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寓言兩則扁鵲治病ppt

寓言兩則扁鵲治病ppt

發布時間: 2021-02-10 15:36:03

❶ 四年級下冊第29課寓言兩則《扁鵲治病》你想對蔡桓公說些什麼,說完好,蔡桓公又會說些什麼

通過此事,我想對蔡桓公說:「您不該不聽扁鵲的話,畢竟他是醫生,他不會還您的。而且他多次勸告,您還不聽,最終害的是您自己呀。如果我是您,當他第一次勸告時,我和您的態度截然相反。我不僅會接受治療,還會誇獎他;呀!您的醫術真高,一點點小皮膚病您都能看出來,你真仔細。大王,您的悲劇給我們敲響了警鍾: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大王,您說這次悲劇應該發生嗎?您說,扁鵲是沒有勸告您嗎?您說,您做得對嗎?

❷ 29寓言兩則ppt

1.課文簡說。

《紀昌學射》原文見《列子·湯問》。講的是紀昌拜飛衛為師學習射箭,飛衛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例闡明了無論學什麼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還可以體會到學習者的恆心和毅力、名師的指點對學習結果的重要的作用。

《扁鵲治病》取材於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寫扁鵲拜見蔡桓公,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因而對扁鵲的態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後的不高興,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病入膏肓,無葯可醫。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選編這兩篇寓言,一是使學生在讀中領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本。

教學的重點是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繫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2.詞句解析。

(1)「紀昌回家之後,就開始練習起來。」「紀昌記住了飛衛的話。回到家裡,又開始練習起來。」

這兩句話寫出了紀昌學習態度的虛心和認真。他虛心聽從老師指導,並且真正按著老師的要求去做,一點也不猶豫,一刻也不耽誤。

(2)「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兩年以後,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

這兩句話寫出了紀昌練習眼力的決心、毅力和恆心。說他有決心,是因為他練習的目標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來回穿梭的梭子,這就增加了追逐目標的難度;說他有恆心、毅力,是因為他躺在織布機下面,並且一躺就是兩年,其學習之勞苦可想而知;並且,據說他練習看虱子時又用了三年。前後利用五年時間練習基本功,其恆心和毅力可見一斑。紀昌學習的態度及決心、毅力、恆心,與他成為一個射箭能手,也是不無關系的,這點教學時不能忽略。

(3)「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派人去請扁鵲」。

這些句子,前幾個句子都以蔡桓公對扁鵲的話不以為然,嫌他胡說自己有病而生氣、憤怒。後來他的「奇怪」,是奇怪扁鵲的行為不同以往——掉頭跑了,不再講自己有病,直到聽了扁鵲的解釋,也無動於衷,病入膏肓後再找扁鵲,是說他開始相信扁鵲說的話了。

(4)「過了十來天,扁鵲又來拜見蔡桓公……」「十來天後,扁鵲再一次來拜見……」「五六天之後,蔡桓公渾身疼痛……」「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這些帶有時間的句子,隱含著寫出了蔡桓公的病由輕到重的發展過程。前後不過月余,蔡桓公的病就發展到無葯可救。雖悄然不覺,卻來勢兇猛,暗含了要防微杜漸的道理。並且,從扁鵲在月余時間,不管蔡桓公的態度怎樣,幾次來提醒蔡桓公的病情,勸戒他及時治病,足見其醫德的高尚。

二、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拜見、理睬、腸胃、湯葯、醫治、百發百中、扁鵲治病、無能為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三、教學建議

1.課前,可以請學生回顧一下學過哪些寓言故事,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如果有條件查閱有關紀昌、扁鵲的資料。

2.兩則寓言故事都有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好學的紀昌,堪稱名師的飛衛,醫術高超的扁鵲,固執己見的蔡桓公;且人物對話較多,因而要引導學生反復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揣摩人物的想法,才有可能准確地理解寓言的寓意。

3.在熟讀課文之後,可請學生提出自己想要跟大家討論的問題,梳理提出的問題後,再引導學生進一步讀書、思考,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學生可能提出這樣的問題:

(1)紀昌學射箭,為什麼花那麼大功夫練習眼力?

