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騎兵典故

騎兵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2-06 00:50:41

㈠ 古代騎兵兵種,一共有那些

1)輕騎兵——人馬都沒甲,或人有輕甲,馬沒有或有最少限度的甲。一般輕騎兵負責偵查、襲擾,並經常使用弓箭騎射戰術(早期也有用標槍的,或沒有弓箭的輕騎兵)。
2)重騎兵——人馬都有裝甲,越重型的,裝甲越厚。早期可能也出現過僅僅人有較好的裝甲,馬沒裝甲的情況,那是屬於過渡時期。一般來說重騎兵並不用弓箭,因為盔甲限制了靈活度。當然拜占庭甲胄騎兵例外,他們雖然裝甲厚重,但也被訓練使用弓箭。另外蒙古人的騎兵也有一些重騎兵部隊(但是裝甲比典型的歐洲重騎兵要輕),他們可能也用弓箭。
冷兵器時代就這2種大類。
後來冷熱兵器混合其間還有:
1)胸甲騎兵——配備馬刀(或直劍)+胸甲,其他部位和馬匹無裝甲,總體來說還是有一定防護力的。後來還配備數量不等的火槍。主要負責突擊任務(當時步兵上彈慢,騎兵還有機會肉搏),也負責偵查和襲擊敵人炮兵或輜重。
2)龍騎兵——各國劃分很不明確,很多時候僅僅是名字一樣而已。一般認為是騎馬的火槍兵,騎馬機動,下馬作戰,當然不排除在馬上作戰的可能。主要依靠火器,而不是馬刀來作戰。
3)槍騎兵——早期就是指使用普通長矛的騎兵而已,但是後來(大約是冷熱兵器混合時期)可以指代一種使用非常長長槍的騎兵,起源可能是波蘭地區的騎兵,用以對抗用長槍列陣的步兵,因為槍騎兵的槍比步兵的還長一些,能早一丁點兒攻擊敵人(別小看這一丁點兒,人被刺中立刻就沒勁兒了,手裡的武器威脅幾乎就沒了)。

㈡ 有關馬的典故

典故一【田忌賽馬】

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要進行一場比賽。他們商量好,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要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下馬對下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得多,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失敗了。

田忌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束,就垂頭喪氣地離開賽馬場,這時,田忌抬頭一看,人群中有個人,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孫臏。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我剛才看了賽馬,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 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

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說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准能讓你贏了他。」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你是說另換一匹馬來?」孫臏搖搖頭說:「連一匹馬也不需要更換。」

田忌毫無信心地說:「那還不是照樣得輸!」孫臏胸有成竹地說:「你就按照我的安排辦事吧。」 齊威王屢戰屢勝,正在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馬匹的時候,看見田忌陪著孫臏迎面走來,便站起來譏諷地說:「怎麼,莫非你還不服氣?」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說著,「嘩啦」一聲,把一大堆銀錢倒在桌子上,作為他下的賭錢。

齊威王一看,心裡暗暗好笑,於是吩咐手下,把前幾次贏得的銀錢全部抬來,另外又加了一千兩黃金,也放在桌子上。齊威王輕蔑地說:「那就開始吧!」 一聲鑼響,比賽開始了。孫臏先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局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孫臏不去理他。

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齊威王有點心慌意亂了。第三局比賽,孫臏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賽的結果是三局兩勝,當然是田忌贏了齊威王。還是同樣的馬匹,由於調換一下比賽的出場順序,就得到轉敗為勝的結果。

典故二【王亥馴馬】

馬,原是一種野生動物,最早叫「火畜」。在5000年前的黃帝時代,人們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傳說有一次,黃帝的部下捕獲了一匹野馬,每當人們接近它時,它就前蹄騰空,昂頭嘶鳴,或把後腿崩起,但它並不傷害人和其它動物,只以草為食。當時人們都還不認識這種動物,便把黃帝請來辨認。黃帝觀察很長時間,也未能認出是什麼動物,只讓大家不要殺掉,派馴養動物的能手王亥用木欄先把它圈起來。

過了一段時間,王亥發現欄桿外邊又來了幾匹這種紅色的野馬,它們對著欄桿內的那匹野馬叫個不停,不肯離開。過了一天,王亥把木欄門打開,不料外邊的好幾匹野馬一下子都沖進木欄,和圈在欄內的野馬混在一起,互相嘶叫了一陣,然後又都卧了下來。

王亥把欄桿門關住,用割來的草喂它們。過了不長時間,其中一匹馬突然生下了一隻小馬駒。王亥高興極了。消息傳開,人們也都紛紛前來觀看。這些野馬和人接觸的時間一長,好像發現人類並不想傷害它們,所以在人面前也不驚慌,變得十分溫順。特別是小馬駒,很喜歡和人在一起玩耍。
有一天,王亥喂過馬後,牽出一匹性格溫順的馬,縱身跳上馬背。

馬一受驚,猛地四蹄騰空飛奔起來,把毫無精神准備的王亥一下子拋下來跌了個仰面朝天。等王亥從地上爬起來,馬已跑得很遠了。王亥站起來望著越跑越遠的馬,心裡十分著急,以為它再也不會回來了。

正要往回走,不料,這跑得很遠的馬,又扭頭跑回來了。王亥高興極了,忙把馬引進欄桿內圈好。後來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用桑樹皮擰成一條繩子,把馬頭綁好,慢慢牽出來。然後又跳上馬背。馬仍像頭一次一樣,四蹄騰空,飛奔起來。

這回王亥吸取了上次教訓,一隻手緊緊抓住綁在馬頭上的繩子,另一隻手又緊馬鬃,任憑馬怎麼飛跑,王亥總是不鬆手。跑了一陣後,馬的速度減慢下來,直到馬不再跑時,王亥這才勒過馬頭,緩緩地騎著回去。

王亥騎馬成功後,一下子轟動了許多人,風後、應龍、常先、大鴻等前來觀看,很快黃帝也知道了。應龍是黃帝身邊的一員大將,對騎馬當然更感興趣。他積極協助王亥馴馬,練習騎馬。

就在這時,一件不幸的事發生了,一天清早,王亥、應龍起來練馬,忘記把欄桿門關上,一隻老虎乘無人時闖進圈裡,把可愛的小馬駒咬死,正張口要吃的時候,被人們發現了。老虎來不及吃掉小馬駒,跳出欄桿逃走了。王亥和應龍一見小馬駒被老虎咬死,氣得快要發病,立刻帶上弓箭,騎上馬向老虎逃去的方向追去。

他們一口氣奔跑了幾十座山。終於找到了這只老虎。兩人看準目標,連發幾箭,把老虎射死在山谷中。在返迴路上,王亥、應龍又騎在馬上順便射死了幾只鹿。不料他們的行動,引起了風後的注意。風後一向智多謀廣,他腦子一動,便對黃帝說:「既然騎在馬上能追老虎,能射殺野獸,那麼,打仗時能不能也騎在馬上,追殺敵人?」風後建議黃帝下一道命令:「各部落所有打獵的人,今後出外打獵,一律不許射殺野馬。凡能捉回野馬者,給予獎勵。」

黃帝不僅同意這個建議,而且自己也開始練習騎馬。他命應龍、王亥對捉回來的200多匹野馬要精心飼養,進行訓練。應龍專門挑選200多名精乾的小夥子,每天從早到晚,既馴馬,又練人。經過兩年多的訓練,中華民族最早的一支騎兵就這樣誕生了。這支騎兵在後來的涿鹿大戰中起了重大作用。

典故三【塞翁失馬】

戰國時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養了許多馬,一天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鄰居們聽到這事,都來安慰他不必太著急,年齡大了,多注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笑笑說:「丟了一匹馬損失不大,沒准還會帶來福氣。」 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裡覺得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為也許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

可是過了沒幾天,丟馬不僅自動回家,還帶回一匹駿馬。 鄰居聽說馬自己回來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預見,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老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一匹好馬,真是福氣呀。」

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反到一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憂慮地說:「白白得了一匹好馬,不一定是什麼福氣,也許惹出什麼麻煩來。」 鄰居們以為他故作姿態純屬老年人的狡猾。心裡明明高興,有意不說出來。 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

