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條典故
㈠ 拌面有關的典故
拌面,口味咸甜,油而不膩根據地區的不同,做法也不盡相似,但不管怎麼變化,都具有做法簡單,鮮甜可口的特點,實屬大眾喜愛的一道美食.那麼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拌面的來歷吧
拌面,起源於「油潑面」
油潑面,漢族傳統風味麵食,陝西很有特色的一種主食。油潑面又叫扯麵、拽面、抻面、楨條面、香棍面等。
油潑面是一種很普通的麵食製作方法,將手工製作的面條在開水中煮熟後撈在碗里,將蔥花碎、花椒粉、鹽等配料和厚厚一層的辣椒面一起平鋪在面上,用燒的滾燙的菜油澆在調料上,頓時熱油沸騰,將花椒面、辣椒面燙熟而滿碗紅光,隨後調入適量醬油、香醋即可。也可另外加入臘汁肉、西紅柿雞蛋等搭配食用。
面條是在周代「禮面」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秦漢時代稱之為「湯餅」,屬於「煮餅」類中的一種;隋唐時代叫「長命面」,意為下入鍋內久煮不斷;宋元時代又改稱為「水滑面」。據元代韓奕所著《易牙遺意》記載:「水滑面:用十分白面揉搜成劑。一斤作十數塊。放在水中,候其面性發得十分滿足,逐塊抽拽,下湯煮熟。抽拽得闊薄乃好。」清代朝廷大臣薛寶辰在其著作《素食說略》中記載更為詳細:「其以水和面,入鹽、鹼、清油揉勻,復以濕布,俟其融和,扯為細條。煮之,名為楨面。」書中還指出:「作法以陝西朝邑、同州為最佳。」關於楨條面的形狀,書中說道:「其薄等於韭菜,其細比於掛面,可以成三棱之形,可以成中空之形。」「其餘如面片、面旗之類」。同樣一塊面,能址抻成多種不同的形狀,可見技術的精湛非同一般。
現在拌面流行於中國大部地區,全國各地都各種各樣的拌面小吃。
廣東人稱撈面,是指把瀝乾的面條拌以醬料的食品,有時亦會加上一些配料食用,
在新疆,拌面為一道傳統菜,俗稱「拉條子」,其來歷是:
新疆拌面又稱「拉條子」,古時候人們運送貨物沒有像現在這樣先進快捷的運輸工具,要將貨物通過茫茫戈壁與沙漠運到西域,就只有「沙漠之舟」駱駝能夠勝任了,所以過去個城市都有這些「跑運輸」的駱駝客常年來往於絲綢之路。出門在外時間久了難免會想念家鄉的飯菜,可那時候不像現在各地風味飯館小吃隨處可見。吃了一路干糧的駱駝客到了迪化驛站不僅可以可以好好休整一番,更要做上一頓家鄉飯慰勞飢渴的胃。拉麵技藝正式這樣由山西一帶的駱駝客帶到新疆的,因其製作的時候以菜拌面而得名。
㈡ 面條的來歷
面條起源於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製作食用歷史。
面條的故事要從「面條帝國」——中國說起。中國土地幅員遼闊,千年炊煙孕育了兩千多種面條的做法,影響了整個東亞的面條文化。不過,無論是面條還是製作面條的主要原料小麥,源頭都不在這里。
中國的象形文字「麥」原指「遠道而來的人」,與面條的「面」字結合,就成了「面」(「面」的繁體字),而小麥以及小麥粉製作而成的面條,在數千年前也確實是遠道而來的。
每年有6億噸產出,已經成為地球上60%人口主糧的小麥,最早誕生於9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農耕文明。
在它誕生後的6500年,小麥種植技術連同制面技術,開始從中東地區傳到地中海,穿越巴爾干半島和阿爾卑斯山,向東經過中亞來到中國。因此,這條以長安為起點,途經甘肅、新疆、中亞、西亞,乃至地中海各國的「絲綢之路」又被叫做「面條之路」。
(2)面條典故擴展閱讀:
面條的價值
1、面條中含有銅元素,雖然說銅元素在朋友們的身體中的需求量不是非常的大的,但銅元素是作為朋友們的身體微量元素也是不可以缺少的,而面條中正好就含有銅元素,銅元素對於朋友們頭發的發質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朋友們適量的吃一些面條還可以起到養發的作用。