(2)蔡桓公明知扁鵲是名醫,為什麼對他的話不相信?

(3)扁鵲為什麼跑到秦國去了?

(4)寓言要告訴人們什麼道理?

例如:針對「紀昌學射箭,為什麼花那麼大功夫練眼力」這個問題,可組織這樣的教學:

師:從哪兒看出紀昌花大功夫練眼力?看準目標不眨眼和把小目標看大與射箭百發百中有什麼關系呢?

師:練眼力可以說是射箭的基本功。學射箭如此,學其他技能也要練基本功嗎?你能否舉例談一談,比如游泳、騎車、使用電腦……

師:紀昌成為神射手,除了基本功扎實外,你認為還有什麼原因?

4.結合句子體會人物的想法,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扁鵲和蔡桓公的想法。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的話,扁鵲為什麼還要三番五次去說?蔡桓公渾身疼痛後,派人去請扁鵲,他又是怎麼想的?扁鵲沒被請來,蔡桓公會怎麼想?體會扁鵲和蔡桓公的想法,對理解寓意會大有幫助。

5.加強朗讀指導和評價,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形象。比如紀昌練眼力時的動作,要讀出寓言誇張的描寫——「兩年以後,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那隻小虱子,在紀昌的眼裡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後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比如扁鵲的機警——看到大王生氣,他「連忙退了出來」,看到蔡桓公病重,「老遠望見蔡桓公,只看了幾眼,就掉頭跑了」。知道蔡桓公會找他,「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這些句子,只有讀出來,人物形象才會鮮活起來。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編成課本劇演一演。

6.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如,紀昌學射的成功固然是因為他有扎實的基本功,但也與他學習的態度、恆心、毅力和老師指導有方分不開;再如,學生對蔡桓公的評價,也應見仁見智。可以譴責蔡桓公自以為是,可以給他講病須及早醫治,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別人的忠告、接受別人正確意見,防微杜漸的道理,還可以指出蔡桓公左右之人的阿諛奉承,不加勸諫等。

7.可向學生推薦古今中外的經典寓言故事。

四、教學案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讀書興趣

我們讀過《驚弓之鳥》的故事,還記得故事中的更贏嗎?他不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今天,我們再去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們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體出示句子:

飛衛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請教。

讀句子:說說從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麼?還想了解什麼?(學生可能說:知道飛衛和紀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紀昌是飛衛的徒弟,並且他能百發百中。可能提出這樣的疑問:飛衛是怎樣教紀昌的,使他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開心中的疑問,我們就來讀寓言故事《紀昌學射》,我想,你不僅會從故事中找到答案,還會得到有益的啟示。

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讀准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為心中的疑問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麼問題想跟大家探討?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三、交流討論,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相機指導讀正確詞句。

2.匯報紀昌怎樣學射的,指導學生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紀昌想學習射箭,向飛衛請教。飛衛讓他練眼力,先練眼睛盯著一個目標,一眨不眨,後練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都照做之後,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3.討論疑問和交流啟示。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疑問:

飛衛為什麼先讓紀昌練眼力,而不先教他開弓放箭?

根據學生的交流,教師可相機引導,讓學生從多角度體會故事的寓意。

(1)假如紀昌不先練眼力,他會百發百中嗎?

小結:紀昌學射的故事,告訴我們學任何一項本領,都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領,就要先練眼力。要想掌握騎車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操作電腦本領,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舉例說一說嗎?

(2)假如紀昌沒跟飛衛學射,而跟一個普通箭手學射,會成為射箭能手嗎?

(3)有感情朗讀。

小結:看來,學習本領和好老師的指導與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指導讀課文的2、3自然段。一是讀好老師飛衛的話,要讀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讀好紀昌的做法,通過「躺」「睜大」「注視」「每天」「聚精會神」「盯」等詞語,讀出他的認真和虛心。三是要讀出紀昌練習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績——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那隻小虱子,在紀昌的眼裡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後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要讀出誇張的描寫。

五、識字、寫字、寫詞

1.識字:妻、虱。

2.寫字、寫詞。

指導重點:「昌」不能寫成「冒」。「妻」把上半部分與「女」連起來。「刺」左半部是「」不是「束」。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認識了射箭能手紀昌,這節課再來認識一位古代名醫,他是誰呢?

