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at典故
A. 替罪羊的典故
替罪羊」一詞是舶來品。英語里專門有「SCAPE-GOAT」(替罪羊)一詞。世界各地都習慣於用「替罪羊」一詞,比喻代人受過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獻祭上帝的犧牲,還承擔了一項任務,就是給人類「替罪」。
用羊替罪來自古猶太教。古猶太人把每年的七月十日(即:猶太新年過後第十天)定為「贖罪日」,並在這一天舉行贖罪祭。儀式是這樣的:通過拈鬮決定兩只公羊的命運,一隻殺了作祭典,另一隻由大祭司將雙手按在羊頭上宣稱,猶太民族在一年中所犯下的罪過,已經轉嫁到這頭羊身上了。接著,便把這頭替罪羊放逐到曠野上去,即將人的罪過帶入無人之境。最後,再把那贖罪的羊燒死。「替罪羊」一說由此傳開。
源自一個宗教典故。在基督教的《聖經》(《舊約》)中說,上帝為了考驗亞伯拉罕的忠誠,叫他帶著他的獨生子以撒到一個指定的地方,並把以撒殺了作燔祭,獻給上帝。正當亞伯拉罕要拿刀殺他的兒子時,有個天使加以阻止,說:「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里有一隻羊,你可用來『祭獻』上帝。」於是,亞伯拉罕便把小樹林中的那隻山羊抓來殺了,代替他的兒子獻給燔祭。
在《新約》中又說,耶穌為救贖世人的罪惡,寧願釘死在十字架上,作為「犧牲」(祭品)奉獻天主,並囑咐他的十二門徒,在他死後也照樣去做。因為這是仿效古猶太人在向主求恩免罪時,往往殺一隻羔羊替代自己供作「犧牲」,所以教會通常又稱耶穌為贖罪羔羊。
有趣的是,在咱們中國也有類似的事例。《孟子·梁惠王上》中載:「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鍾(註:新鍾鑄成,宰殺牲畜,取血塗鍾的儀式)。』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棘,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鍾歟?』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齊宣王不忍心看見牛恐懼戰栗的樣子,而命以羊替換牛來祭鍾。從此以後,「替罪羊」作為一個具有悲劇色彩的詞彙就流傳開來。
B. 知音.替罪羊.桃李.汗青.抱佛腳.墨守 的來源典故
【墨守】:來源於戰國時墨子的典故。其善於防守,因稱善於守的人為墨守。
【抱佛腳】:來源於孟郊 《讀經》詩:「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即黃庭經)。」
【替罪羊】:來源於一個宗教典故,基督教的《聖經》(《舊約》)中有記載。
【桃李】:來源於春秋時期子質和簡子的典故。
據漢朝《韓詩外傳》記載,春秋時,魏國有個叫子質的大臣,他得勢時曾保薦過很多的人。後丟官隻身跑到北京,見到一個叫簡子的人,向他發牢騷,埋怨自己過去培養的人在危難時不肯幫助他。簡子聽後笑著對子質說:春天種了桃樹和李樹,到夏天可在樹下納涼休息,秋天還可吃到可口的果實。可是,如果你春天種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葉子,而秋天它長出來的刺倒要扎傷人。你過去培養、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薦的人,所以君子培養人才,就象種樹一樣,應先選好對象,然後再培植啊!
