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退隱的典故

退隱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2-04 01:59:05

Ⅰ 成功後退隱的名人例子

最有名的當屬勾踐滅吳後的范蠡和劉邦開國後的張良

Ⅱ 名人成名後退隱的故事

嚴光(前39年—41年),又名遵,字子陵,漢族,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市低塘街道)人回,原姓庄答,因避東漢明帝劉庄諱而改姓嚴。東漢著名隱士。嚴光少有高名,與東漢光武帝劉秀同學,亦為好友。其後他積極幫助劉秀起兵。事成後歸隱著述,設館授徒。 劉秀即位後,多次延聘嚴光,但他隱姓埋名,退居富春山。 後卒於家,享年八十歲,葬於富春山。范仲淹贊撰有《嚴先生祠堂記》,內有「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的贊語,使嚴光以高風亮節聞名天下。

Ⅲ 形容「隱退」的成語有哪些

朝令夜遁;出處進退;出處語默;飛遁離俗;飛遁鳴高;功成身退;進思盡忠,退思補過;文行出處;勇退急流;用舍行藏。

Ⅳ 與隱居生活有關的典故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出處】《晉書·陶潛傳》。
【釋義】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歷史典故】
陶淵明,又名陶潛,是東晉著名的詩人、辭賦家和散文家。他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中。他的曾祖父是東晉著名的大將軍陶侃,但到他這代,陶家已經敗落,生活貧困。盡管如此,從小陶淵明還是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博覽群書,養成不愛慕虛榮、不貪富貴的高潔性格。

義熙元年(405年),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出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潯陽郡的督郵劉雲,以兇狠貪婪聞名遠近,每年兩次以巡視為名向轄縣索要賄賂,每次都是滿載而歸,否則就栽贓陷害。縣吏說:「我們應當穿戴整齊、備好禮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郵。」陶淵明嘆道:「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意思是我怎能為了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小人賄賂獻殷勤。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於是,陶淵明在出任彭澤令八十多天後,就離開衙門,收拾行裝,返回家鄉,從此過起隱居生活。對於官場,他絲毫沒有眷戀之心,反而有一種重獲自由的怡然自得。他每天飲酒寫詩,過著世外桃源一樣的清閑生活。
【成長心語】
名利本為身外物,卻讓許多人樂此不疲地執著追逐,正所謂「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但是,陶淵明做到了,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名利並非人生全部的追求,我們不應為名利而活,被名利驅使。淡泊不是不思進取,不是無所作為,不是沒有追求,而是以一顆純凈的心靈對待生活與人生的慾望和誘惑。在順境中不得意忘形,身處逆境時不枉自菲薄,寵辱不驚,悉由自然。這樣就會使你真正地享受人生,在淡泊中充實自己。

Ⅳ 出名隱退的古代名人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漢族,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外號「詩佛」。王維四十歲後,隨著李林甫執政,唐代政治逐漸走向腐敗,他的政治熱情受到壓抑,逐步走上一條迴避政治斗爭,追求的閑適的生活道路。他先是在終南山、藍田、輞川等了隱居,身為官吏,卻全身遠禍於林下。期間創作了許多優美的山水田園詩。此乃其山水詩。創作的社會基礎和思想基礎。盛唐的殷在《河嶽英靈集》中評價王維的詩曰:「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成珠,著壁成繪;一字一句,皆出常境」。

范蠡:生於楚平王十二年(公元前517年)字少伯,春秋戰國末期,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是歷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我囯長達五千餘年的封建傳統,均以「士、農、工、商」為列,士為首,商為末,直至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須著一黑一白之劣規,故范蠡一生雖有輝煌業績,然終因棄官經商的經歷使他無緣與歷史名人共同載入史冊。)

