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蘇錦典故

蘇錦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31 00:34:17

Ⅰ 出自歷史典故成語有哪些

出自歷史典故的成語:

1、聲名狼藉

釋義:

聲名:名譽。 狼藉:雜亂不堪。 形容聲望和名譽敗壞到極點,不可收拾。該成語出自《史記·蒙恬列傳》。

典故故事

秦始皇在世時,十分信任大將蒙恬、蒙毅兄弟。朝中有一個大臣,名叫趙高,此人身體強壯,並對法律很有研究。秦始皇提拔他為中車府令,並命他當自己的小兒子胡亥的老師。

有一次,趙高因為受賄舞弊,犯了大罪,剛好蒙毅受理這個案件,蒙毅對趙高一向有不好的看法,就按照法律判處趙高死刑。可是,秦始皇卻念趙高是個人才,並且教子有功,就赦免了他的罪,還為他恢復了官職。

趙高因此對蒙毅及其兄蒙恬大將軍恨之入骨。後來秦始皇出宮巡遊,在途中染疾病死。此時本應由公子扶蘇即位,可趙高卻乘機串通丞相李斯,立胡亥為秦二世,並用陰謀手段將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害死。

趙高掌握了朝廷大權後,對胡亥說:「先帝在世時本打算立你為太子,蒙毅不贊成。於是立了扶蘇,我看定得除掉此人,否則會有後患。」胡亥聽了,就把蒙毅抓起來,逼蒙毅自殺。

蒙毅知道自己逃不過劫難,便大罵了趙高一通,說道:「從前秦穆公殺了三位良臣殉葬,秦昭襄王殺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這四個國君都因殺了良臣,他們的名聲在諸侯各國間非常壞。希望皇上要引以為戒,不要受奸臣的蒙蔽。」

說完,蒙毅自殺而亡。

2、撥雲見日

釋義:

撥開烏雲見到太陽。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裡頓時明白。「撥雲見日」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裡頓時明白。該成語出自《晉書·樂廣傳》。

典故故事:

晉代的樂廣為太尉賈充所賞識,被薦舉為河南尹。樂廣不願意出任外官,請好朋友、大文學家潘岳替自己寫一份辭呈。潘岳說:「你先將辭官的意思告訴我,方好動筆。」樂廣簡短地用一兩百個詞語表達意思,潘岳據之寫成洋洋灑灑的一篇名揚當時的《呈太尉辭河南尹表》。

大家都說:「樂廣不依靠潘岳的手筆,潘岳不依靠樂廣的設意,那麼就不會有這篇驚世之作。」

名士王衍,自視甚高,只佩服樂廣,他說:「我跟別人交談,總覺得對方話多,最近接觸樂廣,交談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話也多。真正言簡意賅的,天下只有樂廣一人。」

太子洗馬衛玠做了一個怪夢,日思夜想,得了心疾,茶飯無心,形憔神悴。樂廣去探病,問清底細,告訴衛玠說:「眼未見怪,怪從心生,心中無怪,病由何生?」衛玠頓時醒悟,病就好了。衛玠說:「樂廣胸中澄沏如水,疾病是上不了他的身的。」

衛玠的父親對樂廣的評價更高。他說:「樂廣是人中的水鏡,見到他,感到一片清明光潔,如同撥雲見天。」

後人將「撥雲見天」改為「撥雲見日」。

3、厲兵秣馬

釋義:

磨好兵器,喂飽戰馬。形容准備戰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備工作。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典故故事:

僖公三十二年冬天,杞子從鄭國派人來告訴秦穆公說:「鄭國讓我掌管他們北門的鑰匙,如果偷偷派軍隊來,保管成功。」大臣蹇叔對秦穆公說:「調動大軍偷襲這么遠的國家,我們趕得精疲力乏,對方早就有了准備,不會有什麼作為的。而且行軍路線上千里,誰會不知道呢?」穆公不聽,派大軍東行。

秦軍到了鄭國的邊境滑地,遇到鄭國人弦高趕著十二頭牛要到周朝集市去賣。弦高趕快讓人回國報信,自己將牛獻給秦軍作犒勞,說:「我們大王聽說你們要從這里路過,派我來犒勞你們,請不要嫌棄禮物輕薄。」

鄭穆公得到弦高的消息,派人去查看,見杞子一夥正在整頓盔甲、磨兵器、喂馬,便對他們說:「你們留在我們鄭國時間也長了,我們國小物乏,聽說你們就要離開,就請便吧!」杞子就逃了。秦軍只好退了。

4、望洋興嘆

釋義:

字面意思是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量不夠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出自《莊子秋水》

典故故事:

在古代,黃河之水滔滔不絕,灌溉著兩岸的土地,孕育了中華文明,因此黃河被稱為神河。

有一年,秋雨使所有的河流暴漲,百川都匯進了黃河,黃河變得更加洶涌而寬闊,兩岸與河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分辨不清。於是黃河河神洋洋自得,認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順流而下,一直來到北海。他向東望去,卻看不到北海的邊際。

於是河神收起了得意洋洋的表情,望著汪洋大海對北海海神感嘆道:「原先我自高自大,以為誰都比不上自己,今天我看到你這樣廣大,無邊無際,今天我要不來這里,我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的無知。」

北海海神說:「我在天地間也只是大山裡的一個小石頭,四海在天地間也就是糧倉中的一粒米,我又有什麼廣大的呢?」

5、出人頭地

釋義:

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眾或成就突出。出自《宋史•蘇軾傳》

典故故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他的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學家,被人們合稱為「三蘇」,而且都一起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蘇軾小時候,天資聰穎,由於書讀得多,字也認得多,再加上文章寫得好,因而受到人們的稱贊。在一片贊揚聲中,蘇軾不免有些飄飄然。

有一天,便在自己書房門上手書一聯,以顯示自己的才華,聯文是:讀盡人間書,識遍天下字。對聯貼出之後,有一位老者專程來到蘇家,向蘇軾「求教」,請蘇軾認一認他帶來的書,書上全是寫著周朝時史籀創制的字。

蘇軾開始滿不在乎,非常得意,可是接過書一看,書上的字一個也不認識,這對驕傲自滿的蘇軾是當頭一棒,他頓時面紅耳赤,只好向老者道歉。老者也沒說什麼,便含笑而去。

蘇軾這時才感到自己太驕傲了,於是將書房門前對聯的上下聯前各添了兩個字,使思想境界為之升華,一幅具有遠大抱負的對聯展現在人們的眼前:立志讀盡天下書,發憤識遍天下字。

