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綠楊
⑴ 求納蘭容若 蝶戀花 又到綠楊曾折處幾個問題
「又到綠楊曾折處」,詩人不直陳痛楚,而將其深隱於「綠楊」依依之中,這種隱忍使情意又深了一層。更重要的是,一個「又」一個「曾」,完成了時空上的移位與重疊。故地重遊,綠楊依舊,一如當初折柳相望、依依不捨之時(因「柳」與「留」諧音,古人在送別時有折柳相送的習俗)——誰料如今物是人非,竟只剩下自己孤獨漫遊。昨天——今天,兩個既同又異,亦幻亦真的片斷,彼此交疊,詩句便多了一層深婉迷離的意趣。這種不經意(這種不經意的寫法必定經過詩人精妙的提煉才不露斧痕)營造的時空上的錯亂,近乎幻覺,也接近了思念的極致。試想一下,若不是最深沉最痛切的思念又怎麼令人如此恍惚、迷惘? 承接首句,「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看似平鋪而下,其實布局精巧。「不語」承接首句的惝恍迷離的狀態,而「垂鞭」已將詩人的思緒引回到現實之中。「垂鞭」意指詩人心緒沉重,縱馬緩行。馬足所及,又輕輕勾連「踏遍」一句。從時間上看,這兩句完成了從「昨」到「今」的交接,回憶轉瞬即逝,只剩下冰冷的現實、意念成灰的自己;而從空間上看,這兩句將思緒由「折柳處」引向了「衰草連天」更為廣褒的空間。於是詩人在現實中痛感自己的孤單無依,也不得不面對無邊無際的「清秋」「衰草」,無力地抵擋著秋意凄涼的侵蝕。意猶未盡,「雁聲」又將秋意帶到「蕭關」(在古代為西北的一處要塞)更遙遠的地域;一個「遠」字,令愁情綿延不盡。 下片的「天涯」收結了上文,也極言「行役」之遙遠之漫長。分明苦不堪言,偏偏還說「不恨」,翻出新意,更為後文「只恨西風」伏筆——原來還有可恨之事甚於「天涯行役」之苦。 「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出語新巧、奇警,含意蘊藉、深長。「吹夢」之說不是首創,較早見於南朝民歌《西洲曲》:「南風吹我意,吹夢到西洲」。但兩者各盡其妙,並不雷同。風吹夢,本來給人以無限迷朦、無盡悵惘的意味,由典故中的熏暖的「南風」變為可恨的「西風」,卻陡增了幾分凌厲、殘酷的意味。如果說南風是傳遞愛情的浪漫信使,為何西風卻要一下子將美夢吹散吹滅?只因詩人所要抒發是天涯羈旅、人各一方的怨恨,而不是《西洲曲》中少年春心萌動、欲訴相思的閑愁。把夢吹成了「今古」應屬詩人首創,妙就妙在:它在前面對空間極力拓寬的基礎上,進而完成了對時間的無限延伸——於是,詩歌的時空結構便變得更加遼闊、蒼茫了。試想一下,詩人踟躕於無邊秋色之中,正夢沉沉地懷想曾有的美好時光,忽然一陣無情的西風將一切剪碎、摧毀,記憶中的那個人、那些事隨風而逝,頓時變遙不可及;與佇立於西風中的孤單凄然的自己,更是隔著無盡歲月的重重阻隔——就像一個在今日、一個在古代,隔著無可逾越的鴻溝。
⑵ 求 蝶戀花 又到綠楊曾折處 賞析
先看首句,「又到綠楊曾折處」,詩人不直陳痛楚,而將其深隱於「綠楊」依依之中,這種隱忍使情意又深了一層。更重要的是,一個「又」一個「曾」,完成了時空上的移位與重疊。故地重遊,綠楊依舊,一如當初折柳相望、依依不捨之時(因「柳」與「留」諧音,古人在送別時有折柳相送的習俗)——誰料如今物是人非,竟只剩下自己孤獨漫遊。昨天——今天,兩個既同又異,亦幻亦真的片斷,彼此交疊,詩句便多了一層深婉迷離的意趣。這種不經意(這種不經意的寫法必定經過詩人精妙的提煉才不露斧痕)營造的時空上的錯亂,近乎幻覺,也接近了思念的極致。試想一下,若不是最深沉最痛切的思念又怎麼令人如此恍惚、迷惘? 承接首句,「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看似平鋪而下,其實布局精巧。「不語」承接首句的惝恍迷離的狀態,而「垂鞭」已將詩人的思緒引回到現實之中。「垂鞭」意指詩人心緒沉重,縱馬緩行。馬足所及,又輕輕勾連「踏遍」一句。從時間上看,這兩句完成了從「昨」到「今」的交接,回憶轉瞬即逝,只剩下冰冷的現實、意念成灰的自己;而從空間上看,這兩句將思緒由「折柳處」引向了「衰草連天」更為廣褒的空間。於是詩人在現實中痛感自己的孤單無依,也不得不面對無邊無際的「清秋」「衰草」,無力地抵擋著秋意凄涼的侵蝕。