他出身貧寒,但聰敏睿智、胸藏韜略,年青時,就學富五車,上曉天文、下識地理,滿腹經綸,文韜武略,無所不精。然縱有聖人之資,在當時貴胄專權、政治紊亂的楚國,范蠡卻不為世人所識。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槜李之戰(今浙江嘉興),吳王闔閭陣亡,因此兩國結怨,連年戰亂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闔閭之子夫差為報父仇與越國在夫椒(今江蘇太湖中洞庭山)決戰,越王勾踐大敗,僅剩5000兵卒逃入會嵇山。范蠡遂於勾踐窮途末路之際投奔越國,「人待期時,忍其辱,乘其敗……」「持滿而不溢,則於天同道,上天會佑之;地能萬物,人應該節用,這樣則獲地之賜;扶危定傾,謙卑事之,則與人同道,人可動之。」 他向勾踐慨述「越必興、吳必敗」之斷言,進諫:「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被拜為上大夫後,他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礪堅,君後勿悲,臣與共勉!」

三年後歸國,他與文種擬定興越滅吳九術,是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劃者和組織者。為了實施滅吳戰略,也是九術之一的「美人計」,范蠡親自跋山涉水,終於在薴蘿山浣紗河訪到德才貌兼備的巾幗奇女——西施,在歷史上譜寫了西施深明大義獻身吳王,里應外合興越滅吳的傳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踐二十餘年,苦身戮力,卒於滅吳,成就越王霸業,被尊為上將軍。

「吳王亡身餘杭山,越王擺宴姑蘇台。」在舉國歡慶之時,范蠡急流勇退,遂與西施隱姓埋名、泛舟五湖。

後來,他輾轉來到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帶領兒子和門徒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墾荒耕作,兼營副業並經商,沒有幾年,就積累了數千萬家產。他仗義疏財,施善鄉梓,范蠡的賢明能幹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持政務的相國。他喟然感嘆:「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於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徵兆。」於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給知交和老鄉。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遷徙至陶(今山東定陶西北),在這個居於「天下之中」(陶地東鄰齊、魯;西接秦、鄭;北通晉、燕;南連楚、越。)的最佳經商之地,操計然之術(根據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順其自然、待機而動。)以治產,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遂自號陶朱公,當地民眾皆尊陶朱公為財神,乃我國道德經商——儒商之鼻祖。

史學家司馬遷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史書中有語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於人」;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的軍事宗旨:強則戒驕逸,處安有備;弱則暗圖強,待機而動;用兵善乘虛蹈隙,出奇制勝。為後世稱道並沿用。

范蠡著名的經濟思想:「勸農桑,務積谷」、「農末兼營」、「務完物、無息幣」、「平糶各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 等至今對現代的經濟建設也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著作有《計然篇》;在《國語·越語下》《史記·貨殖列傳》中均有記載;《漢書·藝文志》記有范蠡兵法二篇,但皆已流失。

嚴光,本姓庄,史家因避漢明帝劉庄諱改姓嚴,一名遵,字子陵,東漢會稽餘姚人,流寓於桐廬。嚴光少有高名,王莽天鳳中(14~19),嚴光在長安遇到劉秀,於是兩人同受業尚書,結成好友。當時劉秀尚微賤,得與嚴光交友常引以為榮。劉秀起兵反莽,嚴光積極擁護。新地皇四年(23)王莽被殺,新朝滅亡,劉秀何時登位做皇帝還在猶豫中。前將軍耿純說:「天下士大夫,捐親戚,棄土壤,依大王於矢石之間者,其計因望攀龍附鳳、附鳳翼,以成其所志也。」就是說,跟隨劉秀打天下的人,是為了做官,榮宗耀祖。嚴光對「攀龍附鳳」甚不感興趣。更始三年(25)六月,劉秀登基做皇帝,定都洛陽,嚴光乾脆易名改姓,隱身不見了。

