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典故
A. 故宮的 典故
暢音閣,為清宮內廷演戲樓,全稱故宮寧壽宮暢音閣大戲樓,位於故宮博物院內養性殿東側,寧壽宮後區東路南端,座南面北,建築宏麗。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始建,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成。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曾維修,二十二年於閣後(南)接蓋卷棚頂扮戲樓。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維修。現存建築為嘉慶年間改建後的規制。暢音閣為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戲台,與京西頤和園內的德和園大戲樓(為仿暢音閣規制建造)、承德避暑山莊的清音閣大戲樓並稱清代三大戲樓。
在中國古代,看戲是皇宮中的主要娛樂。每逢各種節日,如元旦、立春、上元、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除夕以及皇帝登極、帝後的生日等重大慶典,都要在宮中看戲。清代宮廷內演戲的地方有多處:太極殿與長春宮之間有一座;西六宮北部重華宮一帶有漱芳齋戲台。而規模宏大的暢音閣,則專為重大節慶演戲時所用,在此演出的戲曲大多是歌舞昇平的吉祥神仙戲。據資料記載,清末西太後當政時期,凡遇節日,她總是要到暢音閣看戲,並由皇帝、皇後、妃、嬪、命婦以及王公大臣等陪同。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西太後五十歲生日時,為在暢音閣演戲給西太後看,僅購置戲服和道具的支出,就耗費白銀十一萬兩之多。
其中,壽檯面積210㎡,台內不設立柱,採用抹角梁。檯面後部設有4座樓梯,接平台,上樓梯可抵達祿台。壽台北、東、西三面明間的兩柱上方裝飾鬼臉卷草紋木雕彩繪匾,惟正(北)面掛聯:「動靜葉清音,知水仁山隨所會;春秋富佳日,鳳歌鸞舞適其機。」取自左思《招隱詩》:「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另外,陶淵明《移居》中也有「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檯面中部下方設地井,地井內安裝有絞盤,平時用木版蓋著,蓋板可開合,可以根據戲劇的內容,把布景和人物從地下托出檯面,造成從地下或水中鑽出來的戲劇效果,例如表演「地涌金蓮」一場戲,就是從台底下慢慢鑽出四朵大蓮花來,一朵蓮花上坐著一尊菩薩。台下地面四角各有窨井一眼,南邊中間有一眼水井,可為戲中表演噴水提供水源。
祿台、福台則均將前沿(北側)做為檯面,使觀戲者抬頭便可看到。三層台設天井上下貫通,祿台、福台井口安設轆轤,下邊直對壽台地井,根據劇情需要,天井、地井可升降演員、道具等,例如上演仙女、神仙下凡的戲目時,用轆轤把幕景和演員從上面送下來,造成從天而降的戲劇效果。使用三層台的劇目不多,絕大多數只在壽台上表演,福台和祿台則只在一些神怪戲中才用。
台對面的閱是樓分為上下兩層,是皇帝和後妃看戲的地方。東西北三面都用兩層圈樓圍繞,宮女和大臣可以在兩側樓的廊下看戲。樓後則是慶壽堂。
儲秀宮是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地方。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慈禧剛進宮被封為蘭貴人時,曾在這里居住。咸豐六年三月升為懿嬪的慈禧,在這里生下同治皇帝。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已居長春宮的慈禧太後,為慶祝五十歲生日,移居此宮,並重修宮室,耗費白銀六十三萬兩。院內游廊牆壁上的題詞,即當時大臣為慈禧祝壽的萬壽無疆賦。
儲秀宮是西六宮之一,也是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宮室。前殿懸掛有乾隆皇帝御筆匾為「茂修內治」。西太後曾在這里居住。繼而被封為懿嬪,於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生了載淳(即同治皇帝)。光緒十年(1884年),西太後在慶賀她五十歲生日時,從長春宮又移到儲秀宮居住,一連又住了十年。現在儲秀宮內外的陳設,還是慶賀西太後五十壽辰時的原狀。
當時,為慶賀西太後五十歲生日,把儲秀宮、翊坤宮等處修繕一新,耗費白銀六十三萬兩,使儲秀宮成為西六宮中最考究的一座宮殿。儲秀宮庭院中,有兩棵蒼勁的古柏;台基下東西分設一對銅龍和一對銅鹿。儲秀宮外檐油飾採用色澤淡雅的「蘇式彩畫」,題材有花鳥魚蟲、山水人物和神仙故事等;門窗都是以質地優良的楠木雕刻的「萬福萬壽」和「五福捧壽」花紋。
儲秀宮為單檐歇山頂,面闊5間,前出廊。檐下施斗栱,梁枋飾以淡雅的蘇式彩畫。門為楠木雕萬字錦底、五蝠捧壽、萬福萬壽裙板隔扇門;窗飾萬字團壽紋步步錦支摘窗。內檐裝修精巧華麗。明間正中設地屏寶座,後置5扇紫檀嵌壽字鏡心屏風,上懸「大圓寶鏡」匾。東側有花梨木雕竹紋裙板玻璃隔扇,西側有花梨木雕玉蘭紋裙板玻璃隔扇,分別將東西次間與明間隔開。東次、梢間以花梨木透雕纏枝葡萄紋落地罩相隔;西次、梢間以一道花梨木雕萬福萬壽紋為邊框內鑲大玻璃的隔扇相隔,內設避風隔,西梢間作為暖閣,是居住的寢室。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古華軒 為北京寧壽宮花園第一進院落的主體建築。建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軒為座北面南的敞軒,面闊3間帶迴廊,正面懸掛乾隆帝御筆「古華軒」木匾。卷棚歇山式頂,黃琉璃瓦綠剪邊。檐柱間置倒掛楣子與坐凳,金柱間安裝透空燈籠錦落地罩,用以界分內外,形成內外空間的貫通。
軒明間內檐和後檐4間懸掛木雕龍匾4塊,明間楹聯一副,均是乾隆帝為古楸而題。軒前檐下有古楸一株,構軒時樹齡已逾百年,倚樹建軒,故名「古華軒」。
交泰殿
北京故宮內廷後三宮之一,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殿名取自《易經》,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滿"之意。約為明嘉靖年間建,順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
殿內頂部為盤龍銜珠藻井,地面鋪墁金磚。殿中明間設寶座,上懸康熙帝御書「無為」匾,寶座後有板屏一面,上書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銘》。東次間設銅壺滴漏,乾隆年後不再使用。在交泰殿內西次間一側,設有一座自鳴鍾,這是嘉慶三年製造的。皇宮里的時間都以此為准。自鳴鍾高約6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座鍾。
交泰殿為皇後千秋節受慶賀禮的地方,是皇後生日時接受慶賀禮的地方。清朝,於此殿貯清二十五寶璽,每方玉璽都有專門的用途。每年正月,由欽天監選擇吉日吉時,設案開封陳寶,皇帝來此拈香行禮。清世祖鑒於明代宦官專權的教訓,規定宦官不得干預朝政,所立「內宮不許干預政事」的鐵牌曾立於此殿。皇帝大婚時,皇後的冊立、寶安設殿內左右案上。交泰殿每年春季祀先蠶,皇後先一日在此查閱採桑的用具。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麗景軒為儲秀宮後殿,面闊5間,單檐硬山頂。明間開風門,其餘4間為檻窗,楠木門窗雕刻萬字錦地,上飾五福捧壽、萬福萬壽紋飾,轉角處包飾龍鳳雲紋銅角葉。明間台階兩側各有四漢白玉石台座,用來擺放香爐、神獸等。
據文獻載,慈禧初入宮時即居於儲秀宮,並於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在後殿生下載淳,即後來的同治皇帝。
同治十一年(1872年)皇帝大婚後,嘉順皇後阿魯特氏居住儲秀宮,直到光緒元年(1875年)二月去世。
