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登樓典故

登樓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19 07:38:11

⑴ 《登樓》一首詩中的典故

《登樓》唐 杜甫
原文如下: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詩中典故如下:
⑴客心:客居者之心。《登樓》書法作品⑵登臨:登高觀覽。臨,從高處往下看。⑶錦江:即濯錦江,流經成都的岷江支流。成都出錦,錦在江中漂洗,色澤更加鮮明,因此命名濯錦江。來天地:與天地俱來。
⑷「玉壘」一句:是說多變的政局和多難的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雲,古往今來一向如此。玉壘,山名,在四川灌縣西、成都西北。變古今,與古今俱變。⑸「北極」二句:這位兩句是說唐代政權是穩固的,不容篡改,吐蕃還是不要枉費心機,前來侵略。唐代宗廣德年間九月,吐蕃軍隊東侵,涇州刺史高暉投降吐蕃,引導吐蕃人攻佔唐都長安,唐代宗東逃陝州。十月下旬,郭子儀收復長安。十二月,唐代宗返回京城。同年十二月,吐蕃人又向四川進攻,佔領了松州、維州等地。北極,星名,北極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終不改,終究不能改,終於沒有改。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當時和吐蕃交界地區的雪山。寇盜,指入侵的吐蕃集團。
⑹後主:劉備的兒子劉禪,三國時蜀國之後主。曹魏滅蜀,他辭廟北上,成亡國之君。還祠廟:意思是,詩人感嘆連劉禪這樣的人竟然還有祠廟。這事借眼前古跡慨嘆劉禪榮幸佞臣而亡國,暗諷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禍患。成都錦官門外有蜀先主(劉備)廟,西邊為武侯(諸葛亮)祀,東邊為後主祀。還,仍然。
⑺聊為:不甘心這樣做而姑且這樣做。梁甫吟:古樂府中一首葬歌。這里代指此詩。《三國志》說諸葛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藉以抒發空懷濟世之心,聊以吟詩以自遣。這里的「梁甫吟」即指這首詩。
供參考。

⑵ 解釋《登樓賦》中所用典故,並列舉古代文學作品中使用典故的例證

1)「北彌陶牧,2)西接昭丘,」這兩個典故暗示作者未遇明君的困難處境。3)昔尼內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容4)鍾儀幽而楚秦兮5)庄舄顯而越吟,這三個典故證明人們的思鄉之情。不因窮困或者顯達而改善,說明作者有強烈的思鄉心情。6)俟河清其未極7)懼匏瓜之徒懸兮,8)畏井渫之莫食,這三個典故說明作者盼望國家統一,准備報效國家,又擔心自己雖然品德高潔,卻不被重用。

⑶ 《登樓》運用典故是什麼

⑴客心:客居者之心。
《登樓》書法作品
⑵登臨:登高觀覽。臨,從高處往下看。
⑶錦江:即濯錦江,流經成都的岷江支流。成都出錦,錦在江中漂洗,色澤更加鮮明,因此命名濯錦江。來天地:與天地俱來。
⑷「玉壘」一句:是說多變的政局和多難的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雲,古往今來一向如此。玉壘,山名,在四川灌縣西、成都西北。變古今,與古今俱變。
⑸「北極」二句:這位兩句是說唐代政權是穩固的,不容篡改,吐蕃還是不要枉費心機,前來侵略。唐代宗廣德年間九月,吐蕃軍隊東侵,涇州刺史高暉投降吐蕃,引導吐蕃人攻佔唐都長安,唐代宗東逃陝州。十月下旬,郭子儀收復長安。十二月,唐代宗返回京城。同年十二月,吐蕃人又向四川進攻,佔領了松州、維州等地。北極,星名,北極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終不改,終究不能改,終於沒有改。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當時和吐蕃交界地區的雪山。寇盜,指入侵的吐蕃集團。
⑹後主:劉備的兒子劉禪,三國時蜀國之後主。曹魏滅蜀,他辭廟北上,成亡國之君。還祠廟:意思是,詩人感嘆連劉禪這樣的人竟然還有祠廟。這事借眼前古跡慨嘆劉禪榮幸佞臣而亡國,暗諷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禍患。成都錦官門外有蜀先主(劉備)廟,西邊為武侯(諸葛亮)祀,東邊為後主祀。還,仍然。
⑺聊為:不甘心這樣做而姑且這樣做。梁甫吟:古樂府中一首葬歌。這里代指此詩。《三國志》說諸葛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藉以抒發空懷濟世之心,聊以吟詩以自遣。這里的「梁甫吟」即指這首詩。

