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典故青山司馬

典故青山司馬

發布時間: 2021-02-02 14:58:26

A. 青衫司馬這個典故代表著什麼

司馬青衫,讀音是sī mǎ qīng shān,是一個漢語詞語,釋義是用來形容一個人同情另一個人的處境而不禁想到自己的處境,便落下眼淚。
司馬青衫,作為典故,出自於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詩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後來高中語文課文王實甫《長亭送別》「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林覺民《與妻書》「司馬青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都用到這個典故。
白居易任江州司馬,在送客上船時,偶然聽得琵琶聲,於是邀請琵琶女演奏。在和琵琶女對話中,白居易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覺得他們兩人命運相同,寫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驚人句,並為之淚濕青衫。青衫,唐制,文官八品,九品以青,是白居易身份的標志。
「司馬青衫」表達的是「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的意思。因此,古代詩人常用此典故來表示由於內心痛苦而傷心流淚。宋司馬光《錦堂春》「席上青衫濕透,算感舊、何止琵琶。」是說「傷心事」還不止琵琶女的身世。金吳激《人月圓》從「南朝千古傷心事」一直說到「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也是指傷心事太多,其中「同是天涯」還用了白居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句子。元白樸《奪錦標》在新亭眺望時觸目傷心,也說到「誰念江州司馬,淪落天涯,青衫未免沾濕」,這里就是寫自己的悲痛了。

B. 司馬青山的典故來歷有誰能告訴我這個小白痴一下啊!謝謝了!

你說的可能是「司馬青衫」

司馬青衫,作為典故,出自於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詩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後來高中語文課文王實甫《長亭送別》「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林覺民《與妻書》「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都用到這個典故。

白居易任江州司馬,在送客上船時,偶然聽得琵琶聲,於是邀請琵琶女演奏。在和琵琶女對話中,白居易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覺得他們兩人命運相同,寫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驚人句,並為之淚濕青衫。青衫,是白居易司馬身份的標志。

「司馬青衫」表達的是「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的意思。因此,古代詩人常用此典故來表示由於內心痛苦而傷心流淚。宋司馬光《錦堂春》「席上青衫濕透,算感舊、何止琵琶。」是說「傷心事」還不止琵琶女的身世。金吳激《人月圓》從「南朝千古傷心事」一直說到「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也是指傷心事太多,其中「同是天涯」還用了白居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句子。元白樸《奪錦標》在新亭眺望時觸目傷心,也說到「誰念江州司馬,淪落天涯,青衫未免沾濕」,這里就是寫自己的悲痛了。

還有反用這個典故的,如劉鎮《水龍吟》「笑多情司馬,留春無計,濕青衫淚」和辛棄疾《滿江紅》「笑江州、司馬太多情,青衫濕」。不過這些反用,表面上是曠達的樣子,實際上蘊含著更多的悲痛。

C. 司馬光砸缸的典故

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穩重的就像一個大人,聽到老師講解《左氏春秋》,非常喜愛,放學之後又為家人講他所學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內涵,從此手裡放不下書本,甚至到了忘記了飢渴,冷熱的程度。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背景
司馬光出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當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州光山縣令,於是便給他取名 「光」。司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馬池後來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

司馬光字君實,陝川夏縣人。父親名字叫司馬池,任天章閣待制(宋代官名)司馬光深受其父影響,自幼便聰敏好學。據史書記載,司馬光非常喜歡讀《左傳》,常常"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七歲時,他便能夠熟練地背誦《左傳》,並且能把二百多年的歷史梗概講述得清清楚楚,可見他自幼便對歷史懷有十分濃厚的興趣。

此外,還有一件事使小司馬光聞名滿九州,這就是流傳至今「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汴京、洛陽的人將這件事用圖畫記載下來,廣為流傳。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也。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瓮,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瓮破之,水迸,兒得活。

