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蒙古族典故

蒙古族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2-12 12:13:04

❶ 說學藝不精的人是蒙古代夫的典故出自哪裡

人們習慣稱那種「惡治」的醫生為蒙古大夫,這蒙古大夫,就是對傳統蒙醫的戲稱。 之所以對蒙醫有這種瘮人的看法,是和蒙醫的治療方法有一定關系的。蒙醫是蒙古族的一種獨特醫療系統,古代主要集中於喇嘛廟。傳統的蒙醫多用物理療法,很少用葯且擅長接骨正骨,(清代蒙醫受到藏醫的巨大影響,特別是藏醫《四部醫典》的傳入,使蒙葯得到發展,形成了自己的體系),正骨那還能舒服了?這個專科特點不免讓病家畏懼三分。對於普通頭疼腦熱,蒙古族人很少求醫,多依靠自身抵抗力,因此蒙醫在這方面不接診則已,接診就是重病危急,養成了蒙醫為了立竿見影敢於用猛葯的習慣,清代太醫院也用一些蒙醫,但可想而知讓他們按照草原下葯的水準給虛弱的皇親國戚看病會有怎樣的效果。「蒙古大夫」因此成名。 所謂「蒙古大夫」是海外(西方)傳來的帶貶義的詞語。語源是舊時,中醫利用針灸、草葯等不為洋人熟悉的方式治理疾病,它們本就覺得怪異,而確也有些不負責任的游醫醫術馬虎,不能治療痊癒(但也不至於置人死地)。於是洋人以為中醫不過如是...又因為它們對中國人的印象還停留在成吉思汗西征的時期,對同屬「蒙古里亞種」的中國人一概呼之為「蒙古人」,所以貶稱中醫醫生是「蒙古大夫」,後來詞話在國內被引申為「黃綠醫生」的同義詞 「蒙古大夫」在北方地區引申為對「矇事」的人的貶義的稱呼。

❷ 蒙古人撅箭是啥典故

鐵木真道:」咱們祖復宗阿蘭豁雅制夫人的故事,你還記得嗎?她的五個兒子不和,她煮了臘羊肉給他們吃,給了他們每人一支箭,叫他們折斷,他們很容易就折斷八她又把五支箭合起來叫他們折斷。五個人輪流著折,誰也不能折斷。你記得她教訓兒子的話嗎?」札木合低聲道:「你們如果一個個分散,就像一支箭似的會給任何人折斷,你們如果同心協力,那就像五支箭似的堅固,不會給任何人折斷。」鐵木真道:」好,你還記得。後來怎樣?」
扎木合道,「後來她五個兒子同心協力,創下好大的基業。成為蒙古人的族祖(《射鵰英雄傳》第六回)

❸ 麒麟的傳說典故

傳說,麒麟是姬氏(周天子脈)的祖神(祖先神),源自黃帝祖神應龍,是應龍血脈的主要分支之一,有詩雲:「麒麟踏祥雲,人間百難消。」次說一是麒麟與麒麟後人可以治病消災,二說可以踏雲而行。「

其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首先見於戰國成書的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史《春秋》。戰國史學家公羊高撰寫的《公羊傳》和穀梁赤撰寫的《穀梁傳》,也記載了。

與孔子同代人左丘明的《左傳·卷十二》載:哀公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鑰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

《史記·孔子世家》載: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西狩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鑰商獲,以為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在其《集解》和《正義》中又註:「大野,藪名,魯田圃之常處,蓋今巨野是也。」

《兗州府志·聖里志》載:「周敬王三十九年春(哀公十四年),西狩於大野。叔孫氏家臣鑰商獲麟。」「折其左足,載以歸。叔孫氏以為不祥,棄之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麋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觀之曰:麟也,胡為乎來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衿。

叔孫氏聞之,然後取之。子貢問曰:夫子何泣也!孔子曰:麟之至為明王也,出非其時而見害,吾是以傷之。」

譯文:

傳說,麒麟是姬氏(周天子山脈)的祖神(祖先神),源自從黃帝始祖神應龍,這應龍血脈的主要分支的一,有一首詩寫道:「麒麟踏祥雲,人世間各種難以消化。」次說一對麒麟與麒麟後人可以用來治病消災,兩種說法可以踏雲而去。「

他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首先出現在戰國時期成書的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史《春秋》。戰歷史學者公羊高撰寫的《公羊傳》和穀梁赤撰寫的《穀梁傳》記載了。

與孔子同代人左丘明的《左傳·卷二》記載:魯哀公十四年春,在西部的大野打獵,叔孫氏的車子鑰匙商獵獲一隻麒麟,認為不吉利,以被測人。孔子看到他說:「麒麟呢」。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西狩大野,叔孫氏的車子鑰匙商獲得,認為不吉利,孔子看了看說:「麒麟呢」,取的。在他的《集解》和《正義》中又注入:「大野,湖泊名稱,魯田園的固定的地方,因為現在巨野是正確的。」

《兗州府志.聖里志》記載:「周敬王三十九年春(魯哀公十四年),在西部的大野打獵。叔孫氏家臣鎖商獵獲一隻麒麟。」「折他的左腳,坐車回去。叔孫氏認為不吉利,棄之門外,派人告訴孔子說:有麋,角是什麼呢?孔子去看他說:麒麟啊,為何而來呢?!反袖擦臉,流淚沾濕衣襟。

子貢問孔子說:那你為什麼哭呢!孔子說:麒麟是極為英明的君王啊,因為它被傷害了我才傷心的。」

(3)蒙古族典故擴展閱讀:

宋代以後麒麟形象向龍形轉化:

麒麟藝術品的風格,到宋代產生了新的變化,從過去的雄渾豪邁轉變成清秀靈動,麒麟的身軀又回歸到鹿形,且出現規則的鱗片,逐漸向龍體轉化。在頸部開始出現飄拂的鬃毛,觸須從鼻翼處伸出,肩部出現了火焰披毛,尾的造型雖似牛尾,但在端部呈扇形散開。

到了元代,麒麟的形象開始出現在瓷器上。與宋代麒麟相比,元代麒麟的龍形化更加明顯,但其奔躍向前的姿態仍保持著鹿科動物的特徵。如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元青花飛鳳麒麟紋盤,就很能代表這一時期麒麟形象的特點。

而麒麟與鳳的組合,此後也成為流行紋飾,稱為「麟鳳呈祥」,寓意天下太平、天下祥和。

明清時期,麒麟形象更受到人們的青睞,在石雕、玉雕、木雕、刺綉、年畫以及建築裝飾上,均出現了形態各異的麒麟形象。如該時期的官服,麒麟圖案是一品武官的標志。明代的石雕麒麟,在龍形化的同時,又有南北朝時期的麒麟風格,顯得穩健敦實。