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太後50大壽,以聖母皇太後的身份再次居住儲秀宮,時將後殿思順齋改名為麗景軒。
清晚期在麗景軒內建有小戲台。清遜帝溥儀曾在此舉辦西餐宴會。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式陳列,並有「溥儀生活展
欽安殿位於御花園正中,南北中軸線上。始建於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牆垣後自成格局。清乾隆年間曾在前檐接蓋抱廈3間,後拆除。
月台前出丹陛,東西兩側各出台階。院內東南設焚帛爐,西南置夾桿石,以北各有香亭1座。殿前院牆正中辟門,曰「天一門」,東西牆有隨牆小門,連通花園。
欽安殿內供奉玄天上帝。清朝每年元旦於天一門內設斗壇,皇帝在此拈香行禮。每遇年節,欽安殿設道場,道官設醮進表。欽安殿事務由太監道士管理
壽安宮
壽安宮位於內廷外西路壽康宮以北,英華殿以南。始建於明代,初名咸熙宮,嘉靖四年(1525年)改稱咸安宮。清初沿明制,雍正年間在此興辦咸安宮官學,乾隆十六年(1751年)咸安宮官學移出。同年,乾隆皇帝為慶賀皇太後六十壽誕,將此宮修葺一新後改稱壽安宮。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為皇太後七十聖壽慶典,在院中添建一座3層大戲台。嘉慶四年(1799年)將戲台拆除,扮戲樓改建為春禧殿後卷殿。
壽安宮後為第三進院,院中疊石為山,東西各有3開間小殿,名為福宜齋、萱壽堂。
壽安宮是皇太後及太妃、嬪等人的居所。明代仁聖太後、天啟年間乳媼客氏曾在此居住。乾隆年間,孝聖憲皇太後六十及七十歲聖壽節,乾隆帝都親率皇後、皇子、皇孫等人至此跪問起居,進茶侍膳,於堂前跳「喜起舞」賀壽,並於宮中設宴,王公、大臣及王妃、公主分坐於東西兩側延樓中,陪同賞戲。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暢音閣戲台修建完畢,次年皇太後逝世,壽安宮戲台便逐漸荒廢。嘉慶四年(1799年)奏准,拆去壽安宮戲台,在扮戲樓位置建春禧殿後卷殿,用以收貯南府昇平署之行頭、切末。
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後,壽安宮被辟為故宮圖書館,沿用至今。
文淵閣位於故宮東華門內文華殿後,原明代聖濟殿舊址。明朝的內閣就設在這里。清朝 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公元1774—1776年)建成,是皇家收藏《四庫全書》的圖書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帝下詔開設「四庫全書館」,編纂《四庫全書》。三十九年下詔興建藏書樓,命於文華殿後規度適宜方位,創建文淵閣,用於專貯《四庫全書》。 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
內立石碑一通,正面鐫刻有乾隆皇帝撰寫的《文淵閣記》,背面刻有文淵閣賜宴御制詩。
在承載藏書、編書功能並用作「天子講讀之所」的同時,文淵閣還是閣臣入直辦事之所,並隨著明代政治的發展,逐漸演變成為事實上的秘閣禁地。明初,朱元璋為強化皇權,詔罷中書省,廢臣相。為處理紛繁國事,又不至妨礙專制集權,乃仿宋制置殿閣大學士,定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文淵閣、東閣大學士各一人,於翰林及六部官員內擇取。朱棣繼位,以「初定內難,四方之事方殷」,特「命侍講解縉、編修黃淮入直文淵閣。尋命侍讀胡廣,修撰楊榮,編修楊士奇,檢討金幼孜、胡儼同入直,並預機務」。時成祖「每退朝還宮,遇有幾務須計議者,必親御翰墨,書榮等姓名,識以御寶,或用御押封出,使之規畫。榮等條對,用文淵閣印封入,人不得聞」。文淵閣因此而有內閣之稱,楊榮等人也先後升遷至大學士之職。至英宗正統七年(1442)建造翰林院之後,文淵閣作為大學士等官員專門的入直辦事之所,遂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秘閣禁地,「凡入內閣,曰直文淵閣」。世宗嘉靖年間,文淵閣制進一步完善,據載:「嘉靖十六年命工匠相度,以文淵閣中一間恭設孔聖暨四配像,旁四間各相間隔,而開戶於南,以為閣臣辦事之所。閣東誥敕房裝為小樓,以貯書籍。閣西制敕房南面隙地添造卷棚三間,以處各官書辦,而閣制始備。其職掌入內閣,預機務,出納帝命,率遵祖憲,奉陳規誨,獻告謨猷,點簡題奏,擬議批答,以備顧問,平庶政。」閣門還高懸聖諭,嚴申規制:「機密重地,一應官員閑雜人等,不許擅入,違者治罪不饒。」可見,文淵閣已成為事實上的內閣,其地位和作用非同一般。
正統十四年(1449),南京明故宮發生火災,文淵閣及其所余書籍皆付之一炬。北京皇宮的文淵閣也隨著明王朝的滅亡,在明末戰火中被毀。
清入關建立全國政權之後,在政治制度上多沿襲明制,在文化思想方面也逐漸接受以儒學為主體的封建文化。順治十五年(1658),清廷改內三院為內閣,分設翰林院,「以大學士分兼殿閣,稱中和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凡四殿二閣。順治十八年(1661)復設內三院,撤翰林院。至康熙九年(1670),再撤內三院,復內閣、翰林院,其殿閣職銜仍沿順治十五年之制。乾隆十三年(1748),以「中和、保和、文華、武英四殿,文淵、東閣二閣未為劃一,其中和殿名從未有用者」,因裁中和殿而增體仁閣。自此而後,三殿三閣大學士成為定製。但是,其中的文淵閣卻始終有其名而無其實,即清廷雖設有文淵閣大學士之名,卻並無文淵閣之實,所謂「本朝定製,以文淵閣為大學士兼銜,第仍其名而未議建設之地」。
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四庫全書》開館。考慮到書成之後將來的貯藏問題,乾隆帝在編書活動大規模開展的次年即未雨綢繆,決定為《四庫全書》建造專門的庋藏之所。他聽說浙江寧波范懋柱的藏書樓天一閣「純用磚甃,不畏火燭,自前明相傳至今,並無損壞,其法甚精」,便特諭杭州織造寅著「親往該處,看其房間製造之法若何,是否專用磚石,不用木植,並其書架款式若何,詳細詢問,燙成准樣,開明丈尺呈覽」。在了解到天一閣的建築規制及藏書特色之後,乾隆帝欣然下令,「取其閣式,以構庋貯之所」。最初乾隆帝計劃將《四庫全書》抄寫四部,「一以貯紫禁之文淵閣,一以貯盛京興王之地,一以貯御園之文源閣,一以貯避暑山莊,則此文津閣之所以作也」。其後考慮到江南士子讀書治學的需要,又特別諭令在江浙地區增建文匯、文宗和文瀾三閣。此即著名的用於貯藏《四庫全書》的七座藏書樓。其中紫禁城中的文淵閣建於文華殿之後,乾隆帝說:「凡事豫則立。書之成雖尚需時日,而貯書之所,則不可不宿構。宮禁之中,不得其地,爰於文華殿後建文淵閣以待之。文淵閣之名,始於勝朝,今則無其處,而內閣大學士之兼殿閣銜者尚存其名。茲以貯書所為,名實適相副。」可見,由於《四庫全書》的纂修特別是將來貯藏的需要,自清初以來一直有其名而無其實的文淵閣,終於得以動工興建,並因此而成為名副其實的中秘藏書勝地。
武英殿 北京故宮武英殿始建於明初,位於外朝熙和門以西。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須彌座圍以漢白玉石欄,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門。後殿敬思殿與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後殿間以穿廊相連。東西配殿分別是凝道殿、煥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間。院落東北有恆壽齋,西北為浴德堂。
明初帝王齋居、召見大臣皆於武英殿,後移至文華殿。崇禎年間皇後千秋、命婦朝賀儀也在此舉行。明代於武英殿設待詔,擇能畫者居之。
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攻入北京,成立大順政權。但很快就因軍心懈怠,無力抵抗入關的清兵,只在四月二十九日於武英殿草草舉行了即位儀式,翌日便撤離北京。
