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是寓言嗎
「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告誡人們:不要誇過頭,免得喧賓奪主,做事說話皆應三思。
一個人在同一判斷中,對同一問題,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斷來的。若是這樣做了,那就是犯了邏輯上的錯誤。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質的客觀世界,或是思維的主觀世界,都有矛盾問題。有矛盾不見得是壞事。有矛盾才有事物的進步與發展。關鍵是我們要認識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決矛盾。只有這樣才能讓事物得到發展。
自相矛盾:【拼音】zì xiāng máo dùn
【釋義】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
【出處】《魏書·明亮傳》:「辭勇及武;自相矛盾。」
【典 故】楚國有一個賣兵器的人,到市場上去賣矛和盾。
好多人都來看,他就舉起他的盾,向大家誇口說:「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無論怎樣鋒利尖銳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接著,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慚地誇起來:「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馬上就會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聲吆喝起來:「快來看呀,快來買呀,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盾和最最鋒利的矛!」,這時,一個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問道:「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會怎樣呢?」 「這——」 圍觀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便都散了。
那個賣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著矛和盾走了。
② 自相矛盾是寓言故是嗎
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刻舟求劍、掩耳盜鈴、買櫝還珠、守株待兔
和"滴水穿石"意思接近:持之以恆、鍥而不舍
含有貶低意味的:自相矛盾、刻舟求劍、掩耳盜鈴、買櫝還珠、冷嘲熱諷、半途而廢、守株待兔
③ 自相矛盾是不是寓言故事成語
是的,這復個寓言故事是這樣的制
從前有個楚國的商人在市場上出賣自製的長矛和盾牌。他先把盾牌舉起來,一面拍著一面吹噓說:「我賣的盾牌,最牢最牢,再堅固不過了。不管對方使的長矛怎樣鋒利,也別想刺透我的盾牌!」停了一會兒,他又舉起長矛向圍觀的人們誇耀:「我做的長矛,最快最快,再鋒利不過了。不管對方抵擋的盾牌怎樣堅固,我的長矛一刺就透!」圍觀的人群中有人問道:「如果用你做的長矛來刺你做的盾牌,是刺得透還是刺不透呢?」。楚國商人漲紅著臉,半天回答不上來。
道理:
寓意言行不一致,前後不對頭。
[提示]
說話、寫文章,如果在同一時間和同一關系中,竟有兩種相反的說法,前後互相抵觸,那就會矛盾百出,像楚國商人一樣經不住駁同。這則寓言故事已經深入人心,「自相矛盾」也已成為人們常用的詞彙了。
望採納二合\(^o^)/~
④ 自相矛盾和幾人憂天是不是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和杞人憂天 是寓言故事。
1、自相矛盾
【拼音】: zì xiā máo dùn
【解釋】: 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
【出處】: 《韓非子·難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之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應也。」
【舉例造句】: 這些理論自相矛盾。
【拼音代碼】: zxmd
【近義詞】:格格不入、桿格不入
【反義詞】:自圓其說、無懈可擊、天衣無縫
【燈謎】: 類;開封;尺短寸長
【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說話或文章
【英文】: paradox
【故事】: 戰國時期,大思想家韓非子曾講有一個賣矛和盾的人,見人推銷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沒有穿不透的東西;一會又向人推銷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堅硬的盾,沒有什麼東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問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2、杞人憂天
【拼音】: qǐ rén yōu tiān
【解釋】: 杞: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杞縣一帶。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出處】: 《列子·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舉例造句】:杞人憂天,伯慮愁眼。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七回
【拼音代碼】: qryt
【近義詞】:庸人自擾、杞人憂天
【反義詞】:無憂無慮、若無其事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缺乏根據的憂慮
【英文】: fike
【故事】: 春秋時期,杞國一個愛瞎猜疑的人,總是疑神疑鬼,他擔心天會踏下來,整天愁眉苦臉,擔驚受怕,從此一病不起。朋友來看他,給他講天是由氣體組成是掉不下來的。他就放心了,後來又擔心太陽、月亮、星星會掉下來,大地會陷下去。
⑤ 《寓言兩則》的《自相矛盾》什麼意思
一、白話譯文:
在戰國時期,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他先誇耀自己的盾很堅硬,說:「無論用什麼東西都無法破壞它!」然後,他又誇耀自己的矛很銳利,說:「無論什麼東西都能被其破壞!」,市場上的人質問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們將怎麼樣?」,那個人無法回答。眾人嘲笑他。無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刺不破盾的長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二、寓言啟示
不要誇過頭,免得喧賓奪主。
三、分析評論
一個人在同一判斷中,對同一問題,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斷來的。若是這樣做了,那就是犯了邏輯上的錯誤。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質的客觀世界,或是思維的主觀世界,都有矛盾問題。有矛盾不見得是壞事。有矛盾才有事物的進步與發展。關鍵是我們要認識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決矛盾。只有這樣才能讓事物得到發展。
(5)自相矛盾是寓言嗎擴展閱讀
自相矛盾是一個成語,讀音是zì xiāng máo dùn,
比喻一個人說話、行動前後抵觸,不一致。
2.也指同夥間的相互爭吵或沖突。
這個成語出自於《韓非子》,講的是:有一個楚國人賣矛又賣盾,說他的盾堅固得很,隨便用什麼矛都戳不穿,說他的矛銳利得很,隨便什麼盾都戳的穿。有個圍觀的人問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會怎麼樣」時,此人無以對答。後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語前後不統一。也指不連貫的性格或心情。後因以喻人的語言行動前後抵觸、不相應合。
出處
出自《韓非子·難一》。
典故原文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眾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