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視同仁典故
一視同仁
拼音: yī shì tóng rén
近義詞: 天公地道、等量齊觀、相提並論
反義詞: 另眼相看、厚此薄彼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形容平等對待
解釋: 原指聖人對百姓一樣看待,同施仁愛。後多表示對人同樣看待,不分厚薄。
出處: 唐·韓愈《原人》:「是故聖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
B. 求詞語典故(急啊)
知音:高山流水是俞伯牙和鍾子期的知音故事。相傳伯牙善彈琴,鍾子期善聽琴。伯牙彈到志在高山的曲調時,鍾子期就說「峨峨兮若泰山」;彈到志在流水的曲調時,鍾子期又說「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死後,伯牙不再彈琴,以為沒有人能像鍾子期那樣懂得自己的音志。後遂以「知音」比喻對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你真是我的知音。
桃李:據漢朝《韓詩外傳》記載,春秋時,魏國有個叫子質的大臣,他得勢時曾保薦過很多的人。後丟官隻身跑到北京,見到一個叫簡子的人,向他發牢騷,埋怨自己過去培養的人在危難時不肯幫助他。簡子聽後笑著對子質說:春天種了桃樹和李樹,到夏天可在樹下納涼休息,秋天還可吃到可口的果實。可是,如果你春天種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葉子,而秋天它長出來的刺倒要扎傷人。你過去培養、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薦的人,所以君子培養人才,就象種樹一樣,應先選好對象,然後再培植啊!簡子用比喻批評子質培養人才不當。故後人就把培養人才叫做「樹人」;把提拔培養的優秀人才叫做「桃李」。因老師培養出來的學生很多,就被譽為:「桃李滿天下」了。
銅臭:古時有個做官的人,整天花天酒地在妓院里無所事事。一次他拿起一枚銅錢放在鼻邊,說道「銅錢的味道好香啊!」旁邊的徐娘看不慣便說「銅乳之臭,不屑一顧。」那個人聽見便讓人將徐娘打死。這就是銅臭的來由。
泰山:唐明皇要封禪泰山,命張說為封禪使,張說的女婿鄭鎰本是九品官。按照老規矩,封禪以後,自三公以下都能遷升一級。只有鄭鎰靠了丈人,一下子升到五品官,兼賜緋服。唐明皇看到鄭鎰一下子升了幾級,感到很奇怪,就詢問原因,鄭鎰一時無話可答。這時黃幡綽又來調侃,他說:「這是因為靠了泰山之力」。「泰山」一語雙關,既指封禪一事,又指岳父,因為中國向來有稱岳父為「泰山」的,又代表長壽的意思。
替罪羊:「替罪羊」一詞是舶來品。對應英文有scapegoat、whipping boy。世界各地都習慣於用「替罪羊」一詞,比喻代人受過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獻祭上帝的犧牲,還承擔了一項任務,就是給人類「替罪」。用羊替罪來自古猶太教。古猶太人把每年的七月十日(即:猶太新年過後第十天)定為「贖罪日」,並在這一天舉行贖罪祭。儀式是這樣的:通過拈鬮決定兩只公羊的命運,一隻殺了作祭典,另一隻由大祭司將雙手按在羊頭上宣稱,猶太民族在一年中所犯下的罪過,已經轉嫁到這頭羊身上了。接著,便把這頭替罪羊放逐到曠野上去,即將人的罪過帶入無人之境。最後,再把那贖罪的羊燒死。「替罪羊」一說由此傳開。