劉秀登基後,仍十分懷念嚴光,令海內各處尋找嚴光下落,並使畫工繪成肖像,到處張貼。建武五年(29),有人奏報,有一男子身披羊裘垂釣澤中,劉秀知是嚴光,忙命有司備了馬車,帶了禮物,將他請到洛陽。嚴光舊友大司徒侯霸遣使奉書問候。因侯霸在王莽朝初任過淮平大尹,現在又居顯要,嚴光看不起他,只給侯霸送了一個口信,說:「君房(侯霸的字)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懷仁輔義天下說,阿諛順旨腰領絕。」意思是說臣子輔助君主以仁義治國家,則天下悅服;如果只知阿諛奉承,對君主的錯誤主張也一味曲從,就難免會受到腰斬頸斷的極刑。劉秀親自去看望嚴光,嚴光高卧如故。劉秀到床前問道:「子陵,你何故不肯相助我呀?」嚴光回答:「從前唐堯是有道明君,想請巢父幫助他治理國家,巢父聽說要他做官司,認為耳朵都被弄臟,忙用水洗耳。人各有志,豈能相迫?」劉秀將嚴光請入宮內,敘起舊事,當面封嚴光為諫議大夫,嚴光並不稱謝,亦不辭行,回到桐廬富春山中,過著垂釣生涯。

嚴光不事王侯,耕釣富春山,在當時被視為清高,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對他贊賞備至。在范仲俺們看來,在群彥攀龍附鳳、熱衷爭名奪利的世風下,嚴子陵功成不居的高風亮節,確能收到使「貪夫廉,懦夫立」的功效。所以他在知睦州時,修築嚴子陵祠,並撰《嚴重重祠堂記》,歌曰:「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嚴光告誡侯霸的「懷仁輔義天下說,阿諛順旨腰領絕」的兩句話,在當時確是輔君治國要訣。可見他的心中裝著國事、裝著人民,後人對他「不事王侯」的高風亮節這樣贊賞也就可以理解了。

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後親友私謚靖節。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

陶淵明出身於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

年幼時,家庭衰微,八歲喪父,十二歲母病逝,與母妹三人度日。孤兒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裡生活。孟嘉是當代名士,「行不苟合,年無誇矜,未嘗有喜慍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亂;至於忘懷得意,傍若無人。」(《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淵明「存心處世,頗多追仿其外祖輩者。」(逮欽立語)日後,他的個性、修養,都很有外祖父的遺風。外祖父家裡藏書多,給他提供了閱讀古籍和了解歷史的條件,在學者以《庄》《老》為宗而黜《六經》的兩晉時代,他不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樣學了《老子》《莊子》,而且還學了儒家的《六經》和文、史以及神話之類的「異書」。時代思潮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兩種不同的思想,培養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愛丘山」的兩種不同的志趣。

陶淵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懷著「大濟蒼生」的願望,任江州祭酒。當時門閥制度森嚴,他出身庶族,受人輕視,感到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晉書陶潛傳》)他辭職回家後,州里又來召他作主簿,他也辭謝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荊州,投入桓玄門下作屬吏。這時,桓玄正控制著長江中上游,窺伺著篡奪東晉政權的時機,他當然不肯與桓玄同流,做這個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詩中寫道:「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對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戀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對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發出了深長的嘆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喪辭職回家。元興元年(402年)正月,桓玄舉兵與朝廷對抗,攻入建康,奪取東晉軍政大權。元興二年,桓玄在建康公開篡奪了帝位,改國為楚,把安帝幽禁在潯陽。他在家鄉躬耕自資,閉戶高吟:「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表示對桓玄稱帝之事,不屑一談。元興三年,建軍武將軍、下邳太守劉裕聯合劉毅、何無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蘇鎮江)起兵討桓平叛。桓玄兵敗西走,把幽禁在潯陽的安帝帶到江陵。他離家投入劉裕幕下任鎮軍參軍。(一說陶淵明是在劉裕攻下建康後投入其幕下)。當劉裕討伐桓玄率兵東下時,他仿效田疇效忠東漢王朝喬裝馳驅的故事,喬裝私行,冒險到達建康,把桓玄挾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馳報劉裕,實現了他對篡奪者撫爭的意願。他高興極了,寫詩明志:「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榮木》第四章)劉裕打入建康後,作風也頗有不平凡的地方,東晉王朝的政治長期以來存在「百司廢弛」的積重難返的腐化現象。經過劉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則),先以威禁(預先下威嚴的禁令)的整頓,「內外百官,皆肅然奉職,風俗頓改「。其性格、才幹、功績,頗有與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對他產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劉裕為了剪除異己,殺害了討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無罪的王愉父子。並且憑著私情,把眾人認為應該殺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謚任為錄尚書事領揚州刺史這樣的重要的官職。這些黑暗現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鎮軍參軍經曲經阿曲伯》這首詩中寫道:「目倦山川異,心念山澤居」「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緊接著就辭職隱居,於義熙元年(405年)轉入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部任建威參軍。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劉敬宣上表辭職。劉敬宣離職後,他也隨著去職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紹他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遣郵至,屬吏說:「當束帶迎之。」他嘆道:「我豈能為五十斗米向鄉里小幾折腰。」遂授印去職。陶淵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辭彭澤縣令結束。這十三年,是他為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的十三年。最後、賦《歸去來兮辭》,表明與上層統治階級決裂,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決心。