登樓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⑷ 王粲登樓、劉伶醉酒的典故

全劇四折一楔子。劇情是:三國時,王粲之父與蔡邕指腹為親,定下兒女婚事。王粲奉母命進京拜見蔡邕,求取功名。蔡邕得知王粲雖有才學,但恃才矜傲,令人難以容忍,於是在酒席間故意怠慢,王粲負氣離去。蔡邕暗中又讓曹植贈銀,將他推薦給荊州劉表。劉表見王粲其貌不揚而且性情傲慢,也不願任用,於是王粲流落荊州,常到好友許達的樓中飲酒,思鄉流淚。重陽節,二人又聚,王粲借醉意寫詩作賦,抒發心中苦悶。此時王粲所寫的萬言長策經曹植、蔡邕轉送,被帝王看中,封他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王粲終於如願。蔡邕與曹植此時才將真情告訴王粲,並讓他與蔡女成親。《王粲登樓》全名《醉思鄉王粲登樓》,現存版本有:清雍正三年(1725)何煌校脈望館藏《古名家雜劇》本、《元明雜劇》本、《元曲選》戊集本、《酹江集》本、《古今名劇選》卷一本、《元人雜劇全集》本。 《世說新語 任誕第二十三》劉伶醉酒。 劉伶病酒,渴甚,從婦求酒。婦捐酒毀器,涕泣諫曰:「君飲太過,非攝生之道,必宜斷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當祝鬼神自誓斷之耳!便可具酒肉。」婦曰:「敬聞命。」供酒肉於神前,請伶祝示。伶跪而祝曰:「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 五斗解酲。婦人之言,慎不可聽!」便引酒進肉,隗然已醉矣。

⑸ 《登樓賦》中用了哪些典故各有何作用

此賦是作者有感而發,賦中所用的典故與作者的身世遭際相吻合,因而回自然貼切,毫無鋪陳堆答砌之感。「仲尼嘆歸」、「鍾儀楚奏」、「莊舄越吟」形象地道出了人們思鄉的普遍心理,「河清未至」、「匏瓜徒懸」、「井渫不食」含蓄而准確地表達了濟世之志不得施展的憂慮。
這些典故恰當地表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大大地豐富了文章內涵。

⑹ 《登樓賦》中用了哪些典故

《登樓賦》用典貼切,注意與主觀感情的抒發相契合。例如「瓠瓜徒懸」、「井版渫莫食」等典權故,都傳達出作者的懷鄉之情和懷才不遇的怨憤。

《登樓賦》
朝代:兩漢
作者:王粲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挾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北彌陶牧,西接昭邱。華實蔽野,黍稷盈 疇。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 向北風而開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 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鍾儀幽而楚奏兮,庄舄顯而越 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懼匏瓜之徒懸兮, 畏井渫之莫食。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風蕭瑟而並興兮,天慘慘而無色。獸狂顧 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慘惻。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於胸臆。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