他發現帶回來的那匹馬顧盼生姿,身長蹄大,嘶鳴嘹亮,膘悍神駿,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遊,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打馬飛奔,一個趔趄,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聽說,紛紛來慰問。

塞翁說:「沒什麼,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鄰居們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他們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麼福氣。 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被應征入伍,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入伍的青年都戰死了,唯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

典故四【白馬馱經】

相傳東漢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經,印度僧人竺法蘭、摩騰用白馬載佛經至洛陽,後在洛陽建白馬寺,為中國佛寺之始(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谷水》)。清丘逢甲《歲暮雜感》詩之一:「黃犀入貢非今日,白馬馱經異昔時。」

典故五【指鹿為馬】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准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裡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里是一隻鹿,你怎麼說是馬呢?」

趙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說:「請陛下看清楚了,這的的確確是一匹千里好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看時機到了,轉過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們,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裡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麼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地輪流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鹿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㈢ 淝水之戰的四個典故

有關淝水之戰的成語 淝水之戰的四個典故

1、投鞭斷流

典故:據北魏.崔鴻《前秦錄》載,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決心調集百萬大軍,乘勢一舉消滅東晉,統一全中國。

苻堅召集群臣商議,但大臣們多不贊成,其中有一位名叫石越的下屬勸阻說:「從星象來看,今年不適合南進。

何況晉據著長江的險固,其君王又深獲人民擁戴。

我們不如暫時固守國力,生產整軍,等晉內部松動,再伺機攻伐。

」苻堅很不以為然地說:「星象之事,不盡可信。

至於長江,春秋時的吳王夫差和三國時的吳主孫皓,他們都據有長江天險,最後仍不免滅亡。

現在朕有近百萬大軍,光是把馬鞭投進長江,就足以截斷江流,還怕甚麼天險?」苻堅不顧大臣們反對,執意出兵伐晉,親自率領八十萬大軍,逼臨淝水,准備攻打東晉。

東晉派大將謝玄、謝石帶領八萬精兵抗敵。

苻堅輕敵,想憑藉優勢快攻,卻遭到晉軍頑強抵抗,並在「淝水」被晉軍打敗,前秦從此一蹶不振。

後來「投鞭斷流」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吾之眾投鞭於江,足斷其流」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軍旅眾多,兵力強大。

2、草木皆兵

典故:「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是個成語,八字連同可以,只用後四字也行,是形容人在十分驚恐之時,稍微有些風吹草動,便緊張害怕得要命,常形容失敗者的恐懼心理。

要注意成語中的「唳」字,不同於眼淚的「淚」,粵語兩字讀音相同,普通話「唳」不讀「淚」,而讀「立」了。

此字可解作鳥兒鳴叫之聲,「鶴唳」當然本指仙鶴鳴叫,但泛指鳥兒鳴啼。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即把風聲鳥叫聲也當成了敵人追趕的異常聲響,一草一木也看成了敵人的軍隊,足見戰敗逃亡時驚嚇恐懼到了什麼程度!此語出自《晉書·苻堅載記》。

東晉時,強秦一直想吞並晉王朝,秦王苻堅親自率領八十萬大軍,去攻打晉國。

晉國派大將謝石、謝玄領八萬兵馬迎戰。

苻堅當然很傲慢,根本沒把力量懸殊的晉軍看在眼裡。

可是,誰料到先頭部隊的前鋒同晉軍首戰便被打敗,苻堅慌了手腳。

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線視察,他看到晉軍陣容嚴整,士氣高昂,連晉軍駐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綽綽像是滿山遍野的士兵呢!接著,在淝水決戰,秦軍被徹底擊潰,損失慘重,秦王苻堅自己受傷,弟弟苻融也陣亡了。

苻堅倉皇而逃,他聽到風聲鳥聲也以為是敵人追兵又到了。

後人根據這段史實,造出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成語。

東晉時代,秦王苻堅控制了北部中國。

公元383年,苻堅率領步兵、騎兵90萬,攻打江南的晉朝。

晉軍大將謝石、謝玄領兵8萬前去抵抗。

苻堅得知晉軍兵力不足,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

誰料,苻堅的先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損失慘重,大將被殺,

士兵死傷萬余。

秦軍的銳氣大挫,軍心動搖,士兵驚恐萬狀,紛紛逃跑。

此時,苻堅在壽春城上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

苻堅回過頭對弟弟說:「這是多麼強大的敵人啊!怎麼能說晉軍兵力不足呢?」他後悔自己過於輕敵了。

出師不利給苻堅心頭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布陣,企圖憑借地理優勢扭轉戰局。

這時晉軍將領謝玄提出要求,要秦軍稍往後退,讓出一點地方,以便渡河作戰。

苻堅暗笑晉軍將領不懂作戰常識,想利用晉軍忙於渡河難於作戰之機,給它來個突然襲擊,於是欣然接受了晉軍的請求。

誰知,後退的軍令一下,秦軍如潮水一般潰不成軍,而晉軍則趁勢渡河追擊,把秦軍殺得丟盔棄甲,屍橫遍地。

苻堅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

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3、風聲鶴唳

典故: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組織90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

東晉王朝派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帶領8萬精兵迎戰。

苻堅認為自己兵多將廣,有足夠的把握戰勝晉軍。

他把兵力集結在壽陽(今安徽壽縣)東的淝水邊,等後續大軍到齊,再向晉軍發動進攻。

為了以少勝多,謝玄施出計謀,派使者到秦營,向秦軍的前鋒建議道:「貴軍在淝水邊安營紮寨,顯然是為了持久作戰,而不是速戰速決。

如果貴軍稍向後退,讓我軍渡過淝水決戰,不是更好嗎?」秦軍內部討論時,眾將領都認為,堅守淝水,晉軍不能過河。

待後續大軍抵達,即可徹底擊潰晉軍。

因此不能接受晉軍的建議。

但是,苻堅求勝心切,不同意眾將領的意見,說:「我軍只要稍稍後退,等晉軍一半過河,一半還在渡河時,用精銳的騎兵沖殺上去,我軍肯定能大獲全勝!」於是,秦軍決定後退。

苻堅沒有料到,秦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指揮不統一,一接到後退的命令,以為前方打了敗仗,慌忙向後潰逃。

謝玄見敵軍漬退,指揮部下快速渡河殺敵。

秦軍在潰退途中,丟棄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亂,自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

那些僥幸逃脫晉軍追擊的士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晉軍又追來了,於是不顧白天黑夜,拚命地奔逃。

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重大勝利。

4、踉踉蹌蹌

典故:淝水之戰晉軍收復壽陽,謝石和謝玄派飛馬往建康報捷。

當時謝安正跟客人在家下棋。

他看完了謝石送來的捷報,不露聲色,隨手把捷報放在旁邊,照樣下棋。

客人知道是前方送來的戰報,忍不住問謝安:「戰況怎樣?」謝安慢吞吞地說:「孩子們到底把秦人打敗了。

」客人聽了,高興得不想再下棋,想趕快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別人,就告別走了。

謝安送走客人,回到內宅去,他的興奮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過門檻的時候,踉踉蹌蹌的,把腳上的木屐的齒也碰斷了。

這是著名的典故「折屐齒」的來歷。

淝水之戰是發生在東晉時期。

淝水之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戰爭,發生在公元383年(東晉太元八年)8月至12月。

這場戰爭是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並給後人留下有意義的歷史掌故和歷史遺跡。

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授鞭斷流」等成語,一直膾炙人口。

㈣ 胡服騎射典故 簡單

謝謝你的關注
「胡服騎射」是指戰國時趙武靈王為了國家的強大,推行「胡服」、教練「騎射」的故事,表現出趙武靈王注重實用、勇於改革的形象。
典故:
戰國時趙武靈王即位的時候,趙國正處在國勢衰落時期,就連中山那樣的鄰界小國也經常來侵擾。而在和一些大國的戰爭中,趙國常吃敗仗,大將被擒,城邑被占。趙國眼看著被別國兼並。特別是趙國在地理位置上,東北同東胡相接,北邊與匈奴為鄰,西北與林胡、樓煩為界。這些部落都是以游牧為生,長於騎馬射箭,他們常以騎兵進犯趙國邊境。
趙武靈王看到胡人在軍事服飾方面有一些特別的長處: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比較方便;作戰時用騎兵、弓箭,與中原的兵車、長矛相比,具有更大的靈活機動性。他對手下說:「9北方游牧民族的騎兵來如飛鳥,去如絕弦,是當今之快速反應部隊,帶著這樣的部隊馳騁疆場哪有不取勝的道理。」
胸有大志使趙國強盛的武靈王,對胡人騎兵的優越性,認識真切。他認為以騎射改裝軍隊是強兵的道路,就對將軍樓緩說:我國處在強敵包圍之中,怎麼辦?「吾欲胡服」。
因此,為了富國強兵,趙武靈王在邯鄲城提出「著胡服」「習騎射」的主張,決心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
25
分享評論

休妻3年後,王爺陪妃子去醫館診脈,卻撞見她帶一窩子孩子來抓葯!

