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線圓壺寓意

線圓壺寓意

發布時間: 2021-02-04 11:02:57

『壹』 徐金根的今年製作的線圓紫砂壺的價格是多少

金根老師的壺不便宜啊,如果你要買,我明天打個電話幫你問

『貳』 水壺三條波浪線什麼意思

是不是阿迪標志就是兩波浪一個圓點,而不是三條杠
那是傳說中的"美國阿迪達斯控股"出品的,甚至在上海南京路上開過一段時間,很快就銷聲匿跡了。
貌似跟真的阿迪沒聯系

『叄』 葫蘆工藝品有什麼寓意

特色:葫蘆的形狀,瓶口小,瓶身大,易入難出; 用來化病去煞,並有防血光之效,葫蘆化病,人所共知,但葫蘆貔貅可添夫妻情分則甚少人知道。若夫妻緣薄,可擺放葫蘆貔貅在床頭,增加夫妻恩愛。另外,凡家中有病人,可擺放此法器,對健康有利,家有小孩及長者更應選用。此物在一定程度亦可化煞擋災,用途廣泛。
應用:葫蘆可以化病,是風水中的常用法器,男女均可選用.具有神奇的效應,可使身體強壯,精神愉快。家中有小孩及長者更應選用,有祛病益壽作用。葫蘆具有化煞轉運、吉祥的作用,葫蘆可收煞,使化煞效果倍增。同時「止泄耗財氣」,阻止財氣化解。風水上,可令人運滯及帶來疾病的飛星均屬土,稱為土煞。葫蘆五行屬金,化解土煞;並且為兩個圓形葫蘆身,圓形屬金亦化解土煞。
「禮之源葫蘆」與「福祿」音同,它是富貴的象徵,代表長壽吉祥。另外因葫蘆藤蔓綿延,結子繁盛,又被視為祈求子孫萬代的吉祥物。在屋樑下,懸掛著葫蘆,其稱之為「頂梁」,據說有此措施後,居家比較平安順利;較講究的民眾,則用紅繩線串綁五個葫蘆,稱為「五福臨門」。在台灣的鄉間,流傳一句諺語:「厝內一粒瓠,家風才會富」,意思是說,在家裡擺放一個葫蘆,才會發財、富有。

如果夫妻緣薄,可以擺放一隻在床頭,加強夫妻情分,增加夫妻感情。葫蘆還用作除病之用,只須擺在病者的床尾或擺放在病者的睡側。就可以吸取病人身上的病氣,使其快速的好起來。如果是健康人,則可以吸取人身上的晦氣,提升運勢。

『肆』 呂氏陰陽太極紫砂壺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很貴。

為隆重獻禮祖國60華誕,弘揚中國民族文化,呂氏父子首度聯手,紫砂壺藝泰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呂堯
[呂氏陰陽太極紫砂壺]

呂氏陰陽太極紫砂壺
‍臣,當今最年輕工藝美術大師、央視大劇《紫玉金砂》主演呂俊傑聯袂創制,集陰陽太極、東方美學、道家智慧、「和」文化、禪茶文化於一身,陰輔陽,陽佐陰,氣息相通,如太極之象,渾然一圓,鑄就當代紫砂器中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壺」。
「陰陽太極壺」是紫砂藝術品的巔峰之作,其細微處理耐人尋味,讓人嘆為觀止。壺嘴圓潤,撫之令人震撼,形狀似經滄海桑田的太湖石,巧而不匠,取法自然。嘴含而不露,再次契合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含蓄雅緻之風。整個作品虛實互補,色澤光潤,線條平整,無一不恰到好處,無愧於「千年壺」的美譽。
《呂氏陰陽太極紫砂壺》含兩把壺,合二為一,高約5.7cm,直徑約12.3cm,以呂氏家藏陳腐30年的極品紫砂泥,經「呂派壺藝」天工細制。作品以 「陰陽太極圖」為元素,將金、木、水、火、土五行以抽象方式表達,同時借鑒明代傢具「榫卯」結構,「壺中藏壺」,將陰壺(黑)、陽壺(紅)合二為一,兩把壺的「的手」神似抽象的男女人體,相互勾連寓意陰陽相生、生生不息的「和諧、生福(壺)」理念。細節取「6」代表「順」的寓意,暗藏6個「60」符號對應建國60周年,寓意六六大順,天作之合。嘆為觀止的是,兩位大師在一件器物上不僅呈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之源、男女琴瑟和諧的人體美學,還表現了古典傢具的巨匠巧思,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繁榮昌盛、和睦團結的喜人景象,堪為當今紫砂藝術的罕見珍品。

