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人生的典故

人生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29 12:02:44

⑴ 人生如夢的歷史典故

《念奴嬌·赤壁懷古》
人生如夢,一尊(通「樽」)還酹江月。——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世稱「三蘇」。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蘇軾中進士。
蘇軾一生處於北宋新法與舊黨之間的斗爭、傾軋激烈時期。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先後被貶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後諫官彈劾他在詩文中有誹謗朝廷之語,被捕下獄,出獄調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元佑年間,舊黨執政,蘇軾曾內調任翰林學士等職,又因與司馬光為首的舊黨發生一些政見分歧,再次貶謫杭州。後來新黨重新上台,蘇軾受到更大打擊,遠調惠州(貴州省惠陽縣)、瓊州(今海南島),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在遇赦北還途中死於常州(今江蘇省武進縣)。
蘇軾政治上思想保守,反對新法,但後期態度有所轉變,和舊黨又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造成一生受排擠抑鬱不得志,但在各地方官任上,他同情人民飢苦,辦了不少有益人民的事,在詩詞中也有所反映。
《念奴嬌》是蘇軾貶官黃州後的作品。蘇軾21歲中進士,30歲以前絕大部分時間過著書房生活,仕途坎坷,隨著北宋政治風浪,幾上幾下。43歲(元豐二年)時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下獄,出獄後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個閑職,他在舊城營地辟畦耕種,游歷訪古,政治上失意,滋長了他逃避現實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情緒,但由於他豁達的胸懷,在祖國雄偉的江山和歷史風雲人物的激發下,借景抒情,寫下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名篇。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這是蘇軾對人生的無限感慨,有大徹大悟、超脫塵俗的味道。蘇軾在《前赤壁賦》里說:「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古今將相今何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天大的困難放到短暫而寶貴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麼呢?又何必苦苦去計較什麼呢?這就是人生的豁達境界。蘇軾年輕時也是意氣風發,拼搏進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烏台詩案」讓他站到了死亡的邊沿線上,也許鬼神在向他敲門的時候,蘇軾才能真正的體會和領悟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⑵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典故

出自納蘭性德《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專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屬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其中前兩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借用漢班婕妤被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後有詩《怨歌行》,以秋扇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南北朝梁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似秋扇」,後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這里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⑶ 人生七次機會典故是誰說的

哈佛大學一項調查報告:人平均一輩子只有7次決定人生走向的機會,兩次機會間相隔約7年,大概25歲後開始出現機會,75歲以後就不會有什麼機會了。

這50年裡的7次機會,第一次不易抓到,因為太年輕,最後一次也不用抓,因為太老,這樣只剩5次了,這5次機會里又有兩次不小心錯過,所以實際上只有3次機會了。

第一次機會:在25歲左右,正是選擇第一份工作的時候,不過這一次往往因為太年輕,而抓不住。

第二次機會:在32歲左右,絕大多數人,是這次機會把握住了,確定了自己的事業。因此,這次機會很重要。

第三次機會:在39歲左右時候,很多人在從政、從學、從商上獲得了成功,有些人更上一層樓,提干、升職稱、企業進一步做大。放棄了這次機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第四次機會:在46歲左右時候,對於更多的中國人來講,這個機會只能是錦上添花,很難雪中送炭了。轉換職業,謀求突破,突然反轉的可能性要小一些。

第五次機會:在53歲左右時候,大多數人在此時已經位高權重,但還要做好人際關系,提放小人或誤入歧途。

第六次機會:在60歲左右的時候,已經知天命,人生剩下的時間不多,所謂活到老學到來,抓住最後的機會充實自己。

第七次機會:在67歲左右的時候,此時健康狀況每況愈下,此時應注意修身保健。

(3)人生的典故擴展閱讀:

無論做什麼,把握機會都尤為重要。當然,做到准確把握機會是非常困難的。然而,面對事物只要真正心懷熱情,機會隨處都是。

如虎添翼

頭腦機靈的人未必能夠成功;頭腦稍微遲鈍,但熱情高漲的人容易成功;又有熱情,頭腦又機靈,這就好比如虎添翼。

本行就是本行

興趣與本行決不能混同。本行就是本行,興趣就是興趣。

本行工作之餘,體味興趣的快樂,有助於干好本行,也有助於良好人格的形成,這樣的興趣是有益的。不過,相較於本行更偏好興趣的人,或許更應該把興趣當作自己的本行。

一步一步的前行

人生如烏龜行步,重要之處在於一步一步前行。提速是可以的,但如果想把兩步、三步並作一步,往往會失敗。

終身學習

「生命不息,學習不止。」沒有這樣的信念,終將停滯不前。所謂大器晚成之人,一定是終身學習信念無比堅定之人。

⑷ 對人生時光飛逝的文學典故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莊子·知北游》
金縷衣
唐版
杜秋娘
勸君須惜少年時。勸權君莫惜金縷衣,
有花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竇娥冤》
天可補,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追。
曾國藩