此後,蘇軾發奮讀書。二十歲的時候,已學得博古通今,便和弟弟蘇轍一起參加了京城的考試。當年的主考官是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對當時文壇崇尚詭怪奇澀的文風很是反感,一律不加錄取。當他看到一篇《刑賞忠厚論》時,十分高興,便准備取為第一。

由於試卷是密封的,歐陽修並不知道那文章是誰寫的。他想了想,覺得能寫出這樣的文章的人,除了他的弟子曾鞏之外,可能不會有別人了。為了避嫌,歐陽修就把蘇軾的卷子判為第二。等到發榜公布的時候,歐陽修才知道寫那篇好文章的人不是曾鞏,而是個叫蘇軾的年輕人,心裡便有些過意不去。

歐陽修得知《刑賞忠厚論》不是他的弟子曾鞏寫的,而是初出茅廬的蘇軾所寫,心裡覺得有點對不住蘇軾,竟讓他屈居第二。再看到蘇軾以後送來的文章,篇篇才學橫溢,更是贊嘆不已。

於是寫信給當時聲望頗高的梅堯臣說:「蘇軾的文章實在是好,我應當讓路,使他高出我一頭。」成語「出人頭地」就是由此而來的。當時聽說此事的人都不以為然,認為歐陽修誇大了蘇軾的才學,等以後他們看到了蘇軾的文章以後才信服。

後來,蘇軾得到歐陽修等文壇名流的指點,文章越來越好,後來果然出人頭地,和歐陽修等人被後人並稱為「唐宋八大家」。

Ⅱ 歷史典故10條

1.匡衡鑿壁(匡衡鑿壁)
【出處】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西京雜記》卷二
【釋義】後以之為刻苦讀書的典實。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勤學
【近義詞】鑿壁偷光
【押韻詞】舳艫相繼、捨身取義、安心樂意、英英玉立、河山帶礪、率性任意、鷸蚌相持,漁人得利、胡天胡帝、不食之地、微言精義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宰相匡衡從小因為家貧,沒有條件進學堂,他白天幫人幹活,晚上沒錢買燈油,就只好在家裡土牆上鑿一個洞,借隔壁的燈光來讀書,甚至到有書的人家去免費幫工換取書本,他刻苦學習終於在漢元帝時期當上太子少傅
【成語舉例】因效匡衡鑿壁之義,於牆上穴一小孔,置燈彼屋而光射此房。 清·李漁《閑情偶寄·居室·書房壁》

2.老淚縱橫(老淚縱橫)
【出處】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唐·杜甫《羌村三首》
【解釋】縱橫:交錯。老人淚流滿面,形容極度悲傷或激動。
【用法】作謂語、定語;常與「泣不成聲」連用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滿面淚痕、淚如雨下
【反義詞】笑逐顏開、眉開眼笑
【同韻詞】電照風行、心和氣平、兵無常形、官止神行、赫赫之名、肆虐橫行、事無二成、少年老誠、一氣呵成、便宜施行
【成語故事】公元757年,杜甫得到唐肅宗的許可回家探親,在回家途中親眼看到安史之亂所造成的種種慘境。鄰居問他戰爭何時才能結束,並訴說家鄉的苦難:地沒有耕種,孩子們被逼去打仗……說到傷心處,鄉親們老淚縱橫,杜甫只好仰天長嘆

3.無中生有(無中生有)
【出處】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老子》
【釋義】道家認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把沒有的說成有。比喻毫無事實,憑空捏造。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憑空捏造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造謠生事、信口雌黃、捕風捉影
【反義詞】確鑿無疑、鐵證如山、事出有因
【押韻詞】眠花卧柳、齊大非耦、十字街口、霹靂手、食不充口、帖耳俯首、鮐背蒼耈、紅燈綠酒、一介不苟、引領翹首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大哲學家老子提出他的宇宙論。他認為宇宙的形成過程是道生天地,天地生萬物,循環往復是道的運動,柔弱是道的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形體的天地,有形體的天地生於無形體的道

4.近水樓台(近水樓台)
【典故】範文正公鎮錢塘,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雲:『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 宋·俞文豹《清夜錄》
【釋義】水邊的樓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優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種地位或關系。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優先
【結構】偏正式
【相近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反義詞】隔岸觀火
【押韻詞】文武全才、命世之才、矜能負才、助邊輸財、土木形骸、手到拈來、杞梓之才、朴斲之材、計斗負才、惠然肯來
【成語故事】宋仁宗時期,杭州知府范仲淹脾氣溫和,與手下人同甘共苦,很多人得到他的關心與推薦提拔,有一個外地巡檢蘇麟到杭州辦事,送范仲淹一首詩:「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范仲淹明白他的意思就給了他想要的東西

5.雞鳴狗盜(雞鳴狗盜)
【出處】《史記·孟嘗君列傳》載:齊孟嘗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裝狗鑽入秦營偷出狐白裘獻給昭王妾以說情放孟。孟逃至函谷關時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裝雞叫引眾雞齊鳴騙開城門,孟得以逃回齊。
【解釋】鳴:叫;盜:偷東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小本事
【結構】聯合式
【相近詞】旁門左道
【反義詞】正人君子
【同韻詞】文君新醮、不出所料、奪人所好、腹心相照、感恩圖報、著有成效、求忠出孝、戒驕戒躁、閎遠微妙、三星高照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齊國相國孟嘗君出訪秦國,秦國的相國出於嫉妒勸秦昭王殺死他,秦昭王把他關了起來。孟嘗君的門客晚上裝成一條狗混進秦宮偷白狐袍子送給燕姬,燕姬求情放走了孟嘗君。孟嘗君一行深夜逃到函谷關,門客學雞叫騙開城門逃跑

6.破釜沉舟
【典故】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史記·項羽本紀》
【釋義】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用法】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做事的決心很大
【結構】聯合式
【相近詞】義無反顧、背水一戰、決一死戰
【相反詞】優柔寡斷、瞻前顧後、舉棋不定
【同韻詞】冥漠之都、雨歇雲收、與羊謀羞、養尊處優、一壑一丘、歸正首丘、帷幕不修、黃干黑廋、皮裡春秋、無妄之憂
【成語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將章邯帶20萬大軍進攻諸侯國趙國,趙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讓宋義掛帥,項羽輔佐率軍救援,宋義故意拖延時機,項羽殺了宋義並率軍渡過漳水去援趙,他們把鍋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決戰,終於擊敗秦軍

