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蜜蜂的寓言與經濟

蜜蜂的寓言與經濟

發布時間: 2021-02-09 09:13:50

A. 蜜蜂的寓言與總需求決定理論總需求調節和政府有什麼關系

《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惡行,公共的利益》的作者是曼德維爾,

這就是說,私慾的回「惡之花」結出的答是公共利益的善果。這就是著名的「曼德維爾悖論」。從道德的角度看,以自利驅動的行為是應該受到譴責的,但如果想以「公共精神」的道德情懷來建立一種充滿美德的繁榮社會,那隻是一種「浪漫的奇想」,因為私慾和私慾支配的個人惡行恰恰是社會繁榮的能源,離開了這個能源,公共利益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公益心和道德感這樣的善之花,都將結出貧困和偽善的惡之果。
曼德維爾的「蜜蜂的寓言」是現代自由主義經濟學和經濟倫理的基本隱喻。其理論主旨是弘揚私慾,相信市場對私人惡行具有神奇的轉化和凈化力量,認定出於道德情懷的行為不僅不可行而且可能危及公共利益。

B. 蜜蜂的寓言的歷史地位

曼德維爾曾經被人們辱罵著,1723年,當《蜜蜂的寓言》出第三版時,英國一個郡的地方法院還專門為此書立案,判定此書是「在擾亂社會秩序」,是一種「公害」。 英國一位叫學者克拉布·魯濱遜曾說,《蜜蜂的寓言》是一部「用英國語言寫出的最邪惡、最聰明的書」。盡管如此,這部書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影響卻經久不衰。它不僅影響了無數的普通學人,而且影響到休謨、亞當·斯密和哈耶克這些思想大師。《蜜蜂的寓言》核心是道出了西方思想史上著名的曼德維爾悖論:「私人惡德即公共利益。」但從人是自私自利的這一基本認識出發,曼德維爾堅持認為美德與商業社會的動力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緊張矛盾。
《蜜蜂的寓言》中,他比同時代的其他人都更明確地闡述了古典經濟學家用於建構其體系的若干基本假設和信念。18世紀道德哲學的主要貢獻是建造一座橋梁,一端搭在自利的經濟人上,另一端搭在「社會福利」或「公共利益」上,並表明在強制性的行為限制中,個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為可能會推進整個社會的福利。曼德維爾就是這其中的主要建築者之一。當社會承認「私人惡德」換成斯密著名的「自利」之時,我們同樣就可以從《蜜蜂的寓言》中獲得斯密關於「商業社會」的根本概念:如果讓每個人去合理地追求他自身的利益,那將會增加整個社會的財富,促進社會的繁榮。通過把自利觀念、經驗主義、勞動分工和人類發展的長期歷史結合起來,曼德維爾得以解釋了商業社會的運行和物質進步。當把這些思想的大多數運用於國家事務時,曼德維爾解釋了如何給這種社會提供指導。
在倫理學上,「曼德維爾悖論」迫使他的批評者們不得不關注功利主義。在經濟學上,曼德維爾關於勞動分工的論述,構成了斯密分工理論的重要來源;他還是第一個為奢侈行為進行辯護的經濟學家,以及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哲學基石——個人主義的重要奠基者。從實踐層次上看,《蜜蜂的寓言》有助於人們正視某些現實問題,思考如何改善謀利活動主體的道德形象。
曼德維爾認為:「人生來就是一種自私、難以駕馭的動物」。人類的行為,不論是出自生命自保的沖動,抑或是為榮譽而產生的善舉,其動機都發端於利己心,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消滅人類的這種自利本性。「最高的對稱性就是最多的不對稱可能性。」從原始生命到如今,人類就是在這不對稱可能性中創造著、演變著,經歷了太多的磨難,經濟作為生存的主導永遠永遠站在第一的位置之上。
「人類的最高理性,就是人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理性的有限性。」滿足於溫飽後精神生活質量的提高讓我們反省,哲學、文學、宗教、音樂、繪畫等被稱為藝術隨影而現,其從最朴實、最真實的一面反映著人類的陰暗之面。我們的心在顫抖、我們的靈魂在無助之中越發的失去了邏輯。生命、生存、生活的意義讓我們永遠無法找到確定的答案。人性是自私的,即便我們意識到了卻因為利益的趨勢和現實的殘酷,貪婪的腳步從未有停止過。社會在這種意識中發展著,經濟社會下淡漠的是靈魂,公眾利益與社會的繁榮在談判桌上達到了共識。曼德維爾為我們所描述的就是一幅清晰而真實的近代社會的圖像。
在社會主義國家個人利益是要服從與集體及國家利益的,市場經濟的發展卻從根本上也打破了這一點,但有一點需要指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並不是說為了個人利益的獲得就可以破壞他人以及集體、社會的利益。社會公共道德是我們應該也必須要去遵守的,但也有人指出: 「人類的最高道德,映照在人們的私人惡德之中。」也因此我們在這經濟社會下也質疑著,當道德與自私的動機相違背時,當自私的結果給某些人帶來利益也同時損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之時,我們是堅持傳統的倫理信念還是相信曼德維爾的思考會給我們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

