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葯房開業典故

葯房開業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2-09 09:58:02

Ⅰ 什麼叫懸壺濟世怎麼來的有什麼典故

為什麼叫懸壺濟世?
「懸壺」是中醫行醫的專用名詞,典出《後漢書》及《神仙傳版》權,與道醫壺公有關。《後漢書》卷八十二《方術列傳》雲:「費長房者,汝南人也,曾為市椽。市中有老翁賣葯,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惟長房於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謂之曰:『子明日可更來』。長房旦曰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惟見玉堂嚴麗,旨酒甘餚,盈衍其中,共飲畢而出。……後長房欲求道,隨從人山中……」這段頗為神奇的記述也見於《神仙傳》卷九《壺公傳》中,聲稱「壺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軍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餘卷,皆出於壺公……」壺公乃是東漢時一位賣葯的老翁,有道術,善用符治病。因常懸一壺於市頭賣葯,「葯不二價」、「治病皆愈」,故後世稱行醫為「懸壺」。這一典故流傳甚廣,至今人們日常語言中還有 「你胡蘆里賣的什麼葯」這樣的口語。

Ⅱ 關於胡慶余堂國葯號典故是如何由來的

清朝買辦資本家胡雪岩,名光墉,安徽績溪人。初在錢肆學徒,後人浙江巡撫王有齡幕,為清軍運餉械鎮壓太平軍。1866年協助左宗棠開辦福建船政局,後又為左宗棠大借外債,購運軍需物品鎮壓捻、回起義。依仗湘軍勢力,於各省設金銀號,經營絲茶業,設典庫於江浙兩湖等地二十三處。在杭州開設胡慶余堂國葯號,並經營出口絲業,操縱江浙商業,資金最高達兩千萬元以上。1884年,受洋排擠破產。在胡雪岩經營的各項生意中,最具特色的是在杭州開設的胡慶余堂國葯號。該店鋪地處杭州城內最繁華處,門面款式新穎醒目。胡雪岩十分重視廣告宣傳,除了在上海《申報》上大登廣告外,他還親筆題寫「戒欺」兩個大字匾額,高懸於店堂之上。開業的那天,胡雪岩身穿官服,頭戴頂戴,親自接待顧客。他發現一個從鄉下來的農民,對所買的葯材不大滿意,便上前詢問審視,見葯材的成色欠佳,立即向這位農民賠禮道歉,並約定日期請再來更換。這位農民逢人便講此事,一時傳為佳話。胡慶余堂國葯號由此聲名遠揚,信譽日高。一些醫生為病人開處方常常叮囑去胡慶余堂國葯號抓葯,葯店的生意越做越好。胡慶余堂國葯號所采辦的葯材,不通過葯材行這一中間環節,而是派得力的葯材行家,親自到葯材產地坐莊收購。而且還為葯農隔年貸款,保證了葯農種植葯材的資金周轉。因此與葯農形成良好的供求關系,葯農都願意將上等的葯材賣給胡慶余堂國葯號,這就從根本上保證了葯店出售的葯材質量。胡慶余堂國葯號還自設膠廠、鹿園,還開設了飲片、參燕、切葯、丸散、采選、炮製、細貨、儲膠、配製、細料、郵寄等部門,葯品遠銷海內外,成為南方—等大葯房,與北京同仁堂齊名。