7.堅貞不屈(堅貞不屈)
【出處】堅強而不屈,義也。 《荀子·法行》王公束修厲節,敦樂爇文,不求苟得,不為苟行,但以堅貞之操,違俗失眾,橫為讒佞所構毀。 《後漢書·王龔傳》
【解釋】堅:堅定;貞:有節操;屈:屈服、低頭。意志堅定,決不屈服。
【用法】作謂語、狀語;指意志堅定
【結構】補充式
【相近詞】威武不屈、堅強不屈
【相反詞】卑躬屈膝、奴顏婢膝
【同韻詞】批吭搗虛、穴處野居、燕雀之居、虎豹之駒、乘隙搗虛、溫恭自虛、投刃皆虛、華屋丘墟、窮大失居、丟卒保車
【成語故事】明朝末年,清豫親王多鐸率軍攻打揚州,派明朝降將李遇春去揚州勸降史可法,被史可法痛罵而回。豫親王多次用書信勸降,也被史可法回書痛罵。清兵攻陷揚州,史可法自殺未遂,被清兵俘虜,他堅貞不屈,慷慨就義

8.盲人摸象
【出處】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瓮,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大般涅盤經》三二
【釋義】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
【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指看問題以偏概全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管中窺豹、坐井觀天
【相反詞】洞察一切、仰視觀察
【同韻詞】東游西逛、後來者居上、一瓶不響,半瓶晃盪、詳略得當、打翻身仗、層巒迭嶂、門戶開放、一石激起千層浪、狂濤駭浪、大失所望
【成語故事】古代佛經里講到有幾個盲人去摸大象,一個瞎子摸到大象的腿就說大象像棍子,一個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說大象像扇子,一個摸到大象的尾巴說像繩子。因為他們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而沒有看到大象的整體形象

9.摩肩接踵
【典故】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 《戰國策·齊策一》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歸附者踵接。 《宋史·李顯忠傳》
【釋義】肩碰著肩,腳碰著腳。形容人多擁擠。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多時
【結構】聯合式
【相近詞】熙熙攘攘、熙來攘往
【反義詞】地廣人稀
【同韻詞】霧興雲涌、堤潰蟻孔、血氣方勇、小怯大勇、恃強怙寵、成何體統、大智大勇、血氣之勇、貫魚成寵、北辰星拱、......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齊國相國晏嬰奉命出使楚國,楚王存心侮辱他,不給他走正門,說齊國沒人就派這個矮人來。晏嬰說齊國街上的人摩肩接踵,揮汗成雨。齊國的出使規矩就是無能的使臣只能去見無能的國君。楚王自取其辱,只好隆重接待

10.名正言順(名正言順)
【典故】《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利。」
【釋義】名:名分,名義;順:合理、順當。原指名分正當,說話合理。後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
【用法】作謂語、定語、補語;用於說話
【結構】聯合式
【近義詞】理直氣壯
【相反詞】理屈詞窮
【押韻詞】出內之吝、情至意盡、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礪世摩鈍、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民保於信、言之過甚、高談弘論、黃中內潤、單傳心印、......
【燈謎】闖王登基改國號
【成語故事】孔子因不滿魯定公沉迷酒色,帶領學生來到衛國,因衛靈公言而無信,就留下子路一人,他帶領其他學生離開衛國。衛出公繼位後,讓子路去請孔子來衛國輔政。孔子說:「只有名義正當,說話合理,才能幹成大事。」

11.名落孫山(名落孫山)
【典故】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人託以子偕往。鄉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宋·范公偁《過庭錄》
【釋義】名字落在榜末孫山的後面。指考試或選拔沒有錄取。
【用法】作謂語、定語、補語;指落選
【結構】主謂式
【近義詞】一敗塗地
【相反詞】名列前茅
【同韻詞】先我著鞭、缺吃少穿、瀝膽披肝、春滿人間、陳舊不堪、鵬摶九天、窺見一斑、瓮盡杯乾、粲然可觀、瀝血披肝、......
謎語】寫中文
【成語故事】宋朝蘇州滑稽才子孫山與朋友去蘇州參加鄉試。考完以後,孫山考中但是最後一名。朋友沒考中留在省城。孫山回到鄉里接受鄉親的祝賀。朋友的父親來打聽兒子的情況,他作詩「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來回答朋友的父親

12.孟母三遷(孟母三遷)
【出處】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 漢·趙歧《孟子題詞》
【解釋】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形容家長教子有方。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為了孩子的教育
【相近詞】三遷之教
【同韻詞】學如登山、千古奇冤、坐卧不安、鬼計多端、沸反連天、陰凝冰堅、一夫得道,九族升天、衣弊履穿、呼吸之間、伯仲之間、......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孟子小時候非常聰明,經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擔心他荒廢學業就把家搬到城裡,剛好旁邊是一個屠宰場,孟子很快就學會了殺豬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個學校附近,從此孟子就開始學習孔子的思想而成為一代思想家

13.落井下石
【典故】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語出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
【釋義】看見人要掉進陷井裡,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頭。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陷害人
【結構】復句式
【近義詞】乘人之危、趁火打劫
【相反詞】助人為樂、雪中送炭、相濡以沫
【同韻詞】擇善固執、安弱守雌、君仁臣直、史魚秉直、一資半職、一口不能著兩匙、詞正理直、船到橋門自會直、半文不值、設官分職、......
【年代】古代
【燈謎】往井下人滾石頭
【邂逅語】推人下井還要滾石頭
【成語故事】唐朝時期,御史大夫柳宗元因為過失而被貶至柳州刺史,他在柳州憂郁不得志而死。文學家韓愈見好友被小人進讒言而替他打抱不平,為他寫墓誌銘深刻揭露那幫落井下石的人,同時也提醒世人要警惕那些平時指天發誓掏心窩的人

14.勵精圖治(勵精圖治)
【出處】宣帝始親萬機,勵精為治。 《漢書·魏相傳》厲精圖治,將大有為。 《宋史·神宗紀贊》
【解釋】圖:謀求,設法。厲:奮勉。治:治理。振奮精神,設法把國家治理好。亦作「勵精圖治」、「厲精求治」、「厲精為治」。
【用法】作主語、謂語、賓語;用於統治者
【結構】聯合式
【相近詞】雄才大略
【相反詞】喪權辱國、禍國殃民
【同韻詞】朝三暮四、百金之士、枯槁之士、窮巷陋室、操戈同室、悠然自適、逆天行事、前塵影事、曠職僨事、少不經事、......
【年代】古代
【燈謎】醫學
【成語故事】公元前68年,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建議漢宣帝劉詢採取措施削弱霍氏權力。霍氏假借太後命令欲殺魏相,漢宣帝先發制人將霍氏滿門抄斬,從此親自處理朝政,振作精神,力圖把國家治理得繁榮富強

