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中的君王
① 諱疾忌醫典故中君王是誰
蔡桓侯
故事原文:
諱疾忌醫:隱瞞病情,不願醫治。比喻掩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不願接受批評幫助。
有一天,名醫扁鵲去見蔡桓侯。他仔細端詳了蔡桓侯的氣色後,說:「大王,您得病了。現在病只在皮膚表層,趕快治,容易治好。」蔡桓侯不以為然地說:「我沒病,用不著你來治!」
扁鵲走後,蔡桓侯對左右說:「這些當醫生的,成天想給沒病的人治病,好用這種辦法來證明自己醫術高明。」
過了十天,扁鵲再去看望蔡桓侯。他著急地說:「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肌肉里去了。可得抓緊治療啊!」蔡桓侯把頭一歪,極為不悅地說:「我根本就沒有病!你走吧!」扁鵲走後,蔡桓侯很不高興。
又過了十天,扁鵲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看了看蔡桓侯的氣色,焦急地說:「大王,您的病已經進入了腸胃,不能再耽誤了!」蔡桓侯連連搖頭:「說什麼鬼話呢,我哪來的什麼病!」
扁鵲走後,蔡桓侯更不高興了。
又過了十天,扁鵲再一次去看望蔡桓侯。他只看了一眼,馬上掉頭就走了。對此,蔡桓侯感到非常奇怪,便派人去問扁鵲:「您去看望大王,為什麼掉頭就走呢?」扁鵲說:「有病不怕,只要治療及時,一般的病都會慢慢好起來的。怕只怕有病說沒病,不肯接受治療。病在皮膚里,可以用熱敷;病在肌肉里,可以用針灸;病到腸胃裡,可以吃湯葯。但是,現在大王的病已深入骨髓。病到這種程度只能聽天由命了,所以我也不敢再請求為大王治病了。」
果然,五天以後,蔡桓侯的病就突然發作了。他打發人趕快去請扁鵲,但是扁鵲已經逃到別的國家去了。沒過多久,蔡桓侯就病死了。
② 諱疾忌醫典故中的君王是誰
諱疾忌醫故事中的君王說的是蔡恆公,其中的醫生是扁鵲。這個故事講的是,一次名醫扁鵲去,見了蔡恆公,一見蔡恆公扁鵲憑借他多年的醫生經驗,就對著蔡恆公說:“你有病。”此話一出,蔡恆公聽了肯定就不高興了。扁鵲又加了一句:“你的病現在還在皮膚里,如果不趕緊醫治的話,你的病情將會加重。”蔡恆公心裡很不開心,但是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笑著回答說:“我沒有病。”
過了五天,蔡桓公突然覺得渾身疼痛,連忙派人去請扁鵲來給自己醫治,但是這個時候扁鵲已經逃到了秦國了,蔡恆公沒過多久就死掉了。
這雖然只是一個典故,但是在我們身邊從不缺乏這樣子諱疾忌醫的人,遇到這種突然莫名其妙說你有病的人,你可以認真思索一下,到底是真的自己有病還是他有病。
③ 「諱疾忌醫」典故中的君王是:
「諱疾忌醫」這個典故出自扁鵲見蔡桓公。名醫扁鵲,有一次去見蔡桓侯。他在旁邊立版了一會兒對蔡桓公說:權「你有病了,現在病還在皮膚里,若不趕快醫治,病情將會加重!」蔡桓公聽了笑著說:「我沒有病。」十天以後,扁鵲又去見桓侯,說他的病已經發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還會加重。桓侯不理睬他。扁鵲走了以後,桓侯很不高興。再過了十天,扁鵲又去見桓侯,說他的病已經轉到腸胃裡去了,再不從速醫治,就會更加嚴重了。桓侯仍舊不理睬他。又過了十天,扁鵲去見桓侯時,對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侯覺得很奇怪,於是派使者去問扁鵲。扁鵲對使者說:「病在皮膚里,肌肉里,腸胃裡,不論針灸或是服葯,都還可以醫治;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還有什麼辦法呢?現在桓侯的病已經深入骨髓,我也無法替他醫治了。」
五天以後,桓侯渾身疼痛,趕忙派人去請扁鵲,扁鵲已經逃到秦國了。桓侯不久就死掉了。
④ 成語典故諱疾忌醫中的君王是指哪一位
成語典故諱疾忌醫中的君王是指蔡桓公.