陶淵明辭官歸里,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夫人翟氏,與他志同道合,安貧樂賤,「夫耕於前,妻鋤於後」,共同勞動,維持生活,與勞動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關。歸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滿堂前。」淵明愛菊,宅邊遍植菊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雜詩》)至今膾灸人口。他性嗜酒,飲必醉。朋友來訪,無論貴賤,只要家中有酒,必與同飲。他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義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縣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遷至栗里(今星子溫泉栗里陶村),生活較為困難。如逢豐收,還可以「歡會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如遇災年,則「夏日抱長飢,寒夜列被眠」。義熙末年,有一個老農清晨叩門,帶酒與他同飲,勸他出仕:「襤褸屋檐下,未足為高棲。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願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稟氣寡所諧。纖轡(回車)誠可學,違已詎非迷?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飲酒》)用「和而不同」的語氣,謝絕了老農的勸告。他的晚年,生活愈來愈貧困,有的朋友主動送錢周濟他。有時,他也不免上門請求借貸。他的老朋友顏延之,於劉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經過潯陽,每天都到他家飲酒。臨走時,留下兩萬錢,他全部送到酒家,陸續飲酒。不過,他之求貸或接受周濟,是有原則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濟親自到他家訪問。這時,他又病又餓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濟勸他:「賢者在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說:「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檀道濟饋以梁肉,被他揮而去之。他辭官回鄉二十二年一直過著貧困的田園生活,而固窮守節的志趣,老而益堅。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還清醒的時候,給自己寫了《輓歌詩》三首,在第三首詩中末兩句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表明他對死亡看得那樣平淡自然。

陶淵明的作品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有時流露出逃避現實,樂天知命的老莊思想,有「田園詩人」之稱。

張三豐
張三豐。生卒年不祥。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寶,又字君寶,號三豐,豐又作峰。較為可考的說法,張三豐約活動於元延佑(公元1314 ——1320)到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間。為遼東懿州 (今遼寧 )人,後人以他為隱仙派。或說張三豐是宋或元甚至金時人,其籍貫,亦有「平陽」、「猗氏」、「寶雞」說。

明英宗天順三年(公元1459)封為「通微顯化真人」。 憲宗於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封其為「韜光尚志真仙」。天啟三年(公元1623)熹宗稱三豐降壇顯靈,封其為「飛龍顯化宏仁濟世真君」。

傳奇與史實:

張三豐「姿態魁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須髯如戟。寒暑唯衲一蓑。所啖升斗輒盡,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讀書經目不忘,博學多才,能詩書。灑脫不羈,頗具神仙風度。他不修邊幅,又名「張邋遢」。

張三豐有頗多傳說 :傳說宋末宋徽宗曾召之,故「或言三豐金時人」;三豐武功驚人,傳說曾單拳擊殺賊百人;修為有成,傳說他能辟穀神行,死而復生。據其自述,曾任縣令,後棄官出家為全真道士。曾於終南山遇火龍真人傳以丹訣。

