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雪的典故
Ⅰ 雪中送炭的典故:見↓
雪中送炭的典故:
據說,宋太宗貴為帝王,卻知道創業不易,因此生活很儉朴,也內很能體恤容百姓。有年冬天很冷,太宗穿著狐狸皮外套,坐在溫暖的屋子裡還覺得冷。
他思慮道:「天氣這么冷,那些缺衣少柴的百姓肯定也很冷。」於是,他把開封府尹召進宮,對他說道:「現在這么冷,我們這些吃穿不愁的人都覺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沒有木炭的百姓肯定更冷。
你現在就帶人拿著衣食和木炭去城裡走走,幫幫那些無衣無柴的百姓。」開封府尹聽後,立刻帶人拿著衣食和木炭,去問候那些貧困的百姓。受到救助的人們都很感激。於是,歷史上便留下了「雪中送炭」的佳話。
雪中送炭的人物:宋太宗
(1)送雪的典故擴展閱讀:
出處:宋·范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釋義: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近義詞:見義勇為、濟困解危、雪裡送炭、樂於助人、絕渡逢舟、暗室逢燈、濟困扶危。
反義詞:趁火打劫、乘人之危、抱薪救火、福無雙至、新浪搬家、魚肉鄉里、投井下石、雪上加霜、避坑落井、落井下石、佛頭著糞、禍不單行、夏爐冬扇、以鄰為壑。
Ⅱ 帶雪的典故,多一點
報仇雪恨 報讎雪恨 冰魂雪魄 飽經霜雪 冰肌雪腸
冰天雪地 冰天雪窯 冰天雪窖 白雪皚皚 冰雪聰明
步雪履穿 白雪難和 冰消雪釋 白雪陽春 冰雪嚴寒
抱怨雪恥 蟬不知雪 餐風嚙雪 餐風茹雪 程門立雪
沉冤莫雪 斗霜傲雪 擔雪塞井 擔雪填河 擔雪填井
鵝毛大雪 飛鴻踏雪 風花雪月 風花雪夜 飛鴻雪爪
飛鴻印雪 風霜雨雪 風雪交加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各人自掃門前雪 鴻飛雪爪 洪爐點雪 鴻泥雪爪 含霜履雪
鴻爪雪泥 積雪封霜 積雪囊螢 集螢映雪 鏤冰劚雪
露鈔雪纂 流風回雪 凜如霜雪 露纂雪鈔 眠霜卧雪
嚙雪餐氈 嚙雪吞氈 囊螢映雪 騎驢風雪中 欺霜傲雪
如湯灌雪 如湯澆雪 如湯潑雪 如湯沃雪 瑞雪兆豐年
孫康映雪 山陰夜雪 饕風虐雪 挑雪填井 卧雪眠霜
雪案螢窗 雪案螢燈 雪鬢霜鬟 雪鬢霜毛 雪北香南
雪恥報仇 雪操冰心 雪窗螢火 雪窗螢幾 雪鴻指爪
雪窖冰天 雪窯冰天 雪裡送炭 雪虐風饕 雪泥鴻跡
雪泥鴻爪 雪上加霜 雪胎梅骨 雪天螢席 雪碗冰甌
洗雪逋負 雪月風花 雪兆豐年 雪中鴻爪 雪中送炭
陽春白雪 螢窗雪案 螢燈雪屋 迎風冒雪 尤花殢雪
粵犬吠雪 雲起雪飛 以湯沃雪 映雪讀書 映雪囊螢
壓雪求油 尤雲殢雪 郢中白雪 照螢映雪
傲霜鬥雪 [ào shuāng dòu xuě][出自: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玉骨冰肌誰可匹,傲雪欺霜奪第一。」 ]
解釋: 傲視寒霜,抗擊白雪。形容不畏嚴寒。比喻人身處逆境而不屈服。
傲雪凌霜 [ào xuě líng shuāng][出自:元·吳昌齡《張天師》:「梅花雲:我這梅花……玉骨冰肌誰可匹,傲雪凌霜奪第一。」如松柏之性,~。(清·錢泳《履園叢話·譚詩·總論》) ]
解釋: 形容不畏霜雪嚴寒,外界條件越艱苦越有精神。比喻經過長期磨練,面對冷酷迫害或打擊毫不示弱、無所畏懼。傲,傲慢、蔑視。
傲雪欺霜 [ào xuě qī shuāng][出自:元·吳昌齡《張天師》:「梅花雲:我這梅花……玉骨冰肌誰可匹,傲雪凌霜奪第一。」千百年來,曾有多少文人墨客歌詠那~的梅花啊! ]
解釋: 形容不畏霜雪嚴寒,外界條件越艱苦越有精神。比喻經過長期磨練,面對冷酷迫害或打擊毫不示弱、無所畏懼。傲,傲慢、蔑視。
白雪皚皚 [bái xuě ái ái][出自:~的山峰,當陽光照耀的時候……大概總以為是燦爛得很,大可觀賞的吧。(秦牧《鮮荔枝和干荔枝》) ]
解釋: 皚皚:潔白的樣子,多用來形容霜雪。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
報仇雪恨 [bào chóu xuě hèn][出自:《淮南子·氾論訓》:「(文)種輔翼越王勾踐。而為之報怨雪恥。」~的日子快到了。 ]
解釋: 雪:洗刷掉。報冤讎,除仇恨。
抱怨雪恥 [bào yuàn xuě chǐ][出自:《戰國策·燕策·樂毅報燕王書》:「若先王之報怨雪恥,夷萬乘之強國。」 ]
解釋: 報:報復。雪:洗刷掉。報怨恨,雪恥辱。
冰魂雪魄 [bīng hún xuě pò][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忍苦為詩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難招。」宋·陸游《北坡梅》詩:「廣寒宮里長生葯,醫得冰魂雪魄回。」 ]
解釋: 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潔白。比喻人品質高尚純潔。
冰肌雪腸 [bīng jī xuě cháng][出自:無 ]
解釋: 比喻身心潔白,沒有污點。
冰天雪地 [bīng tiān xuě dì][出自:你就在這兒吧,~的上哪兒去?(老舍《駱駝祥子》十二) ]
解釋: 形容冰雪漫天蓋地。
冰天雪窯 [bīng tiān xuě jiào][出自:《宋史·朱弁傳》:「嘆馬角之未生,魂消雪窯;攀龍髯而莫逮,淚灑冰天。」 ]
解釋: 到處是冰和雪。指嚴寒地區。
冰雪聰明 [bīng xuě cōng míng][出自: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以~的文章,寫雷霆精銳的思想,這種議論,就容易動人聽聞了。(清·曾樸《孽海花》第十回) ]
解釋: 比喻人聰明非凡。
蟬不知雪 [chán bù zhī xuě][出自:漢·桓寬《鹽伯論·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蟬之不知雪堅。」 ]
解釋: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見聞不廣。