❹ 蒙古族的紋樣特點,含義是什麼

蒙古族的紋樣特點即多為民族圖騰,含義與這些民族圖騰的內涵有關。

1、自然紋樣

其中花草紋有梅花、杏花、牡丹、海棠、芍葯等,動物紋有蝴蝶、蝙蝠、鹿、馬、羊、牛、駱駝、獅子、老虎、大象等,另外還有山、水、火、雲之類的圖案。

2、吉祥紋樣

如福、祿、壽、喜、盤長、八結、龍、鳳、法螺、佛手、寶蓮等。圖案內容豐富、色彩艷麗、對比強烈。蒙古族圖案與紋樣同其他民族的紋樣關系密切,但在運用紋樣時卻顯示出蒙古族特色。

蒙古族喜歡組合運用圖案紋樣,如將盤長紋延伸再加入卷草的雲頭紋,纏繞不斷,變化豐富多彩。技法多以幾何形卷草紋為主,利用曲直線的變化,表現不同的感情,將直曲線條的不同形式相結合,達到和諧統一的畫面布局。

(4)蒙古族典故擴展閱讀:

常用紋樣

1、民族圖騰

蒙古人所崇拜的圖騰有狼、鹿、熊、氂牛、鷹、天鵝、樹木等等。《蒙古秘史》開篇第一句話這樣寫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兒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馬蘭勒,即蒙古人所崇拜的圖騰狼和鹿。

2、狼圖騰

蒙古民族的狼圖騰最早只是古代乞顏部落孛兒只斤氏的圖騰,這在《蒙古秘史》和《蒙古源流》中都有記載。經過數百年的演繹,狼圖騰被人們當成了整個蒙古民族的圖騰。

3、鹿圖騰

蒙古薩滿認為鹿能顯靈,可以驅魔鎮邪。內蒙古巴爾虎、察哈爾、科爾沁等地區薩滿巫師所戴的帽子都用鐵皮製成鹿角加以裝飾,所用的青銅鏡和法鼓也都刻畫著鹿的形象,說明蒙古先民、特別是森林狩獵民曾以鹿為圖騰神靈。

4、鷹圖騰

蒙古薩滿傳統認為,海東青是天的神鳥使者,它受命降到人間和部落頭領成婚,生下一個美麗的女孩,把她培養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渥都根」(女巫師)。而布里亞特的薩滿神話傳說中,男薩滿的最早化身也與鷹有血緣關系。

5、熊圖騰

布里亞特和達爾哈特人常稱熊為祖先、神聖的,稱呼熊「斡拖葛」,意思是長者、老人。

捕捉熊以後,分吃熊頭肉,似是古代原始人「圖騰聖餐」習俗的遺留。在原始人看來,用圖騰的血和肉作為聖餐,更能鞏固他們與圖騰的親密關系,重新獲得圖騰的靈威。

6、此外,受中原漢文化的影響,蒙古民族也崇拜龍,還有的部族有樹木圖騰崇拜、氂牛圖騰崇拜等等。各種圖騰神話反映了蒙古民族特點及與北方各民族、特別是阿爾泰語系各民族神話的許多共通之處,體現出他們之間相互交融的密切聯系。

❺ 蒙古族人為什害怕打雷應該是有歷史典故或者野史傳說,

羅馬教廷駐蒙古使節約翰·普·嘉賓鎳Lannuo在他們的文章透露,成吉思汗可能是被回殺害的閃電擊答中。約翰的和浦Lannuo·嘉賓倪然後到達蒙古,發現,經常夏天的閃電傷害事故,「有一種兇猛的閃電,雷擊,造成許多人死亡。」由於這個原因,蒙古人害怕打雷和閃電。
我記得《成吉思汗》 里頭有個片段就是說成吉思汗時代蒙古人認為打雷是上天憤怒,所以蒙古人都害怕打雷,包括戰士,聽到打雷都縮在地上不敢站起來走路。正好成吉思汗的軍隊在和他最大敵人擺開陣勢大決戰時,雙方廝殺到焦灼狀態時,天氣忽然大變,戰場上烏雲密布,接著打雷閃電不斷,這是所有士兵都停下搏鬥,蹲在地上不敢動,但是勇猛的性格讓他敢於站立於雷電之下,有一種戰神搬的勇氣,最為首領的他,他的勇氣感染了他軍隊。他的士兵們和他一樣在雷電交加的雲層下接著戰斗,最後勝利啦!