張三豐游武當山,與其徒在該山「去荊榛、群瓦礫」,創草廬以修道。預言 「此山異日必大興」,囑其弟子「善守香火」。不久離開武當山,雲游至四川,在青城山和鶴鳴山訪真攬勝。首創太極拳注以為修道健身之用,今日大行於世。

張三豐號稱「隱仙」。一生不慕榮利,遁世清修。遨遊四海,行蹤莫測。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派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到處尋訪他,竟毫無蹤影。此後明成祖永樂年間又多次遣張宇初及其他人尋訪,亦未得見,遂大修武當山宮觀, 使三豐「異日必大興」的預言應驗。

明代諸帝的慕求與褒封,和張三豐高深莫測的道行,以及張三豐本身「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飄忽行蹤,令張三豐的神仙傳說歷久不衰,一直到清代,甚至近代現在,仍有遇張三豐傳道的事跡流傳道門、民間 。

著述及思想:

張三豐高倡三教同源一致。 認為自古道法分正邪,道儒釋皆為正教,三教雖創始人不同,但都「修己利人,其趨一也。」因此,「牟尼、孔、老皆名曰道」。他在《大道論》說:「儒也者行道濟世者也,佛也者悟道覺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也。」他主張修道就是修「陰、陽、性命」之道,「三教聖人皆本此道而立其教也。」他主張「玄學以功德為體,金丹為用、而後可以成仙」。其著作較多,

清代高道李西月編輯有《張三豐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輯要》。

Ⅵ 隱退的古代名人有哪些

王維(來701年-761年),字摩詰源,漢族,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外號「詩佛」。王維四十歲後,隨著李林甫執政,唐代政治逐漸走向腐敗,他的政治熱情受到壓抑,逐步走上一條迴避政治斗爭,追求的閑適的生活道路。他先是在終南山、藍田、輞川等了隱居,身為官吏,卻全身遠禍於林下。期間創作了許多優美的山水田園詩。此乃其山水詩。創作的社會基礎和思想基礎。盛唐的殷在《河嶽英靈集》中評價王維的詩曰:「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成珠,著壁成繪;一字一句,皆出常境」。

范蠡:生於楚平王十二年(公元前517年)字少伯,春秋戰國末期,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是歷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我囯長達五千餘年的封建傳統,均以「士、農、工、商」為列,士為首,商為末,直至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須著一黑一白之劣規,故范蠡一生雖有輝煌業績,然終因棄官經商的經歷使他無緣與歷史名人共同載入史冊

Ⅶ 形容「退隱」的詩句有哪些

形容「退隱」抄的詩句有:襲

1、《送別》

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2、《飲酒·幽蘭生前庭》

魏晉·陶淵明

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3、《醉落魄·棲烏飛絕》

宋·范成大

棲烏飛絕。絳河綠霧星明滅。燒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滿地淡黃月。

好風碎竹聲如雪。昭華三弄臨風咽。鬢絲撩亂綸巾折。涼滿北窗,休共軟紅說。

4、《西江月》

宋·辛棄疾

萬事雲煙忽過,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納,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舊管些兒,管竹管山管水。

5、《漁家傲》

宋王·安石

燈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亂。聞說洊亭新水漫,騎款段,穿雲入塢尋遊伴。

卻拂僧床褰素幔,千岩萬壑春風暖。一弄鬆聲悲急管,吹夢斷,西看窗日猶嫌短。

Ⅷ 關於古人避世退隱思想的看法

古人難看退隱有很多種情況。

一、莊子、屈原。

主張舉世皆濁我獨舉,不願和光同塵,不願被世俗的事煩擾了自身,所以歸隱山林。

二、伯夷、叔齊。

本身並不想歸隱,但因為自己的國家滅亡了,不願意事從新朝,一步步退隱山林,最後無處可退,自殺而亡。

三、陶淵明。

在官場混跡過,後因厭倦官場風雲的人,退隱山林。

四、唐代盧藏。

借歸隱騙取功名的人。後來有個詞專門用來形容這類人,「終南捷徑」。

因為有很多類歸隱的人,所以分析起來就要看其歸隱的出發點和目的來判斷。

前三類都無可厚非。他們都是主動選擇的,裡面蘊含了他們對世事的看法,或主動放棄,或無可奈何。而第四種則乾脆以此為名,尋求完全不同的目標。從道德和人品來看,是不太看好的。