程門立雪 [chéng mén lì xuě][出自:《宋史·楊時傳》:「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雲。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
解釋: 比喻尊師。
擔雪塞井 [dān xuě sāi jǐng][出自:唐·顧況《行路難詩》:「君不見擔雪塞井空用力,炊沙作飯豈堪食。」只是心心念念記掛此事,一似~,再沒個滿的日子。(《二刻拍案驚奇》卷八) ]
解釋: 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勞無功。
鵝毛大雪 [é máo dà xuě][出自: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見訪》:「可憐今夜鵝毛雪,引得高情鶴氅人。」 ]
解釋: 像鵝毛一樣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飛鴻印雪 [fēi hóng yìn xuě][出自: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
解釋: 比喻事情經過所留下的痕跡。
風花雪月 [fēng huā xuě yuè][出自:宋·邵雍《伊川擊壤集序》:「雖死生榮辱,轉戰於前,曾未入於胸中,則何異四時風花雪月一過乎眼也。」小弟每常見前輩批語,有些~的字樣,被那些後生們看不見,便要想到詩詞歌賦那條路上去,便要壞了心術。(清·吳敬梓《儒林外史》 ]
解釋: 原指舊時詩文里經常描寫的自然景物。後比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空洞的詩文。也指愛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風雪交加 [fēng xuě jiāo jiā][出自:盡管是在~的時節,我們的視線仍可以入到非常遙遠。(范長江《塞上行·行紀·百靈廟戰行·三》) ]
解釋: 風和雪同時襲來。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gèrénzìsǎoménqiánxuě,mòguǎntārénwǎshàngshuāng][出自:然而也有經過許多人經驗之後,倒給了後人壞影響的,如俗語說「~」的便是其一。(魯迅《南腔北調集·經驗》) ]
解釋: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洪爐點雪 [hóng lú diǎn xuě][出自:宋·王質《雪山集·大慧禪師正法眼藏序》:「余夜宿金山之方丈,不得寤,信手而抽幾案文書,得此閱之,至洪爐點雪,恍然非平時之境。」 ]
解釋: 大火爐里放進一點雪,馬上就會融化。比喻對問題領會極快。
如湯沃雪 [rú tāng wò xuě][出自:漢·枚乘《七發》:「小飯大歠,如湯沃雪。」 ]
解釋: 湯:熱水;沃:澆。象用熱水澆雪一樣。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決。
孫康映雪 [sūn kāng yìng xuě][出自:《藝文類聚》卷二:「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清介,交遊不雜。」 ]
解釋: 比喻讀書非常刻苦。
挑雪填井 [tiāo xuě tián jǐng][出自:唐·顧況《行路難三首》:「君不見擔雪塞井空用力,炊沙作飯豈堪吃。」宋·釋正受《嘉泰普燈錄》:「多少痴禪和尚挑雪去填井。」 ]
解釋: 比喻勞而無功。
洗雪逋負 [xǐ xuě bū fù][出自:《後漢書·段熲傳》:「洗雪百年之逋負,以慰忠將之亡魂。」 ]
解釋: 洗雪:隊掉;逋負:舊欠,引伸為舊恨。報仇雪恨,以償夙願。
雪窖冰天 [xuě jiào bīng tiān][出自:《宋史·朱弁傳》:「嘆馬角之未生,魂銷雪窖;攀龍髯而莫逮,淚灑冰天。」今日荷戈邊塞去,可堪雪窖復冰天。(清·黃遵憲《歸過日本志感》詩) ]
解釋: 窖:收藏東西的地洞。到處是冰和雪。形容天氣寒冷,也指嚴寒地區。
雪泥鴻爪 [xuě ní hóng zhǎo][出自: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惟留一幅悲愴之影於吾漢族歷史之中,良可慨已。(清·陶宗佑《中國文學之概觀》) ]
解釋: 雪泥:融化著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過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雪虐風饕 [xuě nüè fēng tāo][出自:唐·韓愈《祭河南張員外文》:「歲弊寒凶,雪虐風饕。」幽香淡淡影疏疏,~亦自如。(宋·陸游《雪中尋梅》詩) ]
解釋: 虐:暴虐;饕:貪殘。又是刮風,又是下雪。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雪上加霜 [xuě shàng jiā shuāng][出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九:「饒你道有什麼事,猶是頭上著頭,雪上加霜。」正在驚慌,偏又轉了迎面大風,真是~。(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一回) ]
解釋: 比喻接連遭受災難,損害愈加嚴重。
雪中送炭 [xuě zhōng sòng tàn][出自:宋·范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對於他們,第一步需要還不是「錦上添花」,而是「~」。(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
解釋: 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陽春白雪 [yáng chūn bái xuě][出自: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長老聽了,贊嘆不已道:「真是~,浩氣沖霄。」(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四回) ]
