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典故
【風聲鶴唳】趙老《醉蓬萊·壽葉樞密》詞:「底事當時,飲江胡馬,一望雲旗,倒戈投贄。此片丹心,幾風聲鶴唳。」
《紅樓夢》第一○二回:「賈珍方好,賈蓉等相繼而病。如此接連數月,鬧的兩府懼怕。從此風聲鶴唳,草木皆妖。」
郁達夫《出奔》:「直到後來,聽到了那些風聲鶴唳的傳說,見到了舉室倉皇的不安狀態,當正在打算避難出發的前幾日,婉珍才又隱隱地想起了這一位青年。」
【風聲鶴警】筱波山人《愛國魂》第一出:「血雨腥,風聲鶴警,送殘故國神京。」
【驚聞鶴】黃機《滿江紅》詞:「綠鬢將軍思下馬,黃頭奴子驚聞鶴。」
【鶴唳風聲】張景《飛丸記》第七出:「小姐呵,還是你鶴唳風聲自驚慌。」
【鶴唳心驚】庾信《哀江南賦》:「聞鶴唳而心驚,聽胡笳而淚下。」
【鶴唳】劉禹錫《贈澧州高大夫司馬霞寓》詩:「殘兵疑鶴唳,空壘辨烏聲。」
【風鶴】張煌言《上魯國主書啟》:「若輕為移蹕,則風鶴頻警,臣罪誰諉?」黃節《宴集桃李花下興言邊患夜分不寐》詩:「山高風鶴哀。將軍死無地。」柳亞子《痛哭八首為浙事作》之四:「亡秦一旅起江濆,風鶴驚傳海上軍。」 1、抗日戰爭時期,神出鬼沒的游擊隊員們讓日本鬼子感到風聲鶴唳。
2、一聽到敵人來了,土匪們個個風聲鶴唳,不被打敗才怪呢。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組織90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東晉王朝派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帶領8萬精兵迎戰。
苻堅認為自己兵多將廣,有足夠的把握戰勝晉軍。他把兵力集結在壽陽(今安徽壽縣)東的淝水邊,等後續大軍到齊,再向晉軍發動進攻。
為了以少勝多,謝玄施出計謀,派使者到秦營,向秦軍的前鋒建議道:「貴軍在淝水邊安營紮寨,顯然是為了持久作戰,而不是速戰速決。如果貴軍稍向後退,讓我軍渡過淝水決戰,不是更好嗎?」秦軍內部討論時,眾將領都認為,堅守淝水,晉軍不能過河。待後續大軍抵達,即可徹底擊潰晉軍。因此不能接受晉軍的建議。
但是,苻堅求勝心切,不同意眾將領的意見,說:「我軍只要稍稍後退,等晉軍一半過河,一半還在渡河時,用精銳的騎兵沖殺上去,我軍肯定能大獲全勝!」
於是,秦軍決定後退。苻堅沒有料到,秦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指揮不統一,一接到後退的命令,以為前方打了敗仗,慌忙向後潰逃。謝玄見敵軍潰退,指揮部下快速渡河殺敵。秦軍在潰退途中,丟棄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亂,自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那些僥幸逃脫晉軍追擊的士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晉軍又追來了,於是不顧白天黑夜,拚命地奔逃。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重大勝利。這就是「風聲鶴唳」的典故。
② 桑梓的典故
桑梓的典故
古人為了穿衣,家家種桑植麻。《孟子》曰:「回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答十者可以衣帛矣。」所以「桑麻」一詞就專用來指農事,唐朝詩人孟浩然《過故人庄》詩,就有「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句子。古代人們家宅旁常栽種桑和梓,《詩經·小雅》中說「維桑與梓,必恭敬止」,是說桑與梓,容易引起對父母的懷念,後來「桑梓」就用來做「故鄉」的代稱。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skyhunter002為您答疑解惑
如果本題有什麼不明白可以追問,如果滿意記得採納
如果有其他問題請採納本題後另發點擊向我求助,答題不易,請諒解,謝謝。
祝學習進步
③ 風聲鶴唳的典故
典源
