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名師典故

名師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2-12 02:25:33

⑴ 古代名人尊師重教的故事

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里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贊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游;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游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25092569.html?si=9

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庄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秦始皇拜荊條

秦始皇焚書坑儒,為此而落得個罵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師的故事卻鮮為人知.那是秦始皇統一中國6年後,即公元前215年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時發生的事.當時,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護衛下,乘著車輦,浩浩盪盪地從碣石向東北的仙島前進.隨著均勻的馬蹄聲,秦始皇不覺沉入對往事的追憶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師,彷彿他就在眼前,雖說嚴厲,可令人欽敬難忘.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勞呢.那位威嚴的老人,第一次授課講的就是舜爺賜給我們家的姓.他先分別講了"亡,口,月,女,凡",然後再合成一個"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寫."老師,這字太難寫了.""什麼 一個嬴字就難住了 將來秦國要*你去治理,難事多著哩,能知難而不進嗎 "說著就舉起了荊條棍……可惜自己已多年沒見過這位老師,聽說他老人家已經去世了.突然,車停了.前衛奏道:仙島離此不遠,請萬歲乘馬.於是,秦始皇換乘了心愛的大白馬.過不多時,便到了島上.始皇環視渤海,胸襟萬里,豪氣昂然,更加思緒萬千.待到他低頭察看眼前,卻忽然下馬,撩衣跪拜起來.隨從的大臣們見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著參拜.等皇帝站起身來,大臣李斯才問他為何參拜.秦始皇深情地說:"眾位卿家,此島所生荊條,正是朕幼年在邯鄲時老師所用的荊條,朕見荊條,如見恩師,怎能不拜 "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島稱為秦皇島.傳說島上的荊條為秦始皇敬師的精神所感動,皆垂首向下,如叩頭答謝狀.

張良拜師

張良年輕時,曾計劃要刺殺暴君秦始皇,失敗後,為躲避官府通緝,潛藏在下邳.有一天,張良閑游到一座橋上,遇見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見張良走近,便故意將鞋墜落橋下,讓張良下橋去撿.張良很不高興.等張良把鞋撿上來交給老翁時,老翁又讓他幫著把鞋穿上.於是,張良跪著幫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沒客氣,笑眯眯地離開了.臨走時留下了一句話:"小子可教矣!5天後黎明時分在這里等我."張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後天剛亮,他就來到橋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裡,見了張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約會遲到,豈有此理.過5天再早些見我."說完就離去了.又過5天後,雞剛打鳴,張良便匆匆地趕到了橋上,可是不知怎麼的,他還是比老翁來得晚.老翁這回更不高興了,只是重復了一遍上回說的,就拂袖而去了.這下張良可點急了,又過了5天,他索性覺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來到橋上等著.一會兒老翁來了,見著他便點頭稱是.井從袖中拿出一本書,很神秘地說:"你讀了這本王者之書,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後,兵事將起.再過13年,你到濟北,可以與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塊黃石,便是我的化身."說完飄揚而去.天一亮,張良打開書一看,原來是太公望兵法書.張良特別高興.後來張良認真研讀黃石老翁授給的那部兵法書,真的當上了漢高祖劉邦的高級參謀.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⑵ 歷史上最著名的老師與徒弟的故事

鬼穀子師徒三代啊,中國歷史上真正牛叉到極點的人,用現在的話說,整個戰國時期就耍他了。

1.鬼穀子,姓王名詡,齊國人。常入雲夢山采葯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穀子。

鬼穀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見《孫龐演義》〕。

縱橫家所崇尚的是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其指導思想與儒家所推崇之仁義道德大相徑庭。因此,歷來學者對《鬼穀子》一書推崇者甚少,而譏詆者極多。其實外交戰術之得益與否,關系國家之安危興衰;而生意談判與競爭之策略是否得當,則關繫到經濟上之成敗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談技巧也關繫到一人之處世為人之得體與否。當年蘇秦憑其三寸不爛之舌,合縱六國,配六國相印,統領六國共同抗秦,顯赫一時。而張儀又憑其謀略與游說技巧,將六國合縱土蹦瓦解,為秦國立下不朽功勞。所謂「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之所不能見。」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此為《鬼穀子》之精髓所在。《孫子兵法》側重於總體戰略,而《鬼穀子》則專於具體技巧,兩者可說是相輔相成。

