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和宏寓意
① 宏、洪、鴻、弘四字字義區別
● 宏hóng
◎ 廣大,博大:~大。~偉。~圖。~願。~論。~麗。~亮。~觀。寬~。內
◎容 姓。
● 洪hóng
◎ 大:~水。~大。~福。~荒。~亮。
◎ 大水:山~。蓄~。分~。
◎ 姓。
● 鴻hóng
◎ 大雁:~雁。~毛。雪泥~爪(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 大:~博。~圖。~溝。~儒。~福。~運。~烈。
◎ 指書信:來~。
◎ 姓。
● 弘hóng
◎ 大(現多用「宏」):~願。~圖。~業。~謀。恢~(a.寬闊、廣大,如「氣度~~」;b.發揚,如「~~士氣」。亦作「恢宏」)。
◎ 擴充,光大:~揚。
◎ 姓。
② 宏和弘的意思區別
宏和弘都有表示大的意思,具體區別如下:
區別一:釋義不同
1、宏是宏大的意思版,如~偉。~圖。~願。寬權~。
2、除了有大的意思,還有擴充;光大的意思,如~圖。~願。~旨。現多作宏。
區別二:組詞不同
1、宏的組詞有宏偉、宏圖、宏願、宏麗、宏富、宏大。
2、弘的組詞有恢弘、弘願、弘論、弘旨、弘圖、弘揚。
區別三:筆順不同
1、宏的筆順如下:
③ 鴻與泓的含義是什麼
一、鴻的含義:
1、大雁:鴻雁;鴻毛;雪泥鴻爪(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2、大:鴻博;鴻圖;鴻溝;鴻儒;鴻福;鴻運;鴻烈。
3、指書信:來鴻。
4、姓。
二、泓的含義:
1、水深而廣。
2、量詞,指清水一道或一片:一泓清泉;一泓水。
3、姓。
(3)鴻和宏寓意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鴻儒[hóng rú]
學識淵博的學者。
2、鴻蒙[hóng méng]
古人認為天地開辟之前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叫做鴻蒙。
3、飛鴻[fēi hóng]
指鴻雁;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跡。
4、鴻鵠[hóng hú]
大雁和天鵝,都是飛得又高又遠的鳥;藉以比喻志向遠大的人。
5、鴻儀[hóng yí]
比喻官位。
6、鴻融[hóng róng]
盛明。
7、鴻基[hóng jī]
宏大建築物的基礎。
8、鴻作[hóng zuò]
宏大的製作物。
9、鴻獎[hóng jiǎng]
大力勸勉、獎勵。
10、鴻祚[hóng zuò]
鼎盛的王業;經久不衰的國運。
11、鴻妖[hóng yāo]
彌漫的妖氣。
12、鴻舉[hóng jǔ]
鴻鵠高飛遠翔。比喻奮發有為。
13、鴻范[hóng fàn]
治理天下的大法。
14、鴻梧[hóng wú]
高大的梧桐樹。
15、征鴻[zhēng hóng]
即征雁。
④ 宏 鴻 弘哪個字的寓意好
鴻相對而言寓意更好一些,鴻圖大業、鴻篇巨制。
⑤ 泓、弘、鴻、宏、這四個字用於起名字哪個更好
用於起名宏字更好,泓、弘、鴻常用於公司起名。
一、宏拼音:hóng
釋義:專
1、廣大,博大。
2、姓。屬
二、泓拼音:hóng
釋義:
1、水深而廣。
2、量詞,指清水一道或一片。
三、弘拼音:hóng
釋義:
1、大。
2、擴充,光大。
3、姓。
四、鴻拼音:hóng
釋義:
1、大雁。
2、大。
3、指書信。
4、姓。
(5)鴻和宏寓意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宏圖[hóng tú]
遠大的設想;宏偉的計劃。
2、宏麗[hóng lì]
宏偉壯麗;富麗。
3、宏願[hóng yuàn]
偉大的志願。
4、宏富[hóng fù]
豐富。
5、寬宏[kuān hóng]
(度量)大。
6、宏大[hóng dà]
巨大;宏偉。
⑥ 宏字和鴻字的意思
宏:廣大;廣博:宏大|宏偉|寬宏大量.
鴻:本義大雁;喻指書信; 洪水,通「洪」;天地未開時的景象.
