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雜燴典故
Ⅰ 6道與歷史人物名稱有關的菜,你知道他的典故出處嗎
最近看到安徽有道菜,名字叫曹操雞。於是今天就來整理一篇關於人物的菜。
曹操雞
曹操雞為安徽省合肥市漢族傳統名菜,它色澤紅潤,味道鮮美,香氣濃郁,皮脆油亮,造型美觀。吃時抖腿掉肉,骨酥肉爛,食後余香滿口,是用一整隻雞做成的,
相傳在三國時期曹操屯兵與廬州逍遙津時,有一日曹操頭痛欲裂,葯不得食,他的廚子,想到用雞身包住葯,再入籠中蒸,這樣雞肉吸收了葯效,曹操吃了入葯的雞,頭就不疼了。後常要吃這種葯膳雞。這道菜流傳開來,被人們稱為"曹操雞"葯
西施舌
西施舌是一道福建省傳統的地方名菜,其實就是就是一種貝類又名沙蛤,這種貝類生長在淺海的泥沙中,肉質鮮嫩爽口,深受食客的歡迎。
相傳在春秋時,越王勾踐藉助美女西施之力,行使美人計滅了吳國,大局既定,越王正想接西施回國,越王的王後怕西施回國會受寵,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便叫人綁一巨石於西施背上,沉她於江底。西施死後化為這貝殼類「沙蛤」,期待有人找到她,她便吐出丁香小舌,盡訴冤情。
昭君鴨
是一種用粉條、麵筋與肥鴨烹調成而成的菜。
傳說出生在楚地的王昭君出塞後不習慣麵食,於是廚師就將粉條和油麵筋泡合在一起,用鴨湯煮,甚合昭君之意。後來人們便用粉條、麵筋與肥鴨烹調成菜稱之為「昭君鴨」,一直流傳至今。
貴妃雞
這是上海名廚獨創的一道川菜餚。它是用肥嫩的母雞作為主料,用葡萄酒作調料,成菜後酒香濃郁美味醉人,有「貴妃雞」之意。在西安還有一種「貴妃雞」。它以雞脯肉、蔥末、料酒、蘑菇等為餡的餃子,形似飽滿的麥穗,皮薄餡嫩,鮮美不膩。
據說,唐玄宗與楊貴妃感情甚篤,常常相伴宴飲。一日,唐玄宗與楊貴妃設宴於百花亭,二人飲宴取樂,直至爛醉如痴。突然楊 貴妃半醉半嗔地撒嬌道:「我要飛上天!」玄宗以為自己的寵妃要吃什麼「飛上天」,於是命御膳廚師立即做一道「飛上天」的菜品獻上來。
這 個菜名弄得所有御膳廚師莫名其妙,不知怎麼個製法,急得團團轉。正在為難之際,一位江蘇籍廚師急中生智,一拍大腿說:「有了!快去弄幾只童子雞來,把它燜 煮爛熟,再配以蘇杭特產,這不就是『飛上天』了嗎?」眾人一聽言之有理,便一起動手做了起來。待菜獻上,果然色、香、味、形皆惟妙惟肖。當楊貴妃吃著擺在 面前的「飛上天」時,連聲贊道:「好吃!好吃!」並似嬌似媚地說:「這道菜肉嫩色美味香,與我貴妃一樣呀!」玄宗說:「難得愛妃如此高興,此道菜便叫『貴 妃雞』吧。」
貂蟬豆腐
又名「泥鰍鑽豆腐」。以泥鰍比喻奸滑的董卓,泥鰍在熱湯中急得無處藏身,鑽入冷豆腐中,結果還是逃脫不了烹煮的命運。好似王允獻貂蟬,巧使美人計一樣。民間小吃中還有種「貂蟬湯圓」。傳說王允請人在普通的湯圓中加了生薑和辣椒。董卓吃了這種潔白誘人、麻辣爽口、醇香宜 人的湯圓後,頭腦發脹,大汗淋漓,不覺自醉,被呂布乘隙殺了。
李鴻章大雜燴
李鴻章雜燴選用雞肉為主料,佐以水發海參、油發魚肚、水發魷魚等輔料烹制而成。此菜是將多種原料合配燒燴而成,故有多味,具醇香不膩,咸鮮可口的特點。
李鴻章在訪問美國期間宴請美國賓客,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興致正濃時,家人暗報:沒有下飯的主菜了。由於已至深夜,無處購買菜蔬,李鴻章略一遲疑,對家人囑咐了幾句,家人便笑著出去了。
過了一會兒,主菜上來了,巨大無比的一個湯盆,五顏六色的食品充斥其中。李鴻章請客人享用。美國要員便問,這是什麼菜?李鴻章說,新菜,雜燴!
客人一嘗,交口稱贊。從此,「李鴻章大雜燴」風行於世。
Ⅱ 求! 中國皇室萃取煮飯工藝精華的典故和故事
飯
王莽雲:「鹽者,百餚之將。」余則曰:「飯者,百味之本。」《詩》稱:「釋之溲溲,蒸之浮浮。」是古人亦吃蒸飯。然終嫌米汁不在飯中。善煮飯者,雖煮如蒸,依舊顆粒分明,入口軟糯。其訣有四:一要米好,或「香稻」,或「冬霜」,或「晚米」,或「觀音秈」,或「桃花秈」,春之極熟,霉天風攤播之,不使惹霉發疹。一要善淘,淘米時不惜工夫,用手揉擦,使水從籮中淋出,竟成清水,無復米色。一要用火先武後文,悶起得宜。一要相米放水,不多不少,燥濕得宜。往往見富貴人家,講菜不講飯,逐末忘本,真為可笑。余不喜湯澆飯,惡失飯之本味故也。湯果佳,寧一口吃湯,一口吃飯,分前後食之,方兩全其美。不得已,則用茶、用開水淘之,猶不奪飯之正味。飯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飯不必用菜。
在清初眾多的有關飲食的著作中,能夠全面體現士大夫飲食文化意識的是安徽桐城人張英的《飯有十二合說》,就是說進餐的美滿常要有十二個條件搭配才合適。歸納起來有八點:稻,講主食米飯的原料。優質稻米應甘香、滑溜、晶瑩、溫潤。炊,好飯還須烹飪得法,以朝鮮人的煮法最佳:將淘過的米放在少量水中,大火煮開,蓋好鍋蓋,再用小火把米湯干,即成。這樣既保持了原湯原味,又使米的營養沒有浪費。
粥
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尹文端公曰:「寧人等粥,毋粥等人。」此真名言,防停頓而味變湯干故也。近有為鴨粥者,入以葷腥;為八寶粥者,入以果品,俱失粥之正味。不得已,則夏用綠豆,冬用黍米,以五穀入五穀,尚屬不妨。余常食於某觀察家,諸菜尚可,而飯粥粗糲,勉強咽下,歸而大病。嘗戲語人曰:「此是五臟神暴落難。」是故自禁受不得。
葛仙米:將米細檢淘凈,煮米爛,用雞湯、火腿湯煨。臨上時,要只見米,不見雞肉、火腿攙和才佳。此物陶方伯家制之最精。
石發:製法與葛仙米同。夏日用麻油、醋、秋油拌之,亦佳。
釀酒有罪——儀狄
儀狄發明酒的方法,古人是這么解釋的:「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曰杜康。有飯不盡,委之空桑,積郁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簡單地說,就是把吃不完的剩飯發酵,然後就變成芳香的米酒啦!
