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寓言二則原文

寓言二則原文

發布時間: 2021-02-03 10:58:55

成語( )就出自寓言二則第一則寓言

成語( 掩耳盜鈴)就出自寓言二則第一則寓言。

原文:

掩耳盜鈴

從前有一個人版,看見人家大門上掛著一權個鈴鐺,想把它偷走。
他知道,那個鈴鐺只要用手一碰,就會丁零丁零地響起來,被人發覺。他想:「響聲要用耳朵才能聽見,如果把耳朵掩起來,不是就聽不見了嗎?」於是,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那個鈴鐺。 誰知手剛碰到鈴鐺,他就被人發覺了。

濫竽充數
戰國時候,齊宣王喜歡聽吹竽,又喜歡講排場,他手下吹竽的樂隊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到齊宣王那裡,請求參加吹竽隊。齊宣王給他很高的待遇,把他編在吹竽隊里。其實,南郭先生不會吹竽。演奏的時候,他就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里充數。他混過了一次又一次,都沒有被人發覺。
後來,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但是他不喜歡聽大家一起吹,改成一個一個地吹給他聽。
聽到這個消息,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溜走了。

㈡ 寓言二則刻舟求劍帶拼音古文大全

【漢字】
刻舟求劍
《呂氏春秋》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內舟,曰:「是吾劍容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拼音】

zhōu
qiú
jiàn
《lǚ
shì
chūn
qiū

chǔ
rén
yǒu
shè
jiāng
zhě
,qí
jiàn

zhōu
zhōng
zhuì

shuǐ
。jù


zhōu
,yuē
:「shì

jiàn
zhī
suǒ
cóng
zhuì
。」zhōu
zhǐ
,cóng

suǒ

zhě

shuǐ
qiú
zhī
。zhōu

háng

,ér
jiàn

háng
。qiú
jiàn
ruò

,bú

huò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㈢ 六年級下冊 寓言二則 預習內容

譯文:
楚國有一個賣盾和賣矛的人。他誇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堅固無比,任何鋒利的東西都穿不透它。」又誇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非常鋒利,什麼堅固的東西都能刺穿。」有人說:「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果會怎麼樣呢?」那人張口結舌,一句話也答不上來。
注釋:
1、矛:古代的一種兵器,在長柄的一端裝有槍頭。
2、盾:盾牌,古代作戰時遮擋刀劍用。
3、鬻:賣
4、譽:誇耀
5、曰:說
6、吾:我的
7、陷:這里是穿透的意思 , 後面的就有刺的意思..
8、或:有人
9、以:用
10、子:您,對人的尊稱
11、何如:怎麼樣
12、應:回答
13、利:鋒利,銳利。
14、其:那個這里指賣矛和盾的那個人
15、弗:不能。
中心思想:
《矛與盾》說的是一個人同時誇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觸而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 《矛與盾》的寓意是說話辦事要說實話,辦實事,不要違背了事物的客觀規律,自己先說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矛盾或抵觸。 出自《韓非子·難一》。

作者介紹
韓非子(約公元前280—前233)即韓非。我國戰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當時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學生。韓非繼承和發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學說,成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讒害,被殺於秦。他的著作後人稱作《韓非子》,現存55篇。他反對以血統為中心的等級制度,提倡「貴族」「民萌」(氓)平等;反對「用人唯親」,提倡「用人唯賢」;反對儒家的「禮治」,提倡「法治」;同時還提出「術」(君主駕馭臣民的手段)和「勢」(君主的權力)來和「法」相輔相成。
矛與盾的道理就是:什麽事都不能誇大其詞.使人感到漏洞百出

矛與盾的介紹
古代兵器。在古典小說和傳統評話中,常說武藝高強的人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這十八般武藝是指使用「十八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據《五雜俎》和《堅集》兩書所載,「十八般兵器」為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頭如「幾」狀)、叉、耙頭、錦繩套索、白打(拳術)例如——《自相矛盾》中提到的矛,是古代一種兵器,在長柄的一端裝有槍頭。盾,盾牌,也是古代的一種兵器,是古代作戰時遮擋兵箭用的。

㈣ 二年級下冊寓言二則課文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長高旳意思

意思是:禾苗長得非常慢,好像沒有長高一樣。

㈤ 初一學生應讀的文言文寓言二則及其注釋!