C. 凱恩斯從蜜蜂的寓言中得到什麼啟示

18世紀初,英國醫生孟迪維爾,在他寫的諷喻詩《蜜蜂的寓言,或個人劣行即公共利版益》里就主張:權「增加經濟繁榮的,是消費而不是儲蓄。」
凱恩斯繼承了孟迪維爾的觀點,也認為:「私人致富之道,應用於國家行為之上,失業乃成為不可避免的結果。」 凱恩斯反對新古典經濟學關於節儉是美德的觀點,斷言節約造成失業。他說:「節約的目的是使工人解除工作……不論什麼時候,你節約了5先令,你就要使一個人失去一天的工作……假定我們處於這樣的極端情況,把自己的收入全部儲蓄了起來,那就沒有一個人再能找到工作。」
概言之,從宏觀經濟的短期分析角度看,增加消費,減少儲蓄能夠使國民收入和就業增加。

D. 如何用國民收入決定理論解釋《蜜蜂的寓言》

18世紀,荷蘭的曼德維爾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一書中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一群蜜蜂為了追求豪華的生活,大肆揮霍,結果這個蜂群很快興旺發達起來。而後來,由於這群蜜蜂改變了習慣,放棄了奢侈的生活,崇尚節儉,結果卻導致了整個蜜蜂社會的衰敗。

蜜蜂的故事說的是「節儉的邏輯」,在經濟學上叫「節儉悖論」。在西方經濟學說史上,節儉悖論曾經使許多經濟學家備感困惑,但經濟學家凱恩斯從故事中卻看到了刺激消費和增加總需求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受此啟發,他進一步論證了節儉悖論。

如何解讀這個悖論呢?眾所周知,節儉是一種美德。從理論上講,節儉是個人積累財富最常用的方式。從微觀上分析,某個家庭勤儉持家,減少浪費,增加儲蓄,往往可以致富。然而,熟悉西方經濟學的人們都知道,根據凱恩斯的總需求決定國民收入的理論,節儉對於經濟增長並沒有什麼好處。實際上,這里蘊涵著一個矛盾:公眾越節儉,降低消費,增加儲蓄,往往會導致社會收入的減少。因為在既定的收入中,消費與儲蓄成反方向變動,即消費增加儲蓄就會減少,消費減少儲蓄就會增加。所以,儲蓄與國民收入呈現反方向變動,儲蓄增加國民收入就減少,儲蓄減少國民收入就增加。根據這種看法,增加消費減少儲蓄會通過增加總需求而引起國民收入增加,就會促進經濟繁榮;反之,就會導致經濟蕭條。由此可以得出一個蘊涵邏輯矛盾的推論:節制消費增加儲蓄會增加個人財富,對個人是件好事,但由於會減少國民收入引起蕭條,對國民經濟卻是件壞事。

節儉悖論告訴我們:節儉減少了支出,迫使廠家削減產量,解僱工人,從而減少了收入,最終減少了儲蓄。儲蓄為個人致富鋪平了道路,然而如果整個國家加大儲蓄,將使整個社會陷入蕭條和貧困。凱恩斯曾形象地說,如果「你們儲蓄五先令,將會使一個人失業一天。」按照他的觀點,在資源沒有得到充分運用、經濟沒有達到潛在產出的情況下,只有每個人都盡可能多地消費,整個經濟才能走出低谷,邁向更加充分就業、經濟繁榮的階段。因此,凱恩斯的理論後來被一些人解釋為需求決定論。