清兵入關之初,攝政王多爾袞先行抵京,以武英殿作為理事之所。清初武英殿用作皇帝便殿,舉行小型朝賀、賞賜、祭祀等儀典。康熙八年(1669年)因太和殿、乾清宮等處維修,康熙皇帝曾一度移居武英殿。
康熙年間,首開武英殿書局。康熙十九年(1680年)將左右廊房設為修書處,掌管刊印裝潢書籍之事,由親王大臣總理,下設監造、主事、筆帖式、總裁、總纂、纂修、協修等30餘人,由皇帝和翰林院派充。康熙四十年(1701年)以後,武英殿大量刊刻書籍,使用銅版雕刻活字及特製的開化紙印刷,字體秀麗工整,繪圖完善精美,書品甚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命將《永樂大典》中摘出的珍本138種排字付印,御賜名《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世稱「殿本」。道光二十年(1755年)後刊書甚少,僅存其名。武英殿之書凡存而不發者一向貯於敬思殿中。嘉慶十九年(1814年)夏清查存書,將完好者移貯武英殿,殘缺之書變價出售,此後敬思殿實際作為存儲版片之處。
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被火焚,燒毀正殿、後殿、殿門、東配殿、浴德堂等建築共37間,書籍版片焚燒殆盡。同年重建。
延暉閣位於御花園內西北,北倚宮牆。明代初建時稱清望閣,清代改今名。
閣坐北面南,三開間,外觀為上下兩層,其內部兩層之間有一暗層,黃琉璃瓦歇山頂。前檐明間開門,燈籠框隔扇門6扇,兩次間為燈籠框檻窗。閣之上層迴廊環繞,玲瓏輕盈。
延暉閣高居於宮牆之內,與東部的堆秀山形成了左右均衡的格局。這是一處供登臨遠眺的建築,登閣俯視,園中古柏成行,風光綺麗,北望景山,峻挺蔥郁。在冬季天氣晴朗的日子,這里還可以看到西山的積雪。清代乾隆、道光、咸豐等皇帝常登此閣吟詩賞景,留有吟詠此閣的詩句。
延禧宮
延禧宮為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東二長街東側。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稱延祺宮。清代又改名為延禧宮,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清兩朝均為妃嬪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嬪、成貴人曾在此居住。
延禧宮原與東六宮其它五宮格局相同,為前後兩進院,前院正殿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室內懸乾隆皇帝御筆匾曰「慎贊徽音」,東壁懸乾隆《聖制曹後重農贊》,西壁懸《曹後重農圖》。殿前有東西配殿各3間。後院正殿5間,亦有東西配殿各3間,均為黃琉璃瓦硬山頂。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延禧宮起火,燒毀正殿、後殿及東西配殿等建築共25間,僅余宮門。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提議復建,但未能實現。宣統元年(1909年)在延禧宮原址興工修建一座3層西洋式建築--水殿。水殿四周浚池,引玉泉山水環繞。主樓每層9間,底層四面當中各開一門,四周環以圍廊。樓之四角各接3層六角亭1座,底層各開兩門,分別與主樓和迴廊相通。據《清宮詞》、《清稗史》記載,水殿以銅作棟,玻璃為牆,牆之夾層中置水蓄魚,底層地板亦為玻璃製成,池中游魚一一可數,荷藻參差,青翠如畫。隆裕太後題匾額曰「靈沼軒」,俗稱「水晶宮」。
事實上,該殿所有構架均為鐵鑄,殿內4根蟠龍紋柱也系鑄鐵鍛造。整座建築大都以漢白玉砌成,很少用磚,外牆雕花,內牆貼有白色和花色瓷磚。因國庫空虛,水晶宮直至宣統三年(1911年)冬尚未完工,後被迫停建。宣統二年(1910年)六月,隆裕太後還曾下令西苑電燈公所給延禧宮安裝電暖爐、電風扇並添安電燈。延禧宮是故宮中第一座鋼筋水泥建築。
1917年張勛復辟時,延禧宮北部被直系部隊飛機投彈炸毀。
1931年,故宮博物院將其改建為文物庫房。
翊坤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是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地方。建於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建成。始稱萬安宮,明嘉靖時改稱翊坤宮,清沿用明朝舊稱。
清代曾多次修繕,原為二進院,清晚期將翊坤宮後殿改成穿堂殿曰體和殿,東西耳房各改一間為通道,使翊坤宮與儲秀宮相連,形成四進院的格局。正殿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後出廊。檐下施斗拱,梁枋飾以蘇式彩畫。門為萬字錦底、五蝠捧壽裙板隔扇門,窗為步步錦支摘窗,飾萬字團壽紋。明間正中設地平寶座、屏風、香幾、宮扇,上懸慈禧御筆「有容德大」匾。東側用花梨木透雕喜鵲登梅落地罩,西側用花梨木透雕藤蘿松纏枝落地罩,將正間與東、西次間隔開,東西次間與梢間用隔扇相隔。殿前設「光明盛昌」屏門,台基下陳設銅鳳、銅鶴、銅爐各一對。溥儀遜帝時曾在正殿前廊下安設鞦韆,現鞦韆已拆,鞦韆架尚在。東西有配殿曰延洪殿、元和殿,均為3間黃琉璃瓦硬山頂建築。後殿體和殿,清晚期連通儲秀宮與翊坤宮時,將其改為穿堂殿。面闊5間,前後開門,後檐出廊,黃琉璃瓦硬山頂。亦有東西配殿,前東南有井亭1座。
古代赫赫有名的雍正妃子年氏便是在這宮中度過她這可憐的一生......
康熙寵妃宜妃郭絡羅氏也曾長住此宮。
清代慈禧太後住儲秀宮時,每逢重大節日,都要在這里接受妃嬪們的朝拜。光緒十年慈禧五十壽辰時移居儲秀宮,曾在此接受朝賀。光緒帝選妃也在此舉行。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b ]頤和軒
頤和軒為紫禁城東北隅寧壽宮後區中路建築之一,南有樂壽堂,北為景祺閣,軒與閣之間有穿廊相連,形成工字殿。頤和軒建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慶七年(1802年)、光緒十七年(1891年)兩次重修。
頤和軒面闊7間,進深1間,單檐歇山式頂,覆黃琉璃瓦。前檐出抱廈5間,後檐出抱廈3間。除前檐抱廈外,余各間均出廊。前檐抱廈明間、東西次間開敞,形成較深遠的前出廊,東西稍間裝板牆,南面為檻牆、支摘窗。軒明間為五抹頭 扇門,次間為檻窗,上為步步錦支窗,下為方玻璃屜窗。稍間為步步錦支摘窗。後檐抱廈次間、山面軒稍間、盡間均為檻窗。明間有穿廊3間,北接景祺閣,穿廊明間東西向開門,可通軒北東西兩小院。軒東西山面廊南北封裝,設有小門,西廊外建有如亭及圍廊,形成小院。
頤和軒前月台左側設有日晷,月台接甬路與樂壽堂相通,甬路兩側各設琉璃花池。軒兩側有游廊連接樂壽堂,廊壁鑲嵌敬勝齋帖石刻。
符望閣位於寧壽宮花園第四進院落,為該院的主體建築。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嘉慶七年(1802年)修,光緒十七年(1891年)重修。
符望閣在形制上模仿建福宮花園的延春閣。平面呈方形,外觀兩層,內實三層,四角攢尖頂。藍色琉璃瓦件飾檐、脊,其餘鋪黃色琉璃瓦。
符望閣的室內裝修頗具特色,以各種不同類型的裝修巧妙地分隔空間,穿門越檻之際,往往迷失方向,故俗有「迷樓」之稱。室內裝修製作精美,又以金、玉、琺琅等鑲嵌裝飾,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乾隆年間,每年臘月二十一日,皇帝在此地賞飯給王公大臣。嘉慶皇帝也曾登臨此閣,並有《詠符望閣》之詩詠。符望閣是寧壽宮花園中最高大的建築,登臨其上可一覽紫禁城內外的秀色
昭仁殿
始建於明代,為乾清宮東側小殿。
昭仁殿南向,單檐歇山頂,上覆黃琉璃瓦。面闊3間,正中明間辟門,兩次間檻窗。殿前接抱廈3間。明時,殿前有斜廊通乾清宮及東廡,清代改廊為磚牆,自成一院,有小門以通內外。殿後接室3間,均為藏書之處。殿之東設龍光門,明代已有,是正宮通向東路的安全出口。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出禁城自縊前在此砍殺其女昭仁公主。