三不知:「三不知」出自《左傳》。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苟瑤率兵攻打鄭國,齊國為防止晉國坐大,就派大夫陳成子帶兵援鄭。有個名叫苟寅的部將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聽了,罵他說:「出發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一千輛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苟寅自知失言,於是感慨說:「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此話意思是說: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現在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難怪拍馬屁拍到蹄子上。
喬遷:喬遷一詞,出自:出於幽谷,遷於喬木《詩經·小雅·伐木》,見成語喬遷之喜,喬遷:鳥兒飛離深谷,遷到高大的樹木上去。祝賀用語, 賀人遷居或賀人官職升遷之辭。
問津:詢問渡口;問路。《論語·微子》:「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雷同:我國古時有一種說法,打雷時萬物都同時響應。《禮記·曲禮》說:「毋剿說,毋雷同。」漢代鄭玄註:「雷之發聲,物無不同時應者。人之言當各由己,不當然也。」意思是說,打雷時萬物都有回聲,但人應該用自己的心去判斷其是非,不要取他人之說以為己語,像萬物聞雷聲懼怕而回應那樣。因而,「雷同」還有「隨聲附和」之義。後來,雷同被人引入文學中來,便有了今天的意思。
敲竹杠:清朝末年,鴉片走私十分嚴重,走私販子為躲避關卡檢查,挖空心思藏匿鴉片。水上走私的販子把毒品密藏在竹製的船篙里,隨船從水路運往各地。一天,一艘商船駛至浙江紹興碼頭,緝私官帶人上船檢查,查遍了船艙的每個角落也沒發現鴉片。這時,一個師爺吸著長煙筒,漫不經心地走到船艄,信手在撐船的竹篙上敲煙灰,敲得竹篙「嘟嘟」直響,別人沒有反應,船主卻嚇得面色大變,知道師爺已看透了秘密,慌忙把這位師爺請到後艙,掏出大把的銀子悄悄塞給他,請他關照,不要再敲竹篙了。師爺得到銀子便沒說什麼,隨緝私人員下船去了。此後,「敲竹杠」便成了訛詐財物的代名詞,並一直沿用下來。
破天荒:指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事,舊時文人常用「破天荒」來表示突然得志揚名。出自: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唐荊州衣冠藪澤,每歲解宋舉人,多不成名,號日『天荒解』。劉蛻舍人以荊解及第,號為『破天荒』。」
莫須有:推測著有,(我)認為就是有,(我的)看法是有。這是秦檜害死忠良岳飛後在韓世忠的質問下說的,語氣還十分強硬。在《宋史·岳飛傳》裡面有如下文字: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C. 奉公守法來自什麼典故
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網路有
D. 桃李滿天下典故簡單概括
春秋時期,魏國大臣子質學富五車,知識廣博。他因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回方一舊相識家答里躲避。這位朋友的家境並不富裕,子質不願給朋友加重生活負擔,便想開個學館,收一些學生教讀,藉以糊口。
朋友很支持他,就騰出兩間空房作為教室,子質所收的學生不分貧富,只要願學的都可以拜他為師,一視同仁。
這個學館里有一棵桃樹,一棵李子樹。凡是來上學的學生都跪在桃李樹下認先生,子質指著已結果的兩棵樹教導學生們說:「你們都要刻苦學習,要像這兩棵樹一樣開花結果。只有學問高,才能為國家做出一番大事業,於是有了桃李滿天下之說。
(4)一視同仁典故擴展閱讀:
後續相關的故事
唐代武則天當皇帝時,有一個宰相叫狄仁傑,字懷英,太原(今屬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於直言相諫,深得武則天賞識。武則天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採取多種措施,廣羅人才,並讓狄仁傑給他推薦能擔任將相的人才。