2.鬼穀子,中國歷史上戰國時代的顯赫人物,是「諸子百家」之一,縱橫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他原名王詡,自號鬼谷,民間稱為王禪老祖。「鬼谷」之名,由其出生地或隱居地(今河南登封縣內的歸谷山)而得,因「鬼」、「歸」二字同音相近,一音之傳,兼之「鬼」字更富傳奇色彩,故將「歸谷」習稱為「鬼谷」。

最早記載鬼穀子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史記·蘇秦列傳》中說:「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子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道教認為鬼谷先生為「古之真仙」,曾在人間活了百餘歲,而後不知去向。《鬼穀子》一書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經典《道藏》中。

鬼穀子被喻為縱橫家之鼻祖的原因是其下有蘇秦與張儀兩個叱吒戰國時代的傑出弟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見《孫龐演義》〕。

鬼穀子既有政治家的六韜三略,又擅長於外交家的縱橫之術,更兼有陰陽家的祖宗衣缽,預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稱鬼穀子是一位奇才、全才。他著有《鬼穀子》一書,又叫做《捭闔策》。

民間亦有傳說鬼穀子是命理師的祖師爺。

相傳韓非子,范蠡,狄青均為其弟子

鬼穀子乃非凡人,他招徒弟不挑剔,是人就招,但不是每個都能學會,況且學他術的人都只是學他的一部份,而不是他的全部。

穀子常年隱居雲夢山並在此教徒授藝。張儀、蘇秦、孫臏、龐涓、毛遂、徐福等都是他的弟子。鬼穀子的高徒中,徐福在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毛遂之後。

孫臏、龐涓主修兵法,兼通武術、奇門八卦。他們耍的時代,大概在秦始皇曾祖父秦孝公的時代。

張儀、蘇秦主修縱橫術(游說、外交)。他們出山略在秦惠王時代和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時代、秦始皇祖父孝文王只1年就死了。

毛遂、徐福是鬼穀子先生晚期的徒弟。

毛遂耍的時代在秦始皇父親庄襄王時代(呂不韋掌權),曾毛遂自薦在楚魏王會盟時劫持過楚王。

徐福是鬼穀子先生的關門弟子。學辟穀、氣功、修仙,兼通武術。他出山的時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後,李斯耍的時代。

鬼穀子先生這些徒弟出山時間大約從公元前280年到公元前230年,前後跨度達四五十年。

最有名的徒弟是孫臏,龐涓,張儀和蘇秦等,還有要離,黃石,李牧,魏僚,毛遂,韓非子,范蠡,狄青...還有很多......
但名氣不如這四個。

按<<東周列國>>里的說法:孫子是鬼穀子的好友,不是師徒關系!或許鬼谷是自修成大才的呢 !

⑶ 有關老師的典故

桃李天下:秋時期,魏國大臣子質學富五車,知識廣博。他因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舊相識家裡躲避。這位朋友的家境並不富裕,子質不願給朋友加重生活負擔,便想開個學館,收一些學生教讀,藉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騰出兩間空房作為教室,子質所收的學生不分貧富,只要願學的都可以拜他為師,一視同仁。
這個學館里有一棵桃樹。凡是來上學的學生都跪在桃李樹下認先生。子質指著已結果的兩棵樹教導學生們說:「你們都要刻苦學習,要像這兩棵樹一樣開花結果。只有學問高,才能為國家做出一番大事業。
為了把學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質認真教學。在他的嚴格管教下,學生們都發奮讀書,學到了不少真本領。後來,這些學生先後成才,成了國家的棟梁。他們為了感念子質先生的教誨,都在自己住處親手栽種桃樹和李樹。
子質到各國游歷時,碰到了在各國當官的學生,並看到了學生栽的這兩種樹,便自豪地說:「我的學生真是桃李滿天下啊!一個個都很有作為!」從此,當先生(老師)的就以「桃李」代黎學生,並把學生多稱作「桃李滿天下」了。
這句成語見於《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後·久視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名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⑷ 關於老師的典故

西席
據《稱謂錄》卷八記載:「漢明帝尊桓榮以師禮,上幸太常府,令榮坐東面,設幾。故師曰西席。」此事史料可查:漢明帝是光武帝劉秀的繼承人,他當太子時就拜桓榮為老師,登上皇位後,對桓榮仍十分尊敬。他常常到桓榮住的太常府內,請桓榮坐向東的位子,並替桓榮擺好桌案和手杖,親自手拿經書聽桓榮講解經文。他為何讓老師「向東」坐呢?原來,漢代室內的座次是以靠西而坐——即面向東方為最尊。「西席」,就是「坐西面東」的座次,明帝這樣安排是表示對老師的尊敬。由於皇帝安排老師坐西席,於是人們就把家庭教師,甚至所有老師尊稱為西席了。