這壺博寶寶珍商城有,你可以去那看看。

『伍』 葫蘆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

葫蘆是中華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人們常掛在門口用來避邪、招寶。上至百歲老翁,下至孩童,見之無不喜愛。就連電視劇中也要賦於葫蘆以多能和神話的功效。緣由之一也不乏因其有著古老的淵源。葫蘆的枝「蔓」與萬諧音,每個成熟的葫蘆里葫蘆籽眾多,漢族就聯想到「子孫萬代,繁茂吉祥」;葫蘆諧音「護祿」「福祿」,加之其本身形態各異,造型優美,無須人工雕琢就會給人以喜氣祥和的美感,古人認為它可以驅災辟邪,祈求幸福,使子孫人丁興旺。亞腰葫蘆在外型上看是由兩個球體組成,象徵著和諧美滿,寓意著夫妻互敬互愛。如果夫妻緣薄,可以擺放一隻在床頭,加強夫妻情分,增加夫妻感情。葫蘆還用作除病之用,只須掛在病者的床尾或擺放在病者的睡側。就可以吸取病人身上的病氣,使其快速的好起來。如果是健康人,則可以吸取人身上的晦氣,提升運勢。葫蘆掛在大門外,則有保屋內人平安的作用。因此,千百年來,葫蘆作為一種吉祥物和觀賞品,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和珍藏。葫蘆不但在古代人民的物質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而且與文學、藝術、宗教、民俗、神話傳說乃至政治等關系也十分密切,圍繞葫蘆所形成的種種意識形態,無疑是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博大精深,葫蘆文化經歷數千年的歷史積淀,以其獨特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現代文化中仍佔有重要的地位。我國至少有20多個民族拜匏,也就是崇拜葫蘆,並有葫蘆神話相伴隨。聞一多在《伏羲考》中,列出了與葫蘆相關的神話49種;我省有學人統計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就發現葫蘆神話119則。
葫蘆神話大多有這樣一些內容:葫蘆是誕生始祖的母體;是先祖靈魂的歸宿地;葫蘆籽是萬物的種子;葫蘆笙聲是祖先的聲音。[7]總之,葫蘆已成為觀賞、收藏、實用的上好佳品,是中華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徵。葫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國考古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發現了7000年前的葫蘆及種子,是目前世界上關於葫蘆的最早發現。葫蘆在中國古代有許多記載,同時關於其名稱也有多種叫法,「瓠」、「匏」、「壺」、「甘瓠」、「壺盧」、「蒲盧」均指葫蘆。「壺」、「盧」本為兩種盛酒盛飯的器皿,因葫蘆的形狀和用途都與之相似,所以人們便將「壺」、「盧」合成為一詞,作為這種植物的名稱。而「葫蘆」則是俗寫,並不符合原意。不過後來人們約定俗成地寫作「葫蘆」,一直延續到現在。葫蘆文化研究者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鍾敬文認為,葫蘆文化是中華民俗文化中具有一定意義的組成部分。中國的好些民族都有起源於葫蘆的神話,葫蘆被當作祖先的來源看待。從文獻上看,中國古代民間就有以葫蘆等為多子象徵的信仰。後來道教興起,葫蘆被納入其宗教體系,增加了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佛教的傳入和流布,也給葫蘆增添了新的花葉。現在民間傳承的故事中,葫蘆成為一種「靈物」。例如廣泛流傳的「寶葫蘆」故事就說故事的主人翁擁有了寶葫蘆,想要什麼就可以有什麼。這表現了過去貧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那使他們慾望得到滿足的手段就是得到寶葫蘆。所以說,葫蘆是中華文化中有豐富內涵的果實,它是一種人文瓜果,而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瓜果!

