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穗典故
⑴ 跪求名言警句、歷史典故、成語寓言、詩詞歌賦、古今人物、語錄、格言、諺語
開頭方法之一:
開門見山話題點穿
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千百年來,人們講求誠信,推崇誠信。誠信之風質朴醇厚,歷史越悠久,誠信之氣越充盈中華,誠信之光越普照華夏。誠信早已融入我們民族文化的血液,成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誠信》
青春,是三月爭奇斗艷的花朵,是七月繽紛的太陽雨,是十月灼人的紅葉;是噴霧的旭日,是競發的百舸,是搏擊長空的雄鷹;是彈著歡樂的琴弦,是一路坎坷,一路執著地奔向大海的小溪,是挺直了軀干,舒展了滿懷的蔥蘢,熱烈地擁抱藍天的白楊
開頭方法之二:
引用名言文采凸現
如果事業中摻雜了感情因素那事業註定要不成功的;我們的公司的管理人員決於能長著相似
的臉。--------福特《2003年高考作文把心放正》
心睛的時候,雨也是睛;心時候,睛也是雨。——汪國真
哈姆萊特曾高呼:「人啊,看清你自己!」
而我要說:「人啊,看清這個世界。」《2003年高考作文擦亮眼睛看世界》
美學大師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馬克•吐溫說過,「一隻腳踩編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腳上。這就是寬容。」《寬容,從這里開始》
開頭方法之三:
排比點題鋪排文氣
種子沖破岩層的禁錮影響;迎向光明;
雄鷹風暴的陰遏影響,飛向雲霄;
駿馬突破韁繩的束縛影響,賓士原野;
海燕則沖向更猛烈的暴風雨。《自由》
是什麼,來得悄無聲息,走得不留痕跡,卻激起所有色彩的輕舞飛揚?
⑵ 有關古人傳遞信息的故事
據《史記》記載,褒姒不愛笑,周幽王想出各種辦法讓她笑,但褒姒始終不笑。周幽王設置烽火台和大鼓,有敵人來到就點燃烽火召集援兵。有一次,周幽王點燃烽火,諸侯都率兵趕來。
諸侯到後卻發現沒有敵人,褒姒看到諸侯驚慌失措的樣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興,因此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不再相信,漸漸不肯應召而來。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國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點燃烽火召集諸侯援救,諸侯卻沒有前來援救。犬戎最終在驪山之下殺死周幽王,俘虜褒姒,西周滅亡。
(2)谷穗典故擴展閱讀:
故事主人公:
周幽王是周宣王姬靜之子,母親姜後是齊國國君之女。周宣王在位時期,將兒子姬宮湦立為太子。周宣王四十六年(前782年),姬宮湦的父親周宣王去世,姬宮湦繼位,是為周幽王。
周幽王貪婪腐敗,不問政事,任用虢石父為卿士,執掌政事。虢石父為人奸佞乖巧,善於奉承,貪圖財利,但周幽王卻很重用他,因此引起百姓強烈不滿。
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周幽王廢嫡立庶,廢黜王後申後和太子姬宜臼 ,而立寵妃褒姒為王後,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為太子 ,並加害太子姬宜臼,致使申後的父親申侯大為憤怒。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於是在驪山下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周幽王死後,諸侯們與申侯共同擁立前任太子姬宜臼繼位,是為周平王,史稱東周。
⑶ 古代傳遞信息的故事···急!!!!!