好像是《鄭人買履》和《刻舟求劍》
《鄭人買履》譯文:有一個想買鞋子的鄭國人,事先專量了自己的腳,把量屬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前往集市的時候,卻忘了
帶上
它。已經拿到鞋子才發現忘了帶尺寸,就對賣鞋子的人說:「我忘了帶尺寸。」就反回家拿尺寸,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時,集市已經散了,終於沒有買到鞋。有人問:「為什麼不用腳去試一試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刻舟求劍》譯文:有一個渡江的
楚國人
,他的劍從船中掉到水裡,他急忙在船邊上刻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從他刻記號的地方下水找劍。船已經前進了,但是劍不會隨船前進,像這樣尋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鄭人買履》文: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o)其足,而置之其坐。置之市,而忘操之。以得履,乃日:「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日:「何不試之以足?」日:「寧信度,無自信也。」
《刻舟求劍》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
舟中

於水
。遽契其舟,日:「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
入水
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㈥ 讀了寓言二則課文我猜想什麼

我喜歡讀書,《歷史的秘密》、《卡酷全卡通》、《喜羊羊與灰太郎》等雜志都是我平時常看的.但是最近我剛學的寓言《亡羊補牢》和《南轅北轍》使我印象最深刻,因為它告訴我一定的道理,讓我很受啟發.《亡羊補牢》的故事是說從前有個養羊人,養了幾只羊.一天早上他放羊時看少了一個羊,原來是羊圈破了個窟窿狼進去把羊叼走了.鄰居叫他把窟窿堵上,他不聽.第二天他又放羊發現羊又少了又是被狼叼走了.後來他把窟窿堵上後他的羊再也沒有丟過.這個故事講了一個人犯了錯聽從別人的意見認真改正還不算晚.我平時經常有丟三落四不好的習慣,平時大姑說我沒有改正.所以以後我一定認真改正.《南轅北轍》說的是從前有個人去楚國他的朋友問他去哪,他說去楚國.朋友問:「楚國在南邊他怎麼往北走呀?」.他說:「我的馬跑的快」,朋友說:「馬跑的快離楚國不是遠了嗎?」.他說沒關系,我的車夫是好把式!朋友說:「那你哪天才到楚國呀!他說:」沒關系,我帶的錢多」楚國在南邊,他硬要往北走,最後離地越來越遠.以前我夢想是成為科學家,之後我喜歡音樂我的夢想是音樂家.我希望自己不要象他一樣永遠也到不了楚國,我要早日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喜歡這兩則寓言,它給我的印象很深讓我記得很清楚.我不但能講出這個故事,還讓我學到很多東西.

㈦ 這句話出自寓言二則《刻舟求劍》諷刺了什麼

【解釋】:當劍落水後,不直接尋找,而只是在劍落水的地方的船上做專上標記,等到船到岸時,在做屬了標記的地方去尋找劍。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不會用變化的眼光看待事情的人。

【原文】:「刻舟求劍」這篇文章出自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秦相呂不韋所組織撰寫的《呂氏春秋》,本文則選自《呂氏春秋•察今》。

㈧ 柳宗元《寓言二則》中的《傳》全文翻譯,還有到底是什麼傳答得好追加分。

是第一則《蝜(fu 4)蝂(ban 3)傳》
原文:
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版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權也。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止。至墜地死。

譯文:
蝜蝂是一種喜愛背東西的小蟲。爬行時遇到東西,總是抓取過來,抬起頭背著這些東西。東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勞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東西堆上去不會散落,終於被壓倒爬不起來。有的人可憐它,替它去掉背上的東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東西像原先一樣抓取過來背上。這種小蟲又喜歡往高處爬,用盡了它的力氣也不肯停下來,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