『陸』 紫砂壺蓋上的孟陳是什麼意思啊

孟臣是明代一制壺名家的常用款,現代仿製品居多。
「豫豐」為清末至民國紫砂陶器店號。為吳頤山嫡傳後裔,世居蜀山南街的吳同構其父吳啟南於清宣統二年( 1910 年)所開,早期所用印款為「鼎裕」,用竹刀所鐫刻民國始用店號印款「豫豐」。印款為葫蘆圖案,中間有「豫豐」二字。豫豐紫砂陶器店至抗戰年間在吳同構手中敗落。

惠孟臣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明代天啟到清代康熙年間,荊溪人,著名壺藝名家。「孟臣」姓惠,是從聽泉山館珍藏的白砂大壺中得知的,根據是此壺底款有「天啟丁卯年荊溪惠孟臣制」楷書十一字。關於他的姓氏、籍貫和大約生活年代有了較明確的斷定。

惠孟臣壺藝出眾,獨樹一幟,作品以小壺多、中壺少、大壺最罕,所制茗壺大者渾朴,小者精妙。善於配製多種調砂泥,有白砂、紫砂、硃砂,以朱紫者多,白砂者少。壺式有圓有扁,有高身、平肩、梨形、鼓腹、圓腹、扇形等,尤以所制梨形壺最具影響,十七世紀末外銷歐洲各地,對歐洲早期的制壺業影響很大。據說安妮皇後在定製銀質茶具時,要求模仿惠孟臣的梨形壺。孟臣所造小壺大巧若拙,移人心目,以擅制小壺馳名於世,後世稱為「孟臣壺」,這種小壺特別適合於飲功夫茶,因而風靡南國。後期專制硃砂幾何形小壺,造型奇、體積小、工藝精。這種壺式為後世水平壺的前身。孟臣壺工藝手法極洗煉,富節奏感,尤其是壺的流嘴,不論長或短,均剛直勁拔,有著與眾不同的鮮明特色。壺體光澤瑩潤,胎薄輕巧,線條圓轉流暢,成為孟臣壺突出的風格特徵。

惠孟臣制壺除注重壺體渾朴精妙外,尤注重銘刻的書法。他的刻款書法秀娟,不離唐賢風格,筆法絕類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孟臣壺」傳器款識有書「文杏館孟臣制」、「荊溪惠孟臣制」、「惠孟臣制」、「孟臣制」。有的前面標有製作年份或絕句,如「大明天啟丁卯孟臣制」、「水浸一天星孟臣」、「葉硬經霜綠孟臣制」、「煙村四五家孟臣」或「雲入西津一片明」、「寸心千古秀」等詩句,一般是在十幾字組成的詩句或吉祥語閑章下鐫刻孟臣制,字體多為楷書,也有行書體,筆勢靈動,具書法韻味,用竹刀刻劃,後期作品並用鈐印。孟臣壺的款識以蓋內有「永林」篆書小印者為最佳精品。