❻ 收集整理至少4個古人煉字、煉句的典故

賈島推敲
王安石改詩(春風又綠江南岸)
1
唐代有個名叫李相的官員,十分好學,一有空閑就捧起《春秋》來讀。他經常把叔孫婼的「婼」(chuò綽)字,誤讀為「吹」字音。長期在他身邊的一個侍從,老是聽他把這個字讀錯,便很不滿意,但對自己的主人又不好明說,只有憋在心裡。後來,侍從的不滿情緒還是被李相覺察到了,李相就問這個侍從:「我每次讀到這里,你就流露一股不滿的情緒,這是什麼原因呢?」侍從怕直說了於己不利。可不說又不行,正在這為難之際,他忽然靈機一動,便婉轉地答道:「過去我的老師教我讀《春秋》時,他把『婼』字讀成『綽』字音,現在聽您讀『婼』字為『吹』字音,方才醒悟到自己以前讀得不對,所以對自己不滿意。」李相一聽,知道是自己讀音有誤,忙說:「哦,那一定是我讀錯了!我是照著書上注文讀的,而你是有老師教過的,你肯定是對的。」經過核查,發現書上的注文果真不對。李相連忙站起來,把侍從接在自己的座位上,拜侍從為「一字之師」。
2
楊萬里,字亭秀,號誠齋,吉水(今江西)人,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人稱南宋四大家。其詩善為「楊誠齋體」,不堆砌典故,構思新巧,語言平易自然,自成風格,有《誠齋集》傳世。傳說有一天,楊萬里在館中與人閑聊,談到晉朝間,就說起有個文學家兼史學家叫於寶的怎麼怎麼,旁邊有個小吏插話說:「是干寶,不是於寶。」楊萬里感到很奇怪,便問他:「你怎麼知道叫干寶?」小吏找到韻書,遞給楊萬里看。果然韻書里「干」字下面清清楚楚地註明:「晉有干寶」。楊萬里一見大喜,非常感激地對這個小吏說:「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師呀!」
——此二者為有一字誤讀而經他人匡正的例子;以下事例均為有一字運用欠妥而經他人改良者——
3
唐代有個詩僧名叫齊己,寫的詩清逸雋永,耐人尋味,在當時的詩壇上享有盛名。有一回,他寫了一首題為《早梅》的詩,其中有這樣兩句:「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恰巧詩友鄭谷來訪,看後認為梅花數枝開不能算早,就提筆改了一個字,將「數枝」改為「一枝」,突出其獨在百花之先綻開。齊己看了,佩服得五體投地,連稱鄭谷是「一字之師」。
4
高適,字達夫,德州蓨(今河北景縣)人,也是唐代的傑出詩人。早年久留邊疆,熟悉軍事生活,所作多邊塞詩。其詩大多意境雄渾,情調蒼涼,間有清麗俊秀的詠景佳作。一天,高適赴外地視察,路經杭州清風嶺,觀月賞景,詩興大發,就在僧房裡寫了一首詩:「絕嶺秋風已自涼,鶴翻鬆露濕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寫完他就繼續趕路。途經錢塘江時正值月落,高適細看江潮,發現月落時,江潮隨風而退,只有半江之水。他想到自己用「一江」之水來描寫月夜之時的江潮,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便在視察歸來時,專門去僧房改詩。可是,一踏進房門,便看見這句詩已被人改過來了。高適感到很納悶,忙問是誰改的。僧人告訴他,在他去後不久,有一官員從此路過,偶然看見了這首詩,連聲贊嘆,但惋惜詩中的「一」字用得不如「半」字准確,便不待作者回來相商,徑直給它改了。高適暗暗稱奇,心想:「這人真是我的一字之師!」後來他多方打聽,才得知那位改詩的官員是赫赫有名的大文學家駱賓王。
5
元代蒙古族詩人薩都剌,字天錫,號直齋,雁門(今山西代縣)人,詩作風格清婉,多寫自然景物,間或寫民間疾苦,著有《雁門集》。有一次,薩都剌寫了一聯詩:「地濕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鍾。」吟哦再三,頗為自得。有個老人看見這聯詩後,連連搖頭,不以為然。薩都剌一見此情,知道老人定有高見,便虛心向他討教。老人說:「這一聯詩,寫得的確不凡,摹景狀物,別有意境。只是上半聯已有一個『聞』字,下半聯又用一個『聽』字,字雖有異,卻皆隱『耳』意。恰犯詩家大忌。」 薩都剌豁然大悟,忙問:「依您之見,改什麼字為好?」老人不慌不忙地答道:「唐人詩中不是有『林下老僧來看雨』的佳句嗎?不妨把其中的『看』字借來一用。」 薩都剌試著把「聞」雨改為「看」雨,仔細玩味,覺得果然更好。上半聯的「看」字隱「眼」意,下半聯的「聽」字隱「耳」意,不僅更符合詩的「工對」,而且愈發顯得情景交融,有聲有色。薩都剌急忙上前施禮,稱老人為「一字之師」。
(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謙虛好學的人,隨處可得「一字師」。這種事古代有,近現代也有。)
6
1957年1月,毛澤東讓袁水拍約臧克家去他那裡談談。席間,談及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這首詞,臧克家問毛澤東,「原馳臘象」的「臘」字應該怎麼講,並說現在各人的理解不同。毛澤東聽了,謙虛而又有點疑問地征詢他的意見:「你看應該怎麼樣?」 臧克家答道,「臘」字不好講,改成「蠟」字就好了,「蠟象」與上面的「銀蛇」正好相對。毛澤東欣然接受:「那你就給我改過來吧。」
7
吳玉章在1942年曾寫了一首《和朱總司令游南泥灣》的詩。詩中用「縱橫百餘里,『回亂』成荒地」兩句描述了當時的南泥灣的狀況和歷史。句中的「回亂」指清朝年間,南泥灣一帶回民起義,遭到清朝政府的殘酷鎮壓,從此南泥灣更加荒涼。後來,《紅旗飄飄》編輯要用這首詩,吳玉章應允了。他正抄寫這首詩,服務員小張在一邊看一邊搔著頭皮,思索了好一會,說:「『回亂成荒地』這句不妥貼,您雖然在『回亂』上加有引號,但從字面看,還是把南泥灣的荒廢歸咎於回民起義了。」吳玉章一聽,忙停下筆謙遜地討教:「對,你提得好,這句是不妥,你看怎麼改才好?」隨即,吳玉章把身邊的工作人員也找來參加他們對這句詩的研究,最後定稿時把「回亂」改為「剿回」二字。這一改,揭示出南泥灣的荒廢是封建統治者鎮壓人民起義造成的,使讀者看到了歷史的真面目。事後,吳玉章同客人們談到這位才十六、七歲的小服務員時,不無感慨地說:「他是我的一字師啊。」
8
20世紀40年代初,重慶公演郭沫若編寫的話劇《屈原》,正好郭沫若本人也在那裡看戲。台上扮演嬋娟的演員張瑞芳念著痛斥宋玉的台詞:「宋玉,你辜負了先生的教誨,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郭沫若聽到這里時,總覺得這句台詞缺了點味道。隔天,他就與張瑞芳交談自己的感受,打算把那句台詞改一改。這時,旁邊扮演釣翁的張逸生插了一句嘴:「『你是』不如改成『你這』,『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就夠味些了。」郭沫若品念著這句話,發覺果然生色不少,高興地採納了張逸生的意見,並尊稱他為「一字之師」。為此,學識淵博的郭沫若還特意地寫下一篇短文附在劇本後面。
9
1935年,著名書畫家王一亭先生受虞山某氏之託抄寫百花詩。在寫到其中一首藤花詩時,誤將「茸」字寫成了「葺」字。當時有一位客居常熟逍遙游公園的新華藝專畢業生,時才25歲的金塵僧見到了王先生的筆跡後,毅然提筆寫下了一首名為《戲呈白龍山人王一亭文》的詩寄給了這位藝壇老前輩。詩是這樣寫的:「丹黃甲乙究瑕疵,自昔曾聞一字師;那許紫茸成紫葺,先生想未橪吟髭。」指出王老先生在抄詩時未經思索細辨就信手寫了這個錯字。事隔不久,一首名為《七律•奉酬塵僧先生》的答謝詩送到了金塵僧的案頭。詩雲:「多君隻字摘瘢疣,極目天涯未易求。自省衰年多事僨,頻經塵劫念生浮。搖毫愧向碑三宿,得句疏慳酒一甌。半偈有緣共佳話,闌干倚遍海雲瘺。」海雲瘺,正是王一亭先生書屋之名,這首詩就是年逾古稀的王先生寫來的,詩中表示了他對這位一字之師的真摯酬謝。其勤奮好學,勇於改過的謙謙君子之心,躍然紙上。

