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虎子典故

虎子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2-05 19:31:31

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

東漢時候來,班超跟隨奉源車都尉(官名)竇固和匈奴打仗,立有功勞.後被派出使西域(今新疆全省,甘肅邊,和蔥嶺以西中亞一部份地區).他首先到鄭善國.國王早知班超為人,對他十分敬重,但隔一個時期,忽然變得怠慢起來.班超召集同來約三十六人說:「鄭善國最近對我們很冷淡,一定是北方匈奴也派有人來籠絡他,使他躇躊不知順從那一邊.聰明人要在事情還沒有萌芽的時候就發現它,何況現在事情已經很明顯了.」
經過打聽,果然是這樣.於是班超又約同所有的人:「我們現在處境很危險,匈奴使者才來幾天,鄭善國王就對我們這么冷淡,如果再過一些時候.鄭善國王可能會把我們綁起來送給匈奴.你們說,這該怎麼辦?」當時大家堅決地表示願聽他的主張.他使繼續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在今天夜裡用火攻擊匈奴來使,迅速把他們殺了.只有這樣,鄭善國王才會誠心歸順漢朝.」
這天夜裡,班超就和他同去的三十六個同伴,沖入匈奴人住所,奮力死戰,用少數人力戰勝了多數的匈奴人,達到了預期目的.
以後的人就根據這個故事,引伸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話,用來說明人們做事,如果不下決心,不身歷險境,不經過艱苦的努力,是不能達到目的的

⑵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故

「不入抄虎穴,焉得虎子」 出自《後漢書·班超傳》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比喻不冒危險,就不能成事。今也用來比喻不經歷最艱苦的實踐,就不能取得真知。

【典故】
東漢時,漢明帝召見班超,派他到新疆去,和鄯善王交朋友。班超帶著一隊人馬,不怕山高路遠,一路跋涉而去。他們千里迢迢,來到了新疆。鄯善王聽說班超出使西域,親自出城迎候。東道主把班超奉為上賓。班超向主人說明來意,鄯善王很高興。[1]
過了幾天,匈奴也派使者來和鄯善王聯絡感情。鄯善王熱情款待他們。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說了東漢許多壞話。鄯善王頓時黯然神傷,心緒不安。第二天,他拒不接見班超,態度十分冷淡。他甚至派兵監視班超。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對策。班超說:「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慮,兩國和好。」可是班超他們人馬不多,而匈奴兵強馬壯,防守又嚴密。
班超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天深夜,班超帶了士兵潛到匈奴營地。他們兵分兩路,一路拿著戰鼓躲在營地後面,一路手執弓箭刀槍埋伏在營地兩旁。他們一面放火燒帳篷,一面擊鼓吶喊。匈奴人大亂,結果全被大火燒死,亂箭射死。
鄯善王明白真相後,便和班超言歸於好。

⑶ 不入虎xie焉得虎子的來歷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讀作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常用作主語、分句,比喻不冒危險,就不能成事。今也用來比喻不經歷最艱苦的實踐,就不能取得真知。可參見《後漢書·班超傳》:「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典故:東漢名將班超,早年曾率兵出擊北匈奴貴族,戰功顯赫,隨即與從事郭恂(xun)一起被派遣出使西域。剛到鄯善國(本為樓蘭國,漢昭帝時改為鄯善)時,鄯善國王還款待得十分周到,後來卻忽然改變了態度。班超感到奇怪,猜想這一定是北匈奴派來了使臣從中作梗,鄯善王不知所從的緣故。於是班超喚來對方侍臣,詐他道:「我聽說北匈奴使臣已經來了好幾天了,他們現在在哪裡?」侍臣一聽,十分惶恐,交待了一切。班超一聽,果然不出他所料,便私自把隨從來的官兵三十六人全部召到一起喝酒,趁大家酒勁正濃,激發道:「現今大家和我一起都身在異國,本是想立大功,以求發達。可匈奴使臣來到這里沒有幾天,鄯善王就不把我們放在眼裡里,說不定哪天他會把我們送給匈奴,那我們的身體骨肉可就要被豺狼吞吃了。大家說該怎麼辦?」部下們都說:「在這危亡之地,生死都由司馬您調遣!」於是,班超提議道:「不進老虎洞,就得不到老虎崽(「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眼下也只有趁夜火攻匈奴使臣大營,使他們不知我們究竟有多少人馬,然後趁亂消滅了他們。這下鄯善王就會嚇破了膽,我們的事才能成功。」大家提出:這事要不要跟從事郭恂商量一下,班超怕郭恂膽小壞事,一口否定。就這樣,班超獨自率領三十六人,一舉拿下匈奴軍營,鄯善國舉國震驚。於是班超和他的部下們一起勝利完成了這次出使任務,與鄯善王和盟而還。

