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調虎離山典故

調虎離山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2-08 05:04:06

A. 調虎離山是出自哪個典故

可能源於《管子·形勢解》 。後在民間、文學作品中便逐漸出現了「調虎離山」的說法。如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第五十三回,孫大聖對如意真仙說:「才然來,我是個調虎離山計,哄你出來爭戰,卻著我師弟取水去了。

B. 調虎離山的典故是怎樣的

調虎離山
「調虎離山」,字面含義是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頭,比喻為了便於乘機行事,設版法權引誘對方離開原來的有利地勢。該計主張施計者先使對手脫離特定的環境,然後加以制服,手法是先調後降。
本計雲:「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誘之。『往蹇來反』。」大意是:等待天時對敵方不利時再去圍困他,用人為的假象去誘騙他。前進有危險,就反身離開,引誘出戰,以利我攻。
在軍事上,當敵人比我強大,並占據有利地勢時,我若強攻,損失必然慘重。為削弱敵人的力量,先要把敵人與其憑借的優勢條件分離開來,使其處於不利而對我有利的環境中。在敵我優勢發生變化之後,再與其決戰,以圖贏得最後勝利。

C. 古代有關調虎離山的典故 最好多個。。

1圍魏救趙. 公元前354年,魏國軍隊圍趙國都城邯鄲,雙方戰守年余,趙衰魏疲。這時,齊國應趙國的求救,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趙。攻擊方向選在哪裡?起初,田忌准備直趨邯鄲。孫臏認為,要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議說,現在魏國精銳部隊都集中在趙國,內部空虛,我們如帶兵向魏國折都城大梁猛插進去,占據它的交通要道,襲擊它空虛的地方,向魏國的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進軍,它必然放下趙國回師自救,齊軍乘其疲憊,在預先選好的作戰地區桂陵迎敵於歸途,魏軍大敗,趙國之圍遂解。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的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家們列為 三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圍魏救趙這一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歷代軍事家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D. 《調虎離山》的故事是什麼

  1. 故事示例

    虞詡平羌

    東漢末期,北邊羌人叛亂。朝廷派虞詡平定叛亂,虞詡的部隊在陳倉崤谷一帶受到羌人阻截。這時,羌人士氣正旺,又占據有利地勢,虞詡不能強攻,又不能繞道,真是進退兩難。虞詡決定騙羌人離開堅固的據點,他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就地扎營。對外散布行軍受阻,向朝延請派增援部隊。羌人見虞詡已停止前進,等待增援部隊,就放鬆了戒備,紛紛離開據點,到附近劫掠財物去了。

    虞詡見敵人離開了據點,下令部隊急行軍,日夜兼程,每日超過百里,通過山谷。他命令在急行軍時,沿途增加灶的數量,今日增灶,明日增灶,敵人誤以為朝廷援軍已到,自己的力量又已經分散,不敢輕易出擊。虞詡順利地通過陳倉崤谷,轉入外線作戰,羌人在時間和空間上都轉入被動局面,不久羌人叛亂被平定。

  2. 簡介

    調虎離山: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比喻用計謀調動對方離開原來的有利地位;「三十六計」中的一計。目的在於削弱對方的抵抗力,減少自己的危險。在軍事上指,如果敵方占據來有利的地勢,並且兵力眾多,這時我方應把敵人引出堅固的據點,或者把敵人引入對我方有利的地區,才可以取勝。在政治斗爭中,這一計用得最多,且亦漸神化。

  3. 示例《西遊記》第五三回:「我是個調虎離山計,哄你出來爭戰。」

E. 調虎離山的故事簡介

1、調虎離山的故事簡介
郊師不除,終為禍患。田忌打算率軍進攻魏國。孫臏去找鄒忌讓他將功補過。鄒忌想再次返朝為官,答應了孫臏的要求。鄒忌來到魏國邊城,告訴郊師,齊王的傷勢越來越重,不久將入祖廟,田忌、孫臏正在物色繼位者。他聯絡了一些先王手下的老臣,意欲擁戴郊師回國執政。郊師聞此十分高興,他手下的謀士勸他要小心行事。
郊師派高將軍秘密回國問太後,太後親自去看望齊宣王,齊宣王故作不久人世的樣子,太後將此情告訴了高將軍。太後也期望公子能速速回國。
公子郊師悄悄回到齊國,被鍾離春活捉,才知上當。
2、調虎離山(成語信息)
調虎離山: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比喻用計謀調動對方離開原來的有利地位;「三十六計」中的一計。目的在於削弱對方的抵抗力,減少自己的危險。在軍事上指,如果敵方占據來有利的地勢,並且兵力眾多,這時我方應把敵人引出堅固的據點,或者把敵人引入對我方有利的地區,才可以取勝。在政治斗爭中,這一計用得最多,且亦漸神化。從其應用中可見,此計是一個陰險的謀略。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53回:「我是個調虎離山計,哄你出來爭戰。」例子:這自然是~之計,鄧和武漢派都是不同意的。(郭沫若《海濤集·南昌之一夜》)
3、《調虎離山》出處
《調虎離山》選自《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一語,先於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將檀道濟(?—公元436年),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採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系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解說後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全書還有總說和跋。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F. 調虎離山計的典故