❼ 愛新覺羅·豪格的軼事典故

崇德元年(1636年)豪格被降親王爵號,主要源於他與莽古濟家的婚姻關系。莽古濟是努爾哈赤與大福晉富察氏生的女兒,與前夫武爾古岱生有兩個女兒,長女嫁給了代善的長子岳託,二女嫁給了皇太極的長子豪格。莽古濟於岳託、豪格既是姑姑,又是岳母,莽古濟性格倔強,與皇太極一向不和,隨著這對同父異母姐弟間愈演愈烈的仇怨,處境兩難的豪格被捲入了無法擺脫的糾葛中。
天聰九年(1635年),因為與莽古濟家的關系,他第一次受到父親的處罰。事情的起因還要從豪格娶林丹汗的妻子說起。林丹汗的另兩位妻子,額爾哲圖福晉嫁給了阿巴泰,伯奇福晉嫁給了豪格。莽古濟見豪格娶了一個俊俏的蒙古貴婦,不禁大動肝火。莽古濟離席而去,中途退出了婚宴。
莽古濟大鬧婚宴,讓皇太極很下不來台,決心還以顏色,就把莽古濟一家徹底孤立起來。這場風波的起因,本來是因為莽古濟干涉豪格的婚姻。 天聰九年(1635年)底,豪格剛因與莽古濟的關系受到處罰,仍心有餘悸。對於這場驚天動地的大案,再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審時度勢,很快表明了自己在這場大火並中的立場:「我是皇上的兒子,妻子的母親想謀害皇父,我怎麼能與謀害皇父的女人同處呢?」接著就親手殺死了妻子。從豪格的一生看,無論是他在外征伐,還是為人處世,從沒有為人殘暴或性情暴虐的記錄,但父汗的意旨至高無上,不可抗拒,豪格下此毒手,實在是被逼無奈。
皇太極對兒子的殺妻之舉並沒有什麼表示,內心大概還是贊許的,所以在分配莽古爾泰財產時,給了豪格諸多好處,一是分給他八個牛錄的人口,一是將原屬莽古爾泰的正藍旗加以改編,並任命他為該旗的和碩貝勒。緊接著,又晉封他為和碩肅親王。這樣,僅數月之間,豪格就成為擁有一旗強大實力的六大和碩親王之一(其他五人為和碩禮親王代善、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和碩豫親王多鐸、和碩成親王岳託)。豪格身為皇長子,在諸貝勒中更是前程遠大,風光無限。 豪格生性柔弱,從帝位之爭中就反映出來。數年以後,豫親王多鐸曾當面告訴豪格:「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初議立爾為君,因王性柔,力不勝眾,議遂寢。」這句話說得很直露,「性柔」(性格軟弱),是他錯失皇位的主要原因,正因為他在關鍵時刻的「性柔」,使支持他的力量大失所望。後來,兩黃旗將領明確堅持「立帝之子」,不再專注於豪格;多爾袞口口聲聲他「無繼統之意」,都反映出當時形勢的細微變化。
不過,從豪格自身分析,當他自稱「德小福薄」時,確實也有難以啟齒的隱憂。試想,一個把愛妻一刀殺死的人,怎麼可能擁有道德的力量?又怎麼可能君臨天下,以德服人?他自稱「德小」,其實是很有一些自知之明的。再者,在皇太極有名位的15位後妃中,地位最尊顯的是崇德元年封的五宮(即清寧宮、關雎宮、麟趾宮、衍慶宮、永福宮)後妃,都是蒙古族,豪格的生母繼妃烏拉那拉氏不在其列。在皇太極的11個兒子中,豪格的出身不是最顯貴的,只是年齡居長,所以他自稱「福薄」,也並非無的放矢。 豪格在四川,與耶穌會傳教士利類思、安文思有過一段交往。民國初年,法國傳教士古洛東根據他們留下的教會檔案和中國史料,用中文撰寫了《聖教入川記》一書。書中記載了利類思、安文思與豪格的多次交往。
豪哥對西洋科技有濃厚的興趣。利類思、安文思在逃難途中被清兵抓捕,因相貌怪異,被送到豪格面前。豪格問傳教士關於機器的知識,還授意他們把天文書詳加解說,譯成滿語。豪格閱後,「大為驚異,以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稱贊不已」。
豪格與西洋傳教士有長期交往,在北京時與著名傳教士湯若望關系很熟,所以湯若望托他到四川後保護傳教士。豪格履行了自己的諾言,對傳教士「寵渥有加,每日賜肉給米,妥為照顧」。二位教士對豪格的「寬仁厚德」印象深刻,頌揚備至。有一次言談之餘,傳教士提到,他們有一位中國僕人在逃難中走失,生死未卜。豪格立即吩咐人持令箭速到各營尋訪。結果發現此人被一旗人擄獲。該旗人開始不願放回,後來聽說是豪格命令,將僕人親自送回。

❽ 蒙古人的神『長生天』有啥典故

,「長生天」是蒙古薩滿教的最高神明,蒙語為「孟和騰格里」,蒙古人有著天地崇拜的習俗他們稱天為額其格騰格里意為蒼天之父,稱地為額赫嘎扎爾,意為大地母親.<蒙韃備錄>記載"其俗最敬天地,每事必稱天,聞淚聲則恐懼,不敢行師,曰:天叫也."
薩滿教認為長生天具有主宰世間萬物的神秘力量,故應予以無限的崇拜與敬仰。

再歷史的演化進程中,長生天逐漸演化成了集自然,宗教,階級,政治,哲學意義於一體的復合觀念,對蒙古各個方面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蒙古民族以"蒼天"為永恆最高神,故謂"長生天"(蒙語讀作"騰格里")。"成吉思汗",其含義就是"賴長生天之力而為汗者"。與漢民族帝王的"君權神授" 具有相同意義。成吉思汗通過戰爭征服,結束了蒙古民族各部落之間延續了上千年的仇殺爭斗,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為蒙古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並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寶貴精神財富。故以馬頭為造型的〔長生天〕酒命名為成吉思汗頂級酒。

關於成吉思汗「長生天」思想,有很多學者從政治角度進行過分析。西北民族學院的趙金平女士在《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上發表題為《再論成吉思汗與「長生天」崇拜》的文章,從宗教學的觀點出發,探討成吉思汗的「長生天」崇拜思想,論述了「長生天」崇拜思想的形成對成吉思汗和黃金家族的影響。文章分為:有關長生天;成吉思汗「長生天」崇拜的主要內容;成吉思汗「長生天」崇拜對以後歷代汗王的影響。