弘志濤
廣告
胡服騎射典故 簡...
專家1對1在線解答疑惑
去提問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誰知道"胡服騎射"的故事 要簡潔
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數民族。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扮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胡服騎射」這個典故告訴人們不要固步自封,應學習別人的長處,勇於改革。 戰國 時,趙武靈王採用西方和北方民族的服飾,教人民學習騎射,史稱「胡服騎射」。其制:上褶下袴,有貂蟬為飾的冠,金鉤為飾的具帶,足穿靴,便於騎射。此服通行後,其冠服帶履之制,歷代有變革。 最初中原利用馬打仗時候是戰車戰爭,當時沒有馬鐙,所以使用的是戰車,也就是因此衣物肯定不適合與騎馬,更別說「騎射」這種技術活了 胡人游牧為生,所以騎術沒的說,馬鐙這種東西對所有戰士都是沒什麼必要的,各種原因綜合,胡人的騎戰是很占優勢的,尤其是劫掠的時候。 趙國與匈奴(?)征戰,邊境地形更適合於騎馬,這放大了兩邊的機動性和攻擊力的差距,因此發生了軍事的改革---胡服騎射,其中主要的是「胡服」因為這沖擊了人們的習慣,因此引出了改革的意義,否則僅僅是不咯太快啦

㈤ 草木皆兵的典故

草木皆兵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是個成語,八字連同可以,只用後四字也行,是形容人在十分驚恐之時,稍微有些風吹草動,便緊張害怕得要命,常形容失敗者的恐懼心裡。
要注意成語中的「唳」字,不同於眼淚的「淚」,粵語兩字讀音相同,普通話「唳」不讀「淚」,而讀「立」了。此字可解作鳥兒鳴叫之聲,「鶴唳」當然本指仙鶴鳴叫,但泛指鳥兒鳴啼。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即把風聲鳥叫聲也當成了敵人追趕的異常聲響,一草一木也看成了敵人的軍隊,足見戰敗逃亡時驚嚇恐懼到了什麼程度!
此語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東晉時,強秦一直想吞並晉王朝,秦王苻堅親自率領八十萬大軍,去攻打晉國。晉國派大將謝石、謝玄領八萬兵馬迎戰。苻堅當然很傲慢,根本沒把力量懸殊的晉軍看在眼裡。
可是,誰料到先頭部隊的前鋒同晉軍首戰便被打敗,苻堅慌了手腳。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線視察,他看到晉軍陣容嚴整,士氣高昂,連晉軍駐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綽綽像是滿山遍野的士兵呢!接著,在淝水決戰,秦軍被徹底擊潰,損失慘重,秦王苻堅自己受傷,弟弟苻融也陣亡了。苻堅倉皇而逃,他聽到風聲鳥聲也以為是敵人追兵又到了。後人根據這段史實,造出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成語。
東晉時代,秦王苻堅控制了北部中國。公元383年,苻堅率領步兵、騎兵90萬,攻打江南的晉朝。晉軍大將謝石、謝玄領兵8萬前去抵抗。苻堅得知晉軍兵力不足,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
誰料,苻堅的先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損失慘重,大將被殺,士兵死傷萬余。秦軍的銳氣大挫,軍心動搖,士兵驚恐萬狀,紛紛逃跑。此時,苻堅在壽春城上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苻堅回過頭對弟弟說:「這是多麼強大的敵人啊!怎麼能說晉軍兵力不足呢?」他後悔自己過於輕敵了。
出師不利給苻堅心頭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布陣,企圖憑借地理優勢扭轉戰局。這時晉軍將領謝玄提出要求,要秦軍稍往後退,讓出一點地方,以便渡河作戰。苻堅暗笑晉軍將領不懂作戰常識,想利用晉軍忙於渡河難於作戰之機,給它來個突然襲擊,於是欣然接受了晉軍的請求。
誰知,後退的軍令一下,秦軍如潮水一般潰不成軍,而晉軍則趁勢渡河追擊,把秦軍殺得丟盔棄甲,屍橫遍地。苻堅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㈥ 關於一個軍事典故