⑷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話的典故和出處是怎樣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後漢書·班超傳》, 比喻不經歷艱險,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過實踐取得真知。
原文:十六年,奉車都尉竇固出擊匈奴,以超為假司馬,將兵別擊伊吾。戰於蒲類海,多斬首虜而還。固以為能,遣與從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廣奉超禮敬甚備,後忽更疏懈。超謂其官屬曰:「寧覺廣禮意薄乎?此必有北虜使來,狐疑未知所從故也。明者睹未萌,況已著耶!」乃召侍胡,詐之曰:「匈奴使來數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狀。超乃閉侍胡,悉會其吏士三十六人,與共飲。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與我俱在絕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貴。今虜使到裁數日,而王廣禮敬即廢;如今鄯善收吾屬送匈奴,骸骨長為豺狼食矣。為之奈何?」官屬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從司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滅此虜,則鄯善破膽,功成事立矣。」眾曰:「當與從事議之。」超怒曰:「吉凶決於今日;從事文俗吏,聞此必恐而謀泄,死無所名,非壯士也!」眾曰:「善。」初夜,遂將吏士往奔虜營。會天大風,超令十人持鼓藏虜舍後,約曰:「見火然,皆當鳴鼓大呼。」餘人悉持兵弩夾門而伏。超乃順風縱火,前後鼓噪,虜眾驚亂。超手格殺三人,吏兵斬其使及從士三十餘級,余眾百許人悉燒死。明日,乃還告郭恂。恂大驚,既而色動。超知其意,舉手曰:「掾雖不行,班超何心獨擅之乎!」恂乃悅。超於是召鄯善王廣,以虜使首示之,一國震怖。超曉告撫慰,遂納子為質。還奏於竇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並求更選使使西域。帝壯超節,詔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選乎!今以超為軍司馬,令遂前功。」超復受使,固欲益其兵,超曰:「願將本所從三十餘人足矣。如有不虞,多益為累。

⑸ 有關老虎的故事典故

戰國時代,互相攻伐,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約,國與國之間通常都將太子交給對方
作為人質。「戰國策」:「魏策」有這樣一段記載:
魏國大臣龐蔥,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
「現在有個一人來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不相信。」
龐蔥說:「如果有第二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有些將信將疑了。」
龐蔥又說:「如果有第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當然會相信。」
龐蔥就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
了老虎了。現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里的街市遠了許多,議論我的人又不止
三個。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龐蔥陪太子回國,魏王果然沒有再召見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當然不會有老虎。說市上有虎,顯然是造謠、欺騙,但許多人這
樣說了,如果不是從事物真相上看問題,也往往會信以為真的。
這故事本來是諷刺魏惠王無知的,但後世人引伸這故事成為「三人成虎」這句成語,乃
是借來比喻有時謠言可以掩蓋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偽,必須經過細心考察
和思考,不能道聽途說。否則「三人成虎」,有時會誤把謠言當成真實的。