清朝,昭仁殿成為皇帝讀書的地方。殿後西室匾曰「慎儉德」,再西有匾曰「五經萃室」。乾隆九年(1744年),皇帝下詔從宮中各處藏書中選出善本呈覽,列架於昭仁殿內收藏,並御筆書「天祿琳琅」匾掛於殿內。乾隆四十年(1775年),又命大臣重新整理,剔除贗刻,編成《天祿琳琅書目前編》十卷,記載了每一部藏書的刊印年代及流傳、收藏、鑒別等情況。當時昭仁殿共有宋、金、元、明版藏書429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皇帝認為南宋岳珂所校刻的《易》、《書》、《詩》、《禮記》、《春秋》五經十分重要,命諸臣在昭仁殿後室特辟一小室,賜名「五經萃室」,御題匾額,懸於室內,並設圍屏,上刻「五經萃室記」,旁有聯曰:「有秋歷覽登三輔,旰食惟期協九經」。後嘉慶皇帝亦常臨室閱覽,並作有《五經萃室觀書詩》。嘉慶二年(1797年)十月,乾清宮失火,延燒昭仁殿,《天祿琳琅》之珍貴藏書被焚為灰燼。同月,嘉慶皇帝命重輯《天祿琳琅續編》,於次年完成。嘉慶二年(1798年)昭仁殿重建,收貯《天祿琳琅續編》659部,12,258冊。「五經萃室」亦重新恢復,藏《相台五經》。昭仁殿的藏書中,宋金版本用錦函,元版本用青絹函,明版本用褐色絹函,分架排列,皇帝可以隨時到此覽閱,十分方便。
轉載
B. 漢陽名勝古跡典故(有多少寫多少)
1.晴川閣
晴川閣坐落在武漢市漢陽龜山東麓禹功磯上,北臨漢水,東瀕長江,與黃鶴樓夾江相望,是武漢地區唯一一處臨江而立的名勝古跡。
晴川閣整個佔地約一萬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閣、禹稷行宮、鐵門關三大主體建築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荊楚雄風碑、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樓、臨江駁岸、曲徑迴廊等十幾處附屬建築組成。
晴川閣,又名晴川樓,是明代嘉靖26年至28年[公元1547—1549]漢陽知府范之箴為勒記大禹治水之功德而修建的,其名取自唐朝大詩人崔灝的「晴川歷歷漢陽樹」詩句之意。該閣自創建以來,幾經興廢,從嘉靖至今的400多年中,先後進行過5次大的維修增建,2次重建。現存建築是1983年依據清末晴川閣的歷史照片及遺址范圍進行復建的。復建後的晴川閣佔地386平方米,高17.5米,重檐歇山頂式,麻石台基,紅牆朱柱,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整個樓閣分上下兩層,沿檐迴廊,原汁原味地再現了楚人依山就勢築台,台上建樓閣的雄奇風貌。
2.古琴台
伯牙彈琴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是湖北省、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古琴台東對龜山、北臨月湖,景色秀麗,是人們休閑遊玩的好地方,相傳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俞伯牙與鍾子期結為知音的故事,千百年來在文人與民眾之間廣泛流傳,二人知音的傳奇色彩,給中國文化增添了可歌可泣的一頁,由知音升華為對友情的忠誠不渝,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崇高的美德,弘揚這種傳統和美德的形式最有力的體現在漢陽古琴台。古琴台景區的主要景點有:俞伯牙與鍾子期結為知音的故事情節「臘像館」;有清朝道光皇帝為陶文毅而御筆親書的「印心石屋」;有近年用漢白玉雕刻的「伯牙撫琴」塑像;有道光年間的翰林詩興大發時用竹葉蘸墨題的「竹葉書」;有1976年修建琴台時的遺物「琴台」方碑;有近代修建的《琴台知音》雕塑石像,以及山青水秀的「高山流水」水榭長廊等景點。
古琴台建築群佔地15畝,規模不大,布局精巧,主要建築協以庭院、林園、花壇、茶室、層次分明。院內迴廊依勢而折,虛實開閉,移步換景,互相映襯。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勢地形,還充分運用了中國園林設計中巧於「借景」的手法,把龜山月湖山水巧妙借了過來,構成一個廣闊深遠的藝術境界。 到古琴台游覽,進大門,過小院,出茶院右門,迎門是置於黃瓦紅柱內的清道光皇帝御書「印心石屋」照壁。照壁東側有一小門,門額「琴台」二字,據傳出自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之手。進門後為曲廊、廊壁立有歷代石刻和重修琴台碑記。再往前便是琴堂,又名友誼堂,堂前庭院中漢白玉築成的方形石台,便是象徵伯牙彈琴的琴台。
目前,市人民政府非常重視「古琴台」這一文物景區的保護,2002年撥款數百萬元維修,並新增加一排「俞伯牙覓知音」的大型浮雕群,於2003年元月展現給廣大市民。近期武漢市總工會還將投資30餘萬元對琴台進行綠化及路面維修。
3.龜山三國城
龜山三國城位於漢陽區北,東臨長江,北帶漢水,與江南的蛇山隔江相峙,是三國時期的軍事要塞和著名游覽勝地。現可供憑吊瞻仰的有三國魯肅墓、鼎圓。在900米長的歸山脊道上建有120尊三國群英雕像,"三國計謀殿"和新增加的赤壁大戰全景畫館,再現了1800多年前的歷史畫卷。全景畫高18米,長35米,堪稱當今美術界的曠世傑作。全長888米的高空旅遊觀光索道橫跨漢江,險刺激的高台蹦極和飛天滑索等娛樂項目。為三國城增添了一道新的風景。
C. 石台孝經碑有怎樣的特色
「石台孝經」碑刻於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親自作序、註解並以隸書書寫的。
石台孝經的前面一部分是唐玄宗李隆基為孝經所作的序。唐玄宗皇帝為孝經寫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來治理天下。後面是孝經的原文,小字是唐玄宗為孝經作的注釋。
碑石長方形,上加方額,方額左右各浮雕瑞獸,上下刻涌雲,上承蓋石。碑下面有方形台階石三層,因稱「石台孝經」。「開成石經」刻成於837年,故稱「開成石經」或「唐石經」,因樹立雍地,故又稱「雍石經」。
此碑碑文是楷書。碑文字跡清晰,筆畫精緻,便於抄寫讀誦,對於當時傳播儒家學說起了積極的作用。
「開成石經」計有《周易》等12種經書,共刻114通碑石,每石兩面刻。每通經石高約1.8米,面寬0.8米。下面設方座,中間插經碑,上面置碑額,通高3米。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是一通記述景教在唐代流傳情況的石碑。此碑身高1.97米,下有龜座,全高2.79米,碑身上寬0.92米,下寬1.02米,正面刻著「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並頌」,上面有楷書32行,行書62字,共計1780個漢字和數十個敘利亞文。
這通石碑上說的是,唐太宗貞觀年間,有一個從古波斯來的傳教士叫阿羅本,歷經艱辛,跋涉進入中國,沿著於闐等西域古國,經河西走廊來到京師長安。隨後,他拜謁了唐天子太宗,要求在中國傳播
波斯教。此後,唐太宗降旨准許他們傳教,於是景教開始在長安等地傳播起來,也有景教經典《尊經》翻成中文的記載。
碑文還引用了大量儒道佛經典和中國史書中的典故來闡述景教教義,講述人類的墮落、彌賽亞的降生、救世主的事跡等。碑文雖系波斯傳教士撰寫,但他的中文功底極其深厚。
除了這些碑石,在西安碑林中,書法精品的代表還有唐朝書法大家顏真卿的「顏勤禮碑」、唐朝書家歐陽通的「道因法師碑」等。此外,碑刻還有唐朝的「昭陵六駿」、「驪山老君像」等。這些不同門類的代表作品,共同組成了西安碑林輝煌燦爛的碑石文化。曲阜孔廟碑林位於山東省曲阜孔廟內,集各代碑石2000多塊。廟內碑刻真草隸篆,各家書法具備,巨者逾丈,小者不盈尺,有唐、宋、金、元、明、清代所立石碑53座,碑文多是祭孔、修廟的記錄,除漢字外,還有滿文和八思巴文,是中國大型碑林之一。
D. 石台孝經的內容
朕聞上古其風朴略,雖因心之孝已萌,而資敬之禮猶簡,及乎仁義既有,親譽益著。聖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於是以順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揚名之義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是知孝者,德之本歟?
