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荊請罪典故
⑴ 負荊請罪的故事
戰國時期,有七個大國,它們是齊、楚、燕、韓、趙、魏.秦,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
這七國當中,又數秦國最強大。秦國常常欺侮趙國。有一次,趙王派一個大臣的手下人藺相如到秦國去交涉。藺相如見了秦王,憑著機智和勇敢,給趙國爭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見趙國有這樣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趙國了。趙王看藺相如這么能幹。就先封他為「大夫」,後封為上卿(相當於後來的宰相)。[1]
趙王這么看重藺相如,可氣壞了趙國的大將軍廉頗。他想:我為趙國拚命打仗,功勞難道不如藺相如嗎?藺相如光憑一張嘴,有什麼了不起的本領,地位倒比我還高!他越想越不服氣,怒氣沖沖地說:「我要是碰著藺相如,要當面給他點兒難堪,看他能把我怎麼樣!」
廉頗的這些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立刻吩咐自己手下的人,叫他們以後碰著廉頗手下的人,千萬要讓著點兒,不要和他們爭吵。以後,他自己坐車出門,只要聽說廉頗打前面來了,就叫馬車夫把車子趕到小巷子里,等廉頗過去了再走。
廉頗手下的人,看見上卿這么讓著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見了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們。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這個氣,就跟藺相如說:「您的地位比廉將軍高,他罵您,您反而躲著他,讓著他,他越發不把您放在眼裡啦!這么下去,我們可受不了。」
藺相如心平氣和地問他們:「廉將軍跟秦王相比,哪一個厲害呢?」大夥兒說:「那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對呀!我見了秦王都不怕,難道還怕廉將軍嗎?要知道,秦國現在不敢來打趙國,就是因為國內文官武將一條心。我們兩人好比是兩只老虎,兩只老虎要是打起架來,不免有一隻要受傷,甚至死掉,這就給秦國造成了進攻趙國的好機會。你們想想,國家的事兒要緊,還是私人的面子要緊?」[2]
藺相如手下的人聽了這一番話,非常感動,以後看見廉頗手下的人,都小心謹慎,總是讓著他們。
藺相如的這番話,後來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慚愧極了。他脫掉一隻袖子,露著肩膀,背了一根荊條,直奔藺相如家。藺相如連忙出來迎接廉頗。廉頗對著藺相如跪了下來,雙手捧著荊條,請藺相如鞭打自己。藺相如把荊條扔在地上,急忙用雙手扶起廉頗,給他穿好衣服,拉著他的手請他坐下。
藺相如和廉頗從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這兩個人一文一武,同心協力為國家辦事,秦國因此更不敢欺侮趙國了。「負荊請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語,表示向別人道歉、承認錯誤的意思。
⑵ 簡要概括負荊請罪這個故事的內容。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內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容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
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2)負荊請罪典故擴展閱讀:
廉頗,生卒年不詳,嬴姓,廉氏,名頗,山西太原(一說山西運城,山東德州)人。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曾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晉陽,趙王封他為上卿。廉頗因為勇猛果敢而聞名於諸侯各國。長平之戰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國軍隊。
藺相如(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所載,他生平最主要的事跡有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與負荊請罪這三個事件。 藺相如原為宦者令舍人。趙惠文王時,秦昭王寫信給趙王,願以十五個城池換取「和氏璧」。藺相如奉命帶「和氏璧」來到秦國,據理力爭,機智周旋,終於完璧歸趙。
⑶ 負荊請罪的典故是什麼
負荊請罪的典故
《史記·廉頗 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大將廉頗跟大臣藺相如不和。後來他認識到了這樣對國家不利,便脫了 上衣,背著荊條去向藺相如謝罪,請他用荊條責罰。
⑷ 負荊請罪的典故是什麼
負荊請罪的典故是戰國時期,趙國大將廉頗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為上卿。藺相如因「完璧歸趙」有功,被封為上大(da)夫。不久,藺相如又在澠(mian)池秦王與趙王相會的時候,維護了趙王的尊嚴,因此也被提升為上卿,且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對此很不服氣,揚言要讓藺相如難堪。藺相如知道這件事後,為了不與廉頗發生沖突,盡量避開他。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_夫把車往回趕,藺相如手下的人看不順眼了。他們說,藺相如怕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藺相如聽後,對他們解釋說:「天下的諸侯都害怕秦王,而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麼會害怕廉將軍呢?現在秦國之所以不敢攻打我們趙國,是因為文有我藺相如,武有廉頗。如果我們相互爭斗,就像二虎相爭,必有一傷,泰國便能乘虛而入,那趙國就有危險了。 藺相如這番話很快傳了出去。廉頗聽到後感到十分慚愧,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前請罪。從那以後,藺相如和廉頗盡棄前嫌,並且成了生死之交,同心協力輔佐趙王。 「負荊請罪」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歷史故事中概括出來的。它常用來形容向人認錯道歉,甘受懲處來賠罪。 來源:兒童時代
⑸ 負荊請罪的故事[不超過20字]
故事:戰國時趙國大將廉頗跟大臣藺相如不和。後來他認識到了這樣對國家不利,便脫了上衣,背著荊條去向藺相如謝罪,請他用荊條責罰。
負荊請罪:
白話譯文: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朝代:西漢
作者:司馬遷
翻譯:廉頗聽到這話,就脫去上衣,露出上身,背著荊條,由賓客引導到藺相如家的門前請罪。
(5)負荊請罪典故擴展閱讀
一、負荊請罪的反義詞:興師問罪
白話譯文:發動軍隊,聲討對方罪過。也指大鬧意見,集合一夥人去上門責問。
出處:《夢溪筆談》:「元吳乃改元;制衣冠禮樂;下令國中;悉用蕃書;胡禮;自稱大夏。朝廷興師問罪。」
朝代:宋
作者:沈括
翻譯:吳出生在元年,做衣服帽子學禮儀音樂,下令全國,全部用外族的國書,外族的禮儀,稱自己為夏國。朝廷發動軍隊,聲討他的罪過。
二、負荊請罪的近義詞:面縛輿櫬
白話譯文:表示不再抵抗,自請受刑。這是古代君主戰敗投降的儀式。
出處:《三國演義》第一百十八回:次日,魏兵大至。後主率太子諸王,及群臣六十餘人,面縛輿櫬,出北門十里而降。
朝代:明
作者:羅貫中
翻譯:第二天,北魏軍隊大規模到來。後主率領太子諸王,等到群臣六十餘人,反綁雙手抬著棺材,出了北門十里卻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