D. 司馬微的歷史典故

司馬徽再薦名士,劉備(字:玄德)三顧茅廬
孔明和博陵的崔州平、潁川專的石廣元、汝南屬的孟公威和徐元直四個人是親密的朋友。
他們四個人都精通於一項,只有孔明在各個方面都有很大造詣。
他常常抱著膝蓋長久的吟唱,指著他們四個人說:你們在官職上可以做到刺史,郡守的位置。大家問孔明的志向又如何,他只是笑著並不回答。常常把自己和管仲、樂毅相比,他的才華不可限量。玄德說:奈何穎川的賢能的人這么多呀!司馬徽說「當初殷馗善於觀察天文,對世人說成群的星星聚集在穎川一帶,那裡的地方一定多有才華的人。當時關羽在旁邊說:我聽說管仲、樂毅是春秋戰國時代有名的人物,功高蓋世,諸葛亮把自己和這兩個人相提並論,是不是有點太過頭了?司馬徽笑著說:在我看來,如果不和這兩個人相提並論,我還能舉出另外兩個人。關羽問:那兩個人?司馬徽說:它可以和興旺周朝八百年的姜尚,昌盛漢朝四百年的張良相比。所有人都大為驚訝。司馬徽下台階告辭離開,劉備留不住他。司馬徽出門後對著天空大笑說,孔明雖然遇到了他的主人,可惜不是他的時候,真是可惜啊。說完,慢慢的離開了。劉備感嘆道:這個人真是隱匿的賢人啊!

E. 歷史典故司馬光砸缸,據說是假的有哪些依據呢

在小學的課本上,往往都會出現關於司馬光的一個故事——司馬光砸缸。當一個小孩子因為貪玩掉進了水缸之中時,旁邊的小孩子都無能為力,甚至害怕得哭了起來的時候,司馬光找來了一塊石頭,把水缸砸了,水流出來之後,孩子便被得救了。