多媒體慢慢播放故事或發下閱讀資料,學生閱讀,了解扁鵲其人:

有一次,扁鵲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路過虢國,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厲害,人們都以為他死了。為此,全國正舉行大規模的祈禱活動,把國家大事都撂在一邊。扁鵲得知後,前去為虢太子醫治。扁鵲告訴國君,太子患的是「屍厥」(類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於是,扁鵲叫弟子子陽磨製針石,在太子頭頂中央凹陷處的百會穴扎了一針。過一會兒,太子就蘇醒過來。接著,扁鵲叫弟子子豹在太子兩脅下做葯熨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來。再服二十天的湯葯,虢太子就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以後,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

生讀短文回答:故事中主要講的是誰,他是什麼人?

師: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並廣為流傳。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讀准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邊讀邊思考:扁鵲幾次見蔡桓公?都說了什麼?結果怎麼樣?練習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3.提出自己的疑問或寫下自己受到的啟示,准備與大家交流。

三、交流討論,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指導讀好「蔡桓公、敷燙、骨髓」等詞語和第6自然段中扁鵲說的話:「皮膚病用熱水敷……」

2.指名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3.交流討論。

(1)交流學生的疑問。

學生可能產生這樣的疑問:

①扁鵲是有名神醫,蔡桓公怎麼會不相信他?

②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麼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說?

③扁鵲為什麼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結合學生的疑問,結合討論,體會蔡桓公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鵲的話;而扁鵲出於醫生的醫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當他覺得自己無法治療時,跑到秦國,是出於自己安全的考慮。

相機指導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要結合揣摩他們的心理讀好。扁鵲的話要誠懇耐心。

如:扁鵲第二次來看蔡桓公之前是怎麼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他心裡會怎麼想?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他心裡會想什麼?

「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蔡桓公會怎麼想,怎麼說?

「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此時渾身疼痛的他,又會怎麼想呢?

(2)交流受到的啟示。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相機點撥:蔡桓公本來患的是皮膚上的小病,怎麼會要人命呢?使學生體會到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諱疾忌醫,固執己見等道理。

(3)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麼?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桓公聽了你的話會說什麼?也用一兩句話寫下來。題目可用《跨越時空的對話》。

例文:

跨越時空的對話

我:蔡桓公,雖然你是國君,又快死了,我還是忍不住要說你兩句:扁鵲是那樣著名的醫生,你怎麼把他當庸醫一樣看呢?怎麼懷疑他想顯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幾次提醒你,你怎麼就那麼固執地認為自己沒病呢?小病終於因沒有及時治療成了不治之症,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後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評得沒錯。我快死了,沒別的願望,只希望大家從我的事中吸取教訓吧!那個詞叫什麼?對,叫「防微杜漸」吧!

四、認讀生字,抄寫字詞

重點指導:

對比記憶:「腸、燙、湯」的字形。

蔡,「祭」的第五筆是「」,第六筆是捺。

五、相關鏈接

《紀昌學射》原文見《列子·湯問》,這篇寓言在流傳過程中,形成了「紀昌貫虱」的典故。甘蠅、飛衛、紀昌是我國古代有名的神箭手,但他們的事跡幾乎失傳,這篇寓言是流傳下來的關於幾位神箭手的最完美的故事,未見於其他先秦著作,賴有《列子》的這篇寓言,才得以流傳至今。

韓非(約前280—前233),戰國末期思想家,法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原系韓國貴族。《史記》說他「為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他和李斯同出於荀況門下,李斯自以為不如他。韓非見韓國之勢日益削弱,曾向韓王建議變法圖強,未被採納。後奮力著書,傳到秦國,受到秦始皇賞識,發兵攻韓,索取韓非。韓王遣韓非使秦,被留秦國,尚未見用,遭李斯、姚賈的嫉妒讒毀,下吏治罪,死於獄中。《韓非子》中的文章,結構嚴密,條理清晰,語言犀利,風格嚴峻。它常常運用歷史知識和語言故事進行說理,通過語言、動作和神態來刻畫人物的形象,具有說服力。書中還有《愚公移山》《濫竽充數》《鄭人買履》《老馬識途》《買櫝還珠》等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