《唐李問對》一作《李衛公問對》,是《唐太宗與李靖問對》一書的簡稱。全書因
以李世民與李靖一問一答的形式寫成而得名。
自《唐李問對》一書行世以來,歷代學者就普遍認為此書是北宋仁宗時(1023—
1063年)人阮逸的依託之作。如陳師道(1052—1101年)的《後山談叢》、何薳(1077
—1145年)的《春渚紀聞》認為此書是阮逸所著。邵博(?—1158年)的《邵氏聞見後
錄》和陳振孫的《直齋書錄解題》則認為此書是阮逸擬作和假託。後人因《唐李問對》
一書不見於《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的著錄,《太平御覽》、《武經
總要》等書沒有引用該書,其內容文字又淺陋不文,也都認為此書是贗作,成書於北宋
中葉。
不過,也有人對這種說法表示懷疑的。如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就認為此書並非出
自阮逸的假託。
值得注意的是,從《唐李問對》曾論述到上古陣法等宋人已不甚了了的問題來看,
此書恐怕不是阮逸所能憑空臆造,而是應另有所本。公元1042年成書的《崇文總目》著
錄有《李靖行述》1卷、《韜鈐秘錄》5卷和《衛國公手記》1卷。南宋人王應麟所撰
《玉海》卷141《兵制·兵法·〈李衛公問對〉》條引《書目》說:「李靖《兵鈐新書》
1卷,載靖與秦王論兵,如《問對》書。」據此,可知《唐李問對》一書很可能是阮逸
根據《李靖行述》、《韜鈐秘錄》和《衛國公手記》諸書編撰附益而成。
《唐李問對》共分3卷。卷上主要論述奇正、陣法、兵法和軍隊編制等問題。
奇正是中國古代軍事理論中常用的一對概念。自黃帝以來的兵法都主張先正後奇,
先仁義後權譎。曹操解釋奇正說,先投入戰斗的是正兵,後投入戰斗的是奇兵;正面作
戰的是正兵,從側翼發動攻擊的是奇兵。此書作者認為投入戰斗的主力部隊是正兵,主
將自己統率的出擊部隊是奇兵。奇正之分不在於投入戰斗的先後,以及是正面作戰還是
迂迴側擊。它指出,奇正之分完全是人為的,奇正可以互相轉化。訓練部隊時,可按奇
正來劃分,但在作戰時,卻不能有奇正有別,固定不變的觀念,而應隨機應變,以奇為
正,以正為奇,變化無窮,使敵人捉摸不透,將我軍的正兵誤認作奇兵,奇兵誤認作正
兵。它對奇正相互轉化的辯證關系作了深刻的闡述,發展了《孫子兵法》有關「奇正相
生」的思想。它又對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陣的名稱提出了新的解釋。作
者認為,八陣本是一陣,臨陣對敵時,出於變化制敵的需要,才散成八陣,戰斗結束後,
又復歸為一陣。其中天陣、地陣的名稱來源於旗號;風陣、雲陣的名稱來自幡名;龍、
虎、鳥、蛇四陣的名稱則本自隊伍的分別。後人出於誤解和以訛傳訛,才將其誤認為8
種事物。其實在實際戰斗中,陣勢的變化遠遠不止這8種。它還對楚國和中原各國車兵
編制的差異提出了有價值的見解。它指出,按周朝兵制,每車一乘由步兵72人,甲士3
人組成,分為3甲,每甲25人。楚國每車一乘由150人組成。這是因為楚國地處丘陵和江
河湖澤地帶,車少而人多。
卷中主要論述如何戍守北邊、訓練軍隊、擇人任勢、避實擊虛、增強部隊的戰鬥力
和排列營陣諸問題。
它認為,在平定突厥和薛延陀後,戍守北邊的漢兵和蕃落應採取不同的教習方法。
一旦戰爭爆發,就臨時變易兩者的旗號服色,使敵人難以捉摸,產生誤解,然後出奇制
勝。它又認為,君主良將應善於選擇將士,利用其優勢。蕃兵的長處在於騎兵,漢兵的
長處在於強弩。善於用兵的人應分別利用和發揮其各自的優勢,以戰勝敵人。它還發展
了《孫子兵法》中關於虛實的思想。虛通常指劣勢和弱點,實則指優勢和強點。要識別
虛實,必須先懂得奇正相生的方法。不懂得以奇為正,以正為奇,就不會了解虛是實,
實又是虛。懂得了奇正相生,就可以採取主動,用這一方法來調動敵軍,從而摸透敵軍
的虛實,然後用正兵對抗敵軍的堅實之處,出奇兵攻擊敵軍的虛弱之處。敵人以為我是
正兵,我就出奇兵攻擊它,反之,就用正兵攻擊它。這樣,就可以達到掌握主動,調動
敵人而不被敵人所調動的目的,並最終戰勝敵人。作者在這里全面而又深刻地論述了虛
實與奇正、主觀與客觀的辯證關系,對如何爭取用兵的主動權問題作了精彩的闡述。它
又指出,為保持和提高我軍的戰鬥力,削弱敵軍的戰鬥力,可以採用以近待遠,以逸待
勞,以飽待飢,和以誘待來,以靜待躁,以重待輕,以嚴待懈,以治待亂,以守待攻的
方法,來取得作戰的勝利。它還對李靖創制的六花陣作了詳細、朴實的闡述,指出該陣
來源於諸葛亮的八陣法,並介紹了方、圓、曲、直、銳等陣形和陣名。這在陣法研究中
陰陽五行八卦之說和穿鑿附會之風盛行的時代,是十分難得的。唐宋時的軍事著作往往
將古代軍隊宿營部署的營,和作為戰斗隊形的陣這二個概念混為一談。作者在這里雖沒
有犯同樣的錯誤,但也沒有將這二者的區別和聯系論述清楚。
卷下主要論述重刑峻法與勝負的關系,以及義利、主客、步兵對抗車騎、分合、攻
守、御將、陰陽術數、臨陣交戰和對兵法的理解等問題。
它認為,用兵應處理好義和利的關系。要鏟除大患,就不能顧慮小義。主客是既對
立又統一的辯證關系。只有因時制宜,善於反客為主,變主為客,才能屢戰屢勝。它又
對《孫子兵法》「形」篇所說的「守則不足,攻則有餘」提出了自己的解釋。它認為,
「不足」不是指弱,「有餘」也不指強,而是指有勝算或勝利的條件。「守則不足,攻
則有餘」指的是當戰勝敵人的條件不足時,我就防守;當取勝的條件有餘時,我就進攻。
這種解釋是頗有道理的。它雖遭到一部分學者的反對,但又為另外一部分學者所接受。
它對攻守的論述是相當精闢的。它指出,進攻是防守的樞紐,防守是進攻的策略。
進攻不僅僅是進攻敵城、敵陣,還必須攻敵之心。防守不只是守衛營陣壁壘,還必
須保持我軍的士氣,等待戰勝敵人時機的到來。它認為,攻敵之心的人就是所謂的知彼
者,保持我軍士氣的人就是所謂的知己者。使自己不被敵人戰勝,主動權操在自己手中;
先使自己不可戰勝的人,就是知己者。我軍可以戰勝敵軍,在於敵軍有可乘之機;等待
並尋求可以戰勝敵人之時機的人,就是知彼者。這是用兵作戰要點。
不過,它在論及攻守時犯有將攻守和好戰、忘戰這二個概念混為一談的錯誤。它一
方面引述《司馬法》說:國家雖大,好戰必定自取滅亡;天下雖然安定,忘記戰爭勢必
危及穩定。另一方面又承認好戰、忘戰和攻守的道理是一樣的,將進攻等同於好戰,將
防守等同於忘戰。其結果就是將攻守這兩種不同的戰略態勢和作戰形式,與好戰、忘戰
這兩種對待戰爭的不同態度相提並論,混而為一。
它還指出,陰陽術數不可信,功成業就,事在人為。這是值得肯定的。但它又認為
陰陽術數是不可廢除的。其理由是用兵作戰是一種詭詐的行為,善於用兵的人自己不能
相信陰陽術數,但可以假託和利用這些東西,以驅使和命令那些相信陰陽術數的貪欲、
愚昧之輩。
總之,《唐李問對》是一部頗有價值的兵書。它提出了一些新的創見,發展了前人
的一些光輝思想。毋庸置疑,它也存在一些錯誤和不足之處。但這些錯誤和不足並沒有
構成這部著作的主要方面。
鬱林王恪,始王長沙,俄進封漢。貞觀二年徙蜀,與越、燕二王同封。不之國,久乃為齊州都督。帝謂左右曰:』吾於恪豈不欲常見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籓屏,吾百歲後,庶兄弟無危亡憂。」十年,改王吳,與魏、齊、蜀、蔣、越、紀六王同徙封。授安州都督。帝賜書曰:「汝惟茂親,勉思所以籓王室,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外之為君臣,內之為父子,今當去膝下,不遺汝珍,而遺汝以言,其念之哉!」坐與乳媼子博塞,罷都督,削封戶三百。高宗即位,拜司空、梁州都督。恪善騎射,有文武才。其母隋煬帝女,地親望高,中外所向。帝初以晉王為太子,又欲立恪,長孫無忌固爭,帝曰:「公豈以非己甥邪?且兒英果類我,若保護舅氏,未可知。」無忌曰:「晉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舉棋不定則敗,況儲位乎?」帝乃止。故無忌常惡之。永徽中,房遺愛謀反,因遂誅恪,以絕天下望。臨刑呼曰:「社稷有靈,無忌且族滅!」四子,仁、瑋、琨、璄並流嶺表。顯慶五年,追王鬱林,為立廟,以河間王孝恭孫榮為鬱林縣侯以嗣。神龍初,贈司空,備禮改葬。光宅中,仁遇赦還,適會榮以罪斥,故得襲鬱林縣男,歷岳州別駕,爵郡公。嘗使江左,州人遺以金,拒不內。武後遣使者勞曰:「兒,吾家千里駒。」更名千里。自天授後,宗室賢者多株剪,唯千里詭躁不情,數進符瑞諸異物,得免。中宗反正,改王成紀。未幾,進王成。節愍太子誅武三思,千里與其子天水王禧率數十人斬右延明門以入。太子敗,誅死,籍其家,改氏「蝮」。睿宗立,詔還氏及官爵。瑋蚤卒,中宗追封朗陵王。子礻玄,出繼蜀王愔。開元中,以傍繼國改封廣漢郡王,遷太僕卿同正員,薨。
《舊唐書》
吳王恪,太宗第三子也。武德三年,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以年幼不之官。十年,又徙封吳王。十二年,累授安州都督。及將赴職,太宗書誡之曰:「吾以君臨兆庶,表正萬邦。汝地居茂親,寄惟籓屏,勉思橋梓之道,善侔間、平之德。以義制事,以禮制心,三風十愆,不可不慎。如此則克固盤石,永保維城。外為君臣之忠,內有父子之孝,宜自勵志,以勖日新。汝方違膝下,凄戀何已,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故誡此一言,以為庭訓。」高宗即位,拜司空、梁州都督。恪母,隋煬帝女也。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稱其類己。既名望素高,甚為物情所向。長孫無忌既輔立高宗,深所忌嫉。永徽中,會房遺愛謀反,遂因事誅恪,以絕眾望,海內冤之。有子四人:仁、瑋、琨、璄,並流於嶺表。
尋追封恪為鬱林王,並為立廟。又封仁為鬱林縣侯。永昌元年,授襄州刺史。不知州事,後改名千里。天授後,歷唐、廬、許、衛、蒲五州刺史。時皇室諸王有德望者,必見誅戮,惟千里褊躁無才,復數進獻符瑞事,故則天朝竟免禍。長安三年,充嶺南安撫討擊使,歷遷右金吾將軍。中興初,進封成王,拜左金吾大將軍,兼領益州大都督,又追贈其父為司空。三年,又領廣州大都督、五府經略安撫大使。節愍太子誅武三思,千里與其子天水王禧率左右數十人斫右延明門,將殺三思黨與宗楚客、紀處訥等。及太子兵敗,千里與禧等坐誅,仍籍沒其家,改姓蝮氏。睿宗即位,詔曰:「故左金吾衛大將軍成王千里,保國安人,克成忠義,願除凶丑,翻陷誅夷。永言淪沒,良深痛悼。宜復舊班,用加新寵,可還舊官。」又令復姓.