F. 司馬懿典故有哪些

希望對你有幫助祁山對戰
關於諸葛亮同司馬懿在建興九年祁山戰役的情況,《晉書》同《三國志》漢晉春秋有不同的記載,尤其是在相持階段戰況,有很大差異。在總體戰略態勢上兩書記載一致,都是司馬懿解了祁山之圍,並且挫敗了諸葛亮奪取魏國糧食的企圖,使諸葛亮最終因為糧食耗盡退兵。有差異之處是《漢晉春秋》稱諸葛亮打敗了郭淮、費耀,搶收了些糧食,《晉書》記載諸葛亮沒能搶到糧食,《漢晉春秋》關於這次戰斗的記載是矛盾的,費耀已經被司馬懿命令留守上邽不可能同郭淮與諸葛亮交戰,《晉書》中司馬懿趕到上邽阻止諸葛亮搶糧成功,那裡是糧食主產區。諸葛亮在祁山附近打敗魏軍搶到少量糧食是可能的,但是沒有影響司馬懿主力部隊的糧食供應,也沒改變蜀軍缺糧。史書記載了司馬懿的軍隊是依靠隴西糧食補給。至於兩軍交戰的結果,司馬懿是否同諸葛亮作戰,兩書的記載也不同,《漢晉春秋》說賈栩、魏平被救出後,非要與諸葛亮交戰,司馬懿被迫出戰失利,蜀軍斬獲甲首三千,(甲首,小頭目,類似於現今的班長之類.由此可推算司馬懿折兵過萬)
空城計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首次北伐受挫,安排各路人馬退回漢中,正待自己抽身之際,不料,司馬懿大軍突然出現在城外幾十里處,諸葛亮急中生智,兵行險招,玩了一手「空城計」,把司馬懿嚇跑了。
在正史中,孔明見街亭敗績,北伐受挫,戰局已經對己不利,於是迅速撤回漢中,並沒有再空耗軍力。而曹魏方面,大都督曹真見已經打退蜀漢,也沒有苦追。當時,司馬懿更是遠在宛城一線,根本不可能出現在街亭或西城。《演義》為了貶低曹真,並強調司馬懿是諸葛亮的最大對手,硬是把司馬移位到了街亭前線。其實,司馬懿是在後來才頂替曹真出現在對蜀漢前線的。
其實,「空城計」也有其說法來源。《三國志·諸葛亮傳》的注里,記有一段郭沖講的小故事:「亮屯於陽平,遣魏延諸軍並兵東下,亮惟留萬人守城。晉宣帝率二十萬眾拒亮,而與延軍錯道,徑至前,當亮六十里所,偵候白宣帝說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與相逼,欲前赴延軍,相去又遠,回跡反追,勢不相及,將士失色,莫知其計。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開四城門,埽地卻灑。宣帝常謂亮持重,而猥見勢弱,疑其有伏兵,於是引軍北趣山。明日食時,亮謂參佐拊手大笑曰:『司馬懿必謂吾怯,將有強伏,循山走矣。』候邏還白,如亮所言。宣帝後知,深以為恨。」史學界稱其為「郭沖三事」,後邊還有郭沖的「四事」和「五事」。這個郭沖是諸葛亮的粉絲,他講的故事都是盲目推重孔明的。這一段「郭沖三事」的情節,更是於史不符、於理不合,十分荒謬。當時就有人質疑:司馬懿如果真得到這樣的機會,麾下十餘萬大軍,把他圍住不就完了? 連現在人也明白,派幾個神射手過去射諸葛亮,或者派一個小隊過去火力偵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諸葛亮的把戲,一直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絕不會愚蠢和膽怯到「扭頭就跑」的地步。
所以近來有學者認為:作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司馬懿深深明白「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當時魏國任用他的原因就在於諸葛亮北伐而魏國朝中除自己外無人可敵,諸葛亮就是自己得到任用保住官位的鑰匙和命脈。如果諸葛亮一死,他的用處也告終止,而朝廷中很多官宦都敵視自己,自己也還沒有建立起朝中勢力,必然會重新被貶官居閑,壯志難成了。所以雖然看破了諸葛亮的「空城計」,但是司馬懿也不會立即殺死自己的「保官稻草」的。
誅曹爽
司馬懿平定曹爽亂政是挽救曹魏政權,信守託孤承諾,維護曹芳的皇位,不是單純為了個人集團的權力。首先他放棄權力回家養病的時候,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在朝中都是中級官員,司馬氏集團還是弱小的。此時談不上要建立司馬氏專權,嘉平之變後司馬師兄弟也沒有掌權擔任要職。實際上直到司馬懿集團的主要成員開始受到曹爽的排擠打擊的時候,司馬懿依然是容讓,就象他對孫禮說的,要「忍不可忍」。最初曹爽還只是專權,剝奪眾多豪強貴族的政治地位,剝奪他們的祭祀榮譽。固執發動對蜀國的戰爭等,這些亂政司馬懿都沒有能阻止,表明曹爽已經不尊重司馬懿了,並且後來准備要篡位。曹爽要篡位也是明顯的,他的衣食和儀式排場幾乎和皇帝相同,皇宮御用尚方器物充斥其家,自行從宮中取曹睿的才人到自己府中,甚至到了偽造詔書,把皇宮的才人五十七人送到鄴城,擅自取用太樂樂器,武庫禁兵。後來還把郭太後遷居冷宮囚禁,派遣親信監視小皇帝,這時唯一對他篡位構成威脅的就只有司馬懿了,他一面派親信去察看司馬懿的動向,一面排擠打擊司馬懿的親屬、親信,都是為了篡位做准備,郭太後、劉放、孫資等過去有權勢的,都相繼被他廢黜了,司馬懿因為早早就回家養病了,所以他受到打擊是最晚。曹爽最後只有把司馬懿集團也瓦解了,稱帝篡位才能開始,孫禮、盧毓等相繼被排擠,矛頭甚至指向司馬懿的親戚杜恕,這是在正始九年底,後來盧毓審理曹爽黨徒,了解到他們謀反篡位準備在三個月內行動,曹爽不是《三國演義》中那個軟弱、窩囊的廢物,他指揮軍隊伐蜀,專權打擊孫禮,也是野心勃勃、專橫跋扈的權貴。司馬懿所以還有赦免他的念頭,不是因為曹爽沒有要篡位的陰謀證據,主要是不願承擔殺託孤大臣專權的名聲,也了解曹爽的實際是志大才疏,看到曹爽建立的小集團與各主要派系都有矛盾,也沒有百姓擁護他,不會有威脅,而且曹爽的篡位計劃也沒有能實際執行,他也還沒有廢帝自立,在嘉平之變的時候,曹爽也沒有挑起內戰,總算是和平解決了矛盾。司馬懿也曾經發誓不追究曹爽,這樣才表示要赦免他,給他送去糧食。可是從祭祀名單就可以看出,曹爽專權期間得罪的人太多,最終朝議依然處死了他。不要以為司馬懿廢黜曹爽只是他個人要奪權,只是司馬氏和曹氏爭權這么簡單。參與廢黜曹爽的有司馬懿集團和大多數派系,郭太後、蔣濟、高柔等都是各大派系的代表,朝議也是各派系共同參加,曹操擔任丞相、魏公的權勢比司馬懿這時要大得多,依然要受到朝議的制約,他要恢復肉刑,但是朝議多數人反對,曹操也只能暫時放棄。司馬懿更是不能不接受朝議,曹爽打擊、壓迫其它派系,最終被他們要求處死,《三國志》曹爽傳中,詳細記載了曹爽亂政,准備篡位,以及朝議將他處死的經過。