《經》曰:「昔者明王之以孝理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朕嘗三復斯言,景行先哲,雖無德教加於百姓,庶幾廣愛刑於四海。嗟乎,夫子沒而微言絕,異端起而大義乖。況泯絕於秦,得之者皆煨燼之末;濫觴於漢,傳之者皆糟粕之餘。故魯史《春秋》,學開五傳;《國風》、《雅》、《頌》,分為四詩。去聖逾遠,源流益別。
近觀《孝經》舊注,蝽駁尤甚。至於跡相祖述,殆且百家。業擅專門,猶將十室。希升堂者,必自開戶牖。攀逸駕者,必騁殊軌轍。是以道隱小成,言隱浮偽。且傳以通經為義,義以必當為主。至當歸一,精義無二,安得不翦其繁蕪,而撮其樞要也。
韋昭、王肅,先儒之領袖。虞翻、劉邵,抑又次焉。劉炫明安國之本,陸澄譏康成之注。在理或當,何必求人?今故特舉六家之異同,會五經之旨趣;約文敷暢,義則昭然;分注錯經,理亦條貫。寫之琬琰,庶有補於將來。
且夫子談經,志取垂訓。雖五孝之用則別,而百行之源不殊。是以一章之中,凡有數句;一句之內,意有兼明;具載則文繁,略之又義闕。今存於疏,用廣發揮。 唐玄宗非常重視《孝經》,並親自為之作注,其中的原因是大可研究的。如果簡單地歸納一些,主要有三點:
其一,以孝治家。皇家的內部秩序要整頓好,也確實不容易,唐玄宗自己就親身經歷過好多的事情,比如太平公主的作亂,又如自己和太子以及諸子的關系處理上,再如自己和其父在皇位繼承問題上,還有自己和兒子在皇位的繼承問題上。唐玄宗希望通過提倡孝道,把皇家的內部秩序整頓好。
他一方面宣揚《孝經》,一方面自己也做出樣子來,有記載說「上素友愛,近世帝王莫能及之」。比如初即位的時候,唐玄宗特地做了長枕頭、大被子,與兄弟宋王、申王、岐王、薛王、豳王同寢。宮殿中還設立五幄,與諸王更處其中,稱為「五王帳」。明代李贄在《史綱評要》中說了三個字:「近兒戲!」確實為入木三分之評。然而,再反思一下,也並非全是兒戲,在某些歷史時段中皇帝的這些做法也會起到一定的凝聚作用的。甚至這也成為一個教育皇家後代的著名的典故而流傳不息,如焦編輯的教育皇家後代的《養正圖解》就選擇了唐玄宗的這一則故事。
其二,以孝治國。《孝經》中的一個重要智慧就是「孝治」,將「移孝為忠」、「以順移忠」成為治國的重要做法。唐玄宗重視這一點,因此召開類似今天的高層的學術討論會,研討《孝經》的有關問題,還自己親自作注,並撰寫《孝經》全文立於學官,等等。他能取得「開元盛世」的盛況,也許和這種倡導與做法不無關系。但是他的誤國,被趕下皇位也和沒有很好地實踐《孝經》有關。比如《孝經》強調要納諫,他後期沒有做到;而如果對照《聖治章》的那些內容,他全背道而行了。比如「六事」之與「六可」,如「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他都沒有做到,從而導致了「安史之亂」。歷代有許多皇帝都關心《孝經》,提倡孝道,也許主要就聚焦在這兩大問題上。
其三,文化建樹。唐玄宗在文化建設上也是有一定的貢獻的,其他不煩說,比如《孝經》的整理、注釋以及推廣就是一大貢獻。今天《十三經註疏》中只有一位皇帝留下了他的著作,那就是唐玄宗的《孝經注》,而西安碑林的「石台孝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國寶級文物。
E. 俞伯牙與鍾子期有什麼典故
俞伯牙與鍾子期之間的典故:
俞伯牙與鍾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範。伯牙善於演奏,鍾子期善於欣賞。這就是「知音」一詞的由來。後鍾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萬分,認為世上再無知音,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鍾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絕弦」,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了。
(5)石台典故擴展閱讀
此後,由於這個故事,人們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便也有《高山》《流水》的古琴曲。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知心朋友,同自己有共同語言的的人,「伯牙絕弦」一詞也漸漸演變成了一種意思:由於知音逝世,從而棄絕某種特長或愛好,表示悼念。
伯牙、鍾子期相傳為春秋時代人,關於他們二人成為知音的傳說《列子》《呂氏春秋》等古書均有記載,也流傳於民間。
由於這個傳說,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
人物介紹:
1、伯牙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 最擅長彈琴。伯牙從小非常聰明,天賦極高,又很喜歡音樂,他的老師是當時很有名氣的琴師成連。
2、鍾子期
春秋楚國(今湖北漢陽)人。相傳鍾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沖擔、拿板斧的樵夫。
F. 明朝時期孔子墓有著怎樣的典故
到了明朝,朱元璋下令在墓前立石碑2通,前碑篆書刻有「大成至聖文內宣王墓」字樣,後容碑篆書鐫刻「宣聖墓」3個字,碑前有石供案、下酒池和石砌拜台以及磚砌花欞圍牆等。
從正面看去,「大成至聖文宣王墓」幾個字並不能看全。相傳,朱元璋得天下之後,為了鞏固統治,就採取了尊孔貶孟的政策,將孔子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可太師劉伯溫卻對他說:「您是王,孔子也是王,天下怎麼能有兩個王呢?」
朱元璋想了想,問道:「封都封了,現在還能怎麼辦呢?」
於是,劉伯溫出了個主意,就在墓前砌了一道欄桿,將墓上的王字擋住了一橫。
墓前的石台始建於漢代,唐時改為泰山運來的封禪石築砌,後來歷代都有所擴建。
G. 請教兩個典故出處
不清楚。來谷歌上沒有,源
維基網路上也沒有。
你自己找找吧。我找了十幾分鍾,無果~
維基網路,http://www.miniwiki.org/wiki/index.php?wiki=_search.
H. 古琴台的典故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大臣俞伯牙,極善鼓琴。一次伯牙受楚王外派公幹,乘船沿江而下,途經漢陽江面,突遇狂風暴雨,停舟龜山腳下,不會雨過天晴,心曠神怡,於是乎,伯牙鼓琴詠志。撫琴小段弦即斷,伯牙便知有人竊聽,請出,此人正是樵夫鍾子期。
伯牙調好琴,沉思片刻,撫琴一首,志在高山。子期贊道:「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撫琴一首意在流水。子期又贊道:「美哉!盪盪乎意在流水。」伯牙大喜,得遇知音,拜交為摯友,約來年再會。第二年,本是伯牙會子期之時,不料子期卻已不幸病故。
伯牙悲痛萬分,在子期墓前鼓琴「高山流水」。曲終後,伯牙失去知音更感孤寂,悲痛萬分,頓感曲藝無意,便扯斷琴弦,摔碎琴身,發誓今後永不鼓琴。
(8)石台典故擴展閱讀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始建於北宋,重建於清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陽龜山西腳下美麗的月湖之濱,東對龜山、北臨月湖,是中國著名的音樂文化古跡、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漢市著名的文物旅遊景觀之一,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稱。
據《呂氏春秋》、《列子》等記載,春秋戰國時期伯牙於該處偶遇鍾子期,彈奏一曲《高山流水》,伯牙視子期為知音,並相約一年後重臨此地。不料,一年後伯牙依約回來,卻得知子期已經病故,伯牙悲痛之餘,從此不復鼓琴,史稱伯牙絕弦。
古琴台建築群佔地約15畝,除殿堂主建築外,還有庭院、林園、花壇、茶室等,規模須然不大,但布局精巧、層次分明。殿堂前有琴台,為漢白玉築成的方形石台,約20平方米,相傳為伯牙撫琴之處。
I. 岳陽樓的典故。
岳陽樓是以三國」魯肅閱軍樓」為基礎,一代代沿襲發展而來.唐朝以前,其功能主內要作用於軍事上.自唐朝容始,岳陽樓便逐步成為歷代遊客和風流韻士游覽觀光,吟詩作賦的勝地.此時的巴陵城已改為岳陽城,巴陵城樓也隨之稱為岳陽樓了.唐玄宗開元四年(公元76年),堪稱」燕汗大手筆」的張說貶官岳陽後,寄情山水,常與文人遷客登樓賦詩,以後,還有李白、杜甫、李商隱、李群玉等大詩人接踵而來,寫下了成百上千語工意新的名篇佳句,給岳陽樓蒙上了一層濃厚的文化意蘊.
岳陽樓真正聞名於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作《岳陽樓記》以後.滕子京無愧為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名臣,他認為」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為久,文字非出於雄才巨卿者不成著.」於是,他便請當時的大文學家范仲淹寫下了名傳千古的《岳陽樓記》.斯文一出,廣為傳誦,雖只有寥寥369字,但其內容之博大,哲理之精深,氣勢之磅礴,語言之鏗鏘,真可謂匠心獨遠,堪稱絕筆.其中尤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句成為千古名言.自此,岳陽樓更是名揚中外. 以後歷朝歷代的詩人作家在此留下了大量優美的詩文.如虞集、楊維楨,楊荃、李東陽、何景明、袁枚、姚鼐等都曾來引把酒臨風,登樓吟詠.