⑹ 關於老虎的故事典故或成語歇後語

狐假虎威:老虎捉到一隻狐狸,要吃它。狐狸說:『上天命令我做百獸的王,你吃了我就違背了天意。如果你不信,就跟我一塊兒走,百獸見了我沒有一個不逃跑的。』老虎依了它的話,跟它一塊兒走,果然各種走獸見了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百獸是怕自己,還真以為是怕狐狸(見於《戰國策 ·楚策》)。比喻倚仗別人的勢力來欺壓人。
虎卧龍跳:形容字勢雄強超逸。語出南朝梁袁昂《評書》:"王右軍書﹐字勢雄強﹐如龍跳天門﹐虎卧鳳閣﹐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
白虎復夷:秦漢時西南少數民族中專事獵虎者的稱號。白虎﹐白額虎的略語;復﹐免除賦稅或勞役。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載:秦昭襄王時,有白虎率群虎為患,秦王懸賞招募有能殺之者封萬戶侯。於是夷人廖仲葯等三人射殺白虎。秦王欲如約,因嫌其夷人,乃改為"復夷人頃田不租"等厚待之,並與之"盟曰:'秦犯夷輸黃龍一雙,夷犯秦輸清酒一鍾。'夷人安之"。漢代興起,夷人"亦從高祖定亂有功。高祖因復之,專以射白虎為事",故世人號為"白虎復夷"。
虎溪三笑:佛門傳說。虎溪在廬山東林寺前﹐相傳晉僧慧遠居東林寺時﹐送客不過溪。一日陶潛﹑道士陸修靜來訪﹐與語甚契﹐相送時不覺過溪﹐虎輒號鳴﹐三人大笑而別。後人於此建三笑亭。世傳有"虎溪三笑圖"﹐蓋本此。宋樓鑰《跋東坡<三笑圖贊>》謂遠公卒於晉義熙十二年丙辰﹐時年八十三。陸修靜生於義熙三年丁未﹐卒於劉宋元徽五年丙辰﹐去遠公之亡正一甲子。修靜卒年七十二﹐遠公之亡﹐修靜才十歲。修靜於劉宋元嘉末始來廬山﹐距遠公之亡已三十餘年﹐淵明之亡亦二十餘年﹐故三人不可能同在一起﹐此殆好事者之妄傳﹐不可信。
斷蛟刺虎:相傳晉周處曾射蛟殺虎﹐為民除害。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後以"斷蛟刺虎"謂武藝高強﹐行為俠義。
眈眈虎視:像老虎一般地威視著。語本《易.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雕虎焦原:.《屍子》﹕"中黃伯曰﹕余左執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又﹕"莒國有石焦原者﹐廣尋﹐長五十步﹐臨百仞之溪﹐莒國莫敢近也。有以勇見莒子者﹐獨卻行劑踵焉。"後以"雕虎焦原"謂壯士履險。
賈虎荀龍:東漢賈彪兄弟三人,並有高名,而彪(字偉節)最優,故天下稱曰:"賈氏三虎,偉節最怒。"見《後漢書.黨錮傳.賈彪》。又東漢荀淑八子,都有名聲,時人稱為"八龍",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正始中人士比論"劉孝標注引《逸士傳》。後世因以"賈虎荀龍"稱文武全才的人。
餓虎吞羊:形容迅猛貪婪。
餓虎撲食:比喻動作迅速而猛烈。也說餓虎撲羊。
二馬一虎:方言。猶言馬馬虎虎。
放虎自衛:比喻尋求保護不當,反而自招禍害。
風虎雲龍:比喻聖主﹑賢臣的遇合。
鳳嘆虎視:形容談吐文雅,器宇軒昂。
宮鄰金虎:謂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貪婪如金之堅,凶惡如虎之猛。
虎步龍行:形容帝王的儀態不凡﹐如龍虎之姿。
虎視鷹揚:謂雄視高翔﹐甚有威儀。
虎超龍驤:比喻群雄奮起﹐互相角逐。
虎嘯風生:比喻英雄乘時奮起。
甘冒虎口:謂甘願冒著生命危險。
虎躍龍驤:形容威武雄壯。
虎鬥龍爭:比喻群雄互相爭斗。
虎豹九關:謂天門的門禁森嚴。
虎子狼孫:比喻凶暴貪殘的人。
虎尾春冰:比喻極其危險的境地。
虎略龍韜:兵書的代稱。亦指用兵的謀略。
虎窟龍潭:比喻極艱險的境地。
虎踞鯨吞:比喻豪強割據和相互兼並。
虎頭燕頷:形容相貌威武。古之相者說是萬里封侯之相。
虎嘯風馳:謂事物之相互感應。
虎嘯龍吟:形容歌聲雄壯而嘹亮