2、面條對於幫助朋友們養胃是起到了很好的功效的,因此對於胃部消化不良的朋友們在食用主食的時候可以將面條穿插到其中來食用,由於面條比較好吸收,而且湯面還能幫助朋友們暖暖胃,胃部不好的朋友們可以多食用面條來養胃。
3、面條含熱量低,面條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面條煮熟後變成400克。
4,、面條有抑制食慾的特點,因為面條在胃中的消化比較慢,使人長時間有飽脹感,不易飢餓。
㈢ 掛面起源於哪裡為什麼叫這名字有什麼典故
中國人喜歡吃麵食,尤其在北方,方便麵、掛面等大行其道。新的研究表版明,遠在唐代,中權國人就已經在食用這種「快餐」。專門從事敦煌飲食研究的高啟安博士說:「檢閱敦煌文獻發現,遠在唐代就出現了掛面,當時叫做『須面』 酸湯掛面。」
過去,學術界一直認為成書於元代的《飲膳正要》所記的「掛面」,是中國有關掛面的最早記載。而在敦煌文書中不止一次出現「須面「,並被裝入禮盒送人。如當時敦煌的一戶人家將「須面」用作了婚俗中的聘禮。今日中國仍有地方將掛面稱作「龍須面」。
相傳古時,軍卒和百姓不分酷暑嚴寒日夜苦幹,家人為使親人能吃上面條,便把擀好切細的面條掛在竹竿上曬干捆把,連同調好的酸湯送到工地,讓親人在勞動之餘,下鍋煮熟,入酸湯食之。這種吃法既能充飢又能解渴,被譽為上等慰勞飯食。後來有人將曬面條改進為手工掛面,在酸湯中加入「漂稍」(雞蛋煎餅、嫩韭菜、白菜心切碎即成),就成了如今在民間及宴會上廣為流傳的酸湯掛面。
㈣ 面條的由來
面條是我國抄最大眾化的傳統食品之一,歷史久遠。最早的「面條」很難稱之為「條」,人們只是將面塊擀成餅狀,即下鍋去煮,故稱為「煮餅」、「水溲餅」,又叫「湯玉」。
唐代人食用湯餅,要用筷子挑起,這也從側面說明,面條在此時已發展成「條」狀。到了宋代,麵食花樣逐漸增多,並形成了各地不同的地方風味。
元明兩代,面條興盛不衰:元代有掛面問世,明初的劉基還記下了8種面條的製法。清代面條的新品種,更是層出不窮。時至今日,面條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
(4)面條典故擴展閱讀:
最典型的麵食文化傳遞莫過於日本。同樣是在宋朝,一位名叫「圓爾辨圓」的日本僧人(後被稱為「面條和尚」)從臨安學成歸國。歸國行李里除了禪宗佛教的經書,還有一張以水車帶動齒輪的磨面機設計圖。
來自中國的磨面技術連同吃面的風尚,經由日本僧人一起傳到了日本的寺廟廚房。
以小麥或蕎麥磨粉製成面條,煮熟後澆上海藻和蘑菇熬製成的高湯,日本僧人只有在吃面的時候才被允許發出進食聲,而面條從僧侶流傳到日本民間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習俗:吃面的時候發出的聲音越大,越表示禮貌。
㈤ 描寫「面條」的詩句有哪些
1、朝飢食齏面甚美戲作
作者:陸游
一杯齏餺飥,手自芼油蔥。
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
譯文專:一屬碗加了姜蒜的面,親手做成了面片湯,相比於天上供奉的酥酡,不知有什麼不相同。
2、江東竹枝詞四首 其四
明代:陸深
明月垂楊獨樹橋,橋西熟酒好良宵。紅香細剝鶯哥嘴,嫩白鮮羹玉面條。
譯文:明月照著垂楊獨樹橋,橋西熟酒好良宵。細細剝開色紅而味香的茭白,就像鶯哥的嘴一樣。嫩嫩白白,巧作鮮羹,香玉拌面條。
3、過土山寨
宋代:黃庭堅
南風日日縱篙撐,時喜北風將我行。
湯餅一杯銀線亂,蔞蒿數筯玉簪橫。
譯文:天天吹南風放縱篙撐,正好吹北風我將遠行。面條像銀線一樣散亂分布在碗里,蔞蒿幾片像玉簪橫放在面上。
4、刀削麵
《山西諺語》
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