J. 故宮各個宮殿的典故
暢音閣,為清宮內廷演戲樓,全稱故宮寧壽宮暢音閣大戲樓,位於故宮博物院內養性殿東側,寧壽宮後區東路南端,座南面北,建築宏麗。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始建,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成。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曾維修,二十二年於閣後(南)接蓋卷棚頂扮戲樓。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維修。現存建築為嘉慶年間改建後的規制。暢音閣為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戲台,與京西頤和園內的德和園大戲樓(為仿暢音閣規制建造)、承德避暑山莊的清音閣大戲樓並稱清代三大戲樓。
在中國古代,看戲是皇宮中的主要娛樂。每逢各種節日,如元旦、立春、上元、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除夕以及皇帝登極、帝後的生日等重大慶典,都要在宮中看戲。清代宮廷內演戲的地方有多處:太極殿與長春宮之間有一座;西六宮北部重華宮一帶有漱芳齋戲台。而規模宏大的暢音閣,則專為重大節慶演戲時所用,在此演出的戲曲大多是歌舞昇平的吉祥神仙戲。據資料記載,清末西太後當政時期,凡遇節日,她總是要到暢音閣看戲,並由皇帝、皇後、妃、嬪、命婦以及王公大臣等陪同。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西太後五十歲生日時,為在暢音閣演戲給西太後看,僅購置戲服和道具的支出,就耗費白銀十一萬兩之多。
其中,壽檯面積210㎡,台內不設立柱,採用抹角梁。檯面後部設有4座樓梯,接平台,上樓梯可抵達祿台。壽台北、東、西三面明間的兩柱上方裝飾鬼臉卷草紋木雕彩繪匾,惟正(北)面掛聯:「動靜葉清音,知水仁山隨所會;春秋富佳日,鳳歌鸞舞適其機。」取自左思《招隱詩》:「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另外,陶淵明《移居》中也有「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檯面中部下方設地井,地井內安裝有絞盤,平時用木版蓋著,蓋板可開合,可以根據戲劇的內容,把布景和人物從地下托出檯面,造成從地下或水中鑽出來的戲劇效果,例如表演「地涌金蓮」一場戲,就是從台底下慢慢鑽出四朵大蓮花來,一朵蓮花上坐著一尊菩薩。台下地面四角各有窨井一眼,南邊中間有一眼水井,可為戲中表演噴水提供水源。
祿台、福台則均將前沿(北側)做為檯面,使觀戲者抬頭便可看到。三層台設天井上下貫通,祿台、福台井口安設轆轤,下邊直對壽台地井,根據劇情需要,天井、地井可升降演員、道具等,例如上演仙女、神仙下凡的戲目時,用轆轤把幕景和演員從上面送下來,造成從天而降的戲劇效果。使用三層台的劇目不多,絕大多數只在壽台上表演,福台和祿台則只在一些神怪戲中才用。
台對面的閱是樓分為上下兩層,是皇帝和後妃看戲的地方。東西北三面都用兩層圈樓圍繞,宮女和大臣可以在兩側樓的廊下看戲。樓後則是慶壽堂。
儲秀宮是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地方。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慈禧剛進宮被封為蘭貴人時,曾在這里居住。咸豐六年三月升為懿嬪的慈禧,在這里生下同治皇帝。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已居長春宮的慈禧太後,為慶祝五十歲生日,移居此宮,並重修宮室,耗費白銀六十三萬兩。院內游廊牆壁上的題詞,即當時大臣為慈禧祝壽的萬壽無疆賦。
儲秀宮是西六宮之一,也是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宮室。前殿懸掛有乾隆皇帝御筆匾為「茂修內治」。西太後曾在這里居住。繼而被封為懿嬪,於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生了載淳(即同治皇帝)。光緒十年(1884年),西太後在慶賀她五十歲生日時,從長春宮又移到儲秀宮居住,一連又住了十年。現在儲秀宮內外的陳設,還是慶賀西太後五十壽辰時的原狀。
當時,為慶賀西太後五十歲生日,把儲秀宮、翊坤宮等處修繕一新,耗費白銀六十三萬兩,使儲秀宮成為西六宮中最考究的一座宮殿。儲秀宮庭院中,有兩棵蒼勁的古柏;台基下東西分設一對銅龍和一對銅鹿。儲秀宮外檐油飾採用色澤淡雅的「蘇式彩畫」,題材有花鳥魚蟲、山水人物和神仙故事等;門窗都是以質地優良的楠木雕刻的「萬福萬壽」和「五福捧壽」花紋。
儲秀宮為單檐歇山頂,面闊5間,前出廊。檐下施斗栱,梁枋飾以淡雅的蘇式彩畫。門為楠木雕萬字錦底、五蝠捧壽、萬福萬壽裙板隔扇門;窗飾萬字團壽紋步步錦支摘窗。內檐裝修精巧華麗。明間正中設地屏寶座,後置5扇紫檀嵌壽字鏡心屏風,上懸「大圓寶鏡」匾。東側有花梨木雕竹紋裙板玻璃隔扇,西側有花梨木雕玉蘭紋裙板玻璃隔扇,分別將東西次間與明間隔開。東次、梢間以花梨木透雕纏枝葡萄紋落地罩相隔;西次、梢間以一道花梨木雕萬福萬壽紋為邊框內鑲大玻璃的隔扇相隔,內設避風隔,西梢間作為暖閣,是居住的寢室。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古華軒 為北京寧壽宮花園第一進院落的主體建築。建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軒為座北面南的敞軒,面闊3間帶迴廊,正面懸掛乾隆帝御筆「古華軒」木匾。卷棚歇山式頂,黃琉璃瓦綠剪邊。檐柱間置倒掛楣子與坐凳,金柱間安裝透空燈籠錦落地罩,用以界分內外,形成內外空間的貫通。
軒明間內檐和後檐4間懸掛木雕龍匾4塊,明間楹聯一副,均是乾隆帝為古楸而題。軒前檐下有古楸一株,構軒時樹齡已逾百年,倚樹建軒,故名「古華軒」。
交泰殿
北京故宮內廷後三宮之一,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殿名取自《易經》,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滿"之意。約為明嘉靖年間建,順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
殿內頂部為盤龍銜珠藻井,地面鋪墁金磚。殿中明間設寶座,上懸康熙帝御書「無為」匾,寶座後有板屏一面,上書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銘》。東次間設銅壺滴漏,乾隆年後不再使用。在交泰殿內西次間一側,設有一座自鳴鍾,這是嘉慶三年製造的。皇宮里的時間都以此為准。自鳴鍾高約6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座鍾。
交泰殿為皇後千秋節受慶賀禮的地方,是皇後生日時接受慶賀禮的地方。清朝,於此殿貯清二十五寶璽,每方玉璽都有專門的用途。每年正月,由欽天監選擇吉日吉時,設案開封陳寶,皇帝來此拈香行禮。清世祖鑒於明代宦官專權的教訓,規定宦官不得干預朝政,所立「內宮不許干預政事」的鐵牌曾立於此殿。皇帝大婚時,皇後的冊立、寶安設殿內左右案上。交泰殿每年春季祀先蠶,皇後先一日在此查閱採桑的用具。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麗景軒為儲秀宮後殿,面闊5間,單檐硬山頂。明間開風門,其餘4間為檻窗,楠木門窗雕刻萬字錦地,上飾五福捧壽、萬福萬壽紋飾,轉角處包飾龍鳳雲紋銅角葉。明間台階兩側各有四漢白玉石台座,用來擺放香爐、神獸等。
據文獻載,慈禧初入宮時即居於儲秀宮,並於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在後殿生下載淳,即後來的同治皇帝。
同治十一年(1872年)皇帝大婚後,嘉順皇後阿魯特氏居住儲秀宮,直到光緒元年(1875年)二月去世。
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太後50大壽,以聖母皇太後的身份再次居住儲秀宮,時將後殿思順齋改名為麗景軒。
清晚期在麗景軒內建有小戲台。清遜帝溥儀曾在此舉辦西餐宴會。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式陳列,並有「溥儀生活展