Ⅲ 中醫的歷史典故

岐黃公元前26~22世紀時,黃帝是傳說中原各族的共同領袖,姓姬號軒轅氏、有熊氏。岐伯,傳說中的醫家,黃帝的臣子。現存有中國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是《內經》,此書托黃帝與岐伯討論醫學,並以問答的形式而成,又稱《黃帝內經》。後世稱中醫學的「岐黃」、「岐黃之術」,即源於此。
醫中聖手《孔子傳》載:「於事無不通,謂之聖」,即無所不通。手,指專司或專情其事的人。醫中聖手即是對醫生精湛醫術的高度稱贊。
扁鵲盧醫 《史記扁鵲侖公列傳》載:扁鵲者,渤海郡鄭人也,姓秦,名越人,其治趙簡子、太子疾。《列子力命篇》載:醫者盧氏被人稱為「神醫」。扁鵲盧氏即「正統神醫」也。
懸壺《後漢書·費長房傳》載,市中有一老翁賣葯,懸一壺於市頭。而他的葯給人治病,每每葯到病除,十分有效,引起人們的注意。結果發現這個神奇的老頭,每到落市關門後,他就跳入葫蘆里。古代醫葯不分家,就把「懸壺」作為行醫的代稱。一些開業醫生也將葫蘆作為招牌,表示開業應診之意,後人稱醫生的功績為「懸壺濟世」。
杏林三國時董奉,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為人治病,不受謝,不受禮,只要求治癒者在他房前栽杏樹作為紀念。重症愈者種5株,輕者1株。數年後,蔚然成林,紅杏累累。他建一「草倉」,告訴人們,要杏果的,不用付錢,只要拿一器穀子來換一器杏果。這樣用杏果換來的穀子堆積滿倉,他用這些穀子救濟貧民。人們非常感謝他,送他匾額上寫「杏林」、「醫林」、「譽滿杏林」、「杏林春暖」。這些贊譽之詞成為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的雅稱。
虎守杏林傳說,董奉一天回家途中遇茅草叢中卧著一隻老虎。細看沒有吃人的兇相,一動不動,抬頭張嘴,大聲喘氣,流著淚,表情很痛苦樣子,是求董奉治病。董仔細看了老虎說:「明天此時你來此等候,我給你治病。」老虎點頭走了。第二天董奉把兩個鐵環戴在胳膊上,叫老虎張口,鐵環用來防虎咬。他用手掏出老虎喉嚨里的骨頭,治癒了老虎的病,後來老虎為了報恩,就為董垂守杏林。今人用「虎守杏林」,意在褒揚像董奉那樣高超的醫術。
再世華佗華佗一次在途中,見有人出殯,他看見棺材縫里流出來的血,還像活人的血,於是上前救治,終於救活在棺材裡假死的產婦,被人們譽為「神醫」。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三國演義》說他能為曹操開頭顱治其頭風病。後人用「再世華佗」來贊揚醫生的醫術高明。
青囊指古代醫生盛醫書的囊,後借指醫術。《後漢書·華佗傳》張冀《補注》:「吳押獄者每以酒食供奉,佗感其恩,告日:『我死非命,有青囊未傳,二子不能繼業,修書與汝,可往取之』。吳至金城,取又藏之。佗知不免,大飲如醉而殂。吳棄役回家,向妻索書,妻日:『縱學得神術,終斃於獄中,故我以囊燒毀也』」。因華佗精醫術,生前行醫各地,聲名頗著,所以,「青囊」也成了醫術的代稱。
蒼生大醫 唐代葯王孫思邈,醫德高尚,堪稱醫學界的典範。他在《千金要方》中寫道:「若有疾厄(災難)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怨親善友,華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不得瞻前顧後,慮吉凶,護措身命。深心凄愴,勿避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成蒼生大醫。」後人對醫德高尚的醫生尊稱「蒼生大醫」。

Ⅳ 求一幅葯房對聯

盛世運旺人皆寧

康寧福壽葯生塵

純原創,不用給我版權費哈。

Ⅳ 中醫有哪些歷史典故

中醫歷史典故比較多,流傳較廣的有:

公元前26~22世紀時,黃帝是傳說中原各族的共同領袖,姓姬號軒轅氏、有熊氏。岐伯,傳說中的醫家,黃帝的臣子。現存有中國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是《內經》,此書托黃帝與岐伯討論醫學,並以問答的形式而成,又稱《黃帝內經》。後世稱中醫學的「岐黃」、「岐黃之術」,即源於此。

青囊指古代醫生盛醫書的囊,後借指醫術。《後漢書·華佗傳》張冀《補注》:「吳押獄者每以酒食供奉,佗感其恩,告日:『我死非命,有青囊未傳,二子不能繼業,修書與汝,可往取之』。吳至金城,取又藏之。佗知不免,大飲如醉而殂。吳棄役回家,向妻索書,妻日:『縱學得神術,終斃於獄中,故我以囊燒毀也』」。因華佗精醫術,生前行醫各地,聲名頗著,所以,「青囊」也成了醫術的代稱。

唐代葯王孫思邈,醫德高尚,堪稱醫學界的典範。他在《千金要方》中寫道:「若有疾厄(災難)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怨親善友,華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不得瞻前顧後,慮吉凶,護措身命。深心凄愴,勿避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成蒼生大醫。」後人對醫德高尚的醫生尊稱「蒼生大醫」。

Ⅵ 懸壺濟世源於什麼典故

懸壺濟世是古代頌譽醫者道者救人於病痛。醫者仁心,以醫技普濟眾生,世人稱之,便有懸壺濟世之說。

出處:《後漢書·方術列傳·費長房傳》記曰

費長房者,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葯,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惟長房子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謂之曰:子明日可更來,長房旦日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