㈦ 淝水之戰的三個典故

1、投鞭斷流
典故:據北魏.崔鴻《前秦錄》載,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決心調集百萬大軍,乘勢一舉消滅東晉,統一全中國。
苻堅召集群臣商議,但大臣們多不贊成,其中有一位名叫石越的下屬勸阻說:「從星象來看,今年不適合南進。何況晉據著長江的險固,其君王又深獲人民擁戴。我們不如暫時固守國力,生產整軍,等晉內部松動,再伺機攻伐。」苻堅很不以為然地說:「星象之事,不盡可信。至於長江,春秋時的吳王夫差和三國時的吳主孫皓,他們都據有長江天險,最後仍不免滅亡。現在朕有近百萬大軍,光是把馬鞭投進長江,就足以截斷江流,還怕什麼天險?」苻堅不顧大臣們反對,執意出兵伐晉,親自率領八十萬大軍,逼臨淝水,准備攻打東晉。
東晉派大將謝玄、謝石帶領八萬精兵抗敵。
苻堅輕敵,想憑藉優勢快攻,卻遭到晉軍頑強抵抗,並在「淝水」被晉軍打敗,前秦從此一蹶不振。
後來「投鞭斷流」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吾之眾投鞭於江,足斷其流」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軍旅眾多,兵力強大。
2、草木皆兵
典故:「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是個成語,八字連同可以,只用後四字也行,是形容人在十分驚恐之時,稍微有些風吹草動,便緊張害怕得要命,常形容失敗者的恐懼心理。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即把風聲鳥叫聲也當成了敵人追趕的異常聲響,一草一木也看成了敵人的軍隊,足見戰敗逃亡時驚嚇恐懼到了什麼程度!此語出自《晉書·苻堅載記》。
東晉時,強秦一直想吞並晉王朝,秦王苻堅親自率領八十萬大軍,去攻打晉國。
晉國派大將謝石、謝玄領八萬兵馬迎戰。
苻堅當然很傲慢,根本沒把力量懸殊的晉軍看在眼裡。
可是,誰料到先頭部隊的前鋒同晉軍首戰便被打敗,苻堅慌了手腳。
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線視察,他看到晉軍陣容嚴整,士氣高昂,連晉軍駐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綽綽像是滿山遍野的士兵呢!接著,在淝水決戰,秦軍被徹底擊潰,損失慘重,秦王苻堅自己受傷,弟弟苻融也陣亡了。
苻堅倉皇而逃,他聽到風聲鳥聲也以為是敵人追兵又到了。
後人根據這段史實,造出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成語。
東晉時代,秦王苻堅控制了北部中國。
公元383年,苻堅率領步兵、騎兵90萬,攻打江南的晉朝。
晉軍大將謝石、謝玄領兵8萬前去抵抗。
苻堅得知晉軍兵力不足,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
誰料,苻堅的先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損失慘重,大將被殺,
士兵死傷萬余。
秦軍的銳氣大挫,軍心動搖,士兵驚恐萬狀,紛紛逃跑。
此時,苻堅在壽春城上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
苻堅回過頭對弟弟說:「這是多麼強大的敵人啊!怎麼能說晉軍兵力不足呢?」他後悔自己過於輕敵了。
出師不利給苻堅心頭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布陣,企圖憑借地理優勢扭轉戰局。
這時晉軍將領謝玄提出要求,要秦軍稍往後退,讓出一點地方,以便渡河作戰。
苻堅暗笑晉軍將領不懂作戰常識,想利用晉軍忙於渡河難於作戰之機,給它來個突然襲擊,於是欣然接受了晉軍的請求。
誰知,後退的軍令一下,秦軍如潮水一般潰不成軍,而晉軍則趁勢渡河追擊,把秦軍殺得丟盔棄甲,屍橫遍地。
苻堅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
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3、風聲鶴唳
典故: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組織90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
東晉王朝派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帶領8萬精兵迎戰。
苻堅認為自己兵多將廣,有足夠的把握戰勝晉軍。
他把兵力集結在壽陽(今安徽壽縣)東的淝水邊,等後續大軍到齊,再向晉軍發動進攻。
為了以少勝多,謝玄施出計謀,派使者到秦營,向秦軍的前鋒建議道:「貴軍在淝水邊安營紮寨,顯然是為了持久作戰,而不是速戰速決。
如果貴軍稍向後退,讓我軍渡過淝水決戰,不是更好嗎?」秦軍內部討論時,眾將領都認為,堅守淝水,晉軍不能過河。
待後續大軍抵達,即可徹底擊潰晉軍。
因此不能接受晉軍的建議。
但是,苻堅求勝心切,不同意眾將領的意見,說:「我軍只要稍稍後退,等晉軍一半過河,一半還在渡河時,用精銳的騎兵沖殺上去,我軍肯定能大獲全勝!」於是,秦軍決定後退。
苻堅沒有料到,秦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指揮不統一,一接到後退的命令,以為前方打了敗仗,慌忙向後潰逃。
謝玄見敵軍漬退,指揮部下快速渡河殺敵。
秦軍在潰退途中,丟棄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亂,自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
那些僥幸逃脫晉軍追擊的士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晉軍又追來了,於是不顧白天黑夜,拚命地奔逃。
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重大勝利。
4、踉踉蹌蹌
典故:淝水之戰晉軍收復壽陽,謝石和謝玄派飛馬往建康報捷。
當時謝安正跟客人在家下棋。
他看完了謝石送來的捷報,不露聲色,隨手把捷報放在旁邊,照樣下棋。
客人知道是前方送來的戰報,忍不住問謝安:「戰況怎樣?」謝安慢吞吞地說:「孩子們到底把秦人打敗了。
」客人聽了,高興得不想再下棋,想趕快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別人,就告別走了。
謝安送走客人,回到內宅去,他的興奮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過門檻的時候,踉踉蹌蹌的,把腳上的木屐的齒也碰斷了。
這是著名的典故「折屐齒」的來歷。
淝水之戰是發生在東晉時期。
淝水之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戰爭,發生在公元383年(東晉太元八年)8月至12月。
這場戰爭是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並給後人留下有意義的歷史掌故和歷史遺跡。
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授鞭斷流」等成語,一直膾炙人口。
(望採納~)