在遠古時候,我國使用擊鼓傳遞信息,最早當在原始社會末期。
到西周時候,我國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郵驛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進步,郵驛通信逐漸完備起來。
三國時期,曹魏在郵驛史上最大的建樹是制定《郵驛令》。
隋唐郵傳事業發達的標志之一是驛的數量的增多。
我國元朝時期,郵驛又有了很大發展。
清代 郵驛制度改革的最大特點是「郵」和「驛」的合並。
清朝中葉以後,隨著近代郵政的建立,古老的郵驛制度就逐漸被淘汰了。
【烽火傳軍情】
「烽火」是我國古代用以傳遞邊疆軍事情報的一種通信方法,始於商周,延至明清,相習幾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漢代的烽火組織規模為大。在邊防軍事要塞或交通要沖的高處,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高台,俗稱烽火台,亦稱烽燧、墩堠、煙墩等。高台上有駐軍守候,發現敵人入侵,白天燃燒柴草以「燔煙」報警,夜間燃燒薪柴以「舉烽」(火光)報警。一台燃起烽煙,鄰台見之也相繼舉火,逐台傳遞,須臾千里,以達到報告敵情、調兵遣將、求得援兵、克敵制勝的目的。
在我國的歷史上,還有一個為了討得美人歡心而隨意點燃烽火,最終導致亡國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周滅商後建都鎬京,歷史上稱作西周。初期,周王為鞏固國家政權,先後把自己的兄弟、親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諸侯,建立諸侯國,還建立了一整套制度,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
【鴻雁傳書】
「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據載,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漢朝使臣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單於扣留,他英勇不屈,單於便將他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無人區牧羊。19年後,漢昭帝繼位,漢凶和好,結為姻親。漢朝使節來凶,要求放蘇武回去,但單於不肯,卻又說不出口,便謊稱蘇武已經死去。後來,漢昭帝又派使節到匈奴,和蘇武一起出使匈奴並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過禁卒的幫助,在一天晚上秘密會見了漢使,把蘇武的情況告訴了漢使,並想出一計,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獵時,射到一隻大雁,足上系著一封寫在帛上的信,上面寫著蘇武沒死,而是在一個大澤中。」漢使聽後非常高興,就按照常惠的話來責備單於。單於聽後大為驚奇,卻又無法抵賴,只好把蘇武放回。
【青鳥傳書】
據我國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青鳥共有三隻,名曰詔蘭、紫燕(還有一隻青鳥的名字筆者沒有查閱到),是西王母的隨從與使者,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信息,將吉祥、幸福、快樂的佳音傳遞給人間。據說,西王母曾經給漢武帝寫過書信,西王母派青鳥前去傳書,而青鳥則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漢宮承華殿前。在以後的神話中,青鳥又逐漸演變成為百鳥之王——鳳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詩「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詩「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李商隱有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崔國輔有詩「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借用的均是「青鳥傳書」的典故。
【黃耳傳書】
信鴿傳書,大家都比較熟悉,因為現在還有信鴿協會,並常常舉辦長距離的信鴿飛行比賽。信鴿在長途飛行中不會迷路,源於它所特有的一種功能,即可以通過感受磁力與緯度來辨別方向。
信鴿傳書確切的開始時間,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早在唐代,信鴿傳書就已經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一書中有「傳書鴿」的記載:「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張九齡是唐朝政治家和詩人,他不但用信鴿來傳遞書信,還給信鴿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飛奴」。此後的宋、元、明、清諸朝,信鴿傳書一直在人們的通信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風箏通信】
我們今天娛樂用的風箏,在古時候曾作為一種應急的通信工具,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傳說早在春秋末期,魯國巧匠公輸盤(即魯班)就曾仿照鳥的造型「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這種以竹木為材製成的會飛的「木鵲」,就是風箏的前身。到了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人們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紙糊之,便成了「紙鳶」。五代時人們在做紙鳶時,在上面拴上了一個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風箏」這個詞便由此而來。
最初的風箏是為了軍事上的需要而製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軍事偵察,或是用來傳遞信息和軍事情報。到了唐代以後,風箏才逐漸成為一種娛樂的玩具,並在民間流傳開來。
【燈塔】
燈塔起源於古埃及的信號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燈塔建於公元前7世紀,位於達尼爾海峽的巴巴角上,像一座巨大的鍾樓矗立著。那時人們在燈塔里燃燒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