桃李天下:秋時期,魏國大臣子質學富五車,知識廣博。他因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舊相識家裡躲避。這位朋友的家境並不富裕,子質不願給朋友加重生活負擔,便想開個學館,收一些學生教讀,藉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騰出兩間空房作為教室,子質所收的學生不分貧富,只要願學的都可以拜他為師,一視同仁。
這個學館里有一棵桃樹。凡是來上學的學生都跪在桃李樹下認先生。子質指著已結果的兩棵樹教導學生們說:「你們都要刻苦學習,要像這兩棵樹一樣開花結果。只有學問高,才能為國家做出一番大事業。
為了把學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質認真教學。在他的嚴格管教下,學生們都發奮讀書,學到了不少真本領。後來,這些學生先後成才,成了國家的棟梁。他們為了感念子質先生的教誨,都在自己住處親手栽種桃樹和李樹。
子質到各國游歷時,碰到了在各國當官的學生,並看到了學生栽的這兩種樹,便自豪地說:「我的學生真是桃李滿天下啊!一個個都很有作為!」從此,當先生(老師)的就以「桃李」代黎學生,並把學生多稱作「桃李滿天下」了。
這句成語見於《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後·久視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⑸ 有關古代 !! 尊師重教的典故

有關古代尊師重教的典故有《程門立雪》、《子貢尊師》、《陸佃千里求師》、《魏照尊師》、《李世民教子尊師》、《張良拜師》等。

1、程門立雪

據《宋史·楊時傳》記載,楊時小時候聰明伶俐,人稱神童。他考中進士後長期在含雲寺和龜山書院攻讀經書、寫作教學,後來拜著名理學家程頤為師。

北宋時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特別喜好鑽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程顥死後,又將楊時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傳。

一天,楊時和學友游酢,因對某個問題有不同看法,為求得正確答案,就一起去程頤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他們行至半途,就下起雪來了。趕到程頤家時,適逢程頤坐在火爐旁閉目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地立在門外等候。

過了良久,程頤醒來,從窗口發現了站在風雪中的楊時和游酢,他們渾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程頤急忙起身迎他倆進屋。後來,楊時學到了程門理學的真諦,世稱「龜山先生」,被後人推崇為「程學正宗」。「程門立雪」的典故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影響久遠。

2、子貢尊師

相傳,孔子有七十二個有名的弟子,子貢便是其中之一。子貢尊師的故事,也很感人。一次,魯國大夫在別人面前貶低孔子,抬高子貢。子貢聽說後非常氣憤,他當即以房子打比方,說老師的圍牆高幾丈,屋內富麗堂皇,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過是只有肩高的圍牆,一眼就可望盡。他還把老師比做太陽和月亮,說老師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後,子貢悲痛萬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3、陸佃千里求師

古時學校很少,求師困難,求名師更為不易。陸佃為了學到更多的知識,決定到外地拜師求學。當他得知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文學家王安石正在江南講學,便決心去拜師。為了拜師,他穿著草鞋,背著鋪蓋,長途跋涉,跑了千里路程。一天下午,來到一條河邊,當時沒有渡船,只得把行李頂在頭上涉水過河。

當他走到河心,突遇山洪暴發,巨大的洪流將他捲走,幸好被一位好心的艄公救了上來。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歷盡艱辛,終於找到了王安石,當他跨進王安石的家門時,已精疲力竭了。王安石看到這位不遠千里前來求學的有志青年後,十分喜愛,決心把全部知識傳授給他。在王安石的精心教導下,陸佃學習非常刻苦,博覽群書,知識面很是廣泛。

(5)名師典故擴展閱讀

尊師重道,漢語成語,指尊敬師長,重視自己的教育事業。出自范曄《後漢書·孔僖傳》。

尊師重道,注重師德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它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尊師重道是指尊敬師長,重視自己的教育事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

"重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徵。我國傳統上把學問知識分為「道」、「經」、「術」三個層次。「道」是最高的學問。「經」是對「道」的闡述。「術」是實踐「道」的手段和方法。古代所有學派都把「道」作為最大的學問,最終的追求目標。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中國政府決定從1985年起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從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以保障教師的合法權利,提高教師的待遇和社會地位。