大禹時代,已經是父系氏族社會,在廚房做飯的當然是女人,如果有剩飯,當然是由她們想辦法解決變餿的難題。那時的人經常吃不飽肚子,剩飯顯然應該出現在部落首領的家裡。依照這樣的推理,儀狄是大禹的女兒,可能性還是蠻大的。
不過,剩飯放在罐罐里是不會自動變成酒的,它只會發霉長毛變臭。如果儀狄用這種方法造酒,肯定會遭到她爹大禹的訓斥:「死丫頭,每天煮飯剩這么多干什麼?糟踐了許多糧食!」完全無法想像,在六七千年前,儀狄姑娘掌管的廚房會像現代的公共食堂一樣,出現很多吃不完的傷腦筋的白米飯。
事實是這樣的:收割下來的穀物必須儲藏到第二年青黃不接的時候,但當時的糧倉根本不具備像樣的硬體條件,倉頂上只能簡單地苫蓋一下,不通風還漏雨,遇到高溫高濕的天氣,那根本不是糧倉,就是一個理想的釀酒作坊。
即使非常勤快地翻曬,還是阻擋不住大量的穀物霉爛發芽,當務之急是如何將這一部分處理成能吃的東西,而不是丟棄的廢物——這有點像科研項目了。
不過,起初,儀狄姑娘並沒有做化學實驗的心情,因為霉變就像癌變一樣,讓人措手不及。先開始發生霉變的穀物,肯定要優先考慮做成飯,以免浪費。後發生霉變的穀物,等到吃它們的時候,也霉變了——一部分還板結在一起,長了麥芽、生了白毛,後世叫做「曲糵」。
其實,「曲」和「櫱」是兩種東西。「曲」是發酵的糧食,可以用來造酒;「櫱」是發芽的糧食,可以用來造飴,就是麥芽糖。不過當時的人並不能分辨,也不能明確地知道這部分「霉變」穀物,其實就是酵母。
儀狄姑娘整天憂心忡忡地翻檢谷倉,並沒有考慮太遠——比如可以申請專利,或者諾貝爾生物化學獎什麼的。她想的,就是把這些「酵母」混進霉爛得不太厲害的糧食里,一起高溫加熱。這壓根不是做飯,根本就是造酒。
那時的人,很可能一年到頭吃不上幾頓味道純正的飯,煮出來的飯都帶些怪怪的味道。大部分時間,人們就吃這些酒味很濃的東西,再東倒西歪地下地幹活,酒勁上來了,就在遠古的太陽底下睡一覺,感覺到十分原始的無欲無求。到了野獸四處覓食的冬天,吃一碗似酒似飯的東西,也能壯膽驅寒。
所以,有一種理論認為,遠古的人們下田耕種,起初不是為了吃飯,而是為了吃酒。要吃「飯」,應該拿起長矛追野豬。
美食典故:
炒飯:
據說炒飯的發明和李鴻章有關。在一次國事訪問中,這位晚清外交界的重量級人物命令他的廚師做一道中國人喜歡吃,洋人也喜歡吃的菜餚。聰明的廚師直奔廚房,挽起袖子,做出這道享譽中外,雅俗共賞的美食。李中堂因此聲名大振,可惜那個廚子連名字都沒有留下。這令人想起宮保雞丁,太子太保丁寶楨的府宴壓軸菜家喻戶曉,甚至四川和貴州兩省 為爭這道菜的歸屬而對丁大人的籍貫爭論不休。他那能乾的廚子,也沒有留下姓名。
炒飯有很多種:揚州炒飯,福建炒飯,雞絲炒飯,菠籮炒飯……最簡單的大雜燴實際上是剩菜炒剩飯。炒飯,首先把冷飯用筷子撥散;冷飯不能太濕。配料種類任選:雞蛋,蔬菜,水果,肉類,海鮮,熟食…有人喜歡把雞蛋打散,煎成蛋餅搗碎再炒;也有人喜歡用生蛋液包著飯粒炒。生的配料要過一下油。炒的時侯,先用小火燒熱鍋,加油,倒入冷飯和配料炒散,炒勻,炒熱。千萬不要大火,容易炒糊。調料不外是鹽,糖,和胡椒粉,也可以放蚝油。不要放水和醬油,飯炒得越干越好。
糯米豌豆飯
我國中原各地流傳立夏要吃糯米豌豆飯、吃鴨蛋和稱人的習俗,據說與當年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有關。
三國蜀漢鼎盛時,轄區遠至滇中,但在一些少數民族頭領中,有些人並不十分心悅誠服,建寧(今雲南曲靖一帶)彝族頭領孟獲便是其中突出人物之一。等到劉備白帝城病逝之後,諸葛亮受命託孤,輔佐幼主,多次出奇制勝,七擒七縱,制服了這位桀驁不馴的孟獲,使他不得不對蜀漢幼帝和諸葛先生拜服得五體投地。後來,諸葛亮病重,臨終時特地召來孟獲,當面囑咐他說:「我雖死了,幼主阿斗仍在,你每年今日至少去看望他一次。」這天正是立夏時節,孟獲是個直性爽快人,一經答應,就要做到,從此,每年立夏日都要往成都拜見蜀主劉禪。數年後,晉武帝司馬炎滅了蜀國,把阿斗擄到洛陽,孟獲不忘諸葛亮所囑,每年立夏日仍然帶了親兵護衛前往洛陽看望阿斗。此人粗中有細,唯恐阿斗被虧待,每次都要親自用大秤稱量阿斗體重,一再告訴晉武帝,如有絲毫差池,他是決不答應的。武帝見他如此認真,便想出一個主意,知道阿斗喜食粘甜,每屆立夏,便命人早早煮了豌豆糯米飯給他吃,此時新豌豆上市,又甜又香,做成飯糯香可口,阿斗至少要吃兩大碗,等孟獲到來稱人,都比上年重了幾斤。難怪阿斗要「此間樂不思蜀」了。
從此,立夏煮食豌豆糯米飯和稱人便在民間傳開,相沿成俗。
Ⅲ 一些美食的來歷和典故
炸年糕的來歷
年糕有兩千多年歷史,馳譽南洋歐美不衰,這裡面還有一個典故。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命伍子胥築"闔閭大城",建成後,大宴眾將群臣慶功。惟有伍子胥悶悶不樂,他料吳王驕奢不防備越王勾踐和范蠡,國家遲早將亡。回營後他密囑身邊隨從說:"我死後,如國家遭難,民飢無食,可往相門(蘇州六個主要城門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果如所料,伍子胥後來遭誣陷身亡,吳國被越軍橫掃而滅。這時都城斷糧,餓殍遍野。隨從們帶領百姓前往相門拆城掘地,這才發現原來相門的城磚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從此,人們為了紀念並銘記伍子胥的功績與忠烈,就在春節這一天家家吃年糕。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會遺址中發現了稻種,這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稻穀。漢朝人對米糕就有「稻餅」、「餌」、「糍」等多種稱呼。