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綃的歷史典故

綃的歷史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30 09:01:18

㈠ 桑木的典故

縱觀歷史,桑樹因桑蠶而成為重要的經濟樹。蠶,是一種吃桑葉的灰白色昆蟲,眠四次蛻皮長大,吐絲做繭。蠶繭繅絲,就成了紡織絲調的原材料。中國當之無愧是絲綢的故鄉,因為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栽桑、養蠶、繅絲、織綢的國家。從河南滎陽青台村、浙江湖州錢山漾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絲織物來推斷,中國絲綢至少有5000年歷史了。漢語中的桑田,原指北魏至北周實行均田制,分給男子種植樹木的田地。男子初受田時,給桑田20畝,規定至少種桑樹50株,棗樹5株,榆樹3株。可見當時植桑栽榆,是為法定。

《陌上桑》為漢代樂府中的名篇。詩中那位令行者下擔捋髭須,少年脫帽著綃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的美女羅敷,就是因為喜養桑蠶,才來城南隅陌上採桑葉的。《採桑度》為南朝樂府商曲辭西曲七首組歌中的第五首:「春時採桑時,林下與歡俱。養蠶不滿百,那得羅秀襦。」言簡意賅、情真辭切的詩句,表達了貧家養蠶女對「歡」的鍾情和不夠作嫁衣的憂慮。《採桑女》為唐代唐彥謙的詩作名篇:「春風吹蠶細如蟻,桑芽才努青鴉嘴。侵晨採桑誰家女,手挽長條淚如雨。去歲初眠當此時,今歲春寒葉放遲。悉聽門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絲。」詩以動作描寫和心理刻畫相結合,先「畫龍」後「點晴」,反映出採桑女在苛捐雜稅壓榨下遭遇的痛苦。上述三位採桑女,有喜有憂有愁。盡管人物背景各不相同,卻以側面真實反映出,數千年前桑樹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不可分。

中國的絲綢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商周時代,就已織出較為精細的染色提花絲織品,經秦、漢、晉、唐、宋、元、明、清各個時代的不斷發展和創新,絲綢文化漸而豐富。西漢以後,我國大量的絲和絲織品經甘肅、新疆,越過蔥嶺,運往西亞和歐洲各國。後來,人們稱這條古代橫貫亞洲的交通道路為絲綢之路,也簡稱絲路。在我看來,這絲綢之路也是萬千個採桑女,用青青的桑葉鋪就。隨手拈來古詩句,就是絕好的佐證:「鶯啼幼婦懶,蠶出小姑忙」;「丁男放犢草間嬉,少婦看蠶不畫眉」;「漁夫晚唱煙生浦,桑婦遲歸月滿筐」;「青裙老姥遙相語,今歲春寒蠶無眠」,從忙蠶的小姑到看蠶的少婦,從戴月遲歸的採桑女到遙語春蠶老婦人,無不是在為絲綢之路一把桑葉一把汗水的辛勤勞碌著。

人們用「桑梓」借指故鄉,知曉此典出之西周末。周幽王寵信褒姒,廢申後,驅逐太子宜臼。流離失所的宜臼思念父母,以桑樹梓樹喻父母起興作詩,見《詩•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屬於毛,不罹於里。」言說對故鄉的桑樹和梓樹肅然起敬,我日里夜裡瞻仰父親,依戀母親,誰不連屬父母的毛發,誰不系於父母的骨肉啊。晉代的陸機在《百年歌》之八中有句詩:「辭官致祿歸桑梓,安居駟馬入舊里。」或許從此以後,人們才把桑梓並列來借指為故鄉的吧?

以往人們擇水而居,植桑取果、飼蠶,桑樹自然成為村寨景色。白居易在《春村》中這樣描繪:「二月村園暖,桑間戴勝飛。農夫舂舊谷,蠶妾搗新衣。」杜牧在《秋晚懷茅山石涵村舍》中這樣寫景:「十畝山田近石涵,村居風俗舊曾諳。簾前白艾驚春燕,籬上青桑待晚蠶。」蘇軾在《山村》中這樣敘述:「桑枝礙竹路,瓜蔓網疏籬。牧去牛將犢,人來犬護兒。」汪繹在《田家樂》中這樣吟詠:「短籬矮屋板橋西,十畝桑陰接稻畦。滿眼兒孫滿檐日,飯香時節午雞啼。」村園、農夫、山田、疏籬、牧牛、板橋、戴勝、春燕、犬吠、雞啼,再有桑陰繞廬,閉上眼睛想像,這該是多麼美妙的一幅水墨村居圖啊。