G. 這是什麼典故

那是五代十國兵荒馬亂歲月里的一段傳說:
當年趙匡胤父親找了一內副舊籮筐,一頭挑著一容個兒子,走上了逃反躲災之路。這一天,來到了小南河南岸,只見後邊有兵追來,他想過河,四下張望卻尋不到橋。正在危急之時,他突然發現腳下伸出一座橋。他忙過了橋,一回頭,那橋則沒了影子。他上了河北的中街,正要放下擔子歇歇,忽見街南頭馬斯人嚎,一隊追兵又在沿街搜查。趙父想找個人家躲藏,可家家關門閉戶,無處可以躲避。他瞄見街旁有一口井,井旁有一個樁,他忙將籮筐繩拴在樁上,將盛著兩個孩子的籮筐吊在井裡,然後搬起井蓋蓋上井口,他自己睡到了井蓋之上。追兵趕到井旁,只見一個窮漢抱著一條扁擔,睡在井蓋上面,鼾聲扯得山響。追軍走後,趙父忙打開井蓋,只見兩個兒子臉憋得通紅,四行眼淚唰唰流進井裡。
三十年後,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當上了皇帝,後來,趙匡義又接替哥哥,也做上了皇帝。從此,趙匡胤兄弟經過的道,便被人們稱為皇道,經過的橋,便被人稱為二龍橋(三河古鎮)。

H. 宋史司馬光傳應用那些典故

此處有5個典故,如下:

司馬光一生誠信,應該也是受父親的誠實教育的影響,大概在五、六歲時,有一次,他要給胡桃去皮,他不會做,姊姊想幫他,也去不掉,姊姊就先行離開了,後來一位婢女用熱湯替他順利將胡核去皮,等姐姐回來,便問:「誰幫你做的?」他欺騙姊姊是自己做的,父親便訓斥他:「小子怎敢說謊。」司馬光從此不敢說謊,年長之後,還把這件事,寫到紙上,策勵自己,一直到死,沒有說過謊言。邵雍的兒子邵伯溫還看過這張紙。清人陳宏謀說:「司馬光一生以至誠為主,以不欺為本。」後人對司馬光蓋棺論定之語,也是一個「誠」字。

破瓮救友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被人們廣泛流傳。

誠信賣馬
司馬光要賣一匹馬,這匹馬毛色純正漂亮,高大有力,性情溫順,只可惜夏季有肺病。司馬光對管家說:「這匹馬夏季有肺病,這一定要告訴給買主聽。」管家笑了笑說:「哪有人像你這樣的呀?我們賣馬怎能把人家看不出的毛病說出來!」司馬光可不認同管家這種看法,對他說:「一匹馬多少錢事小,對人不講真話,壞了做人的名聲事大。我們做人必須得要誠信,要是我們失去了誠信,損失將更大。」管家聽後慚愧極了。