《扁鵲見蔡桓公》原文等有關資料:

本文節選自《韓非子·喻老》,摘錄如下:

「……有形之類,大必起於小;行久之物,族必起於少。故曰:天下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欲制物者於其細也。故曰:圖難於其易也,為大於其細也。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塗其隙。是以白圭無水難,丈人無火患。此皆慎易以辟難,敬細以遠大者也。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回:「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故良醫之治病也,功之於腠理,此皆爭之於小者也。夫事之禍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聖人早從事焉……」

「喻老」,意思是用比喻來說明老子的觀點。作者敘述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本意是說明老子「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這一觀點的。

扁鵲 原是傳說中黃帝時代的名醫,古代統稱名醫為扁鵲。本文所指的扁鵲,真名秦越人,戰國時醫學家。戰國初年齊國渤海郡州(今河北任丘)人,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承前啟後的著名醫學家。扁鵲曾學醫於長桑君,不僅精於內科,而且精通婦產科、小兒科、五官科等。相傳他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造瞭望、聞、問、切四大診法,尤其擅自望診和切診。扁鵲每到一地,都注意了解當地的習俗和多發病、常見病情況,為百姓解除病痛。他到邯鄲時,曾為許多婦女治病。到周國都城雒陽(今洛陽)時,就為老年人治病,到秦國咸陽,又為小兒治病。晚年時,在秦國為秦武王治病,受太醫令李醯忌妒,被李派人殺害。兩千多年來,扁鵲一直受到人們的懷念和敬仰。他所創望、聞、問、切四診法,被中醫沿用至今。

❸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十三課寓言兩則中扁鵲治病的道理

對於小病小缺點、錯誤要防微杜漸,及時醫治改正,否則後果不堪想像

❹ 四年級下冊語文29課寓言兩則扁鵲治病課文

有一天,名醫扁鵲去拜見蔡桓公。
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說:「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蔡桓公說:「我的身體很好,什麼病也沒有。」扁鵲走後,蔡桓公對左右的人說:「這些做醫生的,總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醫治沒有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
過了十來天,扁鵲又來拜見蔡桓公,說道:「您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扁鵲又退了出去。
十來天後,扁鵲再一次來拜見,對蔡桓公說:「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裡,再不治會更加嚴重。」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扁鵲連忙退了出來。
又過了十幾天,扁鵲老遠望見蔡桓公,只看了幾眼,就掉頭跑了。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扁鵲,你這次見了大王,為什麼一聲不響,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鵲解釋道:「皮膚病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發展到腸胃裡,服幾劑湯葯也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現在大王的病已經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請求給他醫治!」
五六天之後,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扁鵲早知道蔡桓公要來請他,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求贊!!