⑦ 宏的含義是什麼
一.釋義來
1.廣大,博大:~大。~源偉。~圖。~願。~論。~麗。~亮。~觀。寬~。 2.姓。
二.相關詞語
宏願
宏毅
萇宏
宏勝
宏量
宏指
宏貫
崇宏
宏放
宏域 三.計算機術語
⑧ 鴻宏弘 若取名字,三個字分別有什麼不同的寓意
弘 弘#hóng 【釋義】①大:弘圖|弘願。②擴充;使光大:弘揚|恢弘。 ===================關於這個字的更多的信息================= 弘〈名〉 (形聲。從弓。厶聲。本義:弓聲) 同本義 弘,弓聲也。――《說文》 姓。如:弘仁(1610―1664),清初畫家。本姓「江」,名「韜」,安徽人。工畫山水;弘法(774―835),日本留學唐朝的僧侶。日本佛教真言宗之開宗祖師 弘〈形〉 假借為「宏」。大的(現多作宏) 弘,大也。――《爾雅》 弘璧。――《書·顧命》 喪亂弘多。――《詩·小雅·節南山》 式雖小子,而式弘大。――《詩·大雅·民勞》 誠取善之弘大。――清·劉開《問說》 又如:弘功(大功);弘慈(大慈大悲);弘績(偉大的功績);弘長(遠大;擴大;昌盛) 廣, 弘hóng ⒈大:~圖。~願。~才大智。 ⒉擴大,光大:思~祖業。 鴻 【詩】【成語】 部首:鳥 全字筆劃:11 部首筆劃:5 拼音:hóng, 筆順:44112135451 五筆編碼:iaqg 鴻 鴻 hóng 【名】 (形聲。從鳥,江聲。本義:大雁) 同本義〖swangoose〗。雁屬中類似天鵝的大型種類舊時的泛稱 鴻,鵠也。——《說文》 鴻漸於干。——《易·漸》 鴻雁於飛。——《詩·小雅·鴻雁》 又如:鴻冥(鴻鳥飛入蒼冥);鴻飛(鴻鳥飛翔);鴻爪(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鴻漸(鴻鳥飛翔由低處逐漸進於高位。比喻官職升遷或漸入佳境);鴻嗷(鴻鳥哀鳴,比喻災民的悲號) 鵠。即天鵝〖swan〗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史記·陳涉世家》。按,凡鴻鵠連文者即鵠也。 又如:鴻騫鳳立(鴻鵠高飛,鳳凰挺立。比喻超群傑出);鴻翼(天鵝的羽翼);鴻舉(天鵝高飛遠翔) 喻指書信〖letter〗。如:來鴻(來信);鴻稀鱗絕(比喻書信斷絕);鴻信(書信);鴻便(信使) 洪水。通「洪」〖flood〗 鯀陻鴻水,汨陳其五行。——《漢石經·尚書·洪範》 禹有功,抑下鴻。——《荀子·成相》 不任汨鴻,師何以尚之?——《楚辭·屈原·天問》 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史記·夏本紀》 禹抑洪水。——《史記·河渠書》 又如:鴻水(大水。即洪水);鴻泉(洪水的源頭);鴻體(洪水的主流);鴻波(洪水) 天地未開時的景象〖chaos〗。如:鴻洞(混同為一。指宇宙虛無混沌的原始景象);鴻墐(天地未開時渾沌的元氣);鴻同(即鴻洞) 即豆雁〖beangoose〗。一種帶褐色的歐亞普通雁(Anserfabalis),嘴有一豆形斑 鴻 鴻 hóng 【形】 大〖great〗 原生受命於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楚辭·劉向·九歡·逢紛》 撞鴻鍾,建九旒。——《文選·揚雄·羽獵賦》 夫鴻均之世,何物不樂。——王褒《四子講德論》 鴻,大也。——《淮南子·鴻烈序》 又如:鴻猷(大道理);鴻文(巨著,大作);鴻名(大名,崇高的聲譽);鴻休(洪福);鴻緒(大業,大統);鴻志(大志,壯志) 形容學識淵博〖broadandprofound〗 能精思著文、連結篇章者為鴻儒。——《論衡·超奇》 又如:鴻生(指博學之士);鴻博(學識淵博);鴻儒(學識淵博的儒者);鴻儒碩輔(學識淵博的學者,功勛卓著的臣士) 旺盛,興盛〖prosperous〗 神農以鴻。——《呂氏春秋·執一》。注:「盛也。」
⑨ 鴻字和泓字哪個起名字含義好些
本意指大雁,後引申出「書信」、「大」等意,相關組合詞語較多。精明公正,回學識答淵博,官運旺,中年成功隆昌,富貴之字。
泓:從水,弘聲。本義:水深而廣。
泓澄奫潫。——《文選·左思·吳都賦》
泓泓(水深的樣子);泓洄(水深而迴旋的樣子);泓凈(水深且清)