●【虎跑泉】傳說唐朝性空和尚到杭州遊玩,喜愛南山靈氣鍾秀,但苦於缺水。南嶽童子派了兩制老虎跑(刨)土出泉,甘甜爽口,取名「虎跑泉」。

【虎皮羊質】形容羊身上雖然披了一張老虎皮,但是弱的本質並未改變:它仍然是

看到青草很高興,看到狼就全身戰栗。

【如虎而冠】指老虎穿戴人的衣帽,但本性不改。西漢初,眾大臣要立齊王為皇帝,

而狼邪王劉澤說,齊王的舅父駟鈞為人凶惡暴戾,如冠而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指不進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東漢明帝時,班超出

使鄯善國,了解到匈奴的使節正使鄯善王倒向匈奴。班超在關鍵時刻召集部下計議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於是,他率部下趁夜襲擊燒殺了匈奴使者,鄯善國恢復了與漢朝的友好關系。

⑺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是什麼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出自《後漢書·班超傳》 :「超曰:『不入虎穴,不回得虎子。』」答 比喻不冒危險,就不能成事。今也用來比喻不經歷最艱苦的實踐,就不能取得真知。

東漢時,漢明帝召見班超,派他到新疆去,和鄯善王交朋友。班超帶著一隊人馬,不怕山高路遠,一路跋涉而去。他們千里迢迢,來到了新疆。鄯善王聽說班超出使西域,親自出城迎候。東道主把班超奉為上賓。班超向主人說明來意,鄯善王很高興。 過了幾天,匈奴也派使者來和鄯善王聯絡感情。鄯善王熱情款待他們。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說了東漢許多壞話。鄯善王頓時黯然神傷,心緒不安。第二天,他拒不接見班超,態度十分冷淡。他甚至派兵監視班超。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對策。班超說:「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慮,兩國和好。」可是班超他們人馬不多,而匈奴兵強馬壯,防守又嚴密。 班超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天深夜,班超帶了士兵潛到匈奴營地。他們兵分兩路,一路拿著戰鼓躲在營地後面,一路手執弓箭刀槍埋伏在營地兩旁。他們一面放火燒帳篷,一面擊鼓吶喊。匈奴人大亂,結果全被大火燒死,亂箭射死。 鄯善王明白真相後,便和班超言歸於好。

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

聲明:詞條人人可編輯,創建、修改和認證均免費

詳情

一分鍾了解不入虎穴7.1萬 43"

一分鍾了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7萬 2'2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後漢書·班超傳》, 比喻不經歷艱險,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過實踐取得真知。[1]

中文名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外文名

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

漢語拼音

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

近義詞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出處

《後漢書·班超傳》

寓意

不冒危險,就不能成事

今義

不經歷艱苦實踐,就難以取得真知

成語造句

造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敢於靠近火山的攝影家才能拍攝到火山噴發的那一剎那的壯觀景象!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基本信息

【成語名稱】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釋義】不進入老虎的巢穴,怎麼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經歷艱險,就不能取得成功。也只需通過實踐取得真知。

【出處】《後漢書·班超傳》: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三國志·呂蒙傳》:蒙曰:「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回:忠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2]

【漢語拼音】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

【英文翻譯】No pain, no gain.

【字詞解釋】焉:怎麼。

【成語性質】中性詞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分句。

【近義詞】親臨其境、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塞翁失馬,焉之非福(安知非福)

【反義詞】膽小如鼠、膽小怕事

【使 用】現已編入2011年北京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中,為必考俗語之一

成語出處」

【典故1】



後漢書

原文:

十六年,奉車都尉竇固出擊匈奴,以超為假司馬,將兵別擊伊吾。戰於蒲類海,多斬首虜而還。固以為能,遣與從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廣奉超禮敬甚備,後忽更疏懈。超謂其官屬曰:「寧覺廣禮意薄乎?此必有北虜使來,狐疑未知所從故也。明者睹未萌,況已著耶!」乃召侍胡,詐之曰:「匈奴使來數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狀。超乃閉侍胡,

⑼ 關於虎的故事

黔之驢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內物也,以容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盪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