15.樂極生悲(樂極生悲)
【典故】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 《史記·滑稽列傳》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 《淮南子·道應訓》
【解釋】高興到極點時,發生使人悲傷的事。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高興到極點就生災
【結構】緊縮式
【近義詞】否極泰來、物極必反
【反義詞】樂而忘返、樂不可支
【同韻詞】暴戾恣睢、長傲飾非、治亂扶危、蕙折蘭摧、鳳皇於蜚、招事惹非、大雪紛飛、雙宿雙飛、早出暮歸、物是人非、......
【年代】古代
【謎語】笑死人;江州司馬青衫濕
歇後語】新媳婦流淚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齊威王很小就繼承了王位,他一味貪圖玩樂,在都城臨淄建造「稷下」宮,讓能言善辯的人陪他聊天。一次楚國侵略齊國,淳於髡憑口才請來趙國救兵解圍。齊威王擺酒慶功,淳於髡趁機給他講樂極生悲的道理,幫他成為明君

16.萬壽無疆(萬壽無疆)
【出處】君曰卜爾,萬壽無疆。 《詩經·小雅·天保》
【釋義】疆:界限。萬年長壽,永遠生存。用於祝人長壽。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祝人長壽
【結構】補充式
【相近詞】壽比南山、極壽無疆
【同韻詞】規圓矩方、挖肉補瘡、右手畫圓,左手畫方、惹禍招殃、濟世經邦、灌米湯、銳不可當、瘞玉埋香、鼓旗相當、自是不彰、......
【年代】古代
【謎語】最大的壽
【成語故事】我國最早的詩集《詩經》中有描寫農奴的生活圖景,農奴們一年忙到頭,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而他們的主人們每天都是過著鶯歌燕舞的生活。他們每年都要搞年終宴會,殺豬宰羊,登上父夜堂,端起酒杯互相祝福「萬壽無疆」

17.萬死不辭(萬死不辭)
【典故】但有使令,萬死不辭!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回
【釋義】萬死:死一萬次,形容冒生命危險。萬一萬次也不推辭。表示願意拚死效勞。
【用法】作謂語;表示願意拚死效勞
【結構】偏正式
【近義詞】視死如歸、出生入死、在所不辭
【反義詞】貪生怕死、畏首畏尾
【押韻詞】麤衣惡食、聰明正直、攬名責實、絆腳石、紇字不識、麤袍糲食、燕岱之石、牡丹雖好,也得綠葉扶持、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浣衣菲食、......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董卓掌握朝中大權,驕橫跋扈,為自己修築宮殿,准備篡位。忠臣王允擔心漢室江山,他問自家歌妓貂禪能否幫他的忙。貂禪說她為大人做事萬死不辭,於是王允將貂禪許配給呂布後,又進獻給董卓,借呂布的手殺了董卓

18.七情六慾
【典故】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 《禮記·禮運》
【解釋】泛指人的喜、怒、哀、樂和嗜欲等。
【用法】作主語、賓語;形容人的感情
【結構】聯合式
【相近詞】五情六欲
【反義詞】四大皆空
【同韻詞】群分類聚、穿文鑿句、拂衣而去、言來語去、井井有序、搓綿扯絮、春秋積序、一替一句、千條萬緒、設心積慮、......
【年代】近代
【成語故事】七情按《禮記》的觀點指喜、怒、哀、懼、愛、惡、欲;而按佛教的說法則是喜、怒、憂、懼、愛、憎、欲。六欲按《呂氏春秋》指由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慾望;佛教認為是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聲音欲、細滑欲、人想欲

19.期期艾艾
【出處】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 《史記·張丞相列傳》鄧艾口吃,語稱艾艾。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解釋】形容口吃的人吐辭重復,說話不流利。
【用法】作謂語、狀語;形容口吃
【結構】聯合式
【相近詞】支支吾吾
【相反詞】油嘴滑舌
【同韻詞】猛志常在、飛土逐害、布衣韋帶、優勝劣汰、沉著痛快、意出言外、赤誠相待、吃糠咽菜、萬般無奈、胡孫入袋、......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漢朝初年,汾陽侯周昌跟隨劉邦打天下,劉邦寵愛戚姬,想廢太子立戚姬生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周昌不顧個人安危上殿晉見,結結巴巴不知說什麼為好,就是阻止劉邦廢太子。劉邦非常感動,再也不提廢太子之事

20.兩袖清風(兩袖清風)
【出處】兩袖清風身欲飄,杖藜隨月步長橋。 元·陳基《次韻吳江道中》詩
【解釋】衣袖中除清風外,別無所有。比喻做官廉潔。也比喻窮得一無所有。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為官清廉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潔身自好、一貧如洗、廉潔奉公
【反義詞】貪得無厭、貪贓枉法
【同韻詞】戰兢兢、一個蘿卜一個坑、虎口餘生、聲價倍增、一路風清、口口聲聲、遠來和尚好看經、濟弱扶傾、畫龍點睛、身微言輕、......
【燈謎】馬蹄服
【歇後語】胳膊彎里打涼扇
【成語故事】明朝監察御史於謙為官十分清廉,從不收受老百姓的財物,而當時的官場十分腐敗。於謙在任巡撫期間回京什麼也沒有帶,特帶《入京》詩一首:「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21.空前絕後(空前絕後)
【出處】顧(顧愷之,晉代畫家)冠於前,張(張僧繇,南朝梁代畫家)絕於後,而道子(吳道子,唐代畫家)乃兼有之。 宋·趙佶《宣和畫譜》
【解釋】從前沒有過,今後也不會再有。誇張性地形容獨一無二。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極不尋常的盛況
【結構】聯合式
【相近詞】絕無僅有、亘古未有、史無前例
【相反詞】比比皆是
【同韻詞】男女老幼、與天地同壽、黃干黑瘦、無出其右、積素累舊、異姓骨肉、一蹴而就、無疆之壽、循循善誘、東挪西湊、......
【謎語】木屐;無始無終
【邂逅語】馬蹬子釘掌;女同志穿涼鞋
【成語故事】晉朝大畫家顧愷之所畫人物神態逼真,形象生動。南朝梁代畫家張僧繇善於畫山水人物,傳說他畫龍點睛。唐朝畫家吳道子集繪畫與書法於一身,讓人叫絕。後人說顧愷之的成就超越前人,張僧繇的成就後人莫及,吳道子則是空前絕後

