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井岡山典故

井岡山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2-03 16:29:01

㈠ 井岡山革命故事

毛委員挑糧在井岡
井岡山是個山多田少, 紅軍來到井岡山後,人口激增,糧食不夠吃,軍民用糧主要靠山下寧岡供給。因此,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經常上寧岡運糧,毛委員和朱軍長也常常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和戰士們一道上寧岡運糧。至今, 毛委員挑米的故事還在井岡山傳播,毛澤東,朱德挑糧走過的小路也是井岡山的一大勝跡。其實毛主席挑糧的故事還有一個並不廣為人知,這就是毛主席在高灘的挑糧故事。
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的秋收暴動遭受重大挫折。在瀏陽文家市召開的前委會上,毛澤東決定放棄進攻長沙,退往萍鄉等地。但他們行至萍鄉蘆溪時,行軍路線被敵人偵悉,致使第三團在白泥嶺遭萍鄉駐敵突襲,死傷500餘人,出師未捷,損兵折將,使革命軍士氣低落,悲觀的情緒充斥在這支工農革命軍隊伍中,特別中不少知識分子和舊軍隊出身的人,認為失敗似乎已成定局,紛紛不辭而別。有些沒有骨氣的共產黨員也在這時走上了叛變的道路。,使得蘆溪白泥嶺一戰後的部隊由1000多人一下銳減到700餘人。此時,大家心情很沉重。特別是盧德銘的陣亡,官兵們都十分悲慟,毛澤東更是心痛不已。因為盧德銘生前在秋收起義的一系列重大決策上,曾給予他很大的支持。毛澤東所率領的工農革命軍陷入了空前的困境。9月25日,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翻過高步嶺進入蓮萍交界之高洲鄉。途中遇到青年農民王萬榮,王珠幾,通過他倆介紹部隊找到村裡黨組織負責人王佐和王任,王佐將工農革命軍從雜溪接到了蓮花的高洲鄉高灘村。
到達高灘村後,毛委員要求部隊全部停留在村口不得進村,讓王佐和王任先進村向村民們宣傳工農革命軍不拉夫不擾民,大家不要驚慌,然後才引部隊進駐高灘。時屆中午,毛委員等部隊領導人急著向王佐他們了解了當地黨組織和革命斗爭的情況都趕不上吃飯,誰知王佐才剛開始匯報,就聽見外面士兵大聲的喧嘩。原來部隊經過休整後在村裡里長房祠前休息吃中飯。可開飯時炊事員抬出的竟是一甑黑糊糊的薯絲。雖然連日的急行軍讓戰士們都已是飢腸轆轆了,可士兵們都吃慣了白米飯,揭開甑蓋見裡面盡是黑糊糊的,一粒米飯也沒有,都不敢盛。毛委員見狀,隨手拿了個粗瓷飯碗,滿滿地盛了一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吃了一碗又添一碗,大家見毛委員帶了頭,也就紛紛拿起碗來盛薯絲吃。戰士小王忍不住地問:「毛委員,這黑糊糊的薯絲我吞都吞不下,你怎麼吃得這樣甜?」毛委員一邊用筷子扒了扒碗里的薯絲,一邊用低沉的語調,一板一眼地說:「小兄弟,在山裡吃碗薯絲好不容易啊!要挖土、做畦、打秧、栽薯、鋤草、施肥,還要牽幾次藤;薯大了挖回家趁晴天刨絲、洗粉、曬絲。薯絲幹了還要交租納捐,留下的就不多了。有一年這里遭旱,薯乾死了,老百姓沒有吃,只得摘樹葉、野藤充飢。前邊那家房東的妻子,就是為了一勺薯絲被劣紳一腳踢死了。我們紅軍是為窮苦老百姓打天下的,想到這些苦事,我覺得有薯絲吃就是蠻不錯了,所以我吃起來就象摻了糖一樣甜。」聽到毛委員這樣一講,大家吃起來也特別香。
當天下午,略作修整的紅軍戰士們又投入了一場熱火朝天的戰斗中,為村民們收割水稻。碰到了驚慌失措的村民們,戰士們都笑容可掬的說出這樣一句話:「好甜的薯絲。」而在這熱火朝天的戰爭中還有一個更加高興的人,那就是毛委員,他親自出馬將第一擔糧食挑了出來給了村長。本來夠全村老幼忙碌半個月的的工作在一天下午的工夫就完成了,毛委員也整整挑了一下午的糧食,可是他興致不減的站在祠前台階上給村民們發表了演說。
聽說是毛委員要講話,人們都使勁鼓掌,巴掌都拍紅了還是不停。「各位父老鄉親、各位大嬸大嫂、各位兄弟姐妹:我們工農紅軍是共產黨領導下為工農打天下的軍隊。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打倒土豪劣紳,推翻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建立蘇維埃政權,讓人們真正當家作主。
大家看看今天我們的生活吧,青壯年都讓反動派拉了壯丁,還有反動派無數的苛捐雜稅鄉丁谷、灶頭谷、學谷、豬頭谷、公耕超產谷、壯丁谷、屠宰稅、使用營業牌照稅、契稅、土地稅、、、、、我們還不進來反抗我們嗎?
讓人們真正當家作主靠幾個人,幾百人都是不得的,要靠千千萬萬的老百姓。一盞燈籠照不亮,千盞燈籠合在一起才亮堂堂。鄉親們,你們都來支持紅軍,父老鄉親,只要有你們的支持,我們的革命是一定會成功的!」
這正是,毛委員挑糧在高灘,紅軍傳統不能忘。
(王重鍇整理)