《晉書·謝玄傳》:東晉時,秦主苻(fú)堅率領大軍,號稱百萬,列陣肥水,要與東晉決戰。晉將謝玄等以精銳八千涉水進擊,秦兵大敗。「〔苻〕堅眾奔潰,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勝計,肥水為之不流。余眾棄甲宵遁。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帥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飢凍,死者十七八。」
釋義
苻堅的潰兵聽到風聲鶴叫,以為是追兵呼喊。後遂用「風聲鶴唳、風聲鶴警、驚聞鶴、鶴唳風聲、鶴唳心驚、鶴唳、風鶴」等形容疑懼驚慌,一有風吹草動便神經極度緊張。
示例
【風聲鶴唳】趙老《醉蓬萊·壽葉樞密》詞:「底事當時,飲江胡馬,一望雲旗,倒戈投贄。此片丹心,幾風聲鶴唳。」
《紅樓夢》第一○二回:「賈珍方好,賈蓉等相繼而病。如此接連數月,鬧的兩府懼怕。從此風聲鶴唳,草木皆妖。」
郁達夫《出奔》:「直到後來,聽到了那些風聲鶴唳的傳說,見到了舉室倉皇的不安狀態,當正在打算避難出發的前幾日,婉珍才又隱隱地想起了這一位青年。」
【風聲鶴警】筱波山人《愛國魂》第一出:「血雨腥,風聲鶴警,送殘故國神京。」
【驚聞鶴】黃機《滿江紅》詞:「綠鬢將軍思下馬,黃頭奴子驚聞鶴。」
【鶴唳風聲】張景《飛丸記》第七出:「小姐呵,還是你鶴唳風聲自驚慌。」
【鶴唳心驚】庾信《哀江南賦》:「聞鶴唳而心驚,聽胡笳而淚下。」
【鶴唳】劉禹錫《贈澧州高大夫司馬霞寓》詩:「殘兵疑鶴唳,空壘辨烏聲。」
【風鶴】張煌言《上魯國主書啟》:「若輕為移蹕,則風鶴頻警,臣罪誰諉?」黃節《宴集桃李花下興言邊患夜分不寐》詩:「山高風鶴哀。將軍死無地。」柳亞子《痛哭八首為浙事作》之四:「亡秦一旅起江濆,風鶴驚傳海上軍。」
④ 天凈沙秋思的思裡面有一個怎樣的典故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江浙行省務官,不久即跳出宦海,退隱田園,寫出許多「嘆世」之作。一生著有《漢宮秋》《青衫淚》《薦福碑》《岳陽樓》《馬丹陽》《黃粱夢》等雜劇共15種,與關漢卿、王實甫、白樸,並稱元代雜劇四大家。並寫有小令、套數二百餘首,經後人輯入《東籬樂府》。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風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凈沙秋思》最為有名,元人周德清譽之為「秋思之祖」,王國維稱贊其「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這些評價,並非溢美之辭。
這是一篇抒情作品,僅用28字就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悲哀。七百多年來,人們說起「鄉愁」就會想到這篇作品,因為它極其出色地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於特定的氛圍中,使主觀意緒和客觀環境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前三行全是寫景,沒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個景物細節都意味著他的存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見;「古道」是他的經行地;「瘦馬」是他所騎;而「西風」正吹在他身上。把這些細節聯結在一起,就會出現這樣一個境界:一個秋日的黃昏,荒涼的古道上,西風勁吹,落葉紛飛;道旁,纏著枯藤的老樹上,鴉雀已經回巢,不時地啼叫幾聲;不遠處,在小橋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們正在准備著晚餐,炊煙縷縷。這時,一個人牽著一匹瘦馬獨自緩緩行進在古道上。看來,這是個異鄉人,他將投宿何方呢?在作了這樣的鋪墊之後,作者才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題:異鄉人望了一眼即將西沉的夕陽,不禁嘆道:「斷腸人在天涯。」由此可以看出他的鄉愁何等濃重。
古人說:「凡景語,皆情語。」這篇作品除最後一句外,全都是景語,而字字都是扣著「情」來寫的,這就是它藝術上的動人處。
《天凈沙秋思》賞析(李靜梅)
(一)