簡子用比喻批評子質培養人才不當。故後人就把培養人才叫做「樹人」;把提拔培養的優秀人才叫做「桃李」。
【知音】:來源於春秋戰國時期伯牙和鍾子期間的故事。
伯牙(原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心裡想著高山。鍾子期說:「好啊!高峻的樣子像泰山!」心裡想著流水,鍾子期說:「好啊!水勢浩盪的樣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鍾子期必然了解它的。子期死後,伯牙認為世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就摔破了琴,以謝子期知音之情,終身不再彈。
【汗青】:來源於古時侯人們用來記事的竹簡,是採用青色的竹子,用火烤得竹板冒出水分,這樣較容易書寫,因此後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
C. 悲劇的來源是什麼典故
古時候,希臘的吟遊詩人在農村漫遊,從一個村莊走到另一個村裝,沿途吟誦著敘事史詩。當時,這種安步當車,浪跡四方的詩人叫tragoidos, trag 在希臘語中表示「羊」,oidos表示「歌唱者」。於是, 吟遊詩人即是「歌唱羊的人」(goat-singer),而他們所唱的歌則是「羊歌」(goat-song )。英語tragedy(悲劇)就來源與 trago(羊歌)。「羊歌」怎麼會演變成「悲劇」冊呢? 不少學者苦思冥想作了各種饒有興趣的猜測。有一種看法認為:古希臘人常常宰羊(goat)作為祭禮,祭奉希臘酒神狄俄倪索斯。祭禮奉時,人們對著祭禮羊,嚴肅靜穆,聲音凄愴,吟唱頌歌。無怪乎,有「替罪羊」的說法。如果這種看法有一定道理,我們就可以說:英語tragedy(悲劇)來源於古希臘吟遊詩人的tragos (羊歌),而羊歌本是古希臘人祭禮奉酒神時對著祭禮唱的頌歌。現在tragedy作名詞,表示「悲劇,悲慘的事」。比如:Hamlet is a tragedy. (《漢姆萊特》是一部悲劇。) / The earthquake was a tragedy to the people in the quake-stricken areas. (這次地震對災區人民來說,是一個悲劇。)
D. 替罪羊的來源典故
源自一個宗來教典故。在源基督教的《聖經》(《舊約》)中說,上帝為了考驗亞伯拉罕的忠誠,叫他帶著他的獨生子以撒到一個指定的地方,並把以撒殺了作燔祭,獻給上帝。正當亞伯拉罕要拿刀殺他的兒子時,有個天使加以阻止,說:「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里有一隻羊,你可用來『祭獻』上帝。」於是,亞伯拉罕便把小樹林中的那隻山羊抓來殺了,代替他的兒子獻給燔祭。
在《新約》中又說,耶穌為救贖世人的罪惡,寧願釘死在十字架上,作為「犧牲」(祭品)奉獻天主,並囑咐他的十二門徒,在他死後也照樣去做。因為這是仿效古猶太人在向主求恩免罪時,往往殺一隻羔羊替代自己供作「犧牲」,所以教會通常又稱耶穌為贖罪羔羊
E. 「替罪羊」這個詞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有什麼典故
我們常說的「替罪羊」一詞是舶來品。英語里專門有「SCAPE-GOAT」(替罪羊)一詞回。世界各地都慣於答用「替罪羊」一詞比喻代人受過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獻祭上帝的犧牲,還承擔了一項任務,就是給人類「替罪」。
用羊替罪來自古猶太教。古猶太人把每年的七月十日定為「贖罪日」,並在這一天舉行贖罪祭。儀式是這樣的:先牽來一頭公羊和一頭公牛,用公羊和公牛的血作為贖罪祭品。再牽來一頭活山羊,由大祭司將雙手按在羊頭上宣稱,猶太民族在一年中所犯下的罪過已經轉嫁到這頭羊身上了。接著,便把這頭替罪羊放逐到曠野上去,即將人的罪過帶入無人之境。最後,再把那贖罪的羊和牛燒死。「替罪羊」一說由此傳開。
F. 選擇下列兩組中感興趣的詞語,查找他們的來源典故
1。「汗青」是史冊的意思。紙張發明之前古人記事要用「竹簡」,竹簡的製作並不簡單,首先要選擇上等的青竹(此「青竹」指綠色之竹),稱其為「青」;然後,削成長方形的竹片,再用火烘烤一片片的青竹,一方面是為了便於書寫,另方面也為乾燥防蟲。烘烤之時,本來新鮮濕潤的青竹片,被烤得冒出了水珠,像出汗一樣。這道烘烤青竹的工序就叫做「汗青」了。「汗青」的原意是青竹出汗的工序,漸漸成了竹簡的代名詞了。
從出土的古代竹簡來看,長的竹簡常用於書寫儒家經典;短的竹簡常用其記載諸子事跡及史傳。因此「汗青」代稱竹簡再演變,人們便地一步又將其代稱竹簡所記載的「史冊」了。
2。一.據漢朝《韓詩外傳》記載,春秋時,魏國有個叫子質的大臣,他得勢時曾保薦過很多的人。後丟官隻身跑到北京,見到一個叫簡子的人,向他發牢騷,埋怨自己過去培養的人在危難時不肯幫助他。簡子聽後笑著對子質說:春天種了桃樹和李樹,到夏天可在樹下納涼休息,秋天還可吃到可口的果實。可是,如果你春天種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葉子,而秋天它長出來的刺倒要扎傷人。你過去培養、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薦的人,所以君子培養人才,就象種樹一樣,應先選好對象,然後再培植啊!