(8)退隱的典故擴展閱讀:

關於隱退的詩句:

何當造幽人,滅跡棲絕巘。——唐代:李白《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

譯文:什麼時候我能夠去造訪那個居住在山中的隱士呢?到那時我也要和他一樣遁跡於人世,自由自在地棲身在那紫閣峰上。

無媒徑路草蕭蕭,自古雲林遠市朝。——唐代:杜牧《送隱者一絕》

譯文:由於沒有人引薦,你只好遁跡雲林,遠離爭名逐利的市朝,結果門庭冷落,徑路上雜草叢生。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唐代:孟浩然《秋登萬山》

譯文:面對北山嶺上白雲起伏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把歡欣品味。

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雲。——唐代:常建《宿王昌齡隱居》

譯文:清溪之水深不可測,隱居之處只有孤雲。

萬事雲煙忽過,一身蒲柳先衰。——宋代:辛棄疾《西江月·示兒曹以家事付之》

譯文:平生所經歷的事情千頭萬緒,都像過眼雲煙般的消失了。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唐代:王維《竹里館》

譯文: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里?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Ⅸ 范蠡退隱從商的典故

商聖范蠡
從古至今,中國歷史上被稱為商聖的只有三個人,而范蠡便是其中一個,本是著名的軍事家,學富五車,知曉天文地理等,是為才子,為越王勾踐所用,後功成身退,隱居於市,一邊耕作荒田,一邊白手經商,幾度稱為富甲一方的人物,且仗義疏財,深受好評。
范蠡在成功幫助勾踐滅了吳國重振越國後,便向勾踐辭官隱退,是一個非常有遠見之人,而在那個時代「士」為首,「商」為末,范蠡從官場退出心甘情願的淪為地位最低的商人。故其一生輝煌政績,卻因為棄官從商的事情使其不能與歷史名人同入史冊。
范蠡從商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非常的別具一格,懂得佔有先機,他認為在商場上要非常有眼力見方能獲得商機,也因為如此,范蠡在隱居的近二十載歲月中,曾三次聚財千金乃至萬金,成為富甲一方。而范蠡是位仁德之人,他將所得之財均散盡以支助他人,錢財猶如身外物,對范蠡來說可得之也可散盡,甚是自在。
范蠡還是我國民間四大財神之一,是為「文財神」,他在商業領域上的作為更是帶動經濟發展,促進商業流通,他不僅有深邃的經濟思想還發明了秤的度量單位,特別注重消費者的感受,會結合其特點進行售賣。范蠡不僅涉獵農業,鼓勵耕種,還對養魚業有深刻的見解,因此范蠡還有「陶朱公」之稱。