『柒』 紫砂壺底部印鑒窯是什麼意思

紫砂壺底章除了是識別製作者的重要標志以外,也可以用來判斷做工的好壞,同時也是古代印陶的一種延續,屬於篆刻藝術的范疇,也是紫砂壺的組成部分。一件作品的好壞判斷可以從款識的好壞去判斷,同理,一把紫砂壺的好壞也可以通過底款的好壞去判斷。只要把每個細節都處理好處理得當,這才算得上一件好的紫砂壺作品。 底款印章的大小:用印鈐款,理由視作品的大小而相應配置。倘若幾人合作,幾人的印章大小亦宜相仿。有人曾說用印寧小勿大,大則不雅,此說有一定道理,也不盡如此。我曾應呂堯臣之囑作「堯臣陶藝」一印,擬戰國璽意,與其代表作「玉璽壺」底一般大小,鈐之於壺即為一巨璽,匠心獨運,非常巧妙。因此製作者如能多備一些大小不同的印章,用起來方能得心應手,恰倒好處。 底款印章的形式:印式變化有姿可與整體作品的藝術美相得益彰。印章除正方形、朱白文(鈐在壺上則相反,一凹一凸)外,還有半通形、瓦當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葫蘆形、自然形、肖形等各種印面形式。凡一件作品同時鈐用二方或二方以上印章者,就需擇不同的印面形式。曾獲巴拿馬博覽會金獎的程壽珍喜用一方圓中有方、方中見圓的「冰心道人」印,鈐在其作品「掇球壺」上,渾然一體,如見古佛之容。 鈐壓的位置:一般用印在底部,蓋內,口下。如用在壺的明處,尤其要審查位置。用得好,可以起裝飾作用,活躍振醒,得畫龍點睛之妙。有心者不妨一試。 底款印章的風格:一般來說工細精緻的作品,宜用娟巧秀麗的印章;朴實奔放的作品,宜用粗獷老辣的印章;端莊穩重的作品,宜用方正平穩的印章。制壺名家王寅春常用的名印「王寅春」,得漢鑄印神韻、殘缺自然,通力巧妙,鈐在其作品上,印雖小卻顯得雍容大度。顧景舟先生所用「景舟制陶」一印,線條不粗卻剛勁飽滿,恣意縱橫而錯落有致,確是大家風度。現在有不少人喜用一種四平八穩、粗細、深淺一致,工藝化的印章,且不問作品風格是否相宜,看後使人很膩味。 壺的造型與提名也可用風格相應的印章來匹配。「秦權壺」,可用有「田」框的仿秦印、半通印。「漢瓦壺」可用仿瓦當印。「集玉壺」,可用仿切玉印。壺身裝飾性強的可選用烏蟲篆印。 壺的風格,隨人而異。揣摩用印,也要相類而施。用印也是創作的一個部分;要一並構思,有機結合,才能進一步提高作品的藝術性。這點往往為創作者所忽視。 用閑章應與作品寓意相合。青年壺藝家吳群祥其居曰「草木居」,寓草木有情。「草木居」一印為篆刻家馬士達先生所作,鈐之於壺,脈脈傳情,耐人尋味。 鈐印的輕重:鈐印時應注意平整,用力均勻,不可深淺不一。由於印的形式與風格有異,作印者用刀深淺不一,鈐印時也應恰倒好處。有的不一定要鈐足,有的卻非鈐足不可。清代篆刻名家陳鴻壽(號曼生)設計的壺式,寓巧與拙,古樸而又幽默。楊彭年製作,底鈐「阿曼陀室」一印,鈐足後方顯得雄健朴茂,運刀猶如雷霆萬鈞,金石味十足。 印章的製作要求:紫砂款識所用印章的製作者有印人,也有不少民間陶工,優劣懸殊。現在紫砂陶有了很大發展提高,款識的藝術水平往往還不及古代的。「王南林制」、「楊彭年造」、「阿曼陀室」這樣精彩的款識現在見不到。究其原因,作印者是篆刻名家,也懂得紫砂一二,制壺者也具有一定的藝術素養,也懂篆刻一而。因此我們現在的紫砂作者也應該懂點篆刻,有條件的應請印人作印