欽安殿位於御花園正中,南北中軸線上。始建於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牆垣後自成格局。清乾隆年間曾在前檐接蓋抱廈3間,後拆除。
月台前出丹陛,東西兩側各出台階。院內東南設焚帛爐,西南置夾桿石,以北各有香亭1座。殿前院牆正中辟門,曰「天一門」,東西牆有隨牆小門,連通花園。
欽安殿內供奉玄天上帝。清朝每年元旦於天一門內設斗壇,皇帝在此拈香行禮。每遇年節,欽安殿設道場,道官設醮進表。欽安殿事務由太監道士管理
壽安宮
壽安宮位於內廷外西路壽康宮以北,英華殿以南。始建於明代,初名咸熙宮,嘉靖四年(1525年)改稱咸安宮。清初沿明制,雍正年間在此興辦咸安宮官學,乾隆十六年(1751年)咸安宮官學移出。同年,乾隆皇帝為慶賀皇太後六十壽誕,將此宮修葺一新後改稱壽安宮。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為皇太後七十聖壽慶典,在院中添建一座3層大戲台。嘉慶四年(1799年)將戲台拆除,扮戲樓改建為春禧殿後卷殿。
壽安宮後為第三進院,院中疊石為山,東西各有3開間小殿,名為福宜齋、萱壽堂。
壽安宮是皇太後及太妃、嬪等人的居所。明代仁聖太後、天啟年間乳媼客氏曾在此居住。乾隆年間,孝聖憲皇太後六十及七十歲聖壽節,乾隆帝都親率皇後、皇子、皇孫等人至此跪問起居,進茶侍膳,於堂前跳「喜起舞」賀壽,並於宮中設宴,王公、大臣及王妃、公主分坐於東西兩側延樓中,陪同賞戲。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暢音閣戲台修建完畢,次年皇太後逝世,壽安宮戲台便逐漸荒廢。嘉慶四年(1799年)奏准,拆去壽安宮戲台,在扮戲樓位置建春禧殿後卷殿,用以收貯南府昇平署之行頭、切末。
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後,壽安宮被辟為故宮圖書館,沿用至今。
文淵閣位於故宮東華門內文華殿後,原明代聖濟殿舊址。明朝的內閣就設在這里。清朝 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公元1774—1776年)建成,是皇家收藏《四庫全書》的圖書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帝下詔開設「四庫全書館」,編纂《四庫全書》。三十九年下詔興建藏書樓,命於文華殿後規度適宜方位,創建文淵閣,用於專貯《四庫全書》。 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
內立石碑一通,正面鐫刻有乾隆皇帝撰寫的《文淵閣記》,背面刻有文淵閣賜宴御制詩。
在承載藏書、編書功能並用作「天子講讀之所」的同時,文淵閣還是閣臣入直辦事之所,並隨著明代政治的發展,逐漸演變成為事實上的秘閣禁地。明初,朱元璋為強化皇權,詔罷中書省,廢臣相。為處理紛繁國事,又不至妨礙專制集權,乃仿宋制置殿閣大學士,定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文淵閣、東閣大學士各一人,於翰林及六部官員內擇取。朱棣繼位,以「初定內難,四方之事方殷」,特「命侍講解縉、編修黃淮入直文淵閣。尋命侍讀胡廣,修撰楊榮,編修楊士奇,檢討金幼孜、胡儼同入直,並預機務」。時成祖「每退朝還宮,遇有幾務須計議者,必親御翰墨,書榮等姓名,識以御寶,或用御押封出,使之規畫。榮等條對,用文淵閣印封入,人不得聞」。文淵閣因此而有內閣之稱,楊榮等人也先後升遷至大學士之職。至英宗正統七年(1442)建造翰林院之後,文淵閣作為大學士等官員專門的入直辦事之所,遂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秘閣禁地,「凡入內閣,曰直文淵閣」。世宗嘉靖年間,文淵閣制進一步完善,據載:「嘉靖十六年命工匠相度,以文淵閣中一間恭設孔聖暨四配像,旁四間各相間隔,而開戶於南,以為閣臣辦事之所。閣東誥敕房裝為小樓,以貯書籍。閣西制敕房南面隙地添造卷棚三間,以處各官書辦,而閣制始備。其職掌入內閣,預機務,出納帝命,率遵祖憲,奉陳規誨,獻告謨猷,點簡題奏,擬議批答,以備顧問,平庶政。」閣門還高懸聖諭,嚴申規制:「機密重地,一應官員閑雜人等,不許擅入,違者治罪不饒。」可見,文淵閣已成為事實上的內閣,其地位和作用非同一般。
正統十四年(1449),南京明故宮發生火災,文淵閣及其所余書籍皆付之一炬。北京皇宮的文淵閣也隨著明王朝的滅亡,在明末戰火中被毀。
清入關建立全國政權之後,在政治制度上多沿襲明制,在文化思想方面也逐漸接受以儒學為主體的封建文化。順治十五年(1658),清廷改內三院為內閣,分設翰林院,「以大學士分兼殿閣,稱中和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凡四殿二閣。順治十八年(1661)復設內三院,撤翰林院。至康熙九年(1670),再撤內三院,復內閣、翰林院,其殿閣職銜仍沿順治十五年之制。乾隆十三年(1748),以「中和、保和、文華、武英四殿,文淵、東閣二閣未為劃一,其中和殿名從未有用者」,因裁中和殿而增體仁閣。自此而後,三殿三閣大學士成為定製。但是,其中的文淵閣卻始終有其名而無其實,即清廷雖設有文淵閣大學士之名,卻並無文淵閣之實,所謂「本朝定製,以文淵閣為大學士兼銜,第仍其名而未議建設之地」。
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四庫全書》開館。考慮到書成之後將來的貯藏問題,乾隆帝在編書活動大規模開展的次年即未雨綢繆,決定為《四庫全書》建造專門的庋藏之所。他聽說浙江寧波范懋柱的藏書樓天一閣「純用磚甃,不畏火燭,自前明相傳至今,並無損壞,其法甚精」,便特諭杭州織造寅著「親往該處,看其房間製造之法若何,是否專用磚石,不用木植,並其書架款式若何,詳細詢問,燙成准樣,開明丈尺呈覽」。在了解到天一閣的建築規制及藏書特色之後,乾隆帝欣然下令,「取其閣式,以構庋貯之所」。最初乾隆帝計劃將《四庫全書》抄寫四部,「一以貯紫禁之文淵閣,一以貯盛京興王之地,一以貯御園之文源閣,一以貯避暑山莊,則此文津閣之所以作也」。其後考慮到江南士子讀書治學的需要,又特別諭令在江浙地區增建文匯、文宗和文瀾三閣。此即著名的用於貯藏《四庫全書》的七座藏書樓。其中紫禁城中的文淵閣建於文華殿之後,乾隆帝說:「凡事豫則立。書之成雖尚需時日,而貯書之所,則不可不宿構。宮禁之中,不得其地,爰於文華殿後建文淵閣以待之。文淵閣之名,始於勝朝,今則無其處,而內閣大學士之兼殿閣銜者尚存其名。茲以貯書所為,名實適相副。」可見,由於《四庫全書》的纂修特別是將來貯藏的需要,自清初以來一直有其名而無其實的文淵閣,終於得以動工興建,並因此而成為名副其實的中秘藏書勝地。
武英殿 北京故宮武英殿始建於明初,位於外朝熙和門以西。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須彌座圍以漢白玉石欄,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門。後殿敬思殿與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後殿間以穿廊相連。東西配殿分別是凝道殿、煥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間。院落東北有恆壽齋,西北為浴德堂。
明初帝王齋居、召見大臣皆於武英殿,後移至文華殿。崇禎年間皇後千秋、命婦朝賀儀也在此舉行。明代於武英殿設待詔,擇能畫者居之。
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攻入北京,成立大順政權。但很快就因軍心懈怠,無力抵抗入關的清兵,只在四月二十九日於武英殿草草舉行了即位儀式,翌日便撤離北京。
清兵入關之初,攝政王多爾袞先行抵京,以武英殿作為理事之所。清初武英殿用作皇帝便殿,舉行小型朝賀、賞賜、祭祀等儀典。康熙八年(1669年)因太和殿、乾清宮等處維修,康熙皇帝曾一度移居武英殿。
康熙年間,首開武英殿書局。康熙十九年(1680年)將左右廊房設為修書處,掌管刊印裝潢書籍之事,由親王大臣總理,下設監造、主事、筆帖式、總裁、總纂、纂修、協修等30餘人,由皇帝和翰林院派充。康熙四十年(1701年)以後,武英殿大量刊刻書籍,使用銅版雕刻活字及特製的開化紙印刷,字體秀麗工整,繪圖完善精美,書品甚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命將《永樂大典》中摘出的珍本138種排字付印,御賜名《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世稱「殿本」。道光二十年(1755年)後刊書甚少,僅存其名。武英殿之書凡存而不發者一向貯於敬思殿中。嘉慶十九年(1814年)夏清查存書,將完好者移貯武英殿,殘缺之書變價出售,此後敬思殿實際作為存儲版片之處。