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
譯文:用刀削出的面葉一片接著一片下鍋,刀一片一片的削,面像銀魚落水一樣在鍋里翻白浪,柳葉乘著風下樹梢。
5、朝飢食齏面甚美戲作
宋 陸游
一杯齏餺飥,老子腹膨脝。
坐擁茅檐日,山茶未用烹。
譯文:一碗菜面,我的肚子都脹大了。坐著茅檐日,山茶都沒有煮。
㈥ 臊子面的歷史典故
說法一
古時,周人由豳(bīn)(今陝西彬縣、旬邑一帶)遷至岐之周原(今陝西寶雞岐山縣),在渭河邊和北原上繁衍生息。後渭河有一惡龍為禍,大旱三年,民不聊生。周氏族人不忍離開經過數代開拓出的家園,奮起反擊,大戰七日才將惡龍殺死,飢餓的人們為慶祝勝利,將龍殺了和面集體食之,覺得鮮美無比。於是在以後慶祝這次勝利時,便用豬代替龍和面集體食之。後來擴展至其他節日和祭祀。這臊子面也漸漸傳開,而其做法也漸漸流傳中得到了發展。
說法二
岐山文化館李辛儒先生還專門寫了一本小冊子,書名叫《神來之食歧山臊子面》。據他考證,臊子面源於周代屍祭制度的竣余禮儀,即先敬神靈祖靈,剩下的才輪到君卿,最後才是一般人。這種遺俗在岐山長期存在,不論誰家辦紅白喜事,第一碗臊子面先不上席,而由小字輩端出門外潑兩次湯,象徵祭祀天神地神,剩下的湯稱福把子,潑向正堂的祖靈牌位,然後才上席,並按輩數和身份次序上飯。過去吃面剩下的湯不能倒掉,還得回鍋。即取竣余的余字之意。臊子面是岐山和關中一帶招待客人的便飯,新媳婦過門,孩子生日,老人祝壽,通常都以臊子面招待客人。
說法三
來源於唐的「長壽面」。臊子面是在唐代長命面的基礎上發展變化而來的。《猗覺寮雜記》上說:唐人生日多俱湯餅,是皇親國戚慶祝壽辰的壽面,世所謂'長命面'者也。唐代詩人劉禹錫有詩雲:余為座上客,舉箸食湯餅。面條一類的食品,在唐代稱作湯餅。劉詩中提及的湯餅,就是長命面。它是唐朝時款待客人的佳點。相傳,蘇東坡在陝西為官時,特別喜食這種面條,並寫下了對它的贊美詩句:剩欲去為湯餅客,卻愁錯寫弄獐書。據史實,臊子肉出現在北宋時期,《夢粱錄》上記載有專門加工出售臊子肉的店鋪。但當時是否已經出現臊子面,還不得而知。到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里記下了臊子肉面法,所以可以肯定地說臊子面至少在高濂寫此書前,就已經問世。
臊子面在陝西地區身價頗高。除沿襲唐代長命面的有關習俗,如在生日做壽時必食外,每遇婚喪喜事,或逢年過節,都要以它來款待客人。舊時,陝西農村還有這樣的習俗:新媳婦過門的第二天,要在婆家舉行一個隆重的擀麵儀式,新媳婦當著客人的面上案擀麵,以測試其技藝的高低。技術高超嫻熟者,擀出的面厚薄均勻,切條細長,下到鍋里不會斷裂,這樣的新媳婦,才能贏得大家的贊譽。
㈦ 吃面有哪些習俗和典故
(一)面條史話
面條歷史久遠,古時又叫湯餅、煮餅、水瘦餅、水引、湯面,在東漢年間已有記載。如劉熙《釋名釋飲食》說:「餅,並也……蒸餅、湯餅……之屬,皆隨形而名之也。」但當時的「湯餅」並不是「餅」,實際是一種「片兒湯」,製作時將面擀成片狀,一手托面片「團」,一手往湯鍋里撕片。現在北方有的地方把這種面條稱作「揪面片」。
到了北魏時期,人們不再用手托面片「團」,而是用案板、杖、刀等工具,將面團拼薄後再切成細條,這就是最早的面條。麵食的大量出現和推廣則在唐代。由於當時經濟繁榮,擴大了小麥的種植面積,而且對小麥制粉技術進行了革新,先用人力或畜力推動石臼加工麵粉,後用水車轉動碾磨,從而降低了麵粉的價格,便一般人也有條件食用麵食,促進了麵食的發展。
宋代,「面條」一詞才開始正式通用,各種面條隨之問世,如雞絲面、三鮮面、鱔魚面、羊肉面等,並普及整個中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食店」條目有「面」字的麵食類,有生軟面、桐皮面、插肉面等。此後,南宋出現「拉麵「,元代出現了可以長期保存的掛面,明代又出現了技藝高超的抻面。這些制面技藝的出現都為面條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面條由此遍及全國。