惟見玉堂嚴麗,旨酒甘餚盈衍其中,其飲畢而出。翁約不聽與人言之,復乃就耬上侯長房曰:我神仙之人,以過見責,今事畢當去,子寧能相隨乎?樓下有少酒,與卿為別……長房遂欲求道,隨從入深山,翁撫之曰:子可教也,遂可醫療眾疾。

譯文

《後漢書·方術列傳》上記載著一個奇異的傳說:東漢時有個叫費長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樓喝酒解悶,偶見街上有一賣葯的老翁,懸掛著一個葯葫蘆兜售丸散膏丹。賣了一陣,街上行人漸漸散去,老翁就悄悄鑽入了葫蘆之中。

費長房看得真切,斷定這位老翁絕非等閑之輩。他買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見老翁。老翁知他來意,領他一同鑽入葫蘆中。他睜眼一看,只見朱欄畫棟,富麗堂皇,奇花異草,宛若仙山瓊閣,別有洞天。

後來,費長房隨老翁十餘日學得方術,臨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騎上如飛。返回故里時家人都以為他死了,原來已過了十餘年。從此,費長房能醫百病,驅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後來,民間的郎中為了紀念這個傳奇式的醫師,就在葯鋪門口掛一個葯葫蘆作為行醫的標志。如今,雖然中醫大夫「懸壺」已很少見到,但「懸壺」這一說法保留了下來,而且不少葯店、制葯廠等沿以為用,葯房有以葫蘆為幌子,葯廠有以葫蘆為商標圖案,又有「不知葫蘆里賣的什麼葯」一說。


(6)葯房開業典故擴展閱讀:

懸壺濟世是對醫者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贊美。我們在很多古裝劇,武俠劇裡面可以看到在葯店門口都會掛一個葯葫蘆,很多郎中也會在身上背一個葫蘆,這就是他們行醫的標志。

除了懸壺濟世的偉大目標之外,更多的是葫蘆的價值。

因為在古代經常用葫蘆來作為盛酒、水的器皿,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壺。葫蘆的作用可不僅僅是這樣,有資料記載,古代行醫者無論走到哪裡,葫蘆是它們隨身攜帶的必備品。可以用來盛葯。

在采葯之後將葯物放置於葫蘆中,它有很強的密閉性,保持葯物的乾燥性,不至於減低葯性

而葫蘆本身也具有很強的葯用價值,具有利水消腫,除煩止渴,以及通淋散結的功效。而現在的我們,去掉了懸壺這樣的形式,但是對患者的那份仁愛之心,赤誠之心,救人於水火之中的迫切之心從不曾改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懸壺濟世

Ⅶ 懸壺濟世源於什麼典故

懸壺濟世是古代頌譽醫者道者救人於病痛。醫者仁心,以醫技普濟眾生,世人稱之,便有懸壺濟世之說。

出處:《後漢書·方術列傳·費長房傳》記曰

費長房者,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葯,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惟長房子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謂之曰:子明日可更來,長房旦日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

惟見玉堂嚴麗,旨酒甘餚盈衍其中,其飲畢而出。翁約不聽與人言之,復乃就耬上侯長房曰:我神仙之人,以過見責,今事畢當去,子寧能相隨乎?樓下有少酒,與卿為別……長房遂欲求道,隨從入深山,翁撫之曰:子可教也,遂可醫療眾疾。

譯文

《後漢書·方術列傳》上記載著一個奇異的傳說:東漢時有個叫費長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樓喝酒解悶,偶見街上有一賣葯的老翁,懸掛著一個葯葫蘆兜售丸散膏丹。賣了一陣,街上行人漸漸散去,老翁就悄悄鑽入了葫蘆之中。

費長房看得真切,斷定這位老翁絕非等閑之輩。他買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見老翁。老翁知他來意,領他一同鑽入葫蘆中。他睜眼一看,只見朱欄畫棟,富麗堂皇,奇花異草,宛若仙山瓊閣,別有洞天。

後來,費長房隨老翁十餘日學得方術,臨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騎上如飛。返回故里時家人都以為他死了,原來已過了十餘年。從此,費長房能醫百病,驅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後來,民間的郎中為了紀念這個傳奇式的醫師,就在葯鋪門口掛一個葯葫蘆作為行醫的標志。如今,雖然中醫大夫「懸壺」已很少見到,但「懸壺」這一說法保留了下來,而且不少葯店、制葯廠等沿以為用,葯房有以葫蘆為幌子,葯廠有以葫蘆為商標圖案,又有「不知葫蘆里賣的什麼葯」一說。


