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傳國玉璽典故

傳國玉璽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2-03 05:44:43

『壹』 「傳國玉璽」真的下落不明它最有可能去了哪

而元朝時期所得的傳國玉璽,雖然有明確記載的外形與秦書八字。但是沒有記載其失去一足由黃金補上的細節,還有肩部曹魏代漢的事情,所以為真品的可能性也不大。至於清代的傳國玉璽,已經被乾隆皇帝欽定為贗品,這里便不再贅敘。

結語:

傳國玉璽雖然對於今日,其政治意義已經全無。但是對於我國的歷史意義可以說排在所有國寶之中第一位,它見證了我國奴隸制社會的結束與封建集權君主制的崛起。

『貳』 有關於玉的傳說故事

1、完壁歸趙

和氏璧到戰國後期,被楚國用作向趙國求婚的聘禮,贈給了趙國。秦國也非常想得到它,就宣稱願以十五座城池交換趙國的「和氏璧」。

雖名曰交換,其實只想騙而取之,趙國也明白秦國的用意但因懼怕秦又不敢拒絕,於是便派機智勇敢,足智多謀藺相如擔任出使秦國,護送「和氏壁」去秦國交換城池的任務,在談判過程中,藺相如識破秦王的陰謀,略施小計,從秦王的手中奪回了「各氏壁」,並順利地返回趙國。

後來,秦統一七國,這塊「和氏壁」便被秦始皇琢成世代相傳的「傳國玉璽」,上刻「受命子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成為帝王無上權力的象徵。

2、《玉環》的典故

戰國晚期,秦王政曾遣使送一個玉連環給齊國,並對齊國說:這連環上的兩個環,沒有人能分開,齊國人足智多謀,能不能把它解開呢。

想以此不可解之環試探齊國的虛實,齊國的王後聽罷來使之言,拿來鐵錘,把玉環打破了,並對來使說,我們已遵命打開了連環。秦王政知道此事後,認為齊國有寧為玉碎的精神,所以就不敢再存伐齊之心了。

3、弄玉吹簫

弄玉是古代神化傳說中的神仙佳人,據說是秦穆公的女兒,生時正好有人南來一塊碧色美玉,一周歲生日時,宮中擺了很多珍珠寶石,其女獨抓此玉,弄玩不舍,因起名為弄玉,弄玉長大後姿容光煥發絕世,聰明能幹,善於吹簫,不用樂師,就能自成音調。

穆公令巧匠剖此玉做成簫,弄玉吹之,聲音如鳳鳴。穆公寵愛此女,特為她修築「鳳樓」,樓前建有高台,名「鳳台」,隨後穆公欲為其女尋求佳婿,而引出了吹簫引鳳,弄玉成親,乘龍快婿的典故。

4、李輔國的故事

唐肅宗曾賜給李輔國兩枚能散發香味的玉辟邪,各高一尺五寸。玉辟邪做工巧奪天工,並且能發出一種奇異的香氣,數百步之外就可以聞到。即使鎖在鐵匣子石櫃子當中,也不能掩蓋它的香氣。有的人不小心用衣服搽抹了玉辟邪,香味經年不退,即使把衣服放水裡沖洗多次,也洗不掉。

據說李輔國常把玉辟邪放在座位旁邊,有一天,他正在梳洗時忽然聽到兩個玉辟邪一個發出大笑,一個發出悲號。李輔國大驚失色,認識它們是邪物,就把它們砸得粉碎,扔到廁所里

從此以後常聽到廁所里有冤鳴之聲。扔掉玉辟邪後,李輔國所居住的安邑里,一個多月之後還有香味。不到一年李輔國就死了。

當初把玉辟邪弄碎的時候,李輔國有個愛婢慕容宮,知道這不是平常之物,偷偷地保存了些碎屑。後來的宦官魚朝恩花了三十萬錢把零碎的玉辟邪買了回去。傳說,魚朝恩將被殺的時候,那些散發香氣的玉屑,化成白蝴蝶,沖天而去。