後固始汗時代五世達賴權利的集中與擴張

1645年,隨著與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聯合統治西藏12年的蒙古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的去世,聯合政權中和碩特一方的權力急劇削弱,政權的中心逐步向格魯派領袖人物五世達賴喇嘛的手中轉移。繼固始汗以後的幾任和碩特汗王雖在西藏駐留達63年之久,但並未掌握統治西藏的實際權力,聯合統治形同虛設。故這63年被稱為後固始汗時期。後固始汗時期,原來西藏地方政教兩權分立的政治格局逐步演化為政教合一的集權制統治,五世達賴喇嘛的政教權力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這一時期,五世達賴喇嘛不僅以西藏首席教派領袖的身份統領著藏區各教派,而且在和碩特汗王的繼位、格魯派政權各級官員的任免以及對西藏乃至整個藏區僧俗貴族封賜土地屬民等大量世俗事務中都起著絕對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這種新的政治格局的形成,為以後清朝政府正式冊封七世達賴喇嘛為西藏政教合一的領袖,並授權管理西藏政教事務做了鋪墊。青海社會科學院藏學所所長馬林副研究員在2002年第3期《青海民族學院學報》上發表題為《後固始汗時代五世達賴權利的集中與擴張》,從左右和碩特汗位的繼立;掌管各級官員的任免權;封賜僧俗貴族土地屬民;積極聯絡蒙古各部首領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元初西域少數民族翻譯家的主要活動及其貢獻

元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由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封建王朝。由於地域界限被沖破,各民族文化在接觸中相互補充、吸收,出現了多元文化交相輝映的時代特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圖書館的李星瓊先生在2002年第2期《西域研究》上發表題為《元初西域少數民族翻譯家的主要活動及其貢獻》的文章,以安藏等五位西域翻譯家的活動為切人點,對這一特殊歷史時期西域少數民族翻譯家在促進國內各民族文化交流和維護祖國統一中的貢獻做一闡述。當蒙古鐵騎橫掃中原並建立其統治以後,他們面臨的是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這里不但人口眾多,而且其生產、生活方式也與漠北迥異。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維護其統治,了解和學習先進的漢文化成為統治的需要。眾多的通曉漢文的西域人紛紛入仕元廷。安藏、阿魯渾薩里、迦魯納答思、察罕、必蘭納失里就是他們中的代表。他們不僅通曉包括漢語在內的多種語言,而且精通儒學釋教,成為統治者需要的治世之才,為促進各民族間的文化交流和維護祖國統一做出了貢獻,具體表現在他們的翻譯成就和參與國家的管理等方面。翻譯方面的貢獻主要表現在:歷史著作、儒學典籍方面的翻譯;少數民族文史著作的漢譯;佛教經卷的翻譯。

大通境內的明長城考釋

在明代官方文書、史籍中稱長城為「邊牆」、「牆塹」、「邊垣」等。大通縣境內的明邊牆,即為明代修築在青海的「長城」的一段。青海省大通縣文物管理所陳榮女士在2002年第3期《青海民族研究》上發表題為《大通境內的明長城考釋》的文章,考述了大通境內的「明邊牆就是明代修築在青海的明長城」,並對其修築和維修時間等進行了考辨。從《西寧府新志,輿圖》來看,西寧近境的長城基本上圍繞著西寧衛城,從北、西、南三面構成拱衛形狀。是時,構築長城之意在於重點防禦明正德年間游牧於青海湖地區的蒙古卜兒孩部,以及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從內蒙古河套地區進入青海湖地區的土默特部俺答汗部屬對明西寧衛的侵擾,它便成為西陲重鎮——西寧衛的外圍防禦工事。西寧近境的明長城,從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開始,由西寧兵備副使王繼芳、周京等官吏主持修築,後經隆慶元年、六年,萬曆元年、二年、二十四年多次大規模的修築,青海西寧近境長城段才初步完成。

康熙朝之公主與漠南蒙古的聯姻論考

清廷與蒙古尤其是漠南蒙古的聯姻,對於其入主關內以及鞏固統治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成為歷朝清帝所遵循的祖制,康熙朝亦不例外,諸多公主陸續下嫁蒙古,繼續用「姻好」鞏固「盟好」。蘭州大學歷史系羅惠仙女士在2002年第3期《西北民族學院學報》上發表題為《康熙朝之公主與漠南蒙古的聯姻論考》的文章,仔細分析了康熙朝公主與漠南蒙古聯姻的情況。

探析蒙古考驗婚史詩與好漢三項比賽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是九月在2002年第2期《西北民族學院學報》上發表題為《探析蒙古考驗婚史詩與好漢三項比賽》的文章,認為好漢三項比賽從薩滿教祭祀儀式演變成為衡量好漢的價值標准之後,漸漸滲透於蒙古英雄史詩之中,在完成任務式考驗婚史詩的基礎上,出現了復合式考驗婚史。具有復合式考驗婚內容的蒙古英雄史詩,考驗婚史詩中為數不少。其復合方式是英雄完成任務式考驗婚和好漢三項比賽式考驗婚的兩種考驗婚情節,在同一篇史詩中結合在一起。這與好漢三項比賽向蒙古英雄史詩滲透有關。

宋元明時期僧道免丁錢問題探討

免丁錢是一種例行於南宋紹興中期的身丁稅,課征對象為寺觀僧道,僅盛行於南宋時期。至於元明時期的僧道免丁錢,則是發拔度牒的收費,其性質與宋代不同。青海師范大學白文固教授和趙春娥老師在2002年第2期《青海民族學院學報》上發表題為《宋元明時期僧道免丁錢問題探討》的文章,從免丁錢的創行,免丁錢的課征辦法,免丁錢的變化及其廢除等三個方面探討了這個問題。

退契與元明的鄉村裁判

在鄉村制度史研究中,很少有人將元代和明代聯在一起進行研究。恰恰相反,往往把元明兩代做對比研究。比如,通常都認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痛恨元朝胥吏魚肉百姓,實行「以民管民」的政策,由此,在鄉村設立糧長、里長、老人制度。老人制度,即在鄉村舉年高德劭者為里老人,主管一里詞訟,建立了由里老人審判這種別於官府聽訟的司法體系。明初的里老人審判意在減少地方官特別是胥吏、衙役等擅權弄法的機會,將官吏一手執掌的業務由編戶齊民自己來進行。在說到老人制度時,也很少有人將其與元代村社制度聯系起來。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周紹泉研究員在2002年第2期《中國史研究》上發表題為《退契與元明的鄉村裁判》的文章,通過徽州文書中保存下來的元明時代的一些退契及相關文書,發現這些退還土地文書的背後常常隱藏著訴訟紛爭。而在處理這些土地紛爭時,元代的社長和明代的里長,老人發揮著驚人相似的作用。
編輯詞條