㈧ 淝水之戰三個典故

淝水之戰以少勝多
自古以來,為將者最大的榮耀就是能夠打出一場精彩的以少勝多的戰役,然而這樣的戰役卻是極少的,畢竟在硬實力大大落後的情況下,想要用少量的兵力擊敗遠多於己方的敵軍,困難程度可想而知,甚至這種戰役不是你做好了所有的准備就能贏的,還要看上天幫不幫你,對手腦不腦殘。
上面已經說了以少勝多的不易,那麼淝水之戰為什麼能夠做到以少勝多,打出這么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呢?要知道當時前秦可是有著80多萬的軍士,而東晉只有8萬精兵,相差何其之多,無腦一擁而上前秦幾乎不可能輸。但是前秦還是輸了,一戰輸掉了國本,瞬間分崩離析,那麼這是為什麼呢?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當時東晉主戰派將士意志足夠堅決,雖然兵少,到那時大多都是精銳,作戰能力很強,而且指揮出色,准確抓住前秦的弱點果斷出擊,而且南方人水性比較好,比較適應水戰,有著淝水的天險,比較容易發揮自己的作戰能力。然而其實真正決定戰局的還是前秦自己的失誤。
第一,當時才是前秦統一北方之後沒多少年,雖然表面上是統一了,但是經過連年的征戰,國家的物資儲備就不足,內部的統治也還不穩定,這個時候不應該忙於作戰,如果能夠穩個十幾二十年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再去攻打東晉,那麼無論東晉戰術多好都很難贏。再來苻堅用人不當,戰略部署不恰當,長途戰線太長,糧草運送麻煩,容易被偷襲,雖然總兵力遠遠超過東晉,但是真正能和東晉正面打的其實也沒有多少,就算稍多也多的有限,不足以形成碾壓。
淝水之戰的啟示
根據史書記載,前秦苻堅總共糾集了步兵騎兵超過百萬人,其中光是先鋒軍就有25萬人,可以舒適縱觀古今中外的戰爭史都少有這么大規模的,但是最後這百萬人竟然被東晉區區八萬人給擊潰了,這是什麼回事呢?這場淝水之戰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呢?
首先從政治上來看,當時前秦其實是諸多民族諸多勢力的一個幾何體,苻堅雖然算是一統的北方,但只是軍事上的簡單統一,在政治上很多氏族的豪強並沒有真的臣服於他,就連王猛臨死之前都曾經說過他最大的敵人不是東晉而是歸降前秦的鮮卑等民族的貴族,這群人手裡還有不少兵力,萬一反叛很麻煩。但是苻堅沒有在意,不想著先安穩國內,其實當時只要苻堅多等上十幾年,休養生息,完全可以很輕松的拿下東晉,所以說淝水之戰苻堅的失敗告訴我們穩定的政治和民心的支持是戰爭勝利的一大保障。
其次從經濟上來看,當時前秦剛剛結束一統北方的戰爭沒有多久,各方面的儲備都不是很完善,經濟實力並不強,而東晉在之前進行過幾次經濟改革,人民富強,國庫充足,所以在經濟上也是東晉更占上風,而且自古以來戰爭的勝敗都和經濟實力相掛鉤,少有經濟實力不如反而能贏的(南宋什麼的就不要說了)。
同時在軍事布置上最關鍵的一個啟示就是驕兵必敗,苻堅太過驕傲,太相信自己手下的百萬大軍,所以在戰略戰術的部署上都遠遠不如東晉,結果被東晉找到機會成就了這兒一場輝煌的勝利

㈨ 簡述幾個關於馬的典故

「拍馬屁」的由來人們把阿諛奉承稱為「拍馬屁」。「拍馬屁」一詞最初來自蒙古族。古代蒙古人凡是牽馬與別人相遇,就要互相拍拍對方的馬屁股,連聲稱道:「好馬,好馬。」以示贊賞和友好。但在那時,也確有些趨炎附勢之徒,只要遇到王公貴族牽的馬,便不分好差優劣,總要跑上去拍拍馬屁股,不斷贊嘆:「好馬,好馬,大人真有福氣!」久而久之,「拍馬屁」就變為謅媚巴結之意的貶義詞,流傳至今。
「露馬腳」的起源人們把不小心露出原形稱為「露馬腳」。那麼,「露馬腳」之說是怎麼來的呢?有兩個版本。一說源於唐代,每逢喜慶活動,人們有舞麒麟的習俗。其實世上沒有麒麟,是古人想像出來的吉祥仁獸。為此,人們便把繪制的麒麟皮包裹在馬身上假作麒麟。馬在翩翩起舞時,若麒麟皮包裹不嚴密,則會露出馬腳來,於是被稱之為「露馬腳」。另一說源於明代,那時婦女均是小腳,而明太祖朱元璋的馬皇後卻有雙未經纏裹的大腳。女子大腳為當時一大忌諱,故馬皇後終日用長裙掩飾,從不將腳露出裙外。一次,馬氏乘轎游覽金陵街頭,不料轎簾忽然被一陣大風掀起,結果她擱在踏板上的一雙大腳露了出來,故稱「露馬腳」。
「馬虎」的來歷人們把辦事粗枝大葉稱為「馬虎」。宋朝有位畫家,一次剛畫好一隻虎頭,此時又有人請他畫馬,於是他不假思索,居然就在畫好的虎頭後面畫上了馬的身子,成為馬身虎頭的「馬虎圖」。此時,畫家的大兒子問他「是馬還是虎」?他說是虎。可是他的小兒子問他,他又說是馬。豈料,後來大兒子去打獵,遇見一匹馬,他誤為是虎,將馬射死,結果不得不給馬主賠償損失;小兒子在野外遇到一隻虎,他誤為是馬,便跑上前去騎它,結果被虎吃掉。最後,這位畫家痛心疾首,憤然把「馬虎圖」付之一炬,並作詩一首引以為戒:「馬虎圖馬虎圖,似馬又似虎。大兒依圖射死馬,小兒依圖餵了虎。草堂焚燒馬虎圖,奉勸諸君莫學吾。」

馬的成語
【一馬當先】作戰或做事時,不畏艱難,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軍萬馬】形容士兵眾多,聲勢壯大.
【天馬行空】喻才思豪放飄逸.
【心猿意馬】形容心思意念飄浮不定.
【犬馬之勞】謙稱自己微薄的服務像犬馬一般微不足道.
【汗馬功勞】喻為征戰奔走的功勞.
【老馬識途】喻經驗豐富的人.
【兵荒馬亂】形容戰亂破壞之嚴重,秩序之紊亂.
【走馬看花】大略觀看事務外象,無暇細究其底蘊.
【車水馬龍】形容繁華熱鬧.
【招兵買馬】徵招士兵,購買馬匹;指集結武力,預謀作戰.
【金戈鐵馬】表示軍隊裝備很好,作戰力非常強;或喻戰爭.
【青梅竹馬】指幼時游戲的伴侶.
【指鹿為馬】形容歪曲事實顛倒是非.
【秣馬厲兵】磨快武器,餵飽戰馬,准備戰斗;也泛指事前積極的准備.
-
【馬耳東風】形容一個人對別人所說的話漠不關心,聽過就忘.
【馬到成功】用以祝賀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馬革裏屍】形容軍人英勇地戰死在沙場上.
【馬首是瞻】指完全聽從領導人的指揮來行動.
【塞翁失馬】(1)比喻人因禍得福.(2)形容禍福無常,不能遽下定論.
【駟馬難追】話一說出口,難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語謹慎,要信守諾言.
【龍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馬齒徒長】比喻只是年齡徒然加大,但沒有大作為.
【聲色犬馬】形容生活非常糜爛.
【懸崖勒馬】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醒悟回頭.