簡子用比喻批評子質培養人才不當。故後人就把培養人才叫做「樹人」;把提拔培養的優秀人才叫做「桃李」。因老師培養出來的學生很多,就被譽為:「桃李滿天下」了。
二.春秋時期,魏國大臣子質學富五車,知識廣博。他因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舊相識家裡躲避。這位朋友的家境並不富裕,子質不願給朋友加重生活負擔,便想開個學館,收一些學生教讀,藉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騰出兩間空房作為教室,子質所收的學生不分貧富,只要願學的都可以拜他為師,一視同仁。
這個學館里有一棵桃樹,一棵李子樹。凡是來上學的學生都跪在桃李樹下認先生。子質指著已結果的兩棵樹教導學生們說:「你們都要刻苦學習,要像這兩棲 棵樹一樣開花結果。只有學問高,才能為國家做出一番大事業。
為了把學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質認真教學。在他的嚴格管教下,學生們都發奮讀書,學到了不少真本領。後來,這些學生先後成才,成了國家的棟梁。他們為了感念子質先生的教誨,都在自己住處親手栽種桃樹和李子樹。
子質到各國游歷時,碰到了在各國當官的學生,並看到了學生栽的這兩種樹,便自豪地說:「我的學生真是桃李滿天下啊!一個個都很有作為!」從此,當先生(老師)的就以「桃李」代黎學生,並把學生多稱作「桃李滿天下」了。
3.「古稀」是中國人自古指七十高齡的說法。它源於唐代大詩人杜甫《曲江二首》詩,杜甫吟詠道:「人生七十古來稀。」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杜甫慨嘆人生苦短,能活到七十歲,自古以來十分稀少。
4.孩提: 2~3歲的兒童。幼兒時期。指幼兒始知發笑尚在襁褓中。顏師古註:「嬰兒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兒笑也。孩提即二三歲之間,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
5.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生死之交的典故;化用《桃花源記》;
6.銅臭來源於東漢時期崔烈的典故。
根據《後漢書·崔烈傳》記載:東漢時,一名叫崔烈的人,用500串銅錢買了個相當於丞相的司徒官職。由於司徒與太尉、御史大夫合稱「三公」,是掌握軍政大權、輔助皇帝的最高長官,所以,人們雖對崔烈的醜行議論紛紛,但當著他的面誰也不敢談及此事。
一天崔烈問兒子崔鈞:「吾居三公,於議者何如?」意思是說,人們對我當上三公有何議論。崔鈞據實相告:「論者嫌其銅臭。」這就是「銅臭」一詞的來歷。
7.泰山:來源於唐朝皇帝唐玄宗封禪的典故。
唐明皇李隆基封禪泰山時,宰相張說(音「悅」)任封禪大使。按照慣例,在封禪之後,三公以下的所有官員皆可升遷一級。張說的女婿鄭鎰本來只是九品小官,卻在封禪之後驟然升至五品。李隆基大宴群臣的時候,看見鄭鎰穿著緋紅的五品官服走來走去,很是奇怪,就問鄭鎰為什麽升得這麽快。鄭鎰一下子懵了,不知道該怎麽回答才好。旁邊的一個宮廷戲子黃幡綽把話接過來,說:「這都是泰山的力量啊!」
與其說是泰山,倒不如說是岳父把鄭鎰成全了。從此,泰山也就成了妻父的代稱。又因為泰山是「五嶽之長」,因而轉將妻父稱作「岳父」,「岳翁」,連帶著稱妻母為「岳母」或「泰水」。
8.「替罪羊」一詞是舶來品。英語里專門有「SCAPE-GOAT」(替罪羊) 用羊替罪來自古猶太教
9、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後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師」或「一字之師」。一字師來源於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切磋》載李相讀《春秋》,叔孫婼之「婼」應讀「敕略切」,李誤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慚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禮,號曰『一字師』」。