⑺ 引用或化用「王粲登樓」典故的文學作品並分析

1、解釋王粲登樓:
王粲出生於一個公侯世家,自幼聰明伶俐,記憶超人。天賦加上勤奮,王粲少年即有文名。他幼年時隨父進京,被大將軍何進看中,欲選為女婿。但其父不允,並因此離職。初平元年(190年),王粲才13歲,隨父從洛陽遷長安。便去拜訪大文學家蔡邕。其時蔡府內正高朋滿座,人才濟濟,大家談古說今,吟詩論道。聽說王粲來了,蔡邕立刻離席起身,連鞋子都顧不上穿好,慌忙親自跑到門口迎接。眾賓客以為來了什麼了不起的大人物,不料蔡邕攜手入座的竟是一個矮小瘦弱的小孩,其貌不揚,眾人大為驚奇。蔡邕介紹道:「這孩子是曠世奇才,連我都不如他。將來我的所有藏書文章,都要送給他!」這就是「伯喈倒屣」的千古佳話。
因為蔡邕的垂青揚譽,少年王粲名滿東西兩都。17歲時授為侍郎,未及上任即逢呂布殺董卓,京師大亂。王粲逃出長安,往荊州投奔同鄉劉表,著名的《七哀詩》就是在途中作的。
王粲滿懷濟世之志,風塵僕僕地來到荊州。不道這「景升豚犬」卻因他相貌醜陋、不拘小節,而不予重用。這就是「王粲依劉」的典實。王粲遭受劉表冷遇,無法施展才華,鬱悒不樂。在荊州淹留12年,書劍飄零,身世浮沉。一日,他登樓遠眺,北望家山,胸中翻滾著無限鄉思鄉愁,文思湧泉,一吐為快,便寫出了他的代表作《登樓賦》。
不久,曹操克袁紹,揮師南下,攻打荊州。大軍未到,劉表即病亡。王粲審時度勢,說服劉琮降曹。讓曹操兵不血刃,得荊州及江漢。曹操即委任以丞相椽,賜封關內侯。魏國建立後,王粲拜侍中,參與朝廷奏議。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冬,曹操興兵伐吳,他隨軍南下。次年暮春,他返鄴城途中,不幸染瘟疫而卒,年40歲。曹操、曹丕親臨弔唁,曹植作《王仲宣誄》,贊揚他「既有令德,材技廣宜,疆記洽聞,幽贊微言。文若春華,思若湧泉。發言可詠,下筆成篇。」又雲「吾與夫子,義貫丹青;好和琴瑟,分過友生。」
2、相關延伸:
後人以「王粲登樓」作為懷念故國鄉土的典故。宋·高似孫《木蘭花慢》:「只問寒沙過雁,幾番王粲登樓。」宋·周密《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明·許三階《節俠記·遁荒》:「休休,絕塞羈留,怎如王粲登樓?」

⑻ 關於王粲的登樓賦的典故還有哪些

第二段「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用了孔子的典故,出自《論語·公冶長》,孔子周遊列國時,在陳國斷糧,有「歸歟歸歟」之嘆。「鍾儀幽而楚奏兮」用了鍾儀的典故,出自《左傳·成公九年》。

春秋時楚國樂官鍾儀,被晉軍所俘,晉侯准備釋放他,讓他彈琴,他彈的仍是楚國曲調。「庄舄顯而越吟」用了庄舃的典故,出自《史記·張儀列傳》,越人庄舃在楚國擔任顯要的官職,可是他病中呻吟,仍發出越地的方音。

這三個典故說明不論是聖人還是普通人,也不論遭遇的窮達,懷鄉之情是共同的,這就強化了思鄉的情懷。

第三段「懼匏瓜之徒懸兮」中,「匏瓜徒懸」語出《論語·陽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意思是怕像匏瓜那樣,徒然掛著而無人食用,比喻自己有才能而生怕得不到任用。