指鹿為馬
秦始皇死後,趙高和李斯專政,他們為保住自己權勢,假傳「聖旨」,令本應繼承皇位的秦始皇大兒子扶蘇自殺身亡,控制秦王的次子胡亥即位成了秦二世。趙高做了宰相高職,想伺機再推倒胡亥篡奪皇權。趙高狡猾陰險,他知道自己出身低下,各大臣都不服他。為了測試各個官員對他的態度,一日,趙高拉來一隻鹿,當著眾大臣的面對胡亥說:「陛下收下這只卑臣千方百計尋得的好馬吧!」胡亥笑道:「丞相是否搞錯了?你拉來的是一隻鹿哇,哪裡是良馬?」趙高並不理會皇帝的話,卻仔細觀察周圍人的反應,有人跟著趙高隨聲附和,有人卻說真話指出是鹿非馬。結果,說真話的陸續都被趙高設計殺害了。從此,留下「指鹿為馬」成語。
⒊塞翁失馬
」是一則寓言故事,語出《淮南子•人間訓》。它是為闡述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禍福倚伏觀服務的。
⒋伯樂相馬
伯樂本來的名字叫孫陽,他是春秋秦穆公時的人,很會辨別馬匹的好壞,是著名的相馬師,所以人們叫他伯樂(天上星宿名稱,傳聞專管天馬)。有一次,伯樂經過虞阪,眼睛一亮,看見一匹千里馬;但是這匹馬卻被人當成劣馬,用來拉車。伯樂覺得十分的痛心,不禁淚如雨下。這匹馬彷佛也知道伯樂很同情它,也口吐白沫,連連嘶叫起來。伯樂有一個朋友名叫方九皋,也很會相馬。有一次,他找來了一匹駿馬,告訴秦穆公說這是黃色的雌馬。秦穆公牽來一看,卻是一匹栗色的雄馬,不禁大失所望。事後,穆公對伯樂說:「方九皋連雄馬、雌馬,以及毛色都分不清楚了,怎麼可能看得出馬的好壞呢?」伯樂不以為然,他認為方九皋看重馬的內在精神,而不重外形。穆公聽了,再牽出馬仔細的察看,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馬。
人們常把具有賞識人才的眼力的人比做伯樂,而把有用的人才比做千里馬,這就是「伯樂相馬」。
⒌老馬識途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齊桓公和丞相管仲討伐孤竹國,被敵軍騙到了沙漠地帶。看看天晚,但見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慘霧,冷凄凄數群啼鬼,亂颯颯幾陣悲風。管仲說:「久聞北方有旱海,是極厲害之處,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教傳令收軍,帶來火種,遇風即滅,吹之不燃。隨行軍士,各各敲金擊鼓,一來以屏陰氣,二來使各隊聞聲來集。管仲見山谷險惡,急教尋路出去,卻東沖西撞,盤盤曲曲,全無出路。管仲說:「我知道老馬識途,老馬多從漠北而來,可擇老馬數頭,觀其所往而隨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馬數匹,縱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馬革裹屍
馬援是東漢的開國元勛,他平定了邊境的動亂,威震南方,被封為伏波將軍。
馬援回到京城洛陽,大家都來向他祝賀,其中有個名叫孟翼的官員。馬援對孟翼說:「為什麼先生不說些指教我的話,而一味誇獎呢?」孟翼不知如何應對。馬援說:「漢武帝時的伏波將軍路博德,開拓了七個郡的土地,他的封地只有數百戶。我的功勞比路將軍小得多了,封地多達三千戶。賞大於功,先生為什麼不在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如今,匈奴和烏桓還在北方不斷侵擾,我打算向朝廷請求當個先鋒,作一個有志的男兒。男兒應該戰死在邊疆荒野的戰場上,只用馬的皮革裹著屍體就行了(馬革裹屍),怎麼能躺在床上,死在兒女的身邊呢?」 孟翼聽了由衷地佩服。
一個月後,馬援又奔赴北方前線。63歲時馬援病死在軍中。
漢血馬經典故事
漢血馬以前脖子流出的漢有紅色物質,像流血一般,故稱之。中國古代稱為
「大宛馬」、「兩極天馬」,現稱為「阿哈馬」。
二千年前,世界馬種處於原始土種狀態,中亞土庫曼乾旱少雨的沙漠綠
洲中,已曾有十分優秀的快馬——漢血馬。張騫出塞發現了漢血馬。當張騫向漢
武帝匯報大宛馬後,武帝便命張騫帶百餘人的使團去了大宛國(今土庫曼)
求馬,帶一尊黃金馬的模型,希望以此重新換回大宛馬。結果大宛國不允,歸途
中漢使被殺,金馬遇劫,大宛國是一封閉小國,並不知中國的強大,此種行為使
漢武帝大怒,逐作出武力取馬的決定,從此爆發了兩次大宛馬戰爭。李廣利將軍
率兵數萬人首次懲罰失利,第二次大獲全勝,大宛國獻出三千匹馬給漢朝,二次
戰爭始得大宛馬,可見漢朝重視馬匹到何種程度。
當今純血種中含有百分之二十多的漢血馬血統,而今漢血馬是最長壽馬,可
活到二十三歲。
王亥馴馬
馬,原是一種野生動物,最早叫「火畜」。在5000年前的黃帝時代,人們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傳說有一次,黃帝的部下捕獲了一匹野馬,每當人們接近它時,它就前蹄騰空,昂頭嘶鳴,或把後腿崩起,但它並不傷害人和其它動物,只以草為食。當時人們都還不認識這種動物,便把黃帝請來辨認。黃帝觀察很長時間,也未能認出是什麼動物,只讓大家不要殺掉,派馴養動物的能手王亥用木欄先把它圈起來。
過了一段時間,王亥發現欄桿外邊又來了幾匹這種紅色的野馬,它們對著欄桿內的那匹野馬叫個不停,不肯離開。過了一天,王亥把木欄門打開,不料外邊的好幾匹野馬一下子都沖進木欄,和圈在欄內的野馬混在一起,互相嘶叫了一陣,然後又都卧了下來。王亥把欄桿門關住,用割來的草喂它們。過了不長時間,其中一匹馬突然生下了一隻小馬駒。王亥高興極了。消息傳開,人們也都紛紛前來觀看。這些野馬和人接觸的時間一長,好像發現人類並不想傷害它們,所以在人面前也不驚慌,變得十分溫順。特別是小馬駒,很喜歡和人在一起玩耍。
有一天,王亥喂過馬後,牽出一匹性格溫順的馬,縱身跳上馬背。馬一受驚,猛地四蹄騰空飛奔起來,把毫無精神准備的王亥一下子拋下來跌了個仰面朝天。等王亥從地上爬起來,馬已跑得很遠了。王亥站起來望著越跑越遠的馬,心裡十分著急,以為它再也不會回來了。正要往回走,不料,這跑得很遠的馬,又扭頭跑回來了。王亥高興極了,忙把馬引進欄桿內圈好。後來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用桑樹皮擰成一條繩子,把馬頭綁好,慢慢牽出來。然後又跳上馬背。馬仍像頭一次一樣,四蹄騰空,飛奔起來。這回王亥吸取了上次教訓,一隻手緊緊抓住綁在馬頭上的繩子,另一隻手又緊馬鬃,任憑馬怎麼飛跑,王亥總是不鬆手。跑了一陣後,馬的速度減慢下來,直到馬不再跑時,王亥這才勒過馬頭,緩緩地騎著回去。
王亥騎馬成功後,一下子轟動了許多人,風後、應龍、常先、大鴻等前來觀看,很快黃帝也知道了。應龍是黃帝身邊的一員大將,對騎馬當然更感興趣。他積極協助王亥馴馬,練習騎馬。就在這時,一件不幸的事發生了,一天清早,王亥、應龍起來練馬,忘記把欄桿門關上,一隻老虎乘無人時闖進圈裡,把可愛的小馬駒咬死,正張口要吃的時候,被人們發現了。老虎來不及吃掉小馬駒,跳出欄桿逃走了。王亥和應龍一見小馬駒被老虎咬死,氣得快要發病,立刻帶上弓箭,騎上馬向老虎逃去的方向追去。他們一口氣奔跑了幾十座山。終於找到了這只老虎。兩人看準目標,連發幾箭,把老虎射死在山谷中。在返迴路上,王亥、應龍又騎在馬上順便射死了幾只鹿。不料他們的行動,引起了風後的注意。風後一向智多謀廣,他腦子一動,便對黃帝說:「既然騎在馬上能追老虎,能射殺野獸,那麼,打仗時能不能也騎在馬上,追殺敵人?」風後建議黃帝下一道命令:「各部落所有打獵的人,今後出外打獵,一律不許射殺野馬。凡能捉回野馬者,給予獎勵。」黃帝不僅同意這個建議,而且自己也開始練習騎馬。他命應龍、王亥對捉回來的200多匹野馬要精心飼養,進行訓練。應龍專門挑選200多名精乾的小夥子,每天從早到晚,既馴馬,又練人。經過兩年多的訓練,中華民族最早的一支騎兵就這樣誕生了。這支騎兵在後來的涿鹿大戰中起了重大作用。
馬有關的俗語和諺語
一馬不跨雙鞍。
人有錯手,馬有失蹄
人奔家鄉馬奔草。
人怕理,馬怕鞭,蚊早怕火煙。
人要煉,馬要騎。
人是衣裳馬是鞍。
小馬兒乍行嫌路窄。
千里騾馬一處牛。
馬上不知馬下苦,飽漢不知餓漢飢。
馬上摔死英雄漢,河中淹死會水人。
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發。 馬至灘,不加鞭。
馬行十步九回頭。
馬屁拍在馬腿上。
馬看牙板,樹看年輪。
馬群賓士靠頭馬。
見鞍思馬,睹物思人。
牛頭不對馬嘴。(驢唇不對馬嘴)
心急馬行遲。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天馬行空,獨來獨往。
老馬識途。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鞍不離馬,甲不離身。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驢唇不對馬嘴。
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http://www.ruiwen.com/news/50013.htm