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奉國王托來美二世菲萊戴爾夫之命在埃及亞歷山大城對面的法羅斯島上修築燈塔,高達85米,日夜燃燒木材,以火焰和煙柱作為助航的標志。法羅斯燈塔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1302年毀於地震。9世紀初,法國在吉倫特河口外科杜昂礁上建立燈塔,至今已兩次重建,現存的建於1611年。
在古老的燈塔中,義大利的萊戈恩燈塔至今仍在使用。這座燈塔是建於1304年,用石頭砌成,高50米。美國第一座燈塔是建於1716年的波士頓燈塔。此後,1823年建成透鏡燈塔,1858年建成電力燈塔,1885年首次用沉箱法在軟地基上建造燈塔,1906年落成第一座氣體閃光燈塔。1850年,全世界僅有燈塔1570座,1900年增到9400座。到1984年初,包括其他發光航標在內,燈塔總數已超過55000座。
【通信塔】
18世紀,法國工程師克勞德.查佩成功地研製出一個加快信息傳遞速度的實用通信系統。該系統由建立在巴黎和里爾230千米間的若干個通信塔組成。在這些塔頂上豎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裝一根水平橫桿,人們可以使木桿轉動,並能在繩索的操作下擺動形成各種角度。在水平橫桿的兩端安有兩個垂直臂,也可以轉動。這樣,每個塔通過木桿可以構成192種不同的構形,附近的塔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表示192種含義的信息。這樣依次傳下去,在230千米的距離內僅用2分鍾便可完成一次信息傳遞。該系統在18世紀法國革命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信號旗】
船上使用信號旗通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旗號通信的優點是十分簡便,因此,即使當今現代通信技術相當發達,這種簡易的通信方式仍被保留下來,成為近程通信的一種重要方式。在進行旗號通信時,可以把信號旗單獨或組合起來使用,表示不同的意義。通常懸掛單面旗表示最緊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內容。例如,懸掛A字母旗,表示"我船下面有潛水員,請慢速遠離我船";懸掛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懸掛W字母旗,表示"我船需要醫療援助"等等。
【旗語】
在15-16世紀的200年間,艦隊司令靠發炮或揚帆作訓令,指揮屬下的艦只。1777年,英國的美洲艦隊司令豪上將印了一本信號手冊,成為第一個編寫信號書的人。後來海軍上將波帕姆爵士用一些旗子作"速記"字母,創立了一套完整的旗語字母。1805年,納爾遜勛爵指揮特拉法加之役時,在陣亡前發出的最後信號是波帕姆旗語第16號:"駛近敵人,近距離作戰。"
1817年,英國海軍馬利埃特上校編出第一本國際承認的信號碼。舫海信號旗共有40面,包括26面字母旗,10面數字旗,3面代用旗和1面回答旗。旗的形狀各異:有燕尾形、長方形、梯形、三角形等。旗的顏色和圖案也各不相同。
參考資料:有的不用
⑷ 誰知道火把節的習俗或典故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彝族、納西族、基諾族在農歷六月二十四舉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舉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舉行,節期二三天。 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節慶期間,各族男女青年或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或唱歌、跳舞、賽馬、鬥牛、摔跤;或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現在,人們還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
居住在鶴慶、麗江毗連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納西族,到了火把節之夜,要舉辦耍火活動。人們在村寨所有的大樹上,繫上成團、成束的紅花,象徵「紅花火樹如炬燃」。當天上出現第一顆星星之際,人們各舞一把點燃的小火把,載歌載舞,環「紅花火樹」唱頌一通。
居住在寧蒗縣的普米族,到了火把節這天,要舉辦祭頌火神活動。據傳,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為了子孫和與本民族簇居的普米族的幸福,潛入天宮盜來了火種,並以自己的身體當火炬把火種引到了人間,讓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時獲得了火。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帶來火種這天定作祭頌火神節。
⑸ 關於新年的典故有哪些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歲末年頭回祭神、祭祖活答動(臘祭);傳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農歷的正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情況立春是在農歷臘月下旬)。節日的時間相信和農業勞作影響有關,《爾雅·釋天》記載:「唐虞曰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說明「年」的稱謂從周朝開始;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有谷穗成熟的形象,《說文解字》也稱:「年,谷熟也。從禾千聲。春秋傳曰大有年。」。農歷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歷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歷上一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在歷史上的不同朝代,新年的時間也不一樣。夏代以一月為一年之首;商代以十二月為歲首,周代以十一月為歲首,秦代以十月為歲首。西漢時,漢武帝下詔推行太初歷,才明確規定一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歷新年。
正月初一的日期落在大寒至雨水(一般在公歷1月19日至2月20日)之間。立春則在2月4日或2月5日。
⑹ 河姆渡在什麼地方,有什麼歷史典故
河姆渡遺址(Hemu Site )中國晚期舊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1954年前屬於浙江慈溪市),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在餘姚,甚至全國都有盛譽!