「畏井渫之莫食」中,「井渫莫食」出自《周易·井卦》:「井渫不食,為我心惻。」意思是怕淘干凈的井無人前來汲水飲用,比喻自己修身潔行卻不被任用。

「匏瓜徒懸」「井渫莫食」這兩個典故恰當地表達了作者不得任用的擔心。


(8)登樓典故擴展閱讀

這篇賦以鋪敘手法,由登樓極目四望而生憂時傷事之慨,並把眷戀故鄉、懷才不遇之情巧妙地結合起來,而各層自有重點,深摯的感情,徐徐道來,感人至深,真不愧名家手筆。

這篇賦主要抒寫作者生逢亂世、長期客居他鄉、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產生思鄉、懷國之情和懷才不遇之憂,表現了作者對動亂時局的憂慮和對國家和平統一的希望,也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心情。全篇抒情意味很濃,「憂」字貫穿全篇,風格沉鬱悲涼,語言流暢自然,是建安時代抒情小賦的代表性作品。

此賦有如下特點:一、層次清晰。全文分為三段,首段寫登樓所見,次段敘懷鄉之情,末段抒身世之懼,遵循主人公情緒的自然發展而來,層次極為清晰。

二、結構嚴謹。第一段寫景中透露出「憂思」,「望」「憂」 兩字,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調。第二段集中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沉重憂思。開頭四句承上文「非吾土」抒發懷鄉之情,「憑軒檻以遙望兮」中的「望」字,化景物為情思。

第三段對思鄉之情進一步開掘,揭示出「憂思」深層的政治內涵。情景交融。首段寫異鄉風光:地勢開闊,山川秀美,物產富饒,以眼前樂景反襯心中哀情。

⑼ 跪求:王粲的《登樓賦》多處運用典故,請分別說出這些典故在文中的含義

1)「北彌陶牧,2)西接昭丘,」這兩個典故暗示作者未遇明君的困難處境。3)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4)鍾儀幽而楚秦兮5)庄舄顯而越吟,這三個典故證明人們的思鄉之情。不因窮困或者顯達而改善,說明作者有強烈的思鄉心情。6)俟河清其未極7)懼匏瓜之徒懸兮,8)畏井渫之莫食,這三個典故說明作者盼望國家統一,准備報效國家,又擔心自己雖然品德高潔,卻不被重用。

全文多處用典,其中第二段以孔子在陳、鍾儀楚秦、莊舄越吟等典故,說明不論是聖人還是普遍人,不論是身在富貴還是處於困境,懷鄉戀土是人的共性,很貼切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情;第三段「瓠瓜徒懸」語出《論語》,「井渫不食」語出《周易》,王粲利用這些當時人所熟知的語典,也就為自己的憂慮尋找到往古的回響,所以更顯得憂憤深廣。這些典故的成功運用,嗇了文章表達感情的深度和廣度。

:《登樓賦》中所用典故很多.如"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鍾儀幽而楚奏兮,庄舄顯而越呤"的意思是:從前孔子在陳國斷糧,發出了"歸去吧,歸去吧"的嘆息.鍾儀遭到囚禁還彈奏楚國樂調,越人庄舄在楚國任執圭之官,不久生病,楚王派人雲察看,庄舄病中的呻吟,還是越國的方言.賦中此處典故,以孔子,鍾儀,庄舄說明不論是聖人還是普通人,也不論遭遇的窮達,懷鄉之情是人們所共有的.文中其他用典還有"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這兩句的含義是:最怕像匏瓜那樣高懸而不被人食用,意為徒有才能而不能被任用;就怕淘干凈的井水無人飲用,意指修身潔行,懷才立德仍不被任用.這兩處用典以"匏瓜","井渫"表示蹉跎一生,不得用世的擔憂,委婉動人.

⑽ 登樓賦中運用了哪些典故,這些典故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心情

1)「北彌陶牧,2)西接昭丘,」這兩個典故暗示作者未遇明君的困難處境.3)昔尼父之在陳兮回,有歸歟之嘆音.4)鍾儀答幽而楚秦兮5)庄舄顯而越吟,這三個典故證明人們的思鄉之情.不因窮困或者顯達而改善,說明作者有強烈的思鄉心情.6)俟河清其未極7)懼匏瓜之徒懸兮,8)畏井渫之莫食,
這三個典故說明作者盼望國家統一,准備報效國家,又擔心自己雖然品德高潔,卻不被重用.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