解釋: 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以湯沃雪 [yǐ tāng wò xuě][出自:《淮南子·兵略訓》:「若以水滅火,若以湯沃雪,何往而不遂,何之而不用?」何鄧執權,必為玄害,亦猶排山壓卵,~耳,奈何與之為親。(明·李贄《初潭集·夫婦二》) ]
解釋: 湯:開水;沃:澆。用開水澆雪。比喻效果明顯。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
映雪讀書 [yìng xuě dú shū][出自:南朝梁·任彥升《為蕭揚州薦士表》:「至乃集螢映雪,編蒲緝柳。」注引《孫氏世錄》:「晉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清介,交遊不雜。」 ]
解釋: 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粵犬吠雪 [yuè quǎn fèi xuě][出自: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前六七年,仆來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苑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 ]
解釋: 兩廣很少下雪,狗看見下雪就叫。比喻少見多怪。
Ⅲ 求關於「雪」的詩詞,典故
雪夜訪戴
形容『乘興而行,興盡而返』的灑脫。出自《世說新語》,『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典故: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雲。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宋史·楊時傳》
元日花雪: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2)元日,花雪降殿庭,時右衛將軍謝庄因事下殿,積雪滿衣冠,回殿奏陳,武帝以為祥瑞,於是公卿並作花雪詩。花雪,即霰,亦即雪前先降下的雪珠,《詩經》中「有先集維霰」之句,《韓詩》解「霰」為「英」,英即花瓣。沈約據以解作「花雪」。宋明帝《帝圖頌》「甘露降和,花雪表年」,梁簡文帝《謝東宮賜裘啟》「地卷朔風,庭留花雪」,均用此典。(典見《宋書·符瑞志下》)
程門立雪 ( chéng mén lì xuě ) 比喻尊師。
1.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樓船夜雪瓜洲度,鐵馬秋風大散關.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沁園春·雪 毛澤東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飛墜。」李白《清平樂》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
「妝點萬家清景,普綻瓊花鮮麗」
「暮雪助消峭,玉塵散林塘」
「才喜門堆巷積,可惜迤邐消殘」
「江南雪,輕素減雲端」
「蝴蝶初翻簾綉,萬玉女,齊回舞袖」……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
「誰剪輕瓊作物華,春繞天涯,水繞天涯」
「投宿侵征騎,飛雪滿孤村」
「亂山殘雪夜,孤獨異鄉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李白《北風行》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
「秦城歲雲暮,大雪滿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盡公侯。貴有風雪興,富無飢寒憂。所營惟第宅,所務
在追游……」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
「春風千里動,榆塞雪方休」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飄飄颯颯舞梨花,薄衣寒心亂如麻. <<春雪>>
「雪壓冬雲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
秋風秋雨愁煞人
紅藕香殘玉簟秋李清照一剪梅
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
秋風吹不盡 總是玉關情 李白子夜吳歌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 秋詞
八月秋高風怒號 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問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人,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耐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曹雪芹 秋窗風雨夕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 岑 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摹,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終南望余雪>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春雪】 劉方平
飛雪帶春風,徘徊亂繞空。
君看似花處,偏在洛城東。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古人題景詩雲:
「雪中望羅浮,玉峰峨峨起,