低調淡泊
司馬光性情淡泊不喜奢華,他在《訓儉示康》中曾提到小時後長輩會給他穿華美的衣服,他總是害羞臉紅而把它脫下。寶元年間中舉時,曾得到仁宗皇帝的接見。酒席宴會上,每人都在頭上插滿鮮花,肆無忌憚地嬉戲取樂,唯獨司馬光正襟危坐,也不戴花。同事提醒說:「戴花乃皇上之令也!」司馬光才不太情願地戴了一朵小花。
司馬光有一個老僕,一直稱呼他為「君實秀才」。一次,蘇軾來到司馬光府邸,聽到僕人的稱呼,不禁好笑,戲謔曰:「你家主人不是秀才,已經是宰相亦,大家都稱為『君實相公』!」老僕大吃一驚,以後見了司馬光,都畢恭畢敬地尊稱「君實相公」,並高興地說:「幸得大蘇學士教導我……」司馬光跌足長嘆:「我家這個老僕,活活被子瞻教壞了。」

堅不納妾
北宋士大夫生活富裕,有納妾蓄妓的風尚。司馬光是和王安石、岳飛一樣,極為罕見的不納妾、不儲妓之人。婚後三十年余,妻子張夫人沒有生育,司馬光並未放在心上,也沒想過納妾生子。張夫人卻急得半死,一次,她背著司馬光買了一個美女,悄悄安置在卧室,自己再借故外出。司馬光見了,不加理睬,到書房看書去了。美女也跟著到了書房,一番搔首弄姿後,又取出一本書,隨手翻了翻,嬌滴滴地問:「請問先生,中丞是什麼書呀?」司馬光離她一丈,板起面孔,拱手答道:「中丞是尚書,是官職,不是書!」美女很是無趣,大失所望地走了。
還有一次,司馬光到丈人家賞花。張夫人和丈母娘合計,又偷偷地安排了一個美貌丫鬟。司馬光不客氣了,生氣地對丫鬟說:「走開!夫人不在,你來見我作甚!」第二天,丈人家的賓客都知道了此事,十分敬佩,說儼然就是「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白頭偕老的翻版。唯獨一人笑道:「可惜司馬光不會彈琴,只會鱉廝踢!」張夫人終身未育,司馬光就收養了哥哥的兒子「司馬康」,作為養子。
司馬光就如此和妻子相依為命。洛陽的燈會享譽天下,逢元宵節,張夫人想出去看燈,司馬光說:「家裡也點燈,何必出去看?」張夫人說:「不止是看燈,也隨便看看遊人。」司馬光一笑,說:「看人?怪了,難道我是鬼嗎!」

典地葬妻
司馬光在洛陽編修資治通鑒時,居所極簡陋,於是另闢一地下室,讀書其間。當時大臣王拱辰亦居洛陽,宅第非常豪奢,中堂建屋三層,最上一層稱朝天閣,洛陽人戲稱:「王家鑽天,司馬入地。」司馬光的妻子去世後,清貧的司馬光無以為葬,拿不出給妻子辦喪事的錢,只好把僅有的三頃薄田典當出去,置棺理喪,盡了丈夫的責任。司馬光任官近40 年,而且官高權重,竟然典地葬妻。重讀歷史,讓人深思。俗語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在封建社會,大多數人苦讀寒窗,躋身仕途,無不是為了顯耀門庭,榮華富貴,澤被後世,蔭及子孫。在這些人面前,司馬光的清廉更顯可貴。嘉祜八年三月,宋仁宗詔賜司馬光金錢百餘萬,珍寶絲綢無數,但司馬光不為所動。司馬光年老體弱時,其友劉賢良擬用50 萬錢買一婢女供其使喚,司馬光婉言拒之,他說:「吾幾十年來,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純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五十萬市一婢乎?」

I. 三國殺司馬的台詞典故是什麼

司馬懿

反饋:下次注意點

評:司馬懿沉穩大氣,其坐鎮雍涼二州,諸葛回亮很是忌憚,歷史上每每出兵答都不能獲勝,而朝野之內,曹真等人更是斗不過司馬懿。「下次注意點」是很強大的一句話,整個三國,內外都很難撼動的,司馬懿是典型代表。

鬼才:天命?哈哈哈哈~

評:魏國立國之後實力雄厚,蜀國北伐只能說是做最後幻想般的嘗試,諸葛亮七出岐山,次次都讓司馬懿吃虧但次次不得逞,甚至老天都幫助司馬懿固守關中。以《三國演義》最後諸葛亮延壽不成,也看得出天命所歸,司馬懿用此技顯然合適。

陣亡:難道真的是天命難違?