意猶未盡,「雁聲」又將秋意帶到「蕭關」(在古代為西北的一處要塞)更遙遠的地域;一個「遠」字,令愁情綿延不盡。 下片的「天涯」收結了上文,也極言「行役」之遙遠之漫長。分明苦不堪言,偏偏還說「不恨」,翻出新意,更為後文「只恨西風」伏筆——原來還有可恨之事甚於「天涯行役」之苦。 「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出語新巧、奇警,含意蘊藉、深長。「吹夢」之說不是首創,較早見於南朝民歌《西洲曲》:「南風吹我意,吹夢到西洲」。但兩者各盡其妙,並不雷同。風吹夢,本來給人以無限迷朦、無盡悵惘的意味,由典故中的熏暖的「南風」變為可恨的「西風」,卻陡增了幾分凌厲、殘酷的意味。如果說南風是傳遞愛情的浪漫信使,為何西風卻要一下子將美夢吹散吹滅?只因詩人所要抒發是天涯羈旅、人各一方的怨恨,而不是《西洲曲》中少年春心萌動、欲訴相思的閑愁。把夢吹成了「今古」應屬詩人首創,妙就妙在:它在前面對空間極力拓寬的基礎上,進而完成了對時間的無限延伸——於是,詩歌的時空結構便變得更加遼闊、蒼茫了。試想一下,詩人踟躕於無邊秋色之中,正夢沉沉地懷想曾有的美好時光,忽然一陣無情的西風將一切剪碎、摧毀,記憶中的那個人、那些事隨風而逝,頓時變遙不可及;與佇立於西風中的孤單凄然的自己,更是隔著無盡歲月的重重阻隔——就像一個在今日、一個在古代,隔著無可逾越的鴻溝。這種無望的相思,讓人想不起,又放不下,記不清,又忘不了,這是怎樣的一種痛楚啊!相比之下,詩人才說天涯行役的苦又算什麼呢?再一細想,改變我們記憶與人生的,難道只是西風嗎?詩人用的是移情手法而已。人世間,多少海枯石爛,變成了一回眸的滄海桑田;多少刻骨銘心,變成了一轉身的珍重再見——誰又找出真正的主犯?而「西風」只是恰好具有無情、殘酷的特徵,便成了詩人發泄怨恨的對象。 最後以「明日客程」收結,「明日」,意味著時間在綿延,「客程」,意味著空間還在擴大,「新寒」更使詩人驚覺時間流逝與生命匆促。一片「雨」色里,全詩籠罩在朦朧凄冷的情調之中。總而言之,在這首短小的詞里,詩人著意拓展了詩歌的時空,遂令天之悠悠、地之茫茫,無時不懷想,無處不相思,寫出了思念之極致。這份穿越時空的思念,才是真正的「地久天長」。
⑶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愁三月雨。 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綠楊垂柳、芳草萋萋的長亭古道上,他好像情侶輕易地拋下我就登程遠去。樓頭的鍾聲驚醒了五更的殘夢,心頭的離愁就像灑在花底的三月春雨。這句話出自宋朝晏殊的《玉樓春·春恨》。
《玉樓春·春恨》
【作者】晏殊【朝代】宋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白話翻譯:
在綠楊垂柳、芳草萋萋的長亭古道上,他好像情侶輕易地拋下我就登程遠去。
樓頭的鍾聲驚醒了五更的殘夢,心頭的離愁就像灑在花底的三月春雨。
無情人哪裡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惱,一寸相思愁緒竟化作了萬縷千絲。
天涯地角再遠也有窮盡終了那一天,只有懷人的愁思卻是無限綿長、沒有盡期啊。
(3)典故綠楊擴展閱讀
此詞描寫送別時依依難舍的心情和離別後無窮無盡的離愁,抒寫了人生離別相思之苦,寄託了作者從有感於人生短促、聚散無常以及盛筵之後的落寞等心情生發出來的感慨。
上片寫春景春恨,「樓頭殘夢」一聯,「五更鍾」「三月雨」言懷人之時、懷人之景,「殘夢」「離情」言懷人之情,二句屬對精工,情景交融。過片深進一層,從無情立筆,反襯出多情的惱人,並將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為千萬縷。
末二句總見多情之苦,妙在意思忠厚,無怨懟口角。全詞感情真摯,情調凄切,抒情析理,綽約多姿,展示出迷人的藝術魅力。
⑷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愁三月雨。( 艮下,兌上,共鳴之象)意思是什麼
意思是,在楊柳依依、芳草萋萋的長亭古道上,年少的人總是能輕易的拋棄送別之人登程遠去。樓頭傳來的五更鍾聲驚醒了離人殘夢,花底飄灑的三月春雨增添了心中的愁思。