狄仁傑推薦了張柬之、姚崇等數十人,這些人後來多成了名臣。有人對狄仁傑說:「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薦的,真是桃李滿天下啊。」狄仁傑說:「推薦有才能的人為國家效力,不是為私,是我應該做的。
E. 典故大全
推舉人才,在外,不避開自己的仇人,在內,不避開自己的親人。
這來自於一個專典故。說的是晉平公屬在位時,一次,南陽縣缺少個縣令。於是,平公問大夫祁黃羊,誰擔任這個職務合適。祁黃羊回答說:「解狐可以。」平公聽了很驚訝,說:「解狐不正是你的仇人嗎?你怎麼推薦仇人呢?」祁黃羊答道:「您是問我誰擔任縣令這一職務合適,並沒有問我誰是我的仇人。」於是,平公派解狐去任職。果然不出祁黃羊所料,解狐任職後為民眾做了許多實事、好事,受到南陽民眾的擁護。又有一回,朝廷需要增加一位軍中尉,於是平公又請祁黃羊推薦。祁黃羊說:「祁午合適。」平公不禁問道:「祁午是你的兒子,難道你就不怕別人說閑話嗎?」祁黃羊坦然答道:「您是要我推薦軍中尉的合適人選,而沒有問我兒子是誰。」平公接受了這個建議,派祁午擔任軍中尉的職務。結果祁午不負所望,幹得也非常出色。孔子聽了以後,感慨道:「太好了!祁黃羊推薦人才,對外不排斥仇人,對內又不迴避親生兒子,真是大公無私啊!」
F. 關於老師的典故
西席
據《稱謂錄》卷八記載:「漢明帝尊桓榮以師禮,上幸太常府,令榮坐東面,設幾。故師曰西席。」此事史料可查:漢明帝是光武帝劉秀的繼承人,他當太子時就拜桓榮為老師,登上皇位後,對桓榮仍十分尊敬。他常常到桓榮住的太常府內,請桓榮坐向東的位子,並替桓榮擺好桌案和手杖,親自手拿經書聽桓榮講解經文。他為何讓老師「向東」坐呢?原來,漢代室內的座次是以靠西而坐——即面向東方為最尊。「西席」,就是「坐西面東」的座次,明帝這樣安排是表示對老師的尊敬。由於皇帝安排老師坐西席,於是人們就把家庭教師,甚至所有老師尊稱為西席了。
桃李天下:秋時期,魏國大臣子質學富五車,知識廣博。他因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舊相識家裡躲避。這位朋友的家境並不富裕,子質不願給朋友加重生活負擔,便想開個學館,收一些學生教讀,藉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騰出兩間空房作為教室,子質所收的學生不分貧富,只要願學的都可以拜他為師,一視同仁。
這個學館里有一棵桃樹。凡是來上學的學生都跪在桃李樹下認先生。子質指著已結果的兩棵樹教導學生們說:「你們都要刻苦學習,要像這兩棵樹一樣開花結果。只有學問高,才能為國家做出一番大事業。
為了把學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質認真教學。在他的嚴格管教下,學生們都發奮讀書,學到了不少真本領。後來,這些學生先後成才,成了國家的棟梁。他們為了感念子質先生的教誨,都在自己住處親手栽種桃樹和李樹。
子質到各國游歷時,碰到了在各國當官的學生,並看到了學生栽的這兩種樹,便自豪地說:「我的學生真是桃李滿天下啊!一個個都很有作為!」從此,當先生(老師)的就以「桃李」代黎學生,並把學生多稱作「桃李滿天下」了。
這句成語見於《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後·久視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G. 戰國四公子典故
戰國四公子,因其封號中皆有「君」字,又被後世稱作「戰國四君子」,指戰國時齊國孟嘗君田文(?—前279年)、趙國平原君趙勝(?—前251年)、魏國信陵君魏無忌(?—前243年)、楚國春申君黃歇(前314年—前238年)。
一、齊國孟嘗君田文
《大秦帝國之崛起》中的田文
孟嘗君田文,是齊威王田因齊的孫子,靖郭君田嬰的兒子,齊宣王田辟疆的侄子。
