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成語典故250字

成語典故250字

發布時間: 2021-02-09 13:08:40

⑴ 我愛成語故事250字作文

我從小愛成語典故,對成語背後的典故充滿濃厚的興趣。

「鐵杵成針」這個故事是媽媽講給我聽的。相傳唐代詩人李白讀書之時,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課就出去玩了,他路過一條小溪,見到一老婦人在磨棒槌,(他感到奇怪)李白上前問緣故,老婦人說:「我在磨杵成針。」李白十分驚訝這位老婦人的毅力,很受感動。由此而奮發,終有大成就。由此故事我知道了,做事只要有恆心,肯下功夫,就一定會成功。我們學習不也是這樣嗎!遇到一道難題,只要你有恆心,肯鑽研,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以前我作事總怕麻煩,愛有頭無尾。爸爸經常告訴我,「做事要學學小水滴,水滴雖小,但堅持不懈,終有一日『水滴石穿』。」

每個成語典故教給我們一個道理。「愚公移山」告訴我們要堅持不懈;「鑿壁借光」告訴我們怎樣刻苦學習; 「捨本逐末」告訴我們做事要先抓主要的。

成語典故有的充滿中華民族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比如「女媧補天」「精衛填海」;有的來自歷史故事,比如「卧薪嘗膽」「四面楚歌」。它讓我們更加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變遷,讓枯燥`乏味的歷史變成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一個個成語典故縈繞在我耳畔。啊!我知道了,這是「聞雞起舞」;這是「草木皆兵」;這是「胸有成竹」;這是……

成語典故,它的魅力是我無法抵擋的。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我愛經典成語故事。

⑵ 成語故事要250字左右的,要有這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楚才晉用

春秋時,楚國有一個大夫叫伍舉。一次他的岳父王子牟犯了法,專偷偷逃跑了,屬有人說是伍舉私下報的信。謠言一傳開,伍舉驚惶起來,就跑到鄭國去避風。過了段時間,又想去晉國。正好此時楚國大夫聲子出使晉國,路過鄭國,遇上了伍舉。聲子知道了伍舉的事後,對他說:「這樣吧,你先去晉國住一段時間,我找個機會叫你早日回國。」

聲子回到楚國後,和宰相子木見了面。子木問他:「晉國大夫和楚國大夫相比,哪一國的強?」聲子說:「晉國有才能的大夫不少,但是大部分是從楚國去的。因為楚國不會利用人才。過去楚國幾次被晉國打敗,就是因為有這些人替晉國出謀劃策。」子木聽了若有所思。聲子接著又說,伍舉出逃是因為別人的謠言,假如不請回來,楚國又將失去一位人才,子木接受了他的建議,不久伍舉又回到了楚國。

「楚才晉用」比喻人才外流。

(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楚才晉用的意思是:比喻用才不當。

⑶ 六年級成語故事濃縮成250字的故事

每個成語復典故教給我們一個道理。制

「愚公移山」告訴我們要堅持不懈;

「鑿壁借光」告訴我們怎樣刻苦學習;

「捨本逐末」告訴我們做事要先抓主要的。

參考成語故事:http://www.zaojuzi.com/chengyu/

⑷ 草木皆兵成語故事250字

東晉時代,秦王苻堅控制了北部中國。公元383年,苻堅率領步兵、騎兵90萬,攻打江版南的晉朝權。晉軍大將謝石、謝玄領兵8萬前去抵抗。苻堅得知晉軍兵力不足,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
誰料,苻堅的先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損失慘重,大將被殺,士兵死傷萬余。秦軍的銳氣大挫,軍心動搖,士兵驚恐萬狀,紛紛逃跑。此時,苻堅在壽春城上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苻堅回過頭對弟弟說:「這是多麼強大的敵人啊!怎麼能說晉軍兵力不足呢?」他後悔自己過於輕敵了。
出師不利給苻堅心頭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布陣,企圖憑借地理優勢扭轉戰局。這時晉軍將領謝玄提出要求,要秦軍稍往後退,讓出一點地方,以便渡河作戰。苻堅暗笑晉軍將領不懂作戰常識,想利用晉軍忙於渡河難於作戰之機,給它來個突然襲擊,於是欣然接受了晉軍的請求。
誰知,後退的軍令一下,秦軍如潮水一般潰不成軍,而晉軍則趁勢渡河追擊,把秦軍殺得丟盔棄甲,屍橫遍地。苻堅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⑸ 求作成語故事續寫250字, 什麼成語故事都可以。 求求求!!!