22.曲高和寡
【出處】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
【解釋】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舊指知音難得。現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用法】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諷刺意味
【結構】復句式
【近義詞】陽春白雪
【反義詞】下里巴人
【同韻詞】尻輪神馬、一定之法、披袍擐甲、舞文玩法、涉筆成雅、不變之法、束兵秣馬、半真半假、臨崖失馬、避世金馬、......
【年代】古代
【謎語】一鉤新月伴新主
【邂逅語】毛驢嗓門大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楚襄王問文學家宋玉為什麼那麼多人對宋玉有意見,怎麼沒有附和的人?宋玉回答道:有一個唱歌的人在郢都街上唱《下里》《巴人》,很多人跟唱,唱《陽春》《白雪》,附和的人就少了,可見「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23.如雷貫耳(如雷貫耳)
【出處】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
【解釋】貫:貫穿,進入。響亮得象雷聲傳進耳朵里。形容人的名聲大。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客套話
【結構】動賓式
【相近詞】名滿天下、聞名遐爾、如雷灌耳
【反義詞】無名小卒
【同韻詞】......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東漢時期,董卓利用實力把持朝政,圖謀篡位,司徒王允和養女貂禪商定要利用呂布殺了董卓。王允先把貂禪許給呂布,然後獻給董卓,呂布見貂禪被董卓霸佔,心裡十分氣憤與無奈,貂禪表示呂布名聲如雷貫耳,願意跟他共度一生

24.救死扶傷(救死扶傷)
【典故】與單於連戰,十有餘日,所殺過半當,虜救死扶傷不給。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釋義】扶:扶助,照料。搶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顧受傷的人。現形容醫務工作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用法】作定語、賓語、分句;指醫生的職責
【結構】聯合式
【近義詞】治病救人
【相反詞】落井下石
【押韻詞】桂子飄香、死而不僵、鴻案相庄、綱挈目張、歧路他鄉、以柔制剛、剜肉成瘡、直接了當、捉賊捉臟、魚米之鄉、......
【年代】古代
【燈謎】醫生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史學家司馬遷因李陵事件被漢武帝打入大牢,被處以腐刑。他的朋友任安來信要他「慎於接物,推賢進士」。任安也因事下獄當斬,司馬遷給他寫信,敘述自己是怎樣忍受痛苦活下來。他當時為李陵辯護,說他英勇善戰,使敵人無暇救死扶傷

25.集思廣益(集思廣益)
【出處】國家所以設立衙署,蓋欲諸臣共集一堂,互相商榷,佞者既明目共視,難以挾私,賢者亦集思廣議,以濟其事。 清·昭槤《嘯亭雜錄·錢南園》
【解釋】指集中眾人智能,廣泛進行議論。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博採有益的意見
【結構】聯合式
【近義詞】群策群力、廣開言路
【反義詞】一意孤行、獨斷專行
【押韻詞】出何典記、小本經濟、指天畫地、寸長尺技、上氣不接下氣、春回大地、張筵設戲、啼天哭地、陽煦山立、難兄難弟、......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蜀主劉備死後,劉禪繼位,蜀國的大小政事都由丞相諸葛亮處理。諸葛亮在朝野的威望很高,但他並不居功自傲,經常注意聽取部下的意見。有部下反對他這樣做,他認為這是為了集中眾人的智慧和意見,廣泛地聽取有益的建議

26.含沙射影
【典故】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 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二含沙射流影,吹蠱痛行暉。 南朝宋·鮑照《苦熱行》
【釋義】傳說一種叫蜮的動物,在水中含沙噴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擊或陷害人。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說話
【結構】連動式
【相近詞】含血噴人、指桑罵槐、惡語中傷
【相反詞】光明正大、直截了當
【押韻詞】狡焉思逞、坑灰未冷、兵強將猛、稱錘落井、多快好省、大夢方醒、大煞風景、飄萍斷梗、忠心耿耿、返躬內省
【成語故事】古代傳說水中怪物蜮,形狀像鱉,只有三條腿,嘴裡有一條像弓的橫肉,看到岸上或水上人或人影經過時就噴射沙子,被噴之人就會生病,非常痛苦,嚴重的直到死亡。由於它很壞,人們一旦見了一般都是想辦法避開

Ⅲ 秦淮八艷的歷史典故是什麼

[魂斷秦淮八美女]

魂斷秦淮八美女
「秦淮八艷」指的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個南曲名妓,故又稱「金陵八艷」。到底是哪八個人?有關資料

秦淮八艷圖片集萃(19張)
上說法不盡一致。明朝遺老余澹心在《板橋雜記》中記載為:柳如是、顧橫波、馬湘蘭、陳圓圓、寇白門、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台灣鄭經生在《董小宛之謎》一文中則將馬湘蘭換成鄭妥娘。王德恆、陳予一合著的《順治與鄂妃》一書變動較大,它加上了李十娘、龔之路、黃艷秋三人,去掉了馬湘蘭、寇白門、卞玉京。
《板橋雜記》的作者余澹心與「秦淮八艷」是同時代人,又久居金陵,為秦淮河上的常客,看來所言不謬。此外清末葉衍蘭刻的《秦淮八艷圖詠》、現存於董小宛與冒辟疆故居如皋水繪園中的「金陵八艷」說明,以及劉培林、張德義合著的長篇小說《秦淮名妓董小宛》中所列「秦淮八艷」之名,亦與《板橋雜記》相同。(周高潮)共同點
她們八人有幾個共同點,首先都具有愛國的民族氣節;秦淮八艷除馬湘蘭以外,其他人都經歷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換代

秦淮八艷圖片欣賞(20張)
的大動亂。當時好多明朝的貪官貪生怕死,賣國求榮,而和他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秦淮八艷雖然是被壓迫在社會最底層的婦女,在國家存亡的危難時刻,卻能表現出崇高的民族節氣。然後呢,她們在詩詞和繪畫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她們八人個個能詩會畫,只是大部分已經散失,只有柳如是作品保留下來較多,她們創作勤奮,努力表達自己的生活感受。