❾ 充軍的歷史典故

發遣罪人充軍,秦漢時就有, 宋、元創設,明正式入律,開始主要是出於衛所兵制充實軍士的需要,後來成為重刑苦役制度,分極邊、煙瘴(均4000)、邊遠(3000)、邊衛(2500)(清為近邊)、沿海附近(1000)(清為附近)等執行刑罰場地。充軍勞役監分布所在,最遠四千里,最近一千里,分發地區南北方向有一定限制,按刑罰所及的對象和刑期,有終身(本人畢生充軍)和永遠(本人死後由子孫親屬接替)兩種。充軍重刑在明朝是極為盛行的。清朝也存在,其一般在定罪後由兵部發配。與明律不同:不連帶家人,情節輕的可「更赦放逐」,不必「永遠」。P221明朝是附加刑,清朝成為獨立刑種。
「充軍」之名大概在元代前後才正式出現,直到明代才開始作為一種刑名普遍行用。但把罪人發入軍伍,在中國歷史上很早就已經出現了,並行用不斷。隋唐以前,並沒有形成固定的制度,只是偶爾行用,具有隨意、臨時的特徵。如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曾「發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其中就有把「逋亡人」等犯罪之人補充軍伍進行作戰的;漢武帝天漢四年(前97年),曾發天下「七科」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朔方,其中發入軍伍的多數也是有罪之人。南北朝時期,逐漸出現了降死戍邊的規定,如北魏高宗時期,大臣源賀上書,提議,「自非大逆,赤手殺人之罪,其坐贓及盜與過誤之愆應入死者,皆可原命,謫守邊境」。高宗遂令「已後入死者,皆恕死徙邊」。(《魏書·源賀傳》)這一時期,不僅把犯罪之人發往軍中,而且使得「發罪人為兵」成為降死一等的重刑。
到了元代,更是成為一種稱作「出軍」的新流刑。出軍是從蒙古族古老的懲治方式中脫胎而來的,從元代建立以來一直得到實施,並且有日見倚重的趨勢。出軍與當時行用的另外一種流放形式「流遠」一樣,主要的去所在素為「瘴癘」之地的湖廣與北鄙的遼陽。罪犯一般是南人發北,北人發南。出軍的罪犯到達配所之後,主要是「從軍自效」,以增強邊方鎮戍軍伍的實力。原則上,除了大赦,出軍與流遠的罪犯要終老發配之地。與傳統流刑相比,其懲治力度之強不言而喻。出軍與流遠起初並行,至元仁宗、元英宗年間,出軍逐漸進入流遠刑,使流遠刑成為一種包括多種懲治方式,具有多種層次的刑罰,並進而進入了國家法定的刑罰體系。《經世大典·憲典》規定的五刑制中,流刑被正式界定為「流,則南之遷者之北,北之遷者之南」(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五刑》)。這標志著包括了出軍的元代的流遠刑成為一種新的流刑,並正式代替了五刑制中傳統流刑的位置。
明代是「充軍」正式形成制度並大規模行用的時期。隋唐以後流刑的懲治力度不足,是每個以五刑制為國家刑罰體系的朝代都曾經面對的問題,卻僅有元明兩代以發罪人為兵的大量行用來解決。明初朱元璋高舉「祖述唐宋」,盡革胡風的大旗,卻承繼了元代的出軍,發展出了明代的充軍。
明代,軍事上實行衛所制度。衛所制度是明初太祖時期模仿北朝隋唐的府兵制而創建的一種軍屯性質的軍事制度,是明朝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軍人世襲為兵,列為軍籍。最初,每個軍士受田15畝以維護生活。之後,某些地區增加到50畝。這樣,使得軍隊能夠自給自足,從而使朝廷無須從國庫按月撥發糧餉便能維持一支龐大的邊防力量。軍人獨立成籍,並世代負有服軍役的義務。自明初確立軍籍與軍戶之後,國家再無新定軍戶之事。也就是說,明初確定軍戶以後,在正常的渠道內,明代的軍戶一直沒有增加的機會。
為了維持衛所制度,保證軍伍的充實,首先要維持軍伍本身的實力,即保證軍官軍人的懲治在軍伍之內實行,從而保證軍伍本身的力量不至流失。因此,充軍制度最先在軍伍內部實施。《大明律》制定「軍官軍人犯罪免徒流」文,規定:
「凡軍官軍人犯罪,律該徒流者,各決杖一百。徒五等,皆發二千里內衛分充軍;流三等,照依地里遠近,發各衛充軍。該發邊遠充軍者,依律發遣,並免刺字。若軍丁、軍吏及較尉犯罪,俱准軍人擬斷,亦免徒流刺字。」
這樣做既保證了對軍人犯罪的懲處,又免除了由於對於軍人懲處造成的軍人的流失,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然而,自從15世紀後期開始,衛所制度便呈現出衰敗的徵兆。地方將領貪污腐化,把衛所軍官當作有利可圖的職位,以便中飽私囊;士兵被拚命壓榨,使得他們一有機會便極力擺脫軍戶身份。據史載,到了16世紀初,一些衛所的逃亡軍士甚至達到了其總數的80%。兵戶數量的持續減少,無疑導致了國家兵源的緊張。
為了解決國家兵源的不足,緩解兵源緊張,就必須想辦法補充軍伍人數。在這一思路下,充軍的對象便擴大開來,把大量非軍籍的平民罪犯發往軍伍為兵,以補充軍伍人數的不足,從而更持久地為國家提供更多的兵士。
與歷史時期的「發罪人為兵」相比,明代充軍的實施規模最大。這首先體現在法規的設置上。明代200多年間,充軍法規的發展持續不斷。明洪武初年,只是偶有充軍記載。二十六年定充軍罪名22款。加上《大明律》46款,共68款。但發展至嘉靖年間為213款,萬曆增加至243款。法規的增加,自然使充軍的適用范圍相應擴大。從明初到明末,充軍針對的對象與罪行都呈現出明顯的發展趨勢。明初,充軍的對象以軍官軍人為主,盡管在洪武一朝,也有相當數量的非軍籍人充軍,但充軍為軍官軍人特設的特徵比較明顯。然而隨著充軍法規的發展,充軍的對象逐漸普遍化,至弘治《問刑條例》,上至文武官吏,下至軍民百姓,都在充軍之列,尤其是軍官軍人與非軍籍人的充軍條目大致相當,明初充軍為軍官軍人特設的特徵逐漸淡化。同時,充軍的罪名也不斷增加,吏、戶、禮、兵、刑、工各方面均有相應的適用罪行。