以桑為地名,古來有之。桑中,春秋時衛地,在河南淇縣境內。《詩經》中,有一首以此地名為篇名的詩,為男女幽會之戀歌。「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官,送我乎淇之上矣」,在詩中反復吟詠,一唱三嘆。說有個叫孟姜的美艷女子在桑中等我,約我到上官,送別我在淇水之上。後來人們便以「桑中之喜」、「桑中之約」為男女幽會之典故。桑間,地名,春秋時衛國濮水之上。其地幽僻隱阻,便於男女聚會,謳歌相感。《漢書•地理志下》稱:衛地有桑間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會,聲色生焉,故俗稱鄭衛之音。後以「桑間之音」、「桑間濮上」,借指亡國之音、靡靡之音。桑園,地名,位於河北吳橋縣境內,現為吳橋縣城。吳橋老城由於交通不便,已舍棄為鎮。聞名全國的旅遊景點「吳橋雜技大世界」,就建在桑園以西的高速公路旁。

成語】:柳樹上著刀,桑樹上出血
【解釋】:比喻代人受過。

飽經滄桑 渤澥桑田 滄海桑田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遁跡桑門 恭敬桑梓 海桑陵谷 海水桑田 雞犬桑麻 景入桑榆 敬恭桑梓 陵谷滄桑 暮景桑榆 盤石桑苞 人世滄桑 日薄桑榆 桑弧蒿矢 桑弧蓬矢 桑戶桊樞 桑戶蓬樞

「桑枝得葯」、「桑林禱雨」、「桑樞瓮牖」、「桑弧蓬矢」這些與桑樹有關的歷史典故,聯起清代謝重輝的詩句:「我昔聞諸葛,園林遍種桑。吾宅才五畝,牆下亦成行。不愛葚子垂,愛此遠枝楊。沈陰白夕佳,常在吾廬旁。」植株桑樹,其果益身,其葉遮陰,其皮入葯,真是多有實惠呢。

㈡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的故事

1、鮫人泣珠的典故

有一天,一個受傷的鮫人暈倒在海邊被附近的一位漁夫所救,在傷好之後這個鮫人並沒有離開,而是留在這個漁夫家幫他織起絹來,這個漁夫將這些娟賣掉之後,賺了很多的錢,之後鮫人就離開了。

在離開的時候,鮫人非常的感激這個漁夫,也有些不舍,就留下了眼淚,淚水落下經化成一顆顆晶瑩的珍珠。等到珍珠在盤中快要溢出,鮫人便贈送給了船家。回身躍進大海,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後來,鮫人落淚成珠的故事便流傳開來。

2、良玉生煙的典故

傳說春秋時,吳王夫差的小女兒紫玉愛慕韓重,並想嫁給他,但沒有成功,因此郁悶而死。韓重從外地游學回來,前往她的墓上哀悼。忽然紫玉現出原形,贈送明珠給韓重,並對他唱歌。韓重想抱住她,紫玉卻像輕煙一般不見了。

這兩句出自唐代李商隱的《錦瑟》。

原文: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譯文:

精美的瑟為什麼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憶青春年華。莊周翩翩起舞睡夢中化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託身於杜鵑。明月滄海鮫人流下了滴滴眼淚,藍田日暖玉石才能夠化作青煙。此時此景為什麼要現在才追憶,只因為當時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2)綃的歷史典故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李商隱天資聰穎,文思銳敏,二十齣頭考中進士,舉鴻科大考遭人嫉妒未中刷下,從此懷才不遇。在「牛李黨爭」左右為難,兩方猜疑,屢遭排斥,大志難伸。中年喪妻,又因寫詩抒懷,遭人貶斥。

此詩約作於作者晚年,對《錦瑟》一詩的創作意旨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或以為是愛國之篇,或以為是悼念追懷亡妻之作,或以為是自傷身世、自比文才之論,或以為是抒寫思念待兒之筆。

《史記·封禪書》載古瑟五十弦,後一般為二十五弦。但此詩創作於李商隱妻子死後,故五十弦有斷弦之意(一說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斷成兩半,即為五十弦)但即使這樣它的每一弦、每一音節,足以表達對那美好年華的思念。

詩詞賞析

詩的首聯以幽怨悲涼的錦瑟起興,藉助對形象的聯想來顯現詩人內心深處難於直抒的千般情懷以及詩人滄海一世所有不能明言的萬種體驗,點明「思華年」的主旨,這是對傳統比興手法創造性的發展。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錦瑟》詩中間兩聯,最能體現李商隱引典精闢、譬喻精深的持點。寫了「庄生夢蝶」的典故,詩人設字絕妙精巧,賦予典故以新的喜悅哲理,讓讀者有感於物.有悟於心:使詩句產生了影視效應,再現了詩人為不可割捨的理想進行了不懈追求,無奈卻掙扎於權勢爭奪之中,左右為難受盡欺凌終不得志,到頭來只是一場悲苦的夢幻而已。

頸聯前一句把幾個典故揉合在一起,珠生於蚌,蚌在於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這是美好的民間傳統之說。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如此,皎月落於滄海之間,明珠浴於淚波之界,在詩人筆下,已然形成一個難以分辨的妙境。