秦淮八艷圖(10張)
故宮博物館曾展出了馬湘蘭的蘭花長卷,無錫博物院也曾在南京展出了董小宛的蝴蝶圖;最後一點就是她們對愛情和友誼十分忠誠。秦淮八艷都是被逼上青樓的。有誰想過這樣的賣笑生涯呢?她們無不想找一位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終生廝守,可她們的從良,總是以愛情和友誼為擇偶標准,但是卻歷經坎坷。這固然是當時社會婦女的悲劇,也體現了她們自身高尚的品質。
詳細介紹
明朝末年,以色貌才氣而名冠秦淮河的金陵八艷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時文人墨客慕名而來者何止百千?諸多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的命運皆與她們有著重大關系。美女愛英雄,妓女愛才子。她們的艷麗不僅令凡俗之人動心,更令許多英雄才子為之神魂顛倒,乃至歷史隨之改變。
明末的秦淮河一派勾欄瓦肆,歌舞昇平,笙歌徹夜的景象。其中青樓林立,盡是風塵女子的世界,儼然成為明代最為繁華的歌舞地。許多青樓都收留有父母雙亡,孤苦無依的童女。她們教其琴棋書畫,詩詞歌舞。待其長成後便成為青樓中的招牌。金陵八艷柳如是、李香君、卞玉京、鄭妥娘、顧眉生、寇白門、陳圓圓、董小宛皆是由雛妓養成至秦淮河一「絕色」的。
八艷不僅個個相貌身材一流,而且詩詞歌舞樣樣精通,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們關心天下大事,與繼東林黨之後的復社文人來往密切,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當真巾幗不讓須眉。她們中的李香君,卞玉京、董小宛與明末四公子中的侯方域,方以智,冒襄的風流韻事被時人傳為美談。
豈知明末四公子在當時文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成立的復社是繼東林黨之後又一重要的帶有政治色彩的文學社團。明末四公子均是名門望族書香門第之後,詩詞文章一流。其中方以智文武雙全,為大明朝作過很多貢獻。他任崇禎帝翰林院檢。明亡後他為光復明朝而奔走,任南明永王定王的講官,永曆帝的宰相。當清朝一統天下成定局之後,他又積極籌備反清復明活動。當時慕其名而投奔者成千上萬。
八艷中的柳如是、顧眉生、寇白門後來都從良跟隨明末的歷史名臣。明亡後,八艷中許多人都因政治原因而遭追捕。陳圓圓,董小宛也由此出現在當時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的生命中。
當時明末將領吳三桂投在闖王李自成的麾下。他控制著長城要塞,抵禦清兵,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陳圓圓被獻與吳三桂受盡恩寵。兩人感情篤深。後來李自成麾下另一將搶奪陳圓圓。吳三桂迷戀與她,因此大怒道:「我手握重兵竟連一女子也保護不了!」沖冠一怒為紅顏,自此吳三桂起兵投清倒戈相向。農民軍畢竟難敵訓練有素的正規軍,清軍入關,如風卷殘雲般將其殲滅。李自成功敗垂成,成為歷史上的悲劇英雄。清統一天下後,吳三桂因其功高而被封為西南藩王。若當時陳圓圓未被搶,吳三桂未必會倒戈相向,歷史上是否真會有大清朝還未可知。
金陵八艷,色冠一方,她們的命運與帝王將相緊連在一起。許多歷史事件的背後,帝王將相的許多令常人難以理解詭異出格的行為都可從她們的命運中找到答案。英雄愛美女,金陵八艷之艷,可謂艷之極至!

Ⅳ 秦淮名妓柳如是的典故是什麼

長期以來,人們總是把柳如是視為「秦淮八艷」之一的風流名妓。據《柳如是新傳》考證,馬湘蘭、顧眉生、卞玉京、董小宛、寇白門、李香君等六人是秦淮妓,陳圓圓是吳中妓,柳如是是吳江妓。令人把柳如是與馬湘蘭等並列為「秦淮八艷」,實在是湊數。那麼真實的柳如是是怎樣的呢?

鄭板橋故居生活於明清之際的柳如是,一生中有過多次角色轉換,丫環、侍妾、名妓、尚書夫人。除此之外,她還是一名詩人、畫家,身世復雜,多才多藝。但是長期以來,人們總是把柳如是視為「秦淮八艷」之一的風流名妓。那麼真實的柳如是是怎樣的呢?

柳如是,名隱,後改名為是,表字如是,浙江嘉興人,生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由於史料的缺乏,柳如是的家世已難以考證。從她膚色白皙、自幼聰慧好學、對文字有「過目成誦」的特殊天賦來看,不可能出生於一個父母目不識丁的貧寒之家。

崇禎元年(1628)前後,當柳如是長至十歲左右時,父母相繼死去,她被人拐賣至吳江縣盛澤鎮柏家橋北一帶的歸家院,人稱「十間樓」的妓院里。歸家院的女主人叫徐佛,復社領袖張溥與此人曾一度相好。徐佛與柳如是有同鄉之緣,又憐其嬌小可愛,把她視為養女,並特邀松江名師陳眉公來歸家院,調教她寫字繪畫,吟詩作對,操琴譜曲。

崇禎四年(1631)初,「吳江故相」周道登以宰相身份退居故里,請徐佛代為物色一個知書識禮而善解人意的貼身侍女,柳如是被賣到相府當了侍婢。周道登素以風流著稱,姬妾甚多,不久竟厚顏無恥地納柳如是為妾。年僅十四歲的柳如是敏慧伶俐,周道登常將她抱置膝上,教其讀書吟詩,引起群妾們的妒忌,加上柳如是待人接物傲氣十足,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她們散布流言蜚語,說柳如是與府中一琴仆私通。周道登勃然大怒,將其逐出家門。正值豆蔻年華的柳如是,迫於生活無著落,只得重新回到歸家院。

崇禎六年(1633)前後,柳如是的才艷已經蜚聲吳江、松江一帶。她常乘畫舫暢游於蘇南江湖之上,與高才名輩相游。當時,陳子龍、宋轅文、李雯同創幾社,被並稱為「雲間三子」。在松江諸子中,宋轅文算得上是佼好的人物,並最早痴心追求柳如是。宋轅文與柳如是真誠相愛,但這事傳到宋母耳里,怒責兒子瞞著家中與「流妓」交好,認為有辱門庭。面對家庭的巨大壓力,宋轅文怯懦退卻。柳如是高舉倭刀,猛砍古琴,七弦俱斷。

後柳如是與陳子龍交好,兩人時常參加南園幾社名流聚會,座談時事。經幾社名士政論之熏習,其平日所萌發的「天下興亡,匹『婦』有責」的觀念,逐漸趨於成熟。柳如是飲酒賦詩,放言無稽,與陳子龍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但無奈陳子龍已有妻室,其妻張氏無情棒打鴛鴦散,柳如是又一心追求獨立的人格地位,從而未能與陳子龍結為姻緣而留下終身遺憾。

柳如是以卑微的身世,蓋世的才華,在感情上幾番追求,幾番失落,直到常熟虞山腳下,以男裝拜訪半野堂的主人錢謙益之後,她才找到了歸宿。當時她二十四歲,而錢謙益已經是白發蒼蒼的老翁了。錢謙益(1582—1664)作為明末時期的文壇泰斗與東林黨魁,柳如是久慕其文名與清望。錢謙益的原配夫人尚健在,但他仍沖破世俗和家庭的重重阻礙,明媒正娶柳如是為妾。兩人婚後生活甜蜜,在絳雲樓中以詩文吟唱。

順治二年(1645)五月,清兵南下,對江南一帶進行了大肆的屠殺與劫掠。當明王朝被李自成起義軍推翻、吳三桂降清、清軍入關的消息傳來,留守南京的文武大臣商議擁立新君的問題。一直閑居在家的錢謙益,此時偕同夫人柳如是從常熟趕往南京,利用其在東林黨中的地位和社會影響,串聯史可法等朝野的一些實力派人物,開展擁立新主的活動。無奈馬士英等先下手為強,護送福王朱由崧為帝,建立起南明弘光小朝廷。不久,大權在握的馬士英薦親信阮大鋮為兵部尚書,又任錢謙益為禮部尚書。