❺ 四年級小學教材全解 下冊 29 寓言兩則 紀昌學射 扁鵲治病(講故事)(講內容,講重點

1.課文簡說。《紀昌學射》原文見《列子·湯問》。講的是紀昌拜飛衛為師學習射箭,飛衛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例闡明了無論學什麼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還可以體會到學習者的恆心和毅力、名師的指點對學習結果的重要的作用。《扁鵲治病》取材於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寫扁鵲拜見蔡桓公,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因而對扁鵲的態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後的不高興,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病入膏肓,無葯可醫。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選編這兩篇寓言,一是使學生在讀中領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本。教學的重點是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繫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2.詞句解析。(1)「紀昌回家之後,就開始練習起來。」「紀昌記住了飛衛的話。回到家裡,又開始練習起來。」這兩句話寫出了紀昌學習態度的虛心和認真。他虛心聽從老師指導,並且真正按著老師的要求去做,一點也不猶豫,一刻也不耽誤。(2)「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兩年以後,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這兩句話寫出了紀昌練習眼力的決心、毅力和恆心。說他有決心,是因為他練習的目標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來回穿梭的梭子,這就增加了追逐目標的難度;說他有恆心、毅力,是因為他躺在織布機下面,並且一躺就是兩年,其學習之勞苦可想而知;並且,據說他練習看虱子時又用了三年。前後利用五年時間練習基本功,其恆心和毅力可見一斑。紀昌學習的態度及決心、毅力、恆心,與他成為一個射箭能手,也是不無關系的,這點教學時不能忽略。(3)「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派人去請扁鵲」。這些句子,前幾個句子都以蔡桓公對扁鵲的話不以為然,嫌他胡說自己有病而生氣、憤怒。後來他的「奇怪」,是奇怪扁鵲的行為不同以往——掉頭跑了,不再講自己有病,直到聽了扁鵲的解釋,也無動於衷,病入膏肓後再找扁鵲,是說他開始相信扁鵲說的話了。(4)「過了十來天,扁鵲又來拜見蔡桓公……」「十來天後,扁鵲再一次來拜見……」「五六天之後,蔡桓公渾身疼痛……」「不久,蔡桓公病了。」這些帶有時間的句子,隱含著寫出了蔡桓公的病由輕到重的發展過程。前後不過月余,蔡桓公的病就發展到無葯可救。雖悄然不覺,卻來勢兇猛,暗含了要防微杜漸的道理。並且,從扁鵲在月余時間,不管蔡桓公的態度怎樣,幾次來提醒蔡桓公的病情,勸戒他及時治病,足見其醫德的高尚。二、教學目標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拜見、理睬、腸胃、湯葯、醫治、百發百中、扁鵲治病、無能為力」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三、教學建議1.課前,可以請學生回顧一下學過哪些寓言故事,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如果有條件查閱有關紀昌、扁鵲的資料。2.兩則寓言故事都有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好學的紀昌,堪稱名師的飛衛,醫術高超的扁鵲,固執己見的蔡桓公;且人物對話較多,因而要引導學生反復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揣摩人物的想法,才有可能准確地理解寓言的寓意。3.在熟讀課文之後,可請學生提出自己想要跟大家討論的問題,梳理提出的問題後,再引導學生進一步讀書、思考,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學生可能提出這樣的問題:(1)紀昌學射箭,為什麼花那麼大功夫練習眼力?(2)蔡桓公明知扁鵲是名醫,為什麼對他的話不相信?(3)扁鵲為什麼跑到秦國去了?(4)寓言要告訴人們什麼道理?例如:針對「紀昌學射箭,為什麼花那麼大功夫練眼力」這個問題,可組織這樣的教學:師:從哪兒看出紀昌花大功夫練眼力?看準目標不眨眼和把小目標看大與射箭百發百中有什麼關系呢?師:練眼力可以說是射箭的基本功。學射箭如此,學其他技能也要練基本功嗎?你能否舉例談一談,比如游泳、騎車、使用電腦……師:紀昌成為神射手,除了基本功扎實外,你認為還有什麼原因?4.結合句子體會人物的想法,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扁鵲和蔡桓公的想法。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的話,扁鵲為什麼還要三番五次去說?蔡桓公渾身疼痛後,派人去請扁鵲,他又是怎麼想的?扁鵲沒被請來,蔡桓公會怎麼想?體會扁鵲和蔡桓公的想法,對理解寓意會大有幫助。5.加強朗讀指導和評價,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形象。比如紀昌練眼力時的動作,要讀出寓言誇張的描寫——「兩年以後,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那隻小虱子,在紀昌的眼裡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後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比如扁鵲的機警——看到大王生氣,他「連忙退了出來」,看到蔡桓公病重,「老遠望見蔡桓公,只看了幾眼,就掉頭跑了」。知道蔡桓公會找他,「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這些句子,只有讀出來,人物形象才會鮮活起來。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編成課本劇演一演。6.