後一句的藍田滄海,用藍田日暖給上句滄海月明作出了對仗,造成了異樣鮮明強烈的對比。而就字面講,藍田對滄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為滄字本義是青色。詩人在詞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華和功力。對於詩人來說,滄海月明這個境界,一方面於其高曠皓凈十分愛賞,一方面於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傷:一種復雜的難言的悵惘之懷,溢於言表。

此聯和上聯共用了四個典故,呈現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緒。庄生夢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尋的執著;滄海鮫淚,具有一種闊大的寂寥;藍田日暖,傳達了溫暖而朦朧的歡樂。詩人從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樣的神奇、空靈,他的心靈向讀者緩緩開啟,華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觸等皆融於其中,卻只可意會不可言說。

詩的尾聯,採用反問遞進句式加強語氣,結束全詩。「此情」總攬所抒之情:「成追憶」則與「思華年」呼應。「可待」即「豈待」,說明這令人惆悵傷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難遣,此時當更令人難以承受。

㈢ 一簾幽夢出自哪一個典故或故事

出自秦觀的詞《八六子》——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全詞為: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劃盡還生。
念柳外青驄別後,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

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素弦聲斷,翠綃香減。
那堪片片飛花弄晚,蒙蒙殘雨籠晴。
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

這兩句寫的非常好,非常美,令人浮想聯翩。把下面這篇小文章貼出來,你看一下高人的評點。

夜月一簾幽夢 春風十里柔情(妙句之妙)
——宋·秦觀《八六子》
萬文武

這十二個字,可作一篇小說來讀。
夜,月夜。想簾前月下,嚅嚅細語,這便構築了極其幽美的愛的環境。詞由此而很自然地導入了「幽夢」。「幽夢」二字,可謂極盡纏綿!寫愛情,沒有比這兩個字更為香艷的了。然而也正是這個「幽」字,又復透出了那一份凄迷的怨。
正是這「夜月一簾幽夢」的濃烈,才導致了下句的「春風十里柔情」的難分。他在春風一度之後,畢竟是要走了———走在這樣一個春天裡。她來送他。送著,送著,不覺走出了十里之地!「十里柔情」,這是怎樣的十里啊!這是在溫柔的情懷下,扯了十里也扯不斷情的悲痛。唯其柔,是以堅韌,是說了十里也叮嚀不完的關心,是十里也盛不下的情意。誰要是一頭撞進了這十里之地,他也一定會深為這里的情絲所困。這十里柔情,是空間的,也是時間的,十里有多長多久?那是悲痛的心路歷程,只有悲痛的心才知道,正所謂一寸相思一寸灰,十里之地,心漸漸地化為灰燼;所可收羅的,是盡十里之長相思余燼。沒有誰能把相思寫到這么至極、艷極、濃極!然而從文字看,卻又是這般的清極、雅極、美極。而真正的愛情,豈不就應該是這么清純雅緻以出之的么?雖然是濃烈的,但它畢竟是美的啊!是以張炎在《詞源》中說:「離情當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煉,得言外意。」情是只宜於言外得之的。過直過露,就未免近於褻了。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2年06月19日第七版)

㈣ "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中有哪些典故

<謝賜珍珠>

作者是江梅,也就是歷史上所稱的梅妃

這首詩是梅妃在玄宗專寵楊玉環後,寫下《東樓賦》專給玄宗,玄屬宗被感動,所以賜她珍珠幾串。但梅妃謝絕不受,作詩答謝,就是這首

意思是說久未見到心愛的男子前來,很久都不曾梳妝了,殘妝和淚水打濕了紅綃,但換不來心愛的人一顰一笑,擁抱關懷,那要那些珍珠來做什麼呢?

㈤ 歷史故事有哪些。神話故事有哪些。

歷史,從廣義上理解是指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從狹義上理解指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如:趙高指鹿為馬 藺相如完壁歸趙 蕭何月下追韓信等等都可以視作歷史。神話,關於神仙或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對自然現象和文化的解釋與想像的故事,是一種原始的幻想性很強的、不自覺的藝術創造。 如: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共工怒撞不周山等等。 一般認為,歷史故事都是真實事件,而神話故事都是人們的想像。而事實上卻未必: 對於歷史來說,客觀存在的事實和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而神話則更單純些,就是人類演化初期的故事,而且述說神話的承傳者一定得對所述說的內容信以為真。也就是神話包括有神明信奉和宗教成分。因此傳說、典故、民間傳奇,與神話還是有明顯區別的。 故事,可以解釋為舊事、舊業、先例、典故、花樣等涵義,同時,也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情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跌宕起伏,從而闡發道理或者價值觀。既然是文學載體,那麼主觀的因素肯定少不了了。無論是歷史還是神話,後面既然加上了「故事」兩個字,那麼必定是文學再創作的結果,和歷史本來面目、神話的教化作用就有了一定的距離,或者說就是供人娛樂或者藉以達到某種現實目的的手段而已,比已經歪曲的歷史和荒誕的神話更不具有現實的真實性。