㈡ 關於毛澤東井岡山會師的歷史故事

井岡山會師
井岡山會師是指1928年4月,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與朱德、陳毅領導的部分南昌起義部隊在井岡山的勝利會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上了井岡山,創建了以寧岡為中心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8年1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分隊伍,來到了湘南地區。在中共湘南特委和當地農軍的組織領導和配合下,發動了湘南武裝起義。

3月,在永興成立了湘南蘇維埃政府。

3月底,由於湘、桂、粵軍的三路「協剿」,起義農軍難以在湘南立足。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裝繼續堅持斗爭外,朱德、陳毅率南昌起義部隊和農軍向湘贛邊界的井岡山轉移。

3月下旬,毛澤東率部隊在汝城一帶擊潰了尾追湘南起義的敵軍,4月在酃縣的十都與朱德見面。

在毛澤東率部的掩護下,朱德、陳毅率領的部隊於4月中旬抵達江西省寧岡縣的碧市,與毛澤東統率的井岡山部隊勝利會師,這就是有名的井岡山會師。

根據中共湘南特委決定,兩軍會師後,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陳毅為政治部主任。開始編兩個師,一個教導大隊,旋即取消師部,改為6個團由軍部直接領導。全軍萬餘人,槍兩千餘支。接著在寧岡召開了中共工農革命軍第四軍第一次黨代表大會,會上選舉產生了第四軍軍委,毛澤東任書記。

5月4日,在礱市廣場舉行會師大會,正式宣布工農革命軍第四軍的建立(不久改稱紅軍第四軍)。

井岡山會師,壯大了井岡山的革命武裝力量,對鞏固擴大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推動全國革命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㈢ 井岡山的故事梗概

1927年10月--1939年2月間,湘贛邊界形成「工農武裝割據」的態勢,井岡山境回內曾設「(永)新遂答(川)邊陲特別區」,直屬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領導。
1949年8月,井岡山獲得解放。1950年成立「井岡山特別區」。1959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井岡山管理局」,屬江西省人民委員會直接領導。十年動亂時期的「井岡山革命委員會」屬吉安地區管轄。1977年恢復省轄的「井岡山管理局」。1981年11月,改為「井岡山縣」,由吉安地區管轄。為加快老區經濟建設和旅遊事業的發展,198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改設為「井岡山市」。

㈣ 井岡山故事

1、市名
基本概述

位於江西省西南部,處東經113°49』 到114°23』,北緯26° 27』到26°49』。東臨泰和縣,南靠遂川縣,西南與湖南省的炎帝陵接壤,北面與永新毗鄰,是江西省西南的門戶。解放前,井岡山沒有獨立的縣級行政建制。1950年在茨坪設立了井岡山特別區,1959年成立省轄井岡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設縣,1984年撤縣設市,2000年5月與原寧岡縣合並組建新的井岡山市,現轄21個鄉鎮場和街道辦事處,全市總人口14.97萬餘人,總面積為1308.58平方公里,山地面積佔87%,是一個山地面積為主的典型山區市。郵政編碼: 343600,電話區號: 0796。

氣候特點

井岡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4.2度,一月份為最冷月,平均溫度3.2度,七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僅為23.9度,極端最高溫度也只有34.8度;年平均降雨量1856.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213天,年平均日照1511小時,平均霧日96天。茨坪因海拔高度和四面環山的地形影響,具有冬長、夏短、秋早、春來晚的特點。冬天雖冷但少嚴寒,盛夏雖熱而無酷暑。

旅遊資源

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於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地形復雜,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風屏海拔2120米,是井岡山地區的最高峰。井岡山風景名勝區是1982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又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同時還是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全國十佳優秀社會教育基地。 2007年5月8日,吉安市井岡山風景旅遊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風景名勝景區總面積213.5平方公里,分為茨坪、黃洋界、龍潭、主峰、桐木嶺、湘洲、筆架山、仙口八大景區。八大景區目前只不同程度地開發建設了四大景區,開發潛力巨大。井岡山集革命人文景觀與旖旎的自然風光為一體,革命勝跡壯麗河山交相輝映光照千秋,風景名勝區有60多個景點,320多處景觀景物。景觀分為八大類:峰巒、山石、瀑布、氣象、溶洞、溫泉、珍稀動植物及高山田園風光,還較好地保存了井岡山斗爭時期革命舊址遺跡29處,其中10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巍峨群峰矗立,萬壑爭流,蒼茫林海,飛瀑流泉,有氣勢磅礴的雲海,瑰麗燦爛的日出,十里綿延的杜鵑長廊和蜚聲中外的井岡山主峰。
井岡山屬山嶽型風景名勝區景觀景點,匯雄。奇、險、峻。秀、幽的自然風光特點,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型氣候,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溫度為14.2℃。是從事愛國主義教育。學習革命傳統。旅遊風光。避暑療養回歸大自然的理想之地。當年郭沫若游覽井岡山時曾感慨萬千,揮毫留下了「井岡山下後,萬嶺不思游」的贊美詩句。今天,井岡山正以嶄新獨特的面貌迎接國內外嘉賓的光臨。