出自宋代著名詞人晏殊《玉樓春·春恨》
全詞如下: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白話文釋義:
在楊柳依依、芳草萋萋的長亭古道上,年少的人總是能輕易的拋棄送別之人登程遠去。樓頭傳來的五更鍾聲驚醒了離人殘夢,花底飄灑的三月春雨增添了心中的愁思。
無情人哪裡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惱,一寸相思愁緒竟化作了萬縷千絲。天涯地角再遠也有窮盡終了那一天,只有那相思是沒有盡頭,永不停止。
(4)典故綠楊擴展閱讀:
詩句賞析
此詞抒寫人生離別相思之苦,寄託了作者從有感於人生短促、聚散無常以及盛筵之後的落寞等心情生發出來的感慨。
整首詞感情真摯,情調凄切,抒情析理,綽約多姿,有著迷人的藝術魅力。作者抒發人生感慨時成功地使用了誇張手法,更增添了詞的藝術感染力。
上片首句寫景,時間是綠柳依依的春天,地點古道長亭,這是旅客小休之所,也是兩人分別之處。
下片用反語,先以無情與多情作對比,繼而以具體比喻從反面來說明。「無情」兩句,用反語以加強語意。先說無情則無煩惱,因此多情還不如無情。
⑸ 綠楊蔭里曉寒輕 出自那首詩
這句應該是: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這句詞出自宋祁的《玉樓春·東城漸覺風光好》,被選入《宋詞三百首》。此詞上闋描繪春景。「東城」句,總說春光漸好;「縠皺」句專寫春水之輕柔;「綠楊煙」與「紅杏枝」相互映襯,層次疏密有致;「曉寒輕」與「春意鬧」互為渲染,表現出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下闋直抒惜春情懷。「浮生」二字,點出珍惜年華之意;「為君」二句,明為悵怨,實是依戀春光,情極濃麗。全詞收放自如,井井有條,用語華麗而不輕佻,言情直率而不扭捏,把對時光的留戀、對美好人生的珍惜寫得韻味十足,堪稱千古佳作。
全詞具體如下:
《玉樓春》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詞牌簡介:玉樓春:詞牌名。詞譜謂五代後蜀顧夐詞起句有「月照玉樓春漏促」、「柳映玉樓春欲晚」句;歐陽炯起句有「日照玉樓花似錦」、「春早玉樓煙雨夜」句,因取以調名(或加字令)亦稱《木蘭花》、《春曉曲》、《西湖曲》、《惜春容》、《歸朝歡令》、《呈纖手》、《歸風便》、《東鄰妙》、《夢鄉親》、《續漁歌》等。雙調五十六字,前後闋格式相同,各三仄韻,一韻到底。
因此《玉樓春·東城漸覺風光好》也叫《木蘭花·東城漸覺風光好》。
鑒賞:此詞上片從游湖寫起,謳歌春色,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鮮明的早春圖;下片則一反上片的明艷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夢,虛無縹緲,匆匆即逝,因而應及時行樂,反映出「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尋歡作樂思想。作者宋祁因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而名揚詞壇,被世人稱作紅杏尚書。
起首一句泛寫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擬人化手法,將水波寫得生動、親切而又富於靈性。「綠楊」句寫遠處楊柳如煙,一片嫩綠,雖是清晨,寒氣卻很輕微。「紅杏」句專寫杏花,以杏花的盛開襯托春意之濃。詞人以擬人手法,著一「鬧」字,將爛漫的大好春光描繪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過片兩句,意謂浮生若夢,苦多樂少,不能吝惜金錢而輕易放棄這歡樂的瞬間。此處化用「一笑傾人城」的典故,抒寫詞人攜妓游春時的心緒。結拍兩句,寫詞人為使這次春遊得以盡興,要為同時冶遊的朋友舉杯挽留夕陽,請它在花叢間多陪伴些時候。這里,詞人對於美好春光的留戀之情,溢於言表,躍然紙上。