㈥ 鮫人泣珠的典故

典故由來

鮫人泣珠的典故出自《太平御覽》。說南海有一種人魚從水中出玩,住在人家多日,眼見米缸見空,主人將要去賣綃紗,人魚向主人要一器皿,哭泣的眼淚成為珠子裝滿一盤子,來贈給主人。 又:晉華《博物志》:「南海水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這個典故的名字就叫鮫人泣珠。很美的一個故事。 翻譯過來就是,南海水中有鮫,在水中生活像魚一樣,從來不放棄紡織的工作,它哭的時候能哭出珍珠來(它的眼淚是珍珠)。

(6)綃的歷史典故擴展閱讀

鮫人泣珠 [jiāo rén qì zhū]

「滄海月明珠有淚」與郭沫若的《靜夜》中所講述的都是「鮫人泣珠」的故事:鮫人,魚尾人身。

「滄海月明珠有淚」與郭沫若的《靜夜》中所講述的都是「鮫人泣珠」的故事:

晉張華《博物志》:「南海水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

「鮫人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綃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予主人。」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鮫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有龍綃宮,泉先織紗之處,綃有白之如霜者。」

又,郭憲《別國洞冥記》說:「味勒國在日南,其人乘象入海底取寶,宿於鮫人之宮,得淚珠,則鮫人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

鮫人,魚尾人身,中國古代典籍中記載的鮫人即是西方神話中的人魚,又名美人魚。

分布

生活在海中,少數與海相通的大河大湖包括地下湖中也有少量鮫人,主要看水的深度與水質。鮫人不願在不潔的水中生活。

繁育

平均壽命七十歲。胎生,可一胎多胞,孕期六個月。但只有每年八九月才能受孕,幼嬰也多統一生於二月。小鮫人一生下來在氣囊中,數小時後即破,可以游泳。但海中天敵多,成活率差。因此種族繁衍速度尚遜於人類。

外貌

流線修長,身材好,近似人類,略為瘦高。但上肢與身體兩側間連有半透明皮質翼和飄須,顯得漂亮飄逸,但這是在海中游動的必要。下身自腰起附有多條長於腿的裙狀透明薄帶。游動時雙腿被裹入其中,以利於減輕水流阻力而游動。傳說中鮫人是古人類某國為避戰禍用魔法改變了體質躲入水中而成族,因而有雙腿,又傳說是漁人遇海中仙人而被變為仆,但誰也不知道鮫人真正來歷是什麼,傳說永遠只是傳說。男性鮫人背上有角質鰭,女性是透明軟質,因此男性看起來凶惡而女性柔美。

鮫人有頭發,色彩多樣。鮫人下層男性為勞動與戰斗需要多從幼時就將它們剃去,並在頭頂刺青。女子緊束起或配以綃帽。鮫人男子留發往往是貴族及上等人的標志。

鮫人身體因有飄帶與須垂下遮蓋,因此平時不再著衣物。水中靜立或行走時皮翼及飄須包住身體大部分,游動時上身裸露,下身在飄帶中。只有部分貴族因為乘坐巨魚所拉的浮車(水草與輕質木料造成),不太須自己長途游動,所以為表明特殊身份及保護身體,以光滑水草或被稱為綃的一種特製織品(用若鯛魚的泡膜碾拉配以鱗粉和魚油做成,極為光滑而不吸水)製成披風裹帶等衣物,鮫人衣物是前後分襟,只在脖前和腰間相系,多有網孔花紋,有時也在下身長飄須外再附以長裙。時間長久後,隨著鮫綃漸普及,一些民眾也開始效仿。

鮫人男性平常時皮膚和人類一樣,但遇敵時會迅速轉變為戰斗體質,在身體外形成堅硬鱗甲狀皮膚,如同披上盔甲。女性無此能力。

水外體質

鮫人普通情況下無法在水外生存超過一天。上岸後必須每日服用葯物並花數個小時時間在水中恢復。而且非海水的效果恢復不好,會影響健康,在水外呆得越久,身體越虛弱。長期使用葯物的話,健康會受損,壽命會縮短。但陸上也有許多鮫人願意冒險探尋之物,所以在大湖深潭中有時能找到鮫人的隱密據點。傳說鮫人有奇法能使人在海中呼吸生活,但也同樣以減少壽命為代價,但人族中尚無人知道這秘法。

語言

鮫人使用類吟唱的語言,在海中用和歌般聲調在傳達信息,這樣可以在海中傳遞很遠。靠近時的語言交流也使用通過喉間骨振動發出的一種快速音頻。其他種族是極難理解的。大多數不懂人類語言。人類在海外聽到奇怪歌聲,就知道是遇上鮫人了。