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製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凈者,舂之為米咨糍,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咨,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乾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 將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一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面團,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製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有糯米那樣粘性的穀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明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難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 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台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 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咸皆有。 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 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雲:「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Ⅳ 宮心計2簡直就是成語大雜燴
《宮心計2》簡直就是成語大雜燴︓
⒈抽薪止沸:抽掉鍋底下正燃燒的柴火,使鍋里的水不再沸騰。 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上屋抽梯:一種誘逼計,製造某種假象,讓敵方覺得大好時機到了,著手行動。
3、揚湯止沸:把鍋里開著的水舀起來再倒回去,使它涼下來不沸騰。 比喻辦法不對頭,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4、佛口蛇心:佛的嘴巴,蛇的心腸。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5、疾風勁草:是在猛烈的大風中,只有堅韌的草才不會被吹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
6、牝雞司晨:母雞報曉。 舊時比喻婦女竊權亂政。
7、得魚忘筌:捕到了魚,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後就忘了本來依靠的東西。
8、開宗明義:指說話、寫文章一開始就講明主要意思。
9、挑茶斡wò刺:尋事生非。
10、鴻案相庄:①表示夫妻和好相敬。②指結為夫妻。
11、鳳凰於飛:字面指鳳和凰相偕而飛,後用以比喻夫妻合歡恩愛。常用以祝新人幸福美滿
12、向隅而泣:一個人面對牆腳哭泣。形容沒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絕望地哭泣。
13、傲視群倫:指人才華出眾,成就非凡。
14、星羅棋布:像天空中的星星似的羅列著和棋盤上的棋子那樣分布著。形容數量眾多,散布的范圍很廣。
15、畫眉舉案:比喻夫妻互敬互愛。
16、珠聯璧合:珍珠聯串在一起,美玉結合在一塊。比喻傑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結合在一起。
17、金科玉律:原形容法令條文的盡善盡美。現比喻必須遵守、不能變更的信條。
18、腹中鱗甲、胸中柴棘:比喻居心險惡。
19、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仰起頭來看看覺得自己對天無愧,低下頭去想想覺得自己不愧於別人。做人要光明磊落,問心無愧。
20、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出處唐朝李白《蜀道難》形容劍門關,釋義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上萬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峻。也形容一個人有萬夫莫開之勇,一個人擋上萬個人。
21、滴水成河,米粒成蘿:一滴水一滴水匯集起來能成河,一粒米一粒米聚起來能裝滿籮。比喻積少成多。
22、鳥盡弓藏: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指一個人失去了利用價值,就被殺掉或者落下個比別人更慘的下場。
23、舌燦蓮花:「舌燦蓮花」的典故源自南北朝高僧佛圖澄的一段事跡。譬喻說話的文采和美妙。
24、鳳鳴朝陽:指鳳凰在太陽初升時鳴叫,比喻稀有的吉兆,也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發揮的機會。