主要景點

黃洋界
位距茨坪西北面十七公里,是人文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景區。黃洋界山頂海拔1343米,這里峰巒疊嶂,地勢險峻,氣象萬千,時常彌漫著茫茫的雲霧,好像汪洋大海一望無際,故又名:汪洋界。 一九二八年八月三十日,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就發生在這里,至今保留著當年的哨口工事、紅軍營房以及毛澤東、朱德和紅軍戰士從寧岡挑糧走過的小路及路邊的荷樹。黃洋界,十里橫排,高山迭影,雄偉險峻,一望無際,一九六五年五月,毛澤東在詩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寫道:「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在這里還可以觀看到:日出、峰巒、雲海、杜鵑等自然景觀。
毛澤東舊居
毛澤東舊居 原是一棟農民住房。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澤東同志常住在這棟民房的中廳和右後間。當時紅軍的生活條件極其艱苦,毛澤東和紅軍戰士一樣,穿單衣,睡稻草,晚上點一根燈芯的油燈,寫下了《井岡山的斗爭》這篇光輝著作。
十里杜鵑天然長廊
提到井岡山就不能不說杜鵑花,井岡山有著著名的「十里杜鵑天然長廊」,每到春天,在陡峭的山脊上,盛開的杜鵑花密密匝匝地伸向藍天,映紅了五百里井岡山。 別處的杜鵑是灌木,而井岡山的杜鵑卻是喬木型的,它們每棵都高達十五米以上,干圍一米左右,開出的花朵呈五角形,大的如碗口,小的像紐扣,有的一棵樹上竟開著幾種顏色的花。
五指峰
主峰景區包括:五指峰、水口、雙馬石和荊竹山。
五指峰,又名井岡山主峰,山峰並列如五指,因而得名。五指峰位距茨坪西南六公里,海拔1586米,是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景區。景區內山巒疊峰,溝壑縱橫,飛瀑展鏈,動植物物種特別豐富,是一個有山、有水、有林、有洞、有鳥獸的原始深秀的旅遊景區。 水口在五指峰左側,距茨坪九公里。這里風光極美,尤以曲溪幽谷、碧潭峰巒和杜鵑林為勝。主要景點有水口河谷、金牛戲水、百疊泉、彩虹瀑(飛龍瀑)、鎖龍潭、藏星岩、龍門等。當今,《人民文學》副主編崔道怡,1968年夏遊覽水口景區後,寫詩《井岡風光》贊美水口: 水口別開一片情,劍谷琴溪伴我行。 深山含笑迎遠客,石門壁立鎖飛龍。 藏星崖下接火種,將軍頂上沐雄風。 幽到心頭人慾醉,不忘昔日喊殺聲。
筆架山
筆架山景區包括:筆架山、硃砂沖、黃坳三個組成部分。
筆架山位距茨坪西南面三十五公里,海拔1357米。筆架山主要由中峰 (揚眉峰)、西峰(望指峰)、東峰(觀島峰)三大峰組成,一個「山」字形。遠望猶如古代的筆架,故名筆架山。整個筆架山景區也是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景區,但筆架山是自然最觀。筆架山雄偉壯麗,蔥蘢峻拔,逶迤奇險,風光秀麗。著名的景點景觀有七大山峰、五大奇觀,還有大小松島等十餘處景點。
硃砂沖哨口位於茨坪南面,海拔635米。是井岡山軍事根據地的五大哨口之一。哨口旁有一洞穴,常有硃砂水溢出。硃砂沖由此而得名。
黃坳,素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南大門而著稱。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朱德及紅軍常在這里開展革命活動。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坐落在當年井岡山軍事根據地中心的茨坪。磚瓦結構、飛檐挑角,整個建築既有秀麗典雅的南方特色,又具古香古色的民族風格。它建成於1959年,是我國第一個地方性革命博物館,1962年朱德同志題寫館名。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是一個全面陳列和宣傳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斗爭歷史的綜合館。館內基本陳列共有七個展室,分為序廳、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恢復、堅持井岡山的斗爭和弘揚井岡山精神等部分。在這里,您可以通過大量的歷史文物和翔實的歷史資料了解到那段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歷史: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在中國革命重心從城市轉向農村的道路上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隨後朱德、陳毅和彭德懷等人先後率領隊伍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的部隊勝利會師。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對井岡山根據地的軍事「會剿」和經濟封鎖,取得了井岡山斗爭的勝利。
在井岡山,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開辟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式的革命道路。井岡山的斗爭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的基礎,它不朽的功績也永遠彪炳於中國革命的史冊。如今,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已成為人們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課堂,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
為紀念偉大的井岡山革命斗爭,緬懷在井岡山斗爭中犧牲的革命先烈,原遂川縣井岡山區人民政府於1950年在茨坪的東北邊山崗上建造一座純木質結構、正面書有「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十個大字的紀念塔;1951年將木質塔拆除改建成磚木結構的紀念塔,在塔頂立一泥塑紅軍戰士雕像,但外型比較粗糙;1956年,井岡山區人民政府又在遂川縣政府的支持下,將紀念塔的磚木結構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塔頂重塑一個鋼筋混凝土結構、手持鋼槍的紅軍戰士雕像;塔頂的正面是原遂川中學王教導員手書的「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十個大字。從五十年代開始,這座塔就成了向國內外宣傳井岡山的主要形象標志。
1972年,井岡山革命委員會組織井岡山建築隊工人拆除塔頂紅軍戰士雕像,並將塔底擴建為5.5米X5.5米的正方形,塔高11米,塔的四面均鑲刻有凹形「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十個大字。整座塔基佔地103平方米,塔前與紅軍烈士墓相連,鋪有水泥地面和水泥台階,四周松柏常青、庄嚴肅穆。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為全國重點革命紀念建築保護單位,以供人們參觀、瞻仰。