㈦ 蟾蜍的歷史典故

亦作「蟾蠩」。亦作「蟾諸」。 (1)俗稱癩蛤蟆。形似蛙而大,背面多呈黑綠色,有大小疙瘩。耳後腺和皮膚腺分泌白色黏液,可入葯。
《淮南子·原道訓》:「夫釋大道而任小數,無以異於使蟹捕鼠,蟾蠩捕蚤。」
漢張衡《西京賦》:「蟾蜍與龜,水人弄蛇。」
清趙翼《嶺南物產圖》詩:「蛤蚧脰能鳴,蟾蜍眉有毒。」
清王應奎《柳南隨筆》卷二:「﹝徐啟新﹞為子延師而供膳甚菲。邨中四五月間人多食蛙者,然必從市中買之。啟新以蟾諸類蛙,而堦下頗伙,即命童子取以供師。」
(2)月亮的代稱。
《後漢書·天文志上》「言其時星辰之變」南朝梁劉昭註:「羿請無死之葯於西王母,姮娥竊之以奔月……姮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蠩。」後用為月亮的代稱。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詩之二:「刁斗皆催曉,蟾蜍且自傾。」
明劉基《水龍吟·夜聞銅瓶湯響作》詞:「玉釭開盡丹葩,畫檐深宿蟾蜍影。」
清金農《東岡卧病》詩:「蟾蜍兩歲照秋林,忽忽奚堪百感侵。」 (1)候風地動儀上的部件。
《後漢書·張衡傳》:「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銜之。」
(2)古建築的承溜裝置。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洧水》:「舊引綏水南入塋域而為池沼,沼在醜地,皆蟾蜍吐水,石隍承溜。」
(3)硯滴或硯台。《西京雜記》卷六:「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潤如新,王取以盛書滴。」
唐常袞《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詩:「綴簾金翡翠,賜硯玉蟾蜍。」
清趙翼《汪水雲硯歌》:「想當搦管濡墨時,蟾蜍滴淚和墨硯淋漓。」 清陳維嵩《虞美人·端午閨詞》詞:「靈符颭上香雲膩。綉虎釵頭睡,守宮蜥蜴粉蟾蜍,還剩玄綃半捻裹蜘蛛。」

㈧ 秋月春風的典故

白居易寫過兩首最為有名的敘事長詩,一首是《長恨歌》,另一首就是《琵琶行回》。這一首詩一完成,立即獲得了答廣泛的傳唱,它與《長恨歌》一樣,在唐代婦孺皆知,並且遠傳國外。
白居易曾經把自己的詩分為「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四類。他在《與元九書》》中說:《琵琶行》屬於「事物牽於外,情理動於內,隨感遇而形於嘆詠」的感傷詩。那是什麼使作者感傷的呢?這當然是琵琶女悲慘的命運,以及自己敢於指斥時弊,直陳己見,得罪了皇帝權臣而被貶謫的遭遇。詩的第三部,就著力寫了琵琶女自述身世。詩寫道: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後來,人們把「秋月春風等閑度」這句詩,簡化引申為「秋月春風」這個成語,用來比喻美好的年華,也指良辰美景。

㈨ 歷史典故《大唐紅顏賦》歌曲里的

這首歌把盛唐的那些著名女子都提及了。分為三段,一段2到3位女子。我試著一一講一講吧,有的在網路上搜的。畢竟太多了。

一、楊貴妃

涉及歌詞及對白:
1
盛世浮生,筆端百轉紅顏讖;
霓裳羽衣曾動京華,執手訴情深;
漁陽鼓鼙,馬嵬坡前恨平生;
還記當年七夕月,
緣許三生,此夜聞鈴卻作斷腸聲。
3
揚眉入寵,顧盼傾國亦傾城
2
楊玉環:陛下曾許臣妾三個願望,如今,這第三個願望……就請陛下賜臣妾一死吧。

相關典故:
1、三千寵愛、霓裳羽衣:楊玉環容貌出眾,更令玄宗神魂顛倒的還有她高超的音樂舞蹈藝術修養。史載她「善歌舞,通音律」,而玄宗也有同好,唐玄宗引《霓裳羽衣曲》為得意的作品,開始僅在宮廷表演,開元二十八年,楊玉環在華清池初次覲見時,玄宗曾演奏《霓裳羽衣曲》以導引。當時,大臣張說《華清宮》雲:「天闕沉沉夜未央,碧雲仙曲舞霓裳。一聲玉笛向空盡,月滿驪山宮漏長。」 《霓裳羽衣曲》在開元、天寶年間曾盛行一時,天寶亂後,宮廷就沒有再演出了。
2、漁陽鼙鼓,馬嵬兵變:語出自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鼙鼓指公元年安祿山於漁陽舉兵叛唐事。鼙鼓,騎兵用的小鼓。說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歌舞昇平,不料安史之亂,驚破了黃粱美夢。於是,唐玄宗帶楊貴妃西逃,在馬嵬坡兵諫時,楊貴妃被逼賜死,「請陛下賜臣妾一死」也是這是說的。這一年她年方38歲。
3、七夕盟誓、夜雨聞鈴:同樣出自《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雨聞鈴腸斷聲」,洪升的《長生殿》也有《密誓》《聞鈴》幾折。說的是楊貴妃生前與唐明皇發誓「在天願作比翼鳥」,約誓相守,互贈釵鈿。賜死馬嵬坡後。唐明皇思念死去的楊玉環,在雨夜裡聽見鈴聲,就像楊玉環顯靈了。可見用情之深。