❿ 呼倫貝爾草原的人文、歷史典故、風土人情

鄂溫克旗、陳巴爾虎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
蒙古族自稱「蒙古」。「蒙古」這一名稱較早記載於《舊唐書》和《契丹國志》,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蒙古族發祥於額爾古納河流域,史稱「蒙兀室韋」、「萌古」等。
蒙古族現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人口480.6849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其中雲南有1.3萬人,聚居在通海縣新蒙鄉,分中村、下村、白閣、交椅灣和陶家嘴5個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隨忽必烈戰遺留在雲南的蒙古族後裔。通海蒙古族從祖國西北大草原來到雲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鳳山腳下,已有740多年的歷史。700多年來,與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憑自立自強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把杞麓湖之濱、鳳凰山之麓建設成了魚米之鄉。
畜牧業是蒙古族人民長期賴以生存發展的主要經濟。此外,還從事加工業、農業和工業。現以農耕為主。蒙古族善於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主要樂器是馬頭琴。喜愛摔交運動。蒙古包和勒勒車是他們游牧生活的伴侶。
語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三種方言。現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紀初用回鶻字母創制,14世紀初,經蒙古學者卻吉·斡斯爾對原有文字進行改革,成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雲南的蒙古族會彝語]和漢語,其蒙古語與北方的蒙古語大致可相通。
用蒙古語言文字的新聞出版、廣播、戲劇、電影事業也有了相當的發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著名的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三大英雄史詩之一;《飲善正要》被列為對世界文明貢獻卓著的重要醫學發明成果之一。
主要分布地區:內蒙古、遼寧、新疆、黑龍江、吉林、青海、河北、河南等地。

【歷史】

蒙古族歷史悠久,蒙古的稱謂最早見於唐代,那時只是蒙古眾多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這個部落的發祥地在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以後逐漸西移。各部落之間競相掠奪人口、牲畜和財富,形成了無休止的部落戰爭。13世紀初,成吉斯汗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落,建立了統一的蒙古貴族政權。1219年西征,版圖擴大到中亞地區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統一全中國。1368年元朝滅亡。自元代以來,蒙古族人民在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天文歷算、文化藝術、醫學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1947年5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內蒙古自治區,成為中國建立最早的一個自治區。以後又相繼成立了9個自治州、縣:
甘肅省北蒙古族自治縣(1950年7月29日)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
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
新疆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1954年9月10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縣(1954年10月16日)
吉林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9月1日)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12月5日)
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1958年4月1日)
遼寧阜新蒙古族自治縣(1958年4月7日)

【禁忌】

蒙古族人騎馬、駕車接近蒙古包時忌重騎快行,以免驚動畜群;若門前有火堆或掛有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婦,忌外人進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動物的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辦喪事時忌紅色和白色,辦喜事時忌黑色和黃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腳、鞋、襪和褲子等;禁止在參觀寺院經堂、供殿時吸煙、吐痰和亂摸法器、經典、佛像以及高聲喧嘩,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獵。

【習俗】

見面要互致問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問好;平輩、熟人相見,一般問:「賽拜努」(你好),若是遇見長者或初次見面的人,則要問:「他賽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論認識與否),是蒙古族的傳統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裡做客必須敬重主人。進入蒙古包後,要盤腿圍著爐灶坐在地氈上,但爐西面是主人的居處,主人不上坐時不得隨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禮貌;主人請吃奶製品,客人不要拒絕,否則會傷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點也行。
獻哈達也是蒙古族的一項高貴禮節。獻哈達時,獻者躬身雙手托著遞給對方,受者亦應躬身雙手接過或躬身讓獻者將哈達掛在脖子上,並表示謝意。
蒙古族待客十分講究禮節和規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時,一般是將羊的琵琶骨帶肉配四條長肋送給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則以一塊帶肉的脊椎骨加半節肋骨和一段肥腸送給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全羊宴包括薦骨、四肢、肋骨、胸椎、羊頭,有的地區還要加羊心、羊肝、直腸和羊肚。製法是將全羊的各部位倒入大鍋,水溫上升後,再加入一定量的熟嗜酸奶文火煮開,並經常翻動。腸、肚、心、肝和燎好的羊頭另鍋煮爛。另配調料。開宴時將煮熟的各部位放入大盤子里,尾巴朝外,羊頭上要刻有象徵吉祥如意的「十」上桌。食用時主人要請客人切羊薦骨,或由長者先動刀切割,然後大家才同吃。姑娘在出嫁之前,娘家人須煮羊胸脯肉給姑娘吃,以此表示送別。烤全羊過去多用來進行祭典或祭敖包時才用,現在已成為盛大節慶或迎接貴賓用的一種特殊菜餚。

【宗教】

蒙古族早期信仰薩滿教,元代以後普遍信仰喇嘛教。

【服飾】

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婦女頭上的裝飾多用瑪瑙、珍珠、金銀製成。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綉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仍與蒙古族相似。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為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紐扣,格外醒目。蒙古族有團結互助的風尚,節日有春節、端午節、火把節、中秋節等。蒙古族善於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眾人圍成一圈,一邊舞蹈,一邊擊掌高歌。近幾年與內蒙古的親戚來往增多,開始舉辦「那達慕」盛會,吸引四方之客前往參加。

【節慶】

傳統節日有「白節」、祭敖包、那達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戲:打鬃節等。
蒙古族民間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相當於漢族春節的年節,亦稱「白月」,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節日的時間與春節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餃子、烙餅,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
在錫林郭勒盟民間除過年節外,還在每年的夏天過「馬奶節」。節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還要擠馬奶釀酒。節日的當天,每個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乳酪、奶豆腐等奶製品擺上盤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馬奶酒被認為是聖潔的飲料,獻給尊貴的客人。
那達慕大會:每年夏秋季牧閑時舉行。「那達慕」在蒙語中有娛樂或游戲之意。內容有摔跤、賽馬、射箭、舞蹈,以及物資交流等。除此之外,解放後,又增添了不少新內容,如田徑、球類比賽、文藝演出、圖片展覽、放映電影、交流生產經驗等,成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盛會。
魯班節,是雲南省通海縣西城的一帶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四月初二舉行,為期一天。居住在這里的蒙古族人民從其他兄弟民族那裡學會了建築技術。他們修建的房屋,不僅造型別致、美觀,而且經久耐用,頗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稱贊。為了紀念和慶祝在土木建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們就把農歷四月初二定為魯班節。節日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無論路途遠近都要趕回家裡來歡度節日。各村寨都要殺豬宰羊,搭台唱戲。人們還把檀香木雕刻的魯班像拾著,敲鑼打鼓,游直各村寨,然後,大家匯集場上,唱歌跳舞。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跳時,先由男青年作為先導,他們懷抱龍頭四弦琴,邊彈邊跳,後面的人群群分成兩行,有時圍成圓圈有時互相穿插,隊形多變,且歌且舞,場面十分活躍。
節日後,各村寨忙著收小麥、油菜籽,犁田插秧。幹完這些農活後,工匠們又成群結隊外出承包建築。