田文的父親田嬰是齊威王少子,齊宣王的庶弟。他相齊十一年,有子四十餘人。田文的母親只是田嬰的眾妾之一,地位卑微。田文出生於五月五日。嬰以為不吉,告其母,孩子出生後弄死他。其母不忍,偷偷地撫養大了田文。田嬰知道後,大發雷霆。田文問父親:為何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不能養育?田嬰回答說:「五月出身的孩子,長大後將與門戶一樣高,不利父母。」田文反問道:「人一生的命運,是上天決定的呢?還是門戶決定的呢?」田嬰無言以對。田文接著說:「如果人的命運由上天註定,您還有什麼值得憂慮的呢?如果由門戶決定,可以用把門戶抬高這最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啊!那麼高的門戶,人誰能長那麼高呢!」田嬰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對田文另眼相看。
田文還多次勸諫田嬰,要招納賢者,不要只顧貪圖私利,忘記履行公職。田嬰很奇異,索性讓田文主持家務。田文把上述諸事都處理的井井有條,他的名聲也在各國廣泛傳播,並普受贊譽。很多諸侯、貴族請求田嬰,讓田文繼承他的爵位,嬰許之。田嬰去世後,田文承襲了他的封邑——薛(今山東省滕州市官橋鎮)
田文招納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給他們豐厚的待遇。眾食客無論出身貴賤,田文對他們一視同仁。當時,田文門下的食客有三千餘人。司馬遷曰:「孟嘗君招致天下任俠,奸人入薛中蓋六萬余家。」後人也往往將喜歡結交豪傑者,冠以「賽/小孟嘗」之號。
其中,有擅作主張,利用田文命自己去薛地收賬的機會,將薛地人借田文錢物的人的借據債券一概焚毀,卻美其名曰為田文買了無價的「情義」;游說諸侯,為田文營造安全游刃有餘的生存環境的馮諼(或作馮驩),後世成語「狡兔三窟」即源出於他。以及利用擅長模仿公雞鳴叫、偷盜這樣一些被正人君子鄙視不屑的技能,卻在危急關頭拯救了田文的佚名門客,成語「雞鳴狗盜」即源出他們。
「雞鳴狗盜」劇照
秦昭王聽說田文賢明,請他去秦國。孟嘗君本來打算去,後在門客們的勸阻下,取消行程。公元前299年,田文再次受邀到秦國,被秦昭王任命為丞相。秦國大臣激烈反對,認為田文肯定會首先考慮齊國的利益,甚至會犧牲秦國的利益。秦昭王聽從大臣們的建議,將田文等關押,准備殺死。田文和眾門客依靠二名「雞鳴狗盜」二門客的「雕蟲小技」,僥幸逃脫。
田文返回齊國後,被齊湣王任命為丞相。公元前298年,孟嘗君率齊、韓、魏三國兵,攻入秦國函谷關。秦國被迫求和,歸還以往侵佔的韓、魏的領土。
隨著田文的威望、權勢不斷提高,齊湣王感到威脅,於是准備尋由鏟除他。田文畏懼,逃到魏國,被魏王任命為丞相。公元前284年,在田文攛掇、串聯下,魏、秦、趙、燕國聯軍大敗齊國,齊國幾乎亡國。齊湣王逃至莒,後來死在那裡。齊襄王即位後,與田文修好。
H. 「西席桃李滿桑梓,東坦龍蛇盡楷模。」包含的六個典故,要典故題目,多謝
西席:即「老師」。這與漢明帝劉庄有關。據《稱謂錄》卷八記載:「漢明帝尊桓榮以師禮,上幸太常府,令榮坐東面,設幾。故師曰西席。」
桃李:是學生的代稱。
春秋時期,魏國大臣子質學富五車,知識廣博。他因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舊相識家裡躲避。這位朋友的家境並不富裕,子質不願給朋友加重生活負擔,便想開個學館,收一些學生教讀,藉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騰出兩間空房作為教室,子質所收的學生不分貧富,只要願學的都可以拜他為師,一視同仁。這個學館里有一棵桃樹,一棵李子樹。凡是來上學的學生都跪在桃李樹下認先生。子質指著已結果的兩棵樹教導學生們說:「你們都要刻苦學習,要像這兩棵樹一樣開花結果。只有學問高,才能為國家做出一番大事業。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種桑樹和梓樹。又說家鄉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種的,要對它表示敬意。後人用「桑梓」比喻故鄉——維桑與梓,必恭敬止。――《詩·小雅·小弁》