10.「三不知」的典故出自《左傳》。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苟瑤率兵攻打鄭國,齊國為防止晉國強大,就派陳成子帶兵援鄭。有個名叫苟寅的部將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聽了,罵他說:「出發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一千輛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方才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 回國以後,我要把你的話報告國君。」苟寅自知失言,於是感慨說:「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此話意思是說: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現在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難怪拍馬屁拍到蹄子上。
11.原指東路上的主人,春秋時晉秦合兵圍鄭,鄭文公使燭之武說秦穆公,曰:「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G. boil a young goat in its mother's milk 什麼典故
來源於聖經。
H. 歷史典故
知音:高山流水(《列子·湯問》)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註:知音:歷史上的知音指的是伯牙和鍾子期間的故事。
俞瑞,字伯牙,戰國時的音樂家,曾擔任晉國的外交官。
汗青:「汗青」是史冊的意思,我國宋代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詩中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桃李:
一.據漢朝《韓詩外傳》記載,春秋時,魏國有個叫子質的大臣,他得勢時曾保薦過很多的人。後丟官隻身跑到北京,見到一個叫簡子的人,向他發牢騷,埋怨自己過去培養的人在危難時不肯幫助他。簡子聽後笑著對子質說:春天種了桃樹和李樹,到夏天可在樹下納涼休息,秋天還可吃到可口的果實。可是,如果你春天種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葉子,而秋天它長出來的刺倒要扎傷人。你過去培養、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薦的人,所以君子培養人才,就象種樹一樣,應先選好對象,然後再培植啊!
簡子用比喻批評子質培養人才不當。故後人就把培養人才叫做「樹人」;把提拔培養的優秀人才叫做「桃李」。因老師培養出來的學生很多,就被譽為:「桃李滿天下」了。
二.春秋時期,魏國大臣子質學富五車,知識廣博。他因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舊相識家裡躲避。這位朋友的家境並不富裕,子質不願給朋友加重生活負擔,便想開個學館,收一些學生教讀,藉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騰出兩間空房作為教室,子質所收的學生不分貧富,只要願學的都可以拜他為師,一視同仁。
這個學館里有一棵桃樹,一棵李子樹。凡是來上學的學生都跪在桃李樹下認先生。子質指著已結果的兩棵樹教導學生們說:「你們都要刻苦學習,要像這兩棲 棵樹一樣開花結果。只有學問高,才能為國家做出一番大事業。
為了把學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質認真教學。在他的嚴格管教下,學生們都發奮讀書,學到了不少真本領。後來,這些學生先後成才,成了國家的棟梁。他們為了感念子質先生的教誨,都在自己住處親手栽種桃樹和李子樹。
子質到各國游歷時,碰到了在各國當官的學生,並看到了學生栽的這兩種樹,便自豪地說:「我的學生真是桃李滿天下啊!一個個都很有作為!」從此,當先生(老師)的就以「桃李」代黎學生,並把學生多稱作「桃李滿天下」了。
桃李——培養的後輩或所教的學生。桃李結果繁多,「桃李滿天下」比喻所栽培的後輩或所教的學生極多,各地都有。唐朝宰相狄仁傑向武則天推薦了姚崇等數十個人,後來他們都成了當時的名臣。有人贊揚狄仁傑:天下桃李都出在您的門下了!因此後人就用「桃李」代稱學生或所薦人才,如說「某某老師桃李滿天下
古稀: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杜甫《曲江》
孩提:孩提: 2~3歲的兒童。幼兒時期.