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被火焚,燒毀正殿、後殿、殿門、東配殿、浴德堂等建築共37間,書籍版片焚燒殆盡。同年重建。
延暉閣位於御花園內西北,北倚宮牆。明代初建時稱清望閣,清代改今名。
閣坐北面南,三開間,外觀為上下兩層,其內部兩層之間有一暗層,黃琉璃瓦歇山頂。前檐明間開門,燈籠框隔扇門6扇,兩次間為燈籠框檻窗。閣之上層迴廊環繞,玲瓏輕盈。
延暉閣高居於宮牆之內,與東部的堆秀山形成了左右均衡的格局。這是一處供登臨遠眺的建築,登閣俯視,園中古柏成行,風光綺麗,北望景山,峻挺蔥郁。在冬季天氣晴朗的日子,這里還可以看到西山的積雪。清代乾隆、道光、咸豐等皇帝常登此閣吟詩賞景,留有吟詠此閣的詩句。
延禧宮
延禧宮為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東二長街東側。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稱延祺宮。清代又改名為延禧宮,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清兩朝均為妃嬪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嬪、成貴人曾在此居住。
延禧宮原與東六宮其它五宮格局相同,為前後兩進院,前院正殿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室內懸乾隆皇帝御筆匾曰「慎贊徽音」,東壁懸乾隆《聖制曹後重農贊》,西壁懸《曹後重農圖》。殿前有東西配殿各3間。後院正殿5間,亦有東西配殿各3間,均為黃琉璃瓦硬山頂。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延禧宮起火,燒毀正殿、後殿及東西配殿等建築共25間,僅余宮門。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提議復建,但未能實現。宣統元年(1909年)在延禧宮原址興工修建一座3層西洋式建築--水殿。水殿四周浚池,引玉泉山水環繞。主樓每層9間,底層四面當中各開一門,四周環以圍廊。樓之四角各接3層六角亭1座,底層各開兩門,分別與主樓和迴廊相通。據《清宮詞》、《清稗史》記載,水殿以銅作棟,玻璃為牆,牆之夾層中置水蓄魚,底層地板亦為玻璃製成,池中游魚一一可數,荷藻參差,青翠如畫。隆裕太後題匾額曰「靈沼軒」,俗稱「水晶宮」。
事實上,該殿所有構架均為鐵鑄,殿內4根蟠龍紋柱也系鑄鐵鍛造。整座建築大都以漢白玉砌成,很少用磚,外牆雕花,內牆貼有白色和花色瓷磚。因國庫空虛,水晶宮直至宣統三年(1911年)冬尚未完工,後被迫停建。宣統二年(1910年)六月,隆裕太後還曾下令西苑電燈公所給延禧宮安裝電暖爐、電風扇並添安電燈。延禧宮是故宮中第一座鋼筋水泥建築。
1917年張勛復辟時,延禧宮北部被直系部隊飛機投彈炸毀。
1931年,故宮博物院將其改建為文物庫房。
翊坤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是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地方。建於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建成。始稱萬安宮,明嘉靖時改稱翊坤宮,清沿用明朝舊稱。
清代曾多次修繕,原為二進院,清晚期將翊坤宮後殿改成穿堂殿曰體和殿,東西耳房各改一間為通道,使翊坤宮與儲秀宮相連,形成四進院的格局。正殿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後出廊。檐下施斗拱,梁枋飾以蘇式彩畫。門為萬字錦底、五蝠捧壽裙板隔扇門,窗為步步錦支摘窗,飾萬字團壽紋。明間正中設地平寶座、屏風、香幾、宮扇,上懸慈禧御筆「有容德大」匾。東側用花梨木透雕喜鵲登梅落地罩,西側用花梨木透雕藤蘿松纏枝落地罩,將正間與東、西次間隔開,東西次間與梢間用隔扇相隔。殿前設「光明盛昌」屏門,台基下陳設銅鳳、銅鶴、銅爐各一對。溥儀遜帝時曾在正殿前廊下安設鞦韆,現鞦韆已拆,鞦韆架尚在。東西有配殿曰延洪殿、元和殿,均為3間黃琉璃瓦硬山頂建築。後殿體和殿,清晚期連通儲秀宮與翊坤宮時,將其改為穿堂殿。面闊5間,前後開門,後檐出廊,黃琉璃瓦硬山頂。亦有東西配殿,前東南有井亭1座。
古代赫赫有名的雍正妃子年氏便是在這宮中度過她這可憐的一生......
康熙寵妃宜妃郭絡羅氏也曾長住此宮。
清代慈禧太後住儲秀宮時,每逢重大節日,都要在這里接受妃嬪們的朝拜。光緒十年慈禧五十壽辰時移居儲秀宮,曾在此接受朝賀。光緒帝選妃也在此舉行。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b ]頤和軒
頤和軒為紫禁城東北隅寧壽宮後區中路建築之一,南有樂壽堂,北為景祺閣,軒與閣之間有穿廊相連,形成工字殿。頤和軒建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慶七年(1802年)、光緒十七年(1891年)兩次重修。
頤和軒面闊7間,進深1間,單檐歇山式頂,覆黃琉璃瓦。前檐出抱廈5間,後檐出抱廈3間。除前檐抱廈外,余各間均出廊。前檐抱廈明間、東西次間開敞,形成較深遠的前出廊,東西稍間裝板牆,南面為檻牆、支摘窗。軒明間為五抹頭 扇門,次間為檻窗,上為步步錦支窗,下為方玻璃屜窗。稍間為步步錦支摘窗。後檐抱廈次間、山面軒稍間、盡間均為檻窗。明間有穿廊3間,北接景祺閣,穿廊明間東西向開門,可通軒北東西兩小院。軒東西山面廊南北封裝,設有小門,西廊外建有如亭及圍廊,形成小院。
頤和軒前月台左側設有日晷,月台接甬路與樂壽堂相通,甬路兩側各設琉璃花池。軒兩側有游廊連接樂壽堂,廊壁鑲嵌敬勝齋帖石刻。
符望閣位於寧壽宮花園第四進院落,為該院的主體建築。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嘉慶七年(1802年)修,光緒十七年(1891年)重修。
符望閣在形制上模仿建福宮花園的延春閣。平面呈方形,外觀兩層,內實三層,四角攢尖頂。藍色琉璃瓦件飾檐、脊,其餘鋪黃色琉璃瓦。
符望閣的室內裝修頗具特色,以各種不同類型的裝修巧妙地分隔空間,穿門越檻之際,往往迷失方向,故俗有「迷樓」之稱。室內裝修製作精美,又以金、玉、琺琅等鑲嵌裝飾,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乾隆年間,每年臘月二十一日,皇帝在此地賞飯給王公大臣。嘉慶皇帝也曾登臨此閣,並有《詠符望閣》之詩詠。符望閣是寧壽宮花園中最高大的建築,登臨其上可一覽紫禁城內外的秀色
昭仁殿
始建於明代,為乾清宮東側小殿。
昭仁殿南向,單檐歇山頂,上覆黃琉璃瓦。面闊3間,正中明間辟門,兩次間檻窗。殿前接抱廈3間。明時,殿前有斜廊通乾清宮及東廡,清代改廊為磚牆,自成一院,有小門以通內外。殿後接室3間,均為藏書之處。殿之東設龍光門,明代已有,是正宮通向東路的安全出口。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出禁城自縊前在此砍殺其女昭仁公主。
清朝,昭仁殿成為皇帝讀書的地方。殿後西室匾曰「慎儉德」,再西有匾曰「五經萃室」。乾隆九年(1744年),皇帝下詔從宮中各處藏書中選出善本呈覽,列架於昭仁殿內收藏,並御筆書「天祿琳琅」匾掛於殿內。乾隆四十年(1775年),又命大臣重新整理,剔除贗刻,編成《天祿琳琅書目前編》十卷,記載了每一部藏書的刊印年代及流傳、收藏、鑒別等情況。當時昭仁殿共有宋、金、元、明版藏書429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皇帝認為南宋岳珂所校刻的《易》、《書》、《詩》、《禮記》、《春秋》五經十分重要,命諸臣在昭仁殿後室特辟一小室,賜名「五經萃室」,御題匾額,懸於室內,並設圍屏,上刻「五經萃室記」,旁有聯曰:「有秋歷覽登三輔,旰食惟期協九經」。後嘉慶皇帝亦常臨室閱覽,並作有《五經萃室觀書詩》。嘉慶二年(1797年)十月,乾清宮失火,延燒昭仁殿,《天祿琳琅》之珍貴藏書被焚為灰燼。同月,嘉慶皇帝命重輯《天祿琳琅續編》,於次年完成。嘉慶二年(1798年)昭仁殿重建,收貯《天祿琳琅續編》659部,12,258冊。「五經萃室」亦重新恢復,藏《相台五經》。昭仁殿的藏書中,宋金版本用錦函,元版本用青絹函,明版本用褐色絹函,分架排列,皇帝可以隨時到此覽閱,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