這首小令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贊譽,一方面是由於它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真切地表現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調雖然低沉,但卻反映了當時沉悶的時代氣氛,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比較明顯的特點是:
1.簡約與深細相依
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來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處。《天凈沙秋思》文字之精煉,也可以說達到了不能再增、減一字的程度。全篇僅五句,二十八字,既無誇張,也不用典,純用白描勾勒出這樣一幅生動的圖景: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僕僕的遊子,騎著一匹瘦馬,迎著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暮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來到溪邊的幾戶人家門前,這時太陽快要落山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的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至於遊子為什麼飄泊到這里?他究竟要到哪裡去?這些言外之意,盡可聽憑讀者自己去想像。這首小令,確實不愧為言簡意豐、以少勝多的佳作。小令的前三句,十八個字,共寫了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事物,一字一詞,一字一景,真可謂「惜墨如金」。但是,凝練而並不簡陋,九種事物名稱之前分別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現各自特徵的修飾語,使各個事物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又使本來互不相乾的事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成了一個統一體。作者沒有寫這些事物的方位,也未寫這些事物與遊子活動的關系,但讀者又可以想像得到,並把它們緊密地聯系起來。簡約之中見出深細。
2.靜景與動景相映
《天凈沙秋思》的藝術效果,又得力於成功地運用映襯技法。作者將許多相對獨立的事物同時納入一個畫面之中,從而形成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處於動態中的「流水」,與處於靜態中的「小橋」「人家」相映,更顯出環境的幽靜;「西風」與「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見蒼涼;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圖上,一面是枯藤、老樹、昏鴉在秋風蕭颯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暉給枯藤、老樹、昏鴉塗上一抹金黃的顏色;「小橋流水人家」,呈現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與淪落異鄉的遊子相映,使「斷腸人」更添悲愁。從整個構圖看,前四句寫景,末一句寫人。但人是主體,景物是人活動的背景,把背景寫充分了,主體就被烘托出來了。這正是相互映襯的妙用。
3.景色與情思相融
詩言志。這首小令旨在表達天涯淪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東西,難於表達。作者運用傳統的寄情於物的寫法,把這種凄苦愁楚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枯藤、老樹、昏鴉、西風、瘦馬、夕陽,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顯的深秋色彩,與無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處,用有形表現無形,方使人感到具體生動。