5、雨花瑪瑙

相傳1400年前南朝梁武帝時,有位叫雲光的高僧,在今南京中華門外石子崗設台講經,感動上蒼,落花如雨,墜地化為五彩石子:講經處即雨花台,五彩石即雨花石。

1955年,在南京北陰陽營,出土了新石器時代含在死者口中和置於陪葬陶罐中的76枚雨花石,可以說,我們的祖先5000多年前就賞玩或珍視雨花石了。

雨花石以晶瑩玉潤的質地美、鍾靈毓秀的形態美、瑰麗璀燦的色彩美、莫測變幻的紋理美、匪夷所思的呈像美以及神韻天成的意境美,奠定了其在觀賞石中獨特的地位與價值。

『叄』 秦始皇御璽

秦始皇的玉璽,,來
據說是楚人卞自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塊美麗的玉璧,但獻給兩代楚王都不被取信,因而先後被處兩次刖刑(齊膝斷腿之刑)。到第三次進獻,剛剛即位的楚武王終於相信那不是石頭,令匠人剖開得到一塊絕世美玉。因為發現者的名字而將此美玉命名為和氏璧。後來與這塊美玉相關的典故有「完璧歸趙」等。和氏璧後來被秦始皇得到,並雕刻成為華夏歷史上第一塊帝王專用的玉璽。這塊玉璽一直傳至東漢末年,群雄圍攻董卓時被孫堅部下從一口井中撈出(應該是被漢帝拋在井中的)。然後袁術也想搶,卻被袁紹奪走,但沒幾天就不見了。從那時起傳國玉璽就永遠地失落了。

『肆』 傳國玉璽玉璽最後一次出現在哪個朝代

提到國寶傳國玉璽,就不得不提到和氏璧。和氏璧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稱和氏之璧、荊玉和璧、和璞等,是天下奇寶。歷史上著名典故「完璧歸趙」講的就是關於它的故事。據說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曾派人將收藏在趙國的和氏璧帶了回來,並鑄造出一個象徵無上權力的傳國玉璽。李斯曾在是上面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八個字。等到秦始皇去世,劉邦打入咸陽城後,秦二世子嬰投降獻上傳國玉璽,玉璽就這樣從秦國玉璽變成了「漢傳國璽」。

即便是朱元璋打敗蒙古人,推翻元朝統治之後依然沒有找到傳國玉璽,不少人猜測,傳國玉璽或許被那些逃遁的蒙古人直接帶走了,這也是歷史上最後一次有關傳國玉璽的記載。即便後來到了民國的時候,袁世凱當上民國大總統時依然沒有發現任何關於傳國玉璽的消息,最後只好將溥儀的傳國玉璽要過來,並花費60萬大洋做了六方玉璽。

『伍』 權利的象徵,傳國玉璽的作用是什麼

  1. 傳國玉璽的關鍵在於「傳國」兩字,玉璽有的是不夠用還可以自己再造,但能被稱為傳專國璽屬的只有那一方,這是因歷史典故而流傳下的風俗。

  2. 傳國璽起作用時一般都是朝代更替。後朝代替前朝並擁有傳國璽代表被天命承認,也就解釋了她的改朝換代行為是正義的。

  3. 傳國璽調動不了兵馬,但她能徵集人心。

『陸』 誰知道那個「金鑲玉」傳國玉璽的故事及下落

西漢末王莽代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後掌管。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後交出玉璽,遭太後怒斥。太後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這就是金鑲玉的由來。

之後經過不斷的改朝換代,玉璽被各方諸侯爭來奪去,玉璽的最後一任主人是是五代後唐末帝李從珂,公元936年後晉石敬瑭攻陷洛陽前,他和後妃在宮里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時投入火中。從此,「傳國玉璽」神秘失蹤,關於它的下落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6)傳國玉璽典故擴展閱讀:

傳國玉璽的前身,就是是著名的和氏璧。公元前689年,有位叫卞和的楚國人,從荊山上得到一塊珍貴的玉石,他知道這是無價之寶,就把它獻給楚厲王。不想楚厲王認為不過是一塊普通的山石,看都沒看,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他的左腳。

武王即位後,卞和又帶著那塊玉石前來進獻,武王大怒又帶著以前的破石頭來欺君,二話不說砍掉了他的右腳。文王即位後,又來了,文王就覺得比較奇怪,暗嘆這人這么執著,可能真是寶物,於是下令切開看看,剛切開一角,就發現裡面異光閃爍,果然是稀世珍寶。

文王把它命名為「和氏璧」,成就一段千古佳話。和氏璧,也成了「天下所共寶」,一直被收藏於楚國宮中。

三百年後和氏璧莫名其妙地流入趙國,落入趙惠文王手中,引起秦昭襄王的垂涎,表示願用十五座城池進行交換。但當藺相如將璧送到秦宮時,秦昭襄王卻食言;於是有了「完璧歸趙」的典故!