歷史沿革

據1986年的拿山鄉古墓挖掘考證,早於公元前206~公元220的東漢,便有人開始在井岡山生活居住。三國時,井岡山屬吳國揚州文成郡;西晉時,井岡山為廬陵西昌縣管轄。南北朝屬江洲地域,廬陵郡泰和、遂興兩縣,現拿山為泰和縣,黃坳一帶為遂興縣。隋屬江洲地域廬陵郡和吉州。唐為吉州泰和縣屬。五代為吉州泰和、龍泉,現拿山、廈坪為泰和,黃坳屬甘泉縣。宋為吉州泰和、龍泉縣。元為吉安路泰和、龍泉縣。明為吉安府轄全境。清為吉安府,轄拿山地域,黃坳轄龍泉地域。
千年的歷史變遷,不變的青山秀水,積淀下來的是濃郁的地方文化。從1927年紅色的鐵流融匯在井岡山之後,井岡山的生命力得到了煥發,「星星之火」不僅燃遍了神州,同時,凝聚成了不朽的井岡山革命精神。傳奇的石刻碑帖,淳樸的民間風俗,優美的民間傳說,豐富的文學作品……構成了井岡山的深厚人文背景。

2、山名

井岡山位於江西省吉安市境內,處於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綿亘500里,山勢高大,地形復雜,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風屏海拔2120米,是井岡山地區的最高峰。
井岡山的主要地貌類型為構造侵蝕性中低山、構造剝蝕性丘陵、堆積河谷盆地和河成階地。其中,構造侵蝕性中低山,主要集中在井岡山市中部偏西南地區,海拔多在1200米以上,切割程度顯著,岩壁陡峭,山嶺重嶂,山勢雄險;構造剝蝕性丘陵,主要分布在山地斜坡的基部地帶與盆谷接壤處,相對高度在50—80米,坡度在15°—30°之間,井岡山市西部的龍市、古城、新城、茅坪、葛田、睦村及東北部的拿山至廈坪、東南部的黃坳、下七等地多數屬於這類丘陵;堆積河谷盆地和河成階地分布在侵蝕性中低山和丘陵之間,其中的山間盆地主要分布在茨坪、草坪、白銀湖、大小五井、土嶺、下庄、行洲等地,河谷盆地則主要集中在黃坳、上七、下七、拿山、龍市、古城、新城、鵝嶺、葛田等地。一級階地高出河床約3—5米,二級階地高出河床約10—25米。一級階地的組成物質主要是河流沖積物,其上分布的近河灘的農田土壤質地輕,含沙量較高;二級階地的構成物質則主要是坡積物、洪積物,其上多發育粘性紅壤。
井岡山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層巒迭峰,地勢險峻。其中部為崇山峻嶺,兩側為低山丘陵,從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岡就如一座巨大的城案堡,五大山坳五個哨口,是進入"城堡"必經的"城關"把守此地,有"一夫當關,萬夫開"之勢。中間有高山小盆地,就是井岡山市所在地
距茨坪西南6公里處五指峰,是井岡山主峰之一,因峰巒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名,海拔1438米。五指峰峰巒由東南至西北走向,綿亘數十公里,氣勢磅礴,巍峨險峻,至今杳無人跡,是保護完好的原始森林。兩邊巨峰對峙,中間一條深谷,谷底為龍慶河,即井岡山河。山中有峰、有水、有林、有洞、有鳥獸。五指峰已列為自然保護區范圍,景區內是一座天然的動植物園,短尾猴、水鹿、白鷳、黃腹角雉等珍禽異獸出沒其間。四周峰巒上長著紅豆杉、香花木等300多種植物。五指峰下的龍慶河盛產「井岡三石」:石雞、石魚、石耳。整個保護區春季峰巒疊翠,鳥語花香;夏末蛙蟬齊鳴,悅耳動聽;秋日紅葉映日,層林盡染;冬天銀裝素裹,冰晶似玉。

3、劇名
劇 名:井岡山
片 長:36集
總顧問:劉峰岩 吳昌德 李長才 劉上洋
出品人:趙化勇
總監制:胡恩 張西南 嵇紹瑩 李本剛 張海鴿 張華山
總策劃:朱彤 汪守德 范耀庚 朱永和 黃曄明
總製片人:汪國輝 邵鈞林
劇本策劃:黃允升
編 審:張志敏
編 劇:邵鈞林
導 演:金 韜
主 演: 王 霙 飾 毛澤東 王伍福 飾 朱德
潘雨辰 飾 賀子珍 黃 鵬 飾 陳 毅
宋佳倫 飾 王 佐 劉 鑒 飾 袁文才
聯合出品:中央電視台 總政治部宣傳部
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 南京軍區政治部
中央紀委宣教室
聯合攝制:中央電視台文藝中心影視部
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文工團
江西電視台
中央紀委監察部電教中心