【食俗】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爐烤帶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餡餅等。民間還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備奶製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傳統宴客菜,祭祀活動時也常用;熟烤羊,內蒙鄂爾多斯地區風味菜餚;白菜羊肉卷;新蘇餅,蒙古族民間傳統糕點;烘乾大米飯,蒙古族風味小吃。
蒙古族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干伊得」,意為聖潔、純凈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得」,意為「紅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製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餘種,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製品一向被視為上乘珍品,如有來客,首先要獻上,若是小孩來,還要將奶皮子或奶油塗抹其腦門,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的肉類主要是牛、綿羊肉,其次為山羊肉、駱駝肉和少量的馬肉,在狩獵季節也捕獵黃羊肉。羊肉常見的傳統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腦燴菜等70多種。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剝皮烤)、爐烤帶皮整羊或稱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見的是手把羊肉。蒙古族吃羊肉講究清煮,煮熟後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鮮嫩,特別是在做手把羊肉時,忌煮得過老。但內蒙東部蒙漢雜居地區的蒙古族也喜食煮時加佐料,並把肉煮成酥爛的手把羊肉。有些地區的蒙古族還喜將羊腰窩的肉切成大片,掛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間稱為「大炸羊」。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燉、紅燒、做湯。還食用駱駝肉和馬肉,油炸駝峰片蘸白糖,視為上餚,有經驗的廚師還善於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製成各種食療菜餚。為便於保存,還常把牛、羊肉製成肉乾和臘肉。
在日常飲食中與紅食、白食佔有同樣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區的蒙古族還有用炒米做「崩」的習俗。用炒米做「崩」時加羊油、紅棗、紅、白糖拌勻,捏成小塊,就茶當飯。未經蒸炒的糜子多用來與肉丁煮成粥,糜粉可以烙餅;麵粉製作的各種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飲食中也日漸增多,最常見的是面條和烙餅,並擅長用麵粉加餡製成別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餡餅及蒙古糕點新蘇餅等。西部阿拉善、鄂爾多斯的蒙古族也有用麵粉做成饊子狀的「章汝」的習慣。東部的哲里木盟盛產蕎麥,用蕎麥粉烙制的煎餅是當地較有特色的一種食品。
蒙古族每天離不開茶,除飲紅茶外,幾乎都有飲奶茶的習慣,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凈水,燒開後,沖入放有茶末的凈壺或鍋,慢火煮2—3分鍾,再將鮮奶和鹽對入,燒開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時還要加黃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滋補飲料。有人甚至認為,三天不吃飯菜可以,但一天不飲奶茶不行。蒙古族還喜歡將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實、葉子、花都用於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風味各異,有的還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飲酒,所飲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區也飲用奶酒和馬奶酒。蒙古族釀制奶酒時,即先把鮮奶入桶,然後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為引子,每日攪動,3—4日待奶全部變酸後,即可入鍋加溫,鍋上蓋一個無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內側掛上數個小罐,再在無底木桶上坐上一個裝滿冷水的鐵鍋,酸奶經加熱後蒸發遇冷鐵鍋凝成液體,滴入小罐內,即成為頭鍋奶酒,如度數不濃,還可再蒸二鍋。每逢節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飲的習慣。馬奶酒是鮮馬奶經發酵製成,不需蒸餾。

【婚俗】

蒙古族人一般在金秋八月開始談婚論嫁。小夥子的父母委託信賴的說親人,擇個好日子帶上兒子去看中的姑娘家說親。姑娘及父母如果看上了小夥子就收下獻上的哈達和一盤餅食,這事就此定了下來。冬天是舉辦婚禮的好日子,經雙方選定日子後,新郎家於傍晚時分到姑娘家接親,至此婚禮已經開始,民族風格濃厚、趣味橫生的各種婚禮節目連續上演,一直到東方發白;接親的隊伍才跨上駿馬,同送親的隊伍一道往新郎家進發。在離新郎家不遠時送親的隊伍停下,迎親的隊伍到家後重新偕同新郎的父母親人前來第二次迎接。在婆婆為兒媳婦掀開蓋頭後,新郎新娘得向父母、主婚人、親戚們一一行磕頭禮並敬酒。眾人也會興奮地唱起敬酒歌、跳起舞,歡樂在草原上盪漾。

【民居】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納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長約3.2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傢具,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在一些傢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哈納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長期與漢族雜居,所以其服飾與漢族比較接近,只有少數老年人穿蒙古族傳統服裝,包藍色頭巾、穿藍色大襟長袍,腰系絲帶,腳蹬皮靴。但在重大節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傳統的民族盛裝,鑲花邊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絲綢腰帶,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颯爽,俊秀威武。
過去蒙古族以游牧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現在除了游牧,相當多的蒙古族從事農業生產或農牧兼營,他們已定居村鎮。
巴里坤蒙古族的傳統飲食主要是麵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蔥和蘑菇等。後因長期雜居在漢族中,從事半農半牧生活,現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熱情豪爽,誠懇待客。宴請客人時必敬酒並唱「敬酒歌」助興,營造熱烈氣氛,以此表示對客人的歡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別倡導尊敬長者,愛護晚輩,如果家裡來了年歲大的長輩,必須要迎上去把馬接過來拴好,長輩要走的時候,也要牽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節日主要是春節和敖包節,除此還有點燈節(祖魯節)、麥爾節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節稱:「查干薩日」。蒙古族過春節有自己獨特的慶賀方式。農歷五月十三日是敖包節,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種祭祀活動。敖包是草原上常見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頂上要插柳枝為叢,立竿為柱。「壘石成山」、「視之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護神的化身,是薩滿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這天,人們歡天喜地雲集在敖包前進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誦經,人們則獻了供品後,自左向右圍著敖包掌心向上,邊走邊叩首需繞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後,還要進行賽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娛樂活動。因此祭敖包不僅是一次宗教活動,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藉此施展才藝、技能、進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機會。
賽馬、摔跤、射箭被稱作「好漢三藝」是草原馬背民族的拿手好戲。蒙古族無論男女,自幼學習騎馬,到十來歲就縱馬如飛,並能在馬奔跑時彎下腰拾起擺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愛的競技活動,摔跤場面龍騰虎躍,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強項,也是流傳至今的熟練自如的運動項目。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