⑸ 以人生為話題的歷史典故

提到夕陽,每個人都一定先想到一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個傳誦千古的名句專.
但有否歷史典故,能世代傳誦的詩屬詞定有其特殊情懷或故事背景才能作出如此絕世經典.
只是歷史本就是帝王皇家紀事史,民間能流傳的典故,不是野史裨傳就是淹沒歷史的塵埃了.
這首是出自李商隱的"登樂游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而李商隱是唐開成二年進士,當時牛李之爭劇烈,他受到排擠,一生困頓失意.天賦加因景傷情
才能詠誦出那麼多千古同嘆的絕世詩詞.這句的感染力太強悍了,多少作家引用在著作里啊.
而其實個人腦中立馬想到的是楊慎的千古絕詩"臨江仙"里的一句: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楊慎這神童故事真不少,與解縉,徐渭合稱明朝三才子,與父楊廷和同朝為官,但年青人就是
沈不住氣,遇到嘉靖這絕世"怪"(道)帝,活生生的栽在其一手主導的大禮儀事件.
(碼的有點累,就寫到這吧~)

⑹ 「人生若如初相見」出自什麼典故有何深義

納蘭容若詞
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專扇?
等閑變卻故人屬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詞牌:原為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最初可見《花間集》中韋庄詞。上下片除第三句外,其餘皆押仄聲韻,也作《木蘭花》。
詞題:這是一首擬古之作。古詩中的《決絕詞》,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薄情郎,從而表示與之決絕。唐元稹有《古決絕詞》三首。在納蘭容若的詞集里,有的版本中詞題為:「擬古決絕詞柬友」,顯然這種「閨怨」是一種假託,。據專家稱:這是納蘭的特有隱情的表現。
這首詞中有兩個典故。
「秋風悲畫扇」:借用漢朝班婕妤的故事。班婕妤曾是漢成帝的妃子,卻遭到趙飛燕的妒忌、饞害而打入冷宮。南北朝梁的劉孝焯就曾經寫過《班婕妤怨》:「妾身似秋扇」,於是就用秋扇比喻被遺棄的女子。
「驪山」「淚雨零霖」「比翼連枝」:都是講的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白居易的《長恨歌》已經把這個故事傳頌千古了。

⑺ 人生有處死有時,出自那個典故

人生有處死有時好像出自湖南曾國藩手筆。

⑻ 【人生若只如初見}】有什麼典故

「人生若只如初見」這句話出自納蘭性德的《木蘭辭 擬古決絕詞柬友》,意思是說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美好而又淡然,沒有後來的怨恨埋怨。一切只停留在最開始的美好。與此同名的還有安意如和我是紫愛的書籍也名為《人生若只如初見》以及歌曲《人生若只如初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通本做「故心人」,娛園本做「故人心」。)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該詩被收錄於《飲水詞》 ①人生句:意思是說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美好而又淡然,沒有後來的怨恨埋怨。一切只停留在最開始的美好。②何事句:此用漢班婕妤被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後有詩《怨歌行》,以秋扇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南北朝梁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似秋扇」,後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這里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③等閑二句:意思是說如今輕易地變了心,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故人,指情人。
④驪山二句:《太真外傳》載,唐明皇與楊玉環曾於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里盟誓,願世世為夫妻。白居易《長恨歌》:「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 對此作了生動的描寫。後安史亂起,明皇入蜀,於馬嵬坡賜死楊玉環。楊死前雲:「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又,明皇此後於途中聞雨聲、鈴聲而悲傷,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這里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後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參見《浣溪沙》(鳳髻拋殘秋草生)「講解」。
⑤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隱《馬嵬》:「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倖,薄情。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謂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意思是縱死而分離,也還是刻骨地念念不忘舊情。亦可通。
連起來就是:與意中人相處若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的甜蜜,那樣的溫馨,那樣的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又怎麼會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