按圖索驥

秦國有個人叫孫陽,他一眼就能認出好馬和壞馬,人們把他叫「伯樂」。伯樂把自己認版馬的本領都寫到叫《權相馬經》的書里,畫上了各種馬的圖。伯樂的兒子很笨,卻希望自己也能像父親那麼厲害。伯樂的兒子把《相馬經》背得很熟,以為自己也有了認馬的本領。一天,伯樂的兒子在路邊看見了一隻癩蛤蟆。他想起書上說額頭隆起、眼睛明亮、有四個大蹄子的就是好馬。「這傢伙的額頭隆起來,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馬么?」他想。他非常高興,把癩蛤蟆抓回了家,對伯樂說:「快看,我找到了一匹好馬!」伯樂哭笑不得,只好說:「你抓的馬太愛跳了,不好騎啊!」

⑹ 成語歷史典故及其寓意250字以內

不可多得
東漢末年,有個名士禰衡,才華出眾。當時,太中大夫孔融對他特別賞識版,把他推薦給漢獻帝權。他寫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寶。若衡等輩,不可多得。」
漢獻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薦表交給曹操。曹操愛才,就召見禰衡。哪知禰衡蔑視曹操,對他很不禮貌。曹操就派禰衡當鼓吏,在大宴賓客時,命他擊鼓助興。誰知禰衡一邊擊鼓,一邊大罵曹操,使曹操十分難堪。曹操派禰衡去荊州勸降劉表,想借劉表之手殺他。想不到劉表把禰衡當作上賓,每次議事或發布文告,都得由禰衡表態。後來禰衡又對劉表不恭。劉表就派他到部將黃祖那裡當書記。禰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後來,終於被黃祖所殺。
成語「不可多得」由此而來,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難得。多用於贊揚有才能的人。