來源:錢江晚報記者沈蒙和 陳宏程、升學寶、
Ⅳ 典故故事有關飲食方面的
古代壽面從何而來
唐明皇即位之後,漸漸冷落原來患難之妻王皇後,有一天,王皇後對唐明皇說:「三郎,你忘了當年我脫下新做的紫色背心換了一斗面,為你做湯餅過生日的事嗎?」這故事反映了唐代人過生日是吃「湯餅」的。湯餅又叫做「水引」,也就是湯面,可見過生日吃湯面的習俗由來已久。
回鍋肉的傳說
回鍋肉:四川名菜,又稱熬鍋肉,傳說這道菜是從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當家菜。當時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時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隱家居,潛心研究烹飪。他將原煮後炒的回鍋肉改為先將豬肉去腥碼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後再煎炒成菜。因為早蒸至熟,減少了可溶性蛋白質的損失,保持了肉質的濃郁鮮香,原味不失,色澤紅亮。自此,名噪錦城的早蒸回鍋肉便流傳開來。
「獅子頭」的由來
「獅子頭」,用揚州話說即是大斬肉,北方話叫「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據說它的「遠祖」是南北朝《食經》上所記載的「跳丸炙」(見《齊民要術.炙法第八十》)。史書記載,當年隋煬帝帶著嬪妃隨從,乘著龍舟和千艘船隻沿大運河南下時,「所過州縣,五百里內皆令獻食。一州至百輿,極水陸珍奇」(《資治通鑒》)。楊廣看了揚州的瓊花,特別對揚州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十分留戀。回到行宮後,吩咐御廚以上述四景為題,製作四道菜餚。御廚們在揚州名廚指點下,費盡心思終於做成了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芽雞條和葵花斬肉這四道菜。楊廣品嘗後,十分高興,於是賜宴群臣,一時間淮揚菜餚傾倒朝野。
到了唐代,隨著經濟繁榮,官宦權貴們也更加講究飲食。有一次,郇國公韋陟宴客,府中的名廚韋巨元也做了揚州的這四道名菜,並伴以山珍海味、水陸奇珍,令座中賓客們嘆為觀止。當「葵花斬肉」這道菜端上來時,只見那巨大的肉團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絕倫,有如雄獅之頭。賓客們趁機勸酒道:「郇國公半生戎馬,戰功彪炳,應佩獅子帥印。」韋陟高興地舉酒杯一飲而盡,說:「為紀念今日盛會,『葵花斬肉』不如改名『獅子頭』。」一呼百諾,從此揚州就添了「獅子頭」這道名菜。
清代,乾隆下江南時,把這一佳餚帶入京都,使之成為清宮菜之一。嘉慶年間,甘泉人林蘭痴著的《邗江三首吟》中,也歌詠了揚州的「葵花肉丸」。其序曰:「肉以細切粗斬為丸,用葷素油煎成葵黃色,俗名葵花肉丸。」其詩雲:「賓廚縷切已頻頻,團此葵花放手新。飽腹也應思向日,紛紛肉食爾何人。」
「雜燴」的由來
「雜燴」是一種著名的傳統美餚,中華古今均有製作。此菜選料「雜」,動、植物水陸俱陳,既有高檔的,又有普通的,既有葷的,又有素的,還有葷素相混的,一菜多樣,琳琅滿目,質地軟、嫩、脆、滑,色、香、味俱美,無論官場或民間筵席飲宴,均是人們喜愛的美饌佳餚。
「雜燴」,顧名思義,即是用幾種原料混合烹燴而成的菜餚,其製作歷史悠久,傳聞亦頗多。在中國烹飪史上,最早發明「雜燴」的是齊魯之幫的婁護,字君卿,為漢武帝時人,曾做過京兆吏。當時婁護常往來於漢武帝母舅王譚、王根、王立、王商、王逢這五位同時被封侯的「五侯」家中,因而由此創造出了「五侯鯖」佳餚。鯖,就是用魚和肉及山珍海味烹制的雜燴,即「五侯雜燴」。《西京雜記》卷二載:「五侯不相能,賓客不得來往。婁護、豐辯,傳食五侯間,各得其心,競致奇膳,護乃合以為鯖,世稱五侯鯖,以為奇味焉。」後用以指佳餚,影響較廣。
據傳,在南宋時,抗金名將岳飛被奸賊秦檜誣陷而死。當時福州有一名廚,特意取用多種原料烹制了一道取名「雜燴」的菜。有一次官府接待一位來自京都的大官,特地品嘗這位名廚的「雜燴」菜,當客官問及菜名何叫「雜燴」?廚師則大膽應道:「小的識字不多,只聽人講雜是雜種的雜,燴是秦檜的檜,木字偏旁換上火字旁。」這位京都來的大官聽了雖感到驚恐,但不知是酒喝多了,還是他也恨秦檜,只是虛張聲勢地吆喝了一聲:「滾!」從此,「雜燴」一詞由福州傳到各地。
又據傳,在明朝永樂年間,有一年的元宵佳節,舉國上下,大鬧元宵,家家張燈,戶戶結綵,尤在京城更是燈火輝煌,鞭炮焰火,鳴金達旦,熱鬧異常。這天,皇上興起,傳諭出宮,皇後、太子及大臣等人隨駕上街觀燈,與民同樂。直到深夜回宮,帝、後及太子等人均感腹中飢餓,便令太監速即傳膳。因原來所備御膳早己冰冷,御廚措手不及,只得將各種美味冷葷一起放入鍋內,經燴製成熱氣騰騰的菜餚裝盆進獻,由於復合多味,醇香滋美,明帝特別高興,即傳問:「此膳何名?」御廚見皇帝全家合餐,便急中生智回答曰:「此乃『全家福』。」明帝大悅,欣然御定此名,流傳至今。「全家福」,即「什錦大雜燴」。
還據傳,在晚清年間,即公元1896年的清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派洋務大臣李鴻章去俄國參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然後出使美國。一天,李鴻章用中國菜宴請美國高級官員,其菜味鮮美,令人贊不絕口。當美國官員問及菜名時,不內行的翻譯卻解答成為「雜碎」,於是西方人把好吃的中國菜稱「雜碎」,一時傳遍美國。從此,在英文辭典里便出現了「雜碎」的譯音,甚至美國唐人街華僑開設的餐館,也多改名為「雜碎」館,繼而在雜碎館食單上,莫不大書「李鴻章雜碎」,果然「雜碎」的名稱由此大振。雜碎、雜燴,乃一菜雙名,故又稱「李鴻章雜燴」。中國文史館的張伯駒先生也曾寫過《李鴻章雜燴》文,稱它「馳名國外。凡在歐美中國餐館,莫不有如此一菜」。