後來,秦始皇橫掃天下,一統六合,和氏璧自然歸於秦宮。秦始皇登基後,為顯示皇權和空前的功績,將和氏璧打造成了玉璽!上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表示自己當皇帝是受命於天!而玉璽也作為皇帝的象徵,將一代代傳下去!

秦始皇死後,秦朝爆發了大澤鄉起義,劉邦率先進入關中,子嬰投降,秦朝滅亡,傳國玉璽自此傳給漢朝。這方傳國璽自此後就成了承天受命的象徵,得之者欣喜若狂,以為「天命在朕躬」,就洋洋得意地宣稱自己是名正言順的正宗皇帝。

自稱皇帝而沒有得到它,就會自慚形穢,心裡發虛,甚至被認為是冒牌貨,充其量也只是「白板天子」。「傳國玉璽」還有另一面,在創業者手裡,被視為得天命的神聖之物,而到了末代子孫那裡卻又無一例外地成了國亡身死的不祥之物。

它的輾轉流傳,易手換主,甚至成了封建社會改朝換代的標志。據《漢書·元後傳》記載,王莽攛漢,向漢孝元太後索要時,漢孝元太後憤怒地將傳國玉璽摔在地上,國寶被摔得缺了一個角。後來用黃金鑲補著,但自此留下瑕痕。

再後來,大家熟知的三國故事中,長沙太守孫堅征討董卓時。在洛陽城南甄官並中找到了這枚傳國璽。最後落入曹操手中,而後曹氏魏國沒落歸於晉。從這以後傳國璽不斷易主。

一直到唐代,唐高祖李淵得到傳國璽後,把璽改稱為寶。傳國璽最終在歷史上失蹤是在五代。唐末,天下大亂,公元907年,朱全忠廢唐哀帝,奪傳國璽,建後梁。

公元923年,李存勖滅後梁,建後唐,傳國璽也隨著到了後唐。而最後一個掌握傳國玉璽的皇帝就是李從珂。公元936年,當李從珂和後妃登玄武樓積薪自焚後,神秘的傳國玉璽隨之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從此之後,無論是宋朝,元朝,明朝,都不曾放棄對傳國玉璽的尋找。傳國玉璽作為皇權至高無上的象徵,也成為無數人尋找的目標,堪稱華夏第一國寶。

擁有傳國玉璽,則意味著是正統,擁有了至高無上的皇權,否則,就不能大張旗鼓的自稱正統。北宋哲宗時,有農夫名段義者於耕田時發現傳國璽,送至朝廷。

經十三位大學士依據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乃始皇帝所制傳國璽。而朝野有識之士認為玉璽是偽造。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欽二帝被掠,「傳國璽」被金國掠走,此後便銷聲匿跡。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世祖忽必烈崩。「傳國玉璽」忽現於大都,在街市叫賣,為權相伯顏命人購得。後伯顏曾將蒙元收繳各國之歷代印璽統統磨平,分發給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傳國玉璽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測。

皇太極滅了蒙古林丹汗,其後裔獻出所謂元朝「傳國璽」,上面刻著「皇帝之璽」。至清初時,紫禁城藏御璽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就是皇太極之「傳國玉璽」。

而乾隆時,欽定其為贗品。但權且以假當真,後來清末,此玉璽存放沈陽故宮,不知所蹤。歷經千年,傳國玉璽經歷風雨無數,伴隨著封建皇朝的滅亡,玉璽也隨之消失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玉璽

『柒』 求古代有關名玉的故事,越詳細越好!!!