麵食到了清朝已經發展成熟,此時出現了五香面、八珍面以及耐保存的伊府麵(方便麵的前身)。更為重要的是,各個地區也形成了獨特風味的面條,如中國五大名面:四川擔擔面、兩廣伊府麵、北方炸醬面、山西刀削麵及武漢熱乾麵。晚清中外文化的交流與發展,更令中國的面條文化大放異彩。
(二)面條禮俗
面條不僅是果腹充飢之物,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融入到人們的生活禮俗之中,從而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意義。如中國的很多面條的背後都有不同意義和故事,最為典型的就是長壽面。面條細長的形態寓意著長命百歲,故中國人每逢生辰都必吃此面以圖吉祥之兆。吃長壽面還象徵新生男嬰長命百歲,這種世俗也一直沿襲到今天。長壽面的吃法也很講究,吃面時要將一整條面一次過吞下,既不可以筷子夾斷,也不可以口咬斷之。吃長壽面也有敬老之意。相傳黃帝於冬至當日得道成仙,自此以後的每一個冬至都以吃長壽面代表敬老,所以長壽面又稱冬至面。此外,福州面線也有很多禮俗。據民間傳說,面線是九天玄女為母親王母娘娘祝壽而准備的賀禮,因而做面線的人家中都會供奉九天玄女的神像。
可見,中國很多的民間風俗都離不開面條:結婚時送予女方的面條叫「喜面」、孕婦於產期吃的面條稱「福面」、相贈親友的面條則是「太平面」,僧侶尼姑吃的面叫「素齋面「,甚至老弱及病者吃的面線會被稱為「健康面」。
㈧ 面的其他面類的典故由來
面 -面類的典故由來
(一)陽春面
陽春面又稱光面,即清湯面,「陽春」一詞的由來,據<辭海>釋:「農(陰)歷十月為小陽春,市井隱語逐以陽春代表十。」而以前一碗普通面的售價是十文錢,故稱十文錢一碗面為陽面。陽春面只有湯頭沒有澆頭(配料),可用任何面條,如龍須面、細面、小寬面、中寬面,都稱陽春面。
(二)揪片
揪片又稱「掘片、押片」,是山西麵食中的常品,從上往下揪入鍋中,故又稱「掐疙瘩」。據專家考證,漢代的湯餅就是水煮的揪面片;元<飲膳正要>中則載有一種「雞頭粉掘面」,是一種似銅錢大小的面片。煮熱後的揪片需配上各種不同的澆頭與配料食用。
(三)貓耳朵
貓耳朵在太原地區俗稱「圪飥兒」或「圪飥」,並不叫貓耳朵,是一種基本的家常麵食,北魏時已有記載,但究竟源於何時,已不可考。由古書中得知,古人做「湯餅」都是托在桌上製作,但後來因技術的改進,用盆即可和面與揉面,已不再需要托在桌上製作,故又稱為「不託」,不託是由餺侂演變而來的,而餺飥的製作方法與現今山西製作貓耳朵的手法略似,而山西的方言圪飥的音相近,根據推測,貓耳朵可能就是圪侂或餺飥。因為所製作的產品小巧,而外形又很像貓耳朵的樣子,故稱之為貓耳朵。
(四)刀削麵
刀削麵又稱「削麵」,在<素食說略>中載有「削麵:面和硬,須多揉,越揉越佳,做長塊置掌中,以快刀削細長薄片,入滾水煮出,用湯或鹵澆食,甚有別趣。」
刀削麵為我國五大名麵食之一,其主因乃是削麵的刀技與手法誘人,面的筋道與咬感又足,吃後回味無窮。製作刀削麵特別講究削與飛,就是削麵要快,削下的面條如小魚兒翻滾入鍋,且面條的大小一致,外筋而內柔,光滑而有咬感。
刀削麵源於山西太原地區,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傳說是元朝時期,為防漢人造反,而將百姓的金屬全部沒收,並規定十戶一刀輪流使用,有一老者前往鄰居處取刀准備回家切面,結果刀己被人取走,這位老者只好回家,剛出大門,被一塊東西碰到腳,低頭一看,是塊薄的小鐵片,於是撿起來放入口袋內,回到家後,因面鍋水已沸,又沒刀可切,忽然間他想到有塊鐵片,就將鐵片拿給老太太,老太太一看,發牢騷的說:「這么薄小的鐵片如何切面?」老者生氣的說:「切不動就用砍的!」這砍字一出,提醒了老太太,只好將面於在左手上,右手拿小鐵片,站在煮沸水的鍋邊,將面砍入沸水中,煮熟後撈出,澆上鹵汁就可吃了。這種砍面方法流傳於晉中地區,直到明明朝後再歷經多次的改良,而成為現在著名的麵食。