二、梅妃

涉及歌詞及對白:
1
幽幽梅魂,一縷隨水一成塵,
驚鴻過影花骨瘦盡,誰聽玉笛聲;
2
梅妃:長門鎮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明珠千斛又算得什麼?江采蘋所求的,從來不是這些。

相關典故:
1、梅妃其人:梅妃姓江名采萍,莆田(今福建莆田縣黃石鎮江東村)人、父江仲遜,世代為醫。江采萍聰明過人,9歲時就能誦讀《詩經》中《周南》、《召南》等詩篇,15歲時即已寫得一手好文章,所寫的八篇賦文,更在地方上傳誦一時,是當時有名的才女,被譽為福建第一個女詩人。性愛梅花,她的氣質也是冰霜般高潔,後宮中也中了許多梅花。所以說是「幽幽梅魂」。
2、後宮爭寵、隨水成塵:當時江采萍雖是淡妝輕掃,仍難掩如花容顏,她溫柔文雅的言語,優美大方的舉止,是一杯清香醇郁的茶,霎時就擄獲了玄宗皇帝的心,玄宗對她疼愛有加,將當時眾多的後宮佳麗視為塵土,專寵江采萍一人。 後來,楊妃入宮,楊玉環如一株牡丹,豐腴嬌艷。這倆人一瘦一肥,一雅一媚,一靜一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時已過花甲之年的唐玄宗,心目中已經分出楊玉環和梅妃的高低。梅妃被貶到上陽宮。
3、明珠千斛、仍自美麗:這是我最喜歡梅妃的一點,她獨居冷宮,唐玄宗有時舊情難忘,常懷著一種憐憫和補償的心理對待梅妃。有次唐玄宗嘗荔枝時,又憶起梅妃,就派人送去一串珍珠,梅妃見珍珠,觸景生情,無限傷感,即寫了一首詩,夾在珍珠里退還給玄宗。詩雲: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此詩人稱《一斛珠》,在有些書上標題為《謝賜珍珠》或《謝一斛珠》。也就是說,女為知己者而容,唐明皇不懂得她,但她仍自美麗,也可以拒絕他,雖然他是皇上!推薦你讀一讀張曉風的《梅妃》,真的很美!

三、高陽公主

涉及歌詞及對白:
1
佛骨檀香,多情解語慰虔誠,
洛陽春暖酒自斟,
流光一瞬,剎那離愁又添淚一痕。
2
高陽:據說,釋迦牟尼了悟的那棵菩提樹,前生是一個愛他的女子……辯機,希望來世,你可以成佛。

相關典故:
1、高陽其人:高陽公主約貞觀三年前後出生,《新唐書》根據資料認為高陽公主是唐太宗第十七女。約貞觀中期下嫁房玄齡次子房遺愛。高陽(沈傲君)房遺愛拜駙馬都尉,官至太府卿、散騎常侍。唐高宗永徽初年晉封高陽長公主,永徽四年因謀反罪賜自盡不得陪葬昭陵,諸子配流嶺表。唐顯慶年間追封合浦公主。
2、愛上高僧辯機:高陽公主和高僧辨機的疑案成為高陽公主遭受世人詬病的最大罪名。但是在較早成書的《舊唐書》根本沒有提及此事,而是由百年之後宋朝編纂的國史《新唐書》歐陽修等史學家權威提出,於是從宋朝仁宗以後高陽公主和辨機的不倫之戀成為鐵板釘釘的正史,也是高陽公主化為淫盪史料形象的開始。關於史料和學者的蓋棺定論,我們不需太認真,他們為什麼不可能真心相愛呢?關於辯機和尚,也是歷史上很有名的人物。年少即以能文著稱,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於長安開始譯經,參預其事。著名的《大唐西域記》,即由玄奘撰述,辯機綴輯。但他的下場很慘,私情被發現後「太宗怒,腰斬辯機,殺奴婢十餘人」。

四、薛濤

涉及歌詞及對白:
1
題詩箋,毀譽又何惜;
盛名虛名冷笑置之而已;
校書筆,空老塵埃里;
桃花謝去,竟隨流水無跡。
2
薛濤:落花離枝,雛燕離巢,原來……才名艷名皆是幻影,世間知我者,幾人?