成語出處
宋·周敦頤《周子通書·過》:「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諱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 【典 故】 原文: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讀音cou,皮膚表面的紋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 諱疾忌醫
見曰:「君子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中醫用布包熱葯敷患處)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中醫用針或石針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中醫湯葯名,火齊湯)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公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醫之治病也,攻之於腠理,此皆爭之於小者也。夫事之禍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聖人早從事焉。」 (節選自《韓非子·喻老》) 譯文:名醫扁鵲,有一次去見蔡桓公。他在旁邊立了一會兒對桓公說:「你有病了,現在病還在皮膚的紋理之間,若不趕快醫治,病情將會加重!」桓公聽了笑著說:「我沒有病。」待扁鵲走了以後,桓公對人說:「這些醫生就喜歡醫治沒有病的人 把這個當做自己的功勞」 十天以後,扁鵲又去見桓公,說他的病已經發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還會加重。桓公不理睬他。扁鵲走了以後,桓公很不高興。 再過了十天,扁鵲又去見桓公,說他的病已經轉到腸胃裡去了,再不從速醫治,就會更加嚴重了。桓公仍舊不理睬他。 又過了十天,扁鵲去見桓公時,對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公覺得很奇怪,於是派使者去問扁鵲。扁鵲對使者說:「病在皮膚的紋理間 是燙熨的力量所能達到的;病在肌膚 是針石可以治療的;在腸胃是 火劑可以治癒的;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還有什麼辦法呢?現在桓公的病已經深入骨髓,我也無法替他醫治了。」 五天以後,桓公渾身疼痛,趕忙派人去請扁鵲,扁鵲卻早已經逃到秦國了。桓公不久就死掉了。
⑤ "諱疾忌醫"典故中的君王是誰
「諱疾忌醫」這個典故出自扁鵲見蔡桓公。名醫扁鵲,有一次去見蔡桓侯。他在旁邊立了版一會權兒對蔡桓公說:「你有病了,現在病還在皮膚里,若不趕快醫治,病情將會加重!」蔡桓公聽了笑著說:「我沒有病。」十天以後,扁鵲又去見桓侯,說他的病已經發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還會加重。桓侯不理睬他。扁鵲走了以後,桓侯很不高興。再過了十天,扁鵲又去見桓侯,說他的病已經轉到腸胃裡去了,再不從速醫治,就會更加嚴重了。桓侯仍舊不理睬他。又過了十天,扁鵲去見桓侯時,對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侯覺得很奇怪,於是派使者去問扁鵲。扁鵲對使者說:「病在皮膚里,肌肉里,腸胃裡,不論針灸或是服葯,都還可以醫治;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還有什麼辦法呢?現在桓侯的病已經深入骨髓,我也無法替他醫治了。」 五天以後,桓侯渾身疼痛,趕忙派人去請扁鵲,扁鵲已經逃到秦國了。桓侯不久就死掉了。
⑥ 成語典故「煒疾忌醫」中的君王是指哪一位
是「諱疾忌醫」出 處:宋·周敦頤《周子通書·過》:「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回,如護疾而答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典故出處 扁鵲是古代一位名醫.有一天,他去見蔡桓侯.他仔細端詳了蔡桓侯的氣色以後,說:「大王,您得病了....
⑦ 成語典故「煒疾忌醫」中的君王是指哪一位
諱疾忌醫中的君王是蔡桓公
諱疾忌醫
[拼音]
huì jí jì yī
[釋義]
諱:避忌;忌:怕,內畏懼。隱瞞疾病,不願容醫治。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的缺點和錯誤。
[出處]
宋·周敦頤《周子通書·過》:「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護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
[例句]
另外,雖然精神障礙在中國疾病總排名中已居首位,但人們對於心理疾病卻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有病不醫甚至諱疾忌醫的現象仍然存在
⑧ 「烽火戲諸侯」的典故,說的是哪個君王的
是西周的亡國之君:周幽王,他不愛天下愛美人,為博美人一笑戲弄天下。相關典故:烽火戲諸侯。周幽王得到美人褒姒,而褒姒比較高冷不愛笑也不會笑,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點燃烽火;而烽火是在戰爭中給其他諸侯傳遞信號的,其他各諸侯看到烽火後,會帶兵鞏衛王室,在沒有任何戰爭的情況下,周幽王多次隨意點燃烽火博美人一笑戲弄了眾諸侯,即古上演代版「狼來了的故事」。當犬戎攻打都城鎬京時,周幽王再點燃烽火也無人再信,犬戎輕而易舉的攻佔都城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
⑨ 「諱疾忌醫」這個典故中的君王是誰
諱疾忌醫出自於戰國末期思想家韓非子的散文《扁鵲見蔡桓公》,裡面的君主說的是蔡桓公。
另一種說法蔡桓公指的是蔡桓侯,他是春秋時期蔡國的君主,姓姬名封人。蔡桓侯為蔡宣侯的兒子,繼承了蔡宣侯的君主之位。蔡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國君姓姬,是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姬度的封地屬國。因為受封於蔡,建都於蔡,因此被稱為蔡國。可以說蔡國在春秋時期跟周王室的關系應該是很親密的,因為是同姓宗族。但蔡國卻一直默默無聞,蔡桓侯的生平事跡在史書中幾乎無所見,只知在公元前447年蔡國被楚國所滅。
⑩ 成語典故"諱疾忌醫"中的君王是指以下哪一位
B.蔡桓公。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讀音còu,皮膚表面的回紋理)答,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
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cou)理,湯熨(中醫用布包熱葯敷患處)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中醫用針或石針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中醫湯葯名,火齊湯)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公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醫之治病也,攻之於腠理,此皆爭之於小者也。夫事之禍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聖人早從事焉。」(節選自《韓非子·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