正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愁」與「水」本無聯系,但作者借江水之多,喻愁之多,二者有「恰似」之處,用江水東流之景,表達無限的悲愁之情,十分深刻。自然景物本來是沒有思想感情的,但當詩人把這些客觀事物納入審美的認識和感受之中,這些事物便被賦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了。「小橋流水人家」,不過是極常見的普通景色,但當它與「斷腸人在天涯」同處於一個圖景之中時,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為使「斷腸人」心碎腸斷的觸發物,使圖景帶上悲涼的氣氛。所謂「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生」,就是這個道理。《天凈沙秋思》堪稱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無痕的傑作。
(二)
為了進一步理解這首小令在藝術上的成就,不妨作以下的比較賞析。據元人盛如梓《老學叢談》記載,馬致遠的《天凈沙》實有三首。
其一為:
瘦藤(《樂府新聲》作「枯藤」)老樹昏鴉。
遠山(《樂府新聲》作「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斜陽(《樂府新聲》作「夕陽」)西下。
斷腸人去天涯(《樂府新聲》作「在天涯」)。
其二為:
平沙細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聲新雁。黃雲紅葉青山。
其三為:
西風塞上胡笳。月明馬上琵琶。那(「那」字疑誤)底昭君恨多(「多」字疑誤)。李陵台下。淡煙衰草黃沙。
二、三首,雖然也都寫的是秋景,也都用較少的文字,寫出七八種以上的景物,但都沒有《天凈沙秋思》里夕陽西下夜幕將臨的氣氛,第二首有景無人,第三首引用典故,有恨有愁,但秋意不濃。至於第一首中的「瘦藤」「遠山」「斜陽」「去天涯」等詞語,可能是馬致遠的初作,也可能是傳抄之誤。如果與《天凈沙秋思》作比,且不說,「瘦藤」中的「瘦」,「遠山」,「斜陽」中的「斜」和「去天涯」中的「去」,在音韻上是否恰當,僅就這一些字詞的意義來說,遠不如現在所見的《天凈沙秋思》精當。「瘦藤」與「枯藤」相比,「枯」更富有蒼老衰敗的特徵,「瘦」字多用以形容人和動物,很少見於描述草木,而且此處用「瘦」字,與下文「瘦馬」重復,顯然不妥;「遠山」與「小橋」相比,結合上句來看,枯藤、老樹、昏鴉,是一組緊密連接的景物,小橋、流水、人家,也是一組相互依存的景物,而且既然可見小溪流水,則應是近景,「小橋」比「遠山」更為恰當;「斜陽」與「夕陽」相比,「斜陽」又稱日斜,「夕陽」是傍晚的太陽,用夕陽更加准確;「去天涯」與「在天涯」相比,「天涯」在這里作異鄉講,遊客所處的環境本已是異鄉,「在異鄉」自然比「去異鄉」更為真切。
古人稱千錘百煉的詩文為「一字不易」。經過上述比較,我們更能體會到馬致遠《天凈沙秋思》這首小令遣詞造句的功力,也更可見出其表情達意的藝術匠心
⑤ 典故「吹笳退敵」的解釋
功業未及建 夕陽忽西流
——悲劇英雄劉琨(附祖逖)
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時哉不我與,去乎若雲浮,朱實隕勁風,繁英落素秋。狹路傾華蓋,駭駟摧雙輈。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
——《重贈盧諶》
如此清撥雅壯、意概不凡地抒發英雄末路的蒼涼詩句,出自西晉時期大英雄劉琨筆下。「蒼蒼莽莽,一氣直達」,兼悲兼壯,一生氣象,皆於詩中表露無遺。
夜宴金谷園的豪客和四處逢迎的青年時代
劉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人(今河北無極縣),是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勝即那位在河北滿城陵墓中放置全縷玉衣的西漢荒淫王爺。他有兒子一百餘人,三國劉備也號稱其後代。)
劉琨青少年時代,完全是過著貴族高乾子醉生夢死、豪奢不羈的生活。