刀削麵傳統的製作方法是,一手托面,一手拿刀,將面削入沸水內。這種削麵技巧講究的是「刀不離面、面不離刀,手眼一線,一棱接一棱,平刀是扁條,彎刀是棱條」,因此在山西有個打油詩「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稍。」可見刀削麵除了飽口福外,還飽了眼福。刀削麵的面團要硬,揉面要足,反覆搓揉至面團光滑,再搓成條形狀,以利用手托拿。而削麵的刀具有兩種,一種為削麵片條用的稍彎刀片,一種為削棱條面的彎角平刀。同時煮麵也有竅訣,山西的俗語說「頭鍋餃子二鍋面」,頭鍋煮麵是清湯掛面,二鍋煮的面較美味,煮的時候要大火,以保持面條之柔韌與滑溜的口感。
刀削麵除了面美之外,更重要的是出鍋後的澆料(包括了打鹵類、炸醬類、煎炒類、涼拌類和氽湯類)、鹵汁和配菜的組合會隨著季節而變化,視時而食,非常的講究,例如在秋冬時節時興配上清蒸羊肉、蕃茄雞蛋鹵或炸醬。
(五)拉麵
於各地。清<素食說略>中亦載有當時流行於陝西、山西的「搷條面:其以水和面,入鹽、鹼、清油揉勻,覆以濕布,俟其融合,扯為細條煮之,名為『搷條面』」。拉麵可拉成扁條形(依扣數不同區分為燈草皮、帶子條、柳葉條、韭菜扁、細韭菜扁、一窩絲)、圓條形(依扣數不同區分為粗白條、綠豆莢條、粗勻條、細勻條、細圓條、一窩絲、龍須絲)、三棱形或中空形,其型式與山東的福山拉麵相差無幾。
(六)擔擔面
擔擔面是面條煮熟後加上肉臊而成的一種麵食,相傳擔擔面是由四川自貢市一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創於1841年。他挑擔賣面,擔子的一端是用一口銅鍋隔二格,一格煮麵,另一格於燉雞、蹄膀或配料,另一頭則是火爐,小販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與台南擔仔面的竹擔子有異曲同工之處。
(七)伊府麵(速食麵)
伊府麵又稱「依附面」或「御府面」,它起源何時何地?廣東、福建、蘇州、宮廷各種傳說均有,各說各話,真的難以定論。但由史料的記載,比較具體的說法是由乾隆年間書法家、揚州知府伊秉綬的家廚所創制,因而取名為伊府麵。
伊府麵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各地均發展出自己的風格,但基本的做法是一致的。它是一種油炸的雞蛋面,因民間廣泛的流傳與改良,已傳至世界各地。還有人撰文稱贊伊府麵是世界最早的速食麵,是泡麵、方便麵、速煮麵的「老祖宗」,是旅日華僑由「伊府麵」的製法得到啟發創造出今天的速食麵。伊府麵是以雞蛋面條先煮熟再油炸,可貯存起來,飢餓時下水一煮即可吃,確實有它方便的特點。
其實伊府麵的做法早載於明代的<宋氏養生部>,當時稱「索麵」:「用面調鹽水為小劑,卧之以油,纏之於架而漸移,架孔垂長細縷。先用水煮去鹽,復以前制齏湯調瀹之,暴燥,漸用。」簡單的說,就是用麵粉加鹽水調揉均勻,再揪成小塊抹油,將面團放在有孔的壓面機(河撈機,有點像米苔目機),使面漏下而成長條,經水煮除鹹味與調味,最後將面條取出曬干收存慢慢取用。仔細分析一下,這正是「速食麵」的特點。由此可見,中國的速食麵至少也有近四百年的歷史了。
(八)撥魚面
撥魚面又稱剔尖,是流行於山西民間的一種水煮麵,是將軟面團用撥的方式來製作,因面的形狀像「魚」一樣頭尖肚圓,故稱撥魚,又因兩頭尖尖,亦稱剔尖。
撥魚面的歷史悠久,於元朝中載有:山葯撥魚(白面、豆粉、熟山葯攪勻用匙撥入滾湯)。還記有「玲瓏撥魚」的詞句。
撥魚在民間多用高粱粉、蕎麵粉、小豆粉、綠豆粉、玉米面等混合製作,目前大都用麵粉為原料。
(九)刀撥面