調虎離山
「調虎離山」,字面含義是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頭,比喻為了便於乘內機行事,設法引誘容對方離開原來的有利地勢。該計主張施計者先使對手脫離特定的環境,然後加以制服,手法是先調後降。
本計雲:「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誘之。『往蹇來反』。」大意是:等待天時對敵方不利時再去圍困他,用人為的假象去誘騙他。前進有危險,就反身離開,引誘出戰,以利我攻。
在軍事上,當敵人比我強大,並占據有利地勢時,我若強攻,損失必然慘重。為削弱敵人的力量,先要把敵人與其憑借的優勢條件分離開來,使其處於不利而對我有利的環境中。在敵我優勢發生變化之後,再與其決戰,以圖贏得最後勝利。

G. 何謂調虎離山,典故及解釋,謝謝

來源「調虎離山」一語可能源於《管子·形勢解》 。該篇中有一段這樣的話內:「虎豹,獸之猛者也,居深容林廣澤之中則人畏其威而載之。人主,天下之有勢者也,深居則人畏其勢。故虎豹去其幽而近於人,則人得之而易其威。人主 去其門而迫於民,則民輕之而傲其勢。故曰:『虎豹托幽而威可載也。』」意思是說,虎豹是獸類中最威猛的。當它們居住在深山大澤中時,人們就會因懼怕其威風而敬畏它們。君主是天下最有勢力的人,如果深居簡出,人們便會害怕他的勢力。虎豹若是離開它們居住的深山大澤而走近人類居住的地方,人們就可以將它捕捉使它失去原來的威風。做君主的若是離開王宮的門而與普通的人混在一起,人們就會輕視他而以傲慢的態度看待他。所以說,虎豹只有不離開它們居住的深山幽谷,其威風才會使人感到畏怯。 這里雖然尚未使用「調虎離山」一語,但已經包含只有將老虎調離深山,才能將其制服的意思。後來在民間語言、文學作品中便逐漸出現了「調虎離山」的說法。

H. 何謂調虎離山,典故及解釋,調虎離山的解釋及典故

來源「調虎離山」一語可能源於《管子·形勢解》
.該篇中有一段這樣的話:「虎豹專,獸之猛者屬也,居深林廣澤之中則人畏其威而載之.人主,天下之有勢者也,深居則人畏其勢.故虎豹去其幽而近於人,則人得之而易其威.人主
去其門而迫於民,則民輕之而傲其勢.故曰:『虎豹托幽而威可載也.』」意思是說,虎豹是獸類中最威猛的.當它們居住在深山大澤中時,人們就會因懼怕其威風而敬畏它們.君主是天下最有勢力的人,如果深居簡出,人們便會害怕他的勢力.虎豹若是離開它們居住的深山大澤而走近人類居住的地方,人們就可以將它捕捉使它失去原來的威風.做君主的若是離開王宮的門而與普通的人混在一起,人們就會輕視他而以傲慢的態度看待他.所以說,虎豹只有不離開它們居住的深山幽谷,其威風才會使人感到畏怯.這里雖然尚未使用「調虎離山」一語,但已經包含只有將老虎調離深山,才能將其制服的意思.後來在民間語言、文學作品中便逐漸出現了「調虎離山」的說法.

I. 調虎離山的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軍閥並起,各霸一方。孫堅之子孫策,年僅十七歲,年少有為,繼承父志,勢力逐漸強大。公元199年,孫策欲向北推進,准備奪取江北盧江郡。盧江郡南有長江之險,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難攻。

占據盧江的軍閥劉勛勢力強大,野心勃勃。孫策知道,如果硬攻,取勝的機會很小。他和眾將商議,定出了一條調虎離山的妙計。針對軍閥劉勛,極其貪財的弱點,孫策派人給劉勛送去一份厚禮,並在信中把劉勛大肆吹捧一番。

信中說劉勛功名遠播,今人仰慕,並表示要與劉勵交好。孫策還以弱者的身份向劉勛求救。他說,上繚經常派兵侵擾我們,我們力弱,不能遠征,請求將軍發兵降服上繚,我們感激不盡。劉勛見孫策極力討好他,萬分得意。

上繚一帶,十分富庶,劉勛早想奪取,今見孫策軟弱無能,免去了後顧之憂,決定發兵上繚。部將劉曄極力勸阻,劉勛哪裡聽得進去?他已經被孫策的厚禮、甜言迷惑住了。

孫策時刻監視劉勛的行動,見劉勛親自率領幾萬兵馬去攻上繚,城內空虛,心中大喜,說:「老虎己被我調出山了,我們趕快去占據它的老窩吧!」干是立即率領人馬,水陸並進,襲擊盧江,幾乎沒遇到頑強的抵杭,就十順利地控制了盧江。

劉勛猛攻上繚,一直不能取勝。突然得報,孫策已取盧江,情知中計,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9)調虎離山典故擴展閱讀:

出處

《調虎離山》選自《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一語,先於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將檀道濟(?—公元436年),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

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採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

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系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

解說後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全書還有總說和跋。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