參考資料:端木賜_網路、尊師重道_網路、陸佃_網路

⑹ 求古代是怎麼感謝老師的,有什麼典故什麼的嗎

1.漢明帝尊師 留後世名

桓榮是漢明帝的老師,而明帝對老師一向非常尊教。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裡放了老師的桌椅,就請老師坐在東邊的方位,又將文武百官都叫來,當場行師生之禮,親自拜桓榮為老師。明帝能放下自己尊貴的身份來恭敬老師,可見他的用心與風范,值得大家學習。
2.岳武穆王
宋朝時期,岳武穆王的老師周同的力氣非常大,可以拉開四百斤的弓箭。當周同死了之後,每月的初一十五,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師的墓前祭拜痛哭。在痛哭後,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的弓發出三支箭才回去。他這份念念不忘師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後精忠報國的忠心。
3.程門立雪
宋朝時,有游酢、揚時兩人跟著程頤老夫子學習,他們對老師非常的恭敬。在冬季的某一天,這兩位學生陪著老師,並聽老師教誨。說了一會兒,夫子便閉目養神,不知不覺地睡著了。他們兩個不敢離開,又怕吵醒夫子,就靜靜地站在兩旁等夫子醒來。夫子醒來見他們兩位還站在旁邊,便說了:「你們還沒走啊!」他們兩個回答:「我們是因為先生睡著了,沒有請命,不敢離去!」於是再把書中有疑問的地方請教夫子,最後才向夫子拜辭。出門的時候他們才發現雪已經積了三尺深了。這兩位學生,後來也都成為很有名的人。
4.孔夫子的誤會
孔夫子帶著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在去陳國和蔡國的路上被困了,一連好幾天沒吃上一頓飯。孔老夫子實在受不住,只號在地上躺下睡覺,想以此來消除餓感。孔子的大弟子顏回看到老師非常餓。心裡十分難過,心想,老師都上注了這把年紀了,怎麼可能守得住這種折磨如果再不想辦法的話就要出危險了。顏回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討.這一次真是天不絕人,居然碰上一個好心的老婆婆,給了他一些白米。顏回高興地把米拿回來。急忙把砍柴做飯,過一會兒,飯就熟了。孔夫子這時剛好醒來,突然聞到一股撲鼻的飯香。感到很奇怪,便起來探看。剛一跨出房門。就看見顏回正從鍋里抓了一把米飯往嘴裡送。孔子又高興又生氣:高興的是有飯吃了;生氣的是,顏回竟然如此無禮,老師還沒吃,他卻自己先吃了起了。過了一會兒,顏回恭恭敬敬地端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送到孔子面前,說:"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贈米,現在飯做好了,先請老師進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來,說:"剛才我在睡夢中見到去世的父親,讓我先用這碗白米飯祭奠他老人家."顏回一把將那碗米飯奪了回去,連忙說:"不行!不行!這米飯不幹凈,不能用它來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問道:"為何說它不幹凈呢"顏回答道:"剛才我煮飯時,不小心把一塊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為難,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臟的飯給老師吃呀!後來,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飯抓來吃了.這掉過炭灰的米飯怎能用來祭奠呢"孔夫子聽了顏回的話,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對顏回的誤解,深感這個弟子是個賢德之人。
5.張良拜師
張良年輕時,曾計劃要刺殺暴君秦始皇,失敗後,為躲避官府通緝,潛藏在下邳.有一天,張良閑游到一座橋上,遇見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見張良走近,便故意將鞋墜落橋下,讓張良下橋去撿.張良很不高興.等張良把鞋撿上來交給老翁時,老翁又讓他幫著把鞋穿上.於是,張良跪著幫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沒客氣,笑眯眯地離開了.臨走時留下了一句話:"小子可教矣!5天後黎明時分在這里等我."張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後天剛亮,他就來到橋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裡,見了張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約會遲到,豈有此理.過5天再早些見我."說完就離去了.又過5天後,雞剛打鳴,張良便匆匆地趕到了橋上,可是不知怎麼的,他還是比老翁來得晚.老翁這回更不高興了,只是重復了一遍上回說的,就拂袖而去了.這下張良可點急了,又過了5天,他索性覺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來到橋上等著.一會兒老翁來了,見著他便點頭稱是.井從袖中拿出一本書,很神秘地說:"你讀了這本王者之書,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後,兵事將起.再過13年,你到濟北,可以與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塊黃石,便是我的化身."說完飄揚而去.天一亮,張良打開書一看,原來是太公望兵法書.張良特別高興.後來張良認真研讀黃石老翁授給的那部兵法書,真的當上了漢高祖劉邦的高級參謀。
6.魏昭尊師終成大器
東漢時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為老師,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煮粥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粥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粥來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