在深受讀者歡迎的《經濟學》教科書中,薩繆爾森指出:「本·富蘭克林的《窮人理查德的手冊》告訴我們:『節儉一分錢就是掙一分錢』。」但是,「正當我們學習窮人理查德的智慧時,出現了一代新的理財奇才,他們聲稱在蕭條時期,古老的美德可以是現代的罪惡。」

古老的美德何以成為現代的罪惡?薩繆爾森試圖用冷靜的態度來解開這個悖論之謎。他告訴我們考慮以下兩點有助於澄清問題:一是在經濟學中我們必須永遠警惕邏輯上的合成謬誤。也就是說,對單獨個人有益的事不一定因而就對全體有益;在某些情況下,個人的精明可以是社會的愚笨。二是解決節儉悖論的線索存在於經濟是否處於蕭條的水平這一問題之中。在一個古老的社會中,我們總是處在充分就業狀態;因此,我們把國民產品用於當前消費越多,可用於資本形成的產品就越少。如果產出可以假定總是處在其潛在水平,那麼傳統的節儉理論就是絕對正確的,即從個人和從社會角度來說都是正確的。

節儉悖論使許多經濟學家接受了反儲蓄的心理狀態,特別是在經濟滑坡、商家和消費者變得悲觀時。然而,美國羅林斯學院的馬克·斯考森在《經濟學的困惑與悖論》中指出:薩繆爾森的反儲蓄主張近年來似乎有了一些改變。因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薩繆爾森的心思不再專注於此,始於第十三版(1989),他加進了支持儲蓄的部分。」實際上,針對凱恩斯主義者的反儲蓄偏見,有些經濟學家認為,儲蓄的關鍵是增長而非節儉。新古典主義者和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對節儉悖論學說也提出了批評。現在,西方有一種對凱恩斯主義、古典主義和奧地利學派有關儲蓄立場的補充方法,即在經濟增長時期既鼓勵儲蓄又鼓勵消費者支出。這種方法使得消費者支出上升時,儲蓄和投資也上升,結果將使經濟增長進入新境界。

節儉悖論給我們哪些啟示呢?筆者以為,任何悖論都是相對於一定的理論體系或特定的語境而言的,節儉悖論也不例外。

其一,必須認識到節儉悖論的存在有其特定的時空條件。只有在大量資源閑置,社會有效需求不足,存在嚴重失業時,才有可能出現這種悖論所呈現的矛盾現象。如果社會已經達到充分就業,但資源緊缺,甚至存在膨脹缺口,這時節儉可能就會抑制過高的總需求,也有助於消除通貨膨脹。

其二,正確理解節儉悖論,有助於提高我們對高儲蓄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的認識。目前,我國居民的高儲蓄不能有效轉化為投資;同時居民消費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商品生產過剩,企業開工不足,失業人員增加,經濟增長受到影響。為了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國家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給公務員加薪,擴大「低保」范圍和提高「低保」標准等一系列措施鼓勵大家消費,但這些措施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顯然,高儲蓄是不利於解決消費需求不足問題的,也是不利於經濟發展的。

其三,今天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在總體上正從節儉型向消費型轉變,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意識明顯增強。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消費心理的某些畸形發展,比如出於面子需要和攀比心理所導致的炫耀性消費、奢侈浪費等非理性的現象。因此,我們不僅要鼓勵老百姓增加消費,也要大力提倡理性消費,理直氣壯地反對浪費