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里。」
菩薩蠻(李清照)
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
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沈佩
簾外雪初飄,翠幌香凝火未消。
獨坐夜寒人慾倦,迢迢,夢斷更殘倍寂寥。
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雪梅》(二首)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李頎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沈沈飛雪白。
先拂商弦後角羽,四郊秋葉驚[扌戚][扌戚]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竊聽來妖精。
言遲更速皆應手,將往復旋如有情。
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雲陰且晴。
嘶酸雛雁失群夜,斷絕胡兒戀母聲.
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
烏孫部落家鄉遠,邏娑沙塵哀怨生。
幽音變調忽飄灑,長風吹林雨墮瓦。
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長安城連東掖垣,鳳凰池對青瑣門。
高才脫略名與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作者:岑參
君不見,
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軍師西門佇獻捷。
《閣夜》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卧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元稹
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岩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羅萬朵雲。
高駢
六齣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歐陽修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看長城內外,分外妖嬈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飛墜。」李白《清平樂》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
「妝點萬家清景,普綻瓊花鮮麗」
「暮雪助消峭,玉塵散林塘」
「才喜門堆巷積,可惜迤邐消殘」
「江南雪,輕素減雲端」
「蝴蝶初翻簾綉,萬玉女,齊回舞袖」……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
「誰剪輕瓊作物華,春繞天涯,水繞天涯」
「投宿侵征騎,飛雪滿孤村」
「亂山殘雪夜,孤獨異鄉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李白《北風行》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
「秦城歲雲暮,大雪滿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盡公侯。貴有風雪興,富無飢寒憂。所營惟第宅,所務在追游……」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
「春風千里動,榆塞雪方休」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花時。(陳毅)
北風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虞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別董大》(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灑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無 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燭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故事精講:程顥、程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己的學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穎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後來程顥死,他自己也有40多歲,但仍然立志求學,刻苦鑽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於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游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後來就有了「程門立雪」這個成語,比喻尊敬老師,誠懇求學。
相關:
《宋史·楊時傳》載:在宋一代,程朱成為顯學,楊時上承程頤,下啟朱烹,聞名大下。於是,名師與名徒構成的「名人逸事」,就成了學界佳話,著名典故。
元代,謝應芳《龜山稿》卷七《楊龜山祠》詩曰:「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門雪,載道歸東南,統緒賴不絕。」楊時號龜山,溢文靖。後代以此典故,作為尊師的典範。
Ⅳ 「雪」的典故 三個 急!!!