相關典故:
1、薛濤箋、女校書:薛濤(約768~808?年) 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父薛鄖,仕宦入蜀,死後,妻女流寓蜀中。薛濤姿容美艷,性敏慧,8歲能詩,洞曉音律,多才藝,聲名傾動一時。德宗貞元(785~804)中,韋皋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召令賦詩侑酒,遂入樂籍。韋皋曾擬奏請朝廷授以秘書省校書郎的官銜,格於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往往稱之為「女校書」。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紅色的小彩箋,用以寫詩。後人仿製,稱為「薛濤箋」。很有名,今天好像還有賣的,都是藝術紀念品了。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稱道:「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2、幾人知己:薛濤和當時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最流傳的是元稹追了她又甩了她(這話說的,呵呵)。所以有「世間知我者,幾人?」這么一嘆。不過也是野史,不知真假。不過兩人的確都很有才華,估計才會有緋聞吧。

五、魚玄機

涉及歌詞及對白:
1
掃眉凌眾卿,笑看雲起;
一場翻覆成敗搖筆戲;

2
魚玄機: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情之一字,或許只有不懂,才不會痛吧……

相關典故:
1、難得有情郎:講到古代才女,必然說到魚玄機。這位唐代的女道士,不僅詩作得不錯,且多情而率真,一句「易求有價寶,難得有情郎」,不加掩飾地道出了舊時代女性的呼聲。她是晚唐女冠詩人中的代表作家。她才華橫溢,美貌多情,與著名女詩人李冶、薛濤齊名。這句詩出自魚玄機的《贈鄰女》(寄李億員外)一詩,這是她在得知李億已攜妻離開長安,於絕望中寫下而傳誦千古的名篇: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全詩以「鄰女」自況,首聯寫鄰女被「薄情郎」拋棄,以「羅袖」遮面,羞見陽光。滿腹「春愁」,懶於梳妝打扮;次聯是鄰女的內心獨白,寫得極為沉痛。也是詩人自傷身世,對「知己難求」的慨嘆。
2
掃眉笑看:門前紅葉地,不掃待知音. ——————唐 - 魚玄機 - 感懷寄人
魚玄機的一生可以說是頗為不幸的,如此才女卻被愛人拋棄,深受打擊於是盡情放縱起來,所以她短短的26年的一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看這首詩,我覺得很可能是後半階段作的.
我們大家都知道,古詩中多用意象來表達情感,紅葉也有象徵,就是自己的一片心、一種無處寄放的情感。以來期待相知之人。順便說一下,EDIQ的《霹靂 盛唐夜唱》中也提到了魚玄機。挺有趣也有才的一首歌。

五、上官婉兒

涉及歌詞及對白:
1
瑤台宴罷,紅袖擲詔題;
太平文章落如雨。
2
長安月下,章台歌舞新;
誰惜流年脈脈與殷殷。
3
上官婉兒:這大明宮的月色,真讓人又愛又怕……不過,縱然只是枚棋子,婉兒的心,從頭到尾,只忠於女皇一人。

相關典故:
1、侍奉武娘、紅袖擲詔:上官婉兒又稱上官昭容(公元664-公元710年),唐代女官、女詩人、唐中宗昭容。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人。上官儀孫女。儀被殺,隨母鄭氏配入內庭。年十四,即為武則天掌文誥。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臨淄王(即唐玄宗)起兵,與韋後同時被殺。值得一提的是,儀鳳二年上官婉兒曾被武則天召見宮中,當場命題,讓其依題著文。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珠圓玉潤,調葉聲和,尤其她的書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則天看後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此後,武則天所下制誥,多出上官婉兒的手筆。
2、皇宮爭斗、傷心月色:上官婉兒是歷史上頗有才氣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謂是坎坷傳奇。雖然沒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實。開元年間,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兒的才華,下令收集其詩文,輯成二十卷。盡管上官婉兒也曾一度享盡榮華與權力,但她仍要仰皇上、皇後、公主的鼻息,仍要曲意逢迎,這個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後來,她仍未逃脫厄運,做了皇權爭斗的犧牲品。

六、武則天
1
咫尺朝堂飛揚鳳翼,
何曾負 盛世名 河山意。
無字空碑向晚長立,
待青史 書功過 斟浮名。
2
武則天[青年]:陛下,這烈馬,我能制服!然需三物,一是鐵鞭,二是鐵檛,三是匕首。我先用鐵鞭抽它,如果不服,再用鐵檛擊它的頭,再不服,就用匕首割斷它的喉嚨。
武則天[中年]:我是大唐的皇後,我想要的,沒有人能阻止!來人!讓這兩個潑婦的骨頭醉死酒中!
武則天[老年]: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好一篇《討武氏檄》!如此人才,未曾委以重用,宰相之過也……

