合作。
他們同住倫敦時,每天下午,恩格斯總到馬克思家裡去,一連幾個鍾頭,討論各種問題;分開後,幾乎每天通信,彼此交換對政治事件的意見和研究工作的成果。他們之間的關懷還表現在時時刻刻設法給予對方以幫助,都為對方在事業上的成就感到驕傲。
馬克思答應給一家英文報紙寫通訊稿時,還沒有精通英文,恩格斯就幫他翻譯,必要時甚至代他寫。恩格斯從事著述的時候,馬克思也往往放下自己的工作,編寫其中的某些部分。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40年,建立起了偉大的友誼,共同創造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
正如列寧所說的「古老的傳說中有各種各樣非常動人的友誼故事,後來的歐洲無產階級可以說,它的科學時由兩位學者和戰友創造的。他們的關系超過了古人關於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
6、周恩來和張學良
周總理和張學良將軍沒有見過幾面,可是他們卻結下了終生的友誼。
在西安事變後,他們才見過第一次面,不過他們卻是一見如故。當得知張學良准備和一起回到南京時,周總理心急如焚,趕忙跑到機場勸阻,不過當他到機場時,飛機已經起飛了。
在張學良被軟禁後,周總理曾想盡辦法營救,奈何沒有成功。在周總理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依然沒有忘記張學良。他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我們不能忘了兩位張先生啊,他們都對國家做過貢獻。
7、魯肅和周瑜
魯肅(172-217),字子敬,東吳四英將第二位,文武全才。魯肅少年看出世道將亂,便苦練箭術。其後周瑜帶了幾百人從魯肅門前過,向魯肅借糧。魯肅當時前里有兩囤米,魯肅當時就借了一囤米給周瑜。周瑜十分感謝魯肅,後來向孫權推薦了魯肅。
魯肅見了孫權,明確提出了與曹操、袁紹三分天下的想法,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孫權非常敬重魯肅,與他日夜交談。208年,曹操南下,東吳分為主戰主和兩派。魯肅立主一戰,並主動前往江夏請諸葛亮過江,使孫權看到了劉備聯吳抗曹的決心。
赤壁之戰中,魯肅以武將身份出戰,總領三軍,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赤壁之戰後,魯肅立主將荊州借給劉備,這一招使得曹操正在寫字的筆嚇得掉到了地上。210年,周瑜病逝,臨死前向孫權推薦魯肅繼任都督。魯肅任都督後不久,劉備取西川成功,於是魯肅開始和關羽就荊州問題展開了斗爭。
劉備大軍殺至公安,孫權也主張讓呂蒙迎敵。魯肅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與關羽談判,要求以湘水為界,歸還三郡。這就是著名的單刀會。這件事的真正英雄並非關羽,而是魯肅。在單刀會上,魯肅義正言辭,蜀方無言以對,只得割讓三郡。
217年,魯肅病逝,年僅46歲,諸葛亮在成都為魯肅掛孝。孫權稱帝時感慨的說道:「昔日魯子敬就說過會有這一天,看來子敬真是有遠見呀!」
Ⅸ 歷史上有治國平天下情懷的文人的故事
范仲淹
王安石
李白
龔自珍
基本上古代的文人都具有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因為儒家講求學而優則仕嘛,所謂忠君報國都是文人的追求。文死諫、武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