⑺ 古今中外老師的典故

你去找一些名人傳,多看看就行了

⑻ 古今名人與老師的故事有

1、理學家楊時:程門立雪尊師典範

「程門立雪」這一成語家喻戶曉。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學家楊時求學的故事。

楊時,將樂縣人,四歲入村學習,七歲能寫詩,八歲能作賦,人稱神童。他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

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著名理學家、教育家程頤為師。時值冬季的一天,楊時因與學友游酢在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師家請教。

他們頂著凜冽寒風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

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和游酢,只見他們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2、儒商始祖子貢:尊師至誠孝道楷模

子貢,孔子傑出弟子。後棄官從商,成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歷來公認他為「儒商始祖」。

公元前479年,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聖人孔子溘然長逝。

孔子死後,眾弟子皆服喪三年,相訣而去,獨有子貢結廬墓旁,守墓六年,足見師徒情深,尊師之誠,實屬中華尊師孝道楷模第一人。

後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間,立碑一座,題為「子貢廬墓處」。因子貢為孔墓所植為楷樹,後世便以「楷模」一詞來紀念這位聖徒。

3、民族英雄岳飛:尊敬師長終身思慕

岳飛(謚號:武穆王),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南宋抗金名將,其軍事才能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傑出的軍事統帥。

岳飛的老師名叫周同,據說他的力氣很大,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箭。周同去世後,每到初一、十五,岳飛都一定會到老師的墓前祭拜,並且痛哭一番。

在痛哭後,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的弓發出三支箭才回去。他這份念念不忘師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後精忠報國的忠心。

4、唐太宗李世民:教子尊師傳為佳話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少有的明君,開創了「貞觀之治」唐朝盛世。

李世民懂得國家要興望發達,長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認為教誡太子諸王是「當今日之急」。

因此,他給幾個兒子選擇老師都是德高望重,學問淵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誡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師。

一次,太子的老師李綱因患腳疾,不能行走。

怎麼辦呢?在封建社會裡面,後宮森嚴,除了皇帝和他的後妃、子女可以坐轎後,其它官員不要說坐轎,就是出入也是誠惶誠恐的。

唐太宗知道後竟特許李綱坐轎進宮講學,並詔令皇太子親自迎老師。

後來,唐太宗又叫禮部尚書王圭當他第四個兒子魏王的老師。有一天,他聽到有人反映魏王對老師不尊敬。

唐太宗十分生氣,他當著王圭的面批評兒子說:「以後你每次見到王圭,如同見到我一樣,應當尊敬,不得有半點放鬆。」從此,魏王見到老師王圭,總是好好恭迎,聽課也認真了。

由於唐太宗家教很嚴,他的幾個兒子對老師都很尊敬,從不失禮。唐太宗教子尊師也被後人傳為佳話。

5、周恩來向老師贈款

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 長張伯岑突患腦塞栓逝世,周總理參加了治喪委員 會並送了花圈,白色緞帶上寫著:「伯岑師千古, 學生周恩來敬輓。」

張伯岑逝世後,總理一直惦記 著張家人的生活,1961年國家困難時期,總理給張伯 岑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幣,並囑咐交際處要加倍關照 張夫人和子女。

6、一代偉人毛澤東:尊師重教光輝榜樣

人民領袖毛澤東, 深受全國各族人民的尊敬和愛戴,而他在尊師方面,也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毛禹居,毛澤東小時的私塾老師。1959年, 已是黨和國家主席的毛澤東重回故鄉韶山, 3

毛澤東親自向毛禹居老師敬酒,毛禹居老人說:「主席敬酒, 豈敢豈敢!」毛澤東卻說:「尊老敬賢, 應該應該! 」楊昌濟, 楊開慧的父親,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就學時的老師,毛澤東認為:楊先生是一位「有高尚道德性格的人」。

他常在星期天和節假日到楊先生的住處登門求教, 討論問題,改正筆記,楊先生也特別器重他。

而徐特立老人是毛澤東一直非常敬重的另一位老師,1937年徐老60壽辰時, 毛澤東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賀信,信中說:「您是我20年前的老師,您現在仍然是我的老師,將來必定還是我的老師。」1947年徐老70壽辰時,毛澤東又題詞「堅強的老戰士」送給他,表示尊敬和祝賀。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