㈩ 胡服騎射是什麼典故

不管是哪裡的經驗,只要對自己有益,就應該學習。

失敗換來的教訓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親率大軍進攻北部的中山國。但打到中山國的南境重鎮房子(今河北高邑縣東)時,就遭到中山國的頑強抵抗,難以深入了。趙國龐大的車兵部隊被中山國車兵和銳卒打得節節敗退。趙國的前沿重鎮——鄙邑也失於中山國之手。

在趙國對中山國發起進攻時,燕國為報宿怨也乘機起兵,從中山國北部與燕境相接的那塊缺口打了進去,一直攻到中人(今河北唐縣)。但也被中山軍打退。

房子之役後,趙武靈王帶領隨從北上伐郡,最北到達了無窮之門(今河北張北南),接著又西折至黃河,登上黃華山巔,縱覽北方形勢。趙武靈王從分析首戰利弊中,認識到中山國不能輕取,要實現攻取中山國的夙願,還得將趙軍建設得比現在更加強大,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必須實行軍事制度的改革。他的視線緊緊地追蹤著山下一股股剽悍的北方部族的游騎,一個念頭湧上心來:假如打破傳統的車戰編制,將幾十萬趙軍訓練得像眼底的游牧騎兵這樣,打起仗來如風馳電掣般地奔襲敵人,那近取中山,遠開胡地,不就易如反掌了么!但要學胡騎,必得胡服。

華夏士兵袍長袖大,身裹重甲,系扎繁瑣,單騎作戰很不方便。

而胡人穿著緊身的短衣、長褲,外套輕甲,就極便於單騎,彎弓射箭甚是利索。想到這里,趙武靈王趕緊將大臣樓緩召至近前,將自己的這一想法告訴了他。樓緩當即表示贊同,但左右隨行的大臣卻一致反對。返回國都後,趙王又向賢臣肥義透露了自己的想法,並徵求他的意見:「我若胡服騎射以教百姓,人們一定要議論我,怎麼辦?」肥義聽後鼓勵趙王說:「辦任何事不能持疑慮畏難的態度,不然就一事無成。相傳帝舜曾向有苗氏部落學習南國舞蹈,大禹治水路經『裸國』,也入鄉隨俗,袒露著上身。因此,移風易俗也不是不可能的。」肥義的一番言辭,堅定了趙王的決心,他當即穿上胡服發誓道:「我再也不猶豫了,就讓舉世皆笑我譫妄。胡地、中山必歸我手!」接著,就派臣下王蝶轉告自己的叔父公子成說:「我已改穿胡服了,准備明早即以這身裝束面見群臣,在這件有關國家命運的大事上,您應聽從我的,請叔父也改穿胡服吧,如果您不願服從,那麼,我的這項改革就很難推行下去了。」

趙王的勸說遭到了公子成的拒絕。公子成告訴來者說「胡服騎射是。『襲遠方之服,變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其後果是被中原諸國摒出華夏之外,視為戎狄之邦。」公子成的反對,正是趙王預料中的。

於是他決定親自登門說服公子成。趙王對公子成說:「服裝是為了便用,禮是為了便事,地方不同,服裝禮儀也就不同。我們趙國東邊有河、薄洛之水,與齊、中山為鄰,但卻沒有『舟楫之用,夾水居之民,將何以守?』我們西與樓煩、秦、韓相連,可是卻沒有『騎射之備』。

往日中山倚仗齊勢,侵佔我們的國土,先王感到恥辱,抱恨而終。今天胡服騎射,就是要報仇雪恥,可是叔父卻為了順從習俗,而悖逆先君簡子、襄子的意願。這既對不起列祖列宗,也辜負了我對您的一番厚望。」

公子成聽畢,連聲稱罪,誠懇地接受了趙武靈王賜予的胡服。第二天,趙武靈王、公子成、肥義、樓緩、王繰等都穿著胡服上朝。

百官見狀,也紛紛改穿胡服。趙武靈王見「胡服」在朝廷得到了推行,便向全國下達了「胡服令」。

力排眾議

但「胡服令」在推行中仍遇到了很大阻力。原來,王族趙文、趙造、趙俊和大臣周紹反對胡服。他們說:「衣服有常,禮之制也」,「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亂民」,「蒞國者不襲奇辟之服,中國不近蠻夷之行」。趙武靈王針鋒相對地駁斥說:「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襲,何禮之循?昏聵的君王不變易先王之禮,照樣免不了滅亡,而賢明的君主,不沿襲前代也能成就王業」。趙文等人也被趙王說服了。最後還剩下一個王族公子趙燕反對胡服,趙王斷然下令說:「如你不立即改換胡服,我將對你處以極刑以利法令推行。」趙燕嚇壞了,也慌忙找來胡服穿上。就在趙王與一些頑固分子爭辯的時候,趙國上下普遍改穿了胡服。

在胡服的基礎上,趙王廣泛地招募騎射之士和訓練現有的士兵掌握騎射之術。不到一年,趙國就建成了一支人數眾多、兵力強盛的騎兵部隊。這支騎兵取代了趙國過去的車兵的地位,成為趙軍的主力。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親率這支新建的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輕取了中山國的寧葭(今河北石家莊市西北)。這里離中山國都靈壽僅有咫尺之隔(靈壽在寧葭西北),靈壽與寧葭之間橫亘著滹沱水。

趙王估計強攻靈壽不利,便主動西折,然後北進千里,大破林胡和樓煩部落,兵鋒直抵榆中(今內蒙古鄂爾多斯黃河北岸),林胡王獻馬乞和。在趙國騎兵的打擊下,林胡、樓煩開始了大規模北遷,其中留下來的一部分就歸屬於趙了。趙武靈王在新闢土地上建立了雲中、雁門兩郡,在原陽(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專設了「騎邑」,用來訓練騎兵。這時有個叫牛贊的大臣出來反對說:「國有固籍,兵有常經。變籍則亂,失經則弱」。趙武靈王反駁牛贊說:「古今異利,遠近異用」,「令重甲修兵不可以腧險,仁義道德不可以來朝」,堅持了集訓騎兵,建立大規模的訓練基地。為了鞏固北疆,公元前302年,趙武靈王還「命吏大夫奴遷於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北)。命將軍、大夫、適子、代吏皆貂服」,進一步推廣胡服騎射。

趙王歸國後,即派樓緩到秦,仇液到韓,王賁到楚,富丁到魏,趙爵到齊。這種同時間一國使者兼程並出,分別游說爭取各國的外交舉措,即使在縱橫捭闔、瞬息萬變的戰國政治舞台上也是罕見的。與此同時,趙王還委派代相趙固專門負責聯絡和訓練胡兵。另外,趙國對周邊的軍事戒備也相當嚴密。一部分騎兵被抽調到戒備「燕、三胡、秦、韓」的前線。在黃河和漳水兩岸訓練出的水軍,也嚴密地守衛著「河、薄洛之水」,以備齊患。經過這番部署,公元前305年,趙武靈王親率將士第二次進攻中山國。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