關於玉的民間故事
西王母獻玉——民間傳說中的西王母子居住在遠古人類的發源地喜馬拉雅山脈和昆侖山脈,曾經向黃帝堯舜獻玉,這反映了古人類對自己故鄉的懷念,對自己祖先崇拜之心的結晶。
和氏之璧——說的是2000多年前的楚國和氏,把在山中得到的玉璞獻給楚國的厲王和武王,但厲王聽信玉人的讒言,兩次以欺君之罪,先後砍去了和氏的左、右腳,後來文王繼位,知道和氏因璞玉被誣為石頭而在山中痛哭了三天三夜,便命人剖玉察看,證實那果然是一塊舉世無雙的美玉。於是把這塊美玉琢成玉壁,為了獎勵和氏獻玉有功,逐以和氏之名命名此壁為和氏璧。
完壁歸趙——到戰國後期,和氏璧被楚國用作向趙國求婚的聘禮,贈給了趙國。秦國也非常想得到它,就宣稱願以十五座城池交換趙國的和氏璧。雖名曰交換,其實只想騙而取之,趙國也明白秦國的用意但因懼怕秦又不敢拒絕,於是便派機智勇敢,足智多謀藺相如擔任出使秦國,護送去秦國交換城池的任務,在談判過程中,藺相如識破秦王的陰謀,略施小計,從秦王的手中奪回了,並順利地返回趙國。後來,秦統一七國,這塊和氏壁便被秦始皇琢成世代相傳的傳國玉璽受命子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成為帝王無上權力的象徵。
鴻門宴——公元前206年,項羽在謀臣范增的策劃下,設了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欲除去勁敵劉邦,建立霸業,但在宴飲過程中,項羽因講義氣而猶豫不決,急電得范增向項羽頻丟眼色,並且三次舉起隨身所佩之玉塊,希望磺羽快作決斷(跌,決同音),殺掉劉邦渡過險關,最終滅項興漢,建立了大漢帝國。
《玉環》的典故——戰國晚期,秦王政曾遣使送一個玉連環給齊國,並對齊國說:這連環上的兩個環,沒有人能分開,齊國人足智多謀,能不能把它解開呢?想以此不可解之環試探齊國的虛實,齊國的王後聽罷來使之言,拿來鐵錘,把玉環打破了,並對來使說,我們已遵命打開了連環。秦王政知道此事後,認為齊國有寧為玉碎的精神,所以就不敢再存伐齊之心了。
弄玉吹簫——弄玉是古代神化傳說中的神仙佳人,據說是秦穆公的女兒,生時正好有人南來一塊碧色美玉,一周歲生日時,宮中擺了很多珍珠寶石,其女獨抓此玉,弄玩不舍,因起名為弄玉,弄玉長大後姿容光煥發絕世,聰明能幹,善於吹簫,不用樂師,就能自成音調,穆公令巧匠剖此玉做成簫,弄玉吹之,聲音如鳳鳴。穆公寵愛此女,特為她修築鳳樓,樓前建有高台,名曰鳳台,隨後穆公欲為其女尋求佳婿,而引出了吹簫引鳳,弄玉成親,乘龍快婿的典故。
女媧補天——相傳遠古之時,天柱傾塌,九州崩裂,大火燃燒,洪水汪洋不息,民不聊生,女媧煉以五色石補蒼天,挽救了眾生,又將補天石多餘之石散後落在大地,千樣瑪瑙萬種玉由此而來。這個神化將玉說成補天之物,可見我們民族對玉有著特殊的喜好。
雨花瑪瑙——在南京的中華門外,有一座滿是礫石的小山崗,相傳在1400多年的梁朝,有一位和尚雲光,曾經在這里講經說法,直講得頑石點頭,落花如雨。從此這里就有了很多花紋美麗、色澤鮮艷的小圓石子。(雨花石)人們認為這是從天上降下的雨花,因此把這一帶叫做雨花台。
水仙的眼淚——珍珠 中國古代傳說,在南海外有一種鮫人,他們像魚一樣在大海中生活。鮫人善織一種薄的絲綢,做鮫絹,更為廳特的是,鮫人在悲傷哭泣時,滾落的眼淚是美麗的珍珠,而且珍珠的圓潤與否與月亮的盈虧有關,月圓之夜珠亦圓,月缺之夜珠亦缺。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在他寫的七律《錦瑟》中,第五句就寫進了這個傳說,即:滄海月明珠有淚國外的古老傳說:漲底的貝類到海面上,當它張開貝殼時,正好有露珠或雨珠落入,不久就變成了珍珠。