E. 請說明蜜蜂的預言說明了什麼經濟道理

答:
1.奢侈(消費)會推動社會經濟。「揮霍是一種高貴罪孽;而奢侈……那惡德雖說是格外荒謬萬分,卻在推動著貿易的車輪前進」。
2.勞動分工理論。在蜂國,有國王、衛兵也有使用斧頭和鐵鏟從事勞動事業的農民,還有騙子、寄生蟲、皮條客還有小偷,造假幣的、庸醫和算命先生。儼然是一個有明確社會分工的國度。
3.剝削無產者剩餘勞動。寓言中有豐沛股本的蜜蜂痛苦很少收益豐饒。而無產階級在從事體力勞動,這種有產者投入生意獲利,無產者付出勞動力而收益微薄,已反映出對無產階級勞動力的剝削。
4.國際間資源互換。文中蜂國自身的百萬蜜蜂主要都是擁有貨幣資源的一方,如律師、醫生、神甫、士兵、大臣、正義女神(司法人員)等,而湧入蜂巢的別國蜜蜂則被雇來從事體力勞動,這已是不同國別間勞動力資源與貨幣資源的互換。
5.既鼓勵消費,還強調生產。蜂國興旺的主要原因是「虛榮與貪欲」帶來了更多的工作和就業的機會,即使貧窮者也通過勞動力滿足了所求。顯然並非完全單一強調消費對經濟的作用,通過消費增加就業帶動工業生產才是蜂國繁榮安定的原因。
6.改進制度協調個人利益可起到穩定更經濟體系的作用,本來沒有生產資料的貧窮的蜂眾每天辛苦的工作,勞累疲憊,但當大臣們以津貼堵百姓之口時,這些最底層的蜜蜂更加努力工作,對社會的貢獻更多了。

F. 跪求蜜蜂的寓言讀後感1000字左右!

老師在課堂上提到過曼德維爾這個名字,其最最為引人注目的著作就是《蜜蜂的寓言》這本書。 事事都有其正反之面,與此同時也熟知了曼德維爾這各名字,以及他影響社會經濟發展最為著名的觀點:「把公眾利益理解為社會經濟,並表明在強制性的行為限制中,個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為可能會推進整個社會的福利。」 還有這著名的「曼德維爾悖論」:在他看來,如果從道德的角度看,受自利驅策的商業社會是應該受到譴責的,但如果想以「公共精神」為基礎而建立起一種充滿美德的繁榮社會,那純粹是一種「浪漫的奇想」。 曼德維爾曾經被人們辱罵著,1723年,當《蜜蜂的寓言》出第三版時,英國一個郡的地方法院還專門為此書立案,判定此書是「在擾亂社會秩序」,是一種「公害」。 英國一位學者克拉布·魯濱遜曾說,曼德維爾的《蜜蜂的寓言》是一部「用英國語言寫出的最邪惡、最聰明的書」。盡管如此,這部書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影響卻經久不衰。它不僅影響了無數的普通學人,而且影響到休謨、亞當·斯密和哈耶克這些思想大師。《蜜蜂的寓言》核心是道出了西方思想史上著名的曼德維爾悖論:「私人惡德即公共利益。」但從人是自私自利的這一基本認識出發,曼德維爾堅持認為美德與商業社會的動力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緊張矛盾。 《蜜蜂的寓言》中,他比同時代的其他人都更明確地闡述了古典經濟學家用於建構其體系的若干基本假設和信念。18世紀道德哲學的主要貢獻是建造一座橋梁,一端搭在自利的經濟人上,另一端搭在「社會福利」或「公共利益」上,並表明在強制性的行為限制中,個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為可能會推進整個社會的福利。曼德維爾就是這其中的主要建築者之一。當社會承認「私人惡德」換成斯密著名的「自利」之時,我們同樣就可以從《蜜蜂的寓言》中獲得斯密關於「商業社會」的根本概念:如果讓每個人去合理地追求他自身的利益,那將會增加整個社會的財富,促進社會的繁榮。通過把自利觀念、經驗主義、勞動分工和人類發展的長期歷史結合起來,曼德維爾得以解釋了商業社會的運行和物質進步。當把這些思想的大多數運用於國家事務時,曼德維爾解釋了如何給這種社會提供指導。 在倫理學上,「曼德維爾悖論」迫使他的批評者們不得不關注功利主義。在經濟學上,曼德維爾關於勞動分工的論述,構成了斯密分工理論的重要來源;他還是第一個為奢侈行為進行辯護的經濟學家,以及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哲學基石——個人主義的重要奠基者。從實踐層次上看,《蜜蜂的寓言》有助於人們正視某些現實問題,思考如何改善謀利活動主體的道德形象。 曼德維爾認為:「人生來就是一種自私、難以駕馭的動物」。人類的行為,不論是出自生命自保的沖動,抑或是為榮譽而產生的善舉,其動機都發端於利己心,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消滅人類的這種自利本性。「最高的對稱性就是最多的不對稱可能性。」從原始生命到如今,人類就是在這不對稱可能性中創造著、演變著,經歷了太多的磨難,經濟作為生存的主導永遠永遠站在第一的位置之上。 「人類的最高理性,就是人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理性的有限性。」滿足於溫飽後精神生活質量的提高讓我們反省,哲學、文學、宗教、音樂、繪畫等被稱為藝術隨影而現,其從最朴實、最真實的一面反映著人類的陰暗之面。我們的心在顫抖、我們的靈魂在無助之中越發的失去了邏輯。生命、生存、生活的意義讓我們永遠無法找到確定的答案。人性是自私的,即便我們意識到了卻因為利益的趨勢和現實的殘酷,貪婪的腳步從未有停止過。社會在這種意識中發展著,經濟社會下淡漠的是靈魂,公眾利益與社會的繁榮在談判桌上達到了共識。曼德維爾為我們所描述的就是一幅清晰而真實的近代社會的圖像。 在社會主義國家個人利益是要服從與集體及國家利益的,市場經濟的發展卻從根本上也打破了這一點,但有一點需要指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並不是說為了個人利益的獲得就可以破壞他人以及集體、社會的利益。社會公共道德是我們應該也必須要去遵守的,但也有人指出: 「人類的最高道德,映照在人們的私人惡德之中。」也因此我們在這經濟社會下也質疑著,當道德與自私的動機相違背時,當自私的結果給某些人帶來利益也同時損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之時,我們是堅持傳統的倫理信念還是相信曼德維爾的思考會給我們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