刀撥面是用平口的刀刃將面條切撥而成。是由刀切面演變而來。刀撥面的刀是特製的,兩端都有柄,刀刃平宜不能鼓肚,每把重達二公斤左右。先將面片壓成適當的厚度之後,再用這種刀切撥,撥出的面條十分整齊,粗細一致。山西麵食表演時,曾有麵食館的胡乃花師傅創下每分鍾撥出105刀共630條的記錄,條條不沾連,速度之快,讓圍觀者眼花繚亂。面條確是山西一絕。
(十一)搓魚兒
搓魚兒是用手搓成似魚的麵食而命名之,乃山西民間的常麵食,除了農村之外,城鄉的麵食館和小吃攤亦有出售。
有關搓魚兒的製作記載不多,只有在<山西麵食>一書中記載了八個種類,即搓條面、滾子面、煮魚魚、面搓魚、干炒麵、南瓜燜魚、燒羊肉燜魚、土豆燜面魚,而使搓魚兒在山西麵食中佔有一席之地。
搓魚兒所用的原料有麵粉、蕎麥、麥、高粱、玉米及雜糧等多種,其形狀有長圓條形、螺紋形、中間寬扁兩頭尖細形等,其熟制和吃法則有煮、蒸、燜、燴、煎、炒、等方法,是很受喜愛的種麵食。
(十二)刀切面
刀切面又稱切面,刀切面的料相當廣泛,除常用的麵粉外,尚可加入豆粉、蕎麥、麥、高梁以及粗細雜糧(如小米、玉米)等。除了原料多樣化外,種類也很多,如普通切面、大刀鍘面等等,其外形則有大寬條、二寬條、柳葉條等。
(十三)鹵面
是由各種配料做成鹵湯與面團混起來的。口味香甜、滑潤、濃郁。
鹵面的湯料,要精選好的香菇、蝦肉、豬肉、魷魚、筍絲、黃花菜,佐料扁魚、沙蟲和芫荽、韭菜、豆芽、胡椒粉、沙茶醬、蒜香、蛋絲等。調鹵面的湯最好是骨湯或肉湯。特選好的香菇、豬肉等料倒入湯中煮透,然後添加地瓜粉調稠,另加一些冰糖、鹽、味精,以增加香甜、滑潤的口感。
(十四)臊子面
臊子面面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臊子分為肉臊子和素臊子兩種,其中又以肉臊子為主。品種多達數十種,以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韌滑爽,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譽最盛。
㈨ 面條是起源於哪裡的面條發明的故事是怎麼樣的。
德國
㈩ 面條的來歷
面條起源於中國,面條起初被稱為「湯餅」。
四千多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摧毀了中國西北部的一個村莊,緊隨其後的洪水又將其封凍。四千多年後,准確說是在2005年,考古學家們在被稱為「中國龐貝」的青海省喇家村裡,發現了裸露在岩層中長約50厘米、寬約3毫米的面條。不過在那時它的名字很有可能還不叫「面條」。
在中國,最早的面條被叫做「餅」或「湯餅」。1400年前的《齊民要術》首次記載了製作面條的「水引餺飥法」——「挼(ruó)如箸大,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鐺上,挼令薄如韭葉逐沸煮。」「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
簡單來說,「水引面」是將拉成筷子粗細的面條,掐成一尺狀,水浸之後,在沸鍋的蒸汽上用手快速捏成扁條狀下鍋,煮熟出鍋淋上雞湯。餺飥的做法與水引面相似,只是形狀更似扁平的面揪皮,但口感上都「滑美殊常」,這是中原地區最早的湯面。
(10)面條典故擴展閱讀
特色面條:各地特色麵食有武漢的熱乾麵、內蒙古的燜面、山西的刀削麵、栲栳栳,北京的炸醬面、蘭州拉麵、重慶的重慶小面、上海的陽春面、高郵的醬油麵(又稱高郵陽春面)襄陽牛肉麵、揚州陽春面、揚州炒麵、東北的冷麵、保定的大慈閣素麵、陝西油潑面。
河南的燴面、撈面、麻鴨面、餄烙面、廣東的雲吞面、福建的沙縣拌面、漳州鹵面、莆田鹵面、廈門沙茶麵、四川的擔擔面、鋪蓋面,岐山和新野的臊子面,貴陽的腸旺面,阜陽格拉條,渦陽干扣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