「雜燴」,這一菜美名俗的餚饌,其由來傳說甚廣,可謂史籍多有記載。因其味美好吃,頗受人們喜愛,故一般各地都有製作。烹制比較出名的有安徽「李鴻章雜燴」、湖北「全家福」(什錦大雜燴)、四川「紅燒雜燴」和貴州「烘雜燴」等,由於配方製法不同,風味各異,皆為筵席上撰。而「雜燴」之出名,在清代長篇小說《儒林外史》、《三俠五義》以及魯迅《書信集.致增田涉》等書中,也均有提及。
看來,「雜燴」這道雅俗共賞古已有之的名菜,之所以能夠廣泛沿傳至今,它不僅醇濃鮮香,味美好吃,還含有十全十美的寓意,因而頗受國內外食客的歡迎和喜愛。
楚鄉湖北遐邇聞名的傳統雜燴菜一一全家福,俗稱「什錦大雜燴」,這一由明代御膳傳入民間的美味珍饈,已成為當地喜慶筵席中經常出現的一道頭菜,建國後還被列為山珍海味類的中國名菜。此菜系選用「八珍」中的「四珍」,即海參、鮑魚、魚肚、魚翅作主料,以雞脯肉、鱖魚肉、香菌、蘑菇、鮮蝦仁、豬蹄筋作配料。其具體制食法是:將炒鍋置旺火上,放適量熟豬油燒六成熱,先把上漿魚片、蝦仁分別拉油後瀝出。再把發制好的海參、魚肚、蹄筋和雞脯片、香菇、口蘑分別置旺火沸水鍋中焯水,用清水沖涼。然後,炒鍋酌放熟豬油,下入蔥薑汁、高湯、精鹽、味精燒沸,倒入各種原料燒燴入味後勾芡,淋上雞油而成。
此全家福餚撰,因其選料高檔,製作精細,一菜多姿,脆嫩滑爽,馨香濃郁,身價很高,馳名全國,譽滿江城。
月餅的傳說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 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 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 。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月餅是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每逢中秋,人們除了以月餅祭月外,還以月餅饋贈親朋。月餅已成為中秋節的象徵。
關於中秋節吃月餅這一習俗的形成,史籍中沒有確切的記載。但民間許多傳說卻道出了中秋吃月餅的由來。在眾多的傳說中流傳最廣的要數「月餅傳信息」一說。相傳元朝未年,統治者的殘暴統治引起了廣大人民的普遍憎恨,到處都在醞釀起義和反抗。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防止人民造反,規定民間不準私藏鐵器,只准十家人合用一把菜刀。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在中秋節時,將中秋起義的時間寫在紙條上,夾在月餅里送給各家各戶。人們掰開月餅見到紙條,就紛紛拿起菜刀,聚集起義,掀起了反抗元朝統治者壓迫的高潮。為了紀念這次起義,人們每年八月十五便吃月餅且相沿成習。另一種傳說即唐太宗征北方突厥,八月十五凱旋歸京,長安城內一片歡騰。有個吐蕾人正在長安,他向唐太宗獻圓餅祝捷。太宗大喜,從裝飾華麗的餅盒中取出圓餅,指著懸掛在天空中的明月笑道:「應將胡餅邀蟾蜍」。隨後太宗與百官共食圓餅,從此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便形成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傳說,唐明皇游月宮時吃了嫦娥做的仙餅,回宮後難忘美味,遂命人製作並於八月十五食之。
中秋食月餅的記載多始見於明清時。明人田汝成在《西遊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遺,取團圓之意。」因古人稱中秋為「團圓節」,所以月餅又稱「團圓餅」。
明清時,中秋食月餅的風俗已相當盛行,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中說:「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師第一,他處不足食也。至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謂之團圓餅」。月餅除了是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外,還是饋贈親友的節日禮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月餅已由當初的家庭手工製作逐漸變成了一種專業化生產,品種不斷增多,質量不斷提高,明清時已發展成為傳統的糕點形式。
「現代月餅在繼承明清傳統形式的基礎上,製作更精美,口味更繁多。不同的地區的月餅以其獨具的特色贏得了人們的青睞:廣式月餅皮薄、松軟、香甜、餡美;蘇式月餅鬆脆、香酥、甜咸適口;潮式月餅以糖冬瓜為餡,滋潤、鬆脆。月餅除象徵團圓的傳統圓形之外,還有正方、八角、三角、長方等形狀,其內中包餡有冰糖、豆沙、蓮蓉、五仁、百果、棗泥、火腿、蛋黃、叉燒等數十種,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月餅作為中秋節的應節食品,其餅面圖案無不與月亮相關,如「嫦娥奔月」、「月宮蟾兔」、「銀河夜月」、「三潭印月」、「西施醉月」等。精美的圖案不但烘託了中秋佳節的祥和氣氛,而且也增加了節日的詩情畫意。
杜甫與五柳魚
五柳魚是四川名菜,唐宋以來早已膾炙人口。說起「五柳魚」來,它還和我國古代詩人杜甫有一段關系呢!