G. 論述題蜜蜂的寓言1.什麼是節儉悖論

這在經濟學上是一個悖論也就是節儉悖論
18世紀,荷蘭的曼德維爾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一書中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一群蜜蜂為了追求豪華的生活,大肆揮霍,結果這個蜂群很快興旺發達起來。而後來,由於這群蜜蜂改變了習慣,放棄了奢侈的生活,崇尚節儉,結果卻導致了整個蜜蜂社會的衰敗!
其實這個就是節儉悖論的一個有趣的故事!其涵義在於:眾所周知,節儉是一種美德。從理論上講,節儉是個人積累財富最常用的方式。從微觀上分析,某個家庭勤儉持家,減少浪費,增加儲蓄,往往可以致富。然而,熟悉西方經濟學的人們都知道,根據凱恩斯的總需求決定國民收入的理論,節儉對於經濟增長並沒有什麼好處。實際上,這里蘊涵著一個矛盾:公眾越節儉,降低消費,增加儲蓄,往往會導致社會收入的減少。因為在既定的收入中,消費與儲蓄成反方向變動,即消費增加儲蓄就會減少,消費減少儲蓄就會增加。所以,儲蓄與國民收入呈現反方向變動,儲蓄增加國民收入就減少,儲蓄減少國民收入就增加。根據這種看法,增加消費減少儲蓄會通過增加總需求而引起國民收入增加,就會促進經濟繁榮;反之,就會導致經濟蕭條。由此可以得出一個蘊涵邏輯矛盾的推論:節制消費增加儲蓄會增加個人財富,對個人是件好事,但由於會減少國民收入引起蕭條,對國民經濟卻是件壞事。
觀點大概如下:
其一,必須認識到節儉悖論的存在有其特定的時空條件。只有在大量資源閑置,社會有效需求不足,存在嚴重失業時,才有可能出現這種悖論所呈現的矛盾現象。如果社會已經達到充分就業,但資源緊缺,甚至存在膨脹缺口,這時節儉可能就會抑制過高的總需求,也有助於消除通貨膨脹。
其二,正確理解節儉悖論,有助於提高我們對高儲蓄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的認識。目前,我國居民的高儲蓄不能有效轉化為;同時居民消費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商品生產過剩,開工不足,失業人員增加,經濟增長受到影響。為了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國家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給公務員加薪,擴大「低保」范圍和提高「低保」標准等一系列措施鼓勵大家消費,但這些措施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顯然,高儲蓄是不利於解決消費需求不足問題的,也是不利於經濟發展的。
其三,今天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在總體上正從節儉型向消費型轉變,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意識明顯增強。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消費心理的某些畸形發展,比如出於面子需要和攀比心理所導致的炫耀性消費、奢侈浪費等非理性的現象。因此,我們不僅要鼓勵老百姓增加消費,也要大力提倡理性消費,理直氣壯地反對浪費