清澈的樣子。如:泓泓(泓然,泓澈。水清澈貌);泓碧(指水色清澈碧綠)
大多與水相關。
⑩ 鴻和宏分別是什麼意思
鴻
(鴻, 鴻)
I
hóng
ㄏㄨㄥˊ
〔《廣韻》戶公切, 平東, 匣。 〕
1. 大雁。
▶ 《易‧漸》: 「鴻漸於干。」
▶ 李鼎祚 集解引 虞翻 曰: 「鴻, 大雁也。」
▶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一: 「孤鴻號外野, 朔鳥鳴北林。」
▶ 唐 杜牧 《偶題》詩之二: 「信已憑鴻去, 歸唯與燕期。」
2. 鵠。 即天鵝。
▶ 《詩‧豳風‧九罭》: 「鴻飛遵渚。」
▶ 陸璣 疏: 「鴻鵠, 羽毛光澤純白, 似鶴而大, 長頸……今人直謂鴻也。」
▶ 唐 孟郊 《暮秋感思》詩之二: 「優哉遵渚鴻, 自得養身旨。」
3. 《漢書‧蘇武傳》載有大雁傳書之事, 大雁即鴻雁, 故用以指信使或書信。
▶ 晉 傅咸 《紙賦》: 「鱗鴻附便, 援筆飛書。」
▶ 明 張煌言 《祭建國公鄭羽長鴻逵文》: 「千里片鴻, 經年尺鯉。」
▶ 清 蒲松齡 《與楊松年書寄舞陽》: 「便鴻致謝, 可任佇切。」
4. 洪水;大水。
▶ 《荀子‧成相》: 「 禹 有功, 抑下鴻, 辟除民害逐 共工 。」
▶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 「 夏後氏 戚之, 乃堙鴻決流疏河, 漉沈贍菑, 束歸之於海, 而天下永寧。」
5. 大。
▶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十陣》: 「是故末必銳, 刃必薄, 本必鴻。」
▶ 漢 王充 《論衡‧自紀》: 「蓋賢聖之材鴻, 故其文語與俗不通。」
▶ 唐 蘇頲 《太清觀鍾銘》: 「碧落朱宮兮郁其崇, 金振玉叩兮殷而鴻。」
6. 指大名。
宏
hóng
ㄏㄨㄥˊ
〔《廣韻》戶萌切, 平耕, 匣。 〕
1. 大;宏大。
▶ 《書‧康誥》: 「汝惟小子, 乃服惟宏。」
▶ 孫星衍 疏: 「宏者, 《釋詁》雲: 大也。 『乃服惟宏』即《左傳》 子旗 所雲服宏大也, 言其所治宏大。」
▶ 《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狹 豐 邑之未宏, 陋 譙 居之猶褊。」
▶ 李周翰 註: 「宏, 大也。」
▶ 唐 韓愈 《合江亭》詩: 「梁棟宏可愛, 結構麗匪過。」
▶ 太平天國 姜大成 《建天京於金陵論》: 「所以播天國之聲靈, 億載長宏氣象, 凜天威於咫尺, 萬邦無不來王者也。」越劇《白蛇傳》第四場: 「娘子平日酒量甚宏, 今天一滴不肯入口。」
2. 特指聲音大;洪亮。
▶ 《周禮‧考工記‧梓人》: 「其聲大而宏。」
▶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 「宏, 讀為紘綖之紘, 謂聲音大也。」
▶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 「聲音一何宏, 轟輵車萬兩。」
▶ 唐 韓愈 《答尉遲生書》: 「本深而末茂, 形大而聲宏。」
3. 擴大;光大。
▶ 《書‧盤庚下》: 「各非敢違卜, 用宏茲賁。」
▶ 孔 傳: 「宏、賁皆大也。 君臣用謀, 不敢違卜, 用大此遷都大業。」
▶ 晉 潘岳 《楊荊州誄》: 「將宏王略, 肅清荒遐, 降年不永, 玄首未華。」
▶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 「 漢 時賢俊, 皆以一經宏聖人之道, 上明天時, 下該人事, 用此致卿相者多矣。」
▶ 趙曦明 註: 「大之也。」
▶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 「雖因時立事, 奢儉殊流, 而宏道在人, 興亡迭運。」
▶ 張孝若 《南京政府成立》第二節: 「比來 上海 各西報對於吾政府, 時有微詞, 願兩公宏此遠謨, 勿存見小欲速之見。」
4. 普遍;廣泛。 參見「 宏覆 」、「 宏覽 」。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