劉琨的祖父劉納曾為相國參軍,其父劉藩位至光祿大夫。如此父祖,可以想見劉琨貴族公子哥的周圍環境定是笙歌滿目,金玉滿堂。二十六歲時,劉琨已得「司隸從事」這樣的清閑官職,平日一直是大豪客石崇(與皇帝舅舅王愷鬥富的名垂千古的富翁)金谷園別墅的座上常客。這位高乾子弟飲酒賦詩,聽棽觀舞,縱情山水,日日夜夜享樂其間。皇後賈南風權勢薰天之時,她外甥賈謐官至秘書監,也是一位喜愛文墨、專事治游的貴族公子哥,當時的一幫文士豪客都與他氣味相投,其中包括劉琨、石崇、左思、潘岳、陸機、陸雲、歐陽建等人,號稱「文章二十四友」 ——這個貴族沙龍魚龍混雜,什麼樣人品的人都有,大小詩人、政客側身其間,雖然帶有很大程度上趨炎附勢的味道,但這些人中間也不乏上佳的詩作問世。遊冶之曰,劉琨一首《胡姬詩》最能體現他當時輕佻、放盪以及聲色犬馬之情:「虹梁照曉曰,綠水泛香蓮。如何十五少,含笑酒壚前。花將面自許,人共影相憐。回頭堪百萬,價重為時年。」
趙王司馬倫殺掉皇後賈南風,雖知劉琨與賈後一黨關系不錯,但司馬倫兒子司馬荂是劉琨姐夫,兩家有秦晉之誼,加上劉家兄弟聲名卓異,所以,不僅沒殺沒罰,還對他們加以拉攏,以劉琨為記事督(機要秘書主任)。成都王司馬穎、齊王司馬冏等宗室三王興兵討伐司馬倫,劉琨還被司馬倫任命為冠軍將軍,與孫秀的兒子孫會率三萬禁衛兵出戰。
黃橋一戰,劉琨大敗,燒掉河橋倉皇逃跑才保得一命。
齊王司馬冏等人囚殺趙王司馬倫,很想把這位曾抵拒三王軍隊的劉琨抓起殺掉,但「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之,拜兄(劉)輿為中書郞,(劉)琨為尚書左丞,轉司徒左長史。」全憑西晉有尊崇名望的社會風氣,劉琨不僅最終沒被殺掉,又能在亂世播遷中陞官發財。其中原由,除了其貴族名望的因素外,劉琨早年在金谷園與王族貴戚的宴飲交遊和文學才能肯定也幫了他的大忙,其出口成章的才能與作曲作賦的敏思,為諸位司馬氏王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齊王司馬冏執政不久,又被長沙王司馬義政殺。混亂之間,劉琨與哥哥劉輿跑到鎮守許昌的范陽王司馬虓那裡,被委以軍中司馬(高級參謀)
東海王司馬越為政,劉琨與司馬越一系的司馬虓患難與共,便這位范陽王能成功擁有冀州之地。他還帶兵成功救出陷入敵軍手中的父母,統帥幾路軍馬奉迎大傻皇帝晉惠帝於長安。東海王司馬越見劉琨為自己賣命,高興之餘封他為廣武候,食邑兩千戶。
晉懷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東海王司馬越任劉琨為並州刺史,加振威將軍,領匈奴中郎將,作為「自己人」安插至並州一帶以抵禦反叛的五部匈奴劉淵等胡人。
劉琨之所以能被東海王司馬越委以如此方面大任,全賴其兄劉輿的鼎力相助。
劉輿,字慶孫,年少時就與弟弟劉琨名重當時。京都人有語曰:「洛中奕奕,慶孫、越石。」兄弟兩人青年時代舉止浮誇,一直以貴族高門子弟自居,數次欺侮寒人出身的孫秀。這位殺掉潘岳大才子的小人手中得權後很想也幹掉劉氏兄弟。但劉氏兄弟與趙王司馬倫有姻親關系,牙根恨得癢癢,也不能把這兩個人弄死。經歷了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兩「朝」王爺,兄弟倆因「清貴顯名」都能保得一命。范陽王司馬虓深知自己兵敗逃命時劉輿、劉琨兄弟一直追隨自己左右,他在鄴城站穩腳跟後,向自己一系的東海王司馬越竭力保薦劉氏兄弟。劉輿被封為征虜將軍、魏郡太守。
⑥ 王昌齡寫的<<胡笳曲>>的意思
《晉書·劉琨傳》載:「在晉陽,嘗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計版,琨乃乘月權登樓清嘯,賊聞之,皆凄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懷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棄圍而走。」又,《晉書·劉疇傳》載:「曾避亂塢壁,賈胡百數欲害之,疇無懼色,援笳而吹之,為《出塞》、《入塞》之聲,以動其遊客之思。於是群胡皆垂泣而去之。」唐汝洵《唐詩解》謂「此極狀笳聲之悲,蓋賦劉琨卻敵之事也」。吳昌祺《刪訂唐詩解》則謂「此借劉疇、劉琨二事,非直賦其事」。劉疇事切《出塞》曲,劉琨事切「高樓曉」,暗用事典而非詠史也。王江寧善寫邊塞,此雖極狀胡笳之悲,亦非詠物也,乃借胡笳及其典故以寫邊塞之悲苦,當以邊塞詩視之。
⑦ 一曲胡笳救孤城是一個 什麼典故
西晉末年,北方匈奴騎兵經常南下騷擾,北部邊疆很不安寧。晉懷帝任命名將劉琨為並州刺史,駐守晉陽城。
有一年,匈奴騎兵五萬人馬入侵,將晉陽城圍得水泄不通。當時晉陽城裡守軍不過兩千,劉琨一面調集軍隊准備死守,一面派人出城求援。匈奴騎兵幾次攻城,劉琨指揮守軍沉著應戰,占據有利地勢英勇抗擊,一次次打退敵人的進攻,幾天過去了,援軍還未來到。城裡的兵力在減弱,糧食在減少。劉琨急得團團轉。