H. 蜜蜂的寓言的歷史功績

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曼德維爾是一位少有的頗具爭議的深刻思想家。其聲名狼藉和知名度,就在於他的《蜜蜂的寓言》。該書18世紀初在英國出版後,就曾引起過軒然大波,並引致了歐洲思想界和社會各界對它的批判,曼德維爾本人也遭到了人身許多攻擊,被稱為「品行極壞的人」。1723年,當《蜜蜂的寓言》出第三版時,英國一個郡的地方法院專門為此書立案,判定此書是「在擾亂社會秩序」,是一種「公害」。盡管如此,這部書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影響卻經久不衰。它影響了無數的普通學人,而且影響到休謨、亞當·斯密和哈耶克這些思想大師。
《蜜蜂的寓言》核心是道出了西方思想史上著名的曼德維爾悖論:「私人惡德即公共利益。」從人是自私自利的這一基本認識出發,曼德維爾堅持認為,在美德和商業社會的動力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張力。因此,曼德維爾主張,如果想以道德說教為手段並以「公共精神」為基礎來建立一個充滿美德的繁榮社會,那純粹是一種「浪漫的奇想」。遵循著這一思路,曼德維爾差不多最早提出了社會秩序的自發生成說:不是人之美德和良善而是制度性規則使品德不良的惡人也能為社會的福祉服務;而制約人們自私的惡行的絕大多數制度規則,則是在充滿罪惡和欺騙的商業行為的人類實踐中生成的。從曼德維爾悖論中,我們會看到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原理的萌芽,也會看到休謨的那種人人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行為實際上是一種促進美德之力量的情感倫理學的影子。這里更不用說哈耶克在20世紀公開承認他的「自發社會秩序理論」曾受曼德維爾思想的影響了。
英國一位學者克拉布·魯濱遜曾說,曼德維爾的《蜜蜂的寓言》是一部「用英國語言寫出的最邪惡、最聰明的書」。這一評論很到位,《蜜蜂的寓言》是帶有英國和歐洲時代印跡的一部古典著作。從現代倫理學和思辨的道德哲學視角來看,也許有人會認為,曼德維爾當時出版這部書,抑或是為了嘩眾取寵,抑或只是看到了社會的表面現象。至少現在看來,曼德維爾沒有看到非道德現象中的道德。因此,如果曼德維爾的著作對今天的社會還留有什麼理論意義的話,也許只有兩句話:制度規則是重要的;制度是自發生成的。

I. 蜜蜂的寓言的內容簡介

這就是說,私慾的「惡之花」結出的是公共利益的善果。這就是著名的「曼德回維爾悖論」。從道德的答角度看,以自利驅動的行為是應該受到譴責的,但如果想以「公共精神」的道德情懷來建立一種充滿美德的繁榮社會,那隻是一種「浪漫的奇想」,因為私慾和私慾支配的個人惡行恰恰是社會繁榮的能源,離開了這個能源,公共利益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公益心和道德感這樣的善之花,都將結出貧困和偽善的惡之果。
曼德維爾的「蜜蜂的寓言」是現代自由主義經濟學和經濟倫理的基本隱喻。其理論主旨是弘揚私慾,相信市場對私人惡行具有神奇的轉化和凈化力量,認定出於道德情懷的行為不僅不可行而且可能危及公共利益。
但自問世起,曼德維爾的「蜜蜂的寓言」一直遭到理論上的質疑和事實上的挑戰。具體到商業領域,關於企業是一個純粹為自身賺取利潤的組織,還是一個應該承擔社會責任的組織,也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

J. 蜜蜂的寓言所包含的經濟學原理屬於什麼主義

「蜜蜂的寓言」是現代自由主義經濟學和經濟倫理的基本隱喻。其理論主旨是弘揚私慾,相信市場對私人惡行具有神奇的轉化和凈化力量,認定出於道德情懷的行為不僅不可行而且可能危及公共利益。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