評:司馬懿家族終於統一天下,此句只能說與鬼才對應。

J. 司馬懿的主要典故

1、裝病拒曹

曹操當時剛打敗袁紹不久,急需人才,聽說司馬懿很有才幹,便徵聘他出來做官。司馬懿得知消息後,覺得曹操是宦官之後,不願意屈節侍奉他。

但他又不敢公開拒絕曹操,便假說自己患有風痹病,起居不便。曹操懷疑司馬懿是有意推諉,秘密派人在夜間查看。司馬懿事先得到消息,整日整夜都躺在床上。

夜靜更深時,那人潛入司馬懿卧室,然見他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那人仍不放心,拔刀向司馬懿揮去。

眼見利刀奪命,司馬懿只是睜大眼睛看著那人,身體依然堅卧不動。那人這才相信司馬懿果真得了風痹病,收起佩刀,回去稟報了曹操。

曹操當了丞相急於網羅人才,就又想起了司馬懿,決定再次徵聘他。他對使者說,如果司馬懿再不應召,就把他抓起來。

司馬懿知道,曹操雖然愛才,但對恃才傲物、不肯親附自己的人,卻是不能容忍的。司馬懿害怕被殺,只得乖乖離家應召。

2、三馬同槽

司馬懿還在做曹操的謀臣時,曹操對他極不放心。有一天,曹操作了一個夢,夢見有三匹馬在同一個槽里吃食,醒來後心中便十分不快。起初曹操以為是馬超一家便殺了馬超的父親。

司馬懿父子正好就是三馬,而「槽」諧音「曹」,「三馬同槽」正意味著司馬氏要吃掉曹氏。曹操感到這是一個不祥之兆,便把太子曹丕叫來,對他說:「司馬懿不是個甘做人臣的人,將來必定會干預我們的朝政家事。」

但曹丕後來十分信任司馬懿,並沒有把父親的話放在心上。後來,果然不出曹操所料,司馬氏父子三人相繼專嬗曹魏朝政。

3、老妻拒食

司馬懿晚年寵愛柏夫人,連張春華都很難有機會見到司馬懿。司馬懿生病卧床,張春華前去探望病情。

司馬懿說:「老東西真討厭,哪用得著煩勞你出來呢!」張春華因此羞慚怨恨,於是拒絕進食,想要自殺,她的幾個孩子也都不吃飯。

司馬懿驚恐而賠禮道歉,張春華才停止絕食。司馬懿出來後對別人說:「老東西不值得可惜,只是擔心苦了我的好兒子們罷了。」

4、紅裝促戰

青龍二年(234年),諸葛亮發起第五次北伐,派兵在魏軍營前叫陣、辱罵、挑釁,但任憑你花招用盡,司馬懿決心不動,仍然堅守不戰。

蜀軍叫陣無效,情急之中,諸葛亮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一套女人衣裳以示侮辱,意思是說,你司馬懿如此小心謹慎,只配作女人而不配作將帥。

如此羞辱魏軍將帥,魏將確實被激怒了,他們火冒三丈,堅決要求出戰。司馬懿見勸說或下令以不足以制止眾將求戰,只好告訴眾將,致書表奏朝廷請戰,皇帝允許,就立即出戰。

於是,司馬懿給魏明帝送上請戰書,明帝深知司馬懿的用意,立即派衛尉辛毗為軍師,持詔到陣前,宣稱皇帝有令,只准堅守,不準出戰。

5、對策征遼

景初二年(238年)正月,魏明帝召回司馬懿,命他率兵討伐。曹叡問他估計公孫淵有什麼對策,司馬懿說:「棄城而走為上計。憑遼水抗拒我軍為中計。坐守襄平那他就必成俘虜了。」

曹叡又問:「公孫淵會採用哪種策略?」司馬懿回答:「只有聰明人能正確估量彼此實力。預先棄城,不是公孫淵所能做到的。他定會認為我們這次孤軍遠征不能持久,先在遼水抗拒,再退守襄平,這是中計和下計」。

魏明帝問:「往還需要多少時間?」司馬懿說:「去百日,回百日,攻戰百日,用六十天休息,一年時間足夠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