孩提之童。——《孟子·盡心》
指幼兒始知發笑尚在襁褓中。顏師古註:「嬰兒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兒笑也。」《老子》:「如嬰兒之未孩。」也作「孩抱」和「提孩」。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銅臭: 銅製品上的一種氣味,銅錢上的臭味,諷刺只看重金錢,不重人情的人
根據《後漢書·崔烈傳》記載:東漢時,一名叫崔烈的人,用500串銅錢買了個相當於丞相的司徒官職。由於司徒與太尉、御史大夫合稱「三公」,是掌握軍政大權、輔助皇帝的最高長官,所以,人們雖對崔烈的醜行議論紛紛,但當著他的面誰也不敢談及此事。
一天崔烈問兒子崔鈞:「吾居三公,於議者何如?」意思是說,人們對我當上三公有何議論。崔鈞據實相告:「論者嫌其銅臭。」這就是「銅臭」一詞的來歷。
替罪羊:「替罪羊」一詞是舶來品。英語里專門有「SCAPE-GOAT」(替罪羊)一詞。世界各地都習慣於用「替罪羊」一詞,比喻代人受過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獻祭上帝的犧牲,還承擔了一項任務,就是給人類「替罪」。
用羊替罪來自古猶太教。古猶太人把每年的七月十日(即:猶太新年過後第十天)定為「贖罪日」,並在這一天舉行贖罪祭。儀式是這樣的:通過拈鬮決定兩只公羊的命運,一隻殺了作祭典,另一隻由大祭司將雙手按在羊頭上宣稱,猶太民族在一年中所犯下的罪過,已經轉嫁到這頭羊身上了。接著,便把這頭替罪羊放逐到曠野上去,即將人的罪過帶入無人之境。最後,再把那贖罪的羊燒死。「替罪羊」一說由此傳開。
源自一個宗教典故。在基督教的《聖經》(《舊約》)中說,上帝為了考驗亞伯拉罕的忠誠,叫他帶著他的獨生子以撒到一個指定的地方,並把以撒殺了作燔祭,獻給上帝。正當亞伯拉罕要拿刀殺他的兒子時,有個天使加以阻止,說:「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里有一隻羊,你可用來『祭獻』上帝。」於是,亞伯拉罕便把小樹林中的那隻山羊抓來殺了,代替他的兒子獻給燔祭。
一字師:指訂正一字之誤讀,即可為師。亦指更換詩文中一、二字的老師。
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切磋》載李相讀《春秋》,叔孫婼之「婼」應讀「敕略切」,李誤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慚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禮,號曰『一字師』」。
「三不知」出自《左傳》。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苟瑤率兵攻打鄭國,齊國為防止晉國坐大,就派大夫陳成子帶兵援鄭。有個名叫苟寅的部將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聽了,罵他說:「出發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一千輛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苟寅自知失言,於是感慨說:「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此話意思是說: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現在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難怪拍馬屁拍到蹄子上。