陳門立雪,螢囊映雪,雪中送炭,這三個都是跟雪有關的典故,就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雪的典故。
Ⅳ 形容雪的成語典故
白雪陽春 指戰國時代楚國的兩支高雅歌曲。比喻高雅的詩歌和其他的文學藝術
飽經霜雪 飽:充分;經:經歷;霜雪:比喻艱難困苦。形容經歷許許多多的艱難困苦
報仇雪恥 報:報復;仇:仇恨;雪:洗刷,除去;恥:恥辱。報復冤讎,洗刷恥辱
冰天雪窖 窖:收藏物品的地下室。到處是冰和雪。形容極為寒冷的景象
傲霜鬥雪 傲視寒霜,抗擊白雪。形容不畏嚴寒。比喻人身處逆境而不屈服。
傲雪凌霜 形容不畏霜雪嚴寒,外界條件越艱苦越有精神。比喻經過長期磨練,面對冷酷迫害或打擊毫不示弱、無所畏懼。傲,傲慢、蔑視。
傲雪欺霜 形容不畏霜雪嚴寒,外界條件越艱苦越有精神。比喻經過長期磨練,面對冷酷迫害或打擊毫不示弱、無所畏懼。傲,傲慢、蔑視。
白雪皚皚 皚皚:潔白的樣子,多用來形容霜雪。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
報仇雪恨 雪:洗刷掉。報冤讎,除仇恨。
抱怨雪恥 報:報復。雪:洗刷掉。報怨恨,雪恥辱。
冰魂雪魄 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潔白。比喻人品質高尚純潔。
冰肌雪腸 比喻身心潔白,沒有污點。
冰天雪地 形容冰雪漫天蓋地。
冰天雪窯 到處是冰和雪。指嚴寒地區。
冰雪聰明 比喻人聰明非凡。
蟬不知雪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見聞不廣。
程門立雪 舊指學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師。
擔雪塞井 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勞無功。
鵝毛大雪 像鵝毛一樣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飛鴻印雪 比喻事情經過所留下的痕跡。
Ⅵ 中國文化中,與「雪」有關的典故不少,請列舉一例(要求寫出該典故的名稱,並簡述其大意)
【出處】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宋·范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詩【釋義】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Ⅶ 古代關於雪的故事
1、囊螢映雪
晉代孫康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當了一個大官。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2、程門立雪
楊時,字中立,是劍南將樂人。小的時候就異常聰穎,善寫文章。年紀稍大一點後,專心研究經史書籍。宋熙寧九年進士及第,當時,河南人程顥和弟弟程頤在熙寧、元豐年間講授孔子和孟子的學術精要(即理學),河南洛陽這些地方的學者都去拜他們為師,楊時被調去做官他都沒有去,在潁昌以拜師禮節拜程顥為師,師生相處得很好。楊時回家的時候,程顥目送他說:「吾的學說將向南方傳播了。」又過了四年程顥去世了,楊時聽說以後,在卧室設了程顥的靈位哭祭,又用書信訃告同學的人。程顥死以後,又到洛陽拜見程頤,這時楊時大概四十歲了。一天拜見程頤,程頤正閉著眼睛坐著,楊時與同學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門外沒有離開,程頤已經睡醒的時候,那時門外的雪已經一尺多深了。德行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之人事不遠千里與之相交遊,其號為龜山先生。