【摘自;http://wenku..com/view/9442d117f18583d04964597e.html】

『捌』 關於玉的典故有哪些

中國古代傳說時期中開天闢地的神。盤古最早見於三國時徐整著的《三五歷紀》。其後,題為梁任昉撰的《述異記》稱盤古身體化為天地各物。《五運歷年紀》(不詳撰成年代或雲亦徐整著)及《古小說鉤沉》輯的《玄中記》亦有類似記載。 iMAfJ-oN
傳說在天地還沒有開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個大雞蛋一樣混沌一團。有個叫做盤古的巨人在這個「大 ,ly\Ka?zO
雞蛋」中一直酣睡了約18000年後醒來,發現周圍一團黑暗,盤古張開巨大的手掌向黑暗劈去,一聲巨響,「大雞蛋」碎了,千萬年的混沌黑暗被攪動了,其中又輕又清的東西慢慢上升並漸漸散開,變成藍色的天空;而那些厚重混濁的東西慢慢地下降,變成了腳下的土地。盤古站在這天地之間非常高興。盤古很怕天地再合攏起來還變成以前的樣子,他就用手撐著青天,雙腳踏著大地,讓自己的身體每天長高一丈,天地也隨著他的身體每天增高一丈。這樣又過了十萬八千年,天越來越高,地越來越厚,盤古的身體長得有90000里那麼長了。 YA''2Ii
盤古憑借著自己的神力終於把天地開辟出來了。可是盤古也累死了。盤古臨死前,他嘴裡呼出的氣變成了四季飄動的雲;聲音變成了天空的雷霆;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頭發和胡須變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體變成了東、西、南、北四極和雄偉的三山五嶽;血液變成了江河;筋脈變成了道路 1!ii;s^e
;肌肉變成了農田;牙齒、骨骼和骨髓變成了地下礦藏;皮膚和汗毛變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變成了雨露。 傳說,盤古的精靈魂魄也在他死後變成了人類。所以,都說人類是世上的萬物之靈。 \}+_Fo/
相傳遠古之時,天柱傾塌,九州崩裂,大火燃燒,洪水汪洋不息,民不聊生,女媧煉以五色石補蒼天,挽救了眾生,又將補天石多餘之石散後落在大地,「千樣瑪瑙萬種玉」由此而來。這個神化將玉說成補天之物,可見我們民族對玉有著特殊的喜好。 neB\q[k
春秋戰國時期「卞和獻玉」、「完璧歸趙」的故事家喻戶曉,這件玉璧也被戰國各諸侯國奉為價值連城的「天下所共傳寶」。各個諸侯國為了把玉璧據為己有,想盡辦法互相爭奪,許多條無辜的任命甚至搭在了這塊玉璧上,然而這件珍貴的玉器最後竟不知落到何處,成為歷史上一大疑案。 k\wW##=v
O80<Z#%j`
pqk?|BvpK_
黃玉黃玉 wZG\>9~
ccB&O _
.nB0 h
#~#R- 
最早記錄和氏璧的是《韓非子·和氏篇》,春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名叫卞和,一天他在荊山採到一塊玉璞,為了表示自己對君主的忠心,他把這塊玉璞獻給了楚厲王。玉璞是一種天然玉料,如果不經鋸割,外表看來和普通的石塊沒什麼區別。楚厲王找來相玉家進行鑒定,但是玉工沒有識辨出來,認為它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沒有什麼價值。於是厲王大怒,認為卞和在戲弄自己,命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足,並把卞和驅逐出楚。楚厲王死後,楚武王繼位,卞和又去獻寶,玉工仍鑒定為石頭,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足。又過了幾十年,武王之子文王繼位,這時的卞和還想去獻寶,無奈自己已是風燭殘年,又被砍掉了雙腳,行動很不方便,眼看自己的願望無法實現,卞和便懷抱玉璞來到楚山下痛哭三天三夜不止,眼淚都流盡了,眼睛直往外滴血。楚文王聽說了這件事,派人接來卞和問:「天下被砍足的人很多,你為何哭得如此悲傷呢?」卞和答道:"我並不是因為被砍掉雙腳而痛哭,而是因為明明是寶玉卻被誤認為石頭,忠貞之士被當作欺君之臣,我是為大王哭泣,他是非顛倒,黑白不分啊!" 文王聽後,讓玉工進行打磨,果然得到一塊潔白無瑕、光潤晶瑩的寶玉。因為是卞和所獻,便取名「和氏璧」。後人遂用"楚玉、荊玉、卞玉、卞寶"等,泛指美玉或玉,用以稱譽人的才德之美,形容物的質地純真;用"獻玉、卞和三獻、美玉三獻"等表示奉獻才藝或傑作。 zxJ]" N
nePfu G]Q
墨玉墨玉 .GV;+8HzS
e_#._Pi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交往,往往以玉為使臣信物,而玉中極品和氏璧更是國家的象徵。就這樣,"和氏璧"被楚國奉為國寶收藏著,然而"和氏璧"發現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各諸侯國,各諸侯國的國君都想親眼看看這件寶玉。公元前333年,楚國吞滅越國,楚威王因為宰相昭陽在消滅越國的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於是將和氏璧賜給了昭陽。昭陽某日請客時,出壁讓各賓客觀賞,席散時卻不翼而飛。雖多方嫂查也毫無下落。國寶的不翼而飛震驚了朝廷內外,楚王下令全國范圍內搜尋這件價值連城的寶物,但是最終沒有結果。人們把懷疑的目光投向了張儀,因為張儀當時正在楚國游說,曾與昭陽一起飲酒,人們認為他有機會偷竊了和氏璧。楚王命人對張儀嚴刑拷打,張儀拒不承認,楚王無奈,只好將張儀無罪釋放。張儀受辱後輾轉到了秦國,後來成為秦國的宰相,為秦國日後的強大立下了汗馬功勞。楚國為一件國寶損失了一個人才,這是他們所沒預料到的。 yQU_>_!n