故事梗概:

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後發動反革命政變,大革命遭到失敗。面臨著生死存亡嚴峻考驗的中國共產黨人為挽救危局,發動了「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七天後,中共中央在武漢召開緊急會議。會上,毛澤東同志提出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著名論斷。會後,毛澤東組織發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打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革命武裝的第一面軍旗。由於敵我力量懸殊,起義失利。
為保存和發展革命力量,毛澤東當機立斷,放棄攻打長沙退守文家市,率部轉向敵人控制比較薄弱的井岡山尋求立足。途經三灣時,毛澤東在與余灑度等人的斗爭中,將隊伍進行了改編,創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連上」、 推行「三大民主」和成立士兵委員會等重要的建軍原則,使部隊面貌煥然一新。在賀子珍等人的幫助下,毛澤東得到了井岡山「綠林」首領袁文才、王佐的支持,使起義部隊在井岡山立住了腳。
在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中,毛澤東倡導實踐調查研究,先後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大紀律和六項注意」、「三大任務」等人民軍隊等建軍原則;在通過「水口建黨」等措施加強軍隊內部黨的建設的同時,抓緊恢復和發展地方黨組織;建立了遂川等三個縣的紅色政權,實行土地革命……正當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取得蓬勃發展之時,陳浩的叛變使毛澤東面臨嚴峻挑戰,尤其是湖南省委特派員周魯貫徹中央「左」傾盲動政策,把毛澤東開除出黨,使之迫走湘南。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由此遭受巨大損失,史稱「三月失敗」。
南昌起義部隊在三河壩一戰中傷亡慘重,朱德在屍橫遍野的戰場上拔起殘破的軍旗,發誓一定要把這面軍旗扛下去。他的決心得到了陳毅的支持,兩人率領起義部隊余部始終堅持艱苦卓絕地斗爭,發動了轟轟烈烈的湘南暴動,歷經周折和磨難,與毛澤東在井岡山礱市勝利會師。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成立後,在朱毛的領導下,採取靈活的「十六字訣」作戰方針,分兵以發動群眾,集中以打擊敵人,粉碎了敵人的數次「會剿」,接連取得了五斗江、草市坳和龍源口大捷,使根據地的建設擴大到了六個縣的區域,成立了湘贛邊界人民政府。
正當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生機勃勃地進入全盛時期時,湖南省委巡視員杜修經貫徹分兵向湘南進軍的盲動政策,使紅29團全軍覆沒,加之袁崇全的叛變,隊伍幾乎瀕臨絕境,根據地再次慘遭浩劫,史稱「八月失敗」。毛澤東臨危不亂、立持異議,日夜兼程,親自迎接朱德等上山。留守井岡山的何挺穎、朱雲卿等帶領軍民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彭德懷等率領在平江起義中創建的紅五軍也來到井岡山,使井岡山的武裝斗爭力量得以進一步加強。
對「朱毛紅軍」起初不以為然的蔣介石終於親自披掛上陣,接連不斷地調動重兵從「進剿」到「會剿」。面對強敵,朱毛決定留彭德懷守山,自領主力轉戰贛南,以求「圍魏救趙」。但終因敵強我寡,井岡山失守。在轉戰贛南閩西的過程中,部隊中對有些問題的認識出現了分歧,加之留蘇歸來的劉安恭大肆推行「城市中心論」,攻擊毛澤東,致使毛澤東在「七大」上落選,被迫離開紅四軍。
中央的「九月來信」糾正了紅四軍內部的「非無產階級思想」。陳毅親往閩西請毛澤東回到紅四軍的領導崗位上。紅四軍「九大」即古田會議上,毛澤東通過對中國紅軍兩年多來在井岡山斗爭中不斷探索的經驗總結,集中解決了如何建設無產階級新型人民軍隊這一根本性問題。會後,針對林彪在新年賀信中提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問題,又洋洋灑灑寫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至此,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已初現雛形。
春天將至,毛澤東和賀子珍並肩登上井岡之巔,望著一輪噴薄而出的紅日,滿懷豪情地朗誦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詞名

1928年8月,湖南省委特派員杜修經命令紅二十八團和二十九團下井岡山開赴湘南。贛軍乘虛進攻井岡山。8月30日,四個團的敵軍攻打黃洋界。當時山上只有紅三十一團一營的兩個連。打到下午,紅軍子彈所剩無幾,靠石塊御敵。在此關鍵時刻,紅軍扛來一門壞的迫擊炮和僅有的三發炮彈。前二發都是啞炮,第三發炮彈瞄準敵人山下的指揮部,隨著一聲口令,只聽「轟」的一聲,炮彈不僅響了,而且正中敵人指揮部。剎時間,黃洋界上歡呼聲、號角聲、鑼鼓聲連成一片。敵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聲勢嚇壞了,竟誤以為主力紅軍殺上山來,於是連滾帶爬收兵下山。在這次漂亮的黃洋界保衛戰的關鍵時刻,我軍僅有的一門迫擊炮和一發炮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多天後,毛澤東率領紅四方面軍主力部隊回到井岡山,當他聽了陳毅安營長的匯報後,得知紅軍以不足一個營的兵力,打退了敵人四個團的進攻,保衛了井岡山。十分高興,當夜便寫下了《西江月•井岡山》這首詞以歌頌人民戰爭的偉大勝利。