⑺ 250字成語故事需要24篇

1、滄海桑田
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從前仙人王遠和麻姑,他們相約到蔡經家去飲酒,王遠一行很快就到蔡經家,但沒見到麻姑的到來,就派使者去請。麻姑到來說她奉命去巡視蓬萊,已經三次見到東海變成桑田,現在海水又退了一半。王遠說那裡又要揚起塵土來了
2、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規格,方式。不局限於一種規格或一個格局。
清朝思想家龔自珍面對腐敗的清政府,主張改革,提倡禁煙,得不到朝廷重用。48歲毅然辭官歸隱,在路過鎮江時看到當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詩一首:「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3、了如指掌
了:明白;指掌:指著手掌。形容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東西放在手掌里給人家看一樣。
古代帝王都要建始祖廟,在廟里按始祖的等級依次排列設置靈位,每逢有大的行動、節日,帝王們就進廟祭祖,稱為「啰」禮。很多人對啰禮不理解,向孔子請教。孔子認為魯國的宗廟違背了周禮,他避而不談,指著手掌說:「知道啰禮的人治國就了如指掌
4、長風破浪
比喻志向遠大,不怕困難,奮勇前進。
南朝宋國著名將領宗愨從小就有雄心壯志,喜歡舞槍弄劍,他的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回答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後來他帶兵攻打林邑國,運用計謀取勝,被封為左衛將軍
5、拔苗助長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從前宋國一個農夫擔心自己田裡的禾苗長不高,就天天到田邊去看。三天過去了,禾苗沒見動靜。他想出一個辦法,就急忙奔到田裡,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回去對兒子說禾苗長高了一大截,兒子跑到田裡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6、一葉障目
眼睛被一片樹葉擋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有個書獃子從古書上讀到「蟬翳葉」的故事,信以為真,就四處尋找,把蟬躲藏處的樹葉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臉作試驗,問妻子能不能看見他。妻子氣憤說看不見。他就拿這片樹葉去街上行竊,被抓後說:「我一葉障目,你們能看見嗎?」
7、千呼萬喚
形容再三催促。
白居易用詩歌為民請命,得罪了當時的權貴。因此被貶到江州做司馬。他來到潯陽江邊與即將離別的朋友送行,風吹著蘆葦傳來陣陣凄涼。他們上船喝起了酒來,江面上傳來一陣琵琶聲。他們驅船靠近,千呼萬喚才見到那位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佳人
8、杯水車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決不了問題。
從前有一個樵夫在山上打柴,聽到救火聲就跑去救火。後來他的柴車也著了火,正好看到路邊有一個杯子,就拿杯子跑到河邊去裝水來救火,但火勢太大,一杯水根本就是無濟於事,一整車柴全部被燒毀
9、栩栩如生
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
莊子寫出了這樣一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夢見自己變成一隻美麗麗的蝴蝶,比真的蝴蝶還美,活靈活現,在空中翩翩起舞。
10、三顧茅廬
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劉備和關羽、張飛親自到卧龍岡拜見諸葛亮,前兩次都沒見到,第三次終於見到諸葛亮,誠心請諸葛亮出山
11、以一當十
當:相當。一個人抵擋十個人。形容軍隊英勇善戰。
公元506年,孫武率三萬精兵攻打楚國,消滅20多萬楚軍,創造一個以一當十的戰例
12、道聽途說
路上聽來的、路上傳播的話。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古時學者艾子的鄰居毛空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人,經常把外邊聽到的事情加以誇大說給艾子聽。一次他說:「一隻鴨子一次下了100個蛋。」艾子不信,他又說天上掉下一塊二十丈長十丈寬的大肉,而且還信誓旦旦地說他親耳聽來的
13、一片冰心
冰心:清潔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詩人王昌齡官場屢屢失意,觸犯了權貴豪門,一再被貶,但他仍以心地透明純潔而自慰,決心不與那些人同流合污,他在《芙蓉樓送辛漸》詩中流露出這樣的情感:「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4、按圖索驥
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比喻墨守成規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
春秋時期相馬專家孫陽(伯樂)根據自己的相馬經驗寫了《相馬經》,他的兒子很想把相馬的絕技學到手,熟讀《相馬經》,根據經書上的標准選出的「千里馬」——一隻癩蛤蟆回家向其父報喜,伯樂看後哭笑不得
15、氣壯山河
形容氣概豪邁,使祖國山河因而更加壯麗。
北宋時期,趙鼎21歲中進士受到宰相吳敏的賞識,調到都城開封任職。金兵南下,宋欽宗驚慌失措,趙鼎主張抗金到底,可是宋欽宗不予理睬。北宋滅亡後,趙鼎仍然堅持抗金,秦檜迫害他,他只好寫下:身騎箕,尾歸天上,氣壯山河壯本朝
16、不自量力
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實力。
春秋時期,實力弱小的息國從鄭國發動戰爭,結果被打敗。原因是不正確分析敵我雙方的力量,分不清敵人與朋友,不團結鄰國,結

⑻ 250字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的成語故事

殺雞取卵:

從前有個人家裡養了只老母雞,這只雞特別的能下蛋,可有一段時間這只雞老是不下蛋,而且還病歪歪的。那個人想這雞不下蛋留著也沒什麼用了,就殺了這只雞,破開雞肚子後發現這只雞生病的原因原來是生了膽結石。大大小小的膽結石就像雞蛋一樣。殺雞的時侯正巧鄰家的快嘴婆祥林嫂過來串門。看到了以後就四處亂說,說這人殺雞取卵,鼠目寸光,把好好的一隻能下蛋的老母雞給殺了。 話說這一年,齊國國相孟嘗君不知何故,教秦昭王給仰慕上了,於是派涇陽君到齊國去,以此君換彼君,要齊國把孟嘗君送給秦國為相。

借齊王十個膽子,也不敢收下這位在秦國橫著走路的涇陽君。於是將涇陽君好生招待了一番,讓孟嘗君跟著涇陽君一起到秦國去。
一路之上,一向以好士聞名的孟嘗君有心結納,和涇陽君成了要好朋友。

來到秦國,昭王一見孟嘗君,頓時覺得名符其實,要命他為首相。這樣一來,原來的首相就紅了眼啦,派人去糊弄昭王,說孟嘗君身為齊國人而為秦相,定要不利於秦國,而且像他這樣的人材如果放回齊國,也會助齊國與秦做對。