一天晚上,劉琨登上城樓巡察。這時,城裡城外一片寂靜,一輪明月掛在空中,月光下,遠處匈奴騎兵的營地隱約可見。劉琨凝視遠方,面對邊塞的冷月、荒漠、山丘、孤城……禁不住發出一聲聲長嘯。那一聲聲凄厲的長嘯,在夜深人靜時傳得很遠,傳到匈奴的兵營,把匈奴兵驚醒了。匈奴兵營里發出一陣騷動。
這一下啟發了劉琨,他想起了當年項羽的八千兵馬被「四面楚歌」唱敗的故事,想出了一個計謀。劉琨忙叫人取來匈奴人最喜愛的樂器——胡笳,朝匈奴兵營吹奏起來。胡笳曲是那麼悅耳動聽,又是那麼哀傷凄婉,就像是年老的慈母在呼喚久別的孩子,又像是年輕的妻子在思念在外的丈夫……
劉琨一遍遍地吹奏著那深情的樂曲,連自己也被感動得流下了熱淚。這時,忽然有人發現匈奴兵營有了動靜,傳來幽幽的哭泣聲。
「將軍,那邊有人在哭。」衛兵報告劉琨。「注意勸靜,嚴密防守。」劉琨及時作了布置,然後回營房和眾將商量對策。第二天一早,衛兵趕來報告,說匈奴兵已經全部撤走了。劉琨聽了,好似卸下了千斤重擔。
原來,昨夜劉琨的胡笳曲勾起了匈奴人的思鄉之情,並很快感染了大部分將士。他們士氣低落,有人還結伙逃回去了。匈奴首領眼看將士們已無心作戰,就下令連夜撤兵,退回家鄉去了。
一首胡笳曲,救了一座孤城,被傳為千古佳話。
⑧ 白駒過隙的典故
「在天地間,抄人的生命就像襲白色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一躍而過。」
但是要是不明白生命的真正意義,再長壽也是枉然。蘇軾說:「曾經有三個老人相遇,問他們的年齡。一人說:『我記不清我的年齡了,但記得少年時和盤古是好朋友。』一人說:『海水變成桑田時,我就放下一個籌碼,現在我的籌碼已經堆滿十間屋子了。』一人說:『我吃蟠桃時,把桃核扔在昆侖山下,現在桃核已經和昆侖山一樣高了。』以我來看,這三人和蜉蝣朝菌(都只能活幾個時辰)也沒有什麼區別。」
「白駒過隙」形容時間過得極快。(出自《莊子.知北游》和《蘇軾集.志林五十五條.異
⑨ 有關蔡文姬的典故
古代才女不算多,蔡文姬算一位。蔡文姬出身於世家大族,父親蔡邕是當時的大文豪,寫得一手好書法,還精通音律。在父親的熏陶下,長大後的蔡文姬不僅容貌出眾,而且多才多藝,琴棋書畫、吟詩作對無所不通,此時的蔡文姬可以說是上蒼的寵兒。
然而身處三國這個大亂世下,誰又能不被時局左右呢。所謂哪怕入錯行、哪怕嫁錯郎,蔡文姬的首位丈夫衛子仲道算是個好夫君,可惜英年早逝,留下守寡的蔡文姬飽受婆家刁難。所幸並無一兒半女,心高氣傲的蔡文姬忍受不了婆家說她克夫的閑言碎語,回了娘家。但是好日子依然沒過多久,受董卓之亂所害,機緣巧合之下蔡文姬被擄到南匈奴,又嫁給了匈奴左賢王||
幸運的是左賢王對蔡文姬禮遇有加,蔡文姬身處異鄉的十幾年,不但為左賢王剩下兩兒子,還通曉了胡族的一些樂器。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飽受思鄉之苦的蔡文姬依然渴望回到中原故土。正巧此時統一中原的曹操也想到了自己的老師蔡邕,在得知蔡邕只有一個獨女還被擄到匈奴後,便派使者同匈奴交涉,花了重金將蔡文姬贖了回來。蔡文姬看到來接她的使者,一時間喜極而泣,但回頭望著自己的兒子又難以割捨,最終在故鄉情和母子情之間,蔡文姬選擇了前者。車轔轔馬瀟瀟,看著馬車揚起的塵土,蔡文姬回首十餘年匈奴生活,一時間淚如雨下,她拿出胡笳趁離別之際創作了動人心魄的千古名曲《胡笳十八拍》。
⑩ 音樂名作《胡笳十八拍》有什麼歷史典故
傳說蔡文姬來非常聰慧,從小就喜歡音源樂。每當父親蔡邕彈琴時,她都要靜靜地坐在旁邊聆聽。
一天晚上,天下著雨,蔡邕吃完晚飯,不能像往常一樣出去散步了,於是就坐到書房裡彈琴。彈著,彈著,「啪」的一聲,琴弦斷了一根。
這時,蔡文姬在隔壁房中大聲嚷道:「爹,你的第二根弦斷了吧?」
蔡邕低頭一看,果然是第二根弦斷了。他覺得很奇怪,故意不理她。他把第二根弦接好,有意不用第四根弦,繼續往下彈。過了一會兒,他問道:「孩子,你剛才說得不錯,是第二根弦斷了。現在又斷了一根,你能聽出是第幾根嗎?」
蔡文姬不假思索地回答:「爹,是第四根吧?」
蔡邕更加吃驚了,他心想,六七歲的孩子怎麼能聽得出斷了的弦呢?他走進隔壁的房間,只見蔡文姬跪在小椅子上,正在等著他回答呢。
蔡邕把她抱起來,讓她坐在自己的腿上,撫摸著她的頭問道:「你是隨便猜猜的吧?」
蔡文姬睜著一雙烏黑的大眼睛,看著父親一本正經地說:「從前季札聽了琴聲,能夠判斷一個國家的興亡;師曠聽了琴聲,斷定楚國要打敗仗。兩根琴弦斷了,難道還聽不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