這首詞章法井然,開闔自如,言情雖纏綿而不輕薄,措詞雖華美而不浮艷,將執著人生、惜時自貴、流連春光的情懷抒寫得淋漓盡致,具有不朽的藝術價值。
作者宋祁簡介: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後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聖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並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宋祁與兄齊名當時,文章見識以及做官之簡明干練都過於乃兄,然而生活奢侈享樂,多蓄婢妾聲妓,不似乃兄那麼清約莊重。宋庠官運亨通,仕至宰輔,時論以為小宋不如大宋通顯,是性格奢放通脫所然。其實,宋庠從政一味慎靜,幾無建樹可言,而宋祁無論在朝在外,每有直言讜論,且多切實之見,如論宋朝財政的「三冗」、「三費」,論河北軍備等,在當時諸家改革意見中較為重要。這些言論表明他雖然不屬於范仲淹政治集團,但並非全然與改革思潮相對立。
望採納!
⑹ "綠楊煙外曉寒輕」這句古詩是什麼意思
你好!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意思為:條條綠柳在霞光晨霧中輕擺曼舞,粉紅的杏花開滿枝頭春意妖嬈。
出自宋代宋祁的《玉樓春·春景》
原詩: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譯文 :
信步東城感到春光越來越好,皺紗般的水波上船兒慢搖。條條綠柳在霞光晨霧中輕擺曼舞,粉紅的杏花開滿枝頭春意妖嬈。
總是抱怨人生短暫歡娛太少,怎肯為吝惜千金而輕視歡笑?讓我為你舉起酒杯奉勸斜陽,請留下來把晚花照耀。
注釋
⑴木蘭花: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調同「玉樓春」。
⑵縠(hú)皺波紋:形容波紋細如皺紗。縠皺:即皺紗,有皺褶的紗。棹(zhào):船槳,此指船。
⑶春意:春天的氣象。鬧:濃盛。
⑷浮生:指飄浮無定的短暫人生。語本《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⑸肯愛:豈肯吝惜,即不吝惜。一笑:特指美人之笑。
⑹持酒:端起酒杯。《新唐書·庶人祐傳》:「王毋憂,右手持酒啖,左手刀拂之。」
⑺晚照:夕陽的余暉。南朝宋武帝《七夕》之一:「白日傾晚照,弦月升初光。」
賞析:
此詞上片從游湖寫起,謳歌春色,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鮮明的早春圖;下片則一反上片的明艷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夢,虛無縹緲,匆匆即逝,因而應及時行樂,反映出「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尋歡作樂思想。作者宋祁因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而名揚詞壇,被世人稱作紅杏尚書。
起首一句泛寫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擬人化手法,將水波寫得生動、親切而又富於靈性。「綠楊」句寫遠處楊柳如煙,一片嫩綠,雖是清晨,寒氣卻很輕微。「紅杏」句專寫杏花,以杏花的盛開襯托春意之濃。詞人以擬人手法,著一「鬧」字,將爛漫的大好春光描繪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過片兩句,意謂浮生若夢,苦多樂少,不能吝惜金錢而輕易放棄這歡樂的瞬間。此處化用「一笑傾人城」的典故,抒寫詞人攜妓游春時的心緒。結拍兩句,寫詞人為使這次春遊得以盡興,要為同時冶遊的朋友舉杯挽留夕陽,請它在花叢間多陪伴些時候。這里,詞人對於美好春光的留戀之情,溢於言表,躍然紙上。
這首詞章法井然,開闔自如,言情雖纏綿而不輕薄,措詞雖華美而不浮艷,將執著人生、惜時自貴、流連春光的情懷抒寫得淋漓盡致,具有不朽的藝術價值。