和氏璧就這樣銷聲匿跡了幾十年後,有一天突然在趙國出現,至於和氏璧是怎樣流落到趙國的,至今仍是一個謎。趙惠文王時,一個名叫繆賢的宦官從一名外人手中購買到這塊玉,經過鑒定後,才知道正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趙王得知後,便下詔將這件寶物強行奪進宮中。趙國得到和氏璧的消息很快傳到了秦昭王的耳中,秦昭王對這件稀世之寶產生了凱覷之心,於是派人送信給趙王,希望用15座城來換取和氏璧。趙王明知秦國想強取豪奪,但懾於秦國勢力,怕得罪秦國招來滅國之災,只好派藺相如持璧出使秦國。 uPhK3nCGo
藺相如到秦國後,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看到玉璧,非常高興,將玉璧傳給左右殯妃大臣觀看,眾人皆呼萬歲。藺相如見秦王根本無意割城給趙國,就走上前去說:"璧上有點瑕疵,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將璧遞還給了藺相如,藺相如持璧而立,大怒道:"大王您想得此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群臣商議時,群臣們認為秦國依勢欺人,拿巧座城換玉璧只不過是一種空話。可我認為百姓之間交往都不會欺騙,何況秦國是一個大國呢!趙王採納了我的建議,為了表示對秦國的尊重,趙王 Ci?Ss+|
Z?}dq-Vh&
羊脂玉 福壽羊脂玉 福壽 ZU85P0
2w59^"<,
齋戒五日後,才派我將璧送給您。可大王您在召見我時無禮傲慢,還將璧傳給眾人看,這是在戲弄趙國。我看大王您根本無意割城易璧,就取回此璧。您若再逼我獻出玉璧,我的頭就和這玉璧一起撞碎在這柱子上。"秦王惟恐玉璧被撞碎,連忙道歉,並召人拿來地圖,指出給趙王割去15座城。藺相如看出這不過是秦王的緩兵之計,就對秦王說:"趙王派我送璧之前曾齋戒五日,現在大王您也應齋戒五日,並設九賓之禮,這樣我才會獻出玉壁來"秦王沒有辦法,只好同意。藺相如回到賓舍,認為秦王根本不可能割城給趙國。於是便派手下人喬裝打扮,懷揣玉璧,連夜逃回了趙國。 }0eF~>Df
五天之後,秦王在宮廷內設九賓之禮,命人宴請藺相如。藺相如進宮後對秦王說:「秦國從繆公以來20餘位君主,沒有一位是信守誓約的。我擔心因您的失約而辜負趙王對我的重託,所以已經派人把玉璧送回了趙國。秦國強盛而趙國弱小,如果大幹先割巧城給趙國,趙國怎麼會留璧而得罪您呢?我知道欺君之罪當殺,要殺要剮,您看著辦吧。」秦王和眾位大臣聽後面面相覷。秦王想即使殺了藺相如也得不到玉璧,而且還會使兩國的關系惡化,不如厚待藺相如,自己也可得一個明君的聲譽。於是秦王在宮廷內以隆重的禮節款待藺相如,並將他送回趙國,這就是歷史上「完璧歸趙」的故事,藺相如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保住了和氏璧。 )+l\w3^6
但是事隔六十多年以後,即公元前228年,趙國還是被強大的秦國吞並,趙幽繆王投降,獻出了和氏璧。秦王趙政統一六國,建立了強大的秦王朝,和氏璧最終落到了秦王趙政的手裡。但從此以後,和氏璧便從歷史記載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pczug-nB
有一種說法認為: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後,命玉工將宰相李斯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蟲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皇帝的玉印。這樣,和氏璧就成了國璽。代代相傳。有人甚至還找到了用刻璽的邊角料所製作的玉塊。秦始皇死後,趙高利用和氏璧篡權。劉邦率兵攻入咸陽時,國璽落到了他的手中。 `JOOnTenQ
劉邦建立漢朝後就把玉璧作為漢朝的國印,從此和氏璧成為"傳國璽"。劉邦之後,傳了九代皇帝。 ^.KwcXr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當時因小皇帝劉嬰年幼,傳國璽由皇太後代管。王莽讓弟弟到長樂宮去要玉璽,皇太後氣憤地把傳國璽摔到地上,罵道:得這塊亡國璽,看你兄弟有什麼好下場!傳國璽被摔缺了一角,後來王莽用黃金鑲補,但無濟於事,還是留下了缺痕。 *#E F sUw
但是,歷史文獻中關於秦國傳國玉璽的來龍去脈記載還比較詳細。《晉書·輿服志》、唐徐令信《玉璽譜》等記載「色綠如藍,溫潤而澤」,指明它是用藍田玉製成的,因此用和氏璧製成傳國玉璽的說法是 沒有根據的。 ~T9/#-e>BF
那麼,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處呢?目前有兩種推測:第一種推測認為和氏璧被作為隨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內,並沒有作為傳國玉璽流傳後世。如果這樣,將來有朝一日發掘秦始皇陵墓地宮,我們還有機會一睹和氏璧的風采。另一種推測認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戰爭中丟失或者被項羽掠奪而去。秦末,項羽率兵進攻咸陽,焚燒秦宮殿,挖掘秦陵墓,掠奪寶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隨後而來的楚漢戰爭中,項羽兵敗,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璽或許藏在項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蘇徐州),或許遺落在項羽敗死的亥下(今安徽靈璧)。 ?6Jx@Sh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一件非常著名的無價之寶,在它流傳的幾百年期間,多少人的命運、多少國家的命運都和它緊密地聯系起來,而它神秘的失蹤,又成為中國兩千多年歷史上的一大懸案。 %JXE5l+pJ