柳如是作為南明禮部尚書夫人,是其一生中最榮顯之時。然而在這國難當頭之際,她不計較個人恩怨得失和名利拘束,超越了黨派之爭的狹隘眼界。時阮大鋮作為閹黨餘孽,名聲不好,卻有文才,寫有《燕子箋》等名曲,對柳如是的《戊寅草》、《湖上草》等詩篇極為欣賞。一日,錢謙益准備好酒菜,請阮大鋮來府作客,柳如是出來作陪。席間,她唱了《燕子箋》中的一段曲子,阮大鋮彷彿遇見「知音」。當時阮大鋮正奉旨巡閱江防,他請柳如是出城巡視江防,以慰勞將士。為此,柳如是非常激動,特地身穿戎裝,腳蹬黑絨馬靴,披著大紅錦綉斗篷,冠上插著長長的雉尾,完全按照宋時梁紅玉的裝束打扮,騎一匹棗紅大馬,在阮大鋮的陪同下,在戰船演習時擊鼓助威。頓時。戰鼓聲與戰士們的喝彩聲響徹江面,場面極為壯觀。

南明弘光元年(1645)四月,清兵攻破並血洗揚州城十日。五月,清軍又兵臨南京城下,局勢危在旦夕。弘光帝與馬士英、阮大鋮等分道出逃。這一夜,柳錢兩人都在痛苦地思索:自己應當如何選擇下一步的人生道路?柳如是下決心要為國盡忠,捨生取義。然而錢謙益卻不想死,他向進駐南京的清軍首領多鐸屈膝投降。

順治三年(1646)正月,清廷任命錢謙益為禮部侍郎,管秘書院事,充修《明史》副總裁。按照清廷規定,南都降臣都要北上進京朝見清帝,由清朝正式任命官職,諸降臣的妻妾皆可隨夫一同前往。柳如是恥為降臣之婦,曾當著錢謙益的面沖向樓台,意欲投池自盡,幸虧奴婢早有提防,才倖免於難。後盡管錢謙益一再勸說,她仍堅持獨留金陵,不願作清廷命婦,當時有「留都女」之稱。

錢謙益並未受到清廷重用,在北京僅半年時間即回到南京。在柳如是的感染下,錢謙益既有對降清失節這一人生污點的悔恨,又重新萌發了反清復明的決心。順治五年(1648),錢因參與江陰義士黃毓祺反清一案,而被逮至南京問罪。到南京後,錢謙益被關進刑部獄中。此時,柳如是正卧病在床,聽得這個消息,「蹶然而起,冒死從行」,上書代死,晝夜不舍。她先住在秦淮河邊的一個朋友家,設法尋找可疏通的關節。錢謙益與時任備兵使的梁慎可家三代世交,柳如是往日也深得梁母吳太夫人的歡心。梁慎可與洪承疇有同年之誼,現在洪承疇幕府,是其身邊的紅人。柳如是來到梁府,其以死救夫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梁母。梁母邀請柳如是住進雕陵庄,並一再叮嚀兒子設法救錢謙益。經多方周旋,終使錢謙益被關押四十多天後無罪釋放。錢謙益回歸故里之後,甚為感激,作詩稱贊柳如是「從行赴難有賢妻」。

黃毓祺一案使得兩人的復明之志並未因此而受挫。兩人常常作詩暗托復明之志。她所居住的紅豆山莊,成為與海上抗清復明力量聯絡的秘密據點。清康熙三年(1664)五月,錢謙益逝世,柳如是失去依傍。不久,柳如是自縊身亡,年僅四十七歲。

一代名妓,一生歷盡滄桑,為了追求人的尊嚴,一生苦苦追求,最終還是難逃封建社會的羅網。

Ⅳ 「錦書難托」的「錦書」有什麼典故

這里的「錦書」指的是蘇蕙織給丈夫的迴文詩。
在蘇蕙的家鄉武功和竇滔的家鄉扶風也有關於璇璣圖的傳說。
當地老百姓傳說,若蘭容貌秀麗,自小聰穎過人,三歲學畫,四歲作詩,五歲撫琴,九歲便學會了織錦。十歲剛過,即可描龍綉鳳。十六歲時隨父進香法門寺,巧遇彎弓射鳥的翩翩少年竇滔,兩人一見鍾情,不久結為連理。婚後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竇滔任秦州刺史時因「忤旨」而被流放流沙。兩人依依惜別。時日已久,若蘭思夫心切,織錦迴文,遙寄情思。

故遺親飄生思愆精徽盛翳風比平始璇情賢喪物歲峩慮漸孽班禍讒章

新舊聞離天罪辜神恨昭感興作蘇心璣明別改知識深微至嬖女因奸臣

霜廢遠微地積何遐微業孟鹿麗氏詩圖顯行華終凋淵察大趙婕所佞賢

冰故離隔德怨因幽元傾宣鳴辭理興義怨士容始松重遠伐氏妤恃凶惟

齊君殊喬貴其備曠悼思傷懷日往感年衰念是舊愆涯禍用飛辭恣害聖

潔子我木平根嘗遠嘆永感悲思憂遠勞情誰為獨居經在昭燕輦極我配

志惟同誰均難苦離戚戚情哀慕歲殊嘆時賤女懷嘆網防青實漢驕忠英

清新衾陰勻尋辛鳳知我者誰世翼浮奇傾鄙賤何如羅萌青生成盈貞皇

純貞志一專所當麟沙流頹逝異浮沉華英翳曜潛陽林西昭景薄榆桑倫

望微精感通明神龍馳若然倏逝惟時年殊白日西移光滋愚讒漫頑凶匹

誰雲浮寄身輕飛昭虧不盈無倏必盛有衰無曰不陂流蒙謙退休孝慈離

思輝光飭粲殊文德離忠體一違心意志殊憤激何施電疑危遠家和雍飄

想群離散妾孤遺懷儀容仰俯榮華麗飾身將與誰為逝容節敦貞淑思浮

懷悲哀聲殊乖分聖貲何情憂感惟哀志節上通神祗推持所貞記自恭江

所春傷應翔雁歸皇辭成者作體下遺葑菲采者無差生從是敬孝為基湘

親剛柔有女為賤人房幽處己憫微身長路悲曠感生民梁山殊塞隔河津

這首迴文詩用五彩絲織成:全幅橫直各8寸,29行,每行29字,總共841字,按各種讀法,可得各體詩200餘首。讀法非常復雜。我們只舉一兩個例子。如從右角第一個字「仁」起往下順讀,得一首詩:

仁智懷德聖虞唐,

貞妙顯華重榮章。

臣賢惟聖配英皇,

倫匹離飄浮江湘。

接下來,角上是一個「津」字,順著往左讀,又是一首詩:

津河隔塞殊山樑,

民生感曠悲路長。

身微憫己處幽房,

人賤為女有柔剛。

由此類推。老家人看到這幅織品,問:「這是什麼詩?如何讀得懂?」蘇蕙說:「我的詩自成語言,只有我的丈夫懂得。」

老家人來到敦煌,見到竇滔,將寒衣和蘇蕙的迴文詩遞上。竇滔手捧寒衣和迴文詩,淚如雨下,悔恨交織。他拿起迴文詩,果然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反復吟哦,宛轉悱惻。正在這時候,苻堅派遣苻丕攻打襄陽,經過半年的圍困,終於攻下了襄陽。這是晉朝統治的一個重鎮,就因為百姓心向晉朝,因此費了很大力氣才把它攻下。為了鞏固這個陣地,把襄陽治理好,爭取民心,苻堅又想到了竇滔,非他莫屬,於是重新起用,拜竇滔為安南將軍,荊州刺史,鎮守襄陽。竇滔於是親自備車駕迎接蘇蕙,一起到襄陽赴任,夫妻間恢復了以往的信任。

織錦迴文詩本身的藝術價值並不大,它只是表現了蘇蕙的才情,同時也反映了那個歷史時代的一些真實面貌。蘇蕙還寫下5000多字的詩文,都沒有流傳下來,獨迴文詩流傳至今。

唐代武則天皇帝將蘇蕙迴文詩稱為「璇璣圖詩」,並為它寫了一篇《序》。文中說:「縱橫反覆,皆為文章,其文點畫無缺,才情之妙,超今邁占。」武則天的這幾句話,可稱確評。

Ⅵ 衣錦還鄉的衣錦的典故是什麼

典故:復

史記記載,楚霸王項羽攻佔咸制陽後,有人勸他定都關中,但項羽鄉土觀念很濃厚。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 』後人便延伸出了『錦衣夜行』,慢慢就有了衣錦當還鄉的說法。

衣錦還鄉:

意思是指富貴以後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也說衣錦榮歸。

成語出處

《舊唐書·姜暮傳》:「衣錦還鄉,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

白話文:「衣錦還鄉,古人所崇尚的顏色。現在以本州相授,用回答元功。」

成語用法

連動式,作主語、謂語、賓語。指富貴後回家鄉。

(6)蘇錦典故擴展閱讀

近義詞

葉落歸根:

意思是樹葉從樹根生發出來,凋落後最終還是回到樹根。比喻事物總有一定的歸宿。多指作客他鄉的人最終要回到故鄉。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五:「葉落歸根,來時無口。」

白話文:「我就像那葉落似的,要歸回到樹根,是我來時沒有說法,去時也沒有說法,法相本是不增不減。我雖說法這么多年,實未說一法,故說來時無口。」

成語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

Ⅶ 「錦書」二字出自什麼典故

《晉書·列女傳》:「竇滔妻蘇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蘭,善屬文。滔,苻堅時為版秦州刺史,權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迴文旋圖詩以贈滔。宛轉循環以讀之,詞甚凄惋。」後人因以「錦字」、「錦字書」、「錦書」指妻子給丈夫之信。如李白《秋浦寄內》:「開魚得錦字,歸問我何如。」宋之問《桂州三月三日》:「不求漢使金囊贈,願得佳人錦字書。」再來看唐五代詩人用「錦書」之句:彭伉《寄妻》「莫訝相如獻賦遲,錦書誰道淚沾衣?」陸龜蒙《樂府雜詠》「裁得尺錦書,欲寄東飛鳧。」劉兼《征婦怨》「曾寄錦書無限意,塞鴻何事不歸來?」又《春怨》「錦書雁斷應難寄,菱鏡鸞孤貌可憐。」歐陽炯《鳳樓春》「錦書通,夢中相見覺來慵。」皆為女子思念丈夫之作。「山盟雖在,錦書難托」,為陸游《釵頭鳳》詞之名句,哀恩愛夫妻被拆散也。「誰人還寄錦書來」,系變用李清照名句「雲中誰寄錦書來」,而李清照該詞乃是典型的閨怨之作。可見將「錦書」用作對他人書信之美稱,是錯的。

Ⅷ 錦衣夜行的典故

楚霸王項羽攻佔咸陽後,有人勸他定都,可因為思念家鄉,項羽急於東歸,說:『內富貴不歸故鄉容,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 』後人便延伸出了『錦衣夜行』這個成語,確切地說是「衣錦夜行」。根據最新版《新華成語詞典》,把「衣」字讀音做了修改,「衣」發第一音。

Ⅸ 其中的五個典故是什麼


你好
裡面的典故有
先秦繁星---先秦散文(諸子百家)
漢宮秋月---漢賦 (但是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琵琶--白居易《琵琶行》唐朝
高山流水的琴瑟----伯牙和鍾子期的知音故事
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門---唐朝賈島的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但求一字的數莖須----杜甫的「吟安一個字,拈斷數根須」(和賈島都是苦吟詩人)
莊子的逍遙雲游------莊子《逍遙游》
孔子的顛沛流離----孔子四處推銷自己的政治見解。
魏王的老驥之志-----曹操(魏王)的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諸葛的錦囊妙計----諸葛亮給趙雲的三個錦囊妙計
君子好逑的《詩經〉----詩經中的《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的《楚辭》----屈原《楚辭》「魂兮歸來」是屈原獨創的文學體裁---騷體
執過羊鞭的《兵法〉----《兵法》著者孫臏,曾經被人陷害。(但是執羊鞭的應該是指蘇武,這里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是作者把蘇武和孫武弄混了吧? )
受過宮刑的《史記》------《史記》作者司馬遷曾受過宮刑
李太白的杯中酒-----李白,自稱酒仙
曹雪芹的夢中淚---曹雪芹著《紅樓夢》自言「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千古絕唱的詩詞曲賦------唐詩宋詞元曲漢賦,都是各個朝代不可比擬的文化瑰寶。
功垂青史的《四庫全書〉-----清乾隆時編纂。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
謝謝望採納

Ⅹ 錦上添花的典故是怎麼來的

錦上添花
解 釋: 在錦上再綉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出 處:宋·王安石《即事》詩:「嘉招欲覆杯中淥,丙方唱仍添錦上花。」宋·黃庭堅《了了庵頌》:「又要涪翁作頌,且圖錦上添花。」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