『捌』 送紫砂壺有什麼寓意,以紫砂壺為禮有什麼典故

堯臣、蔡襄、蘇東坡這些大文豪都留下了一些詠茶名篇、名句。其中梅堯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堪稱千古絕唱,講的就是用紫砂陶壺烹茶。當然最講究、最有創造精神的要數蘇東坡了。他總結出「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情。」用活水、江流深水煎茶,味道會不同凡響,更加清醇清遠。 到了明代飲茶的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595年張源撰寫的《茶錄》對沏茶的程序,做了詳盡的介紹: 「探湯純熟便取起,先注少許壺中,祛湯冷氣,傾出,然後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過中失正……兩壺後又用冷水湯滌,使壺涼潔,不則減茶香矣。」 這與今天的沏茶方法沒有什麼不同。 烹茶演變為沏茶,對茶壺的質地要求就相對高了,通過千百年來的實踐,人們發現,用紫砂壺泡茶,茶味雋永醇厚,由於紫砂壺能吸收茶葉汁,用的時間愈長,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 於是,紫砂壺也就應運而生,製作紫砂壺的高手、名家、大師也就一個個走到歷史的前台,他們的名字和業績與紫砂壺的興衰交織在一起。
通常的說法,紫砂壺的創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時的龔春(供春)。 「余從祖拳石公讀書南山,攜一童子名供春,見土人以泥為缸,即澄其泥以為壺,極古秀可愛,所謂供春壺也。」(吳梅鼎:《陽羨瓷壺賦·序》) 供春壺,當時人稱贊「栗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短短12個字,令人如見其壺。 可惜供春壺已不得見,現在流傳的供春壺多是仿品。當代宜興紫砂大師顧景舟先生的一件仿品,價格也在20萬港幣左右,足見供春壺的藝術價值多麼珍貴。龔春傳時大彬、李仲芬。二人與時大彬的弟子徐友泉並稱為萬曆以後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 時大彬的紫砂壺風格高雅脫俗,造型流暢靈活,雖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獨運,朴雅堅致,妙不可思。他的高足徐友泉晚年自嘆:「吾之精,終不及時(時大彬)之粗也。」 徐友泉,手工精細,擅長將古代青銅器的形製做成紫砂壺,古拙莊重,質朴渾厚。傳說,徐友泉幼年拜時大彬為師學藝,懇求老師為他捏一頭泥牛,時不允。此時一真牛從屋外經過,徐急中生智搶過一把泥料,跑到屋外,對著真牛捏了起來,時大加贊賞,認為他很有才華,於是欣然授其全部絕活,後來果然自成一家。 以上四人為第一期時代的紫砂壺大師。 第二期紫砂壺大師為清初人陳鳴遠、惠孟臣。 陳鳴遠以生活中常見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菇、荸薺的造型入壺,工藝精雕細鏤,善於堆花積泥,使紫砂壺的造型更加生動、形象、活潑,使傳統的紫砂壺變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藝術品,充滿了生氣與活動。同時,他還發明在壺底書款,壺蓋內蓋印的形式,到清代形成固定的工藝程序,對紫砂壺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於陳鳴遠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一時,故仿品、贗品大量出現。顧景舟先生說,從少年習藝,直至暮年,半個多世紀中他也只見到幾件真品,收藏家要特別小心以防走眼。 明末天啟、崇禎年間的惠孟臣,長於製作小壺,以小勝大。孟臣壺以竹刀劃款,以器蓋內有「永林」篆書小印者為精品。 第三期紫砂壺大師是清代中葉嘉慶、道光年間的陳鴻壽和楊彭年。 陳鴻壽,是清代中期的著名書畫家、篆刻家。藝術主張創新,他倡導「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須要見「天趣」。他把這一藝術主張,付諸紫砂陶藝。第一大貢獻,是把詩文書畫與紫砂壺陶藝結合起來,在壺上用竹刀題寫詩文,雕刻繪畫。第二大貢獻,他憑著天賦,隨心所欲地即興設計了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壺,為紫砂壺創新帶來了勃勃生機。他與楊彭年的合作,堪稱典範。現在我們見到的嘉慶年間製作的紫砂壺,壺把、壺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陳鴻壽設計、楊彭年製作的,後人稱之為「曼生壺」。陳鴻壽使紫砂陶藝更加文人化,製作技術雖不如明代中期精妙,但對後世影響很大。 楊彭年首創捏嘴新工藝,他不用模子,信手捏來,隨意而成,頗具天趣。 乾隆以後,伴隨著清王朝的衰落頹勢,紫砂壺的製作也愈來愈不景氣。 值得一提的是嘉道年間的邵大亨,他為陳鳴遠以後的一代高手,其它如邵友蘭、邵友廷、蔣德休、黃玉麟、程壽珍諸人,則一代不如一代。更多的是因循守舊,很少創新,製作工藝也日漸草率荒疏。 當代的紫砂大師,首推顧景舟老先生,顧老潛心紫砂陶藝六十餘年,爐火純青,登峰造極,名傳遐邇。其餘如朱可心、高海庚、裴石民、王寅春、吳雲根、徐秀棠、李昌鴻、沈蘧華、顧紹培、汪寅仙、呂堯臣、徐漢棠、蔣蓉等也各自身懷絕技,各有專長,皆為一時俊才。

『玖』 送紫砂壺有什麼寓意,以紫砂壺為禮有什麼典故

紫砂壺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從明武宗正德年間以來紫版砂開始製成壺權,名家輩出,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
據說紫砂壺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1]古來名壺,從明正德嘉靖年間供春的樹癭壺、六瓣圓囊壺,到季漢生創意設計、曹安祥製作的同時能泡兩種茶水的紫砂鴛鴦茶器中華龍壺,每一把壺都獨具匠心,在壺的欣賞性上下功夫。
因為有了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紫砂壺才這樣珍貴,令人回味無窮。更加上紫砂壺泡茶的好處、和茶禪一味的文化,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貴不俗的雅韻。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