洛神就是宓妃,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兒,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降臨人間,來到洛河岸邊。那時,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當中,並教會有洛氏百姓結網捕魚,還把從父親那兒學來的狩獵、養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給了有洛氏的人們。 gGr^@=;YC
這天,大夥兒勞動之餘,宓妃拿起七弦琴,奏起優美動聽的樂曲來。不巧,這悠揚的琴聲被黃河裡的 +,2:g}5
河伯聽到,這個浪盪公子便潛入洛河,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於是河伯化成一條白龍,在洛河裡掀起軒然大波,吞沒了宓妃。 2HpHxVJ
女媧補天 1KMLG=
相傳遠古之時,天柱傾塌,九州崩裂,大火燃燒,洪水汪洋不息,民不聊生,女媧煉以五色石補蒼天,挽救了眾生,又將補天石多餘之石散後落在大地,「千樣瑪瑙萬種玉」由此而來。這個神化將玉說成補天之物,可見我們民族對玉有著特殊的喜好。 K&nE_.kbl
洛神 ?!9 )q.bW
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宮,終日鬱郁寡歡,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這時,後羿來到了宓妃的身邊。 *FC=X)_&W
後羿原是位善射的天神,因射死了九個天帝的兒子,便與妻子一同貶到人間,後羿妻子嫦娥偷吃仙葯,一人返回天宮,便只剩後羿獨自留在人間。 "l*Pd$sr
後羿聽說了宓妃的遭遇,非常氣憤,將宓妃解救出深宮,回到有洛氏中間,並與宓妃產生了愛情。那 |<#{"'/=
河伯本來就窩了一肚子火,聽說了後羿宓妃之間的戀情,更是惱羞成怒。他化作一條白龍潛入洛河,吞噬了許多田地、村莊和牲畜,後羿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倉皇而逃。 ,RJtm%w
河伯自知不是後羿的對手,只好跑到天帝那兒去告狀。天帝早就知道了所發生的一切,並不向著河伯 crqpV F]1]
說話,河伯這下只能灰溜溜地回到水府,再也不敢管後羿與宓妃的事了。 _9JhL:cY
從此,後羿與宓妃這對情侶便在洛陽居住下來,過上了美滿幸福的生活。後來,為表彰他們,天帝還封後羿為宗布神,宓妃為洛神。 [onGNq?#
《淮南子》中記載,伏羲氏之女洛神嫁於河伯為妻,但河伯不賢,與水族女神私通,洛神與後羿情深。河伯與後羿大戰於天庭,天帝震怒,將洛神貶落凡間......洛神轉世之後,為美女甄宓,曹操攻下鄴城之後,將甄宓一家接入司空府,奉作上賓。曹子建、曹子桓即曹丕兩人同時鍾情甄宓,最後,兩人由好兄弟變成大仇人。種種因素之下,丕登上帝位,甄宓為後,另外丕又娶郭儇為妃,郭儇不甘為妃,於是同司馬懿設計害死甄宓。另一方面,植與甄芙兩廂情閱,甄後逝後數年,植在洛水之濱又見甄宓...... Av"R[)
《太平廣記》卷三百三十一《蕭曠》篇和《類書》卷三十二《傳奇》篇,都記述著蕭曠與洛神女艷遇一節。洛神女說:「妾,即甄後也……妾為慕陳思王之才調,文帝怒而幽死。後精魂遇於洛水之上,敘其 L{hnU7sY
冕抑。因感而賦之。」 IIg^FZ*]_
曹植在《洛神賦》中這樣寫她的姿態:「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波。」真是形象鮮 BnCbon)
明,色彩艷麗,令人目不暇接。 ?0)&U
李商隱在他的詩作之中,曾經多次引用到曹植感甄的情節,甚至說:「君王不得為天下,半為當時賦洛神。」和氏獻璧。楚國的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拿去獻給楚國國君厲王。厲王叫玉匠鑒別。玉匠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呀!」厲王認為卞和是個騙子,把卞和的左腳砍掉了。 楚厲王死了以後,武王當了楚國的國君。卞和又捧著那塊璞玉獻給武王。武王又叫玉匠鑒定。玉匠又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呀!」武王也認為卞和是個騙子,又把卞和的右腳砍掉了。 武王死了以後,文王繼承了王位。卞和於是抱著璞玉在楚山腳下痛哭了3天3夜,眼淚哭幹了,連血也哭出來了。文王聽到這事,便派人去問卞和,說:「天下被砍掉雙腳的人多得很,為什麼唯獨你哭得這樣傷心呢?」 卞和回答說:「我並不是傷心自己的腳被砍掉了,我所悲痛的是寶玉竟被說成石頭,忠誠的好人被當成騙子,這才是我最傷心的原因啊。」 文王便叫玉匠認真加工琢磨這塊璞玉,果然發現這是一塊稀世的寶玉,於是把它命名為「和氏之璧」。