昭王覺得很有道理,不但閉口不提聘相之事,反倒把孟嘗君軟禁了起來。

前面已經說過,涇陽君與孟嘗君私交甚好,他知道了昭王的意圖,便把真實情形告訴了孟嘗君。
孟嘗君魂飛魄散,連忙托涇陽君去昭王寵妾燕姬處為自己說情。

燕姬看在涇陽君的面子上,答應為孟嘗君說情,但是要求孟嘗君以白狐裘為報答。

這千年白狐裘,世上只有一件,孟嘗君一到秦國,就已經送給昭王做見面禮了,這時如何拿得出第二件?

正在愁苦之際,孟嘗君三千賓客中的下席之一挺身而出,前往秦宮內庫盜裘。

這位下客學著狗叫,迷惑了守庫人,果然將白狐裘盜回。

孟嘗君大喜過望,連忙請涇陽君拿著去賄賂燕姬。

果然枕頭風強過龍卷風,燕姬趁著陪昭王喝酒的機會,四兩撥千斤,哄得老公同意放孟嘗君歸國了。

第二天,孟嘗君拿到了通行證,立即馬不停蹄地上了路,一路上可謂分秒必爭,因惟恐事情有變,他還讓座下賓客把文書上自己的姓名給改了(見於史籍的造假證第一人)。

趕到函谷關出秦境的時候,已是半夜,照規矩是要清早雞鳴之時才能開關放行的。孟嘗君恨不得身上長翅飛將出去,急得在關下團團亂轉。

正在束手無策的時候,又一位下客忽然引頸高歌,學起了雞打鳴的聲音。

一鳴之下,頓時關里關外的公雞都跟著鳴個不停。睡得暈頭轉向的衛兵分不清東西南北,以為天快亮了,立即開門放行。

孟嘗君立刻腳底抹油,帶著人馬逃出了秦國。

果然,孟嘗君一行剛走,反悔的秦王就已經派了追兵而來。

追兵和守兵一齊在關下等到天色大亮,也沒見孟嘗君的車隊出現。互相一問形貌,才知道半夜裡出關的正是用了假證件的孟嘗君。

到了冬天,下客盜裘之事也被昭王發現了。

被氣得直瞪眼的秦昭王這時不得不認輸,嘆道:「孟嘗君手下能人輩出,就連雞鳴狗盜之輩都齊全,難怪他能有那樣神出鬼沒的本領。」

這就是「雞鳴狗盜」一詞的來由。

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孟嘗君手下竟有三千個幫,那該是什麼樣的水準?

⑼ 成語故事(長約250字,有出處)

一言九鼎
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回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答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
平原君到了楚國後,立即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毫無結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我們今天來請你派援兵,你一言不發,可你別忘了,楚國雖然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要聯合起來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應出兵援趙。
平原君回到趙國後感慨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於九鼎大呂。」(九鼎大呂:鍾名,與鼎同為古代國家的寶器。)
成語「一言九鼎」由這個故事而來,形容一句話能起到重大作用。
其他的我不知道了

⑽ 成語故事250字左右

楚才晉用

春秋時,楚國有一個大夫叫伍舉.一次他的岳父王子牟犯了法,偷偷逃跑了,有人說版是伍舉私下報的權信.謠言一傳開,伍舉驚惶起來,就跑到鄭國去避風.過了段時間,又想去晉國.正好此時楚國大夫聲子出使晉國,路過鄭國,遇上了伍舉.聲子知道了伍舉的事後,對他說:「這樣吧,你先去晉國住一段時間,我找個機會叫你早日回國.」
聲子回到楚國後,和宰相子木見了面.子木問他:「晉國大夫和楚國大夫相比,哪一國的強?」聲子說:「晉國有才能的大夫不少,但是大部分是從楚國去的.因為楚國不會利用人才.過去楚國幾次被晉國打敗,就是因為有這些人替晉國出謀劃策.」子木聽了若有所思.聲子接著又說,伍舉出逃是因為別人的謠言,假如不請回來,楚國又將失去一位人才,子木接受了他的建議,不久伍舉又回到了楚國.
「楚才晉用」比喻人才外流.
(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楚才晉用的意思是:比喻用才不當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