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如,紀昌學射的成功固然是因為他有扎實的基本功,但也與他學習的態度、恆心、毅力和老師指導有方分不開;再如,學生對蔡桓公的評價,也應見仁見智。可以譴責蔡桓公自以為是,可以給他講病須及早醫治,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別人的忠告、接受別人正確意見,防微杜漸的道理,還可以指出蔡桓公左右之人的阿諛奉承,不加勸諫等。7.可向學生推薦古今中外的經典寓言故事。四、教學案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激發讀書興趣我們讀過《驚弓之鳥》的故事,還記得故事中的更贏嗎?他不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今天,我們再去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們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多媒體出示句子:飛衛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請教。讀句子:說說從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麼?還想了解什麼?(學生可能說:知道飛衛和紀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紀昌是飛衛的徒弟,並且他能百發百中。可能提出這樣的疑問:飛衛是怎樣教紀昌的,使他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要想解開心中的疑問,我們就來讀寓言故事《紀昌學射》,我想,你不僅會從故事中找到答案,還會得到有益的啟示。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要求1.讀准字音,把課文讀正確。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為心中的疑問找到答案。3.思考:你有什麼問題想跟大家探討?你得到了什麼啟示?三、交流討論,朗讀課文1.指名讀課文,注意相機指導讀正確詞句。2.匯報紀昌怎樣學射的,指導學生說文章的主要內容。紀昌想學習射箭,向飛衛請教。飛衛讓他練眼力,先練眼睛盯著一個目標,一眨不眨,後練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都照做之後,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3.討論疑問和交流啟示。學生可能提出以下疑問:飛衛為什麼先讓紀昌練眼力,而不先教他開弓放箭?根據學生的交流,教師可相機引導,讓學生從多角度體會故事的寓意。(1)假如紀昌不先練眼力,他會百發百中嗎?小結:紀昌學射的故事,告訴我們學任何一項本領,都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領,就要先練眼力。要想掌握騎車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操作電腦本領,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舉例說一說嗎?(2)假如紀昌沒跟飛衛學射,而跟一個普通箭手學射,會成為射箭能手嗎?(3)有感情朗讀。小結:看來,學習本領和好老師的指導與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讀課文的2、3自然段。一是讀好老師飛衛的話,要讀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讀好紀昌的做法,通過「躺」「睜大」「注視」「每天」「聚精會神」「盯」等詞語,讀出他的認真和虛心。三是要讀出紀昌練習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績——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那隻小虱子,在紀昌的眼裡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後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要讀出誇張的描寫。五、識字、寫字、寫詞1.識字:妻、虱。2.寫字、寫詞。指導重點:「昌」不能寫成「冒」。「妻」把上半部分與「女」連起來。「刺」左半部是「」不是「束」。第二課時一、導入新課我們已經認識了射箭能手紀昌,這節課再來認識一位古代名醫,他是誰呢?多媒體慢慢播放故事或發下閱讀資料,學生閱讀,了解扁鵲其人:有一次,扁鵲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路過虢國,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厲害,人們都以為他了。為此,全國正舉行大規模的祈禱活動,把國家大事都撂在一邊。扁鵲得知後,前去為虢太子醫治。扁鵲告訴國君,太子患的是「屍厥」(類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於是,扁鵲叫弟子子陽磨製針石,在太子頭頂中央凹陷處的百會穴扎了一針。過一會兒,太子就蘇醒過來。接著,扁鵲叫弟子子豹在太子兩脅下做葯熨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來。再服二十天的湯葯,虢太子就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以後,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回生」之術。生讀短文回答:故事中主要講的是誰,他是什麼人?師: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並廣為流傳。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自學要求1.讀准字音,把課文讀正確。2.邊讀邊思考:扁鵲幾次見蔡桓公?都說了什麼?結果怎麼樣?練習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3.提出自己的疑問或寫下自己受到的啟示,准備與大家交流。三、交流討論,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指名讀課文,注意指導讀好「蔡桓公、敷燙、骨髓」等詞語和第6自然段中扁鵲說的話:「皮膚病用熱水敷……」2.指名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3.