東道主:亦稱「東道主人」,原指東路上的主人,春秋時晉秦合兵圍鄭,鄭文公使燭之武說秦穆公,曰:「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事見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年》。鄭國在秦國東面,接待秦國出使東方的使節,故稱「東道主」。
後「東道主」因以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或指請客的人。朋友相聚,來了客人,主人常自稱為「東道主」,客人說主人「你是東道主」等。現在「東道主」一詞用的很廣泛,賽事的主辦國或者主辦城市也稱為東道主;舉辦各種會議,主辦方也被稱作東道主。
安樂窩:出處:宋·邵雍《無名公傳》:「所寢之室謂之安樂窩,不求過美,惟求冬暖夏涼。」
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指舒適的家
一言堂: 解釋 舊時商店表示不二價的匾。現比喻領導缺乏民主作風,獨斷專行,一個人說了算。
出處: 艾蕪《漫談科學和文學》:「要設法制止『一言堂』,『個人說了算』的不民主現象。」
劉海兒: 劉海兒的來歷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
「劉海兒」亦作「劉海兒發」。相傳有一位唐代的仙童名叫劉海 (見安徽鳳陽府志)。在民間傳說中,劉海前額總是覆蓋 (垂下)一列整齊的短發,模樣童稚、可愛。為此,畫家畫仙童肖像,便以劉海為樣,前額垂著短發,騎在蟾蜍上,手舞一串錢。而後,小孩或婦女額上留的短發,便稱為「劉海」。清朝王韜《淞濱瑣話》:「面同滿月,眼若明星,只髻簪花,如世間所繪劉海狀。」清朝李伯元的《文明小史》第十九回:「眾人舉目看時,只見一個個都是大腳皮鞋,上面剪劉海,下面散腿。」許多人未經考證,不知道「劉海」的來歷,經常寫成「留海」或「瀏海」。是錯誤的。另外,「劉海」只有孩童和婦女才留。時下一些年輕男士裝酷,故意讓幾綹頭發垂於額前,那不能稱作「劉海」。只能說是垂在額前的頭發!
第二種:
人們把女子或兒童垂在前額整齊的短發成為「劉海」。古時候,女孩子15歲時便盤發插笄(簪子)表示成年。男孩子則於15歲時束發為髻,到20歲時在行表示成年的「冠禮」(戴冠)。在未成年之前,小孩子的頭發都是自然下垂的,所以人們用「垂髫」、「髫年」代指兒童或童年。但男女幼童所留的頭發又是有區別的:男孩子留的是額上左右兩角的胎發,稱之為「兆」;女孩子留的是垂於額頭中央的胎發,叫做「髦」。這種孩童時代所留的頭發,統稱為「留孩發」。而女子待到成年以後,有時從打扮考慮,依舊讓額頭上的頭發自然下垂(「時髦」之說就由此而來)。到了唐代,民間出現了「劉海戲金蟾」的傳說故事。由於「劉海」與「留孩」古時發音完全相同,「留孩」又本為口語俗稱,故書面文字就寫作「劉海」。
第三種:
傳說在武則天執政之時,某日破獲了一個策劃宮廷政變的集團。在這些謀殺者的名單中竟然有上官婉兒的名字。武則天不由得大怒,立即將上官婉兒召來行黥刑(一種在臉上刺上記號或文字並塗上墨的刑罰)。武則天非常氣憤地呵斥道:「昔日你的祖父(上官儀)結黨謀反,被打入天牢,我念你才華出眾才重用你為御前女官。不料你恩將仇報,竟欲謀殺於我,真是氣死我了!」上官婉兒聽了坦然一笑:「陛下可曾記得奴婢三次擋駕之事么?」武則天細想一下,是有幾次傳旨御花園擺宴,臨起駕時都被上官婉兒呈奏轉駕回宮,便微微頷首承認確有此事。上官婉兒道:「陛下可知那御花園已經是危機四伏?當時我參加謀反,正是為了暗中保護您呀!」一席話說的武則天啞口無言,深悔錯怪了上官婉兒。怎奈皇帝是金口玉言,黥刑還要照舊執行,不過行刑時改用硃砂在額前刺梅花一朵。上官婉兒本來就頗具姿色,剛剛刺上去的那朵小巧玲瓏的紅梅花,恰置兩道娥眉的正上方,猶如二龍戲珠,煞是好看。但這終究是個恥辱――罪犯的標記。聰明的上官婉兒就從額頂梳下一縷青絲,它剛好遮住那個硃砂記號,並稱之為「劉海」。宮中妃嬪們看了,覺得竟比頭發全部向後梳要秀美得多,顯得楚楚動人。於是紛紛仿效,直至如今。
I. 替罪羊的典故出自哪裡