Ⅷ 關於冬雪的典故
程門立雪
遠在北宋時期,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專他特別喜好屬鑽研學問, 學問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尊師敬友。
一天,楊時向程頤請求學問,卻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楊時於是靜立門口,等老師
醒來。一會兒,天飄起鵝毛大雪,楊時卻還立在雪中。
到程頤一覺醒來,才赫然發現門外的雪人!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不負重望,終於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
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且形成獨家學派,世稱「龜山先生」。
囊螢映雪
古時候,有兩個窮苦人家的孩子,一個叫車胤,一個叫孫康。倆人非常好學。
白天他們要下地勞動,晚上才有空讀書。可是,他們常常買不起燈油。
夏天的晚上,車胤看見螢火蟲在空中飛,一亮一亮的,心想:「把許多螢火蟲放在一起或許能頂得上一盞燈呢。」他就找來一塊薄紗,縫了個小口袋,捉了許多螢火蟲放在裡面,看書的時候,就用這個袋照著。
一個冬天的傍晚,大雪剛停,孫康站在門口,覺得雪地亮堂堂的。他想:「雪地里這樣亮,也許能看清書上的字呢。」他拿出一本書,映著雪一看,果然看得清。他顧不得天冷,就蹲在雪地上看起書來。
車胤和孫康後來都成了有學問的人。
Ⅸ 關於雪的古代故事
1、謝女詠雪
有一次,東晉名士謝安召集謝家子弟談詩論文。忽然天降大雪,謝安想藉此考考他們,於是問道:「白雪紛紛何所似?」
侄子謝朗答:「撒鹽空中差可擬。」侄女謝道韞卻不以為然:「未若柳絮因風起。」這時的謝道韞年歲尚小,以柳絮來形容飛雪,實在是形神兼得,謝安大為贊賞。
因為這個故事,謝道韞也成為中國古代才女的代表人之一,而才女的稱法也因之多了一個「詠絮之才」。
2、雪夜訪戴
王羲之的五兒子王徽之(字子猷),一次從酣睡中醒來。當他打開窗戶,看到一地潔白。於是,詩性大發,吟起了左思的《招隱詩》來。
吟著吟著,他想起了自己的好友戴逵。而這時的戴逵卻遠在曹娥江上游的剡縣。於是他立馬動身,連夜乘小舟前往。經過一夜,他也來到了戴逵家門前。然而,他卻突然折返。後來,有人問他這又是為何?他答:「我本來就是乘著興致前往,既然興致已盡,自然返回,為何非得要見戴逵?」
率性而為、灑脫不羈,魏晉風度由此可見一斑。
3、孫康映雪
晉代,有個叫孫康的書生,幼時家貧,無錢買燈油,不能夜讀,只有早早睡覺。他覺得這樣白白浪費掉時間,非常可惜。一天夜裡,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里透進幾絲光亮。
原來,那是大雪映照出來的,孫康心中一動:映著雪光,可否讀書呢?他回屋拿書,在雪地中一試,果真可行。於是他立即穿好衣服,便在雪地上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跑。
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都如此。正是這種苦學的態度,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終成一位飽學之士。他也成為天下學子的楷模。
4、袁安困雪
漢代的某年冬天,洛陽遭遇罕見的大雪,雪災導致很多人外出行乞。