唐代杜甫,在年近五十的時候,遇上「安史之亂」,整個唐朝從這兒走了下坡路。唐明皇逃往四川,楊玉環在馬嵬坡弔死。杜甫為了躲避這場戰亂,也漂泊到西南。他到了成都,在成都古郊找了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叫浣花溪畔,親手建了—座草堂,住了下來。並在這里寫過不少詩。草堂茅屋有時還叫大風吹破。他這時生活十分清苦,由自己的遭遇和貧困處境,還時常想到天下的窮人寒士,寄予不少同情。他每日用素菜草果度日,當地都叫他「菜肚老人」。
傳有一天他邀幾個朋友在草堂上吟詩作賦,吟得高興,不覺到了中午。他發起愁來,眼看要吃晌飯了,可是一無所有,拿什麼款待這些客人呢!他正在著急,忽然見家人從浣花溪里釣上一條魚來,喜出望外。心想,就請大家品嘗這條魚吧!他走到灶前,親手烹制起魚來。朋友們見他去做魚,個個都驚奇起來,有的帶著懷疑的眼光說:「老杜,這可是新鮮事,你會作詩,還會烹魚?」杜甫笑笑說:「等著吧,我今天就要給你們烹烹看看。」他開膛把魚洗好以後,加上佐料就放鍋里蒸上。蒸熟以後,又把當地的甜面醬炒熟,加入四州泡菜里的辣椒、蔥、姜和湯汁,和好淀扮,作成汁,趁熱澆在魚身上,再撤上香菜就做成了。
大夥歡坐一堂,見杜甫把魚端了上來,伸筷一嘗,果然好吃。眾朋友邊說邊吃,一會工夫,一條魚吃得精光,可是這魚還沒有名字呢!於是大家就為這魚想起名字來。有的說:「這魚就叫浣溪魚吧!」有的說:「叫老杜魚才合適。」最後杜甫說:「陶淵明先生是我們敬佩的先賢,而這魚背覆有五顏六色的絲,很象柳葉,就叫『五柳魚』吧!」說罷,大家十分贊成,覺得這個名字很有意思。五柳魚就這樣叫起來了,並成為一道四川名菜,一直流傳了一千多年。
陳麻婆與麻婆豆腐
一百八十年前,四川省成都市靠近郊區的萬福橋,有個叫陳春富的青年和他的妻子劉氏,在這里開了一家專賣素菜的小飯鋪。成都附近彭縣、新繁等地到成都的行人和挑擔小販,很多人都喜歡在萬福橋歇腳,吃頓飯,喝點茶。劉氏見到客人總是笑臉相迎熱情接待。劉氏燒的豆腐兩面金黃又酥又嫩,客人們很愛吃。有時遇上嘴饞的顧客要求吃點葷的,她就去對門小販處買回牛肉切成片,做成牛肉燒豆腐供客人食用。
劉氏聰明好學,能虛心聽取顧客們的意見,改進烹調方法,譬如下鍋之前先將豆腐切成小塊,用淡鹽水焯一下,使豆腐更加軟嫩。牛肉由切成塊狀變成細粒。劉氏做這道菜,除了注重調料的搭配,更注意掌握火候。她烹制的牛肉燒豆腐,具有麻、辣、香、燙、嫩、酥等特點,很多人吃起來燙得出汗,全身舒暢,吃了還想吃,因此招來不少回頭客。
劉氏小時候出過天花,臉上留下幾顆麻點,來往的客人熟了,就取笑叫她麻嫂,她也從不見怪。後來年紀大一點,人們改口叫麻婆。她做牛肉燒豆腐出了名,於是就成了「麻婆豆腐」。這道菜汁濃味厚,滋味鮮美,是川菜家常燒技法中,麻辣味型主要代表菜之一,不僅全國有名,而且在國外數以千計的中餐廳里,也都以麻辣豆腐做當家菜享譽海外,它的名聲有時甚至超過北京烤鴨。
王致和臭豆腐的來歷
北京的老字型大小非常多,一說起「王致和」,大家沒有不知道的,若提起王致和的臭豆腐,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個「臭」字名揚萬里,傳遍了全中國。隨著生產經營不斷壯大,王致和由一個小作坊發展到現在的一個大型企業,由原來的石磨製作發展到現在的針磨磨漿製作,由原先的全部手工操作到現在的機械化生產,王致和企業在不斷地發展、完善、改進著。
王致和臭豆腐是以含蛋白質高的優質黃豆為原料,經過泡豆、磨漿、濾漿、點鹵、前期發酵、腌制、灌湯、後期發酵等多道工序製成的。其中腌制是關鍵,鹽量和佐料的多少將直接影響臭豆腐的質量,鹽多了,豆腐不臭;鹽少了,易造成腐乳的糟爛甚至腐敗。王致和臭豆腐臭中有奇香,是一種產生蛋白酶的黴菌分解了蛋白質,形成了極豐富的氨基酸使味道變得非常鮮美,臭味主要是蛋白質在分解過程中產生了硫化氫氣體所造成的。另外,因腌制時用的是黃漿水、涼水、鹽水等,使成型豆腐塊經後期發酵後呈豆青色。
那麼,這聞著臭吃著香的臭豆腐是怎樣的一個由來呢?相傳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來京趕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閑居在會館中,欲返歸故里,交通不便,盤纏皆無;欲在京攻讀,准備再次應試,又距下科試期甚遠。無奈,只得在京暫謀生計。王的家庭原非富有,其父在家鄉開設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學過做豆腐,於是便在安徽會館附近租賃了幾間房,購置了一些簡單的用具,每天磨上幾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賣。時值夏季,有時賣剩下的豆腐很快發霉,無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廢棄。他苦思對策,就將這些豆腐切成小塊,稍加晾曬,尋得一口小缸,用鹽腌了起來。之後歇伏停業,一心攻讀,漸漸地便把此事忘了。
秋風送爽,王致和又想重操舊業,再做豆腐來賣。驀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趕忙打開缸蓋,一股臭氣撲鼻而來,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嘗試,覺得臭味之餘卻蘊藏著一股濃郁的香氣,雖非美味佳餚,卻也耐人尋味,送給鄰里品嘗,都稱贊不已。
王致和屢試不中,只得棄學經商,按過去試做的方法加工起臭豆腐來。此物價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飯,適合收入低的勞動人食用,所以漸漸打開銷路,生意日漸興隆。後經輾轉籌措,在延壽街中間路西購置了一所鋪面房,自產自銷,批零兼營。據其購置房屋的契約所載,時為康熙十七年冬。從王致和創造了獨一無二的臭豆腐以後,又經多次改進,逐漸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產工藝,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質量更好,名聲更高。清朝末葉,傳入宮廷。傳說慈禧太後在秋末冬初也喜歡吃它,還將其列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稱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點,取名「青方」。