相關典故:
1、初入爭寵、制服烈馬:貞觀十一年(637年),14歲的武則天入宮成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寵愛她,賜名「武媚娘」,在唐太宗病重期間,武則天和唐太宗的兒子後來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武則天侍奉唐太宗的時候,唐太宗的一匹烈馬,名叫獅子聰,沒有人能制服它。武則天對唐太宗說:「我能制服它,但要有三件東西:一是鐵鞭;二是鐵錘;三是匕首。我先用鐵鞭打它,不服,用鐵錘打它的頭,還不服,就用匕首割它的喉嚨。」後來,她就是用制服烈馬的這種辦法控制她的群臣。所以,她能在唐高宗去世以後局勢十分動盪的歲月,穩定自己的統治,客觀上起到了鞏固國家統一、保持社會安定的作用。
2、第一女皇、俯瞰天下:武則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漢族。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手段兇狠,專政朝野,冊天封後。但也平定了邊患,政通人和。關於蕭淑妃在下一條寫吧。
3、駱賓王討武氏:駱賓王寫了《為徐敬業討武瞾叫檄》,這篇檄文立論嚴正,先聲奪人,將武則天置於被告席上,列數其罪。藉此宣告天下,共同起兵,起到了很大的宣傳鼓動作用。據《新唐書》所載,武則天初觀此文時,還嬉笑自若,當讀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句時,驚問是誰寫的,嘆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淪落不偶,宰相之過也!」可見這篇檄文煽動力之強了。
4、無字豐碑:武則天死後,立了一塊「無字碑」。一個迷信文字的女皇石碑卻沒有刻一個字。常見的說法認為,武則天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立「無字碑」是聰明之舉,功過是非讓後人去評論,這是最好的辦法。

七、蕭淑妃

涉及歌詞及對白
蕭淑妃:阿武妖精!若有來生,我願轉世為貓阿武為鼠,我要活活將她喉嚨咬斷!
武則天[中年]:我是大唐的皇後,我想要的,沒有人能阻止!來人!讓這兩個潑婦的骨頭醉死酒中!

相關典故: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二十三日,唐高宗下詔將王皇後和蕭淑妃廢為庶人。七天後,立武氏為皇後。十一月初一,司空李績奉詔臨軒冊封,文武百官都前往肅義門朝賀,三呼皇後千歲。內外命婦入謁。歷史上百官、命婦朝見皇後。次年正月,太子李忠被廢,封梁王。武則天的長子李弘被冊立為太子。 王皇後和蕭淑妃被廢以後,囚禁在後宮的一所密室之中。密室四面高牆,沒有門窗,只在一扇小門上開了一個很小的孔,以通食器。門外有武則天派去的人看守。二人困在裡面,晝夜不見日月,終日只能以淚洗面,互訴悲苦。 一天,唐高宗想起了被廢的王皇後和曾經忘情恩愛的蕭淑妃,便想去看看。內監引導著唐高宗來到密室。只見門禁嚴錮,只有一個小孔進入飲食,唐高宗不禁惻然心動,為之神傷。他走上前去,大聲說:「皇後、淑妃,無恙乎?今安在?」。 王皇後、蕭淑妃聽見是皇上的聲音,而且就在門外,兩人喜出望外,泣不成聲地說:「陛下幸念疇日,使妾死更生,復見日月,乞署此為回心院。」唐高宗傷感之下,淚眼朦朧,滿口答應:「朕即有處置!」 武則天立即得到了心腹的奏報,待唐高宗離去,馬上派人杖王皇後、蕭淑妃各一百,直打得兩人血肉模糊。然後,吩咐將兩人的手腳剁去,將她們裝在酒瓮中。武則天狠狠地說:「令二嫗骨醉!」臨死,王皇後哽咽受詔說:「陛下萬年,昭儀(既武則天)承恩,死吾分也!」輪到蕭淑妃,她受詔後便破口大罵:「阿武妖滑,乃至至此!願我來世投胎成貓,而讓阿武變成老鼠,要生生扼其喉!」為表示自己對二人的憎惡,武則天下令改王氏為蟒氏,蕭氏為梟氏。唐中宗即位之後才令蟒、梟二姓恢復其本姓。
說句話,蕭淑妃是最普通的女人,也是最可憐的女人。

策劃:苓苒/月吟詩
詞:苓苒
修改:雨霽天青
曲:國色天香
唱:HITA/孤竹翊/逝雨
後期:HITA
美工:小竟
白:梅妃 —— 漫舞YO
楊玉環 —— 萬妖
高陽 —— 礫小蔓
薛濤 —— 月吟詩
魚玄機 —— 飯小R
上官婉兒 —— 玉小七
武則天 —— 逝雨
蕭淑妃 —— 秋木
旁白詩 —— 梵艷

㈩ 請解釋一下薛之謙<釵頭鳳>這首歌歌詞里所有的歷史典故

人家說的是歌詞,我也不是很清楚,大概知道一些
「有人在兵荒馬亂回的分離中 折半面銅答鏡
漂泊經年又重圓如新」
這句是破鏡重圓

「有人在馬嵬坡外的夜半時 留三尺白綾
秋風吹散她傾城的宿命」
這個不知道,有人說是跟馬嵬坡有關

「有人在乾涸龜裂的池塘中 見鯉魚一對
用口中唾沫讓彼此蘇醒」
這個我剛聽就知道了,是相濡以沫

「有人在芳草凄凄的長亭外,送情人遠行
落日照著她化蝶的眼睛」
這個是梁祝的故事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