洛陽令在視察災情時,來到袁安家門口,只見積雪如故,以為人已被凍死,急忙命人除雪進屋查看。卻見袁安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洛陽令很是驚奇,問道:「你為何不出來乞食?」袁安答:「天下大雪,人人皆餓,我怎麼可以再去打擾別人?」洛陽令為之感動。後來,洛陽令上表舉薦他為孝廉。袁安從此踏上了仕途,終成一代名臣。
後人把這種寧可困寒而死也不願乞求他人的有氣節的文人稱作「袁安困雪」或「袁安高卧」、「袁安節。」
5、蘇武嚙雪
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因漢朝降將鍭侯王的反叛,單於大怒,扣押了蘇武等人。為了讓他投降,單於斷絕他的飲食,並將他幽禁在大窖里。幸而天降雨雪,孫武就用雪就著氈毛吃下,堅持了數日。匈奴人見他活下來,便以為是神的旨意,於是改為將他發配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
也正是在這種意念和決心的支撐下,蘇武在匈奴呆了19年而不失民族氣節,為世人所景仰。
Ⅹ 古今中外關於雪的傳說有哪些
誰都知道,雪是水的一種晶體形態,形成的過程很復雜,古代人對雪的科學知識方面不是很了解,卻留下了許多關於雪的傳說和故事。
相傳,雪神的名字叫滕六,滕是周時地名,在現代山東的滕縣,為什麼叫滕六?我分析是因為雪神的棲身地在滕,六是至陰之數,而雪正是至陰至寒之物。古人經過觀察,發現「雪獨六齣,立春後五齣」,這都與六是至陰之數有關。
古人留下了太多的關於雪的詩詞歌賦,我認為對雪的比喻描繪集大成者乃是喬吉的元曲《水仙子》,喬吉是元代的散曲大家,曲中寫道:
冷無香柳絮撲將來,
凍成片梨花拂不開,
大灰泥漫了三千界,
銀棱了東大海,
控梅的心禁難挨。
面瓮兒里袁安舍,
鹽罐兒黨尉宅,
粉缸兒舞榭歌台。
短短的一支小令用了七個比喻,兩個典故,意境非凡,浩瀚綺麗,不過由於雪的至潔至白,自然里找不到比之更潔白的,所以用比喻的手法描寫雪的詩詞都道不出雪的精神,一句「大雪滿弓刀」反而來的更有氣勢。
古人也留下來許多和雪有關的故事,我對這些故事很有感觸,並總結了「幾最」。
最悲壯的是蘇武被匈奴關在大窖里,斷絕食糧和水,蘇武就食雪咽氈(獸皮),多日不死,匈奴疑其為神。
最凄慘的是竇蛾受冤,為示其清白,六月赤夏,天空飄起了大雪。
最閑情的是張岱藏雪,把冬雪儲藏在壇中,待來年用雪水以作烹茶。
最灑脫的是孟浩然在風雪中騎驢而踏雪尋梅最超俗的是鐵腳道人赤腳行風雪中,誦莊子的《秋水篇》,嚼梅花滿口,和雪咽之,意欲寒香沁入心骨。
最勉勵的是晉代孫康好學,夜晚因貧困無燈,就雪光夜讀。
最慷慨的是某飽學名士(又忘其姓名,西西~)見天地白雪茫茫,冰清玉潔,隨之雜念俱拋,乃赤身裸體鑽卧雪中,意欲與雪同仙去,當真是為雪殉情,慨然赴死。
還有許多和雪相關的故事,就不多說了。
人們把雪看成是吉祥的,稱之為瑞雪,原因是雪能夠保護莊稼,尤其是對小麥的越冬甚有好處,而且雪能夠凍死莊稼地里的害蟲。除此之外,雪的破壞力更多,尤其是大雪,其災害非常嚴重,同時也限制了人們的出入行動,化雪時,往往道路長時間污濁不堪,可人們依然都盼望大雪的到來,什麼原因呢? 我想主要是因為我們被雪的精神和氣質所感染。
雪是純潔的,使我們能夠拋卻諸多雜念.雪是無私的,玉萬家而鋪滿大地。雪是貞烈的,只在0度以下存活,超過其范圍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雪是謙虛的,從不張揚,即便是在那麼高的天上下來,都輕輕飄飄,無聲無息。雪更有團結犧牲的精神,首先下來的雪,不惜犧牲自己以降低地面的溫度,使後面來的雪能夠得以存活,然後抱成一片,覆蓋和保護大地母親。 雪是俠義的,路見不平,填溝充壑。雪又是容易親近的,你可以任意觸摸她,逗弄她,她從不傷害你,至多是給你冰涼的清醒……雪具有了這么多的高尚的品格,人們當然就喜歡她,盼望她,即使她無意帶來了一點災難,人們依然會原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