從清朝到新中國成立的三百多年間,王致和雖更換了幾代人,卻始終保留著「王致和」這個老字型大小,保持著王致和臭豆腐的傳統風味。
古代壽面從何而來
唐明皇即位之後,漸漸冷落原來患難之妻王皇後,有一天,王皇後對唐明皇說:「三郎,你忘了當年我脫下新做的紫色背心換了一斗面,為你做湯餅過生日的事嗎?」這故事反映了唐代人過生日是吃「湯餅」的。湯餅又叫做「水引」,也就是湯面,可見過生日吃湯面的習俗由來已久。
回鍋肉的傳說
回鍋肉:四川名菜,又稱熬鍋肉,傳說這道菜是從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當家菜。當時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時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隱家居,潛心研究烹飪。他將原煮後炒的回鍋肉改為先將豬肉去腥碼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後再煎炒成菜。因為早蒸至熟,減少了可溶性蛋白質的損失,保持了肉質的濃郁鮮香,原味不失,色澤紅亮。自此,名噪錦城的早蒸回鍋肉便流傳開來。
「獅子頭」的由來
「獅子頭」,用揚州話說即是大斬肉,北方話叫「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據說它的「遠祖」是南北朝《食經》上所記載的「跳丸炙」(見《齊民要術.炙法第八十》)。史書記載,當年隋煬帝帶著嬪妃隨從,乘著龍舟和千艘船隻沿大運河南下時,「所過州縣,五百里內皆令獻食。一州至百輿,極水陸珍奇」(《資治通鑒》)。楊廣看了揚州的瓊花,特別對揚州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十分留戀。回到行宮後,吩咐御廚以上述四景為題,製作四道菜餚。御廚們在揚州名廚指點下,費盡心思終於做成了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芽雞條和葵花斬肉這四道菜。楊廣品嘗後,十分高興,於是賜宴群臣,一時間淮揚菜餚傾倒朝野。
到了唐代,隨著經濟繁榮,官宦權貴們也更加講究飲食。有一次,郇國公韋陟宴客,府中的名廚韋巨元也做了揚州的這四道名菜,並伴以山珍海味、水陸奇珍,令座中賓客們嘆為觀止。當「葵花斬肉」這道菜端上來時,只見那巨大的肉團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絕倫,有如雄獅之頭。賓客們趁機勸酒道:「郇國公半生戎馬,戰功彪炳,應佩獅子帥印。」韋陟高興地舉酒杯一飲而盡,說:「為紀念今日盛會,『葵花斬肉』不如改名『獅子頭』。」一呼百諾,從此揚州就添了「獅子頭」這道名菜。
清代,乾隆下江南時,把這一佳餚帶入京都,使之成為清宮菜之一。嘉慶年間,甘泉人林蘭痴著的《邗江三首吟》中,也歌詠了揚州的「葵花肉丸」。其序曰:「肉以細切粗斬為丸,用葷素油煎成葵黃色,俗名葵花肉丸。」其詩雲:「賓廚縷切已頻頻,團此葵花放手新。飽腹也應思向日,紛紛肉食爾何人。」
「雜燴」的由來
「雜燴」是一種著名的傳統美餚,中華古今均有製作。此菜選料「雜」,動、植物水陸俱陳,既有高檔的,又有普通的,既有葷的,又有素的,還有葷素相混的,一菜多樣,琳琅滿目,質地軟、嫩、脆、滑,色、香、味俱美,無論官場或民間筵席飲宴,均是人們喜愛的美饌佳餚。
「雜燴」,顧名思義,即是用幾種原料混合烹燴而成的菜餚,其製作歷史悠久,傳聞亦頗多。在中國烹飪史上,最早發明「雜燴」的是齊魯之幫的婁護,字君卿,為漢武帝時人,曾做過京兆吏。當時婁護常往來於漢武帝母舅王譚、王根、王立、王商、王逢這五位同時被封侯的「五侯」家中,因而由此創造出了「五侯鯖」佳餚。鯖,就是用魚和肉及山珍海味烹制的雜燴,即「五侯雜燴」。《西京雜記》卷二載:「五侯不相能,賓客不得來往。婁護、豐辯,傳食五侯間,各得其心,競致奇膳,護乃合以為鯖,世稱五侯鯖,以為奇味焉。」後用以指佳餚,影響較廣。
據傳,在南宋時,抗金名將岳飛被奸賊秦檜誣陷而死。當時福州有一名廚,特意取用多種原料烹制了一道取名「雜燴」的菜。有一次官府接待一位來自京都的大官,特地品嘗這位名廚的「雜燴」菜,當客官問及菜名何叫「雜燴」?廚師則大膽應道:「小的識字不多,只聽人講雜是雜種的雜,燴是秦檜的檜,木字偏旁換上火字旁。」這位京都來的大官聽了雖感到驚恐,但不知是酒喝多了,還是他也恨秦檜,只是虛張聲勢地吆喝了一聲:「滾!」從此,「雜燴」一詞由福州傳到各地。
又據傳,在明朝永樂年間,有一年的元宵佳節,舉國上下,大鬧元宵,家家張燈,戶戶結綵,尤在京城更是燈火輝煌,鞭炮焰火,鳴金達旦,熱鬧異常。這天,皇上興起,傳諭出宮,皇後、太子及大臣等人隨駕上街觀燈,與民同樂。直到深夜回宮,帝、後及太子等人均感腹中飢餓,便令太監速即傳膳。因原來所備御膳早己冰冷,御廚措手不及,只得將各種美味冷葷一起放入鍋內,經燴製成熱氣騰騰的菜餚裝盆進獻,由於復合多味,醇香滋美,明帝特別高興,即傳問:「此膳何名?」御廚見皇帝全家合餐,便急中生智回答曰:「此乃『全家福』。」明帝大悅,欣然御定此名,流傳至今。「全家福」,即「什錦大雜燴」。
還據傳,在晚清年間,即公元1896年的清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派洋務大臣李鴻章去俄國參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然後出使美國。一天,李鴻章用中國菜宴請美國高級官員,其菜味鮮美,令人贊不絕口。當美國官員問及菜名時,不內行的翻譯卻解答成為「雜碎」,於是西方人把好吃的中國菜稱「雜碎」,一時傳遍美國。從此,在英文辭典里便出現了「雜碎」的譯音,甚至美國唐人街華僑開設的餐館,也多改名為「雜碎」館,繼而在雜碎館食單上,莫不大書「李鴻章雜碎」,果然「雜碎」的名稱由此大振。雜碎、雜燴,乃一菜雙名,故又稱「李鴻章雜燴」。中國文史館的張伯駒先生也曾寫過《李鴻章雜燴》文,稱它「馳名國外。凡在歐美中國餐館,莫不有如此一菜」。
「雜燴」,這一菜美名俗的餚饌,其由來傳說甚廣,可謂史籍多有記載。因其味美好吃,頗受人們喜愛,故一般各地都有製作。烹制比較出名的有安徽「李鴻章雜燴」、湖北「全家福」(什錦大雜燴)、四川「紅燒雜燴」和貴州「烘雜燴」等,由於配方製法不同,風味各異,皆為筵席上撰。而「雜燴」之出名,在清代長篇小說《儒林外史》、《三俠五義》以及魯迅《書信集.致增田涉》等書中,也均有提及。