(7)葯房開業典故擴展閱讀:

懸壺濟世是對醫者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贊美。我們在很多古裝劇,武俠劇裡面可以看到在葯店門口都會掛一個葯葫蘆,很多郎中也會在身上背一個葫蘆,這就是他們行醫的標志。

除了懸壺濟世的偉大目標之外,更多的是葫蘆的價值。

因為在古代經常用葫蘆來作為盛酒、水的器皿,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壺。葫蘆的作用可不僅僅是這樣,有資料記載,古代行醫者無論走到哪裡,葫蘆是它們隨身攜帶的必備品。可以用來盛葯。

在采葯之後將葯物放置於葫蘆中,它有很強的密閉性,保持葯物的乾燥性,不至於減低葯性

而葫蘆本身也具有很強的葯用價值,具有利水消腫,除煩止渴,以及通淋散結的功效。而現在的我們,去掉了懸壺這樣的形式,但是對患者的那份仁愛之心,赤誠之心,救人於水火之中的迫切之心從不曾改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懸壺濟世

Ⅷ 剪綵,有什麼特別的說法或者典故嗎

剪綵」已成為開業或開工的序幕,「剪綵」也就賦予了吉祥、喜慶之意。
據考證,剪綵回始於美國。答1912年,聖安東尼奧州和迪密鎮有家新開的百貨店,開張營業之前,店主為防止顧客、閑人蜂擁而入,特在門口攔一布帶。這時他的幼女奔跑而入,不慎沖斷帶子,門口外的人乃一擁而入,果然開市大吉,生意興隆。旁人還以為攔條帶子會帶來好運,競相模仿,布帶演變成了綢帶、緞帶,竟成剪綵習俗。
美國商人懂得顧客心理,攔條帶子不但引人注目,而且能增強顧客的好奇心和購物慾。
還有一種說法:剪綵儀式起源於西歐國家。
西歐國家新船下水時,都要舉行慶典,前往觀禮的人很多。為防止發生意外,船體與觀禮者之間使用布繩隔開。在准備就緒之後,才用剪刀剪斷布繩,讓觀禮者參觀。這種防範措施後來演變為剪綵儀式,這大概是那個時代的人始料不及的。

Ⅸ 「懸壺濟世」又何典故

懸壺」是中醫行醫的專用名詞,典出《後漢書》及《神仙傳》,與道專醫壺公有關。《後漢書屬》卷八十二《方術列傳》雲:「費長房者,汝南人也,曾為市椽。市中有老翁賣葯,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惟長房於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謂之曰:『子明日可更來』。長房旦曰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惟見玉堂嚴麗,旨酒甘餚,盈衍其中,共飲畢而出。……後長房欲求道,隨從人山中……」這段頗為神奇的記述也見於《神仙傳》卷九《壺公傳》中,聲稱「壺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軍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餘卷,皆出於壺公……」壺公乃是東漢時一位賣葯的老翁,有道術,善用符治病。因常懸一壺於市頭賣葯,「葯不二價」、「治病皆愈」,故後世稱行醫為「懸壺」。這一典故流傳甚廣,至今人們日常語言中還有「你胡蘆里賣的什麼葯」這樣的口語。

Ⅹ 下面哪個典故的寓意與葯師無關

橘井泉香:話說西漢時湖南一位叫蘇耽的道人,身懷絕技,對母親極為孝順,後得道成仙版。在成仙之前,囑咐權母親,明年將有疾疫流行,到時可用井中的泉水泡橘葉來救治。第二年果然發生大規模疫情,他的母親便遵照囑咐,用井中泉水泡橘葉施救眾鄉鄰,活人無數,一時傳為佳話。

這則「桶井泉香」典出《列仙傳》之《蘇耽傳》,清代閩人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就將其收入《醫術名流列傳》之中,流傳甚廣。至今湖南郴州市東北郊蘇仙嶺上的蘇仙觀、飛升石、鹿洞,以及市內第一中學內的杼井,都是紀念蘇仙的遺跡。「橘井泉香」一詞與「杏林春暖」、「懸壺濟世」一樣,在中醫學界膾炙人口。過去醫家常常以「橘井」一詞或橘、杏並用來為醫書取名,諸如「橘井元珠」、「橘杏春秋」等,寓意深刻。

所以,只有春暖花開的寓意與葯師無關.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