交流討論。(1)交流學生的疑問。學生可能產生這樣的疑問:①扁鵲是有名神醫,蔡桓公怎麼會不相信他?②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麼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說?③扁鵲為什麼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結合學生的疑問,結合討論,體會蔡桓公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鵲的話;而扁鵲出於醫生的醫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當他覺得自己無法治療時,跑到秦國,是出於自己安全的考慮。相機指導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要結合揣摩他們的心理讀好。扁鵲的話要誠懇耐心。如:扁鵲第二次來看蔡桓公之前是怎麼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他心裡會怎麼想?「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他心裡會想什麼?「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蔡桓公會怎麼想,怎麼說?「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此時渾身疼痛的他,又會怎麼想呢?(2)交流受到的啟示。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相機點撥:蔡桓公本來患的是皮膚上的小病,怎麼會要人命呢?使學生體會到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諱疾忌醫,固執己見等道理。(3)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麼?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桓公聽了你的話會說什麼?也用一兩句話寫下來。題目可用《跨越時空的對話》。例文:跨越時空的對話我:蔡桓公,雖然你是國君,又快了,我還是忍不住要說你兩句:扁鵲是那樣著名的醫生,你怎麼把他當庸醫一樣看呢?怎麼懷疑他想顯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幾次提醒你,你怎麼就那麼固執地認為自己沒病呢?小病終於因沒有及時治療成了不治之症,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後悔吧!蔡桓公:唉,你批評得沒錯。我快了,沒別的願望,只希望大家從我的事中吸取教訓吧!那個詞叫什麼?對,叫「防微杜漸」吧!四、認讀生字,抄寫字詞重點指導:對比記憶:「腸、燙、湯」的字形。蔡,「祭」的第五筆是「」,第六筆是捺。五、相關鏈接《紀昌學射》原文見《列子·湯問》,這篇寓言在流傳過程中,形成了「紀昌貫虱」的典故。甘蠅、飛衛、紀昌是我國古代有名的神箭手,但他們的事跡幾乎失傳,這篇寓言是流傳下來的關於幾位神箭手的最完美的故事,未見於其他先秦著作,賴有《列子》的這篇寓言,才得以流傳至今。韓非(約前280—前233),戰國末期思想家,法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原系韓國貴族。《史記》說他「為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他和李斯同出於荀況門下,李斯自以為不如他。韓非見韓國之勢日益削弱,曾向韓王建議變法圖強,未被採納。後奮力著書,傳到秦國,受到秦始皇賞識,發兵攻韓,索取韓非。韓王遣韓非使秦,被留秦國,尚未見用,遭李斯、姚賈的嫉妒讒毀,下吏治罪,於獄中。《韓非子》中的文章,結構嚴密,條理清晰,語言犀利,風格嚴峻。它常常運用歷史知識和語言故事進行說理,通過語言、動作和神態來刻畫人物的形象,具有說服力。書中還有《愚公移山》《濫竽充數》《鄭人買履》《老馬識途》《買櫝還珠》等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扁鵲見蔡桓公》原文等有關資料:本文節選自《韓非子·喻老》,摘錄如下:「……有形之類,大必起於小;行久之物,族必起於少。故曰:天下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欲制物者於其細也。故曰:圖難於其易也,為大於其細也。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塗其隙。是以白圭無水難,丈人無火患。此皆慎易以辟難,敬細以遠大者也。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回:「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故良醫之治病也,功之於腠理,此皆爭之於小者也。夫事之禍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聖人早從事焉……」「喻老」,意思是用比喻來說明老子的觀點。作者敘述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本意是說明老子「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這一觀點的。扁鵲 原是傳說中黃帝時代的名醫,古代統稱名醫為扁鵲。本文所指的扁鵲,真名秦越人,戰國時醫學家。戰國初年齊國渤海郡州(今河北任丘)人,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承前啟後的著名醫學家。扁鵲曾學醫於長桑君,不僅精於內科,而且精通婦產科、小兒科、五官科等。相傳他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造瞭望、聞、問、切四大診法,尤其擅自望診和切診。扁鵲每到一地,都注意了解當地的習俗和多發病、常見病情況,為百姓解除病痛。他到邯鄲時,曾為許多婦女治病。到周國都城雒陽(今洛陽)時,就為老年人治病,到秦國咸陽,又為小兒治病。晚年時,在秦國為秦武王治病,受太醫令李醯忌妒,被李派人殺害。兩千多年來,扁鵲一直受到人們的懷念和敬仰。他所創望、聞、問、切四診法,被中醫沿用至今。

❻ 四年級中寓言兩則中的扁鵲治病改寫劇本

想要改寫扁鵲治病的劇本,可以改變一下結局。原本故事的結局是那個不看好扁鵲。君王最後病入膏肓死掉了,你可以改寫成那位君王,採納了扁鵲的建議,然後成功的脫離了病魔。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