『玖』 歷史上圓形的和氏璧是怎麼被雕刻成方正的傳國玉璽的

一直以來,秦始皇時期的傳國玉璽為和氏璧雕刻而成的是比較流行的一種觀點,而和氏璧的故事也早就廣為流傳,如果畫一個時間線將故事串起來的話,大體是這樣的:楚國的卞和獻玉到趙國的完璧歸趙再到秦朝時期的傳國玉璽。


尤其上方手握之處,還會有龍盤踞在此的雕刻。想要鑄造成這樣一塊玉石,必須要一塊長寬高都足夠的巨大玉石,才可以雕刻出來。玉璽代表的是皇權,古人自然不允許兩塊玉石拼接的情況發生。所以如果和氏璧真的被秦始皇雕刻成為了玉璽,這塊玉璽的大小絕對不是影視劇作品中的那個樣子。

濃縮的就是精華,一個東西有沒有分量,看的不是它的體積和重量,而是其質地和象徵意義。和氏璧在被秦始皇交給李斯後,刻上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那麼它就成了皇權的象徵,持有它就是最名正言順的天子,這可不是由它的重量和體積決定的。

『拾』 傳國玉璽究竟有什麼用,如果我有傳國玉璽是不是就可以調動所有兵馬

傳國璽起來作用時一般都是自朝代更替。後朝代替前朝並擁有傳國璽代表被天命承認,證明了改朝換代行為是正義的。傳國璽調動不了兵馬,但能徵召人心。

秦之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10)傳國玉璽典故擴展閱讀

據傳,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浪。玉璽由此失落。八年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傳國璽奉上。傳國玉璽復歸秦。

秦末戰亂,劉邦率兵先入咸陽。秦亡國之君子嬰將天子璽獻給劉邦。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此後玉璽珍藏在長樂宮,成為皇權象徵。

西漢末王莽篡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後掌管。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後交出玉璽,遭太後怒斥,太後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