西江月•井岡山
1928年秋
毛澤東
山下旌旗在望,
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
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
更加眾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
報道敵軍宵遁。

㈤ 井岡山上的故事

1.背上駁殼槍,師長見軍長。
1928年4月底,朱毛紅軍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兩天後,兩軍負責人在「龍江書院」舉行會議,會議根據湘南特委的決定,將兩支部隊合編,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兼十師師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兼十一師師長。 5月4日上午,在井岡山礱市廣場隆重召開的井岡山會師暨紅四軍成立慶祝大會上,毛澤東出人意料地背上了匣子槍。他挎上匣子槍,走到行伍出身,經常一身戎裝的朱老總跟前詼諧地說「背上駁殼槍,師長見軍長羅。」

2.「幹嘛非要人家入黨不可」
共和國上將郭天民在延安時,毛主席聽說他年齡不小還沒有結婚,關切地問其中原由。當聽說是因郭天民的未婚妻不是黨員,上級未批准成婚,毛主席笑了,對郭天民說,你那未婚妻是個從東北來的流亡的學生,跑了幾千里地來革命,幹嘛非要人家入黨不可,你回去跟政治部說一下,就說我同意你們結婚。 就這樣,在毛主席的關懷下,郭天民成了家。那年他33歲,任紅軍第一局局長。

3.「你照樣喊我老毛就是!」
1950年9月25日,毛主席接見全國工農兵勞模代表,突然,一位代表緊握毛主席的手重重抖動著,大聲說「老毛,你咯胖呀!」周圍人大吃一驚,但毛主席很快地給對方肩膀上一拳頭:「羅瞎子,是你呀!」原來,大革命時期,毛主席到蘇區找一個鄉長搞調查;問名字時鄉長說家裡窮,不字識,沒有名字。毛主席說:你總得有個名字呀。他說:從小叫習慣了,如今更不能叫官名。毛主席贊嘆說:「說得好,日後革命成功我們也不能象陳勝那樣」。他哈哈地笑著問:「你管天下我怎麼稱呼你呢?」毛主席說:「你照樣喊我老毛就是!」他說「我記著你的話了。」這下子真碰上「老毛」了,他激動得熱淚盈眶,「老毛」也就脫口而出了。

4.「今天,我們這些人當小學生」
1955年1月14日,毛澤東請李四光、錢三強給中央領導同志講課,他說:"今天,我們這些人當小學生,就原子能有關問題,請你們來上一課。"1964年2月6日,毛澤東又請李四光、竺可恢、錢學森到他的住所談科學。幾位科學家坐在他的床邊,和他共談天文、地質、尖端科學,一談就是三四個小時,如同坐在自己的家裡。

5.「你是我的半字師。」
1959年,毛澤東回故鄉韶山,他深有所感地寫了《七律·到韶山》。完稿後,他虛心地向湖北省委秘書長梅白徵求意見。梅白看到詩的首句為"別夢依稀哭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對毛澤東說:「第一句的『別夢依稀哭逝川』應該改半個字——將『哭』改為『咒』,『別夢依稀咒逝川』。」 毛澤東連聲稱贊:「改得好,改得好!」毛澤東風趣地對梅白說:「你是我的半字師。」

6. 「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回故鄉。他特意邀請他讀私塾時的老師毛禹珠先生一起用餐。當年師生,今非昔比。毛禹珠自感不勝榮幸。席間,毛澤東親自為毛禹珠敬酒,毛禹珠十分感激地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笑盈盈地回道:"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7.毛主席住處有一片葦子地,夏天青蛙叫得人睡不著覺,
警衛員們就商量著要把葦子地割掉,也徵得了當地老鄉的同
意。可向毛主席匯報後,遭到了堅決反對。毛主席說,葦子
既可以編席子,又要包粽子。你們割了它,讓老百姓怎麼生
活。於是毛主席的休息雖然因青蛙的鳴叫受些影響,但老百
姓的利益得到了保護。

8. 當年西柏坡很少能看到電影,好不容易有幾部蘇聯影片,
工作人員就先放給中央首長看。毛主席說,應該請村裡的大
人小孩都來看。但是警衛員怕人多不安全。毛主席告訴高富
有,今後只要放電影,中央大院看完一場,就要給村裡老百
姓放一場,這樣大家都能看上電影。

㈥ 井岡山地區革命故事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國內政治局勢急劇逆轉,中國革命進入低潮。八七會議後,毛澤東作為中央特派員到湖南改組省委,並發動和領導了湘贛邊界的秋收起義,許多人紛紛響應,很多有志青年也加入了進來。

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後,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當機立斷,毅然改變原定部署,決定到敵人控制比較薄弱的山區尋求立足地。10月,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到達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地區,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恢復和建立共產黨的組織,建立革命政權和赤衛隊。