范蠡第三次遷徙至陶(今山東肥城陶山,或山東定陶),在這個居於「天下之中」(陶地東鄰齊、魯;西接秦、鄭;北通晉、燕;南連楚、越)的最佳經商之地,操計然之術(根據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予,順其自然、待機而動)以治產,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
⑴注意選擇經商環境,把握有利時機,運用市場規律,做事有準備,不盲目。據時而動,得失均衡。范蠡關於把握時機的全面論述很有現代價值。他的待乏原則實際上是要求經營者站在時機的面前,超時以待,就像以網張魚須迎之方能獲獵。
⑵「知斗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已。」知道要打仗,所以要從各方面做好准備,知道貨物何時需用,才懂得貨物的價值。只有把時和用這兩者的關系搞清楚了,那麼各種貨物的供需情況和行情才能看
南陽淅川范蠡祠內商聖苑
得清楚。
⑶抓住現時得時無怠,因為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為之災。其三是從時而追。處於這種境況要講究一個快字,指出從時者,猶救火,追亡人。
⑷銷售理論,貴出賤取。貴出如糞土,當商品價格漲到最高點時,要果斷出手。貴上極則反賤。賤取如珠玉,當商品價格跌落到最低點,要像珠玉一樣買進,賤下極則反貴。
⑸三八價格,農末俱利。范蠡以為「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末病則財不出,農病則草不辟矣。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商人的利益受到損害,就不會經營糧食商品;農民的利益受到損害,就不會去發展農業生產。商人與農民同時受害,就會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最好的辦法就是由政府把糧食價格控制在八十和三十之間,這樣農民和商人就可以同時獲利。
⑹積著理論。「積著之理,務完物,無息幣。以物相貿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無敢居貴。」要合理地貯存商品,加速資金周轉,保證貨物質量。
⑺薄利多銷。范蠡主張逐十一之利,薄利多銷,不求暴利,這種非常人性化的主張,符合中國傳統思想中經商求誠信、求義的原則。

《軼事典故》
范蠡歸隱
范蠡在幫助越王勾踐成功之後,立刻離開了越國。他從齊國寫信給文種說:「蜚
南陽商聖范蠡畫像
(同「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大意是說:飛鳥射殺完了,好的弓箭就會被收起來。狡猾的兔子捕完了,獵狗就會被煮掉。越王為人陰險,工於心計。可以與他共患難卻不能同享樂。你為什麼還不快離開呢?文種在收到信後便稱病不上朝,但最終仍未逃脫賜死的命運。而范蠡卻早早料到這一點,不得不說,是他的過人之處啊!而鳥盡弓藏自此以後便成為了一個成語,比喻事成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或加以消滅。後代諸多名臣都以此為警戒。
興越滅吳
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槜李之戰(今浙江嘉興),導致吳王闔閭陣亡,從此兩國結怨,連年戰亂不休。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闔閭之子夫差為報父仇與越國在夫椒(今無錫太湖馬山)決戰,越王勾踐大敗,僅剩5000兵卒逃入會稽山。范蠡遂於勾踐窮途末路之際投奔越國,他向勾踐慨述「越必興、吳必敗」之斷言,進諫:「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被拜為上大夫後,他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礪堅,君後勿悲,臣與共勉!」[11]
三年後歸國,他與文種擬定興越滅吳九術,是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劃者和組織者。為了實施滅吳戰略,也是九術之一的「美人計」,范蠡親自跋山涉水,終於在薴蘿山浣紗河訪到德才貌兼備的巾幗奇女——西施,在歷史上譜寫了西施深明大義獻身吳王,里應外合興越滅吳的傳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踐二十餘年,苦身戮力,卒於滅吳,成就越王霸業,被尊為上將軍。
泛舟西湖
勾踐滅了吳國,在大擺慶功酒的那天夜裡,功勞很大的范蠡,
胭脂湖
悄悄地帶了西施,偷偷出齊門,坐上早就等在那裡的阿得大叔的小木船,穿過護城河,轉了一個圈子,直向太湖而去。他們到了太湖北邊的五里湖邊,見這里風景優美,山明水秀,就搭了幾間草房子,隱姓埋名住了下來。期間文種被殺,范蠡為了保住性命曾三遷他地,但是由於西施非常喜愛五湖風光,最後二人還是定居西湖。
三遷定陶
范蠡輾轉來到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耕作,兼營副業(捕漁、曬鹽),很快積累了數千萬家產。范蠡仗義疏財,施善鄉梓,他的賢明能幹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持政務的相國。他喟然感嘆:「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於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徵兆。」於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給知交和老鄉。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遷徙至陶(今山東肥城陶山,或山東定陶),在這個居於「天下之中」(陶地東鄰齊、魯;西接秦、鄭;北通晉、燕;南連楚、越)的最佳經商之地,操計然之術(根據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予,順其自然、待機而動)以治產,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遂自號陶朱公。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