本詞歌詠春天,洋溢著珍惜青春和熱愛生活的情感。上闕寫初春的風景。起句「東城漸覺風光好」,以敘述的語氣緩緩寫來,表面上似不經意,但「好」字已壓抑不住對春天的贊美之情。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⑺ 含有「楊」字的詩詞或典故有哪些
《東門之楊》先秦 佚名
東門之楊,其葉牂牂。昏以為期,明星煌煌。
東門之楊,其葉肺肺。昏以為期,明星晢晢。《楊叛兒》唐代 李白
君歌楊叛兒,妾勸新豐酒。
何許最關人,烏啼白門柳。
烏啼隱楊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凌紫霞。《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唐代 王維
楊子談經所,淮王載酒過。
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
徑轉回銀燭,林開散玉珂。
嚴城時未啟,前路擁笙歌。《路逢襄陽楊少府入城戲呈楊員外綰》唐代 杜甫
寄語楊員外,山寒少茯苓。
歸來稍暄暖,當為劚青冥。
翻動神仙窟,封題鳥獸形。
兼將老藤杖,扶汝醉初醒。《錢塘湖春行》唐代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代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浪淘沙·把酒祝東風》宋代 歐陽修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玉樓春·春景》宋代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⑻ 綠楊分作兩家春,黃菊移來三徑好是什麼意思
「綠楊分作兩家春,黃菊移來三徑好。」
「綠楊」和「三徑」都是代指隱士居住的地方。
整個句子的意思是(你我結鄰相處後),春天來到我們隱居的地方被我們兩家均分,把黃菊移栽過來,彰顯我們隱居的地方更加美好。
可以說整個詩句充滿詩情畫意,此聯能夠移情及景,使人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綠楊分作兩家春,黃菊移來三徑好。」是清末畫家蒲作英在贈與好友的畫作上所題寫。
其典故如下:
《我的祖父吳昌碩》
買這本書,是因為書內有一篇寫秀水蒲華的文章。蒲、吳二人相友善,雖吳昌碩畫名蓋過蒲作英,卻仍以前輩禮事之,稱為「蒲老」。吳長鄴通文,所記資料也豐富,頗可一讀。
蒲作英喜歡喝酒,這點與我是很相投的。觀其畫,蒼莽馳驟,想來定是多有酒酣落筆之故。不過宣統三年(1911),他因貪杯醉歸,以致假牙落喉梗塞而逝,為酒所害,卻令人扼腕惜嘆得很。
去年秋季,我由南門L君處聽得逸聞一則:「蒲作英,曾居南門小城隍廟,位在槐樹頭與小曹王廟間。其友盛萍旨歸里後,構屋槐樹頭,兩人因地鄰近,時相往來,相交莫逆,常偕渡小放鶴洲吟詩作畫。蒲作英有贈其幅,上題『綠楊分作兩家春,黃菊移來三徑香』,此畫由盛萍旨的孫子保存,他與我同為南湖小學校友,故曾在他家見過,然而在文革中被毀。」
南門小城隍廟,我遍查資料不得。所以L君的話,我便也半信半疑。近些日子,我翻《懷亭詩話》,見有記秀水蒲作英丙戌冬去硤石,蔣學堅與之偕游西山,並賦五律的說法。再查《蒲華年譜》中的丙戌條目,也不見有相關內容,不過蔣氏詩話中有詩為證,我想,這應是很確信的罷。
蒲作英簡介:
蒲作英 (1832~1911年),字作英,浙江嘉興人,為清代末期「海上畫派」代表畫家之一。淡泊名利,一生清寒。擅畫梅竹、花卉、山水,以筆墨為最精。他的作品富有率真的天然情趣,水墨淋漓,天真自然。
⑼ 古詩詞中的典故
《安定城樓》
迢遞高城百尺樓,
綠楊枝外盡汀洲。
賈生年少虛垂淚,
王粲春來版更遠游。
永憶江權湖歸白發,
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鵷雛竟未休。
------李商隱
此詩共用了四個典故:賈誼少年上書的典故;王粲春日登當陽城樓作《登樓賦》的典故;范蠡駕扁舟泛五湖的典故;莊子與惠師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