東坦:女婿,又稱「東床」,源於晉代我國著名大書法家袒腹(也作坦腹)東床的傳說。相傳晉朝時,太傅郗鑒的愛女郗璇眉清目秀、聰明伶俐、妙齡待嫁。郗太傅聽說丞相王導的幾個兒子各個長得都很英俊,便有意與王府結兒女姻親。王丞相對這門親事也很同意。一天,郗太傅派一個門客拿著自己的給王丞相的親筆書信到王府去選婿。王丞相見過信後對這個門客說:「我的幾個兒子都在東廂房呢,轉告郗太傅,請任意選吧!」門客到東廂房看過之後,謝過丞相王導,趕回郗府,回復太傅說:「百聞不如一見,到了王府一看才知道,王丞相的幾個兒子長得真的都不錯,各個都很英俊。聽說我為您選女婿,都飾容待客,有的還有些拘謹,只有一個年輕人,袒腹卧於東床,好像沒聽說有這回事似的。」誰知郗太傅聞聽此言後高興地說:「就選那袒腹東床的為婿。我就得意這樣的,他將來肯定是一個好女婿。」太傅郗鑒後來又經過進一步了解,原來這個青年是王羲之,便將女兒郗璇嫁給了他。
龍蛇:開始時比喻非常人物,又指各色人物,龍蛇混雜。
楷模:典範的意思。
在宋代孫奕編著的《履齋示兒編》中,有這樣的話:「孔子冢上生楷,周公冢上生模,故後世人以為楷模。」
I. 體現平等的成語典故
舉案齊眉------案:古時有腳的托盤。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後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成語故事:
梁鴻字伯鸞,是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市西北)人。由於梁鴻的高尚品德,許多人想把女兒嫁給他,梁鴻謝絕他們的好意,就是不娶。與他同縣的一位孟氏有一個女兒,長得又黑又肥又丑,而且力氣極大,能把石臼輕易舉起來。每次為她擇婆家,就是不嫁,已三十歲了。父母問她為何不嫁。她說:「我要嫁象梁伯鸞一樣賢德的人。梁鴻聽說後,就下娉禮,准備娶她。
孟女高高興興的准備著嫁妝。等到過門那天,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哪想到,婚後一連七日,梁鴻一言不發。孟家女就來到梁鴻面前跪下,說:「妾早聞夫君賢名,立誓非您莫嫁;夫君也拒絕了許多家的提親,最後選定了妾為妻。可不知為什麼,婚後,夫君默默無語,不知妾犯了什麼過失?」 梁鴻答道:「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位能穿麻葛衣,並能與我一起隱居到深山老林中的人。而現在你卻穿著綺縞等名貴的絲織品縫制的衣服,塗脂抹粉、梳妝打扮,這哪裡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啊?」 孟女聽了,對梁鴻說:「我這些日子的穿著打扮,只是想驗證一下,夫君你是否真是我理想中的賢士。妾早就准備有勞作的服裝與用品。」說完,便將頭發捲成髻,穿上粗布衣,架起織機,動手織布。梁鴻見狀,大喜,連忙走過去,對妻子說:「你才是我梁鴻的妻子!」他為妻子取名為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閃耀。
後來他們一道去了霸陵(今西安市東北)山中,過起了隱居生活。在霸陵山深處,他們以耕織為業,或詠詩書,或彈琴自娛。
不久,梁鴻為避徵召他入京的官吏,夫妻二人離開了齊魯,到了吳地(今江蘇無錫境內)。梁鴻一家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給人舂米過活。每次歸家時,孟光備好食物,低頭不敢仰視,舉案齊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