替罪羊」一詞是舶來品。英語里專門有「SCAPE-GOAT」(替罪羊)一詞。世界各地都習慣於用「替罪羊」一詞,比喻代人受過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獻祭上帝的犧牲,還承擔了一項任務,就是給人類「替罪」。
用羊替罪來自古猶太教。古猶太人把每年的七月十日(即:猶太新年過後第十天)定為「贖罪日」,並在這一天舉行贖罪祭。儀式是這樣的:通過拈鬮決定兩只公羊的命運,一隻殺了作祭典,另一隻由大祭司將雙手按在羊頭上宣稱,猶太民族在一年中所犯下的罪過,已經轉嫁到這頭羊身上了。接著,便把這頭替罪羊放逐到曠野上去,即將人的罪過帶入無人之境。最後,再把那贖罪的羊燒死。「替罪羊」一說由此傳開。
源自一個宗教典故。在基督教的《聖經》(《舊約》)中說,上帝為了考驗亞伯拉罕的忠誠,叫他帶著他的獨生子以撒到一個指定的地方,並把以撒殺了作燔祭,獻給上帝。正當亞伯拉罕要拿刀殺他的兒子時,有個天使加以阻止,說:「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里有一隻羊,你可用來『祭獻』上帝。」於是,亞伯拉罕便把小樹林中的那隻山羊抓來殺了,代替他的兒子獻給燔祭。
在《新約》中又說,耶穌為救贖世人的罪惡,寧願釘死在十字架上,作為「犧牲」(祭品)奉獻天主,並囑咐他的十二門徒,在他死後也照樣去做。因為這是仿效古猶太人在向主求恩免罪時,往往殺一隻羔羊替代自己供作「犧牲」,所以教會通常又稱耶穌為贖罪羔羊。
有趣的是,在咱們中國也有類似的事例。《孟子·梁惠王上》中載:「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鍾(註:新鍾鑄成,宰殺牲畜,取血塗鍾的儀式)。』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棘,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鍾歟?』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齊宣王不忍心看見牛恐懼戰栗的樣子,而命以羊替換牛來祭鍾。從此以後,「替罪羊」作為一個具有悲劇色彩的詞彙就流傳開來。
(二)、 達夫妮·杜穆里埃作品
《替罪羊》寫於1957年。故事發生在法國的拉孟斯城。一個教法國歷史的英國教師約翰,對於自己在課堂上死板地講解課文內容感到不滿意,他認為他的工作是失敗的,生活也是乏味、不幸福的。為了了解法國社會的真實情況,在假期里他來到了法國的拉孟斯城。在那裡,他遇到一個與他長得一模一樣的法國人讓·杜歌。雖然讓·杜歌很富裕,但由於家庭生活瑣事的煩惱和經營的玻璃廠瀕於破產,他也感到生活很空虛、乏味,因而想逃離現實生活。兩人相遇後,讓·杜歌在酒中摻入了安眠葯,把約翰灌得迷迷糊糊的,然後給他換上了自己的衣服,把他留在旅館中,而他自己卻溜走了。就這樣,約翰被讓·杜歌的家人誤認為是讓·杜歌本人,而接回家中。在與杜歌一家生活的一個星期中,約翰漸漸熟悉了杜歌家的情況,並對他家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作了適當的安排,他又設法使杜歌的玻璃廠避免倒閉,重新振興起來。這樣杜歌一家人與讓·杜歌的矛盾也消除了。
J. 知音、汗青、桃李、古稀、孩提、桃園、替罪羊、一字師、三不知、東道主、一言堂 它們的來源典故
1、知音
相傳伯牙善彈琴,鍾子期善聽琴。伯牙彈到志在高山的曲調時,鍾子期就說「峨峨兮若泰山」;彈到志在流水的曲調時,鍾子期又說「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死後,伯牙不再彈琴,後遂以「知音」比喻對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你真是我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