看來,「雜燴」這道雅俗共賞古已有之的名菜,之所以能夠廣泛沿傳至今,它不僅醇濃鮮香,味美好吃,還含有十全十美的寓意,因而頗受國內外食客的歡迎和喜愛。
楚鄉湖北遐邇聞名的傳統雜燴菜一一全家福,俗稱「什錦大雜燴」,這一由明代御膳傳入民間的美味珍饈,已成為當地喜慶筵席中經常出現的一道頭菜,建國後還被列為山珍海味類的中國名菜。此菜系選用「八珍」中的「四珍」,即海參、鮑魚、魚肚、魚翅作主料,以雞脯肉、鱖魚肉、香菌、蘑菇、鮮蝦仁、豬蹄筋作配料。其具體制食法是:將
Ⅵ 李鴻章的軼事典故
1896年李訪英(實為訪美抄),受到熱情款待,李用手抓雞,大家愕然,出於尊重,也學樣。從此,英國人吃雞不必拘泥於刀叉。同時,天天西餐使李無胃口。於是他讓廚師將西餐的原料和蔬菜和在一起,燒成了一鍋大雜燴。撲鼻香味使英國官員們饞涎欲滴,忙打聽是什麼菜?答曰雜碎。李示意他們盡情享用,結果一個個贊不絕口。據說後來飯店的菜單上就有了「李鴻章雜碎」。
這說明每個民族和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禮儀,無高下之分。李鴻章作為一個中國使臣,在桀驁不馴的日不落帝國人面前,沒有卑躬屈膝,而是巧妙地宣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飲食文化。而影響至今,不得不說他有著強烈的民族觀念。
Ⅶ 諸葛亮三氣周瑜典故
這是三國演義里的一個故事,小說虛構,為了美化諸葛亮而故意貶低周瑜,正史上並無此事,並且周瑜氣量也非常寬宏,與演義描寫的完全不同。
第五十七回----三氣周瑜
這時曹操正在鄴郡慶賀銅雀台落成。在銅雀台上大宴文武百官,並將一件西川錦袍掛在樹上,下設箭靶,射中箭靶者便可得到戰袍,武將們個個爭先,想展現自己的武藝。
武將射畢,曹操又讓文官吟詩作賦,記錄銅雀台落成之事。曹操正在興頭上,也賦詩吟唱。
忽報東吳使節華歆前來。曹操看罷表章,與謀士定計使孫、劉相吞並。便上表奏周瑜為南郡太守,程普為江夏太守,華歆為大理寺少卿。
周瑜就職南郡太守後,便想報仇,遂上書孫權。要魯肅討還荊州,魯肅無奈,只好前往荊州。
魯肅來到荊州,劉備依孔明之計放聲大哭,孔明從旁說還了荊州,便無處安身。觸動劉備心中傷處,而大哭不止,孔明於是要魯肅轉告孫權,暫緩討回荊州。
魯肅將實情告訴了周瑜,周瑜說:「你又中了諸葛亮的計了。」 便要魯肅再去見劉備,說東吳將取西川給劉備,但劉備要把荊州交還東吳。並解釋說:「我不過以此為名,要劉備無所防備罷了。我軍以攻取西川為名借道荊州,便可乘勢殺了劉備,奪取荊州。」
魯肅再到荊州,說周瑜將率兵攻取西川以換荊州。劉備忙謝說:「我很感激,雄師到時,一定遠迎犒勞。」魯肅暗喜,辭別而去。
周瑜引水陸大軍五萬,往荊州出發,快到荊州時,見城上插兩面白旗,並無一人。周瑜將船靠岸,領二十名騎兵到城下察看。
忽聽到一聲梆子響,城上一齊豎起刀槍。趙雲站在城樓上喊叫: 「孔明軍師已知都督的計策,所以留我在此守候。」探馬又來報,關羽、張飛、黃忠、魏延四路兵馬,從四面殺來。周瑜大叫一聲,舊瘡復裂,從馬上墜了下來,眾將急忙將他救回。
周瑜被救回船,軍士報告說劉備、孔明在前面山頂上飲酒取樂,周瑜更加憤怒,咬牙切齒說:「你道我取不得西川,我偏要去取。」 便令船隊上行,到巴丘時,探子報說:「上流有劉封、關平兩人領軍截住水路。」
周瑜正要出戰,孔明忽然差人送信來。勸他不要去取西川,如曹軍乘虛而攻江南,江南就不保了。周瑜讀完信,口吐鮮血,他知道自已活不長了,便上書孫權,推薦魯肅代替他的職位。死前嘆了口氣說 :「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死時才三十六歲。
孫權得知周瑜病故,放聲大哭。按周瑜遺囑,命魯肅為都督。
Ⅷ 七夕的由來,典故!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對天文星象有認識,並將天空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面區域一一做了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說,稱作「分星」,就地面說,稱作「分野」。
簡單來說,古人們就是將天上每個星座都與地上的實體地理區域一一對應。關於牛郎織女的天文星空區域對應地上地域分野,文字記載見於漢代文獻,《漢書·地理志》:「粵(越)地,牽牛(牛郎)、婺女(織女)之分野也,今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漢書·地理志》記載了牛郎織女星區對應嶺南地域分野。
從歷史文獻上看,在距今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星象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在東漢時,牛郎織女星象出現了人格化的描寫:「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在古代,七夕和牛郎織女傳說關系密切,它是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因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使七夕成為愛情象徵,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更被現代人譽為「中國情人節」。
(8)大雜燴典故擴展閱讀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七夕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後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合了乞巧習俗,於是每到農歷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習俗。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因七夕賦予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現代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