河姆渡遺址位於河姆渡鎮金吾廟村(原羅江鄉浪墅橋村)。它是1973年夏天當地農民建造排澇站時發現的,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自下而上疊壓著4個文化層,根據北京大學碳14實驗室測定,第四文化層距今約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層距今約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層距今約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層距今約5500-5000年。該遺址於1973年和1977年冬進行過兩次考古發掘,合計面積2630平方米,出土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藝術品等文物6700餘件,還發現豐富的栽培稻穀和大面積的木建築遺跡、捕獵的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骨骸、採集的植物果實及少量的墓葬等遺存。所有這些,為研究中國遠古時代的農業、建築、制陶、紡織、藝術和東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氣候、古水文的演變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河姆渡遺址第一、二文化層的出土文物與省內湖州邱城遺址下層及嘉興市郊馬家浜遺址的器物相似,第三、四文化層的出土文物,在浙江省是新發現,而且它已擁有較為發達的耜耕農業、採用榫卯技術的干欄式建築,在國內同時代的遺址中它的生產、生活水平處於領先地位,因此是一支全新的考古學文化,暫時命名為河姆渡文化。
⑺ 關於古代人傳遞信息的故事
結繩記事
古人為了要記往一件事,就在繩子上打一個結。以後看到這個結,他就會想起那件事。如果要記往兩件事,他就打兩個結。記三件事,他就打三個結,如此等等。如果他在繩子上打了很多結,恐怕他想記的事情也就記不住了,所以這個辦法雖簡單但不可靠。據說波斯王大流士給他的指揮官們一根打了60個結的繩子,並對他們說:「愛奧尼亞的男子漢們,從你們看見我出征塞西亞人那天起,每天解開繩子上的一個結,到解完最後一個結那天,要是我不回來,就收拾你們的東西,自己開船回去。」
在石頭上刻痕也是幫助記憶的方法之一,結果當然也是與結繩記事一樣。用這種辦法不能對事情本身做記錄,它只能起一個提醒記憶的作用,而且也不可能記得太多。
古代人還用石頭來標明太陽投影的最北點和最南點,並且在岩石上劃痕來計算太陽和月亮周期的天數,於是就制訂出日歷。
△文明載體——紙草
文字是人類文明的最主要的載體。有了文字,人類的知識才能記錄下來,得以在空間和時間上廣為傳播。古埃及人用草紙記載其科技成就,使之流傳千古。
古埃及人最早使用象形文字,約公元前27世紀,他們的字型檔已經比較可觀了。後來他們又發明了拼音字母,形成了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並用的狀況。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了由字母、音符和片語組成的復合象形文字體系。現在在金字塔、方尖碑、廟宇牆壁等一些被視為神聖或者永恆的地方,人們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後來為書寫的方便,又發展出了稱為僧侶體的更為簡化的象形文字。古埃及拼音字母的流傳對西方拼音文字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尼羅河三角洲盛產一種與蘆葦相似的植物——紙草(papyrus英文paper一詞即源於此)。人們把紙草切成長度合適的小段,剖開壓平,拼排整齊,連結成片,風干後即成為紙草。他們用蘆葦桿等作筆,以菜汁和黑煙末制墨,在紙草上寫字。但是長時間後紙草會乾裂成碎片,所以極難保存下來。所幸的是,還是有極少數用僧侶體寫成的紙草文書流傳於世,藏於大英博物館的一份紙草文書記載了古埃及人的算術和幾何成就,相傳是一位名叫阿摩斯的僧人從第十二王朝的一位國王的舊卷子上轉錄下來的。這些紙草為我們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古代信息。
有了文字和書寫工具,思想和技術可以保留和傳遞,就有了文化的延續和發展
⑻ 季夏之月……鷹乃學習的出處和典故
出自《淮南子-時則訓:季夏之月》。
⑼ 中元節的由來是什麼有什麼典故嗎
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認為七月半是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將七月半秋嘗祭祖節稱為「中元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並且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相沿迄今。中元節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
(9)谷穗典故擴展閱讀
中元節,不少人會在舊歷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
民間相信,祖先會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孫,所以需要祭祖。這種祭祖行為是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傳統倫理的一種體現,是一種感德祖先文化傳統。時逢小秋的農作物收獲,也正好把豐收的喜悅與祖先分享,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時分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