與此同時,經過團結、教育、改造工作,將袁文才、王佐兩支農民自衛軍編入工農革命軍。至1928年2月底,包括寧岡全縣,遂川西北部,永新、酃縣、茶陵等縣部分地區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初步建成。

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隊和湘南農軍到達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5月,組成了以毛澤東為書記的中共湘贛邊界特別委員會;

接著成立了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贛邊界蘇維埃政府。紅軍在赤衛隊和人民群眾配合下,接連打破了江西國民黨軍的多次「進剿」。至6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擁有寧岡、永新、蓮花3個縣,和遂川、酃縣、吉安、安福等縣的部分地區。

之後,又打破了湘贛兩省國民黨軍的兩次「會剿」。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5軍主力到達井岡山,同紅4軍會師。此後,紅軍粉碎了敵人的多次「圍剿」,根據地不斷擴大。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紅4軍主力向贛南、閩西挺進後,留下一部紅軍堅持井岡山的斗爭。

(6)井岡山典故擴展閱讀

井岡山精神的內涵

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大革命失敗後,共產黨人在屠刀面前不屈服,堅持革命斗爭的產物。

堅持黨的絕對領導

「三灣改編」把黨的支部建在連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是革命勝利的可靠保證。

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思想作風

井岡山斗爭史是軍民同仇敵愾的戰斗歷史。必須搞好群眾基礎,增強無形實力。

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

井岡山是革命的根據地,我黨建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它的建立本身就體現著從實際出發的實事求是的精神。

艱苦奮斗的作風

堅定的信念,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付諸行動。井岡山軍人艱苦奮斗的作風是非常突出的,在群眾中傳為佳話。

㈦ 井岡山革命的小故事

1.背上駁殼槍,師長見軍長。
1928年4月底,朱毛紅軍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兩天後,兩軍負責人在「龍江書院」舉行會議,會議根據湘南特委的決定,將兩支部隊合編,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兼十師師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兼十一師師長。 5月4日上午,在井岡山礱市廣場隆重召開的井岡山會師暨紅四軍成立慶祝大會上,毛澤東出人意料地背上了匣子槍。他挎上匣子槍,走到行伍出身,經常一身戎裝的朱老總跟前詼諧地說「背上駁殼槍,師長見軍長羅。」

2.「幹嘛非要人家入黨不可」
共和國上將郭天民在延安時,毛主席聽說他年齡不小還沒有結婚,關切地問其中原由。當聽說是因郭天民的未婚妻不是黨員,上級未批准成婚,毛主席笑了,對郭天民說,你那未婚妻是個從東北來的流亡的學生,跑了幾千里地來革命,幹嘛非要人家入黨不可,你回去跟政治部說一下,就說我同意你們結婚。就這樣,在毛主席的關懷下,郭天民成了家。那年他33歲,任紅軍第一局局長。

3.「你照樣喊我老毛就是!」
1950年9月25日,毛主席接見全國工農兵勞模代表,突然,一位代表緊握毛主席的手重重抖動著,大聲說「老毛,你咯胖呀!」周圍人大吃一驚,但毛主席很快地給對方肩膀上一拳頭:「羅瞎子,是你呀!」原來,大革命時期,毛主席到蘇區找一個鄉長搞調查;問名字時鄉長說家裡窮,不字識,沒有名字。毛主席說:你總得有個名字呀。他說:從小叫習慣了,如今更不能叫官名。毛主席贊嘆說:「說得好,日後革命成功我們也不能象陳勝那樣」。他哈哈地笑著問:「你管天下我怎麼稱呼你呢?」毛主席說:「你照樣喊我老毛就是!」他說「我記著你的話了。」這下子真碰上「老毛」了,他激動得熱淚盈眶,「老毛」也就脫口而出了。

4.「今天,我們這些人當小學生」
1955年1月14日,毛澤東請李四光、錢三強給中央領導同志講課,他說:"今天,我們這些人當小學生,就原子能有關問題,請你們來上一課。"1964年2月6日,毛澤東又請李四光、竺可恢、錢學森到他的住所談科學。幾位科學家坐在他的床邊,和他共談天文、地質、尖端科學,一談就是三四個小時,如同坐在自己的家裡。

5.「你是我的半字師。」
1959年,毛澤東回故鄉韶山,他深有所感地寫了《七律·到韶山》。完稿後,他虛心地向湖北省委秘書長梅白徵求意見。梅白看到詩的首句為"別夢依稀哭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對毛澤東說:「第一句的『別夢依稀哭逝川』應該改半個字——將『哭』改為『咒』,『別夢依稀咒逝川』。」 毛澤東連聲稱贊:「改得好,改得好!」毛澤東風趣地對梅白說:「你是我的半字師。」

6. 「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回故鄉。他特意邀請他讀私塾時的老師毛禹珠先生一起用餐。當年師生,今非昔比。毛禹珠自感不勝榮幸。席間,毛澤東親自為毛禹珠敬酒,毛禹珠十分感激地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笑盈盈地回道:"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7.毛主席住處有一片葦子地,夏天青蛙叫得人睡不著覺,
警衛員們就商量著要把葦子地割掉,也徵得了當地老鄉的同
意。可向毛主席匯報後,遭到了堅決反對。毛主席說,葦子
既可以編席子,又要包粽子。你們割了它,讓老百姓怎麼生
活。於是毛主席的休息雖然因青蛙的鳴叫受些影響,但老百
姓的利益得到了保護。

8. 當年西柏坡很少能看到電影,好不容易有幾部蘇聯影片,
工作人員就先放給中央首長看。毛主席說,應該請村裡的大
人小孩都來看。但是警衛員怕人多不安全。毛主席告訴高富
有,今後只要放電影,中央大院看完一場,就要給村裡老百
姓放一場,這樣大家都能看上電影。

㈧ 井岡山地區的革命故事有哪些

一根燈芯、伙夫頭、懷揣手榴彈向敵人喊話等很多小故事。

㈨ 革命根據地—井岡山的革命故事

龍源口大捷
1928年6月中旬,蔣介石調動湘贛兩省10餘萬兵力向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發動大規模的「會剿」。為了打破兩省敵人的「聯合會剿」,毛澤東、朱德命令紅軍主力退出永新,集結到寧岡,同時命令紅軍三十一團佯攻湖南酃縣,既迷惑江西之敵,又牽制湖南之敵。
贛敵楊池生第九師和湘敵楊如軒第二十七師共5個團佔領永新後,聽聞紅軍佔領酃縣,以為紅軍已出湖南,根據地必然空虛,即全面部署進攻計劃。與此同時,毛澤東、朱德、陳毅等在寧岡新城主持召開連以上幹部和永新、寧岡地方黨、武裝負責人會議。毛澤東分析了敵我雙方情況,提出了殲滅敵人的主張。他說:敵軍兵力雖多,但多屢遭我軍打擊,士氣低落,加之在炎熱酷暑中長途行軍,已疲憊不堪;我軍以逸待勞,再則我方地形熟,又有當地武裝和人民的支持,我們一定能克敵制勝......毛澤東的意見得到了與會同志的贊同。最後根據敵情部署了殲敵計劃,確定由朱德、陳毅為前線總指揮。
新、老七溪嶺相距十餘華里,緊靠龍源口村,橫亘在永新、寧岡兩縣之間。山上樹高林密,溪水湍急,山谷幽深,地勢十分險要。新、老七溪嶺各有一條小路蜿蜒而上,兩條小路上七里路下八里路,是永新通往寧岡的交通要道。
6月23日戰鬥打響,進攻新七溪嶺的是楊池生的第九師二十六團。敵人憑借優良的裝備,由龍源口村瘋狂地向望月亭撲來。紅軍頑強地抗擊敵軍,打退敵人多次進攻,激戰持續到中午。這時敵人組織機槍火力網,不惜以巨大的傷亡搶佔瞭望月亭紅軍陣地前沿有利地形,並在這險要地勢上架起了機槍掩護大隊敵軍向前沖鋒。紅軍戰士一時被敵人密集的火力壓得抬不起頭來。在這萬分危急之時,朱德手提花機關槍趕來,立即組織密集火力向敵掃射,同時組織紅軍戰士猛沖,終於奪回了有利地形。
老七溪嶺方向,敵師楊如軒驅趕著他的1個團預先搶佔了制高點百步墩。紅二十八團因路途較遠,只得佔領與百步墩一澗之隔的茅管坳。敵俯我仰,地形對紅軍極為不利,在王爾琢團長和黨代表何長工的指揮下,紅軍戰士利用地形物向百步墩敵人發起強攻。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烈戰斗,奪取了百步墩,營長蕭勁在戰斗中不幸犧牲。這時埋伏在白口武功潭山上的紅三十二團及永新赤衛大隊在袁文才、劉作述等率領下,正以密集的火力攻打駐白口的敵前線指揮部。受到突然襲擊後楊如軒見勢不妙,匆忙爬上馬背,在警衛人員的護擁下往永新城方向逃跑。由於失去指揮,老七溪嶺的兩個團的敵軍立即全線崩潰。紅二十八團迅速從山頭沖下,直抄龍潭口。
堅守在新七溪嶺的紅三十一團一營和二十九團在朱德和陳毅的指揮下,得知二十八團已得勝,隨即全部向龍源口沖去。這時預先埋伏在龍源口一帶的永新千名赤衛隊員和暴動隊員也一齊參戰。敵人腹背受擊,全線崩潰,軍心完全瓦解,大部分投降或被俘,殘敵向縣城逃竄。
當潰敵逃到泮中四教村時,許多群眾手執各種武器沖了出來,堵住了敵人的去路。不少群眾拿著釘耙見敵人就打,嚇得敵人膽戰心驚,束手被擒者很多。主力紅軍在群眾的配合下,一鼓作氣,直逼永新城下,守城之敵見勢不妙,匆忙棄城而逃。紅軍又一次攻克了永新縣城。
這次戰役,擊潰敵人3個團,繳獲槍支800餘支,楊如軒負傷逃跑,敵人死傷數百。紅軍在地方武裝及永新廣大群眾的有力配合下,勝利地粉碎了湘贛兩省敵軍的聯合「會剿」,取得了根據地創立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從而使井岡山根據地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
在永新至今還流傳著贊頌「龍源口大捷」的民謠:
五月里來是端陽,
七溪嶺